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每年比赛介绍

合集下载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学术竞赛活动。

该比赛旨在通过提供一个综合应用数学建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数学与实际问题的交叉应用。

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它要求参赛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真实问题,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和优化。

参赛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比赛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初赛和复赛。

初赛时,参赛学生需于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并将其解决方案提交给组委会。

复赛时,获得初赛优胜的队伍将被邀请参加复赛,他们将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并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建模和求解。

该比赛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每个参赛队伍通常由3到5名学生组成,他们需要在比赛期间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参赛学生需要提出合理的假设、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

该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技能的平台,同时也为推动中国数学与实际应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与这项比赛的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建模将继续在全国高校蓬勃发展,使更多学生受益,并且以其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竞赛简介中文名称: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文名称:China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英文简称:CUMCM 主办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二、竞赛宗旨: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

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

同学可以向本校教务部门咨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或各省(市、自治区)赛区组委会联系。

三、竞赛章程(2008年)第一条总则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第二条竞赛内容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

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第三条竞赛形式、规则和纪律1.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

2.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某个周末前后的三天内举行。

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数学建模与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客观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它的数学形式,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强调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数学得以进入了科研工作的各个领域。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诸如化学、生物、医药、地质、管理、社会科学等传统领域中,不是没有数学的用武之地,而是由于计算手段的不足而影响到数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进入这些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手段。

这不仅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数学本身提出了众多新的课题。

“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很早就在美国的科技界得到了共识。

传统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对未来科技人才需求。

基于这种前瞻性考虑,1985年美国数学教育界出现了一个名为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种通讯竞赛活动。

其目的就是以赛促教。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项活动很快发展为一项国际性的竞赛。

我国的部分高校于1989年参加了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活动,1992年举行了首届全国联赛。

1994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发文,要求在全国普通高校陆续开展数学建模、机械设计、电子设计等三大竞赛。

自此,在一些社会单位的资助下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在全国迅猛发展起来。

大多数的本科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

据统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参赛队由1993年的420个发展到2008年的12836个,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1022所院校。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都来自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如:“钻井布局”、“节水洗衣机”;有些还是来自当今前沿领域中的问题,如:“投资的收益和风险”、“DNA序列分类”。

与一般的竞赛活动不同,竞赛题目本身有些没有固定的答案。

评价建模工作看重的是建模的合理性、创造性、和使用的数学方法、算法等。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分甲、乙两组,甲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乙组竞赛只有大专生可以参加)。

大学生数学建模

大学生数学建模

第2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20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于美国。

我国应用数学家在国际交流中,深感美国的高科技水平及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对国家发展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便积极呼吁、发起、组织中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96年,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我国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拉开了序幕。

§2.1 数学建模竞赛的兴起1.Putnam(普特南)数学竞赛Putnam(普特南)家族几代人都擅长数学,关心数学教育,竞赛的首创者是William Lowell Putnam,他曾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数学系任职(后来当过校长),1921年撰文论述仿照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好处,得到他的妻兄、哈佛大学校长A.L.洛厄尔的支持,在20世纪20年代末举办过几次校际竞赛作为实验。

1935年逝世,他的遗孀秉承其遗志,设立了一笔12.5万美元的普特南基金会,并命他的两个儿子执行,这件事得到他们全家的挚友、著名美国数学家G.D.伯克霍夫的支持,伯克霍夫认为,再没有一门学科比数学更易于通过考试来测定能力的了。

G.D.伯克霍夫起草了竞赛的四项规定:①遵照普特南的遗愿,各校应派代表队参加,以集体成绩为自己的学校争取荣誉,代表队由三人组成,另外还可派个别选手参加,这对于派不出三个高水平学生组成代表队的一些较小的学校尤为相宜。

②由美国数学会管理,该协会是美国大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组织,不但名正言顺,而且便于动员和组织各校参加竞赛。

③给优胜队及个人颁发奖金和予以荣誉鼓励。

④给个人第一名提供在哈佛大学攻读“普特南研究学位”和奖学金。

首届普特南数学竞赛于1938年4月16日在哈佛大学举行, 1943年~1945年因第2次世界大战暂停了3届,到1946年第6届又恢复了,这时已由G.D.伯克霍夫之子B伯克霍夫经管此事,竞赛的组织也越来越完善,迄今已举行了70届,每年有数百所大学,数千名大学生参加,许多这一活动造优胜者,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和企业家。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199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它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举办的,是目前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项规模最大的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也是教育部高教司正式主办的仅有的两项学科竞赛之一。

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一般是由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求解方法,没有指定的参考书,没有规定的数学工具与手段,也没有已经成型的数学问题,从建立数学模型开始就要求同学们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

这就可能让同学们亲身去体验一下数学应用于相关学科之中时的创造或发现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意识和能力,取得在课堂里和书本上所无法代替的宝贵经验。

此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一般没有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性为主要标准,充分体现参赛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每组的赛题有两道,参赛者任选其一。

从几年来的赛题来看,这些题目涉及到许多领域的非常实际的问题,如98年的两道赛题分别是“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和“灾情巡视路线”,前者给出若干种股票、债券的收益率、交易费和预测的风险损失,要求制定一种投资方案,使总收益尽量大而整体风险尽量小,后者给出某县的乡村公路示意图,要求在路程最短、各巡视组均衡等不同条件下设计最优巡视路线。

再如 2003年的“SARS的传播”、“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抢渡长江”;2004年的“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饮酒驾车”、“公务员招聘”;2005年的“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DVD在线租赁”、“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很有时代意义。

数学建模各类竞赛时间

数学建模各类竞赛时间

数学建模竞赛时间汇总(仅供参考)国家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从9月24日上午8时开始,至9月28日中午12时结束。

竞赛报名时间顺延至9月18日。

)•数学中国数学建模挑战赛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于4月-6月举行,竞赛分为“建模基础”及“模型改进、应用”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比赛于4月22日-4月25日进行,第二阶段比赛于5月20日-23日进行。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于:2012年2月9号晚上8:01分(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2月13号晚上8:00(美国东部时间)举行!(注明:北京时间2012年2月10日早上9:01分——2012年2月14日早上9:00截止)•全国大学生电工建模竞赛两年一次,竞赛于11月下旬地区赛:•华东数学建模邀请赛报名时间:3月21日—4月30日,各校组织报名;比赛时间:5月4日—5月10日,正式比赛为三个题目,选做一个;收题时间:5月11日,各校完成答卷回收工作。

•苏北数学建模联盟赛•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华中数学建模联盟赛报名时间:2011年3月30日开始至2011年4月22日晚上9:00截止。

4月25日至4月27日为报名信息公示时间,届时将在华中数学建网()上公布报名参赛队伍信息(为保护大家隐私只公布部分信息)请大家认真核对报名信息。

竞赛时间:开始时间:2011年4月29日,上午9:00结束时间:2011年5月3日,上午9:00竞赛共为连续的96小时,各参赛队竞赛结束时应在规定时间、地点提交论文。

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

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

数学建模国赛奖项设置摘要:一、数学建模国赛简介1.赛事背景2.赛事目的二、奖项设置概述1.等级及数量2.评选标准三、具体奖项介绍1.特等奖2.一等奖3.二等奖4.三等奖四、获奖意义及对参赛者的激励1.对个人能力的肯定2.对未来发展的帮助3.对团队协作的认可正文:一、数学建模国赛简介数学建模国赛,全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我国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数学竞赛之一。

该赛事始于1992 年,由教育部主管,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奖项设置概述数学建模国赛设有多项奖项,以表彰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团队。

奖项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级,具体数量根据每年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而定。

评选标准主要根据参赛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以及建模过程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具体奖项介绍1.特等奖:特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最高的荣誉,一般设立1-2 个名额。

获得特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出色的创新能力,对问题有深刻理解,建模过程清晰、严谨,论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一等奖:一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较高层次的奖项,一般设立10 个左右的名额。

获得一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建模过程较为严谨,论文质量较高。

3.二等奖:二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层次较高的奖项,一般设立30 个左右的名额。

获得二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用性,建模过程较为完整,论文质量较好。

4.三等奖:三等奖是数学建模国赛中层次较低的奖项,一般设立80 个左右的名额。

获得三等奖的团队需要具备基本创新能力,建模过程较为完整,论文质量尚可。

四、获奖意义及对参赛者的激励数学建模国赛获奖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对于获奖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助力。

首先,获奖者可以在求职、升学等方面获得一定优势,增加竞争力。

其次,获奖者在比赛中锻炼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实际操作等能力将对未来的科研和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简介2020年最新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简介2020年最新

一、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画,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

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

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

不论是用数学方法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实际问题,还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通常借助计算机);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可谓是如虎添翼。

建模应用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和各种各样的应用问题紧密相关的。

数学的特点不仅在于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明确性和体系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它应用的广泛性。

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要求越来越精确,使得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科学的地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正在从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后备走到了前沿。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数学建模的几个过程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

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比赛时间:5月1日—5月4日
苏北数学建模联赛是由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协办及数学建模协会筹办的面向苏北及全国其他地区的跨校、跨地区性数学建模竞赛,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数学建模事业的发展,扩大中国矿业大学在数学建模方面的影响力;同时,给全国广大数学建模爱好者提供锻炼的平台和更多的参赛机会,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

联赛由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建模协会组织,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组织委员会负责每年发动报名、拟定赛题、组织优秀答卷的复审和评奖、印制获奖证书、举办颁奖仪式等。

竞赛分学校组织进行,每个学校的参赛地点自行安排,没有院校统一组织的参赛队可以向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组委会报名参赛。

每个参赛队由三名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大学生(本科或专科)组成,参赛队从A、B、C 题中任选一题完成论文,本科组和专科组分开评阅。

竞赛按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程序进行,报名时间为每年4月1日—4月29日(直接由学校统一报名),竞赛时间为5月1日—5月4日,网址: , 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一等奖占报名人数的5%、二等奖15%、三等奖25%,
如果有突出的论文将评为竞赛特等奖,凡成功提交论文的参赛队均获成功参赛奖。

对于获奖队伍将给予一定的奖品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
比赛时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上午8时至下一个星期一上午8时“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称为“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每年的竞赛时间为9月的第三个星期五上午8时至下一个星期一上午8时。

报名时间:从大赛的通知文稿发出后,就可以报名了,报名截止时间一般在开始比赛的前7-10天。

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

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

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

考核内容(竞赛内容):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

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评奖办法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

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

4.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

对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

对违反评奖工作规定的赛区,全国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

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数学建模竞赛(国际赛)
比赛时间:每年的二月中旬(共四天96个小时)
美国赛分为两种:MCM(Th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和ICM(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跨学
科建模竞赛)。

每年的美国赛共有A,B,C三个题,如果选做MCM竞赛,那么就在A,B题中选一题做,如果做ICM竞赛,那么就只能做C题。

美国赛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中旬举行,MCM规定,一个学校最多只能有4个队报名参赛,同一个系最多只能有两个队参赛.ICM规定一个学校最多只能有3个队报名参赛。

一名指导老师最多只能指导两个队,每个队的报名费为75美元。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设置四个奖项,分别为Outstanding Winner,Finalist,Meritorious Winner,Honorable Mentions。

在国内,约定俗成地将这四个奖项分别对应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