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考点精练:古诗文阅读文言文
阅读2(含答案)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考点精练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答案 C
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明、清两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B.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C.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D.世祖章皇帝:“世祖”是皇帝的庙号,“章”是谥号。
答案 B
解析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
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答案 B
解析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4.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
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宋史·侯蒙传》中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答案 A
解析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被人瞪了一眼那样极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
书》,共130篇。
答案 D
解析“编年体通史”错,应为“纪传体”。
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朝廷对官吏有严格的考课制度,考核政绩最差的称“课殿”,最好的称“课最”,考核结果是任免官吏的重要依据。
B.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解职”一词,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迁”与官职调动相关,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答案 C
解析“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7.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为“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答案 D
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8.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石”为汉郡守俸禄,即月俸百二十斛,故用为代称。“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两千石低一级的叫“比两千石”。
B.“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
C.“疏”指奏章,亦指上奏章。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D.“转”有时指的是“迁官转任”,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有时解释为贬官,如“转除”“转任”“转补”。
答案 D
解析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四年,署理
..浙江巡抚,寻实授。
十年,元丁父忧去职,十二年,服阕
..,授兵部侍郎,复命为浙江巡抚。累迁内阁学士,迁工
部侍郎,出为漕运
..,以垦山射猎..总督。腾越边外野人时入内地劫掠,而保山等处边民曰傈僳
为生,可用,乃募傈僳三百户屯种山地,以御野人,野人畏威,渐有降附者。
(节选自《清史稿·阮元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理”指某官职出现空缺,由其他人暂时代理。阮元先代理浙江巡抚,后正式担任此职。
B.“服阕”指古人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阮元因丁父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兵部侍郎。
C.“漕运”指从水道运输物资,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它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