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之劝说艺术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艺术美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艺术美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艺术美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思想晚年作品之一,反映了李世民晚年深刻的文治天下理想。

整篇文章采用片段式构思,以唐太宗李世民自己的思想感受为主线,一字一句凝练又充满神韵。

他用自己朴实质朴、格调高雅的语言,把文治天下的理念展现出来。

他提出,“国之寡人者,于国之道也”,表明其伟大的思想,以实践服务国家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使其真正落实到政治行动上。

李世民还提出,“仁者而后义”,提倡的是“仁政”,不仅要行公正之事,而且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同时重视领导下的官员的素质,按落实政策问责权力,更加注重官员能力的培养,官僚机构的改革和拆空间,以及加强军队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落实仁政政策。

此外,李世民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守正而不陷”,这是国家管理的根本原则,也是唐太宗维护社会正义的原则。

它告诉人们,若想让国家存续,当政者必须守正,不可偏离正道,不可陷入政治腐败的深渊,无论多么激烈的政局变化,大家都要把道德准则高度放在被施加于政策之上。

《寡人之于国也》,以其特有的唐宣思想语言,反映了李世民最深沉的心声,传承了他的学习之心,也为后世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参考和智慧指南。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劝谏梁惠王以仁政治国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如何运用智慧劝谏国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内容,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

1.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孟子劝谏梁惠王的过程,提升自己的沟通与说服能力。

1.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第二章: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2.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内容,分析孟子的仁政主张,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劝说梁惠王。

2.2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历史人物劝谏国君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劝谏的艺术,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

2.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孟子的劝谏方法,为自己所在班级或学校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第三章:仁政的重要性3.1 课文讲解讲解仁政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仁政的实质和价值。

3.2 视频观看观看有关仁政的短视频,加深学生对仁政的理解。

3.3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仁政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为仁政做出贡献。

第四章:孟子的智慧4.1 课文讲解讲解孟子在文章中表现出的智慧,如如何运用比喻、举例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孟子劝谏的智慧。

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孟子劝谏过程中的亮点,以此为自己的沟通技巧提供借鉴。

4.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孟子劝谏梁惠王的情景,提高自己的说服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有更深入的理解。

5.2 课后作业5.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仁政、治国等方面的文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浅谈《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浅谈《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浅谈《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是东汉农学家韩非子的名作,是《韩非子》一卷的重要一篇,重点探讨了有关治国理政的论辩艺术。

这篇文章一开始考虑的就是如何去控制宰制的要求和范围,同时也主张要加强对边塞的部署,例如增加测报、加强安全措施、打击外族等等。

此外,文章也要求实行健全政治评论、省事简政,以及用合法手段来制止“四非”,即私立、封爵、收受贿赂和拒绝裁罚。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当时的实际状况,强调了“治国安民”的重要性,以及对边塞的封锁和改造。

第二部分提出了“兵平民”联系、军事政策以及秩序维持等相关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具体做法上,韩非子提出了不少务实之策,他主张严格执法,实施改革,发展经济,同时也反对“四非”等等。

该文章以论辩艺术为特色,把语言运用得淋漓尽致,使得文章流畅而自然,令
阅读者在不知不觉中 catch 住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在写作时运用了许多
高级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强调等,以及夸张、拟照、反复论证等,使得文章更具表现力,叙述更加形象、生动。

总的来看,《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表现出十分优秀的文采,堪称一部论
述治国政治的经典之作,对于当今治国理政以及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依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

从《寡人之于国也》看孟子的论辩艺术战国乱世,群雄争霸,武将率领千军万马,攻城拔寨,文臣凭三寸之舌合纵连横,谋攻天下。

这是战乱无穷的时代,也是文化大发展的时代。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而做为百家之中的重要一派的儒家,自然也是大有作为,只是儒家尚仁,而时代崇武,法家兵家盛行,儒家思想并不被重视,但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却凭着对天下王道的激情和“当今之世,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勇气,凭着自己高超的论辩艺术,奔走于诸侯之间,力图说服一二,能够实施仁政,实现王道天下的宏伟蓝图。

在那个时代里,孟子凭借其出类拔萃的政治才能,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心理战术,使其在与、那些王者诸侯论辩时如鱼得水,进退自如。

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或借题发挥,或因势利导。

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谨,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是对话体论辩文,体现了孟子论辩之术的众多高超之处。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体现出来的论辩艺术有以下特点:1 避实就虚,掌握主动孟子和对方的辩论,主动权总是掌握在他的手中的。

他之所以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总能以引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思考,由自己牵着鼻子走,从而达到说服的目标。

本文开始由梁惠王自疑而起。

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的治理已十分“尽心”,他的“尽心”,具体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尽管邻国之政不及他如此“用心”,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但这些做法的目的显然不是孟子的王道思想的做法,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是“仁政”。

而梁惠王是主张霸道的,这从“王好战” 一句就可看出,梁王所言为自己的做法所说的不过是巧言遮掩。

这与孟子的主张不同,但孟子又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论辩把对方说服,使其接受自己。

但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方的话题不在自己所要掌控的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或借题发挥,或因势利导。

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谨,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有极大的说服力,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是对话体论辩文,体现了孟子论辩之术的众多高超之处。

一、抑扬兼施,诱导启发文章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针对梁惠王因施小恩小惠于百姓而矜功自得的心理,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否定了其盲目自大心理,这是“抑”。

同时,针对其渴望使民加多,希望得民众拥护的心理,孟子又给以肯定和勉励,使得谈话能得以进行下去,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

文章最后一段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至焉”,这也是先抑后扬。

这种谈话的方式可以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更容易地接受孟子的观点。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后,孟子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

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方法,从“王道之始”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和“王道之成”两个方面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最后顺理成章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只有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天下之民至焉”,可谓是水到渠成地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这种论辩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了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四、排比对偶,气势充沛文章恰当地运用排比、对偶手法。

排偶句式的运用。

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论辩的气势。

如本文第三段提出了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四段的四种主张,全用排偶,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内容,把握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

2.分析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与建议,体会孟子论辩的艺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分析孟子论辩的艺术。

三、教学难点1.理解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与建议。

2.把握孟子论辩的艺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

二、文本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

三、课堂讨论四、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文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孟子论辩的艺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提出的仁政思想。

二、课堂讨论三、文本解读1.教师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

四、实际应用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孟子仁政思想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论辩的艺术。

二、课堂讨论三、案例分析1.教师选取文本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孟子论辩的艺术。

五、作业布置1.结合本节课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运用孟子仁政思想进行分析。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把握孟子论辩的艺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讨论Teacher:“同学们,孟子在文章中提到了‘王如施仁政于民,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你们能谈谈这是如何体现仁政思想的核心吗?”StudentA:“我认为这句话说明仁政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大家都愿意为国家效力。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

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

《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背诵默写全文。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习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默写全文;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本文的比喻论证的方法;2.劝勉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古乐府诗《长歌行》有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有劝勉、鼓励之意。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疏通文意、整理文章重点文言知识点: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阅读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阅读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阅读解析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阅读解析,欢迎大家分享。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鉴赏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

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

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及注解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及注解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及注解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散文,作者是孟子。

孟子通过写梁惠王与他的对话表明了要施仁政的思想。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及注解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寡人之于国也》赏析《寡人之于国也》主要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分享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1】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因此提出疑问。

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

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

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

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

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

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

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双线说理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双线说理技巧

2022年第3读写频道《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双线说理技巧**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观念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KZ20005)阶段性成果。

□刘劲凤摘要: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运用了双线说理技巧:明线是层层递进献策,正面回应梁惠王使民加多、称霸天下的策略要求;暗线是否定“王好战”,借机对梁惠王进行一次行“王道”的“教育”。

王停止“好战”和“使民加多”两条逻辑线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两者一表一里,相互印证,相互交织,共同支撑起孟子严谨、周密的说理逻辑。

关键词:《寡人之于国也》;好战;使民加多;双线说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记录的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梁惠王困惑于自己“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孟子在正面回应梁惠王使民加多、称霸天下的策略要求的同时,又想借机指出梁惠王扰民、不顾百姓生死的残暴,对其进行一次行“王道”的“教育”。

两个目的一表一里,一明一暗,贯穿孟子的整个说理过程,形成了孟子在本文的双线说理技巧。

一、说理的明线:层层递进献策孟子的话是说给梁惠王听的,他说什么、怎么说就必然由这个特定的对象决定。

根据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考证,孟子五十多岁才来到魏国大梁,梁惠王当时在位已经五十年,年纪也在七十上下。

可以说《寡人之于国也》其实是两个老人进行的一次关于政治理念、社会理想的交流和探讨。

虽然都想使民加多,但两人的根本目的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是增加兵员、打仗,孟子的目的是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道不同,注定了谈话的不易。

所以在梁惠王表述观点后,孟子明知其错误并没有点破他、批评他,而是另起话题,从梁惠王爱听的说起。

孟子开言第一句“王好战”,在权势与暴力被推崇膜拜,攻伐征战被视作合情合理的战国时代,估计不仅仅是对梁惠王的治国困惑的解答,更能勾起梁惠王英雄般戎马生涯的回忆。

否则,梁惠王不会对孟子的“战喻”回答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坚定,如此之自信。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当一个错误的论点出现,孟子往往不急于正面反攻,而是从侧面进攻,看似是退,实则在进,直至说服对方。

本文面对梁惠王的问题,孟子是避而不答,却出人意料地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讥梁惠王。

从形式逻辑上讲,梁惠王用了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进行了一番推论:若尽心于民,梁之民应多于邻国。

而孟子运用一个比喻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了一个否定的推论:“今王未尽心于民,故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这实际上否定了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说法的前提,很艺术地驳倒了梁惠王所要阐述观点的论据。

由于孟子说话时非常注意策略,没有直接使梁惠王下不了台,因而使得梁惠王易于接受孟子的观点。

同时,也为下面阐述自己“不违时”,“树之以桑”的仁政学说提供了机会。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似乎散漫无经,实际上在论辩时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以本文为例,三部分的末层,依次是“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三句不仅对每部分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提出梁惠王的观点,第二部分对梁惠王的观点巧妙地加以否定,第三部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全文在论辩上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在结构上使全文的各部分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长于比喻是本文在说理上的又一特色。

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的典型的例证。

第二部分是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原因,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梁惠王,使之容易接受。

“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

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情况。

根据逃走的距离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反问,进一步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句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区别。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总结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总结三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三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指导: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

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从《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谈话的艺术

从《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谈话的艺术

72【摘 要】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里面《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来源于儒家经典作品《孟子》,且是其中历代相传的名篇。

文章在表面形式上看属于一篇记叙性的文章,而从实质上分析则属于精妙入微的说理性文章。

在文章里面,作者在作品中展现出孟子本人游说梁惠王,期待其施行仁政的过程,并与此同时给天下后世统治者以奉行仁政的主张标准。

文章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谈话艺术的高明,而这恰恰也与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相符,值得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谈话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在高中语文教学标准里面,屡次提到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内容,指出高中生应当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形成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并掌握谈话、辩论、演讲等实施技巧,提升自身说明问题、说服别人的水平。

而通过《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恰恰可以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启示。

一、把握说理切入点无论何种类型的谈话,均有其特定主题,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而对说理主题如何切入,则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在孟子见梁惠王的这次说理过程中,孟子先对说理切入点进行把握,是难能可贵的谈话指导范本。

在本文开头,梁惠王向孟子提出问题,也就是其心里久以有之的疑问,“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认为自己有管理国家的进取心,而且也付出了努力,但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梁惠王的问题,也是后世读者要问的。

这篇文章把谈话对象梁惠王的问题置于最前面,其现实意义便显而易见了。

也就是说,本来雄辩滔滔的孟子同梁惠王进行交流,却把梁惠王提出的问题置于文章首位,意即用这种及时准确的切入点把从《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谈话的艺术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刘 雷握办法,让自身说理从个体意义上升到普遍意义,更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力量。

学生若能领会及此,相信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大有启发。

二、关注读者兴趣点无论对于任何一个谈话主题,当找准恰当的切入点以后,便可以带动对方甚至其他听者进入到一个谈话的氛围之中,而若想保证听者始终在氛围之中,对讲话者持续关注,则讲话者还应当对读者的兴趣点加以关注,并随时调整讲话细节。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作者:罗辉戢运辉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7期《寡人之于国也》是儒家经典著作《孟子》里面的一个名篇,这个作品形式上是一篇记叙文,但实质上是一篇精妙的说理文章。

孟子借助这个作品在展现他游说梁惠王施行仁政过程的同时,还巧妙说理,向当时和后世的统治者提出了王天下必须奉行仁政的主张。

孟子的这次巧妙说理,依次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孟子的这次说理及时的找准了说理的切入点。

《寡人之于国也》开头,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疑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尽心”这里是梁惠王说他一方面具有上进心,另一方面在治国上也付诸了一定行动;“民不加多”是说他的国家并没有因为他的付出而变强。

凭借自己的努力怎么就不能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这是梁惠王心中的疑问,但这也是古时诸多有志统治者心中的疑问,梁惠王在某种程度上是起了代言人的作用,他的这个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巧于说理的孟子在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及时把握住说理的切入点,从而让自己的说理既针对梁惠王,又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孟子的这次说理在注重通俗和启发的同时,还注重激发听者的兴趣,讲究含蓄。

文章第二段孟子针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分析原因进行回答,而是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展开说理,让梁惠王自己作了回答。

梁惠王生活的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主要依靠武力解决。

梁惠王就是这个时期一个有上进心的诸侯,他和《齐桓晋文之事》中的齐宣王有着一样的心思——羡慕齐桓依靠武力建立的霸业。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当场就创作了与战争有关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并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引入。

因为孟子讲的是梁惠王关心的武力,这极大的引发了梁惠王的兴趣,让梁惠王侧耳以听。

孟子在讲完“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后引出了一个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在听故事时不自觉的就已经进了孟子的圈套,他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回答了问题:“不可。

寡人之于国也运用的反驳方式和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运用的反驳方式和技巧

寡人之于国也运用的反驳方式和技巧一、类比论证梁惠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以自己在“凶年移民移粟”来作为自己“于国尽心”的证据,并且与邻国国君做了对比,心中更加迷惑。

孟子用战争来作比,“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实际上已经揭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战争带给人民的只能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甚至是死亡。

这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是普遍的现象。

紧接着就是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五十步笑百步”,指出了梁惠王与邻国国君都是暴政残民,虽然程度不同,但没有本质区别。

在论辩技巧上采用的是“请君入瓮”。

这种方法在文章结尾处也有体现:“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目的是告诫君王不要推卸责任,“在其位应谋其政”,不能鱼肉百姓。

二、排比手法在巧妙指出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之后,孟子因势利导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王道之始”要做到三点,“王道之成”要做到四点,这七项仁政措施都是排比,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无可辩驳。

做好了以上这七点,“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双重否定,斩钉截铁。

三、对比论证文章在篇末给我们描绘了当时社会尖锐的矛盾对立,巨大的贫富悬殊,让人触目惊心。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这不是杜甫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先声吗?孟子在《寡人愿安承教》中也写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同时进一步指出了实行“仁政”的必要性。

四、反问句式和判断句在孟子的文章中疑问句、反问句很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之类。

判断句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等。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耳矣”是语气词叠用,表委婉、伤感语气,重音放在“尽心”上。

 2、“河内”四句直承上句。

“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文,故重音放在“亦然”上。

 3、“察邻国”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意,兼示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4、用“何也”发问,有困惑不解之意。

 5、孟子已有答案,即:梁惠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一样,但隐而不说,故先设喻,此段应读得从容不迫。

“则何如”句已给对方答案,却故意征询对方意见,故轻读。

 6、惠王不知是孟子的计策,回答“不可”语气平常。

 7、“王如知此”二句有潜台词,语气要从容。

 8、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突出最后一层。

“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9、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要读出层次,最后用双重否定式总括,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10、最后一段语气比较复杂,“狗彘”句读出说话人的义愤;“野有”句语气应严厉,“人死”句读出强烈的讽刺意味。

最后劝惠王反躬自省,弃战而施仁政,语气缓和。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君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得它弯曲成车轮,它的弧度可以符合于圆规。

即使再枯干了,也不会挺直,这是用人力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可以使它变直,金属作的刀斧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

 我曾经整天冥思默想,却不如片刻工夫学的东西多;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阔。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谈话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谈话艺术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谈话艺术战国时期是处士横议的时代,是舌战的时代,是演讲、论辩术发展的鼎盛时代。

号称战国群雄中的舌战大师――孟子,就精于辩论术,他能自如运用各种辩论技巧,他在任何一次言谈中,都能清楚地看到所谈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对于这个问题自己头脑中有着圆满的解答。

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我们就可窥豹一斑。

一、迂回曲折,巧设譬喻。

谏诤君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直谏;一种讽谏。

这正如配药,一种话如极苦、极涩的药,难以下咽,听者若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倒还好,否则一个直言不讳,一个讳疾忌医,则项上人头不保者大有人在。

但另一种话如良药裹了糖衣,吃起来毫无苦涩感,既可治病,又使病人极愿服用。

孟夫子就是位“高超的药剂师”,他的专长就是把药做得有滋有味,使用药者乐于接受。

孟子清楚的知道要改变对方的立场,首先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取得对方的信任与认同,而后再引导对方走上自己的立场,这是孟子辩论技巧的关键。

《寡人之于国也》中,当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不明白何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时,孟子并未直接给他泼凉水,而是把话题转到梁惠王感兴趣的“打仗”上。

孟子在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时,一步步把惠王引入自己预设的“陷阱”,直至惠王顺理成章承认五十步“是亦走也”时,孟子才正式提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即梁惠王对百姓的小恩小惠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际上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在与人对话时,常常诱对方进入一个与对方所犯错误相类同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往往又是根据对方言行设计出来的简洁形象的模拟氛围,这样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就显而易见了。

文中孟子就以模拟的故事情景迂回曲折地批评了梁惠王的治国现状,并促使他改变,这就为下一步提出如何实现“王道”埋设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一柔一刚、宽猛相济。

孟夫子谈话的艺术高超处就在于他能够综合几种方法,多管齐下,使对方心悦诚服。

如果在谈话中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还犹豫不定、彷徨顾虑时,就需要以气势宏大的思想来激励他,以敏锐透辟的说理来启发他,以旁征博引的广博折服他,以滔滔不绝、精妙绝伦的语言感化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由孟子的劝谏看古人的劝说艺术授课教师:刘百灵
班级:高一17班时间:2009年2月15日
教学目标欣赏孟子的劝谏艺术
了解历史上著名的劝谏故事
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方法
思路方法1、回顾《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劝谏艺术,使学生欣赏到孟子的思辨能力
2、通过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劝谏的方式方法
3、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历史上的名人劝谏故事,为今日之
所借鉴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复习《寡人之于国也》导入孟子到魏国来干什么呢?议论治国之道的。

孟子严密而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古人的劝谏艺术。

二、分析鉴赏
1、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答案]巧妙设喻,请君入瓮
.........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
的虐政。

2、我们看到忧心国运的梁惠王才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答案]委婉讽谏,
....
.....顺耳利行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可见给皇帝提意见可不是小事,批龙鳞,逆圣听,弄不好不仅会丢官罢职,而且会殃及生命,甚至株连九族,因此劝说皇帝就非得讲究点儿艺术技巧。

3、表演课本剧《烛之武退秦师》
互换立场,考虑对方
.........
.........讲明利害,任其选择
4、学生讨论讲劝谏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说服别人,你就应旁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说教。

留足面子,暗示自省
.........
三、课堂结语
劝说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艺术,小到邻里之间的纠纷,大到国家之间的内政外交,劝说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或和睦相处,国泰民安;或邻里交恶,反目成仇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说话,主要是对你说话的内容感兴趣。

或者说,话虽是你说的,但内容却是他关心的。

聪明的劝说者,常常用对方的兴趣做为诱饵,牢牢把对方吸引住,这样劝说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了。

总之,说服别人,赢得赞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赋,通过学习一些社会交往技能(当然首先要观点正确),我们就可以增强自己言谈的说服力。

为了坚信这一点,你不妨试一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