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强调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保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书籍、雕塑等,但是,只有在人脑中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才叫记忆.
经验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经历的事物、亦可情绪、动作。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记忆联结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三、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容量相当有限。二是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四、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
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如图6-1所示,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记忆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贮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记忆是一个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编码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
中。知识的存储有时也叫知识的表征。
提取是从指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记忆好坏是通过信息的提取表现出来的。
小结:这一节,我们主要讲述了记忆的概念、记忆的种类,以及记忆的基本结构和加工过程。
小问题:过去的经验无意识地影响到当前的作业任务,这种记忆称为什么记忆。
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本节教学目标:了解记忆的脑结构定位理论,记忆的脑机制和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有关记忆的脑结构定位理论,难点为记忆的SPI理论。
记忆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心理学家从整体行为的水平将记忆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并对其加工过程和结构进行研究;而神经心理学家则从分析的角度对记忆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
一、记忆的脑学说
(一)整合论
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最早提出的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为整合论。他认为记忆是整个脑皮层活动的结果,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这种看法,得到了“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该理论认为,神经细胞间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通路系统,任何一个神经细胞都不能离开细胞群而单独地进行活动。因此,记忆“痕迹”并不依靠某一固定的神经通路,它涉及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神经元的相互联系。
(二)定位说
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它认为记忆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有研究者发现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潘菲尔德在医治严重癫痫病人时,进行了开颅手术,开颅后他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引起了病人对往事的鲜明的回忆。鲁利亚发现,丘脑下部组织(透明隔、乳头体)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的障碍。损伤海马,短时记忆的内容不在向长时记忆转化。记忆还与额叶有关。
(三)记忆的SPI理论
SPI理论认为,人有多个记忆系统。各个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这些记忆模块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表6-1: 人类记忆的主要类型
例如,呈现一个句子,句子的不同信息就登记到相应的子系统中:即字词结构特征中的信息登记在知觉表征的字词形式系统中;其输出输入到语义系统,以便对字词和意义间的关系作更抽象的加工,语义系统的输出告诉大脑关于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可能性;这些产物还会到达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系统,工作记忆对信息做进一步的精细加工;情景记忆系统参照已经存在的情景确定新进入信息的时空关系,最后确定出这个句子的正确含义。
SPI模型没有说明不同系统的神经解剖结构,但它认为多重记忆系统并行地存在于不同的脑区中。近年来研究者的发现也越来越支持这一观点。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一)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人们认为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看法。
(二)突触结构
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