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宗庙祭祀场域的图像形态及其功能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宗庙祭祀场域的图像形态及其功能研究

【摘要】宗庙作为祖先崇拜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种族兴盛与存亡的象征,是资格的象征,是权力的象征.是血缘政治的象征。宗庙制度在周代被通过“礼”的形式固定下来,从不同等级的宗庙庙数、祭祀仪节、乐舞演奏等都有非常详细和严密的规定。同样的策略也被后代的统治者所沿用,把建立宗庙制度作为礼制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此彰显国家权力的归属。宗庙祭祀内容包括灵位、祖先的神像、坟墓等。而宋以后,皇家制作用于典礼和祭祀的帝王图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定制,主要表现为卷轴绢本的朝服像,不仅历代沿续,视如一朝一代的典章记录,同时亦作为家国大事,变成宗庙制度的重要内容。如此一来,帝王图像被与礼制、宗教、国家祭祀以及皇家帝系象征性地联系起来,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帝王图像的存在是帝王权力世袭合法性的重要见证;其次,帝王图像作为祭祖活动中的媒介,被通过仪式性表演使得帝王权力获取民众的心理认同。

【关键词1宗庙;祭祀;帝王图像;内涵

【作者简介】程万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文学博士,江苏南京210096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2)12 - 0005 - 05

祭祀是古代中国帝王政治生涯中需要做的一件大事。国家祭祀活动可以为统治者获取权力、集中权力减少阻力,并使他们建构的权力秩序合法化.,根据古代祭祀权的等级规定,能够进入国家祭祀体系的只能是帝王的祖先祭祀,同时还有先代帝王,以表明政治权力的正统传承关系,以增强人们的合法性认同。祭祀祖先,通常通过一特定场所的特定物象才可情有所系。于是,一类没有任何事件描述倾向的帝王图像代表帝王祖先的魂灵以及皇权传承有序的合法形式出现在宗庙祭祀之中。其特有的艺术形态以及所显示出的象征血缘、世系确立的工具性实用价值,值得深入探究。

一、祭祖礼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早在仰韶文化期间,就出现了“与宗教祭祀有关的标志图案和符号,以此显示某些权力,井提供唯一一种宗教祭祀在政治或其他场合发挥作用的线索”。由此可见,新石器时代的祭祀已经开始与政治权力发生着极为密切的内在关联。祭祀仪式对原始人的社会生活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把原始游牧或狩猎部族的非理性的野蛮生活纳八一定形式并使原始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化、社会化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祖先崇拜是将人们整合为一个较为固定的社会群体的最基本条件。越来越多的史料和研究成果表明,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不仅在当时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祭祀祖宗的礼仪也成为全部祭祀礼的根本与核心,是其他礼仪形成、扩展的母体。

与其它神灵不同,祖神是以先祖为造神原型,可以划分为两类:历史的和冲话的。历史上的祖先包括王家族谱上记录的国王;神话中的祖先,则是那些传说中的部落英雄,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部落英雄和后世存在直接的血缘关系,但由于他们是氏

族和部族集群的元父,同时也是这个集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有功于民,故而受到人们的崇拜并被神化而逐渐升华为神。除了三代的氏族部落祖先,还出现了更遥远的神话祖先,三皇五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更抽象,也具有更强的道德力量。三皇五帝是超氏族的神祗,很可能是在商周之际被创造出来的。这些新神祗的形成,是向高度统一的社会制度发展的过程中的宗教反映,他们的出现,与王国争取统治超越氏族的国家政治经济体系的过程同步。因此,祖神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在祖先祭祀活动中,无论是历史的或者神话中的帝王都成为超凡而神秘的被崇拜对象。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指出,祖先崇拜是全人类共有的宗教动机,是出于人类对生命的不可毁灭的统一性的感情,“死人活着”是人类祭祀祖先时共有的心态。

早期的祖先祭祀主要是为了祈求保护和庇佑。自周代开始,以嫡庶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开始实行,“宗法制的核心是缘关系建立的政治组织结构及其法则。在这种宗法政治结构中,每一级都对上一级为小宗,对下一级为大宗,大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关系,当然这种宗族形式的政权有其公共性质。”“礼也者,返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返本和尊祖”的礼仪制度,是“为了通过‘本’与‘古’的根源,使后人不忘其初始的情祝”。中国古代先民形成了这样一种惯性意识:祖先无论生或死,都在保护着自己的后代——本氏族、部落、酋邦的生存和延续,人与神,祖先与神灵,祖先、神灵与人世间的福祉,祖先崇拜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休戚相关。于是,中国人为了处理好个人与祖宗神、宗族与祖宗神之间的关系,便首先把祭祀祖宗之礼当成了最重要的方法和形式。宗庙作为祖先崇拜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殷商时期即现端倪。并且,彼时的祭祖仪式已然表现出高度的等级化特征。祖先的地位和神权被基于辈份分为依次递减的等级,普通人只能在家中祭祀他们的父祖近亲,王室和贵族得到许可建祖庙以祭祀其远祖,只有国王才有资格祭祀天帝、神话祖先和王室祖先。根据古代祭祀权的等级规定,能够进入国家祭祀体系的也只能是帝王的祖先祭祀。此外,历代王朝一般还以祭祖礼祭祀先代帝王,以表明政权的正统传承关系,增强人们的合法性认同。

“仪式的目的虽然是想控制自然,使自然秩序化,而实际上却是控制人类自己,使自身秩序化。”宗庙活动使得人子对已逝的先辈寄托思念之情的这样一种形式,被附加上更多的政治含义和统治意图。在当时,宗庙不仅仅只是纯粹的宗教活动中心,同时还成为极其重要的行政场所。宗庙是种族存亡的象征,是资格的象征,是权力的象征,是血缘政治的象征。周代所行国之大事诸如册命典礼、每月的告朔听政、军事上出师、授兵、献捷、献俘、外交盛会等,无一不在宗庙里举行,充分表明了崇拜祖神与强调王权的同一性。宗庙制度被通过“礼”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同等级的宗庙庙数、祭祀仪节、乐舞演奏等都有非常详细和严密的规定。同样的策略也被后代的统治者所沿用,把建立宗庙制度作为礼制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此彰显国家权力的归属。

祭祀内容包括灵位、祖先的神像、坟墓等。其中祖先的制像活动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释名》云:“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牌位并非描绘祖先形貌,而只是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被祭祀祖先的无形之神。像设,则代表有形之神,指先人的画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