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填空题总复习概要

> 第一章:先秦

> 1、孔子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他言行记录的著作《论语》。> 2、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3、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4、孔子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 5、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记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 6、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 7、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8、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 9、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留志,是为得之。”

> 1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11、《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文,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 12、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 13、《庄子?外物》篇中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 14、《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文学作品要“意在言外”的传说,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 1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一边的,均与先秦诸子著作

中《庄子》一书的文艺思想有着较深的关系。

>

> 第二章:两汉

> 1、司马迁在刘安评价屈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更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种说法正是在他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的扩展。

> 3、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4、《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都认为汉代治《毛诗》的是毛公,他是赵人,为河间王博士。因此,《毛诗序》的作者当是卫宏。

> 5、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 6、《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7、《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8、《毛诗大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9、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佚文篇》),这也建立在其自然论的基础上。

> 10、王充在《论衡》多处提到“增”,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妄增,即是说假话;二是妥增,则是在不悖事理的前提下,对语言表达来一点夸大其辞的修饰,对事情描摹得更鲜明。这种“增”就很像文学创作中的夸张手法。

>

>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

> 1、《典论?论文》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即所谓的“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2、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

> 3、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他们是孔

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和刘桢。

> 4、《典论?论文》说,“夫文本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 5、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章分“四科”: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实际上共分八种文体。

> 6、《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 7、魏晋南北朝最著名的四部文学理论批评论著,按时间先后是《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

> 8、教材指出:《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 9、陆机在《文赋》中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对诗歌抒情而不受“止乎礼义”束缚产生了巨大作用。

> 10、在艺术技巧方面,还特别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即“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 11、陆机在《文赋》中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会意”是指具体构思,“遣言”是指词藻问题,“音声迭代”指语言的音乐美。

> 12、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13、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 14、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文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如日月山川动植品类,则是万物之文。狭义的文当即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

> 15、教材认为:刘勰所说的“道”,具有儒,道,佛三教合流的含义。

> 16、《神思》篇列《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 17、刘勰提出的“体性”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能(才性) 之间的关系。

> 18、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形式,二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 19、刘勰提出个性形成有四个的因素:才,艺,学,习,对于先天禀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