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教案
肠梗阻

肠梗阻教案摘要患者,64岁,多年来反复出现腹部阵发性胀痛不适,程度时轻时重。
2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此症状,自诉腹胀,腹部呈阵发性的疼痛,伴恶心、呕吐,2天以来未解便排气;遂急诊来院就诊,查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脐周扪及5×6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中等硬度,活动度固定,听诊肠鸣音亢进,拟“肠梗阻”收治入院。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留置腹腔引流管一根。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患者康复出院。
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学习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围手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腹膜刺激征(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n)胃肠减压(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主要学习目标】1.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2.掌握肠梗阻的分类3.掌握胃肠减压的护理要点4.掌握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护理5.掌握肠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6.掌握肠梗阻的健康宣教【次要学习目标】1.熟悉肠梗阻的病因2.熟悉肠梗阻的鉴别诊断3.熟悉手术治疗的指征4.了解肠梗阻的辅助检查【教师注意事项】本幕描述的是肠梗阻患者发病时就诊的情形。
通过本幕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腹部体征,判断患者发生了何种疾病,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该疾病的鉴别诊断、病因、分类及辅助检查。
【学习目标】1.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2.掌握肠梗阻的分类3.熟悉肠梗阻的病因4.熟悉肠梗阻的鉴别诊断5.了解肠梗阻的辅助检查【提示用问题】1.根据本幕所给出的信息,你认为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鉴别?2.该疾病的病因和分类是什么?3.哪些辅助检查可以诊断该疾病?【教师参考资料】1.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tion):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肠梗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医学相关专业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
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1.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2.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预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肠梗阻的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肠梗阻?肠梗阻有哪些类型?二、讲授新课1. 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 肠梗阻的定义: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
- 肠梗阻的分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 肠梗阻的病因:肠腔内阻塞、肠壁病变、肠外压迫。
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腹痛:机械性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 呕吐:早期呕吐,晚期呕吐物带粪臭味。
- 腹胀:肠管扩张引起。
- 便秘:机械性肠梗阻患者。
- 腹泻:血运性肠梗阻患者。
3. 肠梗阻的诊断-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腹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
- 体格检查:注意腹部体征,如腹壁紧张、压痛、反跳痛等。
- 辅助检查:腹部X光片、CT、B超等。
4.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抗感染治疗。
- 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灌肠等。
- 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等。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肠梗阻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在课堂讨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课堂设计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肠梗阻的定义和病因;
2.掌握肠梗阻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3.学习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熟悉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二、教学内容
1.肠梗阻的定义和病因
a.什么是肠梗阻?
b.肠梗阻的病因有哪些?
c.如何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2.肠梗阻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a.肠梗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b.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c.如何判断肠梗阻的严重程度?
3.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a.如何进行肠梗阻的诊断?
b.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c.如何处理肠梗阻的并发症?
4.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a.哪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b.常见的肠梗阻手术方式有哪些?
c.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肠梗阻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手术过程;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肠梗阻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肠梗阻的重视,提高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肠梗阻的定义及分类2. 肠梗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4.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5. 肠梗阻的预防及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3. PBL(问题导向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现场演示肠梗阻手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入肠梗阻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系统讲解肠梗阻的定义、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4. PBL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肠梗阻的某个方面进行讨论,如病因、诊断、治疗等。
5. 实践操作现场演示肠梗阻手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6. 总结回顾教学重点,强调肠梗阻的防治要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维深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3. PBL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观点表达等。
4.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操作规范等。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关于肠梗阻护理的指导和建议。
肠梗阻是一种严重临床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综合护理。
本教案将涵盖肠梗阻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护理干预等内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护理质量。
教案内容:一、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1. 肠梗阻的定义和分类2. 肠梗阻的病因和常见发病机制二、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 肠梗阻的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2. 肠梗阻的常用诊断方法及其原理三、肠梗阻的护理干预1. 早期护理干预a. 病情评估:观察疼痛、呕吐、腹胀等症状变化b.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c. 禁食与卧床休息:避免食物进入肠道,减少刺激2. 中期护理干预a. 导尿护理:避免膀胱尿液滞留b. 引流护理:观察引流液性状、量及颜色变化c. 疼痛控制:按时给予止痛药物3. 晚期护理干预a.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手术准备b. 术后护理:观察伤口引流液、留置导尿管情况四、并发症及护理防控措施1. 肠穿孔的护理干预a. 观察腹部伤口、引流液等情况b. 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2. 肠坏死的护理干预a. 观察肠鸣音、肠搏动等情况b. 合理调整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五、护理常规与技巧1.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2.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3.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遵循医嘱4. 提供情绪支持与安慰,增加患者合作性5. 加强患者家属教育和沟通六、教案评估与反馈1.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测试,评估理解程度2. 接受护理人员的反馈和问题整理3.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进行教案改进和优化教案要点:1. 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2. 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常用诊断方法。
3. 掌握肠梗阻的早、中、晚期护理干预措施。
4. 了解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防控措施。
5. 掌握肠梗阻患者的常规护理与技巧。
肠梗阻教学文案

肠管生机判断:①肠壁变黑,无弹性; ②无蠕动; ③未见肠系膜终末动脉搏动。
处理:温热纱布热敷;0.5%Procain 60-80ml 肠系膜根部封闭,观察10-30min。
非手术治疗:用于不全性、麻痹性、蛔虫、粪块所致等
第二节 肠 梗 阻 P515 一、粘连性肠梗阻 二、肠扭转 三、肠套叠 四、短肠综合征
肠壁病变
先天性肠道闭缩、炎症狭窄、 肿瘤。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paralytic ileus)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
腹膜后血肿或感染、低钾血症等。 痉挛性肠梗阻
慢性铅中毒和肠道功能紊乱
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按肠壁有无血供鄣碍
单纯性肠梗阻(simple) 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血运鄣碍。
肠梗阻
二、病因和分类
发病原因
机械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
肠壁有无血运鄣碍
绞窄性肠梗阻 单纯性肠梗阻
梗阻部位
高位和低位
梗阻程度
完全性和不全性
机械性肠梗阻mechanical obstruction
肠腔堵塞
如蛔虫梗阻、胆石、粪块、肠 套叠等。
肠管受压
粘连、嵌顿疝、肠扭转和肠外 肿瘤压迫。
手术方式: ①粘连松解,抗粘连药(透明质酸酶); ②小肠内固定排列术 ③肠段切除吻合术。
二、肠扭转(volvulus)
属绞窄性肠梗阻,易致闭襻性肠梗阻坏死。 (一)病因:系膜过长,重力,体位改变等有关, 常为顺时针。
二、肠扭转
(二)临床表现:急性肠梗阻表现。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肠梗阻的教学设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设计
己可能的疾病,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
动思考的能力,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够更好的融会贯通。
⑤课后自学环节:课程结束前,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课下去自主查阅资料,利用CNKI、万方数据库,学校图书馆等平台,帮助自主思考、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课上留下的问题自主解答,下次上课老师引导讨论后得出结论。
这样能够
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难懂的医学课程也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不是填鸭式的一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接受讲课内容。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医学的热爱,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板书设计:
①黑板(白板)设计:
黑板分为两个区域,左侧板书书写区,右侧画图区板书书写区:
第十二章肠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肠梗阻定义
二、肠梗阻分类
(一)按病因
(二)按部位
(三)按程度
(四)是否有血运障碍
三、肠梗阻诊断
1.体征
2.实验室检查
3.物理检查
四、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五、肠梗阻的治疗
画图区:②现代信息媒体设计:
多媒体内图画以图片和表格的方式展现肠梗阻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采用直观病例分析的方式和视频演示使同学对肠梗阻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明确的认识。
利用PPT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内容,留下课后思考题,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肠梗阻护理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 技能目标:掌握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关爱患者、耐心细致的护理态度。
教学重点: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
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和体位护理。
3. 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难点: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
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和体位护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肠梗阻?引起肠梗阻的原因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肠梗阻对患者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3.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一位老年患者因便秘导致肠梗阻,请分析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2. 案例二:一位小儿患者因肠套叠导致肠梗阻,请分析该患者的护理措施。
四、小组讨论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哪些措施?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哪些要求?3. 肠梗阻患者的体位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4. 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观察有哪些要点?5. 肠梗阻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与处理?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要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肠梗阻的定义、病因、分类2.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3.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二、小组讨论1. 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哪些措施?2. 肠梗阻患者的饮食护理有哪些要求?3. 肠梗阻患者的体位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4. 肠梗阻患者的病情观察有哪些要点?5. 肠梗阻患者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预防与处理?三、实践操作1. 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
2. 进行胃肠减压,注意操作规范。
3. 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4. 观察患者体位变化,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护理。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疾病相关知识(10min)(结合解剖,思维导图阐述病机病因)
1.定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向深部侵蚀,穿破浆膜层,致使胃、十二指肠与腹腔沟通,使胃肠内容物溢流到腹腔,产生以剧烈腹痛、休克为主的一系列危重症状,即为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厥心痛”、“心下痛”等范畴。
2.病因:中医肠结机制:心理及生理、机械性损伤等因素破坏了胃粘膜屏障作用而使消化性溃疡加重以致穿孔。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情志不畅等,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脾胃宿疾更趋严重。乃致突然出现中焦不运,气血骤闭而形成穿孔,产生剧烈腹痛。严重者热极伤阴,阴伤及阳,毒邪内闭,阳气外脱,危及生命。
二 辩证分型:气机壅滞证、实热内结证、脉络瘀阻证、气阴两虚证(10min)
三 护理(45min)主要采取引导、提问式方法。
1、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2、护理问题:腹痛、腹胀、呕吐、津液亏乏、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等。
3、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2)攻下药物的使用及护理(3)临证护理(4)术后常规护理。
素质
1. 尊重、爱护患者,能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取健康资料
2.爱岗敬业,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教学
重点
胃脘痛辩证施护及并发症护理、患者的评估
教学难点
胃脘痛的辩证分型及病因病机
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外科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诊疗方案》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中医护理学,了解基本的中医知识,但是对于疾病的辩证分型欠缺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临床广泛收集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并观察胃脘痛临床表现,通过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使本堂课更容易理解吸收。
2、肠结的病因、中医肠结机制:中医认为,气、血、寒、热、湿、食、虫为本病主要发病因素。若病情发展,出现气血瘀久而化热化火,则可进一步导致肠道血肉败腐。如热毒炽盛,邪实正虚,正不胜邪时,可出现阴阳两虚之危证。
3、肠结的临床表现:表现主要为“痛、呕、胀、闭”四大典型症状。
4、辅助检查:腹部平片、钡灌肠.、B超、腹部CT、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
2.护理问题:腹痛、呕吐、体温高、知识缺乏等
3.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2)临证护理(3)术后常规护理(4)。并发症护理
四 健康教育(10min)
1.情志调控、2. 饮食调控、3. 用药禁忌4. 活动与休息
五 病例分析(15min)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模拟个案汇报。
六 课堂总结:随堂提问本课程重点知识。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课 程 教 案
学 年
2015-2016
学 期
上
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2015-2-24
结课时间
2015-6-6
课程名称
中西医结合护理
课程类别
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选修课□
课程形式
理论课√实训课√
课程代码
考核类别
考试√考查□
系 、 部
护理系
教 研 室
成人护理教研室
授课专业
护理专业
授课班级
1402中西医结合护理
3.临床表现:高热、板状腹、肌紧张等典型表现。
4.辅助检查:内镜、B超、腹部CT、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
二 辩证分型:肝胃气滞型、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10min)
三 护理(45min)主要采取引导、提问式方法。
1.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状况。
任课教师
职 称
所在单位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所在部门
护理系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理论课程授课教案
编写日期:授课日期:编号:
课程
名称
中西医结合护理
授课
专业
护理
授课
班级
1402护理
周次
1
节
次
周二3、4节
授课
章节
第六章胃肠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第二节肠结
授课学时
2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肠结的定义、肠结患者的评估、临证护理、攻下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四 健康教育(10min)
1、日常饮食
2、药物服用
五 病例分析(15min)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模拟个案汇报。
六 课堂总结:随堂提问本课程重点知识。
教 学 方 法 与 课 后 反 思
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图文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案例法、PBL等共同进行。
课后反思:
任课教师签章
姜萌
教研室主任签章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学 方 法 与 课 后 反 思
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图文讲授法,引导法、提问法、案例法、PBL等共同进行。
课后反思:
任课教师签章
姜萌
教研室主任签章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过中医护理学,了解基本的中医知识,但是对于疾病的辩证分型欠缺临床实践,引导学生在临床广泛收集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并观察肠结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使本堂课更容易理解吸收。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设 计
一 疾病相关知识(10min)(结合解剖,思维导图阐述病机病因)
1、肠结定义:肠结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肠管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气机阻塞,从而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理论课程授课教案
编写日期:授课日期:编号:
课程
名称
中西医结合护理
授课
专业
护理
授课
班级
1402护理
周次
1
节
次
周二3、4节
授课
章节
第六章胃肠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第一节胃脘痛
授课学时
2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
3.掌握胃脘痛的定义、患者的评估、胃脘痛辩证施护及并发症护理
4.熟悉胃脘痛的疾病相关知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辩证分型
2.熟悉肠结的疾病相关知识、辩证分型及肠结的辅助检查
素质
1.尊重、爱护患者,能有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取健康资料
2.爱岗敬业,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教学
重点
肠结的临证护理、攻下药使用的辩证施护、健康教育
教学难点
肠结的辩证分型及临证护理
参考资料
《中西医结合外科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