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凉州词(说课稿)(2)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凉州词》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属于沪教版的教材体系。
本课时是通过讲解和学习古诗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教材内容本课时主要通过《凉州词》这首古诗来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并理解《凉州词》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和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
•进行正确的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课文教材: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笔记和复习资料。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
2. 教学素材•《凉州词》的课文内容。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凉州词》的背景,例如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作者是谁等,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如“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喜欢读诗吗?”等。
2. 正文教学步骤一:课文导读教师可以展示《凉州词》的课文内容,并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它的意思。
可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上的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并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
步骤二:词汇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和生词较多的词汇进行分析和学习。
例如,“凉州”、“黄河”等词汇。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步骤三: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和寓意。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凉州词的说课稿
凉州词的说课稿一、说教材《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它以边塞风光为背景,通过对边塞将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边塞风光和士兵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边塞诗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盛唐时期的文学风貌。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体现了古代边塞文化:通过描绘边塞风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边塞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凉州词》,引导学生欣赏和领略诗歌中的意境美、韵律美和哲理美。
3.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诗中士兵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主要内容:《凉州词》共四句,每句七字,采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形式,表现了边塞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凉州词》的背景和主题,体会边塞文化的特点。
(2)掌握诗句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诗歌朗读能力。
(3)学会对诗句进行赏析,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采用启发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边塞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凉州词》的背景和主题。
(2)掌握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3)学会对诗句进行赏析。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边塞文化的特点。
(2)如何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说教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凉州词》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感。
1. 启发法:- 通过对边塞风光的图片展示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启发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学语文四年上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 共二套 含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上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共二套含教学反思第一套一、引入(10分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上古诗,题目是《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
我先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凉州风光,同时也包含了对征战士兵的崇敬之情。
那么,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二、内容讲解(15分钟)1. 掌握诗歌基本信息这首诗是王之涣在唐代创作的,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这首诗共有4句,每句4个字,总共16个字。
诗的韵脚是“杯-催-笑-回”,采用了押韵和平仄的形式。
2. 了解凉州的背景那么,你们知道凉州是哪里吗?凉州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那个时候是边塞要地,各种征战经常发生。
因此,王之涣用凉州作为这首诗的背景,既展示了凉州的壮丽风光,也表达了对征战士兵的敬佩之情。
3. 解读诗的意义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是描绘凉州的美景,葡萄酒是凉州的特产,夜光杯则是形容葡萄酒闪烁如星的美丽。
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表达了作者渴望留连凉州美景的情感,琵琶是古代一种乐器,它的声音被形容得就像在邀请人们一起留连。
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表达了作者对征战士兵的崇敬之情。
征战士兵在战争中受尽艰辛,他们的付出和冒险是不可取笑的。
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是提出一个问题,问征战士兵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归来。
这句话表达了对征战士兵的悲壮之情。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配对活动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配对活动,我会给大家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分别写有各种风景和事物的名词。
请大家根据诗中的描写,将卡片和诗句配对。
2. 小组讨论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这首诗的作者,你会如何表达对征战士兵的崇敬之情?四、拓展延伸(10分钟)同学们,我们刚才了解了《凉州词》的内容和意义,这首诗的作者王之涣,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歌。
你们可以自己去查找王之涣的其他作品,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凉州词说课稿
凉州词说课稿一、说教材《凉州词》是古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本文位于我国古代文学课程标准中古诗鉴赏部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期边塞诗的总结,也为后世边塞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主要描绘了边塞战场的壮丽景色和士兵们英勇杀敌的豪情壮志。
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边塞将士为国家、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崇高精神。
全文共四句,每句七字,采用了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边塞特色和艺术魅力。
《凉州词》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展现边塞风光,让学生了解边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2. 体现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4.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为学习其他边塞诗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熟练朗读《凉州词》,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b. 学习并掌握本文涉及的生字、词组、修辞手法等;c. 了解边塞诗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边塞诗。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分析《凉州词》的艺术特色;b. 运用阅读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感受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b.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下:1. 诗歌韵律和结构的特点;2. 边塞诗的写作背景和艺术特色;3. 学生对边塞将士英勇精神的感悟;4. 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内涵,理解边塞将士的英勇精神,同时关注学生对古诗鉴赏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说教法在教学《凉州词》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1. 启发法:我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诗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给我们怎样的视觉感受?”或“‘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诗歌的美。
凉州词说课稿
凉州词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教师,本次我将为大家带来的课题是《凉州词》。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取的是《凉州词》,该词为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通过描绘沙漠中的凄凉景色和诗人遭遇的困境,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识读、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学习和掌握几个常用汉字的拼音、意思以及基本用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诗歌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时光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识读、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学习几个常用汉字的拼音、意思以及基本用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约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沙漠风光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凉州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凉州吗?”“你们对沙漠的印象是什么?”2. 欣赏诗歌(约10分钟)利用音频或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欣赏《凉州词》。
在欣赏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词句解读(约15分钟)教师解读一些生词和短语,如“故人西辞黄鹤楼”、“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并解释其意思和使用方法。
4. 表演与艺术欣赏(约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安排小组同学进行合作朗诵,展示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情感用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
5. 情感体验(约10分钟)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了解珍惜时光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提出自己对于《凉州词》的理解和感悟。
五、板书设计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如:凉州词故人西辞黄鹤楼草萋萋、露凄凄你能解读出这其中的意境吗?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凉州词》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凉州词说课稿
《凉州词》说课稿一、说教材《凉州词》是北师大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写边塞苍凉而又壮阔的景象,表现出戍边战士们艰苦的生活,抒发了诗人慷慨而又悲壮的感情。
二、说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案导学”,“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教学中按“学习古诗六步法”,以“情”为突破,以“读”为依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正确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凉州词》悲而不失其壮的气概,感受古诗词的美,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三大目标,层层设置、步步晋阶。
目标一,读通读顺,此为表层解读;目标二,旨在疏通古诗之意思,此为中层解读;目标三,旨在感悟古诗之情,挖掘古诗之意味,此为深层解读。
由“意思”而“意味”,方得古诗学习之味。
四、说教法1.情境创设法运用画面创设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视频再现情境,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美的情趣。
2.重点字词剖析法抓住字眼入手,通过“初读-再读-品读”由浅入深的完成对古诗的理解。
3.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环节中的讲读环节,扣住关键句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五、说学法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用“学案导学”的模式,通过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等环节,充分的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放开的说,动情地读,大胆地想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题.2.解诗题,知诗人(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汇报交流)(因为课前已经示案自学,于是让学生直接进行信息反馈,交流搜集的资料,引导生生对话,生生补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
)(二)初读诗,读通顺1.播放范读,小组里按要求交流自学,自读。
2024《凉州词》说课稿范文
2024《凉州词》说课稿范文凉州词是唐代李商隐的一首名篇,下面我将就这首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凉州词》是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一篇文章。
这首诗以描写严寒的凉州为背景,通过对逆境中人们的坚韧和乐观态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深化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凉州词》背后的意象和情感,把握诗人表达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文本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品读《凉州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热爱。
二、说教法学法通过感知、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象是学习文学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情感互动法和研究性学习法。
学法是品读法和思维导图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诗歌的音频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同时,我还准备了相关的课件和教材,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凉州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凉州的独特氛围和文化底蕴。
然后,我会给学生出示一张凉州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去描绘凉州的自然景观。
接着,我提问学生:你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这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特点?环节二、品读诗歌我会播放《凉州词》的音频,让学生先自行阅读诗歌。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接下来,我会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环节三、理解诗歌意境通过观看一段与凉州相关的视频,我会引导学生感受视频中所展现的景色和氛围,并与诗歌进行对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第【1】篇〗【教材简析】《凉州词》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篇章页上半部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
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主要事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是边塞诗,七言绝句。
全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将士们痛快豪饮、一醉方休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学诗经验。
能借助注释大概读懂诗句的意思。
诗中的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个反问句,既有对战事的无奈,更有看透生死,无所畏惧的豁达情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
【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词、催、醉”3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法】诵读法启发法谈话法【学法】诵读法感悟法交流法【说教学准备】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出诗题1.诗词接龙猜地名后顺势出示地图上的凉州,引导学生借助名字,猜一猜当地气候。
2.引出古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3.引用《五凉全志》和历史资料,介绍凉州的重要地位。
4.板书课题,并齐读。
5.理解诗题。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
安康以前叫“金州”,如果人们根据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就叫——金州词。
【设计意图】图像化比语言重要。
开课的这个环节充满了地域特色,同时也为诗歌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风的形成》是小学科学河北版五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冷和热的基础上设计的,是本册书的核心单元。
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有关冷和热的现象,开展实验探究,利用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运用冷热方面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保温和散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在深入认识教材的基础上,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方面设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风的成因。
(3)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出风的成因,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 2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的情感。
3、知识目标(1)能用实验说明风的成因。
(2)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探究影响空气流动的因素以及风的成因。
实事求是地描述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空气的流动有了一定的了解。
加上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空气和风,了解了热传递的一种方式——对流。
所以探究风的形成问题的方法及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3、五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两年的时间,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形成。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有很大困难。
三、说教法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身边常见的材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想更好的了解风的形成。
古诗《凉州词》说课稿
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答疑问难,让学生放开地说,大胆地想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悟情,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在教师在设问时还缺乏对学生情的调查,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时是似而非,有的是答非所问,其二,学生的见识较少,在引导品读悟情时挖掘的不够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老师代答,再一个由于时间紧,学生的带着感情的诵读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品读悟诗情。
二、说教法
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首先,用音画导入根据乐曲想象情境,联想相应的诗句,从而揭题,让学生走文本,其次,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自读互读诗歌。说出诗的意思并质疑,让学生感知文本。然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悟情,引导学生抓住与酒杯有关的几个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征人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进而引导学生想想:战士们喝酒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来挖掘文本,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这位出征的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来悟战争的残酷,悲苦来达到悟诗情,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背诵其他的边塞诗和向学生推介有关的边塞诗的诗句让学生课外去收集来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边塞的特点。
《凉州词》说课稿
一、说教材
《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体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昂,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苦,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5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第【1】篇〗《凉州词》说课稿一、教材说明我所执教的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古诗二首的第一课时,《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体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昂,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苦。
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品读悟诗情。
二、说教法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首先,用音画导入根据乐曲想象情境,联想相应的诗句,从而揭题,让学生走进文本,其次,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自读互读诗歌。
说出诗的意思并质疑,让学生感知文本。
然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悟情,引导学生抓住与酒杯有关的几个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征人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进而引导学生想想:战士们喝酒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来挖掘文本,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这位出征的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来悟战争的残酷,悲苦来达到悟诗情,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通过背诵其他的边塞诗和向学生推介有关的边塞诗的诗句让学生课外去收集来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边塞的特点。
三、说学法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答疑问难,让学生放开地说,大胆地想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悟情,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后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在教师在设问时还缺乏对学生情的调查,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时是似而非,有的是答非所问,其二,学生的见识较少,在引导品读悟情时挖掘的不够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老师代答,再一个由于时间紧,学生的带着感情的诵读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凉州词》说课稿
《凉州词》说课稿(开场白)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凉州词》的说课稿。
《凉州词》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咏史之作,以写凉州的美景与岁月变迁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深深的忧愁之感。
在这篇诗中,王之涣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与精妙的意象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凉州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结构以及修辞手法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凉州词》的背景。
这首诗是写于唐代初年,当时凉州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边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诗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的就是凉州城的壮丽景色,然而由于战乱频繁与岁月的变迁,诗人所描述的景象已如今非,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内容结构)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凉州词》的内容结构。
整首诗共四句八行,采用绝句的形式。
第一二句写凉州城的壮丽景色,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为开头,通过山川的壮阔和大自然的景象烘托凉州城的宏伟与孤寂。
第三四句写诗人与亲友的离别,以及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深的忧愁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构建起一种凄凉的氛围,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凉州城的寂寥感合二为一。
(三、修辞手法)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凉州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首先是对景物的描写,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就是通过山川与天地相隔,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烘托出凉州城的壮丽与孤寂。
其次是对人物的描写,"洞庭青草湖边去,留下一地的荒凉"表达的是诗人与亲友的离别之情和岁月的变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念与忧伤。
另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凉州城的壮丽与时光变迁之残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愁。
(结束语)通过对《凉州词》的解读,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这首诗的背景与内容结构,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深深的忧愁之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第【1】篇〗《凉州词》教学设计一、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
3、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汇报,由乐曲联想诗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由来。
)二、初读感知。
⑴、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⑴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质疑。
(设计意图: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相机介绍这句诗的意思。
)“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5、问: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7、面对此请此景,你有什么感受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疑问,通过互相交流想象,以及老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古诗所表达得情感有进一步的了解)四、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
(略)2、教师推介。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
凉州词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凉州词》说课稿一、说教材:《凉州词》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古诗前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
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
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成为千古绝唱。
二、说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中以“情”为突破口,以“读”为依托,根据学生的读诗感受,由古诗的意象入手,采用“四步读诗法”,即“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感觉——读出意境”,引导学生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加深体验,培养语感。
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丰富文本,深化古诗内涵,提升审美情趣。
三、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
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凉州词说课稿
凉州词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西北边疆的壮阔景象,以及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也是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素材。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戍边将士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诗歌所传达的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二、说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大意。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大意。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西北边疆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出课题《凉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
(3)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3、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和纠正。
(3)教师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重点讲解疑难字词和诗句。
4、体会意境(1)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所展现的壮阔景象。
凉州词王翰说课稿
凉州词王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一课,《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寨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醉方休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昂,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苦,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生字,练习写好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品读悟诗情
二、说教法
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首先,用音画导入根据乐曲想象情境,联想相应的诗句。
从而揭题,让学生走进文本,其次,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自读互读诗歌。
说出诗的意思并质疑、让学生感知文本。
然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情情,引导学生抓住与酒杯有关的几个词启发学生见考:为什么在征人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进而引导学生想想:战士们喝酒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来挖掘文本,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这位出征的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
你有什么感受来悟战争的残酷,悲苦来达到悟诗情,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通过背诵其他的边寨诗和向学生推介有关的边案诗的诗句让学生课外去收集来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边塞的特点。
三、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答疑问难,让学生放开地说,大胆地想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设计间颗来引导学生悟情,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好。
3.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字。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说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诗人王翰的资料。
2.准备三至五首题为《凉州词》的诗对比、拓展学习。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要注意“催”字的读音是平舌音“cu”。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要注意“葡”“卧”字的写法。
另外,“葡萄”“琵琶”两个词语在构词方式上比较特殊,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类似的词语,但不必和学生讲构词的方法。
2.阅读教学学习这首古诗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
在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的同时,体会全诗慷慨激昂、豪放明快的感情。
具体建议如下:(1)通过查工具书、阅读书后注释等,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进而体会意境。
(2)在理解和感悟意境的过程中,可以配乐读诗,可以给诗配画,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上网查找资料,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意境等,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感悟。
(3)要调动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用多种形式理解诗意。
3.活动提示(1)“背诵这首诗”。
这道题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积累。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指示,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总结更多的朗读背诵的方法。
(2)“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词语,进行词语的积累。
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词语的特点,但不必讲构词的方法。
(3)“讨论交流”。
这道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学习理解诗意的学习情境。
学生可以根据诗的前两句,展开想象,画一画边关将士在一起举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据诗的后两句,想象将士们在一起互相劝酒的语言,写一段对话;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品读悟诗情。
说教学过程:一、音画时尚导入1、师: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歌。
2、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二、初读感知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3、汇报(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质颖三、品读悟诗情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5、问:这一杯酒杯喝完了吗?为什么?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7、面对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四、说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背诵其他的边塞诗(略)2、教师推介五、用钢笔书写这首诗六、说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毛笔写一写)3、积累其他的边塞诗。
《凉州词》说课稿
《凉州词》说课稿《凉州词》说课稿一、教材说明我所执教的第五单元的最终一课,古诗二首的第一课时,《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体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扬,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斗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凄惨、苦痛。
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同学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品读悟诗情。
二、说教法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首先,用音画导入依据乐曲想象情境,联想相应的诗句,从而揭题,让同学走进文本,其次,让同学合作学习、探究、自读互读诗歌。
说出诗的意思并质疑,让同学感知文本。
然后依据同学的质疑,引导同学悟情,引导同学抓住与酒杯有关的几个词启发同学思索:为什么在征人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进而引导同学想想:战士们喝酒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来挖掘文本,让同学把自己当作这位出征的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来悟战斗的残酷,悲苦来达到悟诗情,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终,通过背诵其他的边塞诗和向同学推介有关的边塞诗的诗句让同学课外去收集来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边塞的特点。
三、说学法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纳应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让同学自主、合作、探究,老师答疑问难,让同学放开地说,大胆地想来培育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和想象力量,并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同学悟情,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后反思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在老师在设问时还缺乏对同学情的调查,有些问题同学回答时是似而非,有的是答非所问,其二,同学的见识较少,在引导品读悟情时挖掘的不够深,在不得已的状况下只有老师代答,再一个由于时间紧,同学的带着感情的诵读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凉州词》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写的是边塞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体的情景,诗歌慷慨激昂,豪情满怀,表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无常和频繁,反映将士们生活的悲惨、痛苦,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5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品读悟诗情。
二、说教法
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教学流程:首先,用音画导入根据乐曲想象情境,联想相应的诗句,从而揭题,让学生走进文本,其次,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自读互读诗歌。
说出诗的意思并质疑,让学生感知文本。
然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悟情,引导学生抓住与酒杯有关的几个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征人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进而引导学生想想:战士们喝酒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来挖掘文本,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这位出征的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来悟战争的残酷,悲苦来达到悟诗情,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通过背诵其他的边塞诗和向学生推介有关的边塞诗的诗句让学生课外去收集来进一步的巩固和体会边塞的特点。
三、说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所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答疑问难,让学生放开地说,大胆地想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悟情,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表现在教师在设问时还缺乏对学生情的调查,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时是似而非,有的是答非所问,其二,学生的见识较少,在引导品读悟情时挖掘的不够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老师代答,再一个由于时间紧,学生的带着感情的诵读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