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解析:(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劳动和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31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 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 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与和综合课程 相结合
36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 (1)隐性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非公开的 方式呈现的课程。而显性课程是以直接的、明 显的、公开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 验。显性课程是学生以有意识的方式获得的学 术性经验。 (3)隐性课程的实施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 性、随机性特点。而显性课程的实施具有鲜明 的计划性、组织性、可预期性特点。
16
Leabharlann Baidu
制约课程的影响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 1、一定社会发展水平与需求 2、科学知识的进步 3、课程理论 4、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7
语文
健 康 与 社会 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健康与体育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社会
23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区别: 1、教学目的上 2、编排方式上 3、教学方式上 4、评价方面
24
( A )与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 种基本的课程类型。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 国家课程
25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教 育要以人为本,“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 备”。而活动课程正是以儿童为中心,课程活动 贴近儿童当前的生活。分科课程具有分科过细的 特点,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割裂了学科之间 的内在联系,很容易脱离生活实际。我国以往实 行的分科课程培养的人才,大多“高分低能”, 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 当大力提倡活动课程,减少分科课程,以培养学 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问题:对于以上说法你是否同意?请根据分科课 程和活动课程理论加以分析。
26
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依据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划分 综合课程:打破传统的知识领域,组合 两种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分类: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核心课程或问题中心课程、活动课程 或经验课程(综合水平最高)。
27
相关课程也称“联络课程”,是指两种 或两种以上学科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 互联系起来,但又维持各学科原来的独 立形态。 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是指将有 关的学科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 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 广域课程指的是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 的课程整体。
21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解析:(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 用。
22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或“生活课 程”。指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 围绕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 课程。代表人物杜威。
15
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 义课程理论)
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迪厄 观点: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 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 发展。 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主义认为课程重 点应当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 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 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特点是社会是 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主张 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社会中去,以广泛的
简答: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答:(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 用。
11
活动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杜威、克伯屈 经验主义、存在主义 特征:(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 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3)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打破严格的学 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 (4)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强 12 调在活动中学习。
41
辨析:选修课程是指大学里的公共课程。
错,新课改后,选修课程走进了中学。
42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依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 统一课程,是专门为公民所要达到的基 本素质要求而开发和设计的课程。 特点:强制性、统一性、公共性、基础 性
43
地方课程: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 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特点: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适切 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题型:
单项选择题(关键词信息) 简答题(完整) 案例分析题(结构和内容完整)
1
第一节 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一、什么是课程 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重点)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三、课程开发(重点)
2
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重点)
一、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 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 逻辑顺序。 2、课程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 杜威: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取代学科 为中心的课程;以儿童为出发点、中心和目的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考虑到儿童心理发 展的规律,关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最终要取决于学生的需 要,应把教材看作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 段,学生成为教材的主宰;人文学科应该成为 课程的重点。
13
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14
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于19世纪 末创立的学校)中,孩子们在教师的指 导下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校舍、购置学 校的设备,也模拟社会上的商业活动在 学校里开设商店,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 。他们课程的相当一部分,是在教师的 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 话题,通过探究进行学习。 问题:这个学校的活动,反映了什么样 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何启 示?
艺 术 与 自 然 与 数学 人文 科技
生活 生活 艺术与人文 艺术与人文 艺术与人文 艺术与人文 艺术与人文 艺术与人文 艺术与人文 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综 合 活 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
3
第三节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评价
4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5
第一节 课程
课程是知识: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 值” 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活动
6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朝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 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7
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 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第一,课程是指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 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 和, 第二,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 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 实践活动。 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 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8
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34
三、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依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隐性课程:潜在课程,指在学校情境中 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特征:潜在性、非预期性 分类: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
35
显性课程:公开课程,指在学校情境中 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特征:计划性(显性与隐性区分的主要 标志)
28
1、中学的理综、文综属于( )课程 。 A.广域课程 B.融合课程 C.相关课程 D. 活动课程 2、在中学阶段开始的语文、数学、物 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29
3、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 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 ) A.学科课程 B.拓展性学科课程 C.辅助 性学科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4、( )指的是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 域的课程整体。 A.广域课程 B.融合课程 C.相关课程 D.活动课程
45
辨析:长期以来,全国中小学一直实行国 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错。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 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 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 。1999年提出要实施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2001年正式实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本国语文 本国语文 本国语文 本国语文 本国语文 英语 本国语文 英语 本国语文 英(外)语 本国语文 英(外)语 本国语文 英(外)语
18
第二节 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依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划分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指以文化 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 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 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 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是学校 课程的基本形式。
学科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
9
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乐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代表性理论 观点: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 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 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 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 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 准备也较少关注。 巴格莱:要素主义 赫钦斯:永恒主义 10
44
校本课程: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 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 ,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而开发的多 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范围:选修课、兴趣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中 开发原则: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性 原则、适宜性原则、补充性原则、适应性原则 和特色性原则
37
1、最早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 学者是( ) A、杜威 B、杰克逊 C、博比特 D、苏 格拉底 2、班风、校风属于( ) A、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B、制度方面 的隐性课程 C、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 课程 D、学校管理制度
38
四、必修课与选修课 依据课程的自主程度(课程设置的要求) 必修课:指根据课程计划的统一规定,所 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分类:国家必修课、地方必修课、学校必 修课 特征:强制性
19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最广泛的课程 类型。 六艺:礼 、乐、 射、 御 、 书、 数 七艺:方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 何、天文、音乐 学科课程特点: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 性、简约性。 优点: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 性。 缺点:不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科分 离;重结果不重过程。
20
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 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32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 是(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小学是综合,初中是分科和综合结合, 高中是分科为主
33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 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 现为(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 隐性课程
39
选修课: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 方向,允许学生个人按照一定规则自由 地选择自己需要修习的课程。 分类:限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
40
简述必修课程及其特征。 答:分类——定义——内容——价值— —特点 依据课程的自主程度,可将课程分为必 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必修课程 是指。。。在基础教育中,必修课程可 分为国家、地方、学校必修课程。其主 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特 点是强制性,是社会或机构权威在课程 中的体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