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教案(含学案的答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史公自序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其人其事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他的家世谱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了解他的志向抱负,了解他著《史记》的始末。

2、分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为以后的专题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

梳理文言词句,探讨对司马迁的“义”“时”“名”。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为《史记》写的序言。序言是又称序,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学习司马迁的这篇自序可以让我们更好得阅读《史记》。

二、展示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正音。

2、研读1—3自然段,了解司马迁的家世谱系。

三、整体感知

(1)正音

颛顼(zhuān xū)唐虞(yú) 绍(shào) 蒯(kuǎi)聩(kuì)

卬(áng) 徇(xùn)朝歌沅(yuán) 汶(wân)

峄(yì) 鄱(pó)阳湖邛(qióng) 笮(zã) 爰(yuán)及

篡(cuàn) 弑后稷(jì) 紬(chōu) 牝(pìn)牡(mǔ)

缧绁(lãi xiâ)篡(cuàn) 弑纂(zuǎn)俟(sì)

封禅(shàn)於戏(wūhū)三十辐(fú)一毂(gǔ)

会稽(kuàijī)司马靳(jìn)羑(yǒu)里厥(juã)有国语

壅(yōng)室金匮(kuì)股肱﹙gǔgōng﹚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指数千旨

2.失之豪厘毫

3. 堕先人所言隳

4.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倜傥

5.故长于风讽

6.弗敢阙缺

(3)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V,到;prep,到

2.无泽为汉市长掌握市场的官长

3.不得与从事跟从侍奉

4.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最终落在

5.则学者至今则之意动,以……为准则

6.迁俯首流涕曰眼泪

7.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管理

8.先人有言死去的父亲

9.小子何敢让焉谦让,推辞10.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言论

11.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褒贬

12.余所谓述故事历史旧事

13.夫《诗》《书》隐约者隐奥而言辞简约

14.维我汉继五帝末流遗业

15.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在这时

16.则文学彬彬稍进文质兼备的儒生17.《诗》《书》往往间出矣不间断地

(4)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同上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4.则学者至今则之意动

5.忠臣死义之士为动

6.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形作名;存:使动

8.拨乱世反之正使动

9.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V 10.整齐其世传使动

11.孙子膑脚名作动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名作动13.整齐百家杂语使动

(5)解释下列句中你认为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1.使复典之掌管

2.绍重黎之后继承

3.世序天地理,主管

4.司马氏去周适晋离开,到……去

5.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句首语气词

6.……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做郡守

7.以其地为河内郡把……作为

8.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

9.南略邛,还报命巡视

10.迁适使反恰值

11.不韦迁蜀被贬谪

12.且夫孝始于事亲侍奉

13.爰及公刘推引

14.汝其念哉表期望语气副词

15.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恨、抑制

16.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编撰

17.是故礼以节人介词,用,后略“之”

18.察其所以……的原因

19.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

2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

21.垂空文以断礼义用笔墨写成的著作,连词

22.礼乐作焉兴起

23.犹不能宣尽其意表明、表达

24.堕先人所言隳,毁

25.欲遂其志之思也表明、表达

26.俟后世圣人君子等待

27.不得通其道也实现

28上记轩辕,下至于兹从……开始、现在

29.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没有

30.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历述、止

(6)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

1.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译文: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先生所要撰述的,究竟想阐明什么呢?

2.藏之名山

译文:藏在名山。

3.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译文: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掌管天文、地理,直到夏商时期

4.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译文:自从司马氏离周到晋之后

5.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译文:秦惠王任命司马为将攻打蜀国,随即攻取,(错)便做了蜀地郡守

6.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译文:诸侯一并封王,(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

7.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南略邛,还报命

译文: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往南巡视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8.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

译文:王道废缺,礼乐衰颓,孔子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整理《诗经》《尚书》,学者至今视为准则。

9.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译文:我(虽然)愚钝,请允许我把您老人家所编撰的史实掌故完整地加以编辑,不敢稍有缺漏。

10.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译文: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11.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译文:因此《礼》是用来节制人的行为的,《乐》是用来诱发人的和乐之情的,《尚书》是用来指导政事的,《诗经》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周易》是用来说明变化的,《春秋》是用来引导人们遵循道义的。

12.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译文: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失去为父之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13.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译文:我所说的是缀述历史旧事,整理归纳世间传闻,并不是所谓创作呀,而您拿它来与《春秋》相比,这就错了。

1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了忧郁愤懑,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因而追述往事,寄希望与后来人(让未来的人了解自己的心志)

15.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译文:于是品学兼备的文学之士逐渐被进用,《诗》《书》不断地被发现。

1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推三代,录秦汉

译文:网络搜集天下散失的旧闻,对帝王兴起的事迹推原它的本始,考察它的终结,既看到它的兴盛,也留意它的衰亡,研讨各代所行之事,大略推记三代,详细载录秦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