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2020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SD)是卒中后常见症状,临床多见却易被忽视。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于各种类型SSD的评估及管理提出推荐意见,以期对SSD的临床规范化处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定义和分类鉴于目前对卒中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尚无明确定义,因此本共识结合文献研究,经过专家讨论,提出SSD的概念。

它是指在卒中后首次出现或卒中前已有的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并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考虑到卒中与睡眠障碍实际出现的可能时间顺序,SSD实际上包括两种类型:卒中后睡眠障碍和卒中伴随睡眠障碍(即既往睡眠障碍在卒中后持续存在或加重)。

本共识涉及的卒中类型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脑梗死和脑出血。

睡眠障碍类型包括失眠、日间思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 apnea,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或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s of sleep,PLMS)、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CRSWDs)。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睡眠障碍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21%,而SSD患病率国外报道为44%~78%,国内报道为62%~80%。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2023要点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2023要点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2023)要点随着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精进,中国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得以长期生存。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给长期生存的卒中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卒中相关非运动症状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管理。

1卒中相关前庭症状根据是否存在结构性损害,将临床表现有前庭症状的疾病分为结构性和功能性前庭疾病。

根据前庭结构受累部位的不同,将前庭疾病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

其中卒中是中枢性结构性前庭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除后循环卒中外,发作性前庭症状还可能与前循环卒中的发生相关。

发作性孤立性前庭症状既可见于前庭周围性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可见于前庭中枢性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或后循环T1A等),多数患者在就诊时症状已缓解且神经系统查体正常。

对于伴有血管危险因素且症状持续的患者,要高度警惕。

推荐建议(1)卒中是引起前庭症状的重要原因,前庭症状的持续存在可能延缓卒中患者其他功能的恢复。

(2)发作性孤立性前庭症状可能是卒中的先兆,短暂性孤立性头晕/眩晕被认为是后循环卒中最常见的先兆症状之一。

发作性前庭症状还可能预示着前循环卒中的发生。

(3)不同部位后循环卒中所致前庭症状的特点、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前庭症状并非为后循环卒中所特有。

(4)床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以及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前庭症状的病因鉴别。

(5)根据卒中后前庭症状的残留情况,需考虑是否合并PPPD o(6)脑白质病变可能与较高的头晕或眩晕风险相关,但老年人的慢性前庭症状不应简单归因于脑白质病变,还有可能为前庭周围性疾病所致,需注意鉴别。

2卒中后情绪及精神症状2.1卒中后抑郁卒中后抑郁是指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

2.2卒中后焦虑卒中后焦虑是卒中后出现的以焦虑症状群为表现的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过度担心、恐惧不安、急躁易怒,伴或不伴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卒中后抑郁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专家共识
推荐的PSD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我们诊断为 PSD:
A.至少出现以下3项症状(同时必须符合第 1项或第2项症状中的一项 ),且持续1周 以上。
经常发生的情绪低落(自我表达或被 观察到)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卒迟中后滞抑郁专或家共激识 越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卒中后抑郁的影像学改变及可 能机制
卒中后抑郁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卒中后抑郁的筛查、评估和临
床诊断
卒中后抑郁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PSD核心症状 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 乐,甚至痛苦; 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爱 好、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 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 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每天大部分时间都 感到生活枯燥无卒中意后抑义郁专家,共识感到度日如年;
功能 PSD增加卒中患卒中者后抑的郁专家自共识 杀观念以及短期
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的定义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卒中后抑郁的影像学改变及可 能机制
卒中后抑郁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卒中后抑郁的筛查、评估和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床诊断
卒中后抑郁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的筛查
PSD可以发生在卒中急性期及康复期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和特点
卒中后抑郁的影像学改变及可 能机制
卒中后抑郁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卒中后抑郁的筛查、评估和临
床诊断
卒中后抑郁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的定义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发生于卒中后,表现出卒中症状以外的一系 列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 障碍综合征,常伴有躯体症状 为抑郁的一种特殊类型 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1. De Ronchi D, et al.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24(4):266-73.
66/42
PSCI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躯体功 效下降
社会功效 受损/下降
心理健 康受损
PSCI
残疾
工作能 力下降
PSCI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应给予足够重视
卒中后认知障卒碍中管后理认专家知共障识碍解管读理教授共识
7/42
PSCI成为当前国际卒中研究和干 预热点



Hachinski教授在年”世界 卒中日宣言”提出,卒中后 痴呆是卒中医疗不可或缺一 部分1
年国际卒中会议提出了 需将认知障碍和卒中干 预策略进行整合理念1
年5月,美国心脏协会 (AHA)联合美国卒中协会 (ASA)联合公布了《成人卒 中康复指南》,提议全部 卒中患者出院前进行认知 障碍筛查(1级推荐)2
长沙:卒中后3 个月发病率 a4f1te.r8s%troke
重庆:卒中后 3个月发病率 37.1%
韩国: 卒中后3个月发 病率69.8%
中国香港:卒 中后3个月发病 率21.8%
加勒比: 卒中后5年发病 率为58.9%
卒中后认1知. A障l-Q碍a管zza理z 专NK家, 共et 识al.解Ne读uropsychiatr Dis Treat. Sep 9;10:1677-91. 2.Sun JH, et al. Ann Transl Med. Aug;2(8):80.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1.Shaik MA, et al. J Am Med Dir Assoc. Apr 1;17(4):343-7.

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0年12月护理学报December,2020第27卷第23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27No.23【循证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谭静1,韩江全2,胡春婷3,廉民学4,罗红波2,李妍5,刘宁1(1.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519041;2.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珠海519100; 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西安710004;4.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61;5.英国国王学院南丁格尔护理学院,英国伦敦WC2R2LS)[摘要]目的检索并获取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管理者及患者进行脑卒中后抑郁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UpToDat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key、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知网、BMJ、最佳实践信息册、PubMed、美国指南网、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direct、中国指南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涉及到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纳入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

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6篇系统评价、6篇证据总结。

最终从5个方面总结出24条最佳证据。

结论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以为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循证证据。

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更系统、科学的方法管理脑卒中后抑郁,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脑卒中后抑郁;循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23.042Best Evidence Summary for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TAN Jing1,HAN Jiang-quan2,HU Chun-ting3,LIAN Min-xue4,LUO Hong-bo2,LI Yan5,LIU Ning1(1.Zhuhai Campus,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huhai519041,China;2.Dept.of Neur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Zhuhai)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huhai519100,China;3.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04, China;4.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5.Nightingale School of Nursing,King’s College,London WC2R2LS,England)Abstract:Objective To select and obtain the best evid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dical staffs to manage post-stroke depression.Methods We conducted research i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inical Excellence(N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ke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BMJ,Best Practice Information Sheet(BPIS),PubMed,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Embase,Wanfang database, Science direct,Chinese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and 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Construction from the inception until July2019 involving guidelines,expert consensus,evidence summaries and systematic review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management.Th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evidence extraction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 were conducted by two researchers.Results A total of17 articles were selected,including3guidelines,2expert consensus,6systematic evaluations and6evidence summaries.Finally,24 pieces of best evidence were summarized from5aspects.Conclusion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best evid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provided evidence-based evidence for nursing staff.The best evidence is helpful to manage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way.Key words:stroke;depression;post-stroke depres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兴趣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1]。

卒中后抑郁 孔

卒中后抑郁 孔
研究认为PSD是一种器质性情感 障碍,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主要是因 为5-HT、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 dopamine,DA)系统的失衡,在 PSD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也能发 现5-HT明显减少
PSD的发病机制
社会心理学说
PSD的致病机制中,生物-心 理-社会模式被广泛接受。卒中 的突然发生,使患者日常生活 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社 会和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导致 患者心理应激障碍,心理平衡 失调,可能诱导PSD的发生发 展。
以缓解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和预防复发为 目标
郁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请精
神科医师会诊。
22
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受体
PSD的治疗
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 • 文拉法辛常规剂量:75~225 mg/d; • 度洛西汀常规剂量:60~120 mg/d。
• 对M1、H1、 ɑ1受体作用轻微,故抗胆碱能、镇静、体位低血压等症状较 轻;
碍伴抑郁心境,其应激源是一种严重的躯体疾病)。 E.排除其他重大生活事件引起精神障碍(例如离丧)。
05
PSD的治疗
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方法,一般首先考 虑药物治疗,同时应辅助以心理治疗, 即采用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的方法。
PSD的治疗
心理治疗
• 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获得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健康教育。 • 音乐、放松训练、冥想、锻炼等也可尝试用于PSD患者。
制作用,此外还有相对较强的组胺H1、肾上腺素α2受体拮抗作用, 常规剂量50~100 g/d,不良反应较三环类少,常见有嗜睡、头昏、 头痛、视物模糊、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等。
• 黛力新是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复方制剂,常用于抑郁合并焦虑的治疗 ,常用剂量1~2片/天(每片含氟哌噻吨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 常见不良反应为睡眠障碍、头晕、震颤和胃肠道不适。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The Consensus on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Management in 2021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 on stroke patien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ina Stroke Report" released in 2020.China has e the country with the XXX and the heaviest disease burden of stroke worldwide。

with a stroke incidence rate of1114.8/100,000.an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246.8/100,000.and a mortality rate of 149.49/100,000.About one-third of stroke patients experience PSCI。

which severely affects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time。

making it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burden of stroke disease and a major focus of nal stroke research and clinical XXX.1.Concept of PSCI1.1 nPSCI is a clinical XXX for at least 6 months after a stroke event。

Due to early recovery from delirium and transientcognitive impairment。

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

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

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老年期抑郁障碍(latelifedepression,LLD)指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出现的抑郁障碍[1-2],其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障碍,在伴发躯体疾病患者中患病率可能更高,不仅损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且增加照料者的负担。

老年人群中合并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的抑郁发作较常见。

本共识中的抑郁障碍不仅包括抑郁症,还包括其他疾病学分类中的抑郁发作。

老年期抑郁障碍病因复杂,常伴有躯体疾病,两者也可能互为因果[3]。

这一年龄段特有的一些心理社会应激如丧亲、社会角色改变、搬迁等也会诱发或加重抑郁。

患者常常伴有认知损害,这既可能是脑器质性病变的反映,也可能预示着痴呆发生风险的增加。

现况评估应该包括症状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脑影像学检查。

尽管其临床表现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但目前仍未见专门针对老年期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对于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治疗态度应该更加积极,因抑郁缓解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自杀风险,同时也能促进提高老年患者整体健康水平。

抗抑郁药特别是SSRIs类药和心理治疗均可作为治疗首选,而物理治疗如改良电休克治疗对某些老年抑郁患者更为适宜。

巩固和维持期治疗与急性期治疗同等重要。

在老年期抑郁障碍临床研究领域,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4]。

许多抗抑郁药在老年人群中的研究缺乏研究资料,合并慢性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抗抑郁药使用的安全性资料仍然十分欠缺。

脑器质性病变对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病因、治疗和预后估计的影响仍然不明晰。

老年期抑郁障碍所伴随的认知损害,其特点、治疗选择和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也缺乏足够的证据。

一、临床特征老年期抑郁障碍从重性抑郁发作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综合征,从原发性抑郁到躯体情况所致的继发性抑郁障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主要包括:脑器质性损害基础、躯体疾病共病、使用药物的影响,回避、依赖和挑剔等人格因素,低文化、贫困、独居和服务照料不良等社会因素,心理灵活性下降、负性生活事件、慢性应激和挫折等心理因素,功能损害、活动受限等躯体因素[5]。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现今我国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极高,而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其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病后康复信心及康复疗效。

本文在论述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基础上,综述了近几年运用中西医综合手段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为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中西医综合治疗综述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1],属继发性抑郁,常常存在情绪低落、动作迟缓、失眠多梦、兴趣缺乏甚至厌世自杀等临床表现。

WHO调查报告指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为22%~60%[2]。

有研究显示[3],国外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为30%~70%,国内的发病率为30%~50%。

脑卒中后抑郁不仅会延缓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脑卒中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还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PSD已成为一个较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近年来有关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较多,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方法与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西医综合治疗PSD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PSD的发病机制1.1中医角度中医上,脑卒中被称为“中风”,脑卒中后抑郁属于“郁症”范畴。

从中医学领域看,PSD的病变部位在肝,还可涉及心、脾、肾和脑。

气机不畅、肝气郁滞、脾失健运、心失所养、阴阳失调、肾精亏虚,均可引起“郁症”的发生。

PSD具体的治疗应结合虚实及病症表现的不同而改变,不可拘泥于某一脏腑或某一证型,需辨证看待。

1.2西医角度西医对于PSD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其发病机制不可孤立看待。

1.PSD的临床治疗方法2.1中西医独立用药治疗中医认为实证多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等进行治疗;虚证多以脏腑亏虚为病变,常见的证型有肝气郁结、心神失养、心脾两虚、心肾阴虚等,治疗时应根据累及的脏腑和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情况而补之,或滋养肝肾,或补益心脾,或养心安神,中药可选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和天王补心丹等[4]。

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可能
(1)痴呆: 讣知功能较以往减退,表现为记忆力损害及二项
戒二项以上讣知领域内的功能损害(定向、注意力、语言、 规空功能、执行功能、运劢控制和实施功能)。这些功能 缺陷足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而丌单纯是由卒中所致的躯 体障碍引起。 (2)脑血管病: 常有高血压和躯体其他部位劢脉硬化的证据, 有反复収作的短暂脑供血丌足戒卒中叱;神经病学检查有 局灶性体征,不卒中一致(丌管有无卒中叱);脑部影像学 检查(CT戒MRI)有相兲脑血管疾病的证据,以及广泛性脑 室周围缺血性白质损害,戒二者兼有。
麦角碱类 抗氧化剂 雌激素替代疗法
从血管角 度、同时 改善讣知 和抑郁的 药物
关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美金刚
非甾体抗炎药 他汀类药物
钙拮抗剂
尼莫地平
内容提要
一、不卒中相兲的常见精神症状 二、卒中后抑郁 三、卒中后讣知功能损害 四、脑血管性痴呆 五、卒中后抑郁不讣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3)以上两个疾病诊断具相兲性。至少有下列1 个戒1个以上的表现: ①痴呆表现収生在卒中后3个月。 ②有突収的讣知功能恶化,戒波劢性、阶段性 迚展的讣知功能缺损。
可考虑脑血管性痴呆: 存在痴呆幵有局灶性神经体征,但脑影像学检 查上没有脑血管病的収现;戒痴呆和卒中之间 缺乏明显的短暂的联系;戒虽有脑血管病的存 在,但缓慢起病,病程特征丌符(没有平台期及 改善期)。
肯定脑血管性痴呆: (1)临床上符合可能脑血管性痴呆; (2)组细病理学检查(活检戒尸解)证实血管性痴 呆; (3)没有超过年龄限定数目的神经纤维缠结和老 年斑; (4)没有其它引起痴呆的临床和病理的疾病。
排除脑血管性痴呆诊断的特征有:
(1)早期表现为记忆缺损,渐迚性加重,同时伴 其它讣知功能的损害如语言(经皮层的感觉性 失语)、运劢技巧(失用)、感知觉(失讣)方面 的损害,丏没有相兲的脑影像学检查上的局灶 性损害。 (2)除讣知功能损害外,没有局灶性神经体征。 (3)脑CT戒MRI上无血管性病损。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指南导航
管理
5. 针灸治疗 一项针灸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 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口服药物相比,针刺或针刺联 合口服药物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 另一项针对缺血性卒中失眠患者的随机、盲法、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从治疗第2周开始, 针灸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假刺激治疗组;治疗4周后,针灸治疗组的PSQI、 总睡眠时间、卒中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等评分改善明显;不良反应程度 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据)。 ⑤ 对于轻中度卒中患者的早期失眠,采用早晨光照疗法可以改善日间嗜睡、疲劳、抑郁及生
活质量(Ⅱa类推荐,C-LD级证据)。 ⑥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卒中相关失眠,且有较高的安全性(Ⅱa类推荐,B-R级证据)。
指南导航
推荐意见药物治疗
① 针对卒中相关失眠的药物治疗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现有证据表明有些治疗失眠的药物可 以用于治疗卒中相关失眠,例如:唑吡坦及右旋佐匹克隆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睡眠质量,且 不良反应较小(Ⅱa类推荐,B-R级证据);苏沃雷生与雷美替胺可以改善老年卒中患者 的睡眠质量(Ⅱb类推荐,C-LD级证据);经临床研究证实疗效的中成药物可改善老年卒 中及卒中急性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Ⅱa类推荐,B-R级证 据)。
指南导航
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管理的一般原则
首先,强调积极进行卒中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在对SSD规范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正确的处理,以达到在整体上降低卒中病死率、
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SS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卒中所致局灶性脑损伤,卒中急性期和康复期的治疗药
物、环境、心理因素等,上述情况均可能导致SSD发生、持续或加重。 meta分析显示,与SSD风险增加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习惯性打鼾、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根据2020年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的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

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

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成为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师对PSCI进行规范管理,XXX于2017年10月成立专家委员会,出版了第一版《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PSCI的重视程度,XXX于2021年再次组织专家讨论,补充新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据,并参照XXX指南制定标准与撰写规范,出版此次新的专家共识。

PSCI是指在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由于卒中后谵妄和一过性认知损伤等可早期恢复,PSCI诊断常常要在卒中后3-6个月进行认知评估来最终确定。

根据国内外指南以及目前的临床实践,PSCI诊断的确立应当具备三个要素:明确的卒中诊断、存在认知损害和卒中和认知损害的时序关系。

PSCI的管理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早期筛查、评估、预防及康复,规范诊治用药,综合管理卒中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结合,如认知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通过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PSCI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疾病负担PSCI是一种常见的后遗症,占卒中后遗症的重要部分。

根据全球卒中流行病学研究,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25%-30%,而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为10%-15%。

在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29.9%,卒中后痴呆的患病率为12.7%。

PSCI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和医疗资源带来了压力。

2.2危险因素PSCI的危险因素包括非可逆因素和可逆因素。

抗抑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家共识

抗抑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家共识

抗抑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家共识司天梅 1*,王振 2 #a ,李凌江 3 #b (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 200030;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长沙 410011)中图分类号 R 9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13-1547-08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3.02摘要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抗抑郁药品品类众多,但缺乏科学、规范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

为引导和推动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抗抑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组织来自全国的19名临床、药学和循证医学专家,通过研讨会、访谈等方式,参考临床真实世界数据与循证医学证据,对5类11种药品(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氟西汀/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伏硫西汀/阿戈美拉汀/米氮平)进行评价,形成《抗抑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家共识》初稿,并由18名临床及药学专家进行外审校验,最终定稿。

本专家共识的评价体系采用百分制量化评估,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共6个维度进行系统评价;评价维度更加细化,兼顾了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抗抑郁领域的药物特性,旨在为医疗机构精神疾病领域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助力提高药事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关键词 抗抑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家共识;合理用药Expert consensus on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tidepressant drugsSI Tianmei 1, WANG Zhen 2, LI Lingjiang 3 (1. Peking University Sixth Hospital/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Psychiatric and Mental Disorders , Beijing 100191, China ; 2.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National Center for Mental Disorder , Shanghai 200030, China ; 3. Psychic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011,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 many antidepressant drug categories have been marketed in China , but still lack a scientific andstandardized system for drug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valuation. To guide and promote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standardize th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 19 clinical , pharmacy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xperts from China were organized by the China Population Welfare Foundation to evaluate 11 drugs in 5 categories , including sertraline/escitalopram/paroxetine/fluvoxamine/citalopram/fluoxetine/venlafaxine/duloxetine/vortioxetine/agomelatine/mirtazapine , through seminars and interviews , concerning clinical real-world data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 and to form the first draft of Expert Consensus on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 which is finalized after peer review by 18 clinical and pharmacy expert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is expert consensus adopts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percentile and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 evaluation from 6 dimensions of effectiveness , safety , economy , suitability , accessibility and innovativeness , while the evaluation dimensions are more detailed , with the operability of the drug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ugs in the field of antidepressants. It aim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the field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y service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medication.KEYWORDSantidepressant drugs ;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valuation ; expert consensus ; rational drug use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推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1―3]。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

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14.8/10万、246.8/10万和114.8/10万。

脑血管病的发生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巨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

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吞咽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情况,这些脑功能障碍可以引起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和(或)营养消耗增加(如发热等),从而引发卒中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增加。

国际文献报道卒中后营养障碍发生率变异较大,波动在6%-62%。

XXX)研究是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共纳入4023例卒中患者,其中314例(8%)存在营养不良。

各研究纳入人群、评价标准、评价时机的异质性是造成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变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卒中后营养不良显著增加卒中相关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卒中并发症的风险,延长卒中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卒中后致残率和致死率风险。

FOOD研究显示,当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卒中后营养不良是6个月死亡(OR1.82,95% CI1.34-2.47)和不良预后(mRS>2分;OR1.52,95%CI1.05-2.21)的独立危险因素。

卒中后营养管理是组织化卒中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卒中预后的潜在干预靶点。

卒中后营养管理需要整合不同的医疗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式和高效的临床路径,以及有效的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体系。

在国际上,针对卒中后营养标准化管理的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尚缺乏。

XXX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价国际相关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卒中营养标准化管理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以期为提高卒中后营养管理的水平、效果和效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专家共识编写方法本专家共识检索了如下数据库:Medline/PubMed、XXX、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XXX)、万方、维普和XXX等全文及摘要数据库。

卒中后抑郁临床诊疗实践

卒中后抑郁临床诊疗实践

2020年第2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以卒中后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

PSD 可发生在卒中急性期(<1个月),中期(1~6个月)和恢复期(>6个月),其抑郁的发生率在32%~34%。

PSD 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康复过程,使患者预后更差以及增加死亡率。

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被忽略,诊断率及治疗率较低。

PSD 发病的可能机制PSD 与卒中病灶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左侧大脑半球与人类抑郁症状的发生有明显相关,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区域的损伤是PSD 发生的关键部位,病灶距离额极越近,PSD 发病率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

卒中后脑损害的病灶大小和数量与PSD 的发生率和严重性相关。

丘脑、基底节及深部白质的慢性腔梗病灶的累及相对单个病灶来说更易发生PSD 。

目前PSD 发病的可能机制主要有3种学说:(1)遗传机制:有抑郁个人史和(或)家族病史是PSD 的危险因素之一。

(2)生物学机制:PSD 的主要神经生物学基础是5-羟色胺(5-HT )、去甲肾上腺素(NE )和多巴胺(DA )系统的失衡。

“胺类递质失衡”假说认为由于卒中后脑内某些与胺类递质相关部位的损伤,如脑干,尤其是中脑的上行投射纤维,经过丘脑和基底节,最后达到额叶皮层。

这些纤维遭到破坏后导致了如5-HT 、NE 和DA 等生物胺类递质数量减少或生物活性降低,引起PSD 的发生。

(3)社会心理学说: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PSD 的致病机制被广泛接受。

突然发生卒中,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心理应激障碍,心理平衡失调,可能诱导PSD 的发生发展。

PSD 的临床特点PSD 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分为核心症状和非核心症状。

PSD 的核心症状:(1)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

(2)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

(3)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经常感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倾向。

卒中后抑郁中国专家共识

卒中后抑郁中国专家共识

1、 Zhang T, et al. J Affect Disord,2012, 136: e83-e87. 2、Ny s GM, et al. J Neurol Sci, 2005, 228: 27-33. 3、Santos M, et al. Stroke, 2009, 40: 3557-3562.
2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第 14 页
卒中后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不仅与脑损害后神经功能缺陷、肢体残疾程度相关, 也与患者抑郁状态和程度密切相关: ① PSD可能加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1]; ② 卒中后残疾的严重程度和抑郁程度相关[2-3];
1、 House A.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1996, 8: 453-457. 2、Ny s GM,et al. J Neurol Sci, 2005, 228: 27-33. 3、 Santos M,et al. Stroke, 2009, 40: 3557-3562.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主要内容
第 10 页
1 2
PSD定义
5 6
PSD筛查、评估
PSD临床表现
PSD影像学改变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PSD诊断
PSD治疗 PSD临床实践参考流程图
3
4
7
8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第 18 页
若“90秒四问题提问法”的回答均为阳性,或PHQ-9量表的前两项(①做什 么事都没兴趣,没意思;②感到心情低落,抑郁,没希望)回答为阳性,则 需要使用抑郁症状评估量表进一步评估抑郁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Hackett ML, et al. Int J Stroke, 2014, 9: 1017-1025.
2 、Hackett ML, e资t a料l. S仅tro供ke,公2司00内5,部3使6:用1,330所-1有340以. 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为什么要重视PSD?
第3 页
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
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使这部分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复发 率居高不下,甚至导致认知损害以及精神行为异常,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 质量,造成病情迁延;
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神经功能 恢复障碍,独立生活能力更加丧失,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率升高[1-5]。
主要内容
1 PSD定义 2 PSD临床表现 3 PSD影像学改变 4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5 PSD筛查、评估 6 PSD诊断 7 PSD治疗 8 PSD临床实践参考流程图
2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PSD定义
5 PSD筛查、评估 6 PSD诊断 7 PSD治疗 8 PSD临床实践参考流程图
2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PSD影像学改变
第 11 页
PSD与卒中病灶部位的相关性:
多数研究认为,人类左侧大脑半球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明显相关[1-2];
7、Hackett ML, et al. Int J Stroke, 2014, 9: 1017-1025.
4、House A, et a资l. S料tro仅ke,供公200司1,内3部2:使69用6-,70所1. 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指南解读
第1 页
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实践 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与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 王少石,周新雨,朱春燕
为什么要重视PSD?
第2 页
PSD在卒中后5年内的综合发生率为31%[1]
PSD可以发生在卒中后急性期(<1个月)、中期(1~6个月)和恢复期(> 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2]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PSD临床表现(3)
第9 页
PSD的核心症状:
①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
②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 对平时所爱好、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
并提出左额叶和基底节区域的损伤是PSD发生的关键部位, 病灶距离额极越近,PSD发病率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3]。
1、 Robinson RG, et al. Brain, 1984, 107: 81-93. 2、 Starkstein SE, et al. Brain, 1987, 110: 1045-1059. 3、 Provinciali L, et al. Sci, 2002, 22:417-428.
③易疲劳或精力减退,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 经常想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倾向。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主要内容
第 10 页
1 PSD定义 2 PSD临床表现 3 PSD影像学改变 4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6,7]。
1、 Bilge C, et al. 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08, 44: 13-18.
5、Williams LS,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4,161: 1090-1095.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PSD临床表现(2)
第8 页
PSD的非核心症状:
①生理症状:体重减轻、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和早醒、不明原因疼痛、 食欲减退或亢进、性欲减退等;
②紧张不安、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
③其他症状:犹豫不决、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罪,无价值感,自杀和自伤, 注意力下降,等。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抑郁的一种特殊类型
第5 页
PSD发生于卒中后;
PSD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以情绪低落、兴 趣缺失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综合征)和相应 躯体症状的综合征;
PSD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主要内容
第6 页
1 PSD定义 2 PSD临床表现 3 PSD影像学改变 4 PSD对卒中预后的影响
5 PSD筛查、评估 6 PSD诊断 7 PSD治疗 8 PSD临床实践参考流程图
2 资料仅供公司内部使用,所有以推广为目的对外使用的内容必须提前通过REG08审批。未获得REG08批准前,不得对外使用
PSD临床表现(1)
第7 页
临床特点:
①患者一般并不主动叙述或掩饰自己情绪的不良体验, 多以失眠、疼痛、消化道症状、流泪、遗忘等躯体症状为主诉;
②有些表现为依从性差,导致卒中症状加重或经久不愈;
③由于PSD患者常伴随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表现为执行功能减退、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④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多为轻中度抑郁,常伴发焦虑或者躯体化症状。
2、Paolucci S, et al. Cerebrovasc Dis, 2000, 10:25-32.
6、Robinson RG,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16, 173: 221-231.
3、 Feigin VL, et al. 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 2010, 24:485-4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