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氏春秋》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3、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成诵,自主学习,学生讨论质疑。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作品,我们学过哪“几家”的作品?听过杂家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中的两则寓言,看看杂家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二)简介杂家。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吕氏春秋》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杂取诸子百家学说,大体上是利用参考了儒家的典籍和政治思想,吸取了道家、法家等各家学说的观点,初步形成了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医学、文学等各方面内容的庞杂理论体系。吕不韦编此书的用意是要综合诸子百家精华,总结历史经验,为即将到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提供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课文中的两则寓言都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

的意思明察当今实际情况,不死守故法。

(三)朗读《引婴投江》

1、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注意“过、方、引、啼、故、遽、任、悖”的词义理解。

注意“婴儿”在此处是指小孩。

2、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预设:课文中“其父虽善游……亦必悖矣。”是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预设2):作者评价“引婴渡江”的词是什么?前面叙述的事件,“悖”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引婴渡江——举动荒谬;“其父善游”——言论荒谬。

预设3)、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有调侃、嘲讽的意思,驳斥了“此其父善游”言论的荒谬。

预设4)总结本文的寓意:

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将会酿成

大错。

4、议一议,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现象发生呢?请同学在生活中找看。

5、背诵课文。

(四)同学朗读《刻舟求剑》。

1、合作学习:请同学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请查工具书的同学把所查的字、词自己上讲台书写到黑板上。

提醒学生注意“所”字结构的理解:“所”用在动词或介词+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的词组,相当于“……的事、物、地方”或“……的人”,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如:“所从坠”:落下去的地方。

“所契者”:用刀刻记号的地方

2、用开火车的形式翻译全文。

要求:先读一遍原文再翻译。一人一句,以逗号为单位。

3、朗读全文,品味语言。

预设1):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示。

明确:“惑”。

预设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明确:因为船是行驶的,而剑却仍在原地不动。

预设3)那么这个楚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明确:楚人看事物的眼光是静止的,思维是死板的,这样的行

为和思维,便催生了这样可笑的行为。

4、小结:

根据我们对上一则寓言分析的方法,请同学概括一下这则寓意是什么?明确:情况发生了变化,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经发生变化,否则便会失败。

5、这篇课文是成语“刻舟求剑”的出处,那么这个成语现在是什么意思?

明确: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请两位同学用这个成语造句。

5、诵读课文。

再读这一则寓言。并尽量在课堂背诵。

(五)作业:

1、抄写原文和加点字,并翻译一遍课文。

2、完成本课《品读》课内部分练习。

第二课时:

(一)温故: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有过于江上者过()于()

2)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方()引()

3)人问其故故()

4)岂遽善游岂()遽()善()

5)以此任物以()任()

6)亦必悖矣亦()悖()

7)有涉江者涉()

8)遽契其舟遽()舟()

9)是吾剑之所从坠:是()坠()

10)入水求之求()

11)不亦惑乎惑()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2)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是吾剑之所从坠

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默写第一则寓言的寓意。

(二)知新:

原文“察今”一共写了三个寓言故事,还有一个故事是《循表夜涉》。请同学查词典学习这则寓言。

循表夜涉①

荆人②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③。澭水暴益④,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⑤,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⑥。向⑦其先表之时,可导⑧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⑨败也。

注释:①选自《吕氏春秋察今》②荆人,即楚人。荆,楚国的别称。③先表澭水:先在澭水里设立标志。表,标志,原为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给河水的深度作标志,下文中“循表而夜涉”的“表”字是名词,标志。④暴益:指猛涨,益,同“溢”。⑤循表而夜涉:顺着标志夜间渡河。循,依着,顺着。涉,徒步渡水。⑥军惊而坏都舍:士卒惊恐而呼叫的声音,如同都市里的房屋倒塌一样。而,这里作“如”讲。都舍,都市里的房屋。⑦向:先前,以前。⑧导:引导渡河,涉水。所以:……的原因。

1、查到字词的同学来黑板上交流一下。

2、反复朗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范读课文

2)师生点评

3)全班朗读

3、抽几组同桌同学,一人朗读原文,一人翻译句子。一组一句。

4、分析思考:、

1)荆人攻宋前准备工作做得怎样?

明确:是充分的。

2)可为什么荆人会被溺死?

明确:情况变了,水位上涨了,但他们还是按照未涨水前的路线过河。

3)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荆人失败的原因?

明确: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