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省一等奖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省一等奖教案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 了解研究物质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并体会它们的意义。

2. 了解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方法研究钠的性质。

3. 掌握金属钠及其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咱们初中学过很多金属,铁是典型的代表,在研究以下性质时,用到了哪些方法?Fe外观性质观察法Fe化学性质实验法Fe与Cu异同点比较法金属的通性分类法[阅读]课本第9页,最后一段[过渡]通过同学们思考与交流,我们知道,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应该首先把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

我们先探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板书]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讲解]通过同学们交流与探讨,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教学环节二:观察法[板书]二、观察法(1)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2)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观察·思考]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目的]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掌握观察的方法;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揭示物质的性质;3.通过实验观察,认识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熔点的相对高低等物理性质。

4.通过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经常用到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和比较法1、观察法:(1) 概念: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感官包括:➢眼看: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鼻闻: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闻有毒气体时,不能直接靠近➢借助仪器:可以借助仪器来观察,从而提高观察的灵敏度(2) 要求: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2、实验法:(1) 概念:是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者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2) 要求:➢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分类法: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类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研究,可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二、观察法例子:可以通过实验法来研究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水反应的相关性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两点:熔沸点低➢两度:硬度、密度小(密度比水小)2、钠与水反应(1)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发出嘶嘶的响声,说明反应生成气体(经检验可知该气体为H2) ➢小球迅速向各个方向游动,是因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滴有酚酞的溶液变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因此: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 注意事项:➢取金属钠时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实验时切取的钠不能太多,一般黄豆粒大小就可以了➢切完后,剩余的钠必须要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乱丢知识点补充:钠与水溶液的反应情况(1)钠与酸溶液的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来的极少量的H+反应生成H2,在酸溶液中,酸电离出的H+浓度远大于水,因此钠在酸溶液中,先与酸反应,当酸反应完时,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

第一节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了解生物学的多种研究方法。

2.能够简要的说出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研究过程及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一些学习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研究是一个严谨、认真的过程,要实事求是和要有坚强的意志。

通过对于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观察法和实验法,并能够运用它进行生物学的简单研究。

教学过程:。

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本节教材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

并学会观察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中的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尝试独处有价值的结论。

2、对蜡烛三层火焰温度及燃烧产物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并体会科学探究地方法。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有待提高。

于是对于本节课教学要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搭建台阶,逐步实验,从而使学生完整深刻的建构新知。

让学生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三、教法与学法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演示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课题教学主要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新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能力,探究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定为六个环节:【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烧杯(两只)、小刀、燃烧匙、集气瓶、玻璃片、石灰水、具支试管、棉线、木条。

1.2.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课件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课件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思考与讨论】
5、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 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不是。若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而析出杂质; 另外温度低于0℃,水结冰,给实验带来不便。
仪器: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 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注意事项:为减少热过滤过程中损失,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 降温时应慢慢冷却,不能骤冷,否则形成的结晶会吸附 更多的杂质
【思考与讨论】
1、重结晶提纯苯甲酸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操作步骤?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通过重结晶可以使它与 杂质分离。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产物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沸点 40℃
62℃
77℃
分离提纯它们的方法就是蒸馏法
萃取
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 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溶质
溶剂1
互不相溶 互不反应
溶剂2
固-液萃取:是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用CCl4从碘水中提取I2
边加热边搅拌, 至固体溶解
(缓慢冷却结晶, 晶形好)Fra bibliotek洗涤、干燥
溶剂要求: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者很大,易于除去。
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
杂质留在母液中,不析出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能够 冷却结晶。
重结晶所得的晶体纯度不能达到要求,可以再次进行重结晶以 提高产物的纯度
重结晶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温度计
蒸馏烧瓶
石棉网 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铁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知识点梳理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基本步骤:分离和提纯→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一、分离和提纯1、蒸馏:利用有机物与杂质沸点的差异(一般温度差大于30℃),将有机物以蒸汽的形式蒸出,然后冷凝得到产品(1)适用条件:①分离提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也可用于分离液体和可溶性固体②被提纯的有机物的稳定性较强③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大于30℃)(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石棉网(3)装置:(4)注意事项:①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1/3≤V≤2/3②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③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④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⑤冷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⑥检查装置气密性:用酒精灯对蒸馏烧瓶微热,伸入到水槽的牛角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且停止加热后,牛角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⑦操作顺序:实验前:先通水,再加热;实验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水2、萃取:(1)分类:①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例: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产量(2)萃取剂:萃取用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密度相差较大,易于静置分层②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均不发生反应③被萃取物质在萃取剂中的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得多常见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苯(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3、分液: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1)仪器:分液漏斗(2)步骤:验漏→装液→振荡(排气)→静置分层→分液(上上,下下)(3)注意事项:①通过打开其上方的玻璃塞和下方的活塞可将两层液体分离②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③萃取和分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液可以单独进行,但萃取之后一定要进行分液④萃取或分液之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人教版化学教案必修一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人教版化学教案必修一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2.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

同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2、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3、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的定义;教学难点:规范化解题四、教学过程【引言】古时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国王美丽的公主,国王出题刁难,其中一个问题是:10kg小米是多少粒?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思考、讨论、回答】【追问】这些方法中,那种方法最科学?【追问】谁能介绍几种生活中相似的例子?【讨论回答】箱、打、令、包、条…设计意图:引发学习兴趣,引出把微小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以便于方便生活、方便科学研究、方便相互交流。

【引入】复习C + O2 =CO2指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取12gC和32gO2反应,而无法只取1个C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那么12gC中含多少个C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

【板书】第一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作用【讲述】可称量物质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观的看不见的粒子之间有什么联系?能否用一定数目的离子集体为单位来计量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

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物质的量”将它们联系的。

高中化学 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高中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高中化学试题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1.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物质的性质: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性。

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①假说法②法③分类法④比较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D【解析】①假说法是以客观事实材料和理论为依据,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题目未提出推测性说明,故①错误;②通过两条金属暴露于空气中,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性,故②正确;③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③错误;④金属钠和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采取对比方法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性,故④正确。

故选C。

2.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仅①②④⑤B.仅①②③④C.仅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钠是ⅠA族元素,为银白色金属单质,有金属光;质地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将钠放入水中,钠会立即熔成小球,说明熔点较低;钠能浮于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小;钠是金属,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故选D。

3.把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钠浮在水面上B.钠熔化成小球C.溶液中产生较多的气泡D.水溶液变成【答案】C【解析】钠的密度比水小,钠浮在水面上,A正确;钠与水反放热,钠的熔点低,B正确;钠与水反放出气体,是在水面上生成,所以看不到气泡,C不正确;钠与水反生成碱,溶液变,D正确。

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生成氯化钠和铁单质B.钠与水反的现象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放出热量C.钠与酸溶液反产生氢气,实质是钠与H2O反D.将4.6 g金属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答案】B【解析】钠单质与氯化亚铁溶液反时,钠先与水反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和氯化亚铁反生成氢氧化亚铁,不能置换出铁,A项错误;钠与酸溶液反的实质是钠与H+反,C项错误;4.6 g金属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 g,但反放出氢气,则溶液的质量小于100 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D项错误。

化学前沿知识在高中有机化学物质研究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为例

化学前沿知识在高中有机化学物质研究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为例

第1期2021年2月No.1February,2021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人的生活都按下了暂停键,也更加凸显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门要求以“学生为本”“素养为本”,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此背景下,将化学前沿知识融入日常化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通过化学前沿知识,完成化学知识框架的建构、拓展及延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1 化学前沿知识的概念界定及价值1.1 化学前沿知识的概念界定化学前沿知识是指某一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和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等,其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为科学研究并不存在绝对的前沿性知识[1]。

化学前沿知识的范畴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纳米材料以及新型抗癌药物等[2],与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紧密结合,比如用于检测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药物的合成等。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所带来的科研成果统称为化学前沿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前沿知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1.2 化学前沿知识的价值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化学前沿知识的价值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 科学价值化学前沿知识是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积累的成果,具备一定的科学价值。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以实验和实践来支撑理论性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变化,使其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新课改背景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探究方法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3]。

化学前沿知识研究的过程恰恰就是承载科学研究方法、传递科学价值,将其引入化学教学中也要注意科学性及合理性,教师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知识。

1.2.2 育人价值化学前沿知识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化学科研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以及民族自豪感。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2015级高一化学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2015级高一化学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反应剧烈, 最终得淡黄色固体
△ 2Na+O2 ==== Na2O2 淡黄色
[交流研讨]
利用分类法推测钠还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3)钠与其它非金属单质反应:
点燃 2Na+Cl2 ==== 2NaCl
(4)钠与盐酸反应: 2Na+2HCl ==== 2NaCl+H2↑
思考:已知Fe + CuSO4 ==== FeSO4 + Cu ,把钠放入
例2、把4.6 g钠投入到95.6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4.6% B.7.7% C.8.0%
C

D.10%
例 3、某同学设计出一种隔绝空气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同学们能仔 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 验装置如图3-1-2所示。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 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止水夹处 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入约40 mL滴有酚酞的水。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视频\金属钠的物理性质.DAT
根据视频归纳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和密度的 相对大小 硬度很小; 固体 银白色 熔沸点的 相对高低
密度比水小,
比煤油大
钠的熔沸点低
注意:1.严禁用手触摸钠! 严禁任意丢弃!严禁比黄豆粒大! 2.如何保存金属钠? 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二)、实验法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授课人
卢荣毅
联系方式:lurongyi@
化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研究物质的性质 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 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 例如对叠氮化钠(NaN3) 性质的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 气囊。由此可见,对物质性质 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word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word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word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课程应强调学生的主动研究和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研究和自我发展。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应用。

课程应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相互关联,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

课程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以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科学探究和实验为主线,以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应用为特色,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未来发展的物理学基础课程体系。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本质;2.具备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具备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4.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自主探究和创新;5.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1.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2.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科学探究的实例和应用。

二、科学内容1.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基本分支学科;3.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注重学生的主动研究和自主发展,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2.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和综合应用,加强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联系和交叉;3.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鲁科化学必修1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鲁科化学必修1

§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作者:史学强Email:suifengpiaoguo@20011年3月15日§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知识梳理】1研究物质性质的四种基本方法(1)观察法①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②内容: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2)实验法①含义: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②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安全。

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③实验的步骤: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知识梳理】2金属钠1、钠的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思考:你在研究钠的物理性质过程中用到什么样的方法?提示:“软”——观察用小刀切割钠的实验;“亮”——观察钠的断面;“轻”——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低”——通过钠与水的实验,观察到钠熔成小球或通过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加热时钠很快熔化;“导”——首先通过分类法确定钠属于金属,然后根据金属的通性判断。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点燃 2Fe+3Cl2 ===== ______________
伸入充满氯气的集
气瓶中
2FeCl3 _________
在空气中点燃
氢气,然后把
通氢气的导管
在氯气中 纯净的氢气________
安静燃烧 ,产生___ 苍
伸入盛有氯气
的集气瓶中
白 色火焰。集气瓶 白雾 瓶口上方产生_____
点燃 H ________________ 2+Cl2 ===== 2HCl
2.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液氯 分类 纯净物 新制氯水 混合物 久置氯水 混合物
颜色
漂白性
黄绿色

黄绿色

无色

酸性
保存

特制钢瓶


棕色瓶盛装,放置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活学活用 3.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
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氯化铝
B.硝酸银
C.碳酸钠
D.石蕊
===NaCl+H2O、HClO+NaOH===NaClO +H2O ,由此可得 Cl2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2NaOH+Cl2===NaCl+NaClO+H2O 。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原理(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与上述反应原理相似,
归纳总结
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既可与金属反应又可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1)与金属单质反应:氯气能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与Fe、Cu
等变价金属反应均生成最高价金属氯化物。如铜丝在氯气中 剧烈燃烧 , 点燃 棕黄 CuCl2 产生 色的烟,化学方程式为 Cu+Cl2 ===== 。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氯气能与H2、P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及氯气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2.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及氯气的性质
③用沾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布蒙面
④用沾有肥皂水或尿液的软布蒙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
B、新制氯水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4、下列关于氯气和含氯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干燥的氯气和新制氯水都能使鲜艳的红花退色 B、用排水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光照
小结: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及非金属单质反应 2Fe + 3Cl2 ==== 2FeCl3 Cu + Cl2 ==== CuCl2
Cl2分子
H+、ClO- 、Cl- 、OH-
探究物质性质的其他方法
(1)模型
甲烷的填充模型
甲烷的球棍模型
(2)假说
道尔顿原子学说 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
①. 原子的中心是原子 核,几乎占有原子的 全部质量,集中了原 子中全部的正电荷。 ②. 电子绕原子核旋转。 ③. 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 的体积小得多。
除了上述与氧气类似的性质 外,氯气还具有什么特性呢?
思考
Cl2与O2的性质相似,但氧气不易溶于水,
而氯气能溶于水。 那么,氯气溶于水的过程只是一个纯物
理过程吗?
能否设计实验证明?
思考与假设
思考一、如果氯气溶于水仅仅是纯物理过程, 则氯水成分是什么?
Cl2、H2O
思考二、氯水的颜色: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什么分子?能否由此说明氯气与水没反应?
物质 类别
单质
混合物
H2O、Cl2、HClO、

【教案设计】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1.2.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1.2.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

〖板书〗 2Na + 2H2O ====2NaOH + H2 〖过渡〗 刚才我们从“观察法”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往往 还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板书〗 2、实验法
( 1)含义: 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 2)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解的浓度等条件,这 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 3)实验的步骤: 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 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
2. 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 1~ 2 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 实验记录 】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硬度和密度的相对大小
延展性强弱
现象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分析(或结论)
(1) (2) (3) (4) (5)
【交流与讨论】 1. 你是如何通过观察来认识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在观察过程中,你发现了什
金属钠,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铁圈。
【 实验步骤 】
1. 将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使其与氧气反应。
2. 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与氧气反应。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金属钠在空气中 放置
在空气中加热金 属钠
【交流与讨论】 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和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
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 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测金属可能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讲义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讲义

第二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2.1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一下几个基本步骤,每个步骤中都有几个常用的基本方法。

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1.物质的分离(1)分离原则把混合物中个组分物质逐一分开,得到各纯净物。

分离过程中要尽力减少各组分物质的损失,各组分物质盐尽可能纯净。

(2)分离方法物理方法:过滤、重结晶、分液、萃取、升华、蒸发、蒸馏、分馏、渗析等。

化学方法:加热分解、氧化还原转化、生成沉淀。

2.物质的提纯(1)概念提纯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物质中的杂质除去的过程。

它和分离的主要区别在与除去的杂质可以不恢复。

(2)物质的提纯(3)物质提纯的要求①过量:为除尽杂质,除杂试剂一般要过量。

②后除前:加入试剂的顺序,后面的试剂能够把前面的试剂除尽。

③除杂途径必须最佳。

三、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化合物,通常得到含有杂质的粗产品。

提纯含杂志的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化合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将它们分离。

在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蒸馏、萃取、重结晶等。

1.蒸馏、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1)适用范围分离、提纯的有机物热稳定性较高,其沸点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

(2)实验装置(填仪器名称)【注】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处。

②碎瓷片的作用:使液体平稳沸腾,防止暴沸。

③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是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④锥形瓶不能盖塞,避免装置内压强过大。

2.萃取分为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1)萃取的原理①液­液萃取是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是利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2)萃取剂的条件及常用试剂萃取剂的条件: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能互溶,且不与溶质反应。

②待分离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较大;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

鲁科版必修1-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二课时教案

鲁科版必修1-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二课时教案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一、教案背景1、教材:在前面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钠的性质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熟悉观察、实验、分类和比较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以氯气的性质探究为案例,采用实验探究的形式,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2、学生:高中化学学习一开始让学生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怎样处理程序中每个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鲁科版化学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中的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第二课时。

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及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2).认识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1).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体验观察、分类、实验、比较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实验过程中有序分析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氯气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氯气与水反应、与碱溶液的反应(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实验探究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用品等三、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钠和钠的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钠能与非金属单质、水反应,钠的氧化物与CO2、H2O反应。

2.在研究钠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那些研究方法? 分类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3.通过上面对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几种基本方法有所了解。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精练:1.2.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精练:1.2.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1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下列实验操作中: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2.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烧杯口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3.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可用分液漏斗的是()A.乙醇和水B.香油和食盐水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D.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5.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7.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与水互溶,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6.2℃。

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最合理的方法是()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8.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9.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B.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蒸馏的方法C.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取蒸馏的方法D.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10.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11.(1)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需要经过蒸馏,指出下面蒸馏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

2.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主要的化学性质。

3.知道钠的保存,了解钠的用途。

【自学探究】
知识点1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研究钠的性质
1.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
⑴主要有、、、等。

⑵观察是一种、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⑶实验法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⑷分类法是根据物质的某些特点将众多物质分类对其性质及变化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

⑸比较法是将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2.钠的性质
⑴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的金属;熔点为,比一般金属的熔点要低;钠的硬度,;密度比水的。

⑵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钠加热燃烧
实验现象钠切面变暗,失去金属光泽a.熔成闪亮小球
b.燃烧,发出火焰c.生成固体
化学方程式
3.钠的制取、保存和用途
⑴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⑵保存
⑶用途工业上用钠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知识点2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3.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⑴物理性质:
⑵化学性质:
⑶用途:、能使某些物质退色,做漂白剂。

【思考探究】
1.结合课本第9页“观察·思考”栏目完成下列问题
⑴怎样取用一小块钠?简述操作过程。

从中你可以看出钠有什么性质?剩余钠应如何处理?
⑵新切开的钠是什么颜色?随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⑶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将切好的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你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吗?
2.实验室中如何保存少量的金属钠?原因是什么?
3.钠能置换出水中的氢和盐酸中的氢,试探究哪个反应更剧烈?原因何在?
4.有人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单质铜。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5.请结合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思考如果金属钠着火,能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6.某同学将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的水中,发现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又退去。

请你帮他分析这其中的原因。

【典例探究】
【典例1】一小块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②表面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典例2】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
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
第二,_________。

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基础训练】
1.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不仅能跟O2和H2O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
下的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该反应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着的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小拇指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
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
C.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者四氯化碳(一种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与钠不反应)中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实验后剩余的少量钠粒不可放回原试剂瓶
D.钠着火时可用干冰灭火
4.将一小块钠投入FeCl3溶液中,下列对有关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产生
B.只有气体产生
C.只有沉淀产生
D.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产生
5.(双选)如图装置,试管b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

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

实验时将气
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A.U形管内红水退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c
6.A、B、C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空白:
⑴A的化学式_______,B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⑵写出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⑶写出A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块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质量为0.584g,放入9.436g
水中,当反应结束时,生成氢气0.02g。

⑴此金属钠中有多少克钠在与水反应前被氧化?
⑵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达标检测】
1.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以下对观察法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只是用眼看,不能借助仪器
B.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
C.观察过程要积极思考,及时处理信息
D.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
2.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①钠密度比水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50g质量分数为2.92%的
盐酸中和。

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不能确定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Na+数目不变
B.溶液中有气体逸出,Na+数目增加
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溶质质量分数未变
5.(双选)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Cl
B.K2SO4
C.FeCl3
D.饱和NaOH溶液
6.某学校研究小组欲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钠和金属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⑴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就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方面来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将钠用小刀切割后放置在空气中一小会儿就发现钠块表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钠块在空气中放置足够长时间,钠将最终变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而铜片则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⑵试设计其他实验比较钠、铜活动性强弱(试剂自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
少量煤油和几粒钠块,再从U形管高端加入水(含有酚酞),赶出空气,一会儿加热铜丝。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属钠的变化现象为____________。

⑵U形管中溶液的颜色_____,说明有_____生成。

⑶铜丝的变化现象为______,说明有_____生成;若去掉后面的装置,简述检验气体的方法________。

⑷若a g钠与b mL水完全反应,则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⑸若在U形管中加入的不是水,而是CuS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