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病因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骨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脊髓压迫 (SCC)
10%~40%
<10%
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骨转移病灶进展 高钙血症 10%~20%


15
骨转移诊断
16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有恶性 肿瘤骨 转移临 床表现a 或中晚 期恶性 肿瘤b
ECT
(-) 筛检 ECT
局部 症状
无 有
ECT (+)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 或 •MR 或 •PETCTc 选择 检查 骨活检
未确诊 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常规检查:全 面体检,血常 规、血生化、 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 代谢生化指标
10
骨转移常见症状

剧烈骨痛50%-90% 病理性骨折10%-52% 脊髓压迫<10% 活动严重受限 高钙血症10%-20%
骨细胞生理学
破骨细胞前体 RANK—RANKL
增殖 活化
成骨细胞
占据吸收空洞 合成
OPG
H+ 蛋白水解酶
破骨细胞
H+
骨基质 钙盐沉积 溶解的骨盐 消化的有机质 动态平衡 钙盐沉积的骨

一、综述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 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 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 %~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 骨折发生率为22%~52%%。骨转移伴 发的疼痛、骨折、功能障碍、心理障碍 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文章目录*一、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二、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三、生活中如何预防肺癌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1、肺癌骨转移的症状有哪些1.1、疼痛: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逐渐变为连续性,疼痛加重,进展迅速。

1.2、肿胀、肿块:深部的骨转移不易见到肿块,表浅者可见肿胀及肿块。

1.3、神经压迫症状:比如根性神经痛,感觉减退,甚至会出现大小便困难等症状。

2、导致肺癌的常见原因2.1、吸烟与肺癌根据估计,男性肺癌中的80%和女性肺癌中的79%归因于吸烟。

烟雾中的尼古丁、苯并芘、亚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钋等均有致癌作用,尤其易致鳞癌和小细胞癌。

动物实验中也可通过纸烟烟雾和焦油诱发肺癌。

2.2、职业与肺癌工业生产中接触与肺癌发病有关的特殊物质有石棉、砷、铬、苯芘、煤焦油、三氯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使肺癌的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

2.3、大气污染与肺癌大气污染也是会导致肺癌的病发的,相信这点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吧。

因为严重污染的地区,一般空气中都会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尤其是重工业地区,肺癌的发病率更高。

3、肺癌的出现带来哪些危害癌肿可以导致支气管阻塞,原本正常肺泡囊腔消失,影响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病人会因此感到胸闷、气短。

若肺癌占据肺部的大部分,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巨大影响。

支气管中的神经相当的敏感,癌症刺激到支气管,导致患者咳嗽。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支气管内掉进一颗饭粒,咳几声,将饭粒咳出来了,就不会再咳了。

然而支气管内长出的癌块不会被咳出,这样就可发生一阵阵剧烈的干咳,不容易停止。

甚至有时候出现咳血的现象。

严重到一定程度可导致患者出现胸痛,也可能出现胸水。

胸水多了压迫肺脏,增加了患者的呼吸难度,相当难治专家指出,如果肺癌得不到及时的控制,急速恶化下去,对患者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

肺部是我们用来呼吸的,如果我们的肺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功能。

淋巴癌术后发生骨转移什么意思

淋巴癌术后发生骨转移什么意思

淋巴癌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淋巴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多为晚期。

手术是淋巴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通过对病灶的切除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然而,临床上不少淋巴癌患者会在术后被告知发生骨转移。

那么,淋巴癌术后发生骨转移什么意思?在寻求中医治疗时,不少患者和家属听说过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三联平衡疗法”。

该疗法由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新的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目前,该疗法已使很多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不少都是已经发展到晚期,出现转移的患者。

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淋巴癌的优势:1、重在治本:该疗法治癌重视整体调理,标本兼治,重点治疗肿瘤的“虚”“瘀”“毒”,调理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兼顾消肿块、消疼痛、消积水,所以,病情稳定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2、高效低毒:该疗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辩症施治,无论早中晚期,体质强弱,均可使用。

而且无手术事故及麻醉意外风险,无手术并发症、后遗症之痛苦、无创伤、无放化疗之毒副反应,全天然中草药,绿色环保,高效低毒,适应症广。

3、中西协同:该疗法不影响西医手术和放化疗,而且手术后可预防转移和复发,放化疗期间用中药有增效抗癌效果。

4、多靶点、全方位:该疗法使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病变与经络穴位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攻毒与扶正并重,调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多靶点、全方位、多通道、立体战的策略肯定比单一的药品见效快,疗效高。

【病例分享】淋巴癌患者经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后的真实疗效基本情况:薛某某,男,65岁,河南省洛阳市人,患甲状腺淋巴瘤2013年10月,薛某某发现自己右侧甲状腺开始肿大,并在不断生长。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因子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因子

科学家发现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因子骨转移在乳腺癌病例中的发生比例为15-20%目前没有攻击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哪些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近日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Biomedicine)的研究员Roger Gomis在《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可以导致乳腺癌细胞向骨转移的基因。

骨转移是癌症转移中唯一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但是无法治愈的转移类型。

目前这种治疗只有在确认转移发生后才会进行,但这样的治疗方式太滞后。

初步的研究显示,用于治疗骨转移的药物也具有防止骨转移的作用。

因此识别那些骨转移风险高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每年新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大约有100万。

骨转移预防治疗有不少副作用,并且花费高。

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大范围的预防骨转移治疗不是很实际的治疗。

“为了能进行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十二班哪些患者可以从骨转移预防措施中获益,而哪些患者不会获益。

我们的发现提供这样的一种识别方法,而在以前这种识别是根本不可能的。

”Gomis说道。

研究者主要关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因为这类患者表现出向骨转移的倾向。

研究结果显示,MAF基因启动一系列细胞功能,导致骨转移的发生。

研究者分析了超过900例原位乳腺癌的临床样本。

那些MAF 基因发生改变的患者的骨转移风险比MAF基因正常的患者的骨转移风险高14倍。

“这个基因是预测骨转移的可靠指标,可以提供患者的生活治疗,改善医生对癌症患者的监测,”研究者说道。

(:Medicalxpress)。

肺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肺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 7 4 2 R7 — 7 R 3 . ; 3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8 4 ( 0 9 0 — 9 20 1 7 — 3 8 2 0 ) 80 9 —3
恶 性 肿瘤 常发 生 骨 转 移 , 原 发 肿 瘤 多 见 于 肺பைடு நூலகம்癌 、 腺 癌 其 乳
1 溶 骨性 骨转 移 的 机 制
C 4 N C 嗜 器 官 转 移 中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手 术 切 除 的 R 在 S I C
S CLC组 织 和 肺 癌 细 胞 系 ( 4 A5 9和 CAL 1 均 高 表 达 CX— V— )
肺 癌 骨 转 移最 常 见 的类 型 为 溶 骨 性 骨转 移 , 然也 有 局 部 虽
99 2
重庆 医学 2 0 0 9年 4月第 3 8卷第 8 期


述 ・
肺癌 骨 转移 机 制的研 究进 展
韩 萍 综 述 , 幸 平 审 校 张 ( 庆 医科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肿 瘤 科 重
关键 词 : 癌 ; 肺 骨转 移 ; 胞 因子 细
40 1 ) 0 0 6
器 官 组 织 中 的趋 化 因子 和 肺 癌 细 胞 中 的 特 异 性 受 体 同 时 高表 达 在 肺 癌 的 器官 特 异 性 转 移 的 过 程 中 起 着 非 常 关键 的作 用 。
癌 的骨 转 移 可 表现 为 溶 骨 性 骨 转 移或 成 骨 性 骨 转 移 , 而绝 大 多
数 为 溶 骨 性 骨 转移 , 有 少 数小 细 胞 未 分 化 癌 及腺 癌 可 表 现 为 只
成骨性 骨转 移 。因此 , 文 主 要综 述 肺 癌 溶 骨性 骨 转 移 的 本

贲门癌晚期骨转移的概率有多大吗?如何能预防转移

贲门癌晚期骨转移的概率有多大吗?如何能预防转移

贲门癌是我国北方的常见肿瘤之一,约占胃癌的1/3,它发病隐蔽,分化程度低,侵袭性强,浸润范围广,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初次就诊时已属晚期。

晚期贲门癌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出现骨转移现象。

那么,贲门癌晚期骨转移的概率有多大吗?如何能预防转移临床上发现,大约有10%至30%的贲门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症状,因此,晚期贲门癌骨转移的概率大约在10%至30%之间,但具体概率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措施等因素而定。

骨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灶经血液或淋巴系统到达骨组织,并在骨内生长新的肿瘤细胞簇,导致骨骼疼痛、易骨折、骨质疏松等症状。

对于贲门癌患者来说,由于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所以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的症状。

骨转移不是所有的晚期贲门癌患者都会出现的,但是对于一些情况,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转移现象,例如年龄偏大,体型偏胖,贲门癌病情进展较快,肿瘤贡献较大等情况。

此外,患者在治疗贲门癌期间,若存在未经治疗部位的转移病灶,则也会增加骨转移风险。

当患者出现骨转移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遵医嘱按时治疗和康复的同时,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强化营养和锻炼等都是必要的措施,以最大限度的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贲门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放化疗通过直接抑杀术后残存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短时间内确实能够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放化疗并不能完全清除癌细胞,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身体更为虚弱。

中医治疗则坚持以人为本,从患者的整体出发,注重扶正患者的元气,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稳定病情,预防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

对于选择放化疗的患者来说,配合中医治疗有助于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治疗的效果,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中医治疗贲门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三联平衡抗癌理论是袁希福老中医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学术理论。

癌症骨转移的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

癌症骨转移的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

医诊通肿瘤癌症骨转移的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肿瘤骨转移是如何发生的?从定义上讲,肿瘤骨转移是指某些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少部分经淋巴转移)至骨组织,定植后逐渐形成新的肿瘤病灶,破坏正常骨组织,引起以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通俗地讲,某种原发恶性肿瘤,如肺癌,原本与骨骼并无直接关系,但随着疾病进展,部分肿瘤细胞会从肺部原发病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到达骨组织。

随着血管孔径变细,血液流速变慢,肿瘤细胞会沉降下来,在骨组织表面安家,即形成了骨转移。

当肿瘤细胞不断继续增殖,骨细胞的正常微环境会遭到破坏,进而骨组织会逐渐被肿瘤细胞蚕食。

哪些肿瘤容易发生骨转移?从过往经验来看,肿瘤骨转移往往发生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因过去医疗水平限制,这类患者大多数在确认骨转移发生前就去世了。

但随着现今对各类原发肿瘤的控制越来越好,反而更多的肿瘤患者被发现出现骨转移。

对于多数肿瘤类型,如能够做到对骨组织的改变早发现,早手术,那么随访下来,积极的治疗对肿瘤骨转移还是有效的。

对于某些分期较晚、手术难以根治的原发肿瘤,发生骨转移可能性比较大。

甚至很多患者就是以骨转移症状为首发症状前来就诊,经过系统检查才发现原发病灶,所以也不排除某些肿瘤起病早期就会发生骨转移。

经过统计分析,常见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大概有60% ~75%,算是第一梯队;肺癌、肾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次之,大概有20%~45%;消化道肿瘤比如胃癌、结直肠癌以及妇科肿瘤也可能发生骨转移,发生率一般在10%以内。

中轴线———脊柱是人体运动最重要的一环,肿瘤转移到脊椎上的情况多吗?理论上讲,癌症患者的每一块骨头都有可能发生转移,但统计下来,脊柱是最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尤其是胸椎;其次才是骨盆、四肢长骨、肋骨等等。

肿瘤骨转移有哪些临床表现?第一,疼痛是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特点主要是持续性的钝痛,并且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尤为明显。

癌症骨转移,别放弃治疗

癌症骨转移,别放弃治疗

家庭医药 2014.0717癌症骨转移是原发癌症细胞经血行转移,破坏骨组织后形成的转移病灶,是癌症细胞与骨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俗地讲,癌症骨转移就是癌细胞通过某种方式扩散到骨头里。

癌症骨转移发生率高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高,就常见的原发癌症而言,超过55%的晚期乳腺癌、肺癌,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和超过90%的多发性骨髓瘤都会发生骨转移,其他常见的还有大肠癌、肾癌、胃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等。

骨痛是骨转移患者面临的最大难题一般发生骨转移患者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癌性骨痛。

并非骨转移一开始就出现骨痛,通常患者在后期才会出现剧烈骨痛。

临床上,有些人是因为骨痛才发现骨转移,有些人则是没有骨痛,但因为骨折就诊才发现骨转移。

一旦癌症发生骨转移,有些患者和家属通常认为已到治疗晚期,往往会放弃治疗,任由病情发展。

因骨转移病灶还常累及脊髓或周围神经系统,故疼痛程度相对其他癌痛更重。

骨转移除了疼痛外,还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骼并发症,脊椎转移还可出现脊髓压迫甚至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有些患者在经历疼痛→失眠→疲乏→疼痛→失眠这样的恶性循环后,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

所以,面对骨痛不要再选择忍耐,应该积极面对、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疼痛科开展的神经干预性治疗(包括神经阻滞、神经损毁等方式),为控制中晚期慢性癌痛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神经阻滞技术就是将少量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根的周围,消除神经根水肿,降低神经根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性物质的刺激,松弛相关的肌肉,从而使疼痛缓解或者消失,即应用最少量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而神经毁损是通过化学药物或射频热凝等技术使部分神经节段坏死,短时或终身丧失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支配的区域感觉功能丧失,从而消除顽固性疼痛。

双膦酸盐,骨转移患者的一大选择面对骨转移,患者和家属“放弃治疗、任由其发展”的想法是不对的,癌症骨转移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治疗也能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肝癌手术后出现骨转移怎么回事?还能治疗吗

肝癌手术后出现骨转移怎么回事?还能治疗吗

肝癌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肝癌手段之一。

尽管肝癌手术的成功率不低,但是仍然可能发生骨转移的情况。

骨转移是指肿瘤细胞经血液、淋巴转移到骨骼中生长扩散的过程。

那么,肝癌手术后出现骨转移是怎么回事?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骨转移。

简单地说,骨转移是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处进入骨骼,形成新的肿瘤。

骨转移不仅会造成疼痛,还会导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肝癌患者,骨转移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管系统进入全身,所以手术并不能完全清除患者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

即使手术后患者的原发肿瘤已经去除,但是如果体内仍然存在肿瘤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进入骨骼,通过骨髓中的趋化因子、分泌因子等刺激骨骼组织的进一步生长和转移,导致骨转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出现骨转移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效。

骨转移时肝癌的预后会变差,但是适当的治疗仍然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如今,放化疗和中医治疗是肝癌术后常见的巩固治疗方法。

其中,放化疗可以抑制大量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但放化疗通常伴有一系列副作用,甚至有些患者因为无法忍受副作用而中断治疗。

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身体状况,避免因过度治疗而加重病情,缩短生存期。

相比之下,虽然中医治疗在短时间内没有放化疗那么明显的抑制癌细胞的效果,但整体观念很强,要注意从患者的全身特点出发,在术后配合治疗,有利于扶正固本,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传统中药作为一种多年历史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治疗肝癌骨转移方面也有着良好的疗效。

中药组方有着调养身体、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使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病人的特殊情况以及用药剂量等,并且需要有资质的中医师指导辅导才行。

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药治疗癌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癌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PPT

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PPT
PET-CT检查
PET-CT可发现早期骨转移灶, 并有助于全身病情评估。
骨转移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
如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 19-9(CA19-9)等,可作为骨转 移的辅助诊断指标。
骨代谢标志物
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等,可反 映骨转移活跃程度。
病理学诊断
穿刺活检
对可疑骨转移部位进行穿刺活检,获 取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
骨转移的预防与康复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 是针对癌症等高危疾病, 以便早期发现骨转移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 降低骨转移的风险。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 戒烟限酒等。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电 刺激等,缓解疼痛和肌肉 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骨转移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可引 起肢体麻木、无力或活动障碍

全身症状
骨转移可引起贫血、消瘦、乏 力等全身症状。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可发现骨质破坏、骨折 等异常。
CT检查
CT可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破坏程 度和范围,以及软组织侵犯情 况。
MRI检查
MRI对软组织和神经受压情况 显示更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 。
精准医疗数据库
建立和完善精准医疗数据库,收集和分析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数据和 基因信息,为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支持。
THANKS.
以达到治疗骨转移的目的。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骨转移的肿瘤疫苗,通 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预防和
治疗骨转移。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胰腺癌晚期会出现骨转移吗,还能控制吗

胰腺癌晚期会出现骨转移吗,还能控制吗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的死亡率逐年上升,而胰腺癌也与其它癌症一样,早期不易被察觉,一旦到了中期和晚期。

其中,骨转移是晚期胰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加速患者的身体衰老,那么胰腺癌晚期会出现骨转移吗,还能控制吗?骨转移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它的发生与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有关。

随着肿瘤细胞的扩散,它们可以从原发灶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到达骨骼,然后在骨髓内生长和繁殖,进而造成骨骼破坏、疼痛和易骨折等症状。

骨转移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治疗措施延缓其发展。

首先,药物治疗是在控制骨转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使用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其次,对于胰腺癌晚期患者,减轻骨痛也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可以开药来缓解患者的骨痛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骨痛症状,如使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

出现骨转移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帮助改善病情,减轻痛苦对身体的康复很有帮助,中医治疗胰腺癌坚持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坚持扶正与祛邪并重,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内部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发挥抑杀癌细胞的作用,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草药,药性较为温和,副作用小,几乎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新的伤害,且适用范围较广,即使是年龄较大、体质偏弱的患者也同样可以适用。

三联平衡理论,是袁希福老中医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它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从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聚集等病因病机出发,采用疏通、扶正、祛毒等方法,有的放矢、重点用药,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外,患者也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骨转移。

例如,增加运动量,加强锻炼,增强骨密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工作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控制骨转移。

sr89骨转移原理

sr89骨转移原理

SR89骨转移原理是骨转移灶可以大量摄取锶-89进入组织内,通过产生β射线杀伤癌细胞,从而起到控制骨转移癌的病变以及止痛作用。

锶-89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它与钙极其相似,所以可以被溶骨性骨转移的病变骨摄取进入骨内。

并且锶-89可以释放β射线,这种射线可以在病变骨处持续发挥直接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射线辐射作用,起到放疗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减轻局部疼痛等症状。

锶-89治疗使瘤体缩小,减轻了受累骨膜和骨髓腔的压力;同时辐射生物效应干扰了神经末稍去极化的过程,影响了疼痛信号的传导;此外,辐射生物效应抑制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炎性疼痛介质的产生,这些都是锶-89治疗缓解骨痛的可能机制。

86例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86例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86例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袁钦华;俞士尤;苏江【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8(033)010【摘要】目的探讨可能影响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8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和(或)PR状况、HER-2状况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与骨转移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骨转移多发于Luminal型乳腺癌,高发部位以椎体、骨盆、胸部为主.骨转移的发生与乳腺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ER或PR 状况、HER-2表达有关,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结论乳腺癌肿瘤>5 cm、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ER或PR阳性、HER-2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高危因素.对于这些患者,应加强术后定期随访,进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减少骨转移的发生.【总页数】4页(P1717-1720)【作者】袁钦华;俞士尤;苏江【作者单位】21500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21500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21500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208例乳腺癌骨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J], 王跃珍;孙晓江;刘林林;孙宝胜;吕鹏2.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肺癌及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研究 [J], 李楠;刘明;刘晓梅;李彩英3.乳腺癌骨转移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J], 尼杰;智英辉;翟振;只向成4.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J], 崔军威;刘晓岭;胡艺冰;杨子健;付阳;高睿;何劲松;韦伟5.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J], 李奕颖;苏静;李孟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骨转移及其治疗药物(全文)

2021骨转移及其治疗药物(全文)

2021骨转移及其治疗药物(全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骨转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肿瘤活动的方式,乳腺癌,肺癌,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等都是骨转移的高发瘤种,由于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在确诊时已有百分之70~80的患者发生了肺癌转移,这其中发生骨转移的比例就高达30~40%。

也就是说三个肺癌患者中就可能有一个发生了骨转移。

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承重骨,如脊柱骨骨胸骨和肋骨等,发生骨转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总生存。

骨转移是如何发生的?肿瘤细胞天生具有侵袭性,它在侵袭的过程中就像一粒种子,会找到合适的土壤发生定植生长,最终形成病灶。

而人类的骨骼在正常情况下处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建立的骨骼生长平衡状态中,而破骨细胞的作用就会使得肿瘤的转移更易发生。

肿瘤的骨转移主要分为成骨型和溶骨型,肺癌的骨转移通常为溶骨型病变。

溶骨型病变的发生机制如下图所示,肿瘤细胞随血流达到骨骼后,诱使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整体速率提高,并使骨吸收成为活动的主导,从而形成骨破坏;同时肿瘤细胞释放的可溶性介质(PTHrP等)进一步激活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并释放出骨组织中储存的多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发展为转移灶。

溶骨型骨破坏骨转移的治疗传统骨转移的治疗主要采用双磷酸盐类的药物,如帕米磷酸钠和唑来磷酸等。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双磷酸盐在破骨细胞中聚集后,在骨重吸收的过程中获得局部释放,这使得破骨细胞的活性被抑制,并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双磷酸盐可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信号。

从而进一步抑制骨破坏的发生。

在唑来膦酸用于预防SRE(骨相关事件)的关键研究中,唑来磷酸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等实体瘤骨转移的预防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但做来磷酸的应用也有相当的局限性。

如肾毒性、急性期反应和颌骨骨坏死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不良反应。

RANKL通路和地舒单抗在骨转移中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骨转移发生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RANK-RANKL-OPG通路可以有效的抑制骨转移的发生,RANL是一种跨膜蛋白,它与RANK的结合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增加成熟破骨细胞的活性并延长其存活,而OPG是RANKL分泌性诱骗受体,是生理性的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Denosumab)就是根据OPG和RANK的效应结构开发设计的RANKL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抑制RANK-RANKL-OPG 通路。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

肺癌骨转移晚期症状1、骨骼相关变化约有2.3%患者以骨转移为首发的肺癌症状,约30%-40%的进展期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研究显示,50%肺癌骨转移的症状重患者常发生骨骼相关变化。

2、骨痛骨转移的发生由血行播散造成的。

高发部位有骨盆、肋骨、椎骨和近端长骨。

疼痛是最常见的肺癌骨转移的症状。

骨膜炎症和增厚是造成疼痛的根源。

通常骨痛发生前已有骨转移。

3、病理性骨折原发性肺癌骨转移通常是溶骨性的。

骨骼强度受到破坏时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椎体的塌陷和膨胀可引起脊髓压迫。

无骨质破坏的副瘤综合征和溶骨性骨转移均有可能造成高钙血症,导致疾病恶化。

肺癌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破坏,小细胞未分化癌及少数腺癌可表现为成骨性破坏。

病人中,86%为溶骨性破坏,6.9%为成骨性破坏,6.9%为混合性破坏。

原发性肺癌并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

癌患者的高钙血症主要并非由于骨转移所致的破骨细胞活性增大引起骨骼中钙进入细胞外液所致,可能是由肿瘤所分泌的PTHrP等所致,与骨转移无关。

因而在伴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并不高。

1、咳嗽几乎多有的肺癌骨转移患者都会出现此类症状,有的患者咳嗽较轻会出现干咳,而有的严重者,会出现痰中带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患者出现咳嗽久治不愈,且较为反复,因及时到医院就诊。

2、发热肺癌骨转移早期症状其中就包括发热,这主要由肺癌肿大细胞压迫支气管阻塞引起的,这种发热多长出现持续性或者周期性,患者提问徘徊在38-39摄氏度。

3、疼痛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做起多表现为胸部隐痛或者压痛,随着骨转移到肋骨或者背部,就会引起背部疼痛,转移到四肢骨骼,就会一起四肢关节疼痛。

肺癌骨转移并不会给患者带来致命伤害,但随着骨转移深入到头颈,脊柱,腰椎等人体重要承受部位,就可引起瘫痪或者更严重的伤害。

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

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

骨转移

骨转移

骨转移文章目录*一、骨转移的概述*二、骨转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骨转移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骨转移的危害*五、骨转移的防治方法骨转移的概述1、定义骨转移(osseous metastasis)是某些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骨组织引起的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乳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

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依次为乳癌、肺癌、肾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其他常见的骨转移原发癌还有前列腺癌。

发生于脊柱的骨转移癌最多,其次为骨盆和下肢长骨,膝、肘关节以远较为少见。

骨转移可引起剧烈疼痛、骨折等。

如局部病灶有压迫症状,可行手术、放疗改善症状,但疗效较差,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转移。

2、症状部位骨骼3、症状科室肿瘤科、骨科4、常见病因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骨组织骨转移的原因及发病机制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通过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的多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

骨转移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一般说来,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前列腺癌则以成骨性转移为主。

骨转移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骨转移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这种方法是骨骼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但此法对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一般只有当骨骼被癌肿破坏达1厘米以上,且骨骼脱钙达到50%~70%时,X线平片才能观察到局限性的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糊或消失等征象。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全身有病变的骨骼。

发生在脊柱的骨转移可以行MRI及CT重建检查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检查这种检查方法能观察到一般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难以发现的微小病变。

骨穿刺活检这种方法能明确诊断出骨转移癌的病理类型,对指导该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骨转移的诊断鉴别方法骨转移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

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移性骨肿瘤是癌瘤的晚期表现,要想治愈很困难,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保存一定的功能。对骨转移肿瘤的治疗需与原发癌及其他并发症的治疗一起考虑。除对症治疗外,还以放射治疗、化疗为主。对有并发症者可配合手术治疗,多数学者主张在各种手术前后辅以化疗为好。有病理性骨折者,应按骨折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有其他组织恶性肿瘤的病人,如出现四肢及躯干局部疼痛或包块者,应考虑骨转移。还可采用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帮助确诊。其他组织器官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的主要途径是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在最易产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骨转移率最高,以下顺序为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肾癌。各种肉瘤、白血病、霍奇金病等所致的骨转移亦可见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骨转移少见,而口腔癌、皮肤癌很少发生骨转移。转移过程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1、 发生于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肿瘤细胞分离脱落。
2、 肿瘤组织对周围的巴管中运行。
4、 肿瘤组织穿出血管或淋巴管。
5、 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及转移病灶形成。
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与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密切关系,大多集中在红骨髓丰富的部位,如脊柱、骨盆、肋骨、颅骨、肱骨及股骨近端。这些地方不但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而且血管丰富,血流速度呈多样性,肿瘤细胞易于停留。常见转移部位依次为:骨盆、股骨、脊柱、肋骨、肱骨、肩胛骨、胫骨。好发年龄在40~70岁,占70%以上,男性多见。局部疼痛是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疼痛有轻有重,早期疼痛较轻,呈间歇性,一般夜间加重,晚期疼痛剧烈,位于骨盆则有髋关节及股内侧疼痛。深部的骨转移肿瘤初期往往不易发现肿块,以疼痛或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位于表浅的骨转移肿瘤,疼痛与肿块可能同时出现,脊柱转移肿瘤有50%出现截瘫而人院。有的压迫盆腔脏器,出现排尿、排便困难,有的因压迫而出现神经血管等症状,还有的因轻微外伤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骨转移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甲状腺癌、肾癌骨转移发展缓慢,肺癌、肝癌骨转移发展较快。分化较好的肿瘤预后亦较好,分化差的肿瘤预后亦差。对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血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溶骨型骨转移瘤血清钙、磷增高等情况应立即进一步检查排除骨转移。
 癌症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病因
骨转移肿瘤多数为腺癌,其次为鳞状细胞癌(鳞癌)。转移癌细胞若分化较好,则可看出原发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如甲状腺癌的滤泡形成、肾透明细胞癌、肝细胞癌等。
骨转移肿瘤多数为腺癌,其次为鳞状细胞癌(鳞癌)。转移癌细胞若分化较好,则可看出原发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如甲状腺癌的滤泡形成、肾透明细胞癌、肝细胞癌等。若转移癌细胞分化不良,则单纯靠病理学检查难以识别原发癌的来源。有时在肿瘤组织中见到大量纤维组织,围绕成团的肿瘤细胞,纤维组织中可见新生骨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