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合集下载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

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诗歌中的缺失意识研究作者:李春娜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20世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幼年时失去父亲,同时母亲精神失常,诗人不幸又患有哮喘,因此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她早期的代表诗歌《鱼》和《人蛾》中,流露出作者某些悲伤、凄凉和孤独的感情,但是在她的作品中,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缺失与自我的平衡,寻找自我实体和虚体的认同。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肖普;《鱼》;《人蛾》;平衡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07-03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从未停止对人生中缺失的思考。

虽然在她早期的诗歌作品中,健康的缺失、爱的缺失、与外界交流的缺失使毕肖普无法控制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流露出孤独与伤痛的情感,但是她从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给安·斯蒂文森的信中,她写到:“虽然我拥有…不幸的童年‟这份奖品,它哀伤得几乎可以收入教科书,但是请不要认为我一直沉溺于其中。

”(科尔维尔.6)恰恰相反,她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找寻缺失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与联系。

而这一探索历程为她的中期以及后期的诗歌作品中,对“缺失”一词的得出的最终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她的第一本诗集《北与南》中,勇敢的“鱼”、孤独的“人蛾”、顽强的“莠草”等主角一一登场,他们或身有伤痛、或孤独寂寞、或心怀悲伤,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一种平衡和认同,这也正是女诗人不同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原因之一。

有些诗人,才华熠熠,也在寻觅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却往往卷入认知和感情混乱的漩涡无法自拔。

而毕肖普在经历了各类缺失所产生的痛苦后,却走向了一个平静而又和谐的人生终点,这是她令人惊叹而又令人钦佩的艺术与人生态度的升华历程,也是她对自己那漂泊、孤独一生的最好诠释。

伊丽莎白·毕肖普《六节诗》中流动意象的分析--从图形-背景理论的

伊丽莎白·毕肖普《六节诗》中流动意象的分析--从图形-背景理论的

构严格遵循了传统六节诗结构。第一诗节每一行的 末尾单 词 为 房 子 (house)、祖 母 (grandmother)、孩 子 (child)、火炉 (stove)、年鉴 (almanac)、眼泪 (tears)。 而往下的每一诗节的末尾都重复出现了这六个单词, 并且出现的顺序与位置都严格遵循了六节诗的结构。 通过诗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词汇,对我们研究认知诗学 理论下图形—背景的转化以及诗人所使用的陌生化 手法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 促使我们更好地探究诗人的内心活动及作者想抒发 的童年创伤。
[摘 要]伊丽莎白·毕肖普的童年充满动荡和残缺。在她还是个婴儿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的母亲因此精神失 常,在毕肖普 5岁的时候就被送入精神病院直至终老。对她来说,童年的这一经历给她幼小的心灵所带来的创伤是无 法估量的。在《六节诗》中,她遵循了诗歌传统而严谨的六行诗体,房子、祖母、孩子、火炉、年鉴、眼泪在每一句的末尾 重复出现并且不断循环。本文旨在通过认知诗学理论下图形—背景的理论以及诗人对意象所使用的陌生化的手法,将 流动的意象不断变为图形来了解诗人童年的创伤及在精神上的超越。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肖普;《六节诗》;图形—背景理论;流动意象;心灵创伤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9)06004402 [收稿日期]2019-03-22
伊 丽 莎 白 · 毕 肖 普 (ElizabethBishop,1911- 1979)是美国 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 一。她是美国的桂冠诗人,曾获得普利策奖。毕肖普 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是继狄金森、斯蒂文斯、玛丽 ·摩尔之后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在毕肖普的诗学 里,诗歌创作应是物质内化为精神,而不是精神外化 为物质。因此,诗人应该回到大自然,回到主、客体机 械二分之前的客体世界中去,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 观察、去 交 流、去 发 现 万 物 作 为 存 在 的 一 种 生 命 力。”[1]在毕肖普诗歌中看似普通、微小的意象,可以 帮助我们抵达她的内心深处,去了解她的童年所带给 她的创伤。同时,我们也可以跟随诗人一起徜徉在意 象的世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笔者在第一部分致 力于叙述六节诗的具体形式;第二部分具体阐释毕肖 普的杰出诗作《六节诗》中图形背景理论的具体运用, 进而挖掘其深刻内涵;本文第三部分阐述与图形背景 理论不可分离的陌生化手法在毕肖普诗歌中的应用; 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当同时代的诗人大多 直接表述自己的情感,进而使自己的情感跃然纸上, 毕肖普则选择了克制与缄默的方式来展现她的心灵 创伤。

非个人化理论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鱼》中的运用

非个人化理论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鱼》中的运用

非个人化理论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鱼》中的运用【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在美国文学史上,毕晓普从不把自己纳入任何学派,坚持传统的韵律格式,诗风平易,强调感情的自控。

她的诗歌总是呈现出冷峻,硬朗的风格,这种风格恰好与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不谋而合,这个理论对毕晓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鱼》是毕晓普的一首名作,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分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即通过分析诗歌的题目,客观性的景物描写和普遍真理的揭示。

【关键词】非个人化;伊丽莎白·毕晓普;客观;鱼引言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和短篇小说家,获得美国桂冠诗人的称号,在1956年因其诗歌的独创性成为普利策奖得主。

她的独创性主要是因为她的客观性的想象力。

她认为客观性的诗歌是她所有作品中最成功的部分。

《鱼》是毕晓普的一篇代表作,诗歌以捕鱼人最平常的一天写起,主要讲述了捕鱼人捕到的一条鱼以及对鱼的一些客观的描写,最后进过思想斗争把鱼从新放归大自然的过程。

1.诗的题目的选定本文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来分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运用。

诗的题目是首先吸引读者的部分,本诗的题目是《鱼》,鱼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的生物,为什么诗人选择的是鱼而不是其他的生物呢?因为鱼具有一般生物所具有的几乎所有的特点,例如:鱼需要呼吸氧气才能存活,在鱼的生命中,它也需要战胜很多的困难,才能得以生存。

毕晓普选择了一个能代表普遍生命的一个生物,就像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写到的“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如果毕晓普所描述的事物,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那么她的整个文章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当一个作家决定写诗或是小说的时候,他必须认识到他所描述的东西必须具有事物存在的普遍特征。

在这首诗里,诗人选择了鱼来描述她的生态意识,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

毕肖普诗歌鉴赏

毕肖普诗歌鉴赏

毕肖普诗歌鉴赏作者:李亦阳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8期前两天看一篇外媒的文章,讲的是一位老师怎么在一个枪击、骚乱、难民、恐袭等等频发的时代教会学生尊重和理解差异,尊重生命。

她提到了毕肖普(Elisabeth Bishop)的一首诗,这首诗让曾经叫嚣着一切可以用枪解决的小男孩竟也最终说出了“正是他(诗中的大鱼)不值得活,却也仍然活了下来”这种话。

觉得伊丽莎白·毕肖普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又去查了一些她的资料和诗。

不过先将这首把生命尊严细腻透彻展现的《鱼》摘录在这,这首诗也是毕肖普的代表作之一,也代表了她的一种主要诗歌类型。

《鱼》我捉到一条大鱼把他放在小船旁边一半露出水面,用我的钩子固定在他的嘴上的一角他没有反抗。

他完全没有反抗。

他悬垂着令其烦恼之重,顺从而又庄严似乎毫不在意。

此处彼处,他的褐色皮肤上被拉出皱纹就像古老的壁纸,还有它那深褐的条纹也像是壁纸上那盛开的玫瑰在岁月中被沾污和磨失。

他身上布满圈圈点点,就像精美的菩提花饰,……毕肖普曾说:“写诗是一件不自然的行为,而诗人努力的目标就是使它们变得自然一些。

”这位曾获美国桂冠诗人和普利策奖的美国女诗人,创作的作品并不多,她生前发表的诗加起来不过七八十首。

毕肖普读书时代的女友露易丝·克莱恩,是美国百万富翁、前马萨诸塞州州长温斯洛普·克莱恩的女儿,母亲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之一,标准的富家女。

两人毕业后,金钱无舆,一起云游欧洲。

1937年,她们在弗罗里达买房,一起住了5年。

克莱恩会不时往返纽约,正是这期间,毕肖普为她写了恋人絮语般的《致纽约》(其实《鱼》也诞生于这个时期):当你走出褐砂石住宅来到灰色人行道上,来到洒了水的街,楼群的一侧与太阳并排升起宛如一片微光灼烁的小麦原野。

——小麦,而不是燕麦,亲爱的。

若是小麦,恐怕就不是你播种的,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想知道你正在做什么,要去往何方。

(包慧怡译)一生如候鸟迁徙,却没有家的归宿的毕肖普的第二位伴侣是陪伴了她十余年巴西生活的巴西建筑师罗塔·德·索雷思(从照片和毕肖普为她写的诗当中的黑发,想到的是弗里达的形象感觉),同样是一位巴西的富家女。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作者:王文飞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03期[摘要]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不幸的遭遇使其在作品中流露出“渴望”与“缺失”。

尽管如此,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寻找自我认同。

本文结合拉康的“无意识”理论、镜像阶段对毕肖普的诗歌进行解读,探究诗人在其诗歌中的自我构建过程以及诗歌背后隐藏的“潜文本”。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肖普;拉康;缺失;寻找[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72-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84[本刊网址]http://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诗坛杰出诗人之一。

毕肖普自幼丧父,母亲精神失常。

失去双亲后,她过着不稳定的生活,在加拿大的外祖母和美国波士顿的姨母的轮流抚养下长大。

不仅如此,年少的毕肖普还饱受疾病之苦。

因此,童年的创伤给毕晓普的一生都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据安妮·史蒂文森回忆,毕晓普谈起她的童年时曾说过“童年生活是每个诗人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可以说,毕晓普几乎所有最重要的诗歌都与她的童年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她的大部分诗歌都涉及到这种缺失。

本文结合拉康的“无意识”理论、镜像阶段对毕肖普的诗歌进行解读:首先对拉康无意识理论中的“欲望”以及镜像阶段进行梳理和论述;其次,借助拉康无意识理论中的能指和所指来分析诗歌中的“水”、“鱼”、“人蛾”等意象中隐喻和转喻的滑动链,揭示童年创伤给诗人带来的一些“缺失”以及由“缺失”所造成的伤痛感;然后,通过拉康镜像阶段和对欲望的阐释进行文本解读,透析诗人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识和寻找;最后,得出结论:诗人只能不断追寻,才能获得心灵的暂时平静和慰藉。

一、无意识的“欲望”、镜像阶段无意识层面的“欲望”(desire)是拉康构建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无意识指的是主体被压抑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本能欲望和经验,并且拉康认为“无意识是第一位的”。

伊丽莎白_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伊丽莎白_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内容摘要:作为 20 世纪杰出诗人之一,伊丽莎白 ?毕晓普的诗歌独树一帜。

她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私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运用恰当的意象、视角转换以及反讽,在客观世界中寻找“对应物”搭配成图案,从而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客观想象力” 。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意象视角转换反讽伊丽莎白 ?毕晓普( Elizabeth Bishop, 191-1979 )是 20 世纪美国重要女诗人之一。

毕晓普的诗歌数量虽少,却获誉良多。

谢默斯 ?希尼( Seamus Heaney,1939-)在《数到一百:论伊丽莎白 ?毕晓普》中称赞她是“最缄默和文雅的诗人”。

与同时代的自白诗人不同,毕肖普在诗歌中避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她通过准确无误的意象描写,反讽的运用以及视角转换,不动声色地将诗人与诗歌主体分离,让自己的声音超然物外而又无处不在,赋予诗歌以无穷的张力和理解的空白,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想象力,让读者和自己一起探索,去发觉作品中的思想意蕴和审美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感悟。

Peggy Rizza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她具备客观想象力” 。

T.S艾.略特提出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现代诗歌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创作的过程中,艾略特提出了“客观对应物”的概念――“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 ,换句话说,是用一组实物,一个场景,一连串的事件,来表现特定的情感。

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

在毕肖普的诗中,她隐藏在诗歌背后,娴熟地展开一组组静态或动态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力图表达一种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所倡导的普遍经验。

在她的诗中,这样的意象到处可见:教堂、海港、鱼、公鸡、地图、矶鹞、玩具等等。

如《佛罗里达》一诗,这首诗的排列像一串串珠子:一连串奇怪的个体形象挂在一起,“红树林的根” ,“活牡蛎”,“鸟” 等。

_用视觉去思考_伊丽莎白_毕晓普诗歌的视觉艺术_吴远林

_用视觉去思考_伊丽莎白_毕晓普诗歌的视觉艺术_吴远林

·1 5·
2 0 1 5 年 外国文学 第 5 期
构一种有效的可能性 。
“ 婴孩 的 目 光 ” 去 审 视 周 遭 的 世 界。 于 此, 生活才能带来丰富的乐趣 。 “ 婴 孩 的 目 光” 然而 , 不是要求重返孩 童时代 , 而是要用孩童充满好奇的“ 眼” 观 “ 我纯粹尝试用全新的 看世界 。 毕晓 普 说 : 眼光观看事 物 。 生 活 最 重 要 的 意 义 是 对 周 围世界拥有 好 奇 心 。 它 几 乎 存 在 于 一 切 诗 : ” ( 换 言 之, 歌的背 后 。 毕晓 e n t e r i o 1 0 0) M 普的诗 歌 不 是 寻 常 地 记 录 现 实 生 活 , 而是 摒弃现 有 的 成 见 或 偏 见 , 用孩童的眼光重 毕晓普居 新审视事 物 。1 9 4 8 年 2 月 8 日, 住在基 维 斯 特 , 她以西湾著名渔港格雷森 ) 为背景创作了《 港( 海 湾》 a r r i s o n B i h t G g ” “ ) , ( 向自己三十七岁生日献礼 。 h e B i h t T g 在诗作 中 , 诗人以孩童的“ 眼” 直视了海湾 杂乱无章的 挖 泥 工 事 , 并 用 感 性 的 语 言、 新 奇的比喻 , 生 动 地 展 示 了 渔 港 的 挖 泥 现 场: 小型挖 泥 船 如 硕 大 的 鸟 、 船上的钓钩似鹈 鹕尖尖 的 嘴 、 泥船的两根支杆宛若人体的 双肘 、 远处等 候 的 船 只 如 列 队 的 战 斗 鸟 、 船 只的尾翼如同剪刀等一连串的意象纷至沓 来, 让人应接 不 暇 。 虽 然 港 区 声 音 嘈 杂 , 一 片凌乱 , 但在 毕 晓 普 独 特 的 目 光 里 , 海湾的 一切焕 发 出 鲜 活 的 生 命 力 , 沉闷乏味的挖 泥场景宛若 生 机 勃 勃 的 大 自 然 。 正 如 里 扎 “ ( 所 说: 毕晓普的诗歌具有 e R i z z a) P g g y 。 ” ( ‘ 毕晓普诗歌情与景 客观 式 想 象 ’ 7 0) 1 相互交 融 , 生活的无序与诗人渴求象征的 秩序彼 此 呼 应 , 其比物连类的感应式想象 让她 在 内 心 缺 憾 与 事 物 盈 满 之 间 找 到 了 契合 。 毕晓普定居巴西期 0世 纪 5 0 年 代, 2 ( , “ · 间 曾乘 文 塞 斯 劳 布 拉 斯 ” e n c e s l a u W ) 号轮船 前 往 里 约 圣 弗 朗 西 斯 科 旅 行 , B r a z 在未正 式 出 版 的 回 忆 录 中 , 她以“ 婴 孩” 的 “ 我们追 目光书写了 船 只 乘 风 破 浪 的 情 形 , 逐一个 浑 身 涂 抹 着 橘 黄 颜 料 的 高 大 烟 囱 。 晚上 , 它 释 放 出 点 点 火 光; 白 天, 有如一支

毕晓普诗歌中的水意象

毕晓普诗歌中的水意象

论毕晓普诗歌中水意象的心理机制内容提要:水意象在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作中频频出现并不断重复,这既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折射出诗人的主体意识和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相关概念为从创作者心理机制的角度探究水意象的动机和内涵提供了依据。

水意象在熟悉与诡异两极间的运动轨迹和内在张力指向诗人被压抑的童年创伤记忆、及其在想象空间中对家的渴望与困惑。

毕晓普诗歌中丰富充盈的水意象,为诗人提供了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身份感和延续感,却难以弥补其生活与记忆中的永恒缺憾。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水意象心理机制作者简介:徐蕾,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研究。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曾获普利策诗歌奖(195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1970年)。

她凭借对日常生活充满想象力的观察和丝丝入扣的细腻笔触,赢得了约翰·阿什伯里、希默斯·希尼、奥克塔维亚,帕斯等著名诗人的高度评价。

在毕晓普总数并不算多的诗歌作品中,水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据统计,“在《诗歌全集1927—1979》(The Complete Poems 1927—1979,1983)中发表的一百一十首诗歌里,有四十四首或一半不到的作品或以水为背景、或将其作为主要的行文内容;此外,还有三十三首诗中提到了水——通常是很重要的一笔。

这样,不算其它形式的流质,水浸润了诗人近四分之三的作品”(Goldensohn 35)。

这里的水意象,系指广义的自然间液体,包括江湖河海里的水体、从天上落人人间的雨水、乃至生命感怀而流下的泪水。

一些评论家已经注意到毕晓普诗歌中充盈的水意象,但他们或者在赏析某首诗作时对其中的个别水意象进行分析,或者认为这代表“一种思维的习惯”(Brett c,Miller,“The Prodigal”72),而对它在毕晓普诗歌创作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缺乏深度分析。

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旅游诗鉴赏

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旅游诗鉴赏

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旅游诗鉴赏“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看到这熟悉的歌词,你脑海中是不是已经响起熟悉的旋律?这首三毛填词的《橄榄树》曾经风靡一时,它空灵澄澈,透着点淡淡的忧伤,很契合三毛的气质,歌词的内容也与三毛的经历吻合。

说起作家三毛,大概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为了追寻心中的橄榄树,她一直在流浪,漫游在西班牙、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还曾在撒哈拉沙漠定居数十年,写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无数人心向往之。

流浪作家三毛的名字,很多人耳熟能详,但说到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大概不多吧?伊丽莎白·毕肖普是美国现代诗人,被称为艾米莉·狄金森之后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

她尚在襁褓中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五岁的时候,母亲被送往精神病院。

在此后的日子里,毕肖普辗转被外祖父母和祖父母、叔伯等人抚养。

成年以后,她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流浪和漫游,她在美国各地定居过,还去过法国、墨西哥、巴西等地,晚年后应哈佛大学之邀,回到美国任教。

她有种行吟诗人的气质,其流浪和写作的经历,和我国的三毛很像,我认为她就是“美国版的三毛”。

伊丽莎白·毕肖普最近读她的诗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读到许多精妙的句子,甚是喜欢。

她的诗舒缓缤纷,节制澄澈,非常具有个人特色。

大概因为常年旅游,见多识广,她的诗有一种博物志的视野,意象丰富,取譬新奇,经常会让我邂逅很多绝妙的句子。

比如,在《小练习》中,她说,“想想风暴不安地在天空徘徊/像一只狗寻找入睡的地方,/听听它的咆哮。

想想林荫路,想想小棕榈树/都被捆成一束束,骤然彰显/像一撮跛行的鱼骨。

”风暴像咆哮的狗,一排排的小棕榈树像跛行的鱼骨,是不是新奇有趣、让人印象深刻?反正我读到这两句,就忍不住停下来,划线,反复吟咏。

在《早餐奇迹》中,她说,“太阳的一只脚/立稳在河面一道悠长的涟漪上。

伊丽莎白毕晓普优秀诗歌《矶鹬》全文欣赏

伊丽莎白毕晓普优秀诗歌《矶鹬》全文欣赏

《矶鹬》是英国著名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一首优秀诗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让人无法忘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全面评估这篇诗歌,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矶鹬》。

我们来欣赏这首诗歌的全文内容。

《矶鹬》以描述一个矶鹬在海滩上觅食的场景为主线,通过对矶鹬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和反思。

整首诗采用自由诗的形式,没有格律和押韵的限制,这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灵活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在全文中,诗人反复提及了矶鹬这一主题文字,通过对矶鹬的行为、外貌和生存状态的描写,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生物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观察矶鹬的生活,诗人试图传达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敬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些对矶鹬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引人深思。

诗歌还融入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通过对矶鹬的观察和描写,诗人不仅仅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更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诗歌的笔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领悟,这些观点和理解深刻而独特,引人深思。

在整篇文章的总结部分,我将对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和灵活的总结和回顾,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通过全文的分析和解读,希望你能对《矶鹬》这首优秀诗歌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体会到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从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矶鹬》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这首诗歌通过对矶鹬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尽可能深入地解读了这首诗歌的主题和内容,并共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领悟这首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矶鹬》深刻而独特,通过对自然界微小生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
坛上 , 晓普置 身 于任何 学 派之 外 , 毕 坚持 传统 的韵 律 格式 , 风平 易 , 调 情 感 的 自控 , 诗 强 总是 以冷 静 的 观 察者 的角度 审视 世 界 , 与诗 歌 中 的事 物 保 持 一 定 的
莎 白 ・ 晓普诗 歌 中 的非个 人 化张力 进 行研究 , 得 毕 并 出结论 : 晓普 诗 歌 中的 张力 首先 来 源 于头 脑 中的 毕 “ 客观 想象 力 ” 其 次来 源 于其对 情感 的逃 避 。 ,
o nzd a nq emanyfrh ro jciea dte“maiaie ma e n h ea h n nh rp er.T i at g i su iu il o e be t n h i gn t ”i g sa dted tc me t e o t e v v i y hs r — i
c e atm p st t dy t e i n i ia t s pspo ty b s d o l te t o su hetnso n Elz beh Biho ’ er a e n T. S Elo’ “ . it s The r fI e s naiy’ n o o yo mp ro l ’a d t t
第2 3卷 第 4期
21 0 0年 7月
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u n l f e i nv r t o eo a t sa dA t n uis S c l ce c sE i o ) o ra o B in U i s y f rn ui n s o a t ( o i in e dt n jg e i A c r c aS i
I p r o l y o n i n i ia e h Bih p’ e r m e s na i fTe so n Elz b t s o S Po t y t

诗中的自然——《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诗中的自然——《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诗中的自然——《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作为一首代表性的自然诗,《绿山墙的安妮》充满了对自然的渴望和崇敬之情。

我认为这首诗就像是作者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灵魂之歌,借助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她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首先,在诗歌中,毕晓普以一种生动而真实的方式描绘了自然景色。

比如,在第四行,“黄昏时分,蜻蜓降落在堆起的干叶上”,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落叶覆盖在地上,略显沉重的感觉。

她还通过细节描写,将自然恢宏壮丽的气息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第十一行,“云层盘旋着,在远方翻腾”,她描绘了云层的变幻莫测,和山峦起伏的景象。

这些描述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的美感和感动,让人感觉到自然中的灵性和情感。

其次,毕晓普在诗歌中对自然的探索和思考也是值得借鉴的。

她思辨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本质,认为自然存在的本身就是值得崇敬的,并反对过分依赖科技的现代文明。

比如在第三节,“我们需要触摸土壤,和大地和解”,她表达了对文明的反对,强调人类不应该完全断绝于自然。

在第九节中,她也指出,在自然和人类的互动中,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些自然的空间,以便有机会感受那些令人欢喜的渐变。

”最后,诗歌的结构和语言也是本诗可圈可点的地方。

每个节(stanza)都是三行的,在每个节中,毕晓普用五个音节的行末韵来增强韵律感,也在她和谐的字词选择和简洁的句子中表现了她的学识和冷静。

所以,就好像她自己所言,“读者一读就知道这首诗歌大胆而创作极富内涵。

”总的来说,《绿山墙的安妮》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一个蕴含深厚思想的作品。

诗歌中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都让人感觉到自然界深处的神奇与奥妙。

阅读这样一份充满敬畏之情的文字,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人类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对于生态平衡的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

内心的外化毕肖普诗歌的无意识修辞

内心的外化毕肖普诗歌的无意识修辞
而后我看到 在他那下唇上(如果你能称它为下唇) 阴森地,湿漉漉地 挂着五根凶器般的旧鱼线, 或者说是四根,外加一根金属导线, 那线轴仍然固定在上面, 五个大鱼钩, 牢牢地长在他的嘴上。
在这里,“挂满鱼钩的鱼嘴”是诗人“疼 痛”的表征,它是一个能指,将被压抑的 看不见的痛苦转化为可触及和可凝视的东 西。然而,这个能指要与诗歌的其他部分联 系起来才会产生作用、消除症状。诗人首先 将鱼嘴置换成五个大鱼钩,然后通过对鱼线 的描述进入到下一次的置换:
一根绿色的线,在他挣断的点上 被磨损, 还有两条粗一些的线 和一根完好的黑线 在他挣断的地方还皱起波纹, 就像悬挂金牌的缎带 摇坠磨损 一绺五根毛的智慧胡须 从他的疼痛的下颌中蔓蔓生出。⑨
从压抑毛的智慧胡须”,这一系列置换使诗
人以一种征服的“胜利感…‘把鱼放回了大
关键词 内心的外化 毕肖普诗歌 “无意识”修辞 拉康式网读 潜文本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继斯蒂文斯、玛丽 安·摩尔之后,以精湛诗艺延续美国诗歌传 统、又清晰表达个性化修辞立场的诗人。毕 肖普对诗歌形式和意象的选择以及对语言反 射性的充分运用,使得她的诗艺既保持了与 经典的承续又显露出独特的个性肌质。“长 于将内心外化”是诗人玛丽安·摩尔对毕 肖普的评价。毕肖普喜欢以“梦幻般游弋 的方式”进行写作,似乎常常被在“意识” 与“无意识”、清醒与沉睡之间所发生的事 情所吸引;她的构思也常常在非清醒状态下 形成,因此她的许多诗作呈现出幻想与现实 边界模糊的特质。㈨就连一些诗歌的标题也 彰显出诗人对半梦半醒状态的偏爱,如 《站立睡着》、《失眠》、《睡在天花板上》 等。
万方数据
内心的外化:毕肖普诗歌的“无意识”修辞
露出Anaphora式的意念修辞性。 实际上,An印hora也是拉康偏爱的辞

坚守与探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观研究

坚守与探寻——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观研究

作者: 仲萌蕾
作者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
出版物刊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页码: 36-3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5期
主题词: 伊丽莎白·毕晓普;空间观;生命关切
摘要: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的诗歌明丽幽深,画了一颗宁静又孤独的灵魂。

本文以毕晓普诗歌中的空间为考察对象,分别从空间即意象、时空相互作用、空间展现人类生存状态三个方面探讨了其诗歌中呈现的空间观,揭示了其非凡的想象力、对空间的精细处理以及对生命的关切。

拼贴的诗意: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

拼贴的诗意: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

拼贴的诗意: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何云英【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现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娴熟的技巧、丰富的想象等多种现代手法的交叉运用而著称.蒙太奇是个电影术语,用来分析文学作品还为数不多.本文试从表现蒙太奇中的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和隐喻蒙太奇等方面来论述毕晓普的诗歌,为从不同视角分析文学作品进行了新的尝试.【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3【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诗歌;蒙太奇;意象【作者】何云英【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2一、引言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美国现代著名女诗人。

她在1946年出版的《北与南》与另一部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合为《诗集》(1955)。

先后荣获包括普利策奖、古根海姆奖和全美图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

她1976年出版的诗集《地理Ⅲ》确立了在美国现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并获得杰出诗人称号。

她的诗歌创作立足于美国诗歌传统,其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技巧和千变万化的形式令读者赞叹。

仔细品读她的诗作,读者发现诗人在许多诗中,娴熟地运用画面组合构成全新意象,这恰巧与现代蒙太奇手法不谋而合。

以下试分析毕晓普诗歌中运用的蒙太奇艺术手法。

二、关于蒙太奇“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蒙太奇从电影艺术的运用后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广泛运用。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1]蒙太奇可以分为三种: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本文试以表现蒙太奇来分析毕晓普的诗歌[2]。

三、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

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六节诗》

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六节诗》

伊丽莎白毕晓普和她的《六节诗》
张琳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5)005
【摘要】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laop)(1911-1979)是20世纪美国当代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旅行的问题>是诗人晚年的创作,其中很多诗表现了无所适从,一生漂泊的命运,其中<六节诗>(Sestina)就是这样一首诗歌,虽然是对客观描绘,但同样也渲染了诗人在心中寻找她向往的家这一主题.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张琳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重庆,4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拼贴的诗意:论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 [J], 何云英
2.眼泪包裹的一颗心\r——伊丽莎白·毕晓普《六节诗》的现代悲伤 [J], 刘爱兰
3.伊丽莎白·毕肖普《六节诗》中流动意象的分析\r——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解读诗人的心灵创伤 [J], 张嘉伦
4.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种族叙事研究 [J], 顾晓辉
5.《六节诗》——伊丽莎白·毕晓普的动态诗歌 [J], 刘爱兰;张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中的客观想象力
内容摘要:作为20世纪杰出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独树一帜。

她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私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运用恰当的意象、视角转换以及反讽,在客观世界中寻找“对应物”搭配成图案,从而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客观想象力”。

关键词:伊丽莎白?毕晓普意象视角转换反讽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979)是20
世纪美国重要女诗人之一。

毕晓普的诗歌数量虽少,却获誉良多。

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在《数到一百:论伊丽莎白?毕晓普》中称赞她是“最缄默和文雅的诗人”。

与同时代的自白诗人不同,毕肖普在诗歌中避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她通过准确无误的意象描写,反讽的运用以及视角转换,不动声色地将诗人与诗歌主体分离,让自己的声音超然物外而又无处不在,赋予诗歌以无穷的张力和理解的空白,带给诗歌一种独特的想象力,让读者和自己一起探索,去发觉作品中的思想意蕴和审美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感悟。

Peggy Rizza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她具备客观想象力”。

T.S.艾略特提出的非个人化理论对现代诗歌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创作的过程中,艾略特提出了“客观对应物”
的概念――“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组实物,一个场景,一连串的事件,来表现特定的情感。

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

在毕肖普的诗中,她隐藏在诗歌背后,娴熟地展开一组组静态或动态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客观冷静的笔调,力图表达一种艾略特等现代主义诗人所倡导的普遍经验。

在她的诗中,这样的意象到处可见:教堂、海港、鱼、公鸡、地图、矶鹞、玩具等等。

如《佛罗里达》一诗,这首诗的排列像一串串珠子:一连串奇怪的个体形象挂在一起,“红树林的根”,“活牡蛎”,“鸟”等。

“the skeleton of the mangrove roots,and the tantrum of the hysterical birds,the clowning of the pelicans,”依靠skleton,tantrum,clowning 这些词语的使用,每个意象都变得生动立体,颇有画面感,引发读者的遐想。

而接下来,毕肖普精致的细节描绘则更让读者深思。

“Enormous turtles,helpless and mild,/die and leave their barnacled shells on the beaches,/and their large white skulls with round eye-sockets/twice the size of a man's.”表面上,观察者细致入微地打量着乌龟,但读者却清晰地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死亡的力量以及生命的强大。

但诗人却从来不曾直抒胸襟。

在一篇评论中,Howard Nemerov 写道,“这类作品最让人开心的事它不止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耳目
一新的感觉,也为解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在毕晓普的名篇《鱼》中,对“鱼”的细微描写贯穿全诗,也给读者巨大空间任想象驰骋。

“此处彼处,/他的褐色皮肤上被拉出皱纹/就像古老的壁纸,/还有它那深褐的条纹/也像是壁纸上/那盛开的玫瑰/在岁月中被沾污和磨失。

”(《鱼》)短短几行,一条饱受摧残的鱼的形象跃然纸上,没有任何个人感情的流露,却不难唤起读者的想象和同情。

此外,毕晓普笔下的地理意象也激发读者的“客观想象力”。

她的“巴西”系列诗作就是典型的例子(毕晓普在巴西生活了18年,从1951年到1969年)。

这些诗大部分是客观的。

毕晓普置身诗外,在细节的描述中展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风俗特点。

如在“这儿是海岸;这儿是海港;/这儿,在节食瘦弱的地平线后,是风景:/是不切实际地定了形而且---谁知道?---自我怜悯的山脉,/一个山头上有个小教堂,就在这些山/琐碎的草木下面荒芜而悲哀。

山上还有货栈,/有一些漆成虚弱的粉红色,或蓝色,/有一些是高高的、靠不住的棕榈树。

”(《到达圣托斯》)诗中描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读者下意识地看到山通过主教的目光:海岸、港口、教堂、山、棕榈树。

虽然全诗是由一个个原本孤立的意象连接,但不动声色的平铺直叙给作品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有待读者去填充。

不仅如此,毕晓普的诗歌常在多种视角之间做着模糊但
又确乎存在的转换。

这些巧妙的转换帮助诗人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又有意识地拉开自己与外在世界的距离,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姿态,带着读者一起游走。

而这种转换也给读者带来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丰富了想象空间。

毕晓普诗歌中的视角转换有着多种类型。

叙述者灵活变换焦点,诗人可以在主观情感抒发和客观描述之间随意地跳动,使得读者在代入和自觉之间不断徘徊。

从《纪念碑》一诗,我们就能看出毕肖普特有的对话方式。

该诗以问句开始,“现在,你看见纪念碑了吗?”紧接着“自我”回答,“是木头做的/有点像箱子。

不,造得像一摞箱子,越往上越小”。

从这明显看出是叙述者和他人的对话。

因为“你”的不确定,且诗篇开头就直接提问,读者自然而然地理解叙述者是在对自己发问。

接下来的26行结构比较稳定,细腻地描绘着纪念碑的种种,这番描述可以看成是叙述者的声音。

之后,“‘那片奇异的海为何这般安静?/是因为我们距离遥远吗/我们在哪里?我们是在小亚细亚/还是蒙古?”这四行诗句中被加了引号,“我们”变得具体化,接连问四个的问题,像是针对叙述者。

此时敏感的读者或许意识到视角复杂起来,叙述者好像是在与模糊第三方对话,而非读者本身。

在之后的诗句中,视角不断地在叙述者和第三方之间转换。

在几轮转换后,当读者终于理清叙述声音和眼光之间模糊的转换,而不再试图寻找自己期待的诗歌中应该出现的眼光,在诗歌的结尾,
毕肖普写道“这是一副绘画的起点,/一座雕塑,一首诗,一座纪念碑/和所有木头的起点。

看仔细。

”,这里的“看仔细”和诗篇开头的“你看见纪念碑了吗”遥遥呼应,读者不禁再次心生疑问。

当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之外时,却意外在那再次看到了自己。

《爱情躺卧入眠》这首诗中描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压力。

诗中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的姿态出现,(“它将床上的我们拽入白昼”)在噩梦惊醒后望着窗外(“隔窗我望见”)。

接着,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着“霓虹”、“月亮”、“天空”、“铁珠子”、“水晶球“、“麻雀”,“雇工”、“衬衫”等等,视点从毫无焦点变得逐渐聚焦,这一部分运用全知全能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向读者展现了一种渐进的描述。

然后在41行,“我听见清晨罢工的白日喷泉/……身兼一切人称的古怪爱神起床,/人们将终日为之准备晚餐,/你将大吃特吃、在他心上,这个他,那个他/……他的面孔翻转过来/城市的图像得以/向下滋生,进入他圆睁的眼眸/颠倒而变形。

不。

我是说/变形,并且示现/若他果真看见。

”诗人将视角再次转换到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夹杂着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把叙事者和读者的距离拉近,给人以主观真实的感觉。

视角转换的反复进行,体现了毕肖普诗歌的流动性,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和深度。

毕肖普诗歌中“客观想象力”的实现不仅仅是通过意象
和视角转换,也体现在修辞手法的应用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反讽。

在毕肖普的诗歌中,诗人通过反讽的使用,以节制和讽刺的语言引导读者发现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之间既一致又冲突,既密切相关又矛盾游离的状态,激发了读者无穷的想象力。

在《早餐的奇迹》一诗中,诗人间接地向读者展示她如何通过反讽去审视奇迹本身。

诗人在诗的第一节交代了事情的背景,“清晨六点,我们等待着咖啡/等待咖啡,还有慷慨施舍的面包/它们会被供应在特定的阳台上,/――仿佛旧时代的国王,仿佛一个奇迹。

”我们的等待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发紧张。

然而,让所有人失望的是,当终于有一名男子出现时,“由一杯孤零零的咖啡,和一个/面包卷构成,他走上前,将其捏碎”。

诗人巧妙地用隐含讽刺的角度讲述着所谓的“奇迹”。

奇迹不会发生,但我们却依然在等待。

“那不是奇迹,”“一座美丽的别墅”、“热咖啡的氤氲”,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奇迹?所言非所指,诗人无需评论,现实与想象,语言表面意义和作者要表达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差异,让毕晓普的诗歌变得深刻而富有想象力。

参考文献
[1]TravisanoThomas.Elizabeth Bishop:her artistic development[M].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88.
[2]周煦良译.托?史?艾略特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
版社,1962年.12.
[3]伊丽莎白?毕晓普.伊丽莎白-毕晓普诗选[M].丁丽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非个人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gh―203。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