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例1、2

合集下载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比例PPT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比例PPT

斜边也就按1∶4会了哪些知识?
1、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 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分为 三步:一看、二算、三画。一看,即看原图形 各边各占几格;二算,计算按一定的比把图形 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的各边各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后得到的新图形的各边长画出新 图形。
有“巨人”图六年级的学生,还有 淘气,“巨人”比淘气大很多。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 的比是4∶1,“巨人”教室与普 通教室的比也应该是4∶1,因此 要把普通教室及教室内的课桌、 椅子、黑板等均按4∶1放大。
知识提炼
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 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小试牛刀
观察左边的图片,你 发现了什么?和老师 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我发现了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并且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 角边都占8个格。
按1∶4缩小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 占 8÷4=2(个)格。
按计算出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所占的 格数,在方格纸上先画出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再连接斜边,即可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如下图:
仔细观察平面图,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普通教室的平面图的长和宽, 发现长占 5 个格,宽占 3 个格。
按4∶1的比放大后,长占5×4=20(个)格, 宽占3×4=12(个)格。
按计算出的“巨人”教室的长和宽所占的格 数,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如下图:
如果下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巨人”用的三角尺,你能 将这个三角形按1∶4缩小,画出我们用的三角尺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知识点1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比是4∶1。六年级 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 放大,该如何设计呢?想一想,说一说。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

)怎样才能看清呢?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板书: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板书:缩小)2.联系生活实际。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多媒体课件)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举例。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

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

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谈。

2.理解要求。

(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师:按2:1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其实就是要把原图形的各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相似图形第四讲--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相似图形第四讲--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相似图形第四讲--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知识要点1.位似图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2.位似图形的性质:①位似图形是相似形.②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3.位似图形的作法:选点;作射线;定对应点;连线.二、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精讲【知识要点】——位似图形的定义【例1】如图(1)、(2),CD∥AB,△OCD与△OAB是位似图形吗?为什么?【例2】按不同的方法将下列三个图形缩小为原来的12.归纳:利用位似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作图步骤.第一步:在原图上选取关键点若干个,并在原图外任取一点P.第二步:以点P为端点向各关键点作射线(或以各关键点为中心向点P作射线).第三步:分别在射线上取关键点的对应点,满足放缩比例.第四步:顺次连接截取点.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新图形.简记方法:1.选点;2.作射线;3.定对应点;4.连线.例3.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2,2),B(4,2),C(6,4),试将△ABC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缩小,使缩小后的△DEF与△ABC对应边比为1∶2.【随堂练习六】一、选择题1.如图,三个矩形中相似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没有相似矩形2.如图,△OCD与△OAB是位似三角形,则位似中心是 ( )A.点A B.点C C.点O D.点B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B.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C.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D.位似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必互相平行4.如图,三个正六边形全等,其中成位似图形关系的有 ( )A.0对 B.1对 C.2对 D.3对5.(福州)如图,正五边形FGHMN是由正五边形ABCDE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AB:FG=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DE=3MN B.3DE=2MN C.3∠A=2∠F D.2∠A=3∠F二、填空题6.如图,其中属于位似图形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7.如图,△ABC 和△DEF 是位似三角形,且AC=2DF ,则OE :OB=__________.8.如图,矩形ABCD 与矩形EFGH 是位似图形,OB :OF=3:5,则矩形ABCD 的面积:矩形EFGH 的面积=_________. 9.(宁德)如图,△ABC 和△DEF 是位似图形,且D 是OA 的中点,则EFBC=______. 10.(威海)如图,△ABC 与△DEF 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3,已知AB =4,则DE 的长为 .11.如图,ABC △与A B C '''△是位似图形,点O 是位似中心,若28ABC OA AA S '==△,,则A B C S '''=△________. 三、解答题12.(1)将△ABC 放大2倍,且位似中心选在△ABC 的边AB 上点O 处.(2)将正六边形ABCDEF 缩小50%,且位似中心选在图形的内部点O 处.第10题图 CODEFA B COA BB 'C 'A '(第11题图)13.(咸宁)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OA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在网格中画出△OAB的一个位似图形,使两个图形以点O为位似中心,且所画图形与△OAB的位似比为2:1.14.(凉山)如图,△ABC在方格纸中.(1)请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C(6,2),并求出点B的坐标.(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ABC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A′B′C′.(3)计算△A′B′C′的面积S.15.(安徽)如图,在对Rt △OAB 依次进行位似、轴对称和平移变换后得到△O ′A ′B ′. (1)在坐标纸上画出这几次变换相应的图形;(2)设P (x ,y )为△OAB 边上任一点,依次写出这几次变换后点P 对应点的坐标.O ABxO ′B ′A ′y。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应用作业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应用作业

√7.把一个长方形按1:3缩小后,面积是原来的九分之一【答案】对A.从面积变化的角度理解图形的缩小A4. 会从面积变化理解图形的缩小√√√√8..图中()号是(1)号长方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答案 4 号】B图形放缩的方法B1会利用图形放缩的方法进行选择√√√√9. 16:4=x:8【答案】 32D 解比例D1 能解比例√√√√10.利用方格纸把一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通过画图可以观察出周长由原来的8厘米变为32厘米,面积由原来的3平方厘米变为现在的36平方厘米。

C 图形放所缩的实际运用C1利用方格纸把图形进行放大√√√√11 利用方格纸,把一个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缩小成长2厘米的长方形,宽应为多少?C 图形放所缩的实际运用C2利用方格纸把图形进行缩小√√√12.把上面图形按照2:1的比例画出13 把下面图形按照1:3的比例缩小.一、填空题1. 会从面积变化理解图形的缩小(A4)。

1.1 1个半径是两厘米的圆,按照1:2缩小,面积是原来的()。

【答案 1/4】1.2 1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按照1:2缩小,面积是原来的()。

【答案 1/4 】1.3 1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按照1;3缩小,面积是原来的()。

【答案 1/9 】1.4 1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按照1;3缩小,面积是原来的()。

1.5 1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按照1;4缩小,面积是原来的()。

【答案 1/16 】2. 从线段比理解图形的放大(A1)2.1 1 个图形按照2:1扩大,周长扩大()倍。

【答案 2 】2.21 个图形按照4:1扩大,周长扩大()倍。

【答案 4】2.3 1 个图形按照5:1扩大,周长扩大()倍。

【答案 5】2.4 1 个图形周长扩大5倍,它是按照()扩大的。

【答案 5:1 】2.5 1 个图形周长扩大3倍,它是按照()扩大的。

【答案 3:1】3.从线段比理解图形的缩小(A3)3.1 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按照1;2的图形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在数学学科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的运用,还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以对应标题题型进行举例、分析和说明,旨在帮助中学生及其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一、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通过改变图形的尺寸,使得原图形变大或变小。

在进行放大与缩小时,我们需要确定一个比例尺,来表示放大或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通常以比例的形式表示,例如1:2、3:5等。

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方法1. 放大比例计算方法当我们要将一个图形放大时,需要确定放大的比例尺。

假设原图形的长度为L,放大比例为a:b,那么放大后的图形长度为aL:bL。

例如,如果原图形的长度为10cm,放大比例为1:2,那么放大后的图形长度为1cm×10:2cm×10=10cm:20cm。

2. 缩小比例计算方法当我们要将一个图形缩小时,同样需要确定缩小的比例尺。

假设原图形的长度为L,缩小比例为a:b,那么缩小后的图形长度为aL:bL。

例如,如果原图形的长度为15cm,缩小比例为3:5,那么缩小后的图形长度为3cm×15:5cm×15=45cm:75cm。

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1. 地图的缩放在制作地图时,为了能够清晰地显示地理信息,地图制作者常常需要将真实的地理信息缩小到适合纸张大小的比例。

例如,1:10000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1cm 代表实际地面上的10000cm,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清楚地看到各个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关系。

2. 模型的制作在模型制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将真实物体缩小到适合模型大小的比例。

例如,制作一辆汽车模型时,我们可以将真实汽车的尺寸按照比例缩小,以便能够更好地呈现在模型中。

3. 照片的放大在数码相机普及的今天,我们经常需要将照片进行放大,以便更清晰地看到细节。

第1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

第1课时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

第1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引入新知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教学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通过改变图形的尺寸,我们可以获得不同大小的副本。

本文将介绍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概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通过改变图形的尺寸,使得原图形的每条边以等比例放大或缩小。

放大与缩小比例可以用一个数值或一个分数表示,我们将通过几种常见的情况,介绍计算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方法。

二、正方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计算假设我们有一个正方形图形,边长为a。

如果需要将这个正方形放大为原来的2倍,即边长变为2a,可以计算放大比例为2。

同样地,如果需要将正方形缩小为原来的1/2,即边长变为a/2,可以计算缩小比例为1/2。

三、矩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计算对于矩形图形,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的边长放大与缩小比例。

假设矩形的长度为L,宽度为W。

如果要将矩形放大为原来的3倍,长度和宽度同时变为3L和3W,我们可以计算放大比例为3。

同样地,如果要将矩形缩小为原来的1/2,长度和宽度同时变为L/2和W/2,我们可以计算缩小比例为1/2。

四、圆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计算圆形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主要考虑半径的变化。

假设原来的圆形图形半径为r。

如果要将圆形放大为原来的2倍,半径变为2r,我们可以计算放大比例为2。

同样地,如果要将圆形缩小为原来的1/2,半径变为r/2,我们可以计算缩小比例为1/2。

五、实际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筑的尺寸,这就涉及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计算。

另外,制作模型、制作海报等等也需要考虑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

六、结语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计算方法,并了解了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计算比例,我们可以按照预定的尺寸要求对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

以上是关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计算的文章。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体会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把简单的图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

2、在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中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让学生体会所学知道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把简单图形按一定要求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理解在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中图形的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前几天学校组织了植树活动,当时老师拍了很多照片,想看看吗?出示三张变大的照片,前两张变形了,第三张形状不变。

二、理解放大与缩小1、认识放大.(1)师:这三幅图分别与原图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他们都变大了,但是①②画面发生了变形,只有③号不仅放大了,而且形状没有改变。

师:把一幅照片放大,怎样才能使它的形状不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图片的放大)。

(2)理解按4:1放大的意义。

师:要研究图形的放大的有关规律,就要研究图形在放大前后对应边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放大前后的长是一组对应边,放大前后的宽也是一组对应边。

师:请大家观察图中数据,比较一下三幅图的长与原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师:三幅图中只有图③与原图长的比和宽的比都是4 :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三幅图中只有图③的形状没有变化了吗?师:要使图形在放大过程中形状不变,就要使放大前后对应边的比要相等。

师:同学们像图③这样,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是4 : 1,就是把原来长方形按4 : 1的比放大。

(3)在创作中进一步理解放大。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把一个图形放大吗?学生自己创作,将一个长方形按( ):( )的比放大。

师:老师收集了这三幅作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在交流讨论中认识到:①图形放大的方法。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案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并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在此基础上,理解比例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

学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认为图形由小到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在前几天拍摄了一张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提问:(蛋糕缩小图)看得出拍的是什么吗?(太小看不清)怎么办?(鼠标拖动放大)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长方形画的长变长了,宽也变长了;整个画面比原来大了;虽然长与宽都变了,但形状没变等等。

教师:同学们眼力不错。

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没有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将长方形画按比例放大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画各部分按比例放大的现象。

]二、教学例1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课件)出示两幅画长和宽的数据:第一幅长方形画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第二幅长方形画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

提问: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有想法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案例(李颖颖)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案例(李颖颖)

从生活出发,走进图形王国------《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案例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

学生在已经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再来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同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又是教学比例的基础。

教材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和缩小》与“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相融合,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正确得进行表述,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一幅长方形图片(小一些)师:后面的同学看得清楚吗?老师把它变得大一些。

(拖动鼠标放大) 师:现在看清了吗?是什么?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很小,需要把它放大才能看清;而有些物体确很大,需要把它缩小才能很好地表示出来。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师:对了,像用放大镜看书、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都是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边说边出示书本56页的主题图。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借助小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

再通过演示放大与缩小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一)教学例1.1、认识图形的放大分析题意: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5.1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1) 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5.1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1) 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 5.1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1) 教案问题,如修建房屋和桥梁、修建公路和铁路等都需要先把物体绘在图纸上;同学们写生,也要按一定的比例把事物进行缩小(课件或小黑板演示);科学家在观察很小的微生物时也要用放大镜,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他们放大再记录下来(课件或小黑板演示),看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

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板书课题)1.教学例1。

(1)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例1图片,同桌互议: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学生:这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

(板书:形状相同,大小相同)教师:用课件或小黑板演示进行验证。

(2)同学们去过XX动物园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动物园吧!课件或小黑板演示:XX动物园,最后定格在大象图片,变成两张大小不同但画面相同的图片。

教师: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议一议。

学生: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

学生:图片的大小不同。

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图片在变小;从右往左观察,图片在变大。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或小黑板演示验证:两张图片景物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3)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到第一组图片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第二组是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但两张图片的大小不同,一张是另一张缩小的图片。

非常棒!教师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2.动手操作。

(1)摆正方形。

我们用火柴棍来摆一摆正方形,要求每个同学摆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摆好后仔细观察,同桌互议,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摆出的两个正方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房屋图和六边形图。

教师:这里还有一位建筑家,将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房屋建筑上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观察这两组图形的形状怎样?从左到右图形是怎样变化的?反之,从右到左又是怎样变化的?(3)总结提炼,揭示概念。

教师: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第三单元比与比例 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三单元比与比例 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三单元:比与比例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1 课时总第个教案主备人:陆艳华审核人:施俊教学内容:P38、39 例1、例2,“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课前准备:练习纸、直尺、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呈现例1 图片。

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为什么刚才看不清而现在能看清楚了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思索探究、形成概念1 出示两幅图片的长和宽。

(原来长方形画的长是8 厘米,宽是5 厘米;放大后长方形画的长是16 厘米,宽是10 厘米。

)教师:放大后图片的长是多少?原来图片呢?我们把这两条边叫做对应边。

放大后图片和原来图片对应的长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长是原来的2 倍,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按2:1 的比放大。

放大后的图片和原来图片对应的宽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宽是原来的2 倍,放大后宽和原来宽的比是2:1,把宽按2:1 的比放大。

)教师小结:把长方形画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和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多少?(2:1)这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 的比放大。

教师:如果反过来,把第二幅图变化成第一幅图,对应的长发生了什么变化?宽呢?缩小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多少?我们就说把第二幅图按1:2 的比缩小。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资源分析】:数学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与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经常是不同的。

生活中会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

数学里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它的每条边都按一定的比例变化,即每条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例1教学图形放大、缩小的含义,先观察在电脑上放大长方形的现象,分别研究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长、宽的关系。

然后联系长方形放大揭示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

在初步理解图形放大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主动迁移,认识图形的缩小。

让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解释图形按1∶2缩小的含义,初步形成图形缩小的概念。

例2在方格纸上画图形。

“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标准》的要求,因为方格能直观显示每条边的变化情况,操作方便,有利于概念的应用和巩固。

教材引导学生在画图前先思考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长、宽各是几格,应用概念进行推理,为正确画图做准备。

在画图以后,还要观察原来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再次体会图形放大、缩小时,每条边的长度都按相同的比变化。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中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中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难点: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谈话:每年我们都会拍集体照,看一看我们的集体照,你能从照片中找到自己吗?(大小看不清)怎么办?2、出示集体照根据同学们的想法有三位同学对图片进行了处理,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电脑操作:(生1:长不变,宽放大生2:宽不变,长放大生3:长和宽按一定的比放大)讲述:是的,其他两张都变形了,第三位同学不仅满足了老师的要求,把图形放大了,而且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2023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共四篇)

2023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共四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一)一、说教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再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探究中,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思考、操作验证、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图形放大或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体会图形相似的特点。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课件;答题卡、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四、说教学过程:一)、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揭示课题:1.借助实物投影放大、缩小。

在一张纸上写着我的生日,同学们,一起看看,知道我的生日了吗?(字很小,看不清)怎么办呢?(放在实物投影上放大)放大到看不清了,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把它缩小。

知道我的生日了吗?2.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看来呀,我们借助实物投影,我们可以把字放大或缩小。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吗?(课件展示生活中一些放大、缩小的实例)3.揭题: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平面图形入手研究。

二)、出示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2、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师:目标明确了,要实现本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完成吗?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P60页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2:1放大是什么意思?是把它们的什么放大了?2:1是谁与谁的比?前项表示什么?后项表示什么?2、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四).先学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确保人人都在认真看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 ⑤ )号图形是1号图形放大后 的图形,它是按( 3 ):( 2 )的比 放大的。





图中( ③ )号图形是1号图形缩小后 的图形,它是按( 1 ):( 2 )的比 缩小的。


图中2号三角形长直角边的长度是1号三角形 长直角边的( 2 )倍,2号三角形短直角边 的长度是1号三角形短直角边的( 2 )倍
图中2号三角形是把1号三角形按( 2:1)的 比放大得到的。1号三角形是把2号三角形按 ( 2:1)的比缩小得到的。





图中( )号图形是1号图形缩小后 的图形,它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 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它小 后的图形。
教学后记:
小结: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 了,但形状没变。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 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 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 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
试一试:
按2:1的比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 的图形。
按1:2的比画出下面图形缩小 后的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 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 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 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 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 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
1、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 说出两个比。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 比的比值各是多少?
王晓光拖动电脑的鼠标,把一幅长 方形画放大。
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第一幅长方形画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
第二幅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 两副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如果要把第一画幅按1:2的比缩 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各应是原来 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你 有什么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