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形式与形式美——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知识研究]
自考10177《设计基础》考前复习重点(保密资料)
《设计基础》考前复习资料前言:1.这份资料内容很多,为什么不精简?因为它的理论较少,碎片化案例较多,导致老师出卷很可能大量涉及细节知识点,面面俱到——甚至书中每一幅插图的作者都需要背诵。
2.下面资料只是理论框架,在回答大题时必须(1)解释题中出现的名词;(2)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进行论述。
(3)忘记了怎么办?亚里士多德说:“要把谎撒圆”,编得像一点。
考核重点章节:第二,三,五,六章。
(一)设计与艺术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技术和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技术往往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则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二)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说艺术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技术是创造表现形式的手段,是创造感觉符号的手段。
(三)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也在技术中成长起来。
综上所述,技术:不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设计:为了通过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艺术:当设计与技术结合得登峰造极的时候,自然就成为一种艺术。
3.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经典案例A.整体设计:是艺术与科技进步整合的产物(一)书籍设计:从单一的封面设计、插图设计和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发展到包括封面、环衬、版式、插图、字体、纸张、色彩、开本在内的整体设计。
(二)环境艺术设计:从最初的室内设计发展到室内、室外环境兼顾的设计,包括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从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到区域设计进而与城市设计相连。
B.电脑:(一)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
3.审美性的特点: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总结: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1.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
2.同样,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也就是化“善”为“美”,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美学
如蝴蝶左右两边的翅膀形状对称、颜色 对称、图案对称。对称给人带来平衡和稳 定的美感。
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变体,它表现为 对称双方等量而不等形。均衡与对称相 比,有一种静中有动的效果,在造型艺 术中,为了追求构图或形体的生动,常 常采用均衡的造型手法。
比例指一个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 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我们平时所说的“匀 称”就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什么样的 比例才能引起人的美感呢?那就是毕达哥 拉斯发现的“黄金分割比”。即宽与长的 比为a:b=(a+b):a。实际上大约五比三。一 般书籍、报纸都采用这种比例。突出的比 例失调,便会产生畸形。
(三)对称均衡
它是既不直接显示具体内容又具有一定审美特征的形式的美二构成形式美的物质要素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的要素包括色彩形体和声音这是外部世界的三种自然属性通过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积淀往往与特定内容形成稳固的联系有较强的表情性象征性而具有审美意味
第二章 形式美
第一节 美的内容与形式
一、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概念
1、美的内容:指美的事物的具体形式中所显示出来的 人的本质力量。
2、美的形式:就是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即 美的内容存在的方式。
二、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美 的内容只 有通过形式才能表现出来。
2 、美的形式也离不开美的内容,内容发展变化 了,形式也要随之发展变化。
3、美的形式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形式的优劣 影响 以至制约着内容的表达。
5、色彩的表情作用。指色彩能够向 我们传达一定的感情意味,如:红色使人 想起火和血,因而带有热烈、兴奋的情绪; 蓝色使人想起天空和海洋,因而带有平和、 宁静的感觉;绿色使人产生生气盎然、欣 欣向荣的感受;白色使人想起雪,带有纯 洁、凉爽的意味。
广东省自考《设计基础10177》章节试卷和答案(1)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计基础》试卷和答案(一)课程代码:1017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设计艺术的作品功能需求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享受功能-使用功能-鉴赏功能 B.使用功能-享受功能-鉴赏功能C. 鉴赏功能-使用功能-享受功能2.使“设计科学”得以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新兴学科有着重大贡献的是()A.西蒙教授 B.马克·第亚尼 C.普列汉洛夫 D.奇尼·波埃利3.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完整的系统研究,可以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的是()A.艺术创作 B.艺术作品 C.艺术鉴赏 D.三者均可4. 将()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A.形式与功能B.形式与内容C.实用与美观D.技术与美学5.20世纪30年代后期,世界现代设计中心从欧洲转到美国,于1937年在芝加哥创立“新包豪斯”学校的是()A.伊顿 B.克利 C.法宁格 D.莫霍伊·纳吉6.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组织者莫里斯与()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领先成立了“艺术与手工艺协会”A.费尔德B.拉斯金C.本森D.克兰7.设计艺术的审美性质所遵循的美的规律是()A.艺术与技术相统一 B.功能与形式相统一C.真和美相统一 D.真和善相统一8.引导设计的决定性因素是()A.时尚 B.功能 C.消费 D.经济9.构成艺术设计审美接受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A.选择倾向 B.心理定势 C.审美知觉 D.认知经验10.下列不属于中国艺术风格的是()A.写意 B.传神 C.写实 D.意境11.在设计艺术中,和谐美表现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宜人原则,二是()A.功能原则B.生态原则C.真、善、美原则D.形式美原则12.下列不属于设计艺术的物质材料分类的是()A.高分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材料 D.金属材料13.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属于()A.物质文化B.智能文化C.制度文化D.观念文化14.下列不属于二维设计的是()A.字体 B.标识 C.书籍 D.包装15.下列不属于格罗佩斯的设计思想的是()A.艺术与技术新统一 B.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C.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规律进行 D.形式服从功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医学美学重点
1、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所赋予客体对象积极、正面、肯定的以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对称、协调、统一与和谐2、美的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2、美的特征自然美的特征:形式重于内容,具有多样性。
社会美的特征:内容重于形式,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艺术美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时代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科学美的特征:理性的内在美,反映宇宙美的规律,真和美的统一,绝对和相对性4、形式美的含义:指社会和自然中构成事物外在形的物质材料属性(色彩、声音、形体等)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美特性。
5、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色彩、声音、形体6、形式美自身特定的法则: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对比协调、多样统一等7、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各部分之间的应用法则:单纯齐一、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
整体上的法则应用:多样统一、对比和协调。
8.美感与审美的概念及其特征:(1)美感——概念:是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狭义是指审美感受,既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审美关系时,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综合心理反应。
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它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丰富和提炼审美经验,逐步形成高层次的审美观念。
——特征:直觉性、愉悦性、超越性。
(2)审美——概念:指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应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知和能力的总和,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特征:直觉性、流变性、普遍性、差异性。
9.审美的功能:调节功能、美育功能、激励功能10.医学美学的含义:是一门以医学与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医学和美学审美及其规律为对象,遵循医学与美学原则,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原理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朔人体的健康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与美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11.医学美的含义:指人体美和人体健美,以及对人类特殊美的维护、修复和再朔的医学实施和医学理论,其核心是体美。
美学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答: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存在着。
2.什么是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答:美的内容:是在具体形态中显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
美的形式:就是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实的美的事物而言,美的形式是具体的,美的内容也是具体的。
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是辩证统一的,美的事物所包含的人的本质力量和它的感性形式是不可分离的,就现3.什么是形式美?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属性主要有哪些?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有哪些?答:广义的说,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即具有审美价值的抽象形式。
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属性有色彩,形体,声音;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整齐、比例、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等。
4.美的表现形态有哪些大类型?答:现实美和艺术美。
5.美感与生理快感的关系?答:美感不等于一般的通过五官感觉得来的快感,但必须以感光的生理快适为基础,同时美感也具有分享性,它本身就要求社会的普遍赞同,不像某些生理快感如食欲的满足感,基本上属于私人现象。
总之,一个对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美感,由于人们从对象的可感形态中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看到了与自己的创造性的生活相联系的东西。
6.艺术设计在形态分类上是什么样的艺术?答:属于造型艺术,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形”是设计的基本语言,造型与造物是密切相连的。
任何实在的物都有形的存在,形是视觉可见的、可触的。
造型艺术"是艺术形态之一。
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
《美学原理》关键知识点笔记整理第一章美学产生过程:审美意识——审美者对自身审美活动的非理性自觉的自觉意识【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美学思想(审美思想)——审美者有了对美、审美活动的理性自觉思考,但没有上升到对审美活动的整体进行全面研究,多以哲学、文艺评论或者创作经验总结的形式出现美学学科——有意识地对审美活动进行整体性独立思考的学科========================================================================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 1750 《美学》标志着学科的建立1.1735《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可理解的事物:通过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的对象去把握的可感知的事物:通过低级认识能力作为知觉的科学或“美学的”对象来感知的2.1742 法兰克福大学开设美学课3.1750 《美学》======================================================================== =======原因:莱布尼茨:认识区分为模糊的认识和明晰的认识,明晰的认识分为明确的明晰认识和混乱的明晰认识,作为理性主义者他不看重混乱的明晰认识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沃尔夫:知识分为理论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理论的知识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科学他在心理学中不重视感觉能力=====================================================================影响:拉丁语着作影响不大认为美学是对感性认识能力的研究影响到后来的美学家把审美经验当作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美学低于逻辑学======================================================================== =======学科的发展:康德:1790 《判断力批判》提高了美学学科的地位美学逻辑学伦理学平等扩大了美学的影响黑格尔:《美学》影响到美学研究的重心研究感觉和情感的学科======================================================================== =======在我国的发展:1 出现19世纪60年代传教士的英汉辞典中出现aesthetics词条译为审美之理审美学1875花子安《教化之议》出现“美学”一词2 美学研究的开始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把美学介绍给国人推动了它的发展[1902 王国维翻译《哲学概论》——桑木严翼][1903 蔡元培翻译《哲学要领》——科培尔][1906 王国维要求国内文科大学开设美学课程]======================================================================== ===美学研究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美感经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 ===鲍姆加登观点: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产生的美感构成感性认识(美感)的条件:1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2意象的明晰生动形象生动而有个性尽管他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但并不排斥艺术并以艺术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他说:“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研究对象:【美感艺术美的规律】黑格尔的观点:研究对象:【美的艺术排除自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研究对象:【大于美包括整个艺术理论】近代心理学派:研究对象:【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美育】什么是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1、美的相对性:是指一个事物总是相对于不同的时间系统和空间系统而言的,从大的范畴来说,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民族、阶层而言,美或不美。
①美的时代性,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活经历、习惯和审美趣味,所以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美;②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产生不同的审美习惯。
2、美的绝对性:一个事物只要感性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那么就是是美的。
虽然世界上无绝对的美,但美却是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由于美有绝对性,表现出永久性和超越性,永久性指美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超越性则超越一切时间、空间界限。
3、格式塔心理学:即形式、形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作为主体在感知对象时,心里如何与对象发生一种巧妙的关系。
两大原则:①整体性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异质同构理论,人物的心理结构与对象的结构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4、爱得码(AIDMA)原则:AIDMA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很成熟的理论模型之一,由美国广告学家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购买)。
5、霍布斯“突然荣耀说”:指英国18C经验主义美学家霍布斯的关于喜剧根源学说,他认为人之所以发笑是因为发现对象的许多缺点、弱点,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对自我的一种优越感、荣耀感。
这个观点比较科学的阐释了喜剧的根源,但却不能涵盖一切喜剧。
(从对象来说又叫“鄙夷说”)6、康德“乖讹说”:“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乖讹说”又叫“期待失望说”。
有其合理性,适合解答小丑、小人物诙谐夸张的喜剧。
7、格格森“生命的机械化”:德国20C哲学家认为人的生命本是一个自由、鲜活、灵动的生命体,但因为某个因素使人的生命演化为像一台机械一样呆板而且呆滞,人面对他就会笑。
适合于着重表演的艺术作品。
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概论》复习提纲
《美学》提纲绪论重点了解美学的定义,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中西美学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一、人类审美发展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即已具有审美意识。
中国古代的良诸、河姆渡文化(浙江)和汶山文化(山东)等考古发现,即说明史前时代的新石器时期,人类有了审美的表现。
从世界范围看,1879年在西班牙发现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后,人们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艺术在三万前的冰河时期就已经产生了。
人类从欣赏具体美的事物到形成较为抽象的美的观念,其重要标志是在语言文字中出现了“美”这一词。
二、中西美学发展史概要1.中国。
在古代《国语》中即已记载了当时人们对于美的看法。
中国古代第一个对美与善作出区别的是孔子(评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评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继孔子之后,孟子对共同美问题作了精辟的阐发:“口之于未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也”。
此外,老子的美丑相依相生的观点等,也对后来的美学史产生了组要影响。
2.西方。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根据“数的原理”来分析美,认为美在于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
但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对“美是什么”与“什么是美的”这两者的辨析。
柏拉图强调美学应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这是美学的核心问题。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1750年,鲍姆加登的《美学》一书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美学的独立。
从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逐渐获得了学术界的公认。
三、美学就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由此可见出,美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一是美的本质与特征,二是美感的本质和特征,三是美的创造的规律和类型。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黑格尔增区分美学研究的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其后费希纳归纳为“自上而下的美学”与“自下而上的美学”,称前者为“哲学的美学”,后者为“科学的美学”。
比较而言,19世纪以前,美学研究大多倾向于“哲学的美学”,而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则转向“科学的美学”。
美的形式和形式美
某种 观念
不 利于社会人类 ,
。
是恶 的
、
这 些 真或假
、
善或恶 的 内容只 有 以 形象鲜 明
个性 突出的感性 形式表现 出来时 ,
才可 能
。
给予 美或 丑 的评 价
所 以,
从某种 意义上说 ,
美与丑 的评 价不 是针对 纯 内容 的 ,
而是针 对形
式 的,
。
是对形 式 与 内容 的契合 度 提 出 的
特性 ,
。
逐渐 由无 意识 到有 意识地认识 和 把握 了 规律 的 这种 特性 对 必 然规 律的 认识 和 把 握就
。
。
是 自由 自由 正 是人 的 本质 属 性和 力 量的 体现
自由是对规 律的 认识 和 把握 ,
或 角对 称 ,
或面对
称,
或 轴对 称 ,
。
。
或 中心对 称 这种对 称性就 使 晶体结 构具有均 衡和 统一 的 整体 性质
考 察植 物和动物的形 式也能发 现这种现 象 ,
、
即 一 切 发 育 正 常 的动 植物个 体都具 有均
、
衡
对 称和统 一的躯体结 构形式 。 、 越 是高级的植物或动 物种类 ,
。
素
、
、
、
但 只 要是 作 为细 节的 差 异 对立 流 转 消融 在整 体的 对 称
、
均衡
统一 中,
我们就 称它为
、
、
曝 擎 。
静态 的美
反之 ,
、
如果 均衡
、
对称
统一 的 因素作 为节奏 、 韵 律和 反复之
、
体的差异
对立 和 流转 中 , 我 们就 称之为动态 的奚. 静态 时形 式因素和 动 态 的 形式因 素在案 一具体 形式
第四章 美的形式第一节 美的形式与内容 美的内容是在具体形
歌德把色彩划分为两类:积极的(主动的)如黄、 红黄、黄红,消极的(被动的)如蓝、红蓝、蓝红。
总之,色彩是富有情感色彩的。
第四 美的形式
(三)色彩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意味,如红色有积极热烈 的意味,绿色含有冷静稳定的意味,蓝色含有抑郁 悲哀的意味。色彩所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意义,都有 一定的生活根据,因而能产生各具特色的联想。
第四章 美的形式
3.轻重感
深暗色显沉重,浅淡色显轻柔。
4.运动感
黄色圆圈会显示出从中心向外部扩张的运动感, 很明显地向着观看者的位置靠近;蓝色圆圈则会造 成一种向心运动,其运动方向是背离观看者的。
第四章 美的形式
(二)色彩具有情感效果
色彩的刺激能使人产生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反应, 从而影响人的情绪或情感。不同的色彩,可引起不 同的心里反应。
(一)点
在几何学中,点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在可视的 图形中,点实际上是一个面,它具有大小、厚薄、 规则(圆)与不规则(非圆)等不同类型。人们只 是凭视觉的效果,把点同圆或面大致地区别开来。
点可以组成线或面,并有疏密、聚散等组成方 式。在造型艺术特别是装饰艺术中,点的运用是极 为普遍的。
第四章 美的形式
红、黄、蓝是三种基本色,即色彩三元素。它们 之间相互调和、相互渗透,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 彩。对色彩的辨别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而且还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
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特性,可以在视觉、情感、 意味上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第四章 美的形式
(一)色彩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
1.形体感
对色彩的明暗处理,可以形成色的形体感。绘画 即通过平面上各种色块的明暗处理来突出事物的形 体特征。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第一章1.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感受与理解距离说布洛——审美要保持超功利的心理距离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距离说——主张在艺术欣赏时绝不能陶醉在审美里面,钻进象牙塔,而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站在维护社会文明的立场采取一种文化批判的态度(强调的是必须与纯粹审美的欣赏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个强调超社会功利性的审美心理特征,一个强调艺术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的密切联系。
理解美:美学是对美的现象,我们对于美的现象的判断,以及我们创造美的现象的行为动机等,把本来属于本能和感受领域的审美生活提高到理解水平。
2.独立美学P5“美学之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了第一部美学专著《美学》,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情感的学问,所以他的著作译成中文是感性学。
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3.美学的泛化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格尤塔心理学美学社会学:丹纳《艺术哲学》,接受美学人类学:人类学美学哲学,生命美学(叔本华,尼采),存在主义美学等美学的构成(李泽厚《美学四讲》)美学分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审美意识史、艺术风格史美学史)、科学美学(基础美学、实用美学)基础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等实用美学:文艺批评和欣赏的一般美学;各文艺部类美学(如音乐美学、电影美学等);装饰美学;社会美学(涉及社会生活、组织、文化、环保、生态平衡等);教育美学;科技生产美学(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声光等)等。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学研究的对象1.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鲍姆加登最早提出了这种观点: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2.美学是艺术哲学(黑格尔“只有艺术中才有真正的美”)3.美学是关于美和艺术的科学(车尔尼雪夫斯基)4.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与现实的上身美关系的科学(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指的是在长期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主体(人)要求客体(对象)能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而客体也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的一种特殊关系。
美的内容形式和形式美优质课件
• (三)美的形式与形式美
• 1、二者的区别 • ① 内容不同: • 美的形式(指事物借以表现自己审美价值的外部特 点),体现合规律性(合乎客观事物自身正常发展的 规律)、合目的性(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的本质内 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即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 性形式,表现的是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个别的、 具体的、确定的;而形式美(指在构成事物的物质材 料的外在自然属性及其组合关系中显示出来的审美特 性)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概括的、 朦胧的、宽泛的。 • ② 存在方式不同: • 美的形式是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 形态,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则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 性。
• ② 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必须与感性材料紧密结 合才有审美价值: • 如调和与对比,可以是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声音的调和与对比或形状的调和与对比。 • ③ 指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 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呼应衬 托,局部服从整体,次要服从主要,各种形 式要素融合成一体。 • 形式美的整体性既是客观事物形式整体性的 概括反应,也符合人的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特 征。
装饰性
• (二)形式美的抽象性
• 形式美虽然感性、具体,却是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 是“抽象的具象”,这就是形式美的抽象性。 • 形式美独立地成为人们的欣赏对象,是经历了一个从 美的形式逐渐脱离美的内容而独立的发展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人们在头脑里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形式感, 这种形式感又反过来促使形式的特性和规律摆脱具体 的内容,而获得更自由的表现,从而使事物的形式逐 渐演变为抽象形式,走向图案化、格律化、规范化。 原来属于具体事物的形式,变成了单纯的线、色、形 等形式元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 如半坡遗址中的刻画符号,最初可能是某种象形的图 案,后来逐渐成了一种文字性的记事表义的抽象符号。 抽象性特征使形式美感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美的形式和形式美的区别
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
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
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
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
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色彩的物理本质是波长不同的光,人的视觉器官可感知的光是波长在390—77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
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的电磁波程度不同,而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十分复杂的色彩现象。
色彩既有色相、明度、纯度属性,又有色性差异。
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
如红色通常显得热烈奔放,活泼热情,兴奋振作;蓝色显得宁谧、沉重、悒郁、悲哀;绿色显得冷静、平稳、清爽;白色显得纯净、洁白、素雅、哀怨;黄色显得明亮、欢乐等。
形状和线条作为构成事物空间形象的基本要素,也都具有极富特色的情感表现性。
如直线具有力量、稳定、生气、坚硬的意味;曲线具有柔和、流畅、轻婉、优美的意味;折线具有柔和、突然、转折的意味;正方形具有公正、大方、固执、刚劲等意味;三角形具有安定、平稳等意味;倒三角具有倾危、动荡、不安等意味;圆形具有柔和、完满、封闭等意味。
论形式美与艺术美艺术美和形式美
论形式美与艺术美艺术美和形式美美,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着。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同的课题。
设计艺术中的形式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效地传达了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人们对美的概括与表达。
究竟什么是艺术美与形式美?本文从形式美的产生、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的特征、形式美在设计艺术中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形式美对艺术设计的重要影响和具体的体现。
1 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概述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它决非纯粹自然的事物。
社会实践的历史积淀使形式所涵盖的社会生活内容渐渐凝结在构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及其组合规律上,事物的形式或美的形式就演变为独立存在的形式美。
失去了具体社会内容制约的形式美,比其他形态的美更富于表现性、装饰性、抽象性、单纯性和象征性。
形式美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的有规律的组合所表现出的美。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如形状、色彩、线条等,当这些质料以一定的规律组合,变形成了形式上的美。
这些规律包括了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人们认识到形式美的这种能够引起美感的特殊作用之后,就自觉地对美的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规律性的抽象概括,逐渐认识了形式美的法则,并依照这个法则进行美的创造,在自觉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形式美的法则的内容。
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
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
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认识,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情境。
形象性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
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各种美丽因素的融合,即艺术美包括它所再现的客体的美,也包括它所表现的艺术家的主观世界的美,即艺术家的思想、情操、理想所构成的美。
美的形态之形式美教学课件
• B、黄金分割:一条线段分为长短 两部分,长与短之比,正好等于 全长与长之比,也叫“中外比”, 比值为1.618:1
《崇拜耶稣》
•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分 割律”作画。黄金分割律在构图 中被用来划分画面和安排视觉中 心点。画面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 按下列公式寻找:用0.618 乘以 画布的宽,就能得到竖向分割线, 用0.618乘以画布的高,就能得到 横向分割线。用上述方法共能得 到四条分割线,同样也得到四个 交叉点。这四个交叉点常被画家 用来安排画面的主要物象,使之 形成视觉中心点。如西班牙画家 委拉斯开兹的《崇拜耶稣》,其 中小耶稣的头部正好处在黄金分 割线的一个交叉点上
间恰当的数量关系。匀称是指一个事物各个部分比例 恰当的状态。匀称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
• 比例中的数量关系主要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长度、面 积等,通过大小、长短、轻重等质与量的差异显示出 来。如不同线条之间的长度比;不同色彩之间的面积 比;不同形体之间的体积比
• 比例合乎常规的事物就具有适度和谐的形式美;反之, 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畸形。
形状,实际上是一个面。点可以组成线、面。点、线、 面的有机组合构成体。
B、线条的重要性:指线条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 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线条美是一切造型美的基础, 可以说线条是形体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符号。
直线——坚硬、平衡、力量
曲线——柔和流畅、灵活多变,动态感
折线——突转、断续、变向
•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 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
①整齐一律:是指各种物质材料的感性因素 按相同的方式组合而形成量的关系的重复一 致、整齐划一,即同一种形状、同一种色彩、 同一种音响整齐重复出现而无明显的差异和 对立。——单纯感、庄重感、规整感、气势 (单调、呆板、沉闷)
小学美术形式美法则的实践研究
小学美术形式美法则的实践研究【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式美的含义、特征、因素,学习、掌握形式美法则,将形式美法则律融入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进行实践研究,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形式美法则审美【正文】形式美是审美对象形态之一,是构成事物外在形态的自然属性、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美。
形式美是在美的形式集中、概括出来的符合审美法则性的特征,是各种美的形式的共同特点,形式美不仅依赖于形、色、声等物质材料,而且是各种物质材料有规律的组合,从而构成形式美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形式美的法则。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式美的含义、特征、因素,进而学习、掌握形式美法则,将形式美法则融入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进行实践研究,集观察、思维、想像、生活体验、情感表达为一体,借助其特有的审美情境,使小学生从感知到领悟其抽象性、装饰性、单纯性,感受美术的神奇美感,从而开拓学生思维,有效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
一、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研究形式美法则——比例和匀称“造型·表现”是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中最主要的部分,造型是指与视觉造型相关的所有活动,是表现的基础,表现则是指与造型活动相关的全部过程。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11册《画人物》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人物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动态和神态特征,感受人物的比例美和匀称之美,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比例和结构特点,用观察比较、提问思考、测量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去自主发现和总结:人物的形体结构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
成人的形体比例口诀是站七、坐五、盘三半,小朋友的形体比例基本上是五个头高,老师和学生站在一起进行比较,运用形体比例加以巩固。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话题:休闲阅读鬼妈妈经验总结形式美摘要:动画作为美术形式的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古至今的风格延续与创新,让其成为一种美的创造和美的享受相结合的艺术,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观点将创造不同的动画风格,从大艺术到独立的小艺术,美的范畴也有略微的区别。
通过独特的视觉体验,深刻的表达作品寓意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
本文就从美的本质着手,从美术作品交叠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合理的构图和节奏等几个方面,初步探究各种重要的视觉要素及构成形式美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在动画创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关键词:形式美、形式美法则、故事、造型、色彩。
构图动画作为美术形式的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古至今的风格延续与创新,让其成为一种美的创造和美的享受相结合的艺术,创作者不同的审美观点将创造不同的动画风格,从大艺术到独立的小艺术,美的范畴也有略微的区别。
通过独特的视觉体验,深刻的表达作品寓意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
从美术作品交叠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合理的构图和节奏等几个方面,初步探究各种重要的视觉要素及构成形式美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在动画创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形式美认知形式是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
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包括:颜色、线条、构图、声音等。
另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法则,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1、“形”“形”即称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形。
当走到琳琅满目的珠宝商场时,各种饰品会映入眼帘,我们不禁会探究这些装饰品是什么材质合成的,继而发现其制作原料种类繁多,有石头塑料动物的骨头等。
这些材质最初是有别的用处的,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骨头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祈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摆脱了原来的使用价值,这时候,它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后者则以一
个点为中心,不同图形按一定角度在点
的周围旋转排列,形成放射状的对称图
形。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生物形体结构
都是对称的,如人的眼睛、耳朵、四肢
的对称,动物的角、翼、腿的对称,植
物叶、脉的对称。由于对称保持了整齐
一律的长处,同时避免了完全重复的呆
板,既显得庄重、安稳之感,又起到了
整齐一律的形式美常被应用于商品造型、工
艺美术品和公共建筑中。它虽然简单,但如果运
用不当,也会给人呆板专业、知识单调之感。
3
专业知识
4
专业知识
5
专业知识
6
专业知识
7
反复专的业知整识齐
8
(二)对称均衡
作为一种体现了事物各部分间组合
关系的最普遍法则,对称有两种形式:
线对称和点对称。前者是以一条线为中
跳跃性强。如色彩的冷与暖,光线的明与暗,体积的大与小,声
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等等。不同的色、形、声等因素,在质、
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色彩对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形体对比;“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是声音对比。通常,对比给人以鲜明、醒目、振奋
衬托中心的作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应
用广泛。天安门前的华表与金水桥、故
宫的角楼等建筑的对称布局,以及中式
客厅的摆设、日用品的设计等,都有着
对称的形式美。
专业知识
黑像式运水壶(古希腊)
9
专业知识
对称的美
10
•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即处于中轴线两侧的形体并不完全 等同,只是大小、虚实、轻重、粗细、分量大体相当。 较之对称,均衡显示了变化,在静中趋向于动,给人以 自由、活泼的感受。绘画、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中常 有采用。中国书画家便经常用题字和钤印来调整、实现 作品画(字)面的均衡。东汉铜雕《马踏飞燕》,马的 三条腿都腾空而起,只有一条后腿踏在一只飞燕背上, 由于飞马的倾斜角度和前后身体的重量比例均衡,因而 在充满动感之际,又有一种均衡感。其他如盆景、插花、 室内布置等设计中,也常常利用这种形式美规律。
系或比例恰当。它们是一切形体造型的普遍法则,也是人们对形
式因素最基本的认识之一。匀称的比例关系使形象更加严整和谐, 比例失调就会出现畸形——形式上的丑。所以,中国画很讲究这 种比例和匀称,画人物有头与身长“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比
例关系,画人物面部有“五配三匀”的比例关系,画山水则有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布局比例。而西方学者更对什么
第三章
形式美的构成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专业知识
1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色、形、声),必须按 照一定的组合规律组织起来,才会具有一定的审 美特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合乎一定规律组织 起来的形式并不一定都有形式美,但是美的形式 则必定是合乎一定规律的。
• 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分为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及总体组合关系两方面。
• 各部分之间的组合规律:匀称和比例、对称与均 衡、反复与节奏。
• 总体组合规律:和谐——多样的统一,包括对比 与调和;不和谐的和谐专业;知识不统一的统一等。 2
• (一)整齐一律
又称单纯齐一,是人类最早发现、也是最简
单的形式美。它由各种物质材料按相同方式排列
所形成,其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因素,使人
专业知识
23
意大利 达·芬奇《蒙娜丽莎》
专业知识
24
• (五)节奏韵律 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构 成节奏有两层变化关系:一是时间上的间隔与连续所产 生的变化过程,二是力量的强弱变化。这两种变化有规 律地组合起来,并加以反复交替,便形成节奏。在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节奏现象。日出日落、月 圆月缺、寒来暑往、潮起潮落等,是自然的节奏;日作 夜眠、一张一弛、一日三餐、起居有序,则体现了生活 的节奏。
韵律比节奏内涵丰富,它在节奏基础上形成,并被 赋予了一定的情调,呈现出特有的韵味和情趣,是一种 富有情感色彩的节奏。中国古典诗词的押韵、平仄、对 仗,构成了诗的韵律,欣赏者要反复吟诵、潜心品味, 才能得其“韵外之致”。
马踏飞燕(东汉)
专业知识
11
专业知识
12
专业知识
13
专业知识
14
专业知识
15
• (三)调和对比
调和是在变化中趋向于统一,对比则在变化中趋于差异,它
们都显现了矛盾运动的两种状态。具体来说,在调和中,各种形
式因素基本上保持同一格调、同一基色,没有明显的差异。色彩
中具有同一色相的同类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
样的比例才是美的作过精确分析。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曾认为“黄
金分割比例”最美,即大小(长宽)之比应相当于大小(长宽) 之和与大(长)者之间的比例;其公式为a :b=(a+b) :a ,用 数字表示则为1:0.618或大约五比三。由于这一“黄金分割”比 例关系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合理比例关系,所以它在历史上曾被 许多艺术家运用于创作之中,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各个 部分就是按这一比例绘制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如报纸、 图书、邮票、照片等,也大都采用这一比例。
产生的是一种明净、纯洁、一致的感受。单一的
色调,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皑皑的白雪;
或整齐划一的行止,像仪仗队和集体舞蹈中横竖
成行、方阵相同、步伐一律的队列;或简单的几
何形体,如长短高矮相等的建筑物规格等,都属
于这种形式美。同一形式连续出现的“反复”,
也属于“整齐”范畴,如连续重复的花边纹饰,
就给人一种单纯的节奏感和秩序感。
之美,一般属于阳刚之美。广告、产品包装以及娱乐场所或商业
服务行业常采用这种形式美。
专业知识
16
调 和
专业知识
17
专业知识
18
专业知识
19
专业知识
20
专业知识
21
专业知识
22
• (四)比例匀称 比例是指事物形式因素中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合
乎一定的数量关系;匀称则指一事物各部分之间合乎一定比例关
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就是调和色;同一色彩中浓淡、深
浅的层次变化,也属于调和。此外还有音乐中的和声,声乐中的
二重唱、四重唱。由于调和能给人以协调、融合、宁静之感,属
于阴柔之美,所以在一些供人休息和需要安静的场所,物品的选
择和环境设计往往偏于调和的形式美。
对比是把两种相互差异的形式因素并列在一起,其反差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