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减)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乘加混合运算a. 引导学生观察乘加混合运算的算式,发现其特点。

b. 讲解乘加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c. 学生尝试计算乘加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点评并指导。

(2)乘减混合运算a. 引导学生观察乘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发现其特点。

b. 讲解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c. 学生尝试计算乘减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1)解决实际问题a. 出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解答。

b. 学生独立完成实际问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2)趣味数学活动设计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相关的趣味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3.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应用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审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乘加乘

乘加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十单元“混合运算”中“乘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

本课在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后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具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教材先通过解决“旅游团有多少人?”,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对比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的合理性;接着解决“应该找回多少”,放手解决,对比发现不同计算方法,理解乘减混合运算运算的合理性;最后对比所有算式,体会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运算的合理性。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诉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情感目标: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的混合运算顺序与以往的混合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很大的区别,我认为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外出旅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内容有趣、贴近实际,把枯燥计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

本节课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不同于以往(从左向右运算),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本课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材分析】: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本单元的设计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价值。

2、突出了运算法则形式的层次性。

对于学生来讲,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教材在设计内容时采取了“减缓坡度、留有空间”的策略。

一方面,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概括和提炼;同时,还注重将一部分空间留给学生,在他们获得了“先乘后加减”的经验后,主动推广,概括出“先除后加减”的结论,最后形成完整地认识。

这样一安排,有利于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算理,提出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掌握运算顺序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题,先来考考大家,看谁反应快!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信息(课件出示图片),女生有30人,男生20人,问题是一共多少人?第二个条件,问题是生列式,师板书。

师:为什么用加法?这里是将谁和谁合起来了?板书:女生+男生=总人数师:像这样含有文字的式子就是数量关系式。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不错,而且还能用数量关系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把这道题改编一下,你有信心接受新的挑战吗?二、初步感知1、师: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下:(纸条贴)呈现:合唱队女生站5行,每行6人;男生有20人。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金鸡镇中心校黎艳丽【教学目标】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算式。

⒉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3.通过对比、推理总结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通过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算式。

(口答)20+10—5= 2×3×4= 3×5÷3=(提问:各题都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2.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文具店看看。

3.提问:你能看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吗?(生自由回答)二、探究新知(一)引导学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1.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元?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

3.结合学生的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要求学生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并出示:一共用去多少元=买3本笔记本的钱+买1个书包的钱。

4.引出综合算式。

介绍:像刚才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元”时,列了两道算式,并一步一步地去解答。

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道算式叫“分步算式”。

我们还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含有两步运算的算式。

结合数量关系式边介绍,边板书。

先写出求3本笔记本价钱的算式5×3,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并用它与20相加,即5×3+20,这样的算式叫作“综合算式”。

5.初步理解运算顺序,介绍书写格式。

3上6-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

3上6-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说课稿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李玥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含有两级的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载体。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心智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好奇、喜欢动手操作等特点,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和合理推理的能力。

在知识储备上,已经理解和掌握了乘法、加法、减法三种计算。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要板贴的问题二、教法、学法本节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以思维活动为主旨,以动手计算为辅助。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篇一新版的课本中例题的呈现就是一道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这样的呈现简单明了,但似乎没什么能吸引学生去探索的东西,所以我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创设了一个情境:“红花有525朵,黄花朵数有81朵,蓝花有56朵,绿花朵数是黄蓝朵数之差的3倍,求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接着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理清解题思路。

同学们自主思考得出:要求出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就应该先算出的绿化的朵数。

先让学生通过列分步算式,再把分步算式并成综合算式。

许多同学把算式列成525 ÷(81-56)某2后,发现计算顺序与解题思路产生矛盾。

这时我出示了中括号,并说明当小括号不够用时,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而且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从分布到综合突出运算顺序的一致性,因此学生自己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的错误原因基础上认识中括号,从而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比,不仅知道为什么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中括号。

这样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清楚、扎实,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有对运算顺序得分析,有针对运算顺序得改错,还有判断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不习惯去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小括号与中括号不恰当的使用,我觉得本课还有一些提高空间: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尽可能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

如在教学中,可加入“画顺序线”,即可增加形象感,并多加入一些巩固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二《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片断:1、出示例题图,看图,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交流。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因此我认真准备了这节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年上册第47页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

例题给出了一个实际情景:小华买了3个皮球,每个皮球5元,又买了2个足球,每个足球10元,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通过这个例题,学生可以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册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问学生如果我要买3个篮球和2个足球,我需要花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例题:我在黑板上写出例题,解释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3. 学生练习:我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选几位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答案。

4. 讲解答案:我讲解学生们的答案,并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

5.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公式,并配合例题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运算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小华买了4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又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2元,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小华一共花了18元。

(2)小明有5个橘子,每个橘子2元,他又买了3个香蕉,每个香蕉4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小明一共花了22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上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

2.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难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题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题
1. 例题1,计算5 × 3 + 10 4 × 2。

解答,首先按照乘法和加法的优先级进行计算,得到 15 + 10 8,然后再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最终结果为 17。

2. 例题2,计算8 × 2 6 + 5 × 3。

解答,同样按照乘法和加法的优先级进行计算,得到 16 6 + 15,然后再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最终结果为 25。

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通过多种组合方式来设计,可以增加数字的位数和复杂度,也可以引入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同时,这种类型的题目也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和优惠活动,或者计算时间和距离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

总之,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题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计,既能够
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数学练习形式。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相关推荐《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电脑演示】第一组:5+7-3 10-5+2学生回答后。

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我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电脑出示:左右过渡,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这第二组算式该怎样算呢?第二组:1245 235出示,学生回答后。

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出示:5+32 54 -15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师结:看来同学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混合运算。

板书,揭题:混合运算二、新授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

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齐读】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九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九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九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结合实例,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解答。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九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结果。

2. 提高题: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学生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否理解,课堂练习是否完成,课后作业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3. 改进措施: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溧阳市西平小学戎建平教学内容:新苏教版教材第34页例题,3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听说我们班同学的计算能力很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计算有关的问题,好不好?看屏幕1、情境导入(录音):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去超市买学习用品(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你能帮小军解决这个问题吗?要求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想?(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回答出示:3本笔记本的价钱+1个书包的价钱=一共用去的元数)根据数量关系,你能列算式解答吗?(独立列式解答,师巡视收集反馈材料)2、反馈:预案5×3=15(元)15+20=35(元) 5×3+20=35(元)第二个先算5×3得到的15写在前面,就和5×3+20的计算过程一样了呀,与这个算式不匹配。

20在前面移下来时也应该写在前面。

第三个算式应先算乘法。

第四个:没算的部分没有移下来。

(注意提问材料提供的学生是否明白错在哪里)比较:20+5×3和5×3+20计算时又有什么共同点?(仍然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仍然先算5×3)(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计算时都是先算乘法)最后还要答(学生答)6、解决了小军的问题我们再来看:(出示情境图录音)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同学们这个问题你理解吗?要求找回多少元,应该怎么想?你能说一说数量关系吗?(50元-2盒水彩笔的钱=找回的钱)根据分析,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如果你真的遇到困难,老师这里还有爱心小贴士)出示:爱心小贴士:列一列:根据分析,列综合算式解答。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 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  青岛版

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并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用。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用,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讲解: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3.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用(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

《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

《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5篇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是四册教材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但对于比较聪明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根据学生的基础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一、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 因此,这节课我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将全班学生的名字按照行列利用多____呈现出来,7行6列,并告诉学生我们班有16名女生,问有多少名男生,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出,并迅速计算出结果,把计算过程告诉大家。

之后又呈现了,学生中的一些相关数学信息:一只玫瑰花3 元,每顿营养餐7元钱,打电话每分钟6角,一根跳绳4元,一吨水4元,每天上6节课,每个星期有7天。

将这节课的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得有兴趣。

二、大胆尝试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曾经参加过马明艳老师讲的数形结合讲座,当时没有很好的消化应用。

在我的这节课中,大胆的尝试了一把,学生给了我很好的答卷,学生能够理清楚数学信息中的关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图画出来,利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三角、小圆点、集合图等,加上自己简单的文字注释把题意表述出来,而且还能把自己的理解讲清楚。

三、训练学生审题意识。

审清题目要求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我为学生出示的题都是文字叙述,在学生画图后再解答,但是往往生活中的题是有色彩的,由声音的,需要观察的。

因此,在课的将要结束时,我让学生认真看了教材,一是了解今天学习了什么,二是让学生认识有图有字的题。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

1、没有在黑板上给孩子们一个画图的样板,好让一些学困生有一个基本的数形结合的了解,完全有必要找个学生到前边来画图板眼,老师也好及时的指导。

2、数形结合的图比较单一,没有出现线段图,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我完全可以找一些聪明的同学尝试一下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另外可以和中高年级接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 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加法、减法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结合具体例子,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3)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4.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六、附录本节课所需的教具、学具等物品。

注:本教案根据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相应教材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

教案背景:本节课通过登泰山的情景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并结合自己的旅游实践,想一想,如果你是导游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由此导入,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结合图片上的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尝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会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要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说一说先求什么问题,在求什么问题,让学生体会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课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通过情境图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材中的情境图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较容易的就能提出与这节课有关的问题。

易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我们就跟随旅游团一起去泰山游玩。

二、探求新知(一)出示情境图:师:我们到了山口后,如果你是导游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让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出示问题:旅游团一共多少人?师: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找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信息吗?让生仔细观察后说一说需要的信息,师并且出示信息: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5人。

(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三)汇报合作成果:1、让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2、生说算式,师出示算式:4×9=36 36+5=413、还有没有其他做法?4、让生说一说,师出示算式:4×9+5=415、你能说一说4×9+5你是怎样做的吗,你为什么这样做?(四)师总结:要想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分好的4组有多少人,再加上剩下的5人。

所以无论我们分步计算还是列综合算式计算,都要先算4×9。

三、巩固新知1、师:从图上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用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2、让生想一想,做一做。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5、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美丽的沂源,有许多好玩的地方,你知道都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照片,请你猜一下是哪个著名的景点?织女洞
播放课件:
这儿真的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好,首先我们来到的是织女洞景区的停车场。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辆小汽车?
②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③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④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⑤停车场里停了9辆大汽车,每辆车收费6元,司机叔叔付50元钱,够吗?
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2个问题。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把你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交流
把你的算式和你的想法在你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小组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2、刚才这个小组交流的真不错,那你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做的吗?
课件演示:我把旅游团的人分成了几部分?2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了的,另一部分是剩下的。

我用这样的一条线段表示一组9人,4个组就需要几条这样的线段?4条;而剩下的5人,我用短一点的线段表示。

先算出已经分好的4个组有多少人。

算式是4×9或9×4,再算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4×9+5=41(人),也可是5+4×9=41(人),而不管怎样列式,在算的时候,都要先算出4个组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4×9。

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3、比较2种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一个是分步计算,要写2个算式;另一个是综合计算,写一个算式就可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2个综合算式,它们包含哪2种运算?
板书: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
师:而像这样的,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运算叫乘加混合运算。

板书:乘加混合运算
师:这两种写法又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都有乘法和加法,都是先求已经分好组的有多少人,都是先算4×9。

师:现在你知道在混合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什么?对先算乘法。

板书:先算乘法。

师:请你思考一下,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一说为什么?
4、下面请你试着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答第二个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算完的同学请你思考一下,这个算式包含哪两种运算?你是怎样算的?先算的什么?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中又含有哪两种运算呢?
生:乘法和减法。

板书:(减)
师: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它乘减混和运算。

(板书:乘减)
师:在乘减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乘法。

师:也就是说,在乘加和乘减算式里,我们都要先算?
生:乘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读一下它的运算顺序:
齐读: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6、停车场里一共有多少辆车?
谁会列综合算式?先算什么呢?
五、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一起来听一首儿歌。

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精神抖擞的等待着老师的挑战了,有信心吗?
1、首先来挑战大家的是喜羊羊
2、改错。

3、解决问题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乘加(减)混合运算
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先算乘法。

4×9=36(人)4×9+5=41(人)
36+5=41(人)5+4×9=41(人)
4×3=12(人)4×3-9=3(人)
12-9=3(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