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学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下册学案:第六单元第十三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Word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详细阅读《水浒传》原著,了解林冲被陷害的原因。
2.细读课文,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的变化过程。
3.进入林冲第一视角,揣摩林冲的心理,深入思考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
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作者施耐庵(1296—1370),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关于《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
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
2.梳理情节围绕林冲的经历,故事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沧州遇旧知——陆谦欲谋害——接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课堂探究活动策划:旅游旺季,无锡水浒城拟打造沉浸式5D短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让每位观影游客以林冲的第一视角进入影片,跟随林冲内心独白,亲临风雪之夜,领略《水浒传》的文化魅力。
作为策划团队,我们将为影片设计重点CG场景及林冲内心独白的台词,力求强化观众的代入感。
精良制作源于深入了解原著。
让我们细细品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聚焦典型场景,走入林冲的内心世界。
(一)沧州遇旧知重点CG场景:李小二酒店设计林冲独白(初版):林冲情感定位:(二)陆谦欲谋害重点CG场景1:街市刀铺设计林冲独白(初版):林冲情感定位:重点CG场景2:天王堂设计林冲独白(初版):林冲情感定位:(三)接管草料场重点CG场景1:大雪笼罩下的草料场设计林冲独白(初版):林冲情感定位:重点CG场景2:大雪压塌的草厅废墟设计林冲独白(初版):林冲情感定位:(四)山神庙复仇重点CG场景:大火焚烧的草料场,风雪交加的山神庙设计林冲独白(初版):林冲情感定位:核心素养专练阅读下面一段选文,按要求回答1~3题。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5 2 《边城(节选)》(学案)20202021学年同步备课
《边城(节选)》学案【文本解读】《边城》是沈从文的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的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向往。
小说围绕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描写了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悲凉。
学习本文,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看看散文化的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抓住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把握翠翠等人的性格特征;文中有大量的风俗和景物描写,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思考他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社会,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素养目标】1.了解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其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的文学形式。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鉴赏人物形象。
3.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难点】鉴赏小说的艺术技巧,体会小说中的人性美。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湖南凤凰人,苗族,现代著、、小说代表人物。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是唯一一个能赖一汪清泉写实生命的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2.相关背景1933年夏,沈从文偕夫人游崂山,在一条名叫“九水”的溪边,看到对岸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穿一身孝服,先在岸上烧了一堆纸钱,后又从溪里拎起一桶水向来时的方向走去。
看着她孤单怜弱的身影,沈从文想到了家乡小辈用河里或井里的水为去世的长辈抹洗尘垢的风俗,想到湘西一些小溪渡口人家常有的家庭格局,以及自己从湘西走出来艰苦奋斗的经历,不禁产生了写作《边城》的冲动。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学案 (2) (1)
《百年孤独(节选)》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全文的情节,着重分析乌尔苏拉这一人物形象。
2.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学法指导1.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初步把握小说的情节内容。
2.在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的主旨。
3.与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两部小说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的异同,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知识拓展一作者作品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马尔克斯在外祖父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
他的外祖父是个退役军官,为他讲内战的故事,外祖母博古通今,为他讲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的故事。
他说:“外祖母的魔幻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生活在其中,那是我的天地。
”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这成为他之后创作的重要源泉。
他的代表作有《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二背景资料“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
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
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三知识链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它和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
三下第三单元12课朱丽
②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
(3)投影展示3——课文朗读
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2.不添字或漏字。3、停顿恰当。
(4)投影展示4——词语
我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本课生词——
(密密麻麻、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恰好)
我根据分类,积累了这些词语。
评价标准:1.选字典型、全面。2.书写正确、规范。3.趣味识字的方法合理。4.词语的分类恰当。5.小组分工合理、全员参与。6.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大方自然。
三年级下册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学校:蒋集镇栗楼小学教师姓名:朱丽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密密麻麻
1、趣味识字
比一比:(1)绵(绵羊)—棉(棉花)(与“棉”对比识记)
(2)洽(融洽)—恰 (恰好)
猜谜语:给字丝不见,有水在左边。(洽)
问题二:别人没想到的是什么?
3、可从编者的意图去发问:
作者写《想别人没想到的》,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
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教学时间
1课时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预习展示 精讲点拨
导入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驼( ) 若( ) 恰( ) 恍( )
佗( ) 芳( ) 拾( ) 晃( )
二、照样子,写一写。
密密麻麻 ( ) ( ) ( )
整理整理 ( ) ( ) ( )
三、拼一拼,组词语。
称[chēng]( )[chèn]( )
《想别人没想到的》公开课教案
对小组合作完成创新项目的评估与反馈
教师将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内容 包括项目的创意性、实用性、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创新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同时,教师也会对课程本身进行 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完善未来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04
课程实践环节
设计创新思维训练活动
01
02
03
创新思维训练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 练活动,如头脑风暴、逆 向思维等,以激发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创新思维游戏
设计有趣的创新思维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创 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创新挑战任务
布置具有挑战性的创新任 务,让学生自主探索、实 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程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自 由发表观点,共同探讨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团队协作和沟通,加深对课 程内容的理解。
互动问答法
总结词
鼓励学生提问,增强课堂互动。
详细描述
在课程中,教师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通过问答的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度。 同时,教师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提高学习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促进共同进步。
05
课程总结与反思
总结课程重点内容
课程重点
实践操作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选取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 论其中所体现的创新思维。
课堂小结
总结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总结创新思维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布置作业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创新思维的短文或进行一次创新思维的 实践尝试。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启发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图片 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 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
利用课堂互动环节,鼓 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
,增强课堂互动性。
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 亲身体验创新思维的实
践应用,加深理解。
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
面。
04
作业与练习
基础练习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问关于创新思维的问题 ,让他们思考并回答,以此引出 新课。
课文讲解
课文内容解析
详细解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重点内容。
创新思维概念阐述
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与课文相关的主题, 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 ”等。
思考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 和未来发展有关,是否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评估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合适 ,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水平。
教学方法反思
01
02
0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技术手段的运用
小学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解读
小学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解读教案解读《想别人没想到的》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重要的阅读文章,它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阅读该文章也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本文将从教学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阐述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案解读之《想别人没想到的》。
一、课材分析1.教材内容《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描述同学们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中的经历,阐述了“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文章从最初的同学互相猜拳开始,逐渐转化为思考自己的策略,并加入了变化,让猜拳的结果更好玩。
最终,同学们的猜拳策略和游戏规则都不一样,但都能赢得游戏的胜利。
2.知识目标(1)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
(2)了解如何创新思维。
(3)在课外生活中体验思维创新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案解读1.导入活动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有趣的思维激发活动,帮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让孩子们猜测一些动物或物品的名称,限定一定数量的提示,并在一定时间内猜中,这既可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同时也为故事的主题奠定基础。
2.阅读引导引导孩子们观察阅读材料的标题、插图和段落,让他们简单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图。
然后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结尾的描写思路、语言特色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3.文本理解通过一定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现文章中的“石头、剪刀、布”游戏其实是思维创新的体现。
提出诸如“为什么同学们的游戏策略和规则不一样,但都能赢得游戏的胜利?”等问题,分析游戏规则和策略的多样性,引导孩子们找出不同策略的共同点,认识到创新思维在游戏的重要性。
4.活动设计通过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自主思考,找到不同的创新思维策略。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带有鼓励和创新的猜拳活动,让孩子们在猜拳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如加入数字元素(石头代表1,剪刀代表2,布代表3),随机变换命令(石头代表剪刀,剪刀代表布,布代表石头),等等。
优质课那回事儿
优质课那回事儿德州二中张明国优质课,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且说什么行业也都要进行一些技能比武一类的活动,比如,酿酒这个行业吧,在我们国家可是有历史的了,大家都喜欢喝酒,尤其是我等语文教师,喝杯小酒,既怡情又交流,偶尔醉上一回儿,还可以把自己当作李白一回,李白斗酒诗三百,我等不会作诗,也可以暂时忘却批改作业之苦啊,“呼儿将出换美酒,醒后接着改作业”,毕竟要比一直忙活着改作业要好一些吧。
再回来说酿酒,杜康那是大大有名的,估计也是当初大家选出来,通过什么能手课啊、优质课啊什么的活动。
如此看来,这优质课嘛,也就是大家凑在一起交流一下酿酒技艺的一项活动,你说一下怎么选材,他讲一下蒸煮的火候,然后看看透明度啊,看看挂杯情况啊,品品酒香啊,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选材不就是挖掘主题吗?蒸煮不就是品味语言吗?透明度、酒香不就是教学环节的利落程度吗?酒香不就是不同的教学风格吗?但是,对酿酒来说,应该坚持这么一条,首先是酿酒师要敬业,要喜欢酒,要不然,挺好的一坛酒给酿成醋了,李白是不喝了,拌点而黄瓜还可以。
其次是酿酒师要懂行,酒是分品的,同样的五谷杂粮,人家弄出来是茅台五粮液,好几千一瓶,你弄出来是三锅头四锅头,一块钱一斤还能搭二两,非得亏本不可。
三是酿酒师要有追求。
要把酿酒当作自己的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理想就在酿酒中,非有一种把酒酿成极品的想法。
四是要了解市场。
要跟踪市场的口味变化,比如咱们现在时兴清淡酒,38°的居多,你非得照着12°或者六十二度来弄,要不就成了啤酒,要不就成了白干儿。
效益肯定是没有的。
行业不同,但事理是相通的。
我们做语文教师首先也要敬业。
要爱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语文就像是爱自己的老婆一样,你真喜欢也好,假喜欢也罢,离婚是不容易的事情,那就把老婆看作一个美女吧,章子怡也行,刘亦菲也罢,你得去爱她,去爱语文。
毕竟房价这么高,结婚的门槛这么高,换职业如同换老婆一样真的不容易啊。
三年级下册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2.培养学生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能够运用正反问句进行思考。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2.课文分析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0分钟)1.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出本课的主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2.通过展示图片或简短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并询问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Step 2 阅读文本(15分钟)1.让学生阅读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尽量理解故事的内容。
2.帮助学生解决生词或难句,并进行适当的延伸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Step 3 组织讨论(20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讨论,主题为“你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吗?”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提问、回答和评价别人的观点。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
Step 4 进一步思考(15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 除了小熊指南针,你还能想到哪些东西可以帮助小熊找到食物?- 你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小熊的经历?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Step 5 小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们要学会关注他人,乐于助人。
2.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并将其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延伸:1.请学生设计一个类似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情景,并向同学们展示。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编写这个故事,并加上自己的情节和想法。
3.鼓励学生观察班级或家庭中的人和事,尝试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情,并在课堂上分享。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篇一」一、复习生字、词语全家奇妙却是精彩球赛关掉换球员写字音乐完全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课文围绕“奇妙”一词展开,文章奇妙在那里?学生读第2~5小节,找找奇妙藏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2.学生分组讨论,奇妙在哪里?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抓住这一点,询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
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3)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
(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
示课文第五小节: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对他人的关爱)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完成练习。
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因为我们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五、指导写字。
六、自问自答:带着问题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看了图,你看到了什么?”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采取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从文中来又到文中去,从课内到课外。
先让学生自主交流识记生字方法,接着让学生带拼音读生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然后到课文中找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自己进行组词。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
学生畅所欲言,有熟字加偏旁,增减笔画,看电视识字等等。
“这个字,你从哪里学到的?”体现了识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从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2.6 《孔雀东南飞》(并序) Word版含答案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点字音及文言基础学问,积累文中名句。
2.读: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冲突冲突和曲折的情节进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写:学习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写一篇小短文。
4.练:辨识并理解偏义复词。
一、诵记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3.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二、了解文学常识1.相关背景《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进展到相对严密完备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这个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与刘兰芝拒婚拒嫁,二人双双殉情。
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
2.文体学问“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宽敞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以绚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饰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三、夯实基础学问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字音识记①自缢.(yì)②箜篌..(kōnɡ hóu)③公姥.(mǔ) ④拊.掌(fǔ)⑤葳蕤..(wēi ruí) ⑥玳瑁..(dài mào)⑦纨.素(wán) ⑧窈窕..(yǎo tiǎo)⑨明月珰.(.dānɡ) ⑩婀娜..(ē nuó)⑪踯躅..(zhí zhú) ⑫便.言(pián)⑬否.泰(pǐ) ⑭晻.晻(yǎn)⑮怅.然(chànɡ) ⑯腰襦.(rú)⑰白鹄舫..(hú fǎnɡ) ⑱龙子幡.(fān)⑲鲑.珍(xié) ⑳青骢.马(cōnɡ)(2)辨形组词①⎩⎪⎨⎪⎧俜(伶俜)聘(聘请)骋(驰骋)②⎩⎪⎨⎪⎧蹑(蹑手蹑脚)摄(摄影)嗫(嗫嚅)③⎩⎪⎨⎪⎧磐(磐石)罄(罄竹难书)④⎩⎪⎨⎪⎧赍(赍助)赉(赏赉)2.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
九下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人物之马纯上学案(教师版)
九下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人物之马纯上学案(教师版)【相关回目】第十三回蘧駪夫求贤问业马纯上仗义疏财第十四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马秀才山洞遇神仙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人物介绍】简历:马二先生,字静,名纯上,处州人。
担任泰伯祠大祭的终献职务。
学历:考过六七个案首,科场不利,不曾中举。
职业:八股文文选主编。
衣着外貌:身长八尺,形容甚伟,头戴方巾,身穿蓝直裰,脚下粉底皂靴,面皮深黑,不多几根胡子。
形象分析:一、对待工作踏实、勤奋、认真。
马二先生出现在《儒林外史》第13回,与那些夸海口的人不同,马二先生与蘧公孙谈文章,字字诚恳,没有一句妄言。
对科举的见解也是一针见血,掏心掏肺,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马二先生做选文时,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要让读者读文章读了这一篇,能想十几篇的道理才最有好处。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吗?马二先生在选文时也是一心为了学子,希望自己的选文对他人真正有好处,用心良苦。
和后来的匡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18回提到,马二先生批300篇文章需要两个月,匡超人刚刚开始批选文,六天就批了300篇。
此处像是在贬低马二先生,其实不然。
马二先生作为选文名家,选文多年,不急不躁。
力求批文深思熟虑,有助于广大学子。
匡超人却是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水平高低且不说,在用心方面匡超人就稍逊一筹了。
马二先生在蘧公孙要求把他自己的名字刻在选文上时,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可见他对选文的严肃认真。
不过,33回又交代马二先生和蘧公孙同选了一本《历科程墨持运》。
是蘧公孙干正事了,还是马二先生碍于情面?不得而知。
二、为人率真、古道热肠、仗义疏财、乐于助人1.说到马二先生的率真、可爱之处,那就是在吃的方面。
在蘧公孙家吃饭时说,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这鱼暂且不动,倒是肉好。
一口气吃了四大碗饭,将一大碗烂肉吃的干干净净,后面又加了一碗饭,也吃的干干净净。
在马二先生一人穷游西湖时,也是多处提到吃的,对风景和人没有深刻的印象,就关心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教案全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写作教案●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主备人备课成员七年级语文老师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案教材多媒体教法与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1.看到他,你马上会想到关于他的哪些事?(出示多媒体图片)这些事件又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说话)2.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二、经典回顾1.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出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2.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出示《邓稼先》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3.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4.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出示《故乡》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5.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出示《药》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三、小试牛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六年级语文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案(一等奖)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寞”等15个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22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15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识记,如“惧、凄、栅、控”这类是左右结构的字,“寂寞、恐惧、凄凉”这类是心理活动的形容词。
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畜养”的“畜”读x ù,“圈养”的“圈”读juàn,“处境”的“处”读chǔ”。
2.阅读理解文中梗概部分用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鲁滨逊流落荒岛、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以默读的形式来阅读课文。
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感受鲁滨逊的处境,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境遇。
3.表达运用通过自主读文,感知文本,在再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感知文本,触发已有的生活体验,大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面对困难与烦恼的。
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通过原文和节选片段的对比阅读,感知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与精神。
通过小说的故事线索,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小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惧、凄、寞”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等22个词语。
高效课堂+模式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4篇(大全)
最新高效课堂+形式高效课堂五步教学形式4篇(大全)高效课堂+形式高效课堂五步教学形式篇一一、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化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考虑,使才能不断进步。
另外,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① 两角度备课。
对____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程度和生活经历都有宏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宏大。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
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的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
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②两条线教学。
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络;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明线是: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一样。
暗线是:在本节课教学中蕴藏着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时在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先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根据题中的信息,第①题和第②题该怎样列式呢?让学生动笔写一写。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16+7/16=,7/16-1/16=。
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一样。
三年级下册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范文
在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要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创造性地思考并设计出一些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需要与国家的教育标准和学校的教学要求相一致,并体现出悦目、明快、适度的特点。
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行为特征、兴趣和需求,使其愿意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在学习基础汉字时,可以利用拍照、识字、认字、拼音等方法,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要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设计出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
比如,在讲解生字时,可以通过绘图、联想、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熟记汉字和理解其中的意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在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要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互动等方式,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生动,并且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唐诗和宋词时,可以通过音乐、电子书、动画等方式,将古诗词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要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就需要在教学评价上下功夫,设计出一些新颖、实用的评价方式。
比如,可以利用模拟口语、听写、作文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奇山思想方法
• • • • • • • • 寓言两则 科利亚的木匣 陶罐和铁罐 *想别人没想到的 口语交际 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语文园地 六
•
基本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 能够比较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并在
此基础上进行想象。
• 处于转型期,认知水平有所发展,但以形象思
雪却输梅一段香。
模块三 自主读书,拓展延伸
《想别人没想到的》学案设计
一、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请用直线画下来。 二、 仔细阅读,完成以下题目 1、大徒弟画了什么?( )。 2、二徒弟是怎么画的?( ) 3、小徒弟画的是( ) 4、看到小徒弟的画,画师点头称赞,原因是( ) 5、联系上下文,你知道“恍然大悟”的意思吗( ) 三、你想起了哪些这样的事例,请写下来。 1、—————————— 2、——————————
教学设想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学,加强教材的整合。
语文园地 六
二、依托课后练习,引领学生探究发现。
二、依托课后练习,引领学生探究发现
三、巧用泡泡语,引领学生读书思考。
教学模块
• 模块一
• 模块二
自读导语,整体感知
师生共读,理解感悟
• 模块三
• 模块四
自主读书,拓展延伸
提供平台,展示交流
• 模块五
• 模块六
创编童话,表达运用
单元小测,检验收获
模块一 自读导语,整体感知
模块二 师生共读,理解感悟 寓言两则
解文题
知文意
悟道理
谈感想
科利亚的木匣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 )木匣→( )木匣→( 二、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
8《过万重山漫想》学案
《过万重山漫想》学案【学习目标】1、能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创作意图,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2、学会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之一——寻找关键语句,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能领会‚第一个敢为人先‛的精神实质,能深刻认识并领会‚第一个‛对后者的奉献精神及重要意义,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学习重点】1、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
2、结合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意思。
【学习难点】理清文章‚漫想‛的思路。
【学习课时】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刘征:原名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是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杂文家。
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多年从事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工作。
2、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0年,改革开放刚刚在中国大地上启动,许多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进取,可以说中国当时正如一条在奔涌大江中急速行驶的大船。
它是驶向远古,还是奔向未来,是坠入地府,还是驶入仙境,不但是作者,当时的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都存有这个疑问,可以说本文作者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了一次探索和思考,然后怀着严肃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写下了这篇文章,所以这篇文章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二、自主学习1、解题:①过:②万重山:③漫想:2、生字词(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⑴夔.门():⑵耸峙.():⑶黯.然():⑷怯.弱():⑸船篙.():⑹欹.侧():⑺坐骑.():⑻嘁.嘁嚓.嚓():⑼啃噬.():⑽摧山坼.()地:⑾胯.下():⑿抟.():⒀无恙.():⒁端倪.():⒂追溯.():⒃翎.毛():⒄燧.木():⒅船舷.():⒆以敝帚画西施:⒇轻而易举:三、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总体思路有起点、过程和终点。
那么,引起作者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3、请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
4、梳理思路:面对三峡万重山奇景,作者神思飞越,思古议今,展望未来,请说说作者是如何产生漫想的?四、课堂测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耸峙.(zhì)光束.(sù)竹篙.(gāo)千仞.(rèn)B怯.弱(qiè)唠.叨(dāo)疾.风(jī)眺.望(tiào)C词藻.(zǎo) 啃噬.(shì)馄.饨(hùn)翎.毛(líng)D燧木(suì)脊梁(jǐ)追溯(sù )巴蜀(shǔ)2、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嘘唏斑烂廖廖可数万刃之颠 B欧歌镣铐耸峙摧山坼地C隧木绚丽走头无路眼花缘乱 D叱咤缀学娇健凝神遐思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A 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导学案设计与反思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
内容比较简单。
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说话。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②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③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④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难点: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白纸五、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播放课件《传香》,教师讲故事激趣,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学生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1、2、(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
读课文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读准下列字音:召()集骆()驼(),称()赞恰()好露()出禁()不住数()不尽()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用课件出示填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课文讲的是()考查(),看谁在()画出的骆驼()。
大徒弟画满了(),二徒弟画了(),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一只骆驼(),另一只骆驼(),但却表示()的骆驼。
(三)、学生自读课文,重点研读: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找出答案:2 、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读出相应的段落,找出答案:3、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1)(2)…………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5、根据问题研读课文(四)、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画多)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3、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预设: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5、根据问题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⑴读一读画师的话⑵理解“若隐若现”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8、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12、完整地读课文。
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4、画师是怎么评价的?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⑴读一读画师的话⑵理解“若隐若现”(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5、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理解“恍然大悟”(五)、拓展内容。
拓展: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深山藏古寺”的诗句。
(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1、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例如:曹冲称象……2、试在一张白纸上使自己画的骆驼最大。
(六)、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附板书设计: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大徒弟很多二徒弟许多小徒弟两只以少代多(妙)《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导学案设计与反思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
内容比较简单。
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难点: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谁能讲一讲大家都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指名讲故事,要求讲得清楚、简洁。
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3、用课件出示填空,来帮助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画多)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3、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5、根据问题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⑴读一读画师的话⑵理解“若隐若现”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8、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12、完整地读课文。
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1、引言:宋代的赵佶皇帝喜欢以诗做画。
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
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
课件出示: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2、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五)、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五、板书设计: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大徒弟很多二徒弟许多小徒弟两只以少代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