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实数测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测试题含答案)13.1 轴对称一、选择题1. 点M(3,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3,2)B. (3,-2)C. (-3,-2)D. (3,2)2. 如图,线段AB与A′B′(AB=A′B′)不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是()3. 如果点(m-1,-1)与点(5,-1)关于y轴对称,那么m的值为()A.4 B.-4 C.5 D.-54. 将一张长与宽的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按图①②所示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得到图④,最后将图④中的纸片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案是()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点A(3,4)关于x轴的对称点A′,再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4,-3) B.(-4,3)C.(-3,4) D.(-3,-4)6. [2018·河北] 图是由“○”和“□”组成的轴对称图形,则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A.l1B.l2C.l3D.l47. 如图,以C为圆心,大于点C到AB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E,再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CF,则()A.CF平分∠ACB B.CF⊥ABC.CF平分AB D.CF垂直平分AB8.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b)(b≠0),B(m,n).若a-m=4,b+n=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把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x轴对称B.把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x轴对称C.把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y轴对称D.把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关于y轴对称9. 如图,分别以线段AB的两端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在线段AB的两侧分别交于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O.在直线EF上任取一点P(不与点O重合),连接PA,PB,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PA=PB B.OA=OBC.OP=OF D.PO⊥AB10. 如图,在RtABC 中,90ACB ∠=︒,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 E ,两点,作直线DE 交AB 于点F ,交BC 于点G ,连接CF .若3AC =,2CG =,则CF 的长为A .52B .3C .2D .72二、填空题11. 如图,在△ABC 中,AB =BC ,∠ABC =11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D ,连接BD ,则∠ABD =________度.12. 如图,△ABO 是关于y 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13. 如图所示,分别将标号为A ,B ,C ,D 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E ,F ,G ,H 的四个图形,则剪前与剪后拼接的图形的对应关系是:A 与________对应,B 与________对应,C 与________对应,D 与________对应.14. 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等式(x-2)2+|y-1|=0,且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15. 如图,在△ABC中,∠C=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恰好平分∠BAC.若DE=1,则BC的长是________.16. 数学活动课上,两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①,已知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直线l于点Q.”分别作出了如图②③所示的两个图形,其中作法正确的为图(填“②”或“③”).三、解答题17. 如图所示,两个四边形关于直线l对称,∠C=90°,试写出边a,b的长,并求出∠G的度数.18. 如图,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与AB边和AC边交于点D 和点E,BC边的垂直平分线FG分别与BC边和AC边交于点F和点G,若△BEG的周长为16,GE=3,求AC的长.19.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C边的垂直平分线MN经过点A.求证:点A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 轴对称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B[解析] ∵点(m-1,-1)与点(5,-1)关于y轴对称,∴m-1=-5,解得m=-4.4. 【答案】A5. 【答案】D[解析] 点A(3,4)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3,-4),将点A′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3,-4).6. 【答案】C[解析] 沿着直线l3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因此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l3.7. 【答案】B8. 【答案】A[解析] ∵a -m =4,∴a -4=m.又∵b +n =0(b≠0),∴b =-n.∴把点A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9. 【答案】C[解析] 由作图可知,EF 垂直平分AB ,因此可得OA =OB ,PO ⊥AB ,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A =PB ,但不能得到OP =OF.10. 【答案】A【解析】由作法得GF 垂直平分BC , ∴FB FC =,2CG BG ==,FG BC ⊥, ∵90ACB ∠=︒,∴FG AC ∥,∴BF CF =, ∴CF 为斜边AB 上的中线,∵5AB ==, ∴1522CF AB ==.故选A .二、填空题11. 【答案】35 【解析】∵AB =BC ,∠ABC =110°,∴∠A =∠C =35°,∵DE 垂直平分AB ,∴DA =DB ,∴∠ABD =∠A =35°.12. 【答案】(2,3)[解析] ∵△ABO 是关于y 轴对称的轴对称图形,∴点A(-2,3)与点B 关于y 轴对称.∴点B 的坐标为(2,3).13. 【答案】GE F H [解析] A 剪开后是三个三角形,B 剪开后是两个直角梯形和一个三角形,C 剪开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四边形,D 剪开后是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因而,A 与G 对应,B 与E 对应,C 与F 对应,D 与H 对应.14. 【答案】(-2,1)[解析] ∵(x -2)2≥0,|y -1|≥0,又(x -2)2+|y -1|=0,∴x-2=0且y -1=0,即x =2,y =1.∴点P 的坐标为(2,1).那么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1).15. 【答案】3[解析] ∵AD 平分∠BAC ,且DE ⊥AB ,∠C =90°,∴CD =DE=1.∵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AB.∵∠DAB=∠CAD,∴∠CAD=∠DAB=∠B.∵∠C=90°,∴∠CAD+∠DAB+∠B=90°.∴∠B=30°.∴BD=2DE=2.∴BC=BD+CD=2+1=3.16. 【答案】③三、解答题17. 【答案】解:∵两个四边形关于直线l对称,∴四边形ABCD≌四边形FEHG,∴∠H=∠C=90°,∠A=∠F=80°,∠E=∠B=135°,a=5 cm,b=4 cm. ∴∠G=360°-∠H-∠E-∠F=55°.18. 【答案】解:∵DE垂直平分线段AB,GF垂直平分线段BC,∴EB=EA,GB=GC.∵△BEG的周长为16,∴EB+GB+GE=16.∴EA+GC+GE=16.∴GA+GE+GE+GE+EC=16.∴AC+2GE=16.∵GE=3,∴AC=10.19. 【答案】证明:连接AC.∵点A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上,∴AB=AC.∵AB=AD,∴AC=AD.∴点A在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上.13.2 画轴对称图形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点A(3,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3,﹣4)B.(﹣3,﹣4)C.(﹣3,4)D.(﹣4,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2,﹣17)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已知点P(3,﹣2),点Q(﹣3,2),点R(﹣3,﹣2),点H(3,2),下面选项中关于y轴对称的是()A.P和Q B.P和H C.Q和R D.P和R4.若点A(﹣4,m﹣3),B(2n,1)关于x轴对称,则()A.m=2,n=0B.m=2,n=﹣2C.m=4,n=2D.m=4,n=﹣2 5.蝴蝶标本可以近似地看做轴对称图形.如图,将一只蝴蝶标本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图中点A的坐标为(5,3),则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B的坐标为()A.(5,﹣3)B.(﹣5,3)C.(﹣5,﹣3)D.(3,5)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如果将△ABC先沿y轴翻折,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A.(1,7)B.(0,5)C.(3,4)D.(﹣3,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4)平移后能与原来的位置关于y轴对称,则应把点A()A.向左平移6个单位B.向右平移6个单位C.向下平移8个单位D.向上平移8个单位8.已知点M(2,2),规定一次变换是:先作点M关于x轴对称,再将对称点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连续经过2020次变换后,点M的坐标变为()A.(﹣2018,2)B.(﹣2018,﹣2)C.(﹣2017,2)D.(﹣2017,﹣2)二.填空题9.点A(5,﹣1)关于x轴对称的点A'的坐标是.10.若点(3+m,a﹣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3,2),则m+a的值为.11.如图,点P(﹣2,1)与点Q(a,b)关于直线l(y=﹣1)对称,则a+b=.12.已知点M(a,3),点N(2,b)关于y轴对称,则(a+b)2019的值是.三.解答题13.已知点M(﹣2,2b﹣1),N(3a﹣11,5).(1)若M,N关于y轴对称,试求a,b的值;(2)若M,N关于x轴对称,试求a+b的算术平方根.14.△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求出A1、B1、C1三点的坐标.15.如图,在长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若网格中的最小正方形边长为1,求△A1B1C1的面积.16.如图,△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1)写出△ABC三个顶点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0),B(3,3),C(5,1).(1)画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1C1;(2)△ABC的面积为;(3)在x轴上求一点P,使得△APB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作△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求出△ABC的面积;(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A1P与△ABC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点A(3,4)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为:(3,﹣4).故选:A.2.解:∵点(12,﹣17)关于x轴对称的坐标是(12,17),∴点M(12,﹣17)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故选:A.3.解:点P(3,﹣2),点Q(﹣3,2),点R(﹣3,﹣2),点H(3,2)中Q和H,P和R都关于y轴对称.故选:D.4.解:根据题意:m﹣3=﹣1,2n=﹣4,所以m=2,n=﹣2.故选:B.5.解:∵A,B关于y轴对称,A(5,3),∴B(﹣5,3),故选:B.6.解:由坐标系可得B(﹣3,1),将△ABC先沿y轴翻折得到B点对应点为(3,1),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3,1+3),即(3,4),故选:C.7.解:∵点A(﹣3,﹣4)平移后能与原来的位置关于y轴轴对称,∴平移后的坐标为(3,﹣4),∵横坐标增大,∴点是向右平移得到,平移距离为|3﹣(﹣3)|=6.故选:B.8.解:由题可得,第2019次变换后的点M在x轴下方,∴点M的纵坐标为2,横坐标为2﹣2020×1=﹣2018,∴点M的坐标变为(﹣2018,﹣2),故选:B.二.填空题9.解:点A(5,﹣1)关于x轴对称的点A'的坐标是(5,1).故答案为:(5,1).10.解:∵点(3+m,a﹣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是(3,2),∴3+m=﹣3,a﹣2=2,解得:m=﹣6,a=4,则m+a的值为:﹣6+4=﹣2.故答案为:﹣2.11.解:∵点P(﹣2,1)与点Q(a,b)关于直线l(y=﹣1)对称,∴a=﹣2,b=﹣3,∴a+b=﹣2﹣3=﹣5,故答案为﹣5.12.解:∵点M(a,3),点N(2,b)关于y轴对称,∴a=﹣2,b=3,∴(a+b)2019=(﹣2+3)2019=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13.解:(1)依题意得3a﹣11=2,2b﹣1=5,∴a=,b=3.(2)依题意得3a﹣11=﹣2,2b﹣1=﹣5,∴a=3,b=﹣2,∴=1.14.解:A1(2,3)(1分)B1(3,2)(2分)C1(1,1)(3分)15.解:(1)△A1B1C1即为所求;(2)△A1B1C1的面积为:3×5﹣×2×3﹣×2×3﹣×1×5=15﹣3﹣3﹣2.5=6.5.16.解:(1)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2,4),(1,1),(3,2);(2)如图所示:△A1B1C1,点C1的坐标为:(﹣3,2).17.解:(1)如图所示,△AB1C1即为所求.(2)△ABC的面积为4×3﹣×2×3﹣×1×4﹣×2×2=5,故答案为:5;(3)设点P坐标为(m,0),根据题意,得:×|m﹣1|×3=5,解得m=或m=﹣,∴点P的坐标为(,0)或(﹣,0).18.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S△ABC=×(1+3)×5﹣×1×2﹣×3×3=;(3)存在,设点P坐标为(a,0),根据题意,得:×4×|a﹣1|=,解得a=或a=﹣,∴点P坐标为(,0)或(﹣,0).13.3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 如图,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A.直线l1B.直线l2C.直线l3D.直线l42. 如图,AC=AD,BC=BD,则有()A.CD垂直平分ABB.AB垂直平分CD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D.CD平分∠ACB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42°,则它的底角为() A.42°B.69°C.69°或84°D.42°或69°4. 已知实数x、y满足|x-4|+y-8=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 20或16B. 20C. 16D. 以上答案均不对5. 如图,AD是△ABC的中线,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A.∠BAD+∠B=∠CAD+∠C B.AB-BD=AC-CDC.AB+BD=AC+CD D.AD=BC6. 如图,∠AOB=50°,OM平分∠AOB,MA⊥OA于点A,MB⊥OB于点B,则∠MAB等于()A.50°B.40°C.25°7.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若AB=10,BD=6,则△ADE的周长为()A.4 B.12 C.18 D.308. 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C=AD=AE,且AB∥ED,∠EAB=120°,则∠BCD的度数为()A.150°B.160°C.130°D.60°9. 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 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符合题意的点C的个数是()A. 6B. 7C. 8D. 910. “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点O相连并可绕点O转动,点C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A.60°B.65°C.75°D.80°二、填空题11. 如图,在△ABC中,AB=AC,D是AC上一点,且BC=BD.若∠CBD=46°,则∠A=________°.12. 如图,直线a∥b,△ABC的顶点C在直线b上,边AB与直线b相交于点D.若△BCD是等边三角形,∠A=20°,则∠1=________.1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2,一个外角是120°,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14. 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5 cm,△ABD的周长为18 cm,则△ABC的周长为.15. 如图,BO平分∠CBA,CO平分∠ACB,MN过点O且MN∥BC,设AB=12,AC=18,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16. 如图,在△ABC中,若AB=AC=8,∠A=30°,则S△ABC=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在△ABC中,AB=BD,根据图中的数据,求∠BAC的度数.18. 如图,在△ABC中,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ABC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9. 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CD⊥AB于点D,∠BAC的平分线分别交BC,CD于点E,F.求证:△CEF是等腰三角形.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3 等腰三角形同步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2. 【答案】B3. 【答案】D[解析] 在等腰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在未指明为顶角还是底角时,一定要分类讨论.①42°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②42°的角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则底角为(180°-42°)÷2=69°.所以底角为42°或69°.4. 【答案】B【解析】∵|x -4|+y -8=0,∴x -4=0,y -8=0,解得x =4,y =8.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4为腰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知4+4=8,∴这样的等腰三角形不存在;②当8为腰时,则有4+8>8,这样能够组成等腰三角形,∴此三角形的周长是8+8+4=20.5. 【答案】D[解析] 由∠BAD +∠B =∠CAD +∠C 可得∠ADB =∠ADC ,又∠ADB +∠ADC =180°,所以∠ADB =∠ADC =90°,又BD =DC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 =AC.由等式的性质,根据AB -BD =AC -CD ,AB +BD =AC +CD ,又BD =CD ,均可得AB =AC.选项D 不能得到AB =AC.6. 【答案】C[解析] ∵OM 平分∠AOB ,MA ⊥OA 于点A ,MB ⊥OB 于点B ,∴∠AOM =∠BOM =25°,MA =MB.∴∠OMA =∠OMB =65°.∴∠AMB =130°.∴∠MAB =12×(180°-130°)=25°.故选C.7. 【答案】B[解析] ∵△ABC 为等边三角形,∴∠A =∠B =∠C =60°.∵DE ∥BC ,∴∠ADE =∠B =60°,∠AED =∠C =60°.∴△ADE 为等边三角形.∵AB =10,BD =6,∴AD =AB -BD =10-6=4.∴△ADE 的周长为4×3=12.8. 【答案】A[解析] ∵AB ∥ED ,∴∠E =180°-∠EAB =180°-120°=60°. 又∵AD =AE ,∴△ADE 是等边三角形.∴∠EAD =60°.∴∠BAD =∠EAB -∠EAD =120°-60°=60°.∵AB =AC =AD ,∴∠B =∠ACB ,∠ACD =∠ADC.在四边形ABCD 中,∠BCD =∠B +∠ADC =12(360°-∠BAD)=12×(360°-60°)=150°. 故选A. 9. 【答案】C10. 【答案】D[解析] ∵OC =CD =DE ,∴∠O =∠ODC ,∠DCE =∠DEC.∴∠DCE=∠O+∠ODC=2∠ODC.∵∠O+∠OED=3∠ODC=∠BDE=75°,∴∠ODC=25°.∵∠CDE+∠ODC=180°-∠BDE=105°,∴∠CDE=105°-∠ODC=80°.二、填空题11. 【答案】46[解析] ∵BC=BD,∠CBD=46°,∴∠C=∠BDC=12(180°-46°)=67°.∵AB=AC,∴∠ABC=∠C=67°.∴∠A=46°.12. 【答案】40°[解析] 如图.∵△BCD是等边三角形,∴∠BDC=60°.∵a∥b,∴∠2=∠BDC=6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可知,∠1=∠2-∠A=40°.13. 【答案】6[解析] 已知三角形的一外角为120°,则相邻内角度数为60°,那么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则其周长为6.14. 【答案】28 cm15. 【答案】30[解析] ∵MN∥BC,∴∠MOB=∠OBC.∵∠OBM=∠OBC,∴∠MOB=∠OBM.∴MO=MB.同理NO=NC.∴△AMN的周长=AM+MO+AN+NO=AM+MB+AN+NC=AB+AC=30.16. 【答案】16[解析] 如图,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则△ADC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那么DC=12AC=4,∴S△ABC=12AB·DC=12×8×4=16.三、解答题17. 【答案】解:∵∠ADB=30°+40°=70°,AB=BD,∴∠BAD=∠ADB=70°.∴∠BAC=∠BAD+∠CAD=100°.18. 【答案】解:OE=OF.理由:∵MN∥BC,∴∠OEC=∠BCE,∠OFC=∠DCF.∵CE平分∠ACB,CF平分∠ACD,∴∠OCE=∠BCE,∠OCF=∠DCF.∴∠OEC=∠OCE,∠OFC=∠OCF.∴OE=OC,OC=OF.∴OE=OF.19. 【答案】证明:∵∠ACB=90°,∴∠B+∠BAC=90°.∵CD⊥AB,∴∠CAD+∠ACD=90°.∴∠ACD=∠B.∵AE是∠BAC的平分线,∴∠CAE=∠EAB.∵∠EAB+∠B=∠CEF,∠CAE+∠ACD=∠CFE,∴∠CFE=∠CEF. ∴CF=CE.∴△CEF是等腰三角形.。
最新-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 探究 诊断 第

第十三章 实数测试1 平方根学习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开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一般的,如果一个________的平方等于a ,即______,那么这个______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______,a 叫做______.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2.一般的,如果______,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这就是说,如果______,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a 的平方根记为______. 3.求一个数a 的______的运算,叫做开平方.4.一个正数有______个平方根,它们______;0的平方根是______;负数______. 5.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是9的平方根;16的平方根是______. 6.计算:(1)=121______;(2)=-256______;(3)=±212______;(4)=43______;(5)=-2)3(______;(6)=-412______. 二、选择题7.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A .(-3)2B .0C .81 D .-6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9的平方根是13 B .1.69的平方根是±1.3C .(-13)2的平方根是-13 D .-(-13)没有平方根 三、解答题9.求下列等式中的x :(1)若x 2=1.21,则x =______; (2)x 2=169,则x =______; (3)若,492=x ,则x =______; (4)若x 2=(-2)2,则x =______. 10.要切一块面积为16cm 2的正方形钢板,它的边长是多少?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 11.25111的平方根是______;0.0001算术平方根是______:0的平方根是______. 12.2)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1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是______.13.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则这个数的平方是______. 14.3表示3的______;3±表示3的______.15.如果-x 2有平方根,那么x 的值为______. 16.如果一个数的负平方根是-2,则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这个数的平方是_____. 17.若a 有意义,则a 满足______;若a --有意义,则a 满足______. 18.若3x 2-27=0,则x =______. 二、判断正误19.3是9的算术平方根.( ) 20.3是9的一个平方根.( ) 21.9的平方根是-3.( )22.(-4)2没有平方根.( )23.-42的平方根是2和-2.( ) 三、选择题24.下列语句不正确的是( )A .0的平方根是0B .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C .-22的平方根是±2D .a 是a 2的一个平方根25.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比这个数大8数是( )A .a +8B .a -4C .a 2-8D .a 2+8 四、解答题26.求下列各式的值:(1)325 (2)3681+(3)25.004.0-(4)121436.0⋅27.要在一块长方形的土地上做田间试验,其长是宽的3倍,面积是1323平方米.求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拓展、探究、思考28.x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1)4(;)3(;)2(;2)1(2--x x x x29.已知a ≥0,那么2)(a 等于什么?30.(1)52的平方根是________;(2)(-5)2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3)x 2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4)(x +2)2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31.思考题:估计与35最接近的整数.测试2 立方根 学习要求了解立方根的含义;会表示、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一般的,如果______,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第十三章实数(课堂总动员)测试卷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装…⊙……………订……⊙………线…………⊙……………⊙2012—2013学年许昌县实验中学第十三章 实数 课堂总动员温馨提示:1.数学试卷共4页,三大题,卷面满分120分.请核实无误后再答题.2.考试时间共90分钟,请合理分配时间.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2π, 0·,21,227,0.30003,1)A .2 个B .3 个C .4 个D .5 个2. -2是2的( ).A .相反数B .倒数C .绝对值D .算术平方根 3. 4的平方根是 ( )A. 2B. ± 2C. 16D. ±16 4.若0)3(12=++-+y y x ,则y x -的值为 ( )A .1B .-1C .7D .-7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B .C .2)3(- =3 D6. 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abB .0>-b aC .0>+b aD .0||||>-b a7、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A 关于B 点的对称点为点C ,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为( ).A . 1B .1C .2D . 110 -1a b B A 第6题图8.-27的立方根与16的平方根之和是()A.0 B.7或-1 C.-7或1 D.1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b,则()A、a是b的平方根B、a是b的的算术平方根C、ba±= D、ab=10.已知a=2-12,则a、b、c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A.a>b>c B.b>a>c C.a>c>b D.b>c>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在数轴上表示-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2.若将三个数11,7,3-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三个数中的_______.3.在3-,0,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4= .5.代数式3-的最大值为,这时,a b的关系是.6.若()2 = 0,则(x y)2012= .三、解答题:无理数{ …}.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每小题4分,共8分).(1)4x 2-9=0; (2)8(x-1)3=-1258.3.计算,过程不得少于三步。
实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第十三章实数----知识点总结一、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的等于a ,即,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 ”,a 叫做.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也就是,在等式a x =2(x ≥0)中,规定a x =。
理解:a x =2(x ≥0)a x =a 是x 的平方x 的平方是ax 是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是x 2.a 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当a 是完全平方数时,a 是一个有限数;当a 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a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当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扩大(或缩小);4.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方法:)二、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即:如果,那么x 叫做a 的. 理解:a x =2<—>a x ±=a 是x 的平方x 的平方是ax 是a 的平方根a 的平方根是x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才有意义。
3.平方与开平方:±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4.一个正数有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负数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5.符号: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a 也是a 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6.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 联系在于正数的正平方根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三、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的等于a ,这个数叫做a 的(也叫做),即如果,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
2.一个数a “三次根号a ”,其中a 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理解:a x =3<—>3a x =a 是x 的立方x 的立方是ax 是a 的立方根a 的立方根是x3.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本身;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
八年级数学十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πD. 0.1010010001...2. 已知x是有理数,且x^2=4,则x的值为()A. ±2B. ±1C. ±4D. ±83. 下列方程中,解集为空集的是()A. x^2 = 0B. x^2 + 1 = 0C. x^2 - 4 = 0D. x^2 = 44. 已知a,b为实数,且a + b =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都是正数B. a和b都是负数C. a和b中至少有一个是0D. a和b互为相反数5.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4B. √-9C. 0.333...D. π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已知x是有理数,且x^2=9,则x的值为______。
7.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______。
8. 已知a,b为实数,且a - b = 0,则a和b的关系是______。
9. 下列方程中,解集为全体实数的是______。
10. 已知x是有理数,且x^2=16,则x的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化下列各数:(1)√36 - √9(2)√(25 + 5√5)12. 求下列方程的解:(1)2x^2 - 5x + 2 = 0(2)x^2 - 3x - 4 = 013. 已知a,b为实数,且a^2 + b^2 = 1,求a - b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4. 已知x是有理数,且x^2 + 3x - 4 = 0,求x^3 + 6x^2 - 11x的值。
四、附加题(10分)15. 已知a,b为实数,且a^2 + b^2 = 2,求a + b的最小值。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B4. D5. D二、填空题6. ±37. 08. 相等9. x^2 = 010. ±4三、解答题11. (1)√36 - √9 = 6 - 3 = 3(2)√(25 + 5√5) = √5(√5 + 1)12. (1)2x^2 - 5x + 2 = 0,解得x = 1或x = 2/2(2)x^2 - 3x - 4 = 0,解得x = 4或x = -113. a + b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2。
翼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专题练习全等图形

1. 你能沿虚线把下面图形划分成两个全等图形吗?请找出三种方法.答案:2. 你能把如图所示的一个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吗?能分成三个、四个、六个全等的图形吗?怎么分?(1) (2)(2)(1)3. 你能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八个全等的三角形吗?怎么分,请画出来.答案:方法多种,答案不惟一.4. 你能把圆分成3个、4个、5个全等的图形吗?答案:只需将圆心角(360)3等分、4等分、5等分即可,如图所示120 90 725. 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园里,要怎样修建小路才能使这些小路正好把花园分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如果要分成8个全等的三角形呢?6.你能把正方形分成2个、4个、8个全等的图形吗?答案:分法可分别如下所示:7. 在44⨯的方格纸上,沿着格线,把正方形划分为四个全等的图形,你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图形?答案:每一种图形只能由4个小方格组成,考虑到44⨯的限制,只能得到5种,如图所示:8.找出下列图中的全等图形.2个(1) (2) (3) (4) (5)答案:根据全等形的定义得全等形有天鹅、荷花.9. 你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吗?怎么分?能分成三个全等的图形吗?若要分成四个、六个、八个、九个全等的图形,怎么分?答案:能,如图所示10. 图a展示了沿网格可以将一个每边有4格的正方形分割成两个相同的部分.找出五种其他分割的方法.同样,你能将图b和图c中的每一个图形分割成相同的两部分吗?a bc答案:bac11. 你能把下边的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能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答案:(1)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2)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12. 请你说出实际生活中见到的全等图形的例子.答案:答案不惟一,略.13. 如图,正方形中有十二棵树,请你把这个正方形划分为四小块,要求每块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并且每块中恰好有三棵树.]答案:14.. 走在马路上或是公园的小路上,你有没有发现地上铺的地砖有的虽然非常简单,却能拼出美丽的图案来?构成图案的每一块地砖都是全等的吗?你能否自己设计一种地砖,让每一块地砖都是全等的,而且能拼出美丽的图案? 答案:答案不惟一,略.15. 将如图所示的小平行四边形的边AD 三等分,分点为E F ,,过E 作AB 的平行线,交CF 于点G ,得多边形ABCGE ,请用四个这样的小多边形,拼成一个形状相同的大多边形.答案: AD B C AE GF D CB16. 仔细观察下图这幅由“箭头”组成的“风车”图案,你能说出它的绘制过程吗?请你动手做一做,更多的“箭头”会拼出怎样的图案?答案:从一个菱形出发制作箭头,再拼成“风车”图案.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与三角形、四边形的综合1.(雅安中考)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A.5 B.7 C.5或7 D.102.(广安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7x+10=0的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9C.13 D.12或93.(罗田县期中)菱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的长是方程x2-7x +12=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16 B.12 C.16或12 D.244.(烟台中考)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A.9 B.10C.9或10 D.8或105.(齐齐哈尔中考)△ABC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8x +15=0的根,则△ABC的周长是.6.(西宁中考)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2x2-16x+m=0(0<m≤32)的两根,则矩形的周长为.【方法8】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 +k2+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5,求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易错4】◆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综合8.(泸州中考)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9.(安顺中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10.(葫芦岛中考)已知k 、b 是一元二次方程(2x +1)(3x -1)=0的两个根,且k >b ,则函数y =kx +b 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1.(广元中考)从3,0,-1,-2,-3这五个数中抽取一个数,作为函数y =(5-m 2)x 和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mx +1=0中m 的值.若恰好使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且使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m 的值是 .12.(甘孜州中考)若函数y =-kx +2k +2与y =k x(k ≠0)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类型三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根式的综合13.(达州中考)方程(m -2)x 2-3-mx +14=0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m >52B .m ≤52且m ≠2 C .m ≥3 D .m ≤3且m ≠214.(包头中考)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综合专题:一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的综合1.B 2.A 3.A 4.B 5.86.16 解析: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 、y ,根据题意得x +y =8,所以矩形的周长为2(x +y)=16.7.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k -1)x +k 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2k -1)2-4(k 2+3)>0,即-4k -11>0,∴k<-114,令其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1-2k ,x 1·x 2=k 2+3,∵此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x 21+x 22=52,∴(x 1+x 2)2-2x 1·x 2=25,∴(1-2k)2-2(k 2+3)=25,∴k 2-2k -15=0,∴k 1=5,k 2=-3,∵k<-114,∴k =-3, ∴把k =-3代入原方程得到x 2-7x +12=0,解得x 1=3,x 2=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8.B9.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Δ<0,∴Δ=4-4×1×(-m)=4+4m <0,∴m <-1,∴m +1<1-1,即m +1<0,m -1<-1-1,即m -1<-2,∴一次函数y =(m +1)x +m -1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D.10.B 11.-2 12.k>-12且k ≠0 13.B 14.k ≥1。
第十三章-实数

第十三章实数教材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
教材从一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出发,首先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它的符号表示,这时所见到的被子开方数都是平方数,接着,教材通过一个探究活动,第一次引进了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2,并采用夹逼的方法讨论2的大小,指出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事实。
教材结合一个实际例子介绍了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常用方法,值得我们注意。
在介绍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教材对数的平方根展开讨论,介绍利用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求数的平方根的方法,探讨平方根的特征等。
对于立方根,教材采用了与讨论平方根类似的方法。
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开方运算后,教材采用与有理数对照的方法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并给出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通过探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说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也是一一对应的,接着,教材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并且可以进行新的运算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有序实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为实数后,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四则运算是重点;理解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是难点。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实数a ,b 满足a 2-4a +4+(b -4)2=0,且a ,b 恰好是等腰△ABC 两条边的长,则△ABC 周长为( )A .8B .8或10C .12D .10 2.已知123n A A A A 、、中,1A 与2A 关于x 轴对称,2A 与3A 关于y 轴对称,3A 与4A 关于x 轴对称,4A 与5A 关于y 轴对称……,如果1A 在第二象限,那么100A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如图,点O 是ABC 的ABC ∠,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OD AB 交BC 于点D ,//OE AC 交BC 于点E ,若ODE 的周长为9cm ,那么BC 的长为( )A .8cmB .9cmC .10cmD .11cm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度,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度A .25或60B .40或60C .25或40D .40 5.如图,已知点D 为ABC 内一点,CD 平分ACB ∠,BD CD ⊥,A ABD ∠=∠,若6AC =,4BC =,则BD 的长为( )A .2B .1.5C .1D .2.56.如图,在ABC 中,∠C =90°,∠B =30°,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平分∠BAC ;②∠ADC =60°;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2ABD ACD S S =.A .1B .2C .3D .47.如图,在ABC 中,87,A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E 是BC 中点,且DE BC ⊥,那么C ∠的度数为( )A .16︒B .28︒C .31︒D .62︒8.如图,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别交AB 、AC 于点E 、D ,若52BAC ∠=︒,则DBC ∠=( ).A .12︒B .14︒C .16︒D .18︒9.如图,在△ABC 中,∠C =84°,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若此时射线BP 恰好经过点D ,则∠A 的大小是( )A .30°B .32°C .36°D .42°10.如图,△ABC 中,AB =AC =5,BC =8,则sin B 的值为( )A .58B .45C .35D .1211.若海岛N 位于海岛M 北偏东30°的方向上,则从海岛N 出发到海岛M 的航线可能是( )A .B .C .D .12.北京有许多高校,下面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3.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15DBC ∠=︒,分别以A 、B 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分别交于点E 、F ,直线EF 与AC 相交于点D ,则A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5°D .45°14.如图所示,在△ABC 中,内角∠BAC 与外角∠C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BE =BC ,PB 与CE 交于点H ,PG ∥AD 交BC 于F ,交AB 于G ,连接CP .下列结论:①∠ACB =2∠APB ;②BP 垂直平分CE ;③PG =AG ;④CP 平分∠DCB ;其中,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5.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6,D 是AB 上的动点,过D 作DE ⊥AC 于点E ,过E 作EF ⊥BC 于点F ,过F 作FG ⊥AB 于点G .当G 与D 重合时,AD 的长是(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6.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先作出点P (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再将该对称点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P 1,称为完成一次图形变换,再将点P 1进行同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点P 2,以此类推,则点P 2020的坐标为___________.17.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点,E F 分别是,CD AC 上的动点.若6,12,ABC BC S ∆==则AE EF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 中,AB BC =,点D 在线段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 作法如下:①连接AD ,作AD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点,P Q ,连接,DP DQ ,则APQ DPQ △≌△;②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在线段AC 上截取AQ ,使AQ DP =,连接,PQ DQ ,则APQ DQP △≌△;③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P ,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连接PQ ,则APQ DQP △≌△;④过点D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Q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连接DP ,使DP AQ =,连接PQ ,则APQ DPQ △≌△.以上说法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__.(填写正确的序号)19.如图,30MON ∠=︒,点1234,,,A A A A ,…在射线ON 上,点123,,B B B ,…在射线OM 上,且112223334,,A B A A B A A B A △△△,…均为等边三角形,以此类推,若11OA =,则202120212022A B A △的边长为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一点,,105AC AD DB BAC ==∠=︒,则B ∠=________°.21.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B 2=,M 为边BC 上的点,连接AM .如果将ABM 沿直线AM 翻折后,点B 恰好落在边AC 的中点处,那么点M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_.22.嘉嘉和淇淇下棋,嘉嘉执圆形棋子,淇淇执方形棋子,如图,棋盘中心的圆形棋子的位置用()1,1-表示,右下角的圆形棋子用()0,0表示,淇淇将第4枚方形棋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则淇淇放的方形棋子的位置是__________.23.如图,在△ACB 中,∠ACB =∠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E ,交AC 于D ,∠DBC =30°,DC =4cm ,则D 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cm .24.如图,在ABC 中,AB=AC ,40A ∠=,CD //AB ,则BCD ∠的度数是______°.25.如图,在ABC 中,30EFD ∠=︒,且AEF AFE ∠=∠,CFD CDF ∠=∠,则B 的度数为______.26.△ABC 中,∠A =50°,当∠B =____________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27.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A (−4,5),B (﹣3,1),C (−2,3).(1)画出△ABC 及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其中点B 1的坐标是________; (2)若点M 是x 轴上的动点,在图中画出使△B 1CM 周长最小时的点M .28.如图,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其中A 1、B 1、C 1分别为A 、B 、C 的对应点); (2)△ABC 的面积为 ;点B 到边AC 的距离为 ;(3)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A +MB 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A +MB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29.如图,ABC 中,90BAC ∠=︒,AB AC =,AD 是高,E 是AB 上一点,连接DE ,过点D 作DF DE ⊥,交AC 于点F ,连接EF ,交AD 于点G .(1)若6AB =,2AE =,求线段AF 的长;(2)求证:AGF AED ∠=∠.30.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点A 作//AD BC 交ABC ∠的平分线BD 于点D ,求证:AC A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实数》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计算,4的结果是()•
A .2 E. 土2 C. -2 D. 4 •
2. 在-1.732 , 、2 , n ,
3. 14 , 2+3 , 3.212212221 …,3.14 这些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5
B.2
C.3
D.4
3. 已知下列结论:①在数轴上只能表示无理数,2 ;②任何一个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
点表示;③实数与数轴上的点 -- 对应;④有理数有无限个,无理数有有限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②③④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一5--3.5
B. -,3.6 二:-0.6
C. . (-13)2 = 13
D. .. 36 二6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3是(-3)2的算术平方根B± 3是(-3)2的平方根
C - 3是(-3)2的算术平方根 D.- -3是(-3)3的立方根
6.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带根号的数不是无理数
B. 8的立方根是土2
C.绝对值是3的实数是3
D.每个实数都对应数轴上一个点
7.若.(a -3)2-a-3,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a > 3
B. a > 3
C. a v 3
D. a < 3
8.能使x 2 —有意义的x的范围是().
3 -x
A. x > -2 且x 工3
B.x < 3
C.-2 < x v 3
D.-2 w x w
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1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的立方根是一一,贝U x = •
4
10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2 的相反数是____ ,绝对值是.
12. 一个实数的平方根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于3,那么它的整数位上可能取到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已知(2a 十1)2+ Jb _1=0,则-a2 +b2004= ______ .
14 .若y= 1 —4x 4x -1 4,贝U y = ______ .
x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2a -18 =0,那么a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 ^ = . 40 -4 <b,贝U a、b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7. 2'5-'、15 -n;(用计算器,保留4个有效数字)
2
18. 如图2,在图中填上恰当的数,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的和都
□□□
□□□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9•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化简:|a - Ja? —Jb2.
a o b
1
20.如果记二角形的二边长分别为a、b、c, p = (a+ b + c),那么二角形的面积可以表
2
示为s= . p( p二a)( p二b)( P二C).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厘米、3厘米、4
厘米,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
21. y—x -3 •・.3 -X 8,求3x+2y的算术平方根
22-(1"計
23 .若a、b、c是厶ABC的三边,化简:
,(a b c)2 _ (a _b _ c)2.. (b _c _ a)2 _ (c _ a _ b)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A
5. C
6. D
7. B
& A
二.填空题
1
9. -
64
10. 0
11. 2 -1 2 -1
12 . 5, 6, 7, 8
3
13. —
4
14. 16
15. 3
16. 2, 3
三.解答题
17. 2.170
18.
四.解答题
18. -b
19. 2.9
20. 5
1
22.
8
23. 2a-2b+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