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处理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处理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处理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临床表现

1.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

2.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局部肿胀,在会阴部、耻骨联合处可见皮下瘀斑,压痛明显。从两侧髂嵴部位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骨盆环,骨折处均因受到牵扯或挤压而产生疼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3.患侧肢体缩短,从脐至内踝长度患侧缩短。但从髂前上棘至内踝长度患侧常不缩短股骨头中心脱位的例外。在骶髂关节有脱位时,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明显凸起,与棘突间距离也较健侧缩短。表示髂后上棘向后、向上、向中线移位。

二、诊断

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X线检查可确诊。

三、常见并发症

1.肤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盆腔与后肤膜的间隙又系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巨大空隙可容纳出血,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巨大肤膜后血肿可蔓延到肾区、膈下或肠系膜。病人常有休克,并可有腹痛、腹胀、肠鸣减弱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的症状。为了与腹腔内出血鉴别,可进行腹腔诊断性穿刺,但穿刺不宜过深,以免进入腹膜后血肿内,误认为是腹腔内出血。故必需严密细致观察,反复检查。

2.神经损伤:多在骶骨骨折时发生,组成腰骶神经干的骶1及骶2最易受损伤,可出现臀肌、腘绳肌和小腿腓肠肌群的肌力减弱,小腿后方及足外侧部分感觉丧失。骶神经损伤严重时可出现跟腱反射消失,但很少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予后与神经损伤程度有关,轻度损伤予后好,一般一年内可望恢复。

3.直肠损伤:除非骨盆骨折伴有阴部开放性损伤时,直肠损伤并不是常见的合并症,直肠破裂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如发生在反折以下,则可发生直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

4、尿道或膀胱损伤:对骨盆骨折的病人应经常考虑下尿路损伤的可能性,尿道损伤远较膀胱损伤为多见。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道口溢血现象。双侧耻骨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时,尿道膜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四、治疗

应根据全身情况,首先对休克及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进行处理。

1.休克的防治。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休克。应严密观察进行输血、输液、骨盆骨折的输血可多达数千毫升,若经积极抢救大量输血后,血压仍继续下降,未能纠正休克,可考虑结扎一侧或两侧髂内动脉,或经导管行髂内动脉栓塞术。

2.膀胱破裂可进行修补,同时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尿道断裂,宜先放置导尿管,防止尿外渗及感染,并留置导尿管直至尿道愈合。若导尿管插入有困难时,可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

及尿道会师术。

3.直肠损伤,应进行剖腹探查,做结肠造口术,使粪便暂时改道,缝合直肠裂口,直肠内放置肛管排气。

4.骨盆骨折的处理:

1)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帆布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大转子,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石膏短裤固定。

3)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厘米胶布条环绕骨盆予以固定。同时患肢作持续骨牵引。3周后去骨牵引,6~8周后去固定的胶布。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收缩和关节活动的锻炼。三个月后可负重行走。

4)对有移位的骶骨或尾骨骨折脱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经肛门内将骨折向后推挤复位。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局部作强地松龙封闭。

5)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除患肢作骨牵引外,于大粗隆处宜再作一侧方牵引。予以复位。

6)对累及髋臼的错位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复时,应予以开放复位内固定,恢复髋臼的介剖关节面。

骨外科史宝国

骨盆骨折诊疗规范

骨盆骨折诊疗规范(试行) 骨伤科二病区 2012年1月修订 一.诊断及检查要点 1.病史:了解受伤时间、机制、暴力种类、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全身情况等。 2.骨折体征的检查。局部肿胀、皮肤擦伤、皮下淤血、骨盆畸形、下肢是否等长、有无旋转。 潜在骨盆环损伤的病人,触诊首先证实骨盆的不稳定和畸形。双手按住两侧髂嵴给于内旋、外旋、向上、向下的应力,任何超量的活动均视为异常(骨盆分离挤压试验)。 急性严重骨盆骨折病例、疼痛剧烈者不宜行骨盆侧方挤压、分离试验,或作前后挤压试验。 肛门指诊检查应用于骶骨骨折及尾骨骨折、脱位的诊断,可触及异常活动或骨擦音。3.合并伤的检查 腹部体征。特别注意膀胱和尿道损伤、生殖道损伤、腰骶丛神经损伤的检查和记录。 头颅、胸、脊柱和四肢检查亦不能忽视。 4.骨盆影像学检查 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和CT检查。 根据影像学资料,做出骨盆损伤的分型。 5.实验室检查 病情危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急诊做好输血前各项检查和准备。 病情稳定者,按常规作三大常规、血生化、凝血、免疫等检查。 二.治疗 根据每个病人的特点,包括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骨盆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治疗。(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补液输血 2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及缩小骨盆容积:骨盆带、骨盆C钳、外固定架和内固定。 3其他的止血方法:剖腹探查,填塞止血,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等。 (二)骨盆手术治疗 前环内固定指征:耻骨联合分离>2.5cm;耻骨联合交锁;耻骨支骨折合并股神经血管损伤,耻骨支旋转移位等。 骨盆后环固定指征:骶髂关节脱位或骨折脱位超过1cm,骶骨骨松质部位骨折明显移位出现间隙,合并神经损伤,多发创伤(尤其是合并下肢骨折) 骨盆前后环均损伤骨盆不稳定者。 (三)非手术治疗 稳定的和无移位或微小移位的骨盆骨折适宜于非手术治疗。 单纯髂骨翼骨折卧床休息至疼痛消失即可逐步下地活动。 稳定性耻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及髂前上、下棘撕脱骨折,卧床期间臀下垫软枕,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至疼痛消失即可逐步下地活动。对坐骨结节撕脱骨折,保持伸髋屈膝位卧床休息。 移位明显但拒绝手术者,行牵引治疗。 (四)药物治疗 根据辨病辨证情况,合理组方用药或选用我院中药制剂或中成药。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指征

骨盆骨折的分型和手术指征 1988年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 (一):A型:稳定骨折(移位轻微) A1型: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髂前上棘骨折、髂前下棘骨折、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A2型: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或无移位的单侧、双侧耻坐骨支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此类无需手术,卧床休息) (二):B型: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累及前后环) B1型: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翻书样损伤,外旋损伤,open books(外旋暴力)。联合分离小于2.5CM:是联合韧带损伤,而骶棘韧带与骶髂韧带无损伤;联合分离大于2.5CM:都有损伤,需手术治疗。 B2型:侧方挤压损伤,半侧骨盆内旋不稳(内旋暴力)。表现为:前环: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重叠;后环:骶骨压缩骨折,其又分B2.1(同侧骨折),B2.2对侧骨折。如果耻骨支移位不是巨大,一般不手术,可行外固定架。 B3型:双侧B型骨折。 (三):C型:旋转及垂直均不稳定骨折(稳直剪力),同时累及前后环,其特点:整个骨盆底的破裂(骶髂复合体的破裂)。 前方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单侧或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后方损伤:髂骨骨折,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或单纯脱位),骶骨骨折,此为C型和B 型主要区别。 C1型:单侧损伤失稳。 C2型:双侧损伤失稳。一侧为C型,对侧为B型损伤。 C3型:双侧C型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临床上骨盆环破裂合并髋臼骨折也称为C3型损伤。 Tile内固定指征: 1. 垂直不稳定为绝对指征 2. 合并髋臼骨折 3. 外固定后残存移位 4. 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如单纯骶髂后韧带损伤 5. 闭合复位失败 6. 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 补充1.Matta认为骨盆后环结构损伤移位超过1CM或耻骨移位合并骨盆后侧失稳,患肢短缩1.5CM 可考虑手术治疗 2.Olson认为骨盆骨折后下肢出现内旋或外旋障碍≥30度,可考虑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得分型(四) 骨盆骨折得Tile分类与AO分类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就是骨盆稳定性与致伤暴力得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得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与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得处理,还需要仔细得个性化评估,而不就是依赖死板得分类。 许多类型得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得精确得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得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就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就是不稳定得。但仔细分析,所有得病例应该符合已有得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得骨折,譬如骨盆边缘得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得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1、A1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得骨折复位固定。? 2.A2型:稳定得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得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得髂骨翼骨折?A2—2型:稳定得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得骨盆环骨折?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3。A3型:骶/尾骨得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 会长期疼痛。?A3-2型:无移位得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就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A3-3型:有移位得骶骨得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得摔伤。? (二)B型(部分稳定型)?这类骨折都就是旋转不稳定,但垂直方向与后方却就是稳定得。这类骨折可以有前方得移位,如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移位,但就是没有垂直方向或后方得移位,或者有移位但通常小于1cm。若后方得移位大于1cm,就说明存在垂直方向得不稳定,即C型损伤。垂直方向稳定得B型损可以由外部得旋转暴力(前后向得挤压)导致,也可由内部得旋转暴力(侧方挤压)所导致。暴力可以就是单侧得,也可以就是双侧得、B型损伤得特征就是后部张力带完整(就是由于骶髂韧带得存在与坚固得骶骨或髂骨影响) 以及骨盆底完整。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

骨盆骨折分类及治疗指南 摘要 骨盆骨折在多发创伤中较为常见,仍然给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造成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由于涉及高能损伤机制,通常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需要各科专家联合诊治。获得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有赖于早期诊断并优先治疗最直接危及生命的损伤。与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相对,CT能够用来促进这些方案的实施,即使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亦适用。本文阐述了CT在骨盆骨折中的作用并提供骨折分类之概述。 1. 介绍 骨盆骨折在多发创伤中较为常见,仍然给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医师造成一个艰难的治疗困境。由于涉及高能损伤机制,患者通常合并其他部位多发伤,需要多学科综合小组共同诊疗。许多患者需要采用ABC 方式立即进行复苏和标准ATLS路径。多数关于骨盆骨折的文章主要强调骨折分类,仅附带提及并发症。实际上,优先次序应该是:

1. 识别危及生命的损伤; 2. 识别急性损伤; 3. 骨折分类可协助指导外科治疗,同时也可引起对未被发现的相关损伤的怀疑。 该综述对辨别最密切相关的损伤早期影像学检查有效应用提供指导,并为诊疗计划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尤其是骨盆骨折的急性并发症将于随后提到的骨折具体类型一并讨论。一条诊疗法则建议尽早结合应用CT并因此对ATLS的通用意见提出挑战。 2. 损伤机制和复苏 骨盆骨折通常由高能创伤引起,尽管偶尔可能由轻微损伤机制引起。在这些病例中,临床医师应该对可能潜在的骨病理改变有所警觉。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高能机制导致高比率的多发伤。因此ATLS建议集中于ABC(气道,呼吸,循环)复苏方法[1]。发现其它潜在危及生命的损伤而不是单纯集中于骨盆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骨盆骨折的分型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 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 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 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

骨盆骨折的分型

骨盆骨折的分型(四)骨盆骨折的Tile分类与AO分类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1.A1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 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 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2.A2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 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3.A3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A3-3型:有移位的骶骨的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的摔伤。

骨盆骨折的分型审批稿

骨盆骨折的分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骨盆骨折的分型(四)骨盆骨折的Tile分类与AO分类 Tile分类方法与AO分类方法相似,主要依据是骨盆稳定性和致伤暴力的作用方向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骨盆骨折分为三型,A、B和C型,按严重性顺序逐渐增加。每型再分为 A1、A2、A3三个亚型,而每个亚型又都被扩展了。这种分类方法现已被多数医生所接受。这种分类分法可以当作一个指南来应用。对每一个具体患者的处理,还需要仔细的个性化评估,而不是依赖死板的分类。 许多类型的骨折、脱位并不符合已有的精确的分类,譬如一些机动车所致的创伤导致骨盆环变得极不规则。因这些暴力都是高能量暴力,所以骨盆通常是不稳定的。但仔细分析,所有的病例应该符合已有的分类标准。 (一)A型(稳定型) A型骨盆稳定骨折有两种类型。第一,不影响骨盆环的骨折,譬如骨盆边缘的撕脱骨折,髂骨骨折,骶骨、尾骨的横向骨折。第二,累及骨盆环但骨折轻微而且软组织较完整。这些A型骨折可进一步如下分类: 型:撕脱骨折:最常见于髂前上棘。 A1-1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A1-2型: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A1-3型:耻骨结节(棘)撕脱骨折 A1-4型:髂结节撕脱骨折 A1-5型: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A1型损伤大都可以通过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来处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则可以通过外科手术使撕脱的骨折复位固定。

型:稳定的髂骨翼骨折或移位较小的骨盆环骨折。 A2-1型:孤立的髂骨翼骨折 A2-2型:稳定的无移位或仅少许移位的骨盆环骨折 A2-3型:孤立前环骨折。这型种损伤也被称为骑跨骨折或蝶状骨折,因为它累及全部4个耻骨支而没有后部损伤。 型:骶/尾骨的横向骨折 A3-1型:尾骨骨折或骶尾关节脱位,此型损伤较常见,一般不会有神经损伤,但在某些患者会长期疼痛。 A3-2型:无移位的骶骨横向骨折,通常由摔伤所致,特别是老年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A3-3型:有移位的骶骨的横向骨折,,此型损伤可发生于单纯的摔伤。 (二)B型(部分稳定型) 这类骨折都是旋转不稳定,但垂直方向和后方却是稳定的。这类骨折可以有前方的移位,如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骨折移位,但是没有垂直方向或后方的移位,或者有移位但通常小于1cm。若后方的移位大于1cm,就说明存在垂直方向的不稳定,即C型损伤。垂直方向稳定的B型损可以由外部的旋转暴力(前后向的挤压)导致,也可由内部的旋转暴力(侧方挤压)所导致。暴力可以是单侧的,也可以是双侧的。B型损伤的特征是后部张力带完整(是由于骶髂韧带的存在和坚固的骶骨或髂骨影响)以及骨盆底完整。 型:翻书样损伤(外部的旋转不稳定) ①B1型:单侧损伤。 ②B3-1型:双侧损伤。

骨盆骨折分型

骨盆骨折分型介绍 更新时间:2015-12-30 | 权威编辑: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核心提示: 骨盆骨折分型?在临床上骨折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是根据骨折的部位以及病情程度来进行分型。根据我们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人对于骨盆骨折分型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不知道自身的骨折属于哪种类型, 骨盆骨折分型?在临床上骨折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是根据骨折的部位以及病情程度来进行分型。根据我们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人对于骨盆骨折分型并不是十分的了解,所以不知道自身的骨折属于哪种类型,这样的话几不知道如何进行治疗。今天我们主要讲解的是关于骨盆骨折分型。 骨盆骨折分型: 一、分类 1.按骨盆环的无缺程度分:①骨盆环坚持无缺;②单处骨折;③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 2.根据骨盆安稳程度(Tile 1988年)分为三型: A型为安稳型,移位纤细,一般不触及骨盆环; B型为旋转不安稳型; C型为垂直不安稳型。当骶髂复合体和骨盆底遭受损坏后才可能发生半侧骨盆在垂直面上向后向头侧方向的移位。 A型——安稳型,移位纤细 A1:骨盆环未被累及; A2:骨盆环有轻度损坏及移位,如一侧耻骨支骨折。 B型——有旋转不安稳,但纵向安稳 B1:打开册页式; B2:一侧侧方压榨,如耻骨体骨折;

B3:对侧侧方压榨,呈桶柄式。 C型——旋转及纵向均不安稳 C1: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及耻骨联合分别; C2:双侧骶髂关节脱位及耻骨联合分别; C3:伴髋臼骨折。 二、分型; 按骨盆环无缺性受损程度,可分为以下4型。 I型:即无损于骨盆环无缺性的骨折,包括髂前上棘或髂前下棘、坐骨结节、髂骨翼骨折,第5骶骨骨折或尾骨脱位,一侧耻骨单支骨折。 Ⅱ型:即骨盆环一处开裂的骨折,包括一侧耻骨双支骨折、耻骨联合分别、一侧骶髂关节附近骨折脱位。 Ⅲ型:即骨盆环两处以上开裂的骨折,包括耻骨联合附近两处骨折脱位(耻骨双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别),吞并髂骨或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骨盆环多处骨折。 Ⅳ型:髋臼骨折,包括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其间Ⅲ型骨折骨盆环失去安稳性,为不安稳骨折,而Ⅰ、Ⅱ、Ⅳ型的骨盆环仍安稳,故为安稳性骨折。 在了解完以上所讲解的骨盆骨折分型之后,希望各位能够对今天文章的介绍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及认识。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您不幸骨盆出现骨折的话必须要分辨出自身的病情属于哪种类型,这样的话就可以对症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