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合集下载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晚期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给患者带来剧痛和巨大的身体负担,也给患者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晚期结肠癌的治疗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药物,它们均被与单药治疗相比展现出了更好的疗效,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两者的价值有何区别,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替吉奥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靶向HER2阳性的晚期结肠癌,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雷替曲塞是一种影响DNA复制和修复的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而联合奥沙利铂则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功能来达到治疗效果。

联合使用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对晚期结肠癌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相比较于单药治疗,联合使用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可以显著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生存期,减少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以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晚期结肠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毒副作用的发生,并及时进行调整。

并不是所有的晚期结肠癌患者都适合使用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其他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药物相比有何优劣势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但其与其他治疗药物相比在具体疗效、安全性和价格上的优劣势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验证。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非特别理想 。
2 0 1 7年
第2 9卷 第 1 0期
挛 等作用 , 因此近年 常被 用于 直径 < 0 . 8 c m输 尿管 结石 的治
疗 , 引。
本临床试验 中 , 我们在常规西 医治疗 的基础上 , 对部分输 尿管结石 应用排石 汤治疗 , 发现这 对提高 患者 的排 石率有很 大帮助 。结果显示 , Ⅱ组患者经 中西 医结合治疗后 , 患者 的排 石总有效率达到 8 2 . 5 %, 相 比纯西 医治疗 的 I组 ( 6 0 . O %) 明 显提高 , 且 Ⅱ组的平均排石 时间显著缩短 , 整体药效上较 I组 理想 , 与上述资料观点也大致相 符。 综上 所述 , 对输尿管结 石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
探讨雷替曲塞作为介入治疗药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诊 断且 无严重肝 肾功 能障碍 的中晚期肝癌 患者 1 0 8例。试验 组( n = 2 6 ) : 雷替 曲塞( 2 m g ) 联合 洛铂 ( 5 0 m g ) 行 T A C E治疗 ; 对 照组 ( n= 8 2 ) : 吡柔 比星( 5 0 a r g ) 联合 洛铂 ( 5 0 m g ) 行T A C E治疗 。介入术后 3 ~1 0 d复查血常规及 肝肾电并记 录不 良 反 应发 生情 况。 4个 月内复查 , 进行疗
雷替 曲塞介 入 治 疗 中晚期 原发 性 肝 癌 的疗 效 及 安 全性 分 析
林 小兰 , 余
摘要 : 目的
辉 , 刘 灵修 ( 1 .福 建省 肿瘤 医院 福 州 3 5 0 0 0 1 ; 2 .福 建 医科大 学 福 州 3 5 0 0 0 4)
回顾性分析2 0 1 4 年 5月~ 2 0 1 7 年 4月我院收治的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因此,对于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什么是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雷替曲塞是一种口服化疗药物,属于嘌呤类似物。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合成和催化剂活性,对于治疗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有着显著的疗效。

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与DNA发生交联并导致细胞凋亡。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是显著的。

一项发表于《中华消化杂志》的研究,选择65岁及以上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过4个疗程的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7.5%。

比较典型的不良反应是神经系统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理学表现、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

然而,由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仍可以被看作是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建议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特殊情况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进行具体治疗。

临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分期、身体状况和合并症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和调整。

治疗期间应该定期检查并记录相关副作用。

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如鼓励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支持。

总体而言,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较好,但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控制副作用和疾病的进展,且需要根据患者个性化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雷替曲塞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雷替曲塞单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转 移 3例 。术 后 辅 助 化 疗 后 复 发 及 转 移 者 9例 , 未 接 受 手 术 治 疗 的一 线 化 疗 后 无 效 及 进 展 者 8例 , 二 线 化 疗 后 无 效 及 进
2 . 1 近期疗效
2 4例 均 能 评 估 疗 效 , 其中 C R 0例 , P R 3例 ,
雷 替 曲塞 单 药 治 疗 晚期 结 直 肠 癌 疗 效 观 察
纪媛 媛 , 李 军扩 , 洪永 贵
( 河 南 省 安 阳 市肿 瘤 医 院 , 河南 安 阳 4 5 5 0 0 0)
[ 摘要 ] 目的 评 价 雷 替 曲 塞 单 药 治 疗 晚 期 结 直 肠 癌 的 疗 效及 安全 性 。 方 法 对 2 4例 经 过 多 次化 疗 后 进 展 的
验水准。
2 结 果
例, 直肠癌 1 1例 , 分 期 均 为 Ⅳ期 ; 男 1 6例 , 女 8例 ; 年龄 4 5~ 7 8岁 , 中位 年 龄 6 5岁 ; 肝 转 移 9例 , 肺 转 移 8例 , 肝、 肺转移 1 例, 腹 膜后 淋 巴 结 转 移 1例 , 肝、 腹 膜后 淋 巴 结 转 移 2例 , 盆 腔
准: ① 经 细 胞 学 或 组 织 病 理学 确诊 为结 直肠 癌 ; ② 影 像 学 等 辅 助检查证实为 复发 、 转 移或 无法 手术切 除 者 , 具 有 可 测 量 病 灶; ③ 既往 均 未使 用过 雷替 曲塞 治疗 , 1个 月 内 未 接 受 放 疗
或/ 和化 疗 ; ④无重要脏器 功能障碍 , 无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转 移 病
道如下。
1 . 3 疗 效 和 毒 副 反 应 评 价 标 准 近 期 临 床 疗 效 按 照 R E —

以雷替曲塞为主双途径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以雷替曲塞为主双途径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2 .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 ( 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n ( %) ]
类型: 管状腺癌 3 3例 , 黏液腺癌 6例 , 神经内分泌癌 1 例 。转
移部位 : 肝转移 2 2例 , 腹膜转 移 1 9例 , 腹膜 后淋 巴结转移 1 3 例, 盆腔转移 7例 , 肾转移 1例 , 骨转 移 3例 , 膀 胱转移 1例 。 有 手术史 3 6例 , 无手术 史 4例 。K P S 评 分 ≥7 O分 , 预计生存

药拘与临床 ・
《 中 国 老 年 保 健 医 学 》 杂 志 2 0 t 3 年 第1 1 卷 第 3 期
以雷替 曲塞 为 主双途 径 化疗 治 疗 晚期 大肠 癌 的临床 研究
陈 洁 谢 国群 贺 天 临 潘 凯 张微微 郭晓冬 张学民 韩 克起
作者单位 : 上海 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阳中西 医结合 医院 肿瘤科
别为 3 5 %、 2 5 %; P F S分别为 8 . 0月和 5 . 0月; m O S分别为 1 0 . 0月和 5 . 0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提高。 结论 雷替 曲塞为 主双途径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 安全有效, 毒 副反应较轻 , 不同程度地提 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 。
析用 K a p l a n — Me i e r 法。
2 .结 果
1 . 1 材料
收集 2 0 0 9年 1 2月 至 2 0 1 2年 4月 我 院 肿 瘤
科 收治 的有 明确 病理 诊断 的晚期 大肠 癌患 者 4 O例 , T N M分
期 均为Ⅳ期 。其 中 , 男性 2 1例 , 女性 1 9例 ; 年龄 1 8~ 8 2岁 , 平 均年 龄 6 5 . 2±5 . 9岁 。直肠癌 1 1例 , 结肠癌 2 9例。病理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晚期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疗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替吉奥(Teysuno)与雷替曲塞(Lonsurf)是两种常用的口服化疗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

而将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备受关注。

目前关于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两种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并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晚期结肠癌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疗效比较、不良反应比较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相对优劣之处。

具体目的包括:1. 对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深入了解其对晚期结肠癌的影响机制。

2. 对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临床应用中的情况进行梳理,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劣。

3. 分析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优势和劣势。

4. 比较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其安全性。

5. 总结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临床实践中的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上述研究,旨在为晚期结肠癌患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3 研究意义晚期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晚期结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恶性肿瘤,对于患者和家庭而言,确诊这种疾病往往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在现代医学中,许多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价值进行比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两种治疗方案的药物成分和作用机制。

替吉奥是一种靶向性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发挥作用。

而雷替曲塞是一种化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DNA合成来杀死肿瘤细胞。

而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肿瘤生长。

这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案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比较。

首先就是疗效方面的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效果优异,临床试验证实,这种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这种联合使用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减小肿瘤体积,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这种联合使用也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是安全性方面的比较。

疾病的治疗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方案相对来说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轻,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可以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地进行治疗,延长生存期。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它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经济性,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和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严密的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摘要】晚期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替吉奥、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本文对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和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晚期结肠癌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了影响疗效的因素和不同患者选择不同方案的考量。

研究表明,两种方案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强调了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各有优劣,并提出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该研究可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替吉奥、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影响因素、个体化治疗、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晚期结肠癌的现状在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晚期结肠癌的现状。

晚期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也是导致肠道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被诊断患有结肠癌,其中大部分是晚期患者。

晚期结肠癌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性,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耐受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治疗晚期结肠癌的重要课题。

结合替吉奥、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等药物的介绍,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探讨它们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1.2 替吉奥、雷替曲塞、奥沙利铂的简介晚期结肠癌是普通癌症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长,治疗难度也逐渐增加。

替吉奥(bevacizumab)、雷替曲塞(regorafenib)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它们在治疗晚期结肠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替吉奥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抗体药物,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降低肿瘤的供血和营养,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雷替曲塞是一种多靶点的激酶抑制剂,可以干扰肿瘤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存。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比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晚期结肠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

替吉奥(Teysuno)与雷替曲塞(Lonsurf)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目前晚期结肠癌的一种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其在治疗中的价值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一、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治疗方案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化疗治疗方案,它是经临床试验证明具有一定疗效的。

替吉奥是一种由替加氟和替诺福韦合成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DNA的合成和修复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雷替曲塞则是一种由三氧嘧啶和三莫西定组成的联合药物,其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和阻断DNA合成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而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通过干扰DNA的修复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是目前治疗结肠癌的一线用药之一。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传统化疗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该治疗方案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疗效优势。

在治疗晚期结肠癌时,药物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一般来说都是轻度或中度不良反应,并且能够通过对症治疗进行控制。

相比传统的化疗方案,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给患者带来的负担也相对较小。

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适用于那些晚期结肠癌患者,尤其是对传统化疗方案无效或耐药的患者。

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替吉奥与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治疗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31例,总有效率41.94%。

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22.58%。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并发症较少,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直肠癌雷替曲塞奥沙利铂【中图分类号】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38-02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

在我国,结直肠癌已经成为第3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2]。

2009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其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女22例,男40例,年龄42~76岁,平均62.4±2.3岁。

62例中直肠癌13例,结肠癌49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

并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证为晚期癌症。

复发42例,初始发病20例,其中局部复发4例,肝转移16例,肺转移5例,腹膜转移14例,盆腔转移6例,淋巴结转移2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基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化疗前30 min,全部患者常规给予盐酸托烷司琼预防呕吐,治疗组患者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具体用法:雷替曲塞3mg/m2,静注15分钟,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3周重复。

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基础知识与进展)发表者:刘连科(访问人次:406)由于既往国外研究认为雷替曲塞较5-FU存在较高死亡患者,而且雷替曲塞的疗效并不优于5—FU,在国外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2010年由南京正大天晴上市(赛维健),研究基于一项设计严格的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雷替曲塞的适应症为:在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时,本品可单药用于治疗不适合5—Fu/亚叶酸钙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事实上,雷替曲塞不但可单药化疗,而且更多的学者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其他药物。

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对于中国肿瘤患者,雷替曲塞可能较西方人更安全.1. 雷替曲塞为氟尿嘧啶类药物发生心脏毒性者的最佳替代药物临床上,氟尿嘧啶类药物(5-FU、卡培他滨、替吉奥胶囊等)可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既往只能放弃氟尿嘧啶类药物。

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ARCTIC试验,对于接受氟尿嘧啶类药物出现心脏毒性的患者,可用雷替曲塞(一种胸甘酸合成酶(TS)的特异性抑制剂)来替代,并且是一个安全的替代药品.文献报道5—FU/卡培他滨引起的心脏毒性发生率为0。

55%~ 19%(平均值: 5。

0%,中位数: 3.85%),而与雷替曲塞相关的心脏毒性未见报道。

但最近有学者报道有心脏病史或者发生5—FU/卡培他滨引起心脏毒性的患者,再用雷替曲塞,可有4.5%的患者再发生心脏毒性。

2. 不良反应较多,但易处理国内大型III临床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年):“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组1~2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48.2% vs.29.4%, P= 0.005) 和转氨酶升高( 49.1% vs。

35.3%, P = 0.041)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61.8% vs. 40.2%, P = 0。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良反应 白细胞降低 血小板降低 血红蛋白下降 延迟性腹泻 恶心及呕吐 肝功能损伤 口腔黏膜炎
表 1 主要不良反应
Ⅰ度
Ⅱ度
Ⅲ度
7(18.9) 2(5.4) 1(2.7)
2(5.4) 1(2.7) 2(5.4)
9(24.3) 0(0.0) 0(0.0)
6(16.2) 2(5.4) 2(5.4)
5(18.9) 3(8.1) 1(2.7)
·215·
小剂量 CV序贯 CHOP方案东,刘丽英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4)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 CV序贯 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 性。方法 初治原发性胃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患者 17例均给予小剂量 CV序贯 CHOP方案,21d为 1周 期,每化疗 2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 9例(52.94%),部分缓 解 7例(41.18%),疾病进展 1例(5.88%),总有效率为 94.1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未继发消化道出血及穿孔,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 小剂量 CV序贯 CHOP方案治疗初治原发性胃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关键词]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醋酸泼尼松;胃淋巴瘤 DOI:10.3969/j.issn.16735412.2018.03.010 [中图分类号] R733.1;R73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5412(2018)03-0215-03
·214·
JOURNALOFBASICANDCLINICALONCOLOGYVol31No3Jun2018
影像学检查至少有 1个可测量病灶,ECOG评分 <2 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均达到可 化疗指标,无化疗禁忌证,预计生存时间 >3个月。 1.2 治疗方法 伊立替康 180mg·m-2加入生理盐 水 250 mL 中 静 脉 滴 注 90 min,d1;雷 替 曲 塞 3mg·m-2加入 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15min, d2。每 3周为 1周期。化疗止吐采用托烷司琼;出现 腹泻症状者则应用易蒙停及补液治疗。连续化疗 2周 期以上进行疗效评价。 1.3 临床 疗 效 及 不 良 反 应 评 价 标 准 近 期 疗 效 按 WHO实体瘤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进 行 评 估,分 为 完 全 缓 解 (CR)、部分缓解 (PR)、稳定 (SD)和进展 (PD)。以 CR+PR计算有效率,以 CR+PR+SD计算疾病控制 率。疾病进展时间为化疗开始至出现疾病进展的时 间。不良反应评价标准按 WHO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分度标准分为 0~Ⅳ度。

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应用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疗效。

方法: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注15分钟,第1天;3周重复。

结果: 16例均可评价不良反应,10例可评价客观疗效。

疾病控制率为60.7%,中位PFS为3个月,不良反应易耐受,主要为1-2级血液学毒性。

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应用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疗效总有效率为33.3%(2/6),有一定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受益率,病人耐受性好,但疗效有限,需进一步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81-01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3.1/10万-10.7/10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并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仅上海在20年间发病率就增加了2-3倍[1],全球年累及人数超过100万,死亡数超过50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已成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现将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16例应用雷替曲塞结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疗效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肿瘤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16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6-67岁(中位51岁)。

治疗前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彩超、心电图、胸片、CT等检查,排除有严重基础疾病和明显心、肺、肝、肾功能异常病人。

16例病人卡氏评分均≧60分,无明显化疗禁忌;均有客观可测量病灶,1个月内未接受过化疗,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同意化疗。

16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中直肠癌6例,结肠癌10例;初治10例,复治6例;低、中、高分化腺癌分别为8例、3例、3例,未分化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6例未行手术治疗,10例为术后复发;伴有肝、肺、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6例、3例、2例、10例,腹腔和腹膜后、盆腔转移8例;既往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顺铂等。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80例于2017年01月至2020年04月入院的晚期胃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药组(n=40例)与联合组(n=40例)。

单药组予以多西他赛单药化疗,联合组予以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

单药组与联合组均行2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指标对比。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CR+PR)19例(47.5%),疾病控制率(CR+PR+SD)87.5%,CR 1例(2.5%),PR 18例(45%),SD 16例(40%),PD 5例(12.5%)。

单药组总有效8例(20%),疾病控制率(CR+PR+SD)45%,PR8例,SD10例(25%),无CR病例。

差异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腹泻、食欲减退、贫血、脱发、口腔粘膜炎等,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药组,统计学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疗效明显,副作用可耐受。

关键词:晚期胃癌;多西他赛;雷替曲塞;临床疗效胃癌是在临床收治最多的消化系统肿瘤,据有关学者统计发现,该疾病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疾病的第二位[1]。

早期胃癌患者通常无明显特征,很难被发现,就诊时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上,晚期胃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

目前胃癌有效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多西他赛、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各异[2]。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联合化疗较单药化疗疗效提高,但毒性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需要研究。

本笔者选取80例于2017年01月至2020年04月入院时晚期胃癌患者,分析雷替曲塞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的临床疗效,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80例于2017年01月至2020年04月入院的晚期胃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单药组(n=40例)与联合组(n=40例)。

综述:雷替曲塞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综述:雷替曲塞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雷替曲塞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雷替曲塞(ZD1694,'Tomudex')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的和特异的TS抑制剂,由Zeneca 医药和肿瘤研究中心(UK)共同研发,1991年进行临床试验。

1992年开始进行II期临床试验,推荐雷替曲塞 3。

0 mg/m2,每3周一次,15分钟滴注。

一、雷替曲塞作用机制雷替曲塞为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是胸苷酸合成酶(TS)特异性选择性抑制剂。

TS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盐(TTP)合成过程的关键酶,而TTP又是DNA合成的必需核苷酸。

抑制TS可导致DNA断裂和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DNA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是TS,因此抑制TS的活性常常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靶点。

雷替曲塞经还原叶酸载体摄入细胞被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转化成聚谷氨酸盐形式贮存细胞中,聚谷氨酸盐通过较强地抑制TS活性、延长抑制时间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5-FU也是一种TS抑制剂,它在体内代谢成很多活性物质,包括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单磷酸盐,结合在酶的嘧啶结合区域,抑制TS的活性。

其他的5-FU代谢产物有很多的效应,比如非特异性地干扰RNA和DNA的合成。

5-FU是进展期结直肠癌标准治疗方案的基本药物之一,但是治疗肿瘤的有效率往往不尽人意。

此外,用药的选择也不明确,例如联合生物调节剂特别是亚叶酸钙类(LV)等。

5-FU/LV联合用药可应用在很多肿瘤领域,但是目前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是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是一些5-FU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由于毒性持续存在等问题,而迫切需要5-FU的替代物单药或联合化疗。

标准5-FU/LV方案是一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基础方案,而雷替曲塞是替代药物。

4个大型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雷替曲塞的中位总生存期在9。

7-10。

7个月,而5-FU/LV在10。

0-12。

7个月,没有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两种方案相似。

四个临床试验中有两个雷替曲塞治疗的PFS明显短于5-FU/LV,但是总生存期没有差异。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2月间的78例经FOLFOX方案一线化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OLFIRI组和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组。

FOLFIRI组38例,予FOLFIRI方案化疗;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组40例,予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化疗。

两组均至少治疗2个周期,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1年生存率。

结果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组的有效率42.50%,明显高于FOLFIRI组(1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组的MPFS为6个月,高于FOLFIRI 组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不适、粒细胞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ltitrexed 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who had received FOLFOX first-line therapy but had relapsed or progressed from June 2011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LFIRI group (n=38)and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ltitrexed group(n=40). The patients in FOLFIRI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OLFIRI chemotherapy,and the patients in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ltitrexed group were given irinotecan and raltitrexed.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wo cycles of chemotherapy at least. Then the efficacy,toxicity,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MPFS)and one year survival rate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ltitrexed group was 42.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13.16% in the FOLFIRI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MPFS in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ltitrexed group were 6 month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3 months in the FOLFIRI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xicities include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neutropenia and diarrhe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rinotecan combine with raltitrexed as second-line chem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is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nce.[Key words] Irinotecan;Raltitrexed;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Second-line chemotherapy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雷替曲塞单药治疗70岁以上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雷替曲塞单药治疗70岁以上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为无症状性 , 停药 后 自行恢 复正 常。血液学毒性 主要 为 中性
粒细胞减少 , 发生 率 为 5 % ( 2 2 ) 多 为 I ~ Ⅱ度 。 仅 1 2 1/ 3 , 例 患 者 在 第 3周 期 治 疗 后 出 现 Ⅲ 度 中 性 粒 细 胞 减 少 而 延 迟 治

缓 解 5例 ( 2 ) 疾 病 稳 定 7例 ( 0 ) 客 观 缓 解 率 为 2 % , 病 控 制 率 为 5 % 。 中位 T P为 5 9个 月 。主 要 不 良反 2% , 3% , 6 疾 6 T .
应 为 恶心 、 吐 、 氨 酶 升 高和 中性 粒 细 胞 减 少 , 呕 转 多为 轻 中度 。 结论 雷 替 曲塞 单 药 治 疗 ≥7 0岁 晚期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具
‘ 93 19 ・
雷替 曲塞 单药 治 疗 7 0岁 以上 晚期 结 直 肠癌
的 疗 效 观 察
侍 羽 , 以 法 章
( 苏省连 云港 市第 四人 民 医院 , 苏 连 云港 2 2 0 ) 江 江 200
[ 要 ] 目的 观 察 雷 替 曲 塞 单 药 治 疗 ≥7 岁 晚 期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的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方 法 对 2 摘 0 3例 ≥7 0岁 晚 期 结 直肠 癌 患者 采 用 雷替 曲 塞 3i /l 脉 滴 注 , 1天 , 2 gI n l 静 第 每 1 d为 1 周 期 , 至 出 现 疾 病 进 展 或 不 可 耐 受 的 不 良 个 直 反 应 。评 价 治 疗 的近 期 疗 效 和 至疾 病 进 展 时 间 ( T ) 观 察 不 良反 应 。结 果 TP , 2 3例 患 者 中完 全 缓 解 1例 ( % ) 部 分 4 ,

西妥昔单抗联合雷替曲塞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与安全性

西妥昔单抗联合雷替曲塞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与安全性

《中外医学研究》第18卷 第22期(总第462期)2020年8月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7]黄静,罗亚辉,王楠.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及 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天津医药,2017,45(10):1057-1060.[8]李哲恒,陈宝龙,田孜博,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1):2344-2345.[9]关亚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5):875-877.[10]钱睿亚,卢丹,盛洁,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后续治疗的方法探讨[J].北京医学,2017,39(6):603-606.[11]刘富强,黄锦,霍春燕,等.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治疗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发出血[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6):509-511.[12]张芸,许红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基质血流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8,44(5):524-526.(收稿日期:2020-03-17) (本文编辑:郎序莹)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 漳州 363000西妥昔单抗联合雷替曲塞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与安全性吴雯①【摘要】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C225)联合雷替曲塞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对照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雷替曲塞治疗12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治疗12个周期。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4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多西他赛和雷替曲塞作为目前常用于胃癌治疗的药物,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在胃癌晚期患者中,这两种药物对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外,这两种药物对于一些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DKK-1和TFF3作为两个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多西他赛和雷替曲塞对于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和TFF3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DKK-1和TFF3这两个生物标志物在胃癌中的作用。

DKK-1是一种由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它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在胃癌中,高表达的DKK-1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

TFF3是一种与胃肠道黏膜保护和修复相关的蛋白质,它在维持胃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一些研究中发现,TFF3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从上述两种生物标志物在胃癌中的作用可以看出,它们与肿瘤的侵袭性、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多西他赛是一种微管抑制剂,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微管骨架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

已有研究表明,多西他赛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而对于多西他赛对DKK-1和TFF3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雷替曲塞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它可以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在胃癌治疗中,雷替曲塞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而对于雷替曲塞对DKK-1和TFF3的影响,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一些研究发现,雷替曲塞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DKK-1水平显著降低,这表明雷替曲塞可以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活化来降低DKK-1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

多西他赛+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多西他赛(docetaxel)和雷替曲塞(ramucirumab)是常用于治疗胃癌晚期的药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药物对患者体内的一些生物标志物可能产生影响,其中包括DKK-1和TFF3的水平。

本文将探讨多西他赛和雷替曲塞对胃癌晚期患者DKK-1水平与TFF3水平的影响。

需要了解DKK-1和TFF3在胃癌中的作用。

DKK-1是一种抑制Wnt信号传导通路的蛋白质,Wnt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DKK-1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相关。

TFF3是一种粘液相关蛋白质,它在维护黏膜屏障完整性和促进上皮细胞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胃癌中,TFF3的过度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

研究这两种蛋白质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对于了解肿瘤的发展过程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多西他赛是一种广谱的抗微管聚合剂,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雷替曲塞是一种抗VEGFR-2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侵袭。

这两种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来治疗胃癌晚期患者。

那么,它们对患者体内DKK-1和TFF3的水平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一些研究表明,多西他赛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胃癌患者体内的DKK-1和TFF3水平。

一项研究发现,多西他赛可以通过抑制Wnt信号传导通路来降低胃癌患者体内DKK-1的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多西他赛可以促进TFF3的表达,增强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缓解胃癌患者的症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多西他赛对胃癌患者体内DKK-1和TFF3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知,多西他赛和雷替曲塞作为常用的胃癌治疗药物,对患者体内DKK-1和TFF3水平有着明显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基础知识与进展)
发表者:刘连科 (访问人次:406)
由于既往国外研究认为雷替曲塞较5-FU存在较高死亡患者,而且雷替曲塞的疗效并不优于5-FU,在国外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国内2010年由南京正大天晴上市(赛维健),研究基于一项设计严格的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雷替曲塞的适应症为:在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时,本品可单药用于治疗不适合5-Fu/亚叶酸钙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事实上,雷替曲塞不但可单药化疗,而且更多的学者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其他药物。

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对于中国肿瘤患者,雷替曲塞可能较西方人更安全。

1. 雷替曲塞为氟尿嘧啶类药物发生心脏毒性者的最佳替代药物
临床上,氟尿嘧啶类药物(5-FU、卡培他滨、替吉奥胶囊等)可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既往只能放弃氟尿嘧啶类药物。

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ARCTIC试验,对于接受氟尿嘧啶类药物出现心脏毒性的患者,可用雷替曲塞(一种胸甘酸合成酶(TS)的特异性抑制剂)来替代,并且是一个安全的替代药品。

文献报道5-FU/卡培他滨引起的心脏毒性发生率为0.55% ~ 19% (平均值: 5.0%, 中位数: 3.85%),而与雷替曲塞相关的心脏毒性未见报道。

但最近有学者报道有心脏病史或者发生5-FU/卡培他滨引起心脏毒性的患者,再用雷替曲塞,可有4.5%的患者再发生心脏毒性。

2. 不良反应较多,但易处理
国内大型III临床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年):“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组1~2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48.2% vs. 29.4%, P= 0.005) 和转氨酶升高( 49.1% vs. 35.3%, P = 0.041) 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61.8% vs. 40.2%, P = 0.0002)。

所有的不良反应易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转氨酶升高为49.1%,经对症处理,并不影响化疗方案的进行,提示即使应用雷替曲塞引起转氨酶升高,也不影响化疗的进行。

3. 雷替曲塞的用法
国内文献,雷替曲塞多采用3mg/m2,第1天,每21天重复。

参阅国外文献,结合笔者的经验,建议将雷替曲塞下调为2.5mg/m2,改为第2天用药, 每21天重复,在临床上更安全,小样本研究结果显示疗效并不降低。

4. 结直肠外的恶性肿瘤
目前文献已报道雷替曲塞还可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晚期胰腺癌、晚期头颈部肿瘤、晚期胃癌、晚期贲门癌、晚期食管癌、晚期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胆道肿瘤、白血病等。

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较多。

研究发现雷替曲塞可能对胶质瘤也有效。

5. 雷替曲塞能否与5-氟尿嘧啶药物联合
有文献报道雷替曲塞与5-FU/CF不但在细胞株上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而且在临床患者中也观察到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二者通过不同的机制起作用,二者在毒性谱上却无重叠。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雷替曲塞与希罗达联合治疗晚期直肠癌,未发现毒性增加。

建议可以尝试联合应用。

6. 雷替曲塞是否可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
目前暂不支持,国外某文献认为与5-FU比较由于具有较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的不良反应,且同时未能证实其不劣于5-FU/LV。

细读该文献发现,由于该研究及早终止,故不能得出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该研究雷替曲塞的剂量为4 mg/m2偏大,最近已有学者建议3mg/m2,因后者病不劣于5-FU/LV方案。

目前NCCN指南不推荐静推5-FU/CF 方案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

对于雷替曲塞能否用于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目前仍不能得出结论,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7. 雷替曲塞可联合化疗药物
联合用药主要有伊立替康、奥沙利铂、顺铂等,其中雷替曲塞、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三者可联合应用。

雷替曲塞还可与卡铂、卡培他滨、5-FU、丝裂霉素-C、吉西他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阿霉素、吉非替尼等联合。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雷替曲塞与恩度联合应用,结果显示安全,相关研究在进行中。

理论上,可以5-FU联合的化疗药物,也可与雷替曲塞联合。

雷替曲塞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不在此一一详述。

值得关注的是,雷替曲塞在临床上,存在的研究空间很大。

发表于:2013-04-20 00: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