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我的二战]我也说说绥靖政策
吧
玄烨号航母发帖于:一、二战史
发布时间:2009-1-14 14:14:59
查看原帖
收藏
复制链接
【共16条评论】【浏览423IP】[我的二战]我也说说绥靖政策吧
二战前的一段时间,绥靖政策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英法等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德国绥靖着利益。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绥靖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也都是老生常谈,只不过再多说两句罢了。
绥靖政策的英文是policy of appeasement!单词appeasement的直接意译是平息、缓和、满足、安抚、姑息。汉语中,绥靖二字也可以分别作出解释。绥,可以引申为安定、安抚,当年的绥远就是安定远方的意思;靖,直接就是安定的意思,古语有嘉靖殷邦这句话,不用解释也知道是好词。绥和靖加在一起,就是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甚至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引申到了绥靖主义就是,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再上升到二战爆发前的绥靖政策,则是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绥靖政策的根源,大家应该都了解吧,就是因为一战结束后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出现,才使得西方列强们将苏联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但是,西方列强们在敌
视着苏联的同时,自身集团内部还有着瓜分世界的矛盾,一战结束后的分赃不均,也埋下了二战祸起的伏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A.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本段引用了百度百科里的内容)
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就不在这里叙述了,因为涉及到了很多一战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是一战以前,帝国主义形成的时候的老问题了。今天主要就说说二战爆发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的绥靖政策。
关于绥靖政策的根源,长期以来大致有四种观点,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认为绥靖政策的深层次根源在于英法等国共有的反共性。祸水东移时英法等国的最理想的算盘,在东方,英法绥靖着日本的侵华行为,也同样是希望日本西进,去打苏联的远东地区。总之,苏联是英法等国眼中的首要敌人,把世界看作一个国家,就像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意识形态的分歧大于自己领土的缺失,英法的攘外则是攘苏维埃这个异端。
还有人为绥靖政策是以英国为主的政策,不单单是仇视苏维埃的原因。英国自从一战结束以后,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渐渐的日暮西山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强烈的失落感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陆均衡政策”结合到了一起,维持现状是英国自己理解得当时最好的方法,于是,祸水东移时为了嫁祸苏联,绥靖德国周边是抑制法国。德国的西边,是英国在欧洲驻军的主要地区,德国也很适时地暂不出兵西线,也使英国暂时感到了安稳。换句话说,如果德军一上来就剑指西线,英国也许就坐不了那么稳当的钓鱼台了,闹不好那时候就轮到了苏联绥靖德国了。
还有一种可能,英法两国已经竞争了几百年了,虽然一战时曾经并肩作战,但是到了各
自利益上,也是各不相让的。法国和德国则是世仇,多次战争你争我夺,而法国是胜少负多,对于德国的仇恨无论是在民间还是政府都是相当严重的。英国希望利用这一点,在欧洲大陆制造新的摩擦,除了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以第三者的姿态审视局势,从而学习一战的美国,以胜利的催化剂的姿态出现在欧洲大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就要使受一战之后的倍受掣肘的德国要强大起来,以使德国和法国可以面对面的抗衡。
更多的人认为,绥靖政策是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战争策源地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帝国主义的新政策,它与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虽然不同,内容和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将祸水东移,或者避战求和,两者其实都不是根源目的,而只不过是维护帝国主义霸权的一种手段罢了,或者说是一种臆想的愿望而已。
绥靖政策在当时给人的印象还不错,尤其是英法的老百姓,那是因为政府将绥靖政策的避战求和描绘成了模糊的和平主义,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很有市场的,人们都不希望打仗,一战的伤口都没有养好呢,所以在绥靖政策的初期,使受到了民众的支持的。希特勒要发动战争,也是在西方的绥靖政策纵容之下进行的,西方国家的绥靖,也就是企望西方无战事,但是,绥靖政策的根源一旦被人们发现了,也就自然而然的让张伯伦下台了。
最后,还有一个疑点,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就是美国再罗斯福总统的带领下,在二战的作用中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美国在20世纪的30年代奉行的中立主义是不是也算绥靖政策呢?
在30年代,美国打着“孤立主义”的旗号,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罗斯福的这种孤立主义其实就是Made in USA的绥靖主义。此外,罗斯福是一直都是反对希特勒的,这一点是一贯如此的,但是,这种一贯的态度的表现形式缺失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而变化的。在1936年以前,罗斯福的反法西斯政策处于消极的防御阶段,千方百计的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是当时罗斯福的主要任务;到了1939年的时候,随着希特勒的野心逐渐变成了行动,罗斯福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限制德国,但是仅仅限于在美国国内冻结部分德国的资本而已;直到1941年,罗斯福才正面的提出了打击纳粹德国的纲领。还有一个事实,美国在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的带动下,正在朝着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的时候,外交政策中的欧洲大陆政策相比起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处于相对不受重视的地位,鉴于美英之间长久且相对稳固的同盟关系,因此,英国的大陆政策,在一段时间里也就成为了美国的欧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