安塞腰鼓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塞腰鼓又名“打腰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展,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那天安塞腰鼓参加了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游行演出。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并编成冀教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中第二十九课和教版语文6上语文书中第十四课《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 概述

安塞腰鼓,沉重、强烈的鼓声,欢快、健美的舞姿,充分表达了陕北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特征和坦荡炽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树杆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国为最。以后各代多用刁:边塞守卫,击之以报警号令和助战。到了宋

代,多用于边关。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展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展,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

今天的安塞县,就是当年北宋与西夏国(今)的边界,为安定边塞方设“安塞县〞。“安塞腰鼓〞也因以得名,历千年而不衰,并且成为具有深厚群众根底的民间艺术。据调查,安塞县12万人口中,约有1万户人家有腰鼓,会舞弄者达五六万之众。[1]

安塞腰鼓 - 历史开展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那么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击鼓助战用于战争,预示战争的开始。

鼓,不仅用于战争,而且成为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春秋战国后,以鼓为击乐伴奏的民间舞蹈就更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渐已出现。沂南汉画中的《百戏图》较完整地记录了“百戏〞演出的盛况。其中伴奏的乐器有钟、

磐、鼓等打击乐器。在样式华丽的建鼓旁,一人着宽袍大袖衣,侧身向鼓,双臂高扬,正欲击鼓,舞姿健美。

安塞腰鼓渊源流长,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古时代黄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树杆包以羊皮,携于腰间,击之以驱赶野兽。后来,又用于报警和作战。到春秋战国时达到鼎盛,且以国为最。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开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与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位于省地区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之一。当地群众传说,早在、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以后各代多用刁:边塞守卫,击之以报警号令和助战。到了宋代,多用于边关。今天的安塞县,就是当年北宋与西夏国(今)的边界,为安定边塞方设“安塞县〞。“安塞腰鼓〞也因以得名,历千年而不衰,并且成为具有深厚群众根底

的民间艺术。据调查,安塞县12万人口中,约有1万户人家有腰鼓,会舞弄者达五六万之众,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开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存着某些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1942年,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开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与中华,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51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由安塞家营村的艾秀山等民间艺人向中国青年文工团传授了腰鼓技艺,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后,荣获特等奖,从而使安塞腰鼓扬名海外。

1981年,在与安塞县比邻的市梁村乡王庄村一处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众在耕地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一样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系翻模成型后烧制的。经地区

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系宋代造物。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当今安塞腰鼓中“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进步〞的第二拍动作。腰鼓画像砖的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宋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研究陕北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开展,提供了珍贵翔实的文物资料。

安塞腰鼓 - 由来介绍

安塞腰鼓依据不同的风格韵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那么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目前,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乡与真武洞两地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群众憨厚、淳朴的气

质和性格特征。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有弛有、活而不乱,进退有序、气势磅礴、浑厚有力。群众赞之为“式子慷慨码子硬〞。 [2]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地区的安塞县、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根底和悠久的开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根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一样,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与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那么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