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导学案).doc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山子传》导学案(一)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本课时为第一课时,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初读课文,重在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
读能力。
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重点、难点】
1.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
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
2.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预习案
一、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二、写作动机: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三、预习作业
1.自行读熟《方山子传》,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
2.你认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的疑问】知人论世初读课文
探究案
【合作探究·研读剖析】
1.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
3.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
检测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慕:仰慕B.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C.然终不遇遇:对待D.因谓之方山子因:于是2.对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③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④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A. 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3.下列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稍壮,折节读书B.晚乃遁于光、黄间【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提升,形成小组意见,再在班内交流。
仍未解决的问题一定写下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D.因谓之方山子
1.【参考答案】C遇:遇合、机会、好运
2.【参考答案】A①②结构助词的/③表判断、④表肯定语气
3.【参考答案】B.
【拓展阅读】
材料补充:
1.乌台诗案: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从苏轼诗里一句两句的挖出来,断章取义地加给苏轼很大的罪名。
(1)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是苏轼说自己没有把法律的书读通,所以没法子使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结果却被指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
(2)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东海龙王如果知道皇上体恤民情的一番好意,就把这钱塘江甚至把这东海变成万亩良田,那老百姓不就不去弄潮了。说苏轼是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不对。其实东坡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
(3)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
树根在地底下是伸了还是曲了,我们不知道。只有潜伏在地下的龙才能知道。王珪跟皇上说,苏轼对您有不忠之心。皇上就是龙,他却非要到地底下去找那个什么蛰龙,这不就是谋反吗?宰相章敦实在看不下去,就说龙不一定非得是国君自称,历史上有很多的人都自称过龙。宋神宗说,对,诸葛孔明不就自称“卧龙”吗?他也不是皇上啊!王珪无语。
2.隐约的折射
“同是天涯失意人,何况相逢乃相识。”可以说,方山子舍弃功名利禄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对宦海浮沉、抑郁遭贬的苏轼应该别有一番触动。结合作者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当寓有自己肺腑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而隐约的折射。
3.苏轼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但在他一生的思想中,则以儒家枳极用世的思想为主线。因为自始至终,苏轼一直没有放弃的是为官出仕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这就是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