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看!有位小朋友在做摆图形的游戏,看他摆的多整齐!(出示课本图片) 观察图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行有5个,有3行,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3个5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谁会列出算式:3乘5=15这是前面学过的知识,现在难不倒大家,你敢挑战更难的吗?出示:剩余“2”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呢?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1、独立尝试:列出算式师巡视:点名板书。

2、生讲解列出的算式:生1:5+5+5+2=17(这个算式是一年级学过的连加,把每行的个数加起来,大家都明白。

)生2:5X3+2=17(这个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看起来有点复杂,你给大家讲一下吗?5X3表示每行5个,有3行,表示3个5 是15,再加剩余的“2”,就等于17.),生3:4X5-3=17(这个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看起来也很复杂,你给大家讲一下,5X4表示每行5个,有4行,表示4个5 是20,本来有3个5,为了好算,就先算出4个5,再把多着的“3”去掉,就等于17.),师:我们原来学过这种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那今天这两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减法的算式,叫什么呢?出示课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3、跟踪练习:我也画了一些图形,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圆形吗?生:独立解决。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要求:1、同位两人轮流讲讲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其意义是什么?2、你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X4+2=18,4X5-2=18,生1:先算4X4表示4行,每行4个,4个4是多少?再加上剩下的2.生2:先算4X5表示4行,每行5个,第五行是2个,所以减去“2”.4、师:观察这些乘加、乘减的算式,回想计算过程时: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呢?师总结:都是先算乘法,在算加减的。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乘加混合运算a. 引导学生观察乘加混合运算的算式,发现其特点。

b. 讲解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c. 学生尝试计算乘加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点评并指导。

(2)乘减混合运算a. 引导学生观察乘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发现其特点。

b. 讲解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c. 学生尝试计算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解决实际问题a. 出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b. 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2)趣味数学活动设计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相关的趣味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3.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材分析】: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本单元的设计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价值。

2、突出了运算法则形式的层次性。

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教材在设计内容时采取了“减缓坡度、留有空间”的策略。

一方面,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概括和提炼;同时,还注重将一部分空间留给学生,在他们获得了“先乘后加减”的经验后,主动推广,概括出“先除后加减”的结论,最后形成完整地认识。

这样一安排,有利于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算理,提出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掌握运算顺序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题,先来考考大家,看谁反应快!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信息(课件出示图片),女生有30人,男生20人,问题是一共多少人?第二个条件,问题是生列式,师板书。

师:为什么用加法?这里是将谁和谁合起来了?板书:女生+男生=总人数师:像这样含有文字的式子就是数量关系式。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不错,而且还能用数量关系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把这道题改编一下,你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吗?二、初步感知1、师: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下:(纸条贴)呈现:合唱队女生站5行,每行6人;男生有20人。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是一种必要的探究过程,它有助于反思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篇1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是四册教材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但对于比较聪明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根据学生的基础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一、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 因此,这节课我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将全班学生的名字按照行列利用多____呈现出来,7行6列,并告诉学生我们班有16名女生,问有多少名男生,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并迅速计算出结果,把计算过程告诉大家。

之后又呈现了,学生中的一些相关数学信息:一只玫瑰花3 元,每顿营养餐7元钱,打电话每分钟6角,一根跳绳4元,一吨水4元,每天上6节课,每个星期有7天。

将这节课的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得有兴趣。

二、大胆尝试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曾经参加过马明艳老师讲的数形结合讲座,当时没有很好的消化应用。

在我的这节课中,大胆的尝试了一把,学生给了我很好的答卷,学生能够理清楚数学信息中的关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图画出来,利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三角、小圆点、集合图等,加上自己简单的文字注释把题意表述出来,而且还能把自己的理解讲清楚。

三、训练学生审题意识。

审清题目要求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我为学生出示的题都是文字叙述,在学生画图后再解答,但是往往生活中的题是有色彩的,由声音的,需要观察的。

因此,在课的`将要结束时,我让学生认真看了教材,一是了解今天学习了什么,二是让学生认识有图有字的题。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 30
4. 比一比,算一算。 32+3×20
= 32 + 60 = 92
32+3-20 = 35 - 20 = 15
56-7×8 = 56 - 56
=0 56÷7×8
= 8 ×8
= 64
17×3+20 = 51+20
= 71 17+3×20
= 17+60
= 77
5.
(1)买4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
答:一共用去35元。
1
(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 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应先算什么?
50-15×2
= 50 - 30
= 20 ( 元 ) 答:应找回20元。
1
5×3+20
50-15×2
= 15 + 20 = 50 - 30
= 35
= 20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
50+50×7 = 50 +350 = 400
40 - 7×4 = 40 - 28 = 12
15×3 - 25 = 45 - 25 = 20
3. 2×36+20 = 72 + 20 = 92
190-30×5 = 190 - 150 = 40
78-12×4 = 78 - 48
= 93(千克)
答:这只鸵鸟的体重93千克。
1
(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3 本笔记本多少元。
5×3=15(元) 15+20=35(元)
1
(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因此我认真准备了这节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年上册第47页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

例题给出了一个实际情景:小华买了3个皮球,每个皮球5元,又买了2个足球,每个足球10元,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个例题,学生可以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册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问学生如果我要买3个篮球和2个足球,我需要花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例题:我在黑板上写出例题,解释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3. 学生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选几位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答案。

4. 讲解答案:我讲解学生们的答案,并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

5.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公式,并配合例题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运算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小华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又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2元,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小华一共花了18元。

(2)小明有5个橘子,每个橘子2元,他又买了3个香蕉,每个香蕉4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小明一共花了2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

2.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难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相关推荐《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电脑演示】第一组:5+7-3 10-5+2学生回答后。

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我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电脑出示:左右过渡,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这第二组算式该怎样算呢?第二组:1245 235出示,学生回答后。

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出示:5+32 54 -15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师结:看来同学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混合运算。

板书,揭题:混合运算二、新授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

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齐读】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九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九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九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结合实例,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解答。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九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结果。

2. 提高题: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学生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否理解,课堂练习是否完成,课后作业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3. 改进措施: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溧阳市西平小学戎建平教学内容:新苏教版教材第34页例题,3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听说我们班同学的计算能力很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计算有关的问题,好不好?看屏幕1、情境导入(录音):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去超市买学习用品(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你能帮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要求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回答出示:3本笔记本的价钱+1个书包的价钱=一共用去的元数)根据数量关系,你能列算式解答吗?(独立列式解答,师巡视收集反馈材料)2、反馈:预案5×3=15(元)15+20=35(元) 5×3+20=35(元)第二个先算5×3得到的15写在前面,就和5×3+20的计算过程一样了呀,与这个算式不匹配。

20在前面移下来时也应该写在前面。

第三个算式应先算乘法。

第四个:没算的部分没有移下来。

(注意提问材料提供的学生是否明白错在哪里)比较:20+5×3和5×3+20计算时又有什么共同点?(仍然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仍然先算5×3)(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计算时都是先算乘法)最后还要答(学生答)6、解决了小军的问题我们再来看:(出示情境图录音)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同学们这个问题你理解吗?要求找回多少元,应该怎么想?你能说一说数量关系吗?(50元-2盒水彩笔的钱=找回的钱)根据分析,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如果你真的遇到困难,老师这里还有爱心小贴士)出示:爱心小贴士:列一列:根据分析,列综合算式解答。

小学三年级数学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大巴车上共有48人。 有两辆中巴车, 每辆车上有26人。
大巴车的人数 + 2辆中巴车的人数 = 总人数
分步算式: 26×2=52(人) 48+52=100(人)
综合算式:
48+26×2 =48+52 =100(人)
探索新知
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 应该先算什么?
48+26×2
第六单元 混合运算
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 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复习导入
计算。
16×8= 128 24×7= 168 19×9= 171
情景导入
一共有60 只篮子。
还可以住进 几2 只熊猫?。
课堂小结
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 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 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18+27×5 =18+135 =153(千克) 答:师生一共摘了 153 千克。
学以致用 5.我帮熊猫安新家。
观察情景图,读取信息。
尝试两种方法解答。
有16个山洞, 每个山洞能住 4只。
已经住进62只。
分步算式:
16×4=64(只) 64-62=2(只)
综合算式:
16×4-62 =64-62 =2(只)
我们来了18 家,每家分 3只篮子。
这辆大巴 车上共有 48人。
后面还有两辆 中巴车,每辆 车上有26人。
明明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所以,表达式:9 × (4 - 2) + 3 解法:同样,先进行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再 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所以
例子
9 × (4 - 2) + 3 = 9 × 2 + 3 = 18 + 3 = 21 所以,结果为21
例子
例4
计算以下表达式:(8 - 3) × (6 - 2) 解法:同样,先进行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所以 (8 - 3) × (6 - 2) = (5 × )4 = (20) = 20 结果是20
乘加乘减混 合运算
-
运算法则
目录
例子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是数学中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是掌握了加 减乘除概念后自然而然需要掌握的一种运算
x
以下我们列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则和例子
1
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
乘法和加法的优先级比减法 高
即,如果有加法和乘法同时存在,那么先进 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如果有括号, 那么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运算法则
r
xxxxx
运算法则
例如:5 × (2 + 3) + 2 = 25 + 2 = 27
以上就是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本运 算法则。在实际使用中,可能还需要 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练习和巩固。如 果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提 问
2
例子
例子
让我们通过一些 例子来进一步理 解乘加乘减混合
运算
例子
例1
计算以下表达式:9 × (4 + 5) + 3
解法:根据运算法则,先进行括号内的加法 运算,再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所以 9 × (4 + 5) + 3 = 9 × 9 + 3 = 81 + 3 = 84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 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  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并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用。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用,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讲解: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用(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2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建立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模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摆积木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喜欢摆积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片上摆的积木是什么图形的?图1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会发现积木的形状是小正方体。

师:仔细观察,这些正方体是怎么摆的?预设1:横着摆,一行摆5个,摆了3行,还多了2个。

预设2:竖着摆,有2行摆4个,有3行摆了3个。

预设3:竖着摆,一行摆3个,有这样的5行,还多了2个。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设计意图】通过图示让学生自主观察信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考,激发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一)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师:那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预设:17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1:一个一个数的。

预设2:我可以计算出来。

师:用自己的方法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二)组内交流,归纳方法师: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分享吗?要求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建立乘加模型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算的?预设1: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一横行有5个,有这样的3行,就是5+5+5=15,再加上2个,一共有17个,列式是:5+5+5+2=17(个)预设2:我们小组和第1组想的一样,先算一行有5个,有3行,3×5=15,再加上2个,列式是:5×3+2=17(个)预设3: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一竖行有3个,有这样的5行,3×5=15,再加上2个,一共有17个,列式是:5×3+2=17(个)预设4: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有2竖行,一行有4个,2×4=8;有3竖行,一行3个,3×3=9,再把它们的和加起来是17个,列式是:2×4=8,3×3=9,8+9=17(个)教师组织学生边交流,边思考,弄清楚所列算式分别求的是图中的哪一部分,交流中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情境教学,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运算的实际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乘加乘减运算的掌握,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运算对生活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给出几个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计算。
2.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计算方法,分享解题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总结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系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初步了解了乘法运算。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掌握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引导,帮助他们建立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熟练运用。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面对复杂的运算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数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上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数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上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探索新知
还剩几只篮子?
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 3只篮子。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探索新知
还剩几只篮子?
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 3只篮子。
总只数、已分的只数、剩下的只数三者的关系是: 总只数-已分的只数 = 剩下的只数 总只数知道了,要先求已分的只数。
第六单元 混合运算
6.1 乘加、乘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 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复习导入
计算。 16×8= 128 24×7= 19×9= 168 171
情景导入
一共有60 只篮子。
答:买1千克巧克力比买3千克水果糖多 用59元钱。
学以致用
3、学校运动会上,参加接力赛的有12组,每组4人。参加 跳绳比赛的有20人,参加接力赛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12×4+20 =48+20 =68(人)
答:参加接力赛和跳绳的一共有68人。
学以致用
4.李老师带领5个小组的同学去农场摘棉花。
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先求已经分了多少只篮子。
18×3=54(只)
再求还剩几只篮子。
60-54=6(只)
探索新知
还剩几只篮子? 总只数-已分的只数=剩下的只数
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 3只篮子。
60-18×3
怎样计算呢?
先求已经分了多少只篮子。
再求还剩几只篮子。
60-18×3 = 60-54 = 6(只)
60-18×3 = 42×3 = 126(只)
没有道理, 不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吗?
如果仍然要问“还剩多少个篮子?”你会解决吗?自己
在数学本
上试试看。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总结:不管哪一种算式我们都是用了同一种方法, 都是先 算要分多少个篮子,再算还剩几个。
观察综合算式,总结算法,揭示课题
1、观察综合算式,是怎么算出得数。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师生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动 态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
这切都在等着我们来摘呢!
这节课,我们就 起去采摘节上逛 逛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采摘活动入手,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
泗店镇中心小学教师备课
教学内容
(课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设计者
第三单元信息窗第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4、进 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根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贴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贴数学问题)
(1)还剩几只篮子?
(2)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会解决吗?请同学说一下算式。
2、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与刚才的图相比,有什么不一 样的数学信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冈吋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解决了采摘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的采摘活动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跟老师说说这次采 摘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总结:像这种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 还有一个名 字叫乘减混
合运算。(板书课题)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板贴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一共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少人?
同学们会做吗?请你自己解决,开始吧。(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
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
3、观察算式,交流算法,揭示课题 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先算一一,再算一一
总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种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 法的综合算式叫乘加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4、总结算法
请你认真观察这几个混合运算,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乘法)
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重要先算什么?
归纳: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