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捐赠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企业跨国并购的差异比较——基于当代企业跨国并购典型案例的研究
基 于 当代 企业 跨 国并 购 典型 案例 的研 究
古 广 东
( 庆师 范大 学经济 与管理 学 院 , 重 重庆 40 4) 00 7
摘要: 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跨 国并购, 涌现 出一批经典案例 , 并引起广泛关注。 但与国际大型跨 国公司参与的跨 国并购相比, 中国企业参与的跨国并购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在研 究和比较中外
理之 中 。
事 实上 , 中国企 业 的跨 国并购是 伴随 着 国际上 的并 购 浪 潮蓬勃发 展起 来的 , 虽然 中国企业 的跨 国并购 和其 它 国家 的
石油是 我 国需要 大量进 口的战略性 资源 , 年来 中海 油 和 中 近 石油频 频 开展跨 国并购 行动 主要是 为 了获取这 一关 键 资 源 。 就 技术 而 言 , 管 中国在 某 些方 面拥 有 世界 领 先 的 技术 , 尽 但 从 整体 上来 说 , 国的技 术 水平 与发 达 国家仍 有 较 大 差距 。 我 华 立集 团 以通 讯 界公 认 的优 惠条 件 , 功 收 购 了 P ip 半 成 hi ls 导 体公 司 C MA 手 机分 部 , 而 使 中国 手机 制 造 商首 次 掌 D 从 握 了 C MA手 机 芯 片 的关 键 技 术 。京 东 方 巨 资 收 购 韩 国 D HY XT T—L D业务 , 是看 中 了后 者在 薄膜 晶 体管 液 NI F C 正 晶显示 器件生 产方 面的技 术优 势 。 2 跨 国并 购 主体 的差 异 . 从跨 国并 购的 主体方 面来看 , 中外企 业 的跨 国并购 也存 在较 大 的差异 。这方 面的差 异集 中体现 在两 个方 面 : 一是 其 企业 规模 , 二是企 业 所 有 制度 类 型 。就企 业 规 模 而 言 , 其 当 今国外 的跨国并购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 弱肉强食”而是为 ,
中外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分析
结论和建议
结论和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外太阳能光伏产业融资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整 体情况方面,中外太阳能光伏产业都得到了政府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但中国太阳 能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在不同类型企业融资情况方面,中外大型太阳能光 伏企业都依赖政府政策和银行贷款,但外国中小型太阳能光伏企业比中国同类型 企业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在融资难易度方面,
比较分析
1.整体情况比较
1.整体情况比较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资本市场活跃。然而,外 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政府政策和资本市场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2.不同类型企业融资情况比较
2.不同类型企业融资情况比较
中外太阳能光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大型太阳能光伏 企业依赖政府支持和银行贷款,而外国大型企业则更注重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中国中小型太阳能光伏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难关,而外国中小型太阳能光伏企业 则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中外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分析
目录
01 一、中外企业融资结 构比较
02 二、案例分析
03 三、对策建议
04 四、总结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企业融资结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次演示将对比 分析中外企业的融资结构,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优化融资结构提供借 鉴。
一、中外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2、中国房地产企业
2、中国房地产企业
该企业融资结构以银行贷款为主,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由于房地产业对资金 的占用较大,银行贷款能够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但是,这种融 资结构也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较高,一旦银行收紧贷款,企业的资金链可能面临 压力。同时,由于资金来源单一,企业缺乏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可能影响其长期 发展。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研究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研究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被视为企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国内外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将比较研究国内外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以期洞察其不同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首先,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主要源于其运作环境和制度差异。
国内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常会更加注重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以维护声誉和争夺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和制度约束,一些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法规和监管,社会责任的要求更为严格,这促使这些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员工福利、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责任。
其次,国内外企业在社会责任投入的领域也存在差异。
国内企业普遍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慈善捐赠、社区发展和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活条件等方面。
这反映了国内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企业承担了政府和社会组织未能完全解决的社会问题。
而国外企业更注重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例如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
这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更强的环保意识和全球参与度有关。
此外,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因素也不尽相同。
在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公众的压力。
随着社会对企业道德和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管,公众对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期望。
而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往往来自于公司内部的价值观和文化。
许多国外企业将社会责任视为其核心价值和商业战略的一部分,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决策和运营中。
在社会责任实践的具体行动上,国内企业更注重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福利。
例如,一些中国企业将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资产,提供丰厚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体系和培训机会。
这种关注员工福利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而国外企业更倾向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动,例如投资研发环保技术、推广低碳生产模式等。
任振兴 中外慈善事业发展比较分析_兼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思路
当前中国慈善事业正步入关键的发展时期,在讨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对策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考察中外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而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进路,无疑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一、中外慈善事业的发展差异慈善事业(英文charity),在中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
尽管对慈善的统一界定,因各国政体、宗教、传统、习俗等差异,其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理论界也无精确的定义,但总的来看,慈善事业是社会成员基于人道主义原则,以无偿捐赠为经济基础、以扶危济困为宗旨的民间性社会公益事业[1]。
随着市场体制在全球的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民间慈善组织的不断发育壮大,沿袭传统慈善内核的现代慈善事业具有了新的发展特征。
纵观欧美主要国家,现代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是:(1)慈善内涵丰富。
现代慈善事业倡导志愿精神,不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还延伸至环保、卫生等公益领域;(2)慈善功能拓展,成为兼有实质内容的道德事业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部分;(3)政府依法规范,专业组织运作。
根据有关研究和我们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考察,中国大陆当前的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异。
至少在以下方面存在不同:(一)文化源头。
慈善文化是人类共有传统,其共性不因时空、地域、民族和国界而产生异质,但通性和共性不能掩盖存在于东西方慈善文化上的明显区别。
从文化源头来看,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慈善文化都起源于基督教文化,中国的慈善文化则主要源自于以儒中外慈善事业发展比较分析———兼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思路任振兴江治强(任振兴: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721)(江志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721)摘要:中外慈善事业在文化源头、政府角色、慈善主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背后潜藏着中国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体制性障碍。
中外企业融资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2 0 年第 0 期 / 06 6 总第 1 8 8 期
维普资讯
资 本 市 场
责 辑 闰 梅‘ : n 06 1 .m 任编 。 丽 E m ̄ 9 6 6。 — 9 @ 3D
这一 格局始终存 在 ,但在 日本经 济发 划经 济管理 体制 下.我 国采取 的是 以 国债融资 、 股票融 资 、 内源融资。
中 ,英 美企业 主要 通过资本 市场进行 信贷所 占份额 比较少。 二是超借 , 这与美 国发达的 构间接供给 资金 比重较 大 ;
证券融 资 ,而 日德企 业只要 通过银行 证券市场有关 , 早在 1 世纪后期 , 9 美国 即企业法人 部门在融 资中对银 行贷款
中介进行融资 。因此 , 人们一 般称英美 的证券市场就 已经基本形成 , 企业可以 的依存 度较高 ; 三是超贷 , 即民间银行 为直接 融资模式 ,其 证券融 资可 占到 通过股票市 场为 自己的业 务大量 融通 经常处 于 “ 超信用 ” 贷款 和有 价证券 ( 企业外 源融资 的 5 %以上 ; 日德 为间 资金。与此不同的是 , 国商业银行虽 投 资都 超过 了存 款和资本金 )其 不足 5 美 ,
断发展和不断盈利的 目的。所以 , 企业
一
种因素的影响 , 公司债券成为美 国证 券 市场 占主要地位的融资工具 , 国企业 美
、
英 美 模 式
融资就 成了财务管理 的一项重要 内容
由于英美 等发达 国家实行 典型 的 外部 融资有三分之 二是通过发 行公 司
和经常性 的工作 。相 对于国外发 达 国 “ 自由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 资本市场 债券取得的 , 其 相应的股票发行额 只占企 家较 为完 善和健 全 的资本 市 场来 说 , 十分完善 ,企业行为完全受市场左右 , 业长期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 国的融资市场 尚不 成熟 ,还有 待于 因此其 融资顺序是 首先依靠 内源融资
中外企业所有权结构对比分析
【】 国柳 , 屹 . 市 公 司 股 权 结 构 与 资 本 结 构 选 择 的实 证 分 2胡 董 上
析 . 经 科 学.0 59 财 2 0 ;
( 任编辑: 责 刘璐 )
圜
I l
定 了不 同 的企 业 组 织 结 构 , 而 决 定 了 不 同 的企 业 治 理 结 构 , 终 从 最 决 定 了企 业 的行 为和 绩效 当社 会 环境 和科 学技 术发 生 变 化 时 ,企 业 股 权 结 构 也相 应 地 发 生变 化 。由此 , 权 结 构 是 一 个动 态 的 可 塑 结构 。 权 结构 的动 股 股 态 变化 会 导 致 企 业 组 织 结 构 、 营走 向 的 管 理 方 式 的 变 化 . 以 , 经 所 企业 实 际 上 是一 个 动 态 的 、 有 弹性 的柔 性 经 营组 织 。 具
例 达 7 . %。 中 国石 化 集 团 对 中 国石 化 的 控 制 权 得 到 进 一 步加 13 2 强, 国家 控 股也 保 证 了中 国 石油 战 略 计 划 的一 致 性 。 是 股 权 结构 二 逐 步多 元 化 。从 2 0 年 以来 中 国石 化 股权 结 构 演 变 来 看 , 了 中 01 除 国 石 油 化工 集 团保 持 较 强 的控 股 地 位 外 ,0 5年 末 ,国 家 开 发银 20 行 和 国有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持 股 占 61% . 资 股 占 1 . %. 内公 . 9 外 93 5 国 众 股 占 32 %,多 元 制 衡 的 股权 结构 有 利 于该 集 团 实 现 成 功 的公 . 3
所 有 权 结构 . 常也 称 为 “ 权 结 构 ” 是指 公 司 股 权类 型及 比 通 股 , 例 配置 的结 构 。 司的 所有 者 就 是 公 司股 东 , 公 即公 司 出资 者 。 司 公 成 立后 . 司 的所 有 权结 构 是 指 股 东所 持 股 份 之 间 的 比例 关 系 。 公 所 有权 决 定 经 营权 、 益权 、 收 处分 权 。因 此公 司 的重 大 问 题需 要 股 东 大 会决 议 , 票 数 原 则 来 通 过 。 股 权 结 构是 公 司 治理 结 构 的基 础 . 按 公 司治 理 结 构则 是 股 权结 构 的具 体 运 行形 式 。不 同 的 股权 结 构 决
国内外众筹发展的对比分析
国内外众筹发展的对比分析一、本文概述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众筹发展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探讨其发展历程、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国内外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监管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对众筹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众筹的内涵和特征。
然后,分别介绍国内外众筹的发展历程,梳理国内外众筹行业的演变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标志性事件。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国内外众筹行业的现状,包括众筹平台的数量、规模、活跃度等方面的情况。
接着,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国内外众筹进行深入对比。
一是运营模式对比,分析国内外众筹平台在筹款流程、项目筛选、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异同;二是监管政策对比,探讨国内外政府对众筹行业的监管态度、政策法规及其执行效果;三是市场环境对比,研究国内外众筹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因素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内外众筹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包括法律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众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国内外众筹发展的共性与差异,为我国众筹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也为全球众筹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国外众筹发展状况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国外,众筹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其规模、种类和影响力都远超国内。
市场规模与活跃度:国外众筹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创业者。
以美国为例,众筹平台如AngelList、Kickstarter和Indiegogo等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这些平台上的项目数量众多,覆盖了科技、艺术、文化、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
法律法规环境:国外对于众筹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完善。
美国政府为了支持众筹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JOBS法案,为众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规范。
中外跨国企业管理比较研究——以BC银行与HQ银行为例开题报告
中外跨国企业管理比较研究——以BC银行与HQ银行为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海外市场,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跨国企业管理涉及到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如本地化运营、文化冲突、语言障碍、法律问题等。
中外跨国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有很多差异,因此通过比较不同跨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可以为跨国企业加强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BC银行和HQ银行作为国际上著名的跨国银行,都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这两家银行的管理模式、运营策略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中外跨国企业管理中的共性和差异,为今后的跨国企业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BC银行和HQ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分析和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外跨国企业管理的差异和共性,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的比较2. 运营策略的比较3. 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4. 组织文化的比较三、研究进度和预期目标本研究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具体研究进度如下:第一周:收集相关文献,并了解BC银行和HQ银行的基本情况第二周:分析两家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第三周:比较两家银行的运营策略第四周:比较两家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五周:比较两家银行的组织文化第六周:总结两家银行的管理经验,并探讨中外跨国企业管理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如下:1. 深入了解BC银行和HQ银行在跨国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2. 揭示中外跨国企业管理的共性和差异3. 为今后的跨国企业管理提供启示和参考。
中外中小企业发展对比研究
维普资讯
《 经济0}02  ̄ 20 年第 8 期
● 环球 经 济
中外 中小企 业 发展 对 比研 究
● 黄 世 秀
摘 要: 文章在政 策 法规 、 资金 筹措 、 术创 新 方 面 对 比分 技 析 中外 中小企 业发 展 的基础 上 , 结合 中 国 实际 , 鉴 国外 经验 , 借 提 出发 展 中国 中小企业 的模 式 。 关键词: 中小企 业 技 术 创新 政 策 法规 资金 筹措 中图分 类号 : 10 3 文献 标识 码 : F2. A 文 章 编 号 :0 4—4 1 (o 2 0 10 9 4 2 0 )8—0 1 2 8 —0 世界 各 国经 济发 展 的经验 表 明 , 进 中小 企业 的健 康 发 展 促 业和 雇 主给予 部分 津 贴 。法 国从 1 9 9 5年 推 出 “ 兴 中小 企 业 振 计划 ” 把 向 中小 企 业 征 收 的利 润 税 率从 3 %降 低 到 1 % , , 3 9 以 减轻 中小企 业 的 资金 负 担 。 国外 政 府 对 中小 企 业 的 资金 支持 还体 现在 担保 上 , 美 国对 中小 企业 的财 政 支持 以信 贷 担 保 为 如 主; 奥地 利 由政府 出资 1 0 0 %建 立 国有担 保银 行 , 中小 企 业 贷 为 款 进行 担保 。 除政府 积 极支 持 中小企 业 筹措 资 金 外 , 界 各 国金 融 机构 世 也 发挥 了重 要 作用 。如 新加 坡 为解 决 中小企 业 贷 款 难 , 准局 标 制 定 了资金 资 助 的低息 贷款 计划 ,9 8年 总贷 款 达 2 19 0亿 新 元 。 韩 国 19 9 8年各 银 行成 立 “ 中小 企 业 特 别 对 策 班 ” 对 全 国 2 2 , .2 万个 中小企 业 分类 排 队 , 照 “ 按 优先 支援 ” “ 条 件 支 援 ” “ 、有 和 其 他个 业 ” 三类 顺 序 提供 总计 1 . 等 0 4兆 韩 元 和 5亿 美 元 的 信 贷 支 持 。一些 国 家为保 证 中小 企业 资 金 需求 , 成 立 专业 银 行 和 还 基 金会 开展 专项 服 务 。如法 国 由 国家 直接 投 资 , 合部 门 民营 联 投 资银 行入 股设 立 了 中小企 业 发展 银 行 ; 加 利 亚 建 立 了促 进 保 中小 企 业发 展 的 图家 专 业 银 行 , 中小 企 业 扩 大 生 产 规 模 , 为 提 高经 营 能力 奠定 了很 好 的基 础 。 我 国 中小企 业 获得贷 款 的主 要 来源 足 国 有 银 行 , 贷 款 规 且 模 和贷 款面 比较 小 , 要 针 对 国 有 中 小 企业 , 非 国 有 企 业 仍 主 对 存在 着偏 见 和 保留 , 而国有 中小 企 业 改制 后 绝大 部 分 将 属 于 非 国有 经 济 , 这样 一 种 局 面不 利 于 我 国 中小 企 业 的 发 展 。因 此 。 充分 发挥 政府 职 能 , 快 改 善 中 小企 业 的 融 资状 况是 必 要 的 。 借鉴 国外 经验 , 建 支持 中小企 业发 展 的政 策 性 银 行— — 中小 组 企业 发展 银行 , 励 建立 民营银 行 , 解 中小 企业 融 资 困难 , 鼓 缓 特 别是 民营 中 小 企 业 的贷 款 难 问 题 ; 立 中小 企 业 信 贷 担 保 机 建 构, 切实 解决 中小 企业 贷 款担保 难 的 问题 ; 励 中小 企 业 , 其 鼓 尤 是高科 技 中小 型 企业 直 接 到我 国 即将 开设 的二 板 股 票 市场 上 市融 资 , 拓展 融 资渠 道 。
中外医院筹资方式比较研究
1 1 1 美 国 医院 分 类 _ _
关键 词 : 资 方 式 ; 院 ; 较研 究 筹 医 比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3 R 9. 文献标识码 : A
Co p rs n o o e iigM eh d.fC i eea d F rin Hop t l m a io fM n y Rasn t o o h n s n o eg s ia
LI Bo FEN G — o U Ze y ng
( b i M a a e n le e,C o g i g M e ia i e st Pu lc n g me tCo l g h n q n d c l Un v r i y,C o g i g 4 0 1 , h n h n q n 0 0 6 C i a)
ca a i lp e ie ma e a c n rb t n t t h y t m n e f c h rt . k o t i u i n t h y — il p t r c s k o t i u i o i o t e s s e a d p re tc a i t ma e ac n rb to o t e s s c a o n y o
r et rc nty t e h pt lr ie u at heou ou r h os ia a s s f ndst r e a iy ofw a r f r i o t e c lt e t e ys e heir gulrt y, e o m ng t hem dia r a m nts tm t utf r r he who ec nt y t iy m a g m e nd pur ha e t ublchy e e vie,s un n o— o p o wa d t l ou r o un f na e nta c s he p i gines r c o dads
中外合资企业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外合资企业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合资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外合资企业是指由中国和外国公司联合创办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共同开展经营活动。
中外合资企业的运营模式包括合资制、合作制、合作项目制等多种形式。
本文将对中外合资企业运营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以期在未来中外合作中提供借鉴。
二、中外合资企业运营模式的比较研究1. 合资制合资制是中外合资企业最为常见的运营模式。
该模式中,外国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等资源,并共同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和经营管理。
优点:合资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的优势,使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快速成长,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双方在运营中能够教学相长,共同探索管理模式,并互相了解不同文化的优点。
缺点:合资制存在着产权模糊、资源利用不均等问题。
由于两个企业持有企业股份,会对企业决策产生阻挠或者影响,这也导致合资企业的管理层往往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平衡。
2. 合作制合作制是指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某一领域内共同开展业务活动,每个合作伙伴都有其专长和优势,但企业法人独立。
优点:合作制相对于合资制而言,更为灵活,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担程度得到了明确,各方面的资源利用也比合资制更为有效地进行,实现利益最大化。
缺点:对各方面的稳定性,市场和社会反响等影响较大,可能出现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问题。
3. 合作项目制合作项目制是指双方企业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共同进行合作,实现项目、任务的共同分摊,企业法人独立,业务运营独立。
优点:由于合作项目制下企业法人独立,双方的合作往往会针对具体的业务进行,这样利用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得到了最为有效的实现和利用。
缺点:合作项目制情况下的范围既不像合资制那样广泛,也不像合作制那样灵活。
此外,相较于其他两种模式,合作项目制下,利益分配和收益密码更为复杂。
三、中外合资企业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1. 参考自国外的企业运营模式,以实现更高的效益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各国间的交流、融合等进一步加深。
中外志愿服务资金保障制度对比研究及启示
十一亿 四千 九百万美元 ”口。美 国企业的慈善捐赠 同样 占据 】 志愿组织基 金来源 的重要方面 , 2 0 “ 0 6年美 国私人慈善捐款 达 到 20 6 0亿 美 元 , 占美 国 国 内 GD 的 21 ,而 同年 中 国 P . % 慈善捐款 为 1 0亿美元,慈善捐款不到我 国同年 GD 0 P的万 分之五 。中国 9 %的公 民没有捐过款物 ,而美 国 8 %的捐 0 5 款来 自民众 ”【。 4 】 在 加拿大 ,法律 规定政 府为加 拿大 志愿者 ( ou t r V lne e C nd ) a aa 主要经 费来源提供者 ,并从拨款 程序 上给 以严格保 障,“ 加拿大志愿者协会的 9 %的资金来 自政府部 门拨款。 0 政府 部 门同时也对 志愿组 织使用政府 资金情 况进行定 期评 估 ,对 志 愿 组 织 的绩 效 进 行 评 估 , 。 ,【 在英 国, 志愿服务部 门的资金来源也是 多元化 的,特别 是重要 的社会服务部 门,个人 的捐赠是最重要 的资金 来源 。 同时政府部 fx 于志愿组织 的资金支持也很 多, fm于促 - ̄ J 专 - J 进社区活动 , 改善志愿者 的公共服务 ,向社会 工作者提 供技 能 和 专 业 知 识 的培 训 。 在法 国,“ 府对 志愿组织 的投入 占全 国志愿服 务活动 政 所需经费的 4 %以上”f。政府设立长期基金来推动 支持 民 0 6 】 间与社会志愿行动,并支持非营利社 团的独立与创 新经营 , 其开展 的社会公益事业可享受减免税金 的待遇 。 总体上而言 , 发达 国家和地 区开展志愿服 务资金筹措的 主要渠道是政府拨款, 这也是志愿服务能够持 续和 稳定开展 的坚实保证 。 企业和个人 的捐赠无疑是大 力促进 了志愿服务 活动的开展,但是捐赠只能是 出于公 民的 自愿 , 法律不 能进 行强制性的规范, 但是法律对捐赠行为给予税 收等 多方面 的 优 惠政策也大大推动了志愿服 务资金筹措的发展 。 2 .资 金 管 理 制 度 不 同 志 愿 组 织 虽 然 不 是 追 求 利 润 的 社 会 组 织 ,但 是 毋 庸 置 疑 ,志愿组织必须具备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 做到 资金收支 的透 明化,公布财务报 告和接受财务审计 , 能提 高志愿 组 才 织 的社会 公信度 ,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 从而实现志愿组 织 的 可 持续 发展 。 ( )国 内志愿 组织资金 管理现 状 1 随着我 国志愿服 务的广泛 开展 , 志愿组织 的经 费来源也 日趋 多元化 , 但是我国的志愿组织资金使用缺乏完善 的财务 监 督制度 。有关调查表 明,不论是政府部 门或是社会公 民对 志愿组织 的财务 管理 并没有给 予重视 , 同时 由于财务制度不 完 善, 即使想要对志愿组织进行财务监督往往也是无法达 到 监 管的 目的。相 当多的志愿组织一般都 没有年度 财务报告 , 有 的虽然做 了年度财务报 告, 是没有严格的财务审计 , 但 这 状况严重影 响了志愿组织 的 良性 发展 。 ( )国外志愿组织 资金管理现状 2
中外企业产权制度比较分析
发展的基本途径;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
创 新 者 获 得 追加 利 益 的现 存 社 会 经 济体 制
权力 、权利分配给 一个特定的人,其相关 的责权利是 明确的。而公共产权的产权主 体是不 明确的 ,公共产权属于全民或国家
所 有 , 民 或 国 家属 于 公 共范 畴 的 主体 , 全 并 不 特 指 某 一 特 定 的人 , 因此 没 有 一个 特 定
- J 说, 一 从 没 过的 于 一 一 把 种 来 有 关 生
产要素和生产条件 的 “ 新组合”引入 生产 体 系。美国的管理学 家德鲁克发展 了熊彼
特 的创 新理 论 ,把 创 新 定 义 为 赋 予 资 源 新 的创 造 财 富 能 力 的行 为。 他 进 一 步 把 创 新 划 分 为技 术 创 新 与制 度 创 新 :技 术 创 新 是
实。而亚 当 ・ 斯密在 《 国富论 》中也对经
理 表
怀疑 。
现 代 意 义 上 有 关 委托 代 理 问 题 的 研究 最 早 是 由 罗斯 ( o s . 给 出 的 ,后 来 R s ,S ) 又 经米 尔利 斯 ( ls , 和 斯 蒂格 里茨 Mi e s J) r r ( t l , 进 一 步 发 展 , 已 成 为 一种 S i i JE) gt z 现
把科学技术引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运动的
基 本 方 式 ,也就 是 科 学 技 术 促 进 经 济 社 会
其有 以下缺陷 :产权 主体不 明确。私有产
权 的主 体 是 明确 的 ,因此 把 与 财 产相 关的
第三阶段 为公司制企业阶段 ,社会化
大 生 产 的 发展 对 企 业 规 模 提 出 了全 新 的 要 求 ,由 此产 生 了代 表 现 代 企 业 基 本 形 式 的
中外企业捐赠模式比较研究
第2 9卷 第 2期 20 Nhomakorabea 6年 4月
鞍 山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An h n Unv ri fS i c n c n lg o r a s a ie s yo ce ea dTeh oo y o t n
动捐赠 的行 动更 多… 。
12 捐 赠结构 .
企业 的主营业务, 企业所在的社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会影响企业选择捐赠方向, 企业捐赠结构
反映了企业进行捐赠的策略。《 中国企业家》 近期对部分 国内企业和跨 国公 司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表
收 稿 日期 :01.2( 。 2 ( 0 一2 6 1 作 者 简 介 : j (9 1 , , J 兰 18 一)女 福建 泉 州 人 。 Y扮
5 %, 9 相应 的国外 企业 为 2 %。 内 、 不 同的捐 赠驱 动力反 映 国外 企业 和 国 内企业 处 于不 同捐 赠状 态 , 5 外
其 中, 国外企业 有着 明确 的捐 赠动 机 , 内部驱 动 占主导 , 是一 种 主动 性捐 赠 ; 内企 业 捐赠 动 机模 糊 , 国 被
1 3 捐 赠效 果 .
根据 中 国社会科 学 院在北 京 、 海 和广州 的一 项包括 1 上 5家跨 国公 司和 1 国 内企 业 的“ 5家 捐赠 研究
资料” 的结果显示 , 国外企业重视捐赠项 目的管理与效果评估 , 其中与政府合作管理的比例达到 7 %, 6
响。
中 国社 会科 学 院社 会政 策研 究 中心 公 司捐赠研 究课 题 组 的研究 结 果 表 明 : 捐 赠决 策 的驱 动 力方 在 面, 国外 企业 的捐 赠驱 动 力主 要来 自计 划 策 略 、 工 发起 和领 导倡 议 等 内部驱 动 , 员 比率 为 8 %, 国 内 0 而 企 业仅 为 4 % ; 1 国内企业 的捐 赠 驱 动力 主 要 来 自政 府 动 员 、 团劝 募 和社 区 申请 等外 部驱 动 , 社 比率 为
中外大企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日本 通过几 十年 的大 企业扶植 政策 , 19 到 9 5年 日本 企业入 围世界 5 0强数 量达到 顶峰 , 19家 , 0 有 4 在 当年 G P不 及美 国 2 3的情况 下 , D / 世界 5 0强 的 0 企业 数量却 与美 国基本 相 当④ 。这 说 明 日本大 相 比 , 国大企 业 是否 真 我 正 具有 国际竞 争力 ?笔者拟通 过对 中外 大企业发 展
模 式 的比较 分析 , 找 我 国大企 业 发展 中存在 的不 查 足, 为我 国大 企业 的发展 提供一 些建议 。
一
展 模式 , 国也 存 在 一 些 这 样 的 企业 , 浦 项 钢 铁 韩 如 等 。这些大 企业 的特点是 没有经 过漫长 的原始 资本
2 I 年 3月 0t 第2 6卷第 1 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U N LO E A N TT T FE G N E I G( O ILS IN EE II N O R A FH N N IS IU E O N I E R N S CA CE C DTO )
关键 词 : 企 业 ; 展 模 式 ; 大 发 比较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2 1 F 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 38 2 1 )1— 0 0— 3 17 3 1 (0 1 O 0 1 0
“ 十一 五 ” 间 , 国提 出 了 大企 业 发 展 的 目 期 我 标 。随着 近几年 的发展 , 国企 业 入 围世 界 5 0强 我 0 的数量大 幅度提 高 , 企业 的发展 取 得 了一定 的成 大
大 生产规模 、 降低 生产 成本 使 自身得 以发 展 。美 国
中西方慈善文化差异研究
中西方慈善文化差异研究慈善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西方慈善文化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慈善行为的方式和形式上,还体现在人们对慈善的理解和态度上。
本文将对中西方慈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一、慈善文化差异的表现1. 中西方慈善行为的方式和形式中西方慈善行为的方式和形式有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慈善机构和基金会发达,慈善捐赠的渠道多样化,包括捐款、志愿服务、捐赠物品等多种形式。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慈善捐赠的方式和形式相对单一,捐赠主要以捐款为主,而志愿服务和捐赠物品等形式较少。
2. 中西方对慈善的理解和态度中西方对慈善的理解和态度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国家,慈善被看作是一种公民责任,人们普遍认为,通过慈善行为可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慈善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一种公益行为,但人们对慈善的理解和态度相对较为传统,对于慈善的参与程度和认同度相对较低。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慈善行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慈善传统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封建传统社会中的家族观念和重男轻女、尊老爱幼的观念影响了人们对慈善的理解和态度,导致慈善行为的参与程度和认同度相对较低。
2. 社会制度和法律环境的影响中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法律环境对慈善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影响。
在西方国家,政府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立法保障慈善机构的合法地位,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慈善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慈善活动的发展。
三、发展趋势展望1.中西方慈善文化差异的消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慈善文化差异逐渐被消解。
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为慈善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外企业R&D发展模式与管理的比较与借鉴
短, 技术更新速度加快 ,企业必须适应经 济环境和条 件 ,采
取有效的管理方式 ,及 时地将新技术成功 的商品化 ,才能使 R &D成为企业竞争优势 的一种重要来 源。 12 国外 企 业 R . &D发展 的新 模 式 和 管 理 前五代 R &D将技术发展和产品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开 始联 系在一起 ,由于时间效应增 强 ,精 度要求提高 ,系统协作 任
中图 分 类 号 :F 7 20 文 献标 识 码 :A
企业 R D管理 方法 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 了 R D的 & & 质量和生产效率 ,推进 了企业现 代化管理进程 ,提升企 业的 市场竞争力。因此 ,有必要把 国内外企业 R D发展模式 、管 & 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 加以借鉴 、发展 ,使我 国企业 R &D管 理更加完善、合理 、有效 。
1 国外企 业 R D发展模式 与管理 的演进 &
11 国外企业 R D发展模式的时间划分 、特征 和管理方 法 . & 由于经济 系统 的 内部 结构 和外 部 环境 不 断变 化 ,企业 R D的 发展 模 式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不 断 地 改 变 。 比 如 ,早 期 富 & 有传奇色彩的工业研究 实验 室——贝尔实验室 、( 施乐公 司) 帕洛 阿尔 托 研 究 中 心 ( a ) 已 经 被 以市 场 为 导 向 的 3 公 Pr e M 司所取代 。传统 的观点认 为 R &D投入 是衡量 企业竞争力 的唯 一标 准 ,但 是 B dw aa y认 为 “ 管 许 多 企业 取 得 了 R 尽 &D 活 动 的成 功 ,但 是 由于 缺 乏 管 理 而 没 能 获 取 商 业 上 的成 功 ” , Ini 进一步指 出 “ asi t 企业 迅速 有效 地将 R D成 果 转化 为产 & 品 ,并 在 满 足 市 场 需 求 方 面 胜 过 他 人 ,这 种 能 力 更 加 重 要 ” ,因此 ,R D 活动 与如 何 有 效地 进 行 R D管 理 显 得 非 & & 常重要 。表 1 显示 了按时间划分 的国外五代企业 R D发展模 & 式 和 管理 方 法 ,虽 然 是 按 照 时 间 顺 序 排 列 的 ,但 企 业 的 应 对 措施 和具体的管理方法 是累积的 ,包含的观点仍然 是适用 的 并为许多现代企业所采用 ,并 不代表某个特定时期的 R D管 & 理 的范 式 。 随着时间的推移 ,R D活动更加复杂 ,不仅要 考虑如何 & 将新技术 及时有效地商品化 ,还要 考虑企业的协 同工 作的能 力、工业设计 、环境和制 造能力等影响因素 ,与 R D活动关 & 联 的营销部门、制造部 门、供应商 、分销商甚 至竞争者 等部 门的协作 ,并且产 品 和技术 的复杂性 包含更 多的不 确定性 、 投资规模 扩大和专业化协作需要 更多的参与者 ,以及产 品推 迟进入市场所付出的代价等 ,这些 因素也推动了 R D管理不 & 断发展。企业 R D发展模式的总体趋势是从技术主导型 向技 & 术和产品交互作 用 型 的方 向发 展 。面对 产 品生命 周 期 缩
中外企业对比分析
第一讲中外企业对比分析1. 1. 引言第一部分概论第1讲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对比分析【本讲重点】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差距【名言】经管就像洗澡.你首先洗干净自己,然后进行思考.但是现在经管者面临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洗澡。
——安托万·里布,法国BSN公司首脑画面1:中国的企业——下午一点钟,总经理还没有吃午饭。
——他正在接今天的第36个电话。
—一位营销员在请示他,某款的PC机降价一百块钱可不可以卖?老板作了答复。
——有一个在公司工作了两年的员工要求辞职,原因是他对企业给他的薪酬不满意。
——老总和他谈完话,开始考虑:“这个营销员走后,他手上的十几个客户怎么办?”——忽然想起,今天晚上约请一个政府官员吃饭,还没有定地方。
——按铃请秘书进来,去安排今晚吃饭的地方。
——财务经理敲门进来说:税务局明天要来查帐,我们应该怎么应付?——营销部经理敲门进来,手上拿着一摞用款单。
有几个营销员要出差,请老板签字。
——财务总监进来。
因为公司的仓库里的库存太大,占用很多资金,请示老板怎么办。
——老板一直忙到晚上12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家人已入梦乡。
画面2:外国公司:——CEO首席执行官正在前往新加坡的专机上。
——正在看通过网络传来的本公司分布在全球各地下属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库存记录。
——CFO财务总监刚刚从摩根银行出来,随身带着收购某企业的12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
CFO企业的运营总监正在制定一份把存货期从七天压缩到五天的计划。
——CTO技术总监跟市场总监研究三天前已经研制的一个新产品的样机。
——公司的经管学院有一批30多人的学员正在学习“高级经管培训课程”。
——公司11位董事正在听取一个著名咨询公司为他们制定进入中国的投资战略报告。
【自检】你对上面两种情形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创业”开始加入WTO意味着中国企业和世界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
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溯源与研究进路
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溯源与研究进路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溯源与研究进路一、引言企业慈善捐赠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企业慈善捐赠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可以追溯到非常早期的时候。
本文将从理论溯源和研究进路的角度探讨企业慈善捐赠的发展。
二、理论溯源1. 慈善的起源与发展慈善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古代文明中,慈善主要以宗教信仰为基础,诸如佛教、基督教等使慈善行为受到了极高的重视。
慈善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贫困人口的痛苦,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慈善行为逐渐进入到了现代社会。
2. 企业慈善捐赠的出现企业慈善捐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在那个时期,一些富有的企业家开始将他们的财富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目的既是满足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为了增加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这一现象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三、企业慈善捐赠的研究进路1. 捐赠对象与方式的研究企业慈善捐赠的研究中,捐赠对象与方式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者通过分析企业选择的捐赠对象,可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观。
同时,研究企业慈善捐赠的方式,可以探讨不同捐赠方式对企业声誉和形象的影响。
2. 动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理解企业为何进行慈善捐赠,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者常常探讨企业慈善捐赠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律、社会压力、公众舆论等因素对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
3. 捐赠效果与社会价值的研究研究企业慈善捐赠的效果和社会价值,可以衡量企业慈善活动对于社会的实际影响。
这包括评估企业慈善捐赠的成果与效果,以及对接受捐赠者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四、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企业慈善捐赠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其次,对于企业慈善捐赠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仍然不够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企业的慈善捐赠有他利型和互利型两种模式,本文从捐赠决策驱动、捐赠结构、捐赠效果三方面论述了中外企业捐赠模式的差异,即他们分别属于他利型和互利型捐赠模式;分析了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中外企业的慈善文化不同、在经济市场中的实力地位不同、外部制度环境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模式,培育现代公司慈善文化的对策措施,即倡导企业公民理念、运用税收减免政策、规范发展慈善机构等。
关键词:中外企业;捐赠模式;差异;慈善文化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慈善捐赠活动源于西方工业文明,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慈善捐赠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西方国家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企业实力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进行慈善捐赠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为探讨国内外企业捐赠的理念和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公司捐赠研究课题组于2000年-2004年实施了两个阶段的连续研究,其结论是:国外企业主要以互利型捐赠为主导模式,国内企业主要以他利型为主导模式。
一、中外企业捐赠模式的差异(一)企业慈善捐赠的两种模式:他利型与互利型根据决定捐赠事项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是否重视捐赠项目的管理和评估这两类主要指标,可以将企业捐赠划分为互利型和他利型。
主要依靠外部驱动力[1]决定捐赠事项、不重视捐赠项目管理和评估为他利型,主要依靠内部驱动力决定捐赠事项、重视捐赠项目管理和评估为互利型。
他利型企业捐赠模式的基本规则是将公司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相对立,相分离,以企业与政府、非营利组织三大部门各执经济、政治、社会职能,各自独立为社会准则。
这种捐赠模式将慈善捐赠视为企业家个人的慈善行为而与企业的目标无干,企业只有经济目标、经济功能、经济责任,如要实行捐赠,最好方式是将捐赠的资金、组织、项目都与企业本身完全分离。
因此,公司领导人“几乎不在解决社会问题的事务中提出自己的专门建议,他们乐于站在幕后资助私人基金会”,多“采取现金捐赠给非营利部门,而不是捐赠产品、商业建议和公司志愿者,以免非盈利机构和公司走得太近”,在决定捐赠项目时,有意“选择那些和自己的业务最小相连的领域”以防被人以利己的口实诋毁。
[2]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工业化早期社会的仇富心态的产物。
互利型的捐赠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慈善范式。
互利捐赠本身的特性导致这类捐赠具有一种内在的机制。
简言之,互利型捐赠的机制型要素主要是:①互利理念是他利和自利的有机整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②互利型捐赠是公司与社会博弈的结果;③互利式捐赠处于外部场与内部场的协同作用之下;④互利式捐赠将公司地位置于与所有相关利益人建立的网络之内。
互利型的公司捐赠模式体现了公司好公民的慈善文化,它鼓励公司进行慈善投资,慈善投资的含义不是狭义的经济概念,而是不排除经济含义的社会投资。
“公司通过资助那些引起政府和非营利机构关注的长期项目,如教育改革、艾滋病防治等,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
”它导致“公司首次用慈善事业来支援公司真正的目标运用。
[3]除了现金,公司还向非营利部门提供管理建议、技术和通讯支持、以及志愿者雇工团队。
”(二)中外企业捐赠模式比较如前所述,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公司捐赠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当前国外企业主要以互利型捐赠为主导模式,国内企业主要以他利型为主导模式。
可以从企业捐赠决策驱动、捐赠结构、捐赠效果评估等特性说明中外企业慈善捐赠模式的差异。
1、捐赠决策驱动:国外企业内部驱动占主导,国内企业外部驱动占主导一般而言,企业进行捐赠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内部驱动力”,即企业从企业发展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进行捐赠的动机,包括高层领导的重视、企业战略规划、吸引客户及消费者等:二为“外部驱动力”,即外部机构的捐赠动员及企业的从众心理,包括政府、慈善机构、媒体的捐赠动员以及其他企业捐赠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公司捐赠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捐赠决策的驱动力方面,国外企业的捐赠驱动力主要来自计划策略、员工发起和领导倡议等内部驱动,比率为80%,而国内企业仅为41%;国内企业的捐赠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动员、社团劝募和社区申请等外部驱动,比率为59%,相应的国外企业为25%。
内、外不同的捐赠驱动力反映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处于不同捐赠状态,其中,国外企业有着明确的捐赠动机,内部驱动占主导,是一种主动性捐赠,国内企业捐赠动机模糊,被动捐赠的行动更多。
2、捐赠结构:国外企业策略性强,国内企业实用性强一般来说,企业的主营业务,企业所在的社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会影响企业选择捐赠方向,企业捐赠结构反映了企业进行捐赠的策略。
《中国企业家》近期对部分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有87.5%的企业选择“教育科研”为主要的捐赠方向,75%的企业选择“赈灾”方向,50%的企业选择“扶贫”方向。
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各有84%的企业选择“扶贫”和“赈灾”作为捐赠的主要方向,80%的企业选择“教育科研”方向,52%的企业选择“体育文化”方向。
可见,跨国公司更倾向于“教育科研”方向的捐赠,国内企业更倾向于“扶贫”、“赈灾”方向的捐赠。
显然,跨国公司利用了教育捐赠互动性强的特点,扩大了捐赠的影响面,体现了企业在慈善捐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
3、捐赠效果:国外企业重视管理和评估,国内企业管理不足、评价稍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一项包括15家跨国公司和15家国内企业的“捐赠研究资料”的结果显示,国外企业重视捐赠项目的管理与效果评估,其中与政府合作管理的比例达到76%,与社区合作管理和自行管理的比例分别为5%和2%,三者合计达到83%。
另外,国外企业86%以上的捐赠资源得到了效果评估,但国内企业接受评估的捐赠只有11%。
由于对捐赠效果的评价低于跨国公司,国内企业的继续捐赠意愿也比跨国公司低。
总体而言,国外企业的捐赠决策主要是由内部驱动,主要指向相关利益人,因此十分重视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估,属于互利型捐赠模式;国内企业的捐赠决策主要由外部因素驱动,捐赠指向策略性不强,因此不重视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估,属于他利型捐赠模式。
二、中外企业捐赠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造成中外企业捐赠模式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外企业的慈善文化不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实力地位不同,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不同等等。
(一)中外企业的慈善文化不同国外企业互利型的捐赠模式体现了“企业公民”的慈善文化。
“企业公民”理念是企业和社会双赢的互惠理念,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社会的公民,企业和普通公民一样,应该为社会尽一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只是追求利润的机器,它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对社区的责任。
当然,企业在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如宣传形象、表彰其美誉度等。
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捐赠和慈善行为是企业的社会投资,是企业与社会积极互动、互利的一种行为。
“企业公民”理论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与非盈利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企业捐赠成为跨国公司自主、自觉的社会道德行为,并且将企业捐赠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策略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的制度化的运作机制。
目前,在欧美等国家,企业社会投资已经成为国家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社会贫困、社会分化等许多社会问题的手段和策略。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对“企业公民”理念的认知程度不深,中国企业的慈善参与理念更多的依然是带有民族情感的价值理性成分,虽然它更加注重人类的社会需求和精神层面的平衡,但却由于缺少与工具理性的有效结合而显得零散和随意。
(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实力地位不同发达国家的企业慈善从他利走向互利,一方面源于工业社会的成熟,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已经有了一整套社会制度,依靠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再创造以及积极的社会投资和实施再分配,增进全民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各种势力争斗加剧的结果。
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是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必然相结合的产物。
我国目前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观念和水平还比较低,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是紧密相关的。
由于受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办社会”文化的影响,国内企业的企业领导和职工都把企业承担社会功能是做天经地义的事,只是国家“从一个口袋里拿东西方到另一个口袋里去”而已,他们视参与慈善为简单的“还国家的债”和“为政府承办社会事业”。
因此,还没形成把慈善捐赠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开发策略相结合的互利型现代企业捐赠模式和慈善意识。
(三)中外企业的外部制度环境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利于企业慈善文化发展的,相对成熟、完善的内外制度环境。
以民间慈善事业相当发达的美国为例,截至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服务于公共利益、资助慈善事业的各类基金会组织就有近4万个,拥有资产约1900亿美元。
美国的慈善组织、基金会非常发达,从国家立法、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监督到内部运作相对比较成熟。
正是这种成熟才使得美国的慈善事业获得良性发展。
因为人们相信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会把他们的钱真正用于他们所关注的事业上。
反观我国的情况,当前我国非盈利机构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机制,没有很强的经营能力,不能很好地在慈善事业的捐赠者和捐赠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就宏观层面而言,我国公益机构的发展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募捐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我国公益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其对企业慈善功能的引导还不够。
我国公益机构的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往往行政化色彩较浓,远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局面,渠道不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慈善行为。
第二,国家对公益机构的法规和制度管理乏力。
我国对捐赠行为专门的法律规定是1999年9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
然而,该法由于涵盖面较小,可操作性不强,对规范捐赠为和受赠行为所起的实际作用并不大。
第三,我国公益机构自身的管理与运作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如未能开发足够的捐赠对象和项目,捐赠人可选择的范围过小;工作人员队伍不专业,工作效率不高,专业化能力不强;运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不高,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往往不甚明了,捐赠者不知道是否有效地满足了自己的捐赠愿望,从而打击了捐赠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