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2015)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完整版)《妇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指南建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2019版基础上进行修订,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提供规范化和可行的妇科围手术期患者PBM的实施方案。
一、术前患者血液管理(一)术前血液状态的评估及管理1、采集病史主要针对患者的血液状况采集相关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贫血,是急性还是慢性贫血,患者输血及输血相关并发症史、血液疾病及血液疾病家族史、有无肾脏疾病、有无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
2、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②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筛查;③铁代谢检查;④C反应蛋白(CRP)。
3、多学科协作实施PBM,需要麻醉科、输血科、血液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患者血液管理计划,尽早评估手术患者,充分术前准备,对复杂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更应该做好计划和预案。
本共识推荐:应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血液状态的评估及管理,必要时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患者血液管理计划和预案。
(二)贫血管理贫血是围手术期患者中最常见的问题。
妇科患者术前贫血患病率为24%~45%,其中,缺铁性贫血在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81.4%。
术前贫血是手术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死亡率更高、并发症更多、住院时间更长、术后恢复更差,以及异体输血量显著增加。
PBM的理念是推荐以非输血的方式纠正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贫血,对急诊和限期手术的贫血患者,术前需要积极治疗贫血。
1、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1)妇科常见贫血病因:主要为失血性贫血和骨髓造血不足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常见原因是异常子宫出血(AUB)。
骨髓造血不足性贫血除患者患有血液病外,主要病因为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等。
(2)贫血诊断及分级:建议采用WHO(2011)的贫血诊断标准,以便更早识别潜在的贫血状态,积极纠正贫血。
我国也制定了贫血诊断标准(表1)。
推荐对于妇科良性疾病手术前,贫血在1级以上(Hb≤90 g/L)的患者,应纠正贫血达正常后再手术。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
围术期失血量平均1000~2000 ml, 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下降30~46 g/L ,术后异体输血率高达45% ~ 80%。
同时,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24%~ 45%,围术期失血和未纠正的术前贫血增加了术后急性贫血的发生率,髋、膝关节置换术及脊柱手术术后贫血发生率为51%,髋部骨折术后的贫血发生率高达87%。
围术期贫血增加术后感染及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
美国外科学会NSQIP数据库227,425例非心脏手术患者随访数据显示,术前轻度贫血依然是术后30日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较高异体输血率不仅增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血液资源紧张局面及患者医疗负担。
随着《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一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和《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一围术期贫血诊治专家共识》的发布及推广,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认识到加强骨科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perioperative blood management, PBM )是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环节。
围术期血液管理是指在围术期的各个阶段采取多种技术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以达到减少失血、降低贫血及输血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增加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术后优化造血;②术中减少出血;③ 提高患者贫血耐受性;④合理异体输血。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推广骨科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做好术前和术后贫血的诊断与治疗,优化造血,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术中坚持微创化理念,优化手术操作技术,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出血、降低输血率,合理输注异体血。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和《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联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委会共同邀请骨科、血液科、麻醉科、输血科共85位专家参与,复习国内外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编辑整理完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医院条件和患者情况参考和应用。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
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疾病,患者数量众多。
然而,围绕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争议。
为了提供更准确、规范和安全的麻醉管理指导,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并形成了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专家共识。
一、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特点对围绕高血压患者进行麻醉管理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类患者的特点。
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如左心室肥厚、心脏功能减退等。
此外,高血压还伴随着其他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因此,在麻醉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并加以适当处理。
二、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治疗的基本原则1. 术前评估和准备在进行围手术期麻醉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完整的病史记录、身体检查、血液检测以及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并发症,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药物选择和剂量控制在给围术期高血压患者进行麻醉药物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注意避免剂量过大引起血压波动。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
此外,还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液体管理和血压控制是关键环节。
合理的液体管理既要满足术中和术后的需要,又要避免血容量过负荷或不足的情况出现。
在血压控制方面,应尽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低或过高的血压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4. 多学科团队合作围绕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需要麻醉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全面且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术后的恢复。
三、围术期高血压患者麻醉管理的个体化策略每个高血压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管理中,个体化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这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麻醉药物选择、剂量控制、血压控制以及液体管理等。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采用适当的疼痛评估方法,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 程度,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低血压和高血压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和高血 压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心律失常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情况,并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
出血和凝血障碍
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术后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搭配营养,保 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 炼,促进术后康复。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高血压及术后康复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 管理和保健能力。
06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规律用药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 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药物调整
根据患者情况,医生可适当调整药 物种类或剂量,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监测血压
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04
高血压患者的术中护理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手术室温度和湿度
保持适宜的手术室温度和湿度, 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风
高血压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 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和环境 因素等。
病理生理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长期承受过高的压 力,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动脉粥样 硬化和血管重构,进而引发心脑血管 疾病。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高血压在全球范围内的发 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 趋势。
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质控标准
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质控标准
概述:
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质控标准旨在规范手术前、中、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的最佳化。
1. 评估和筛查
- 手术前,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高血压的初步评估和筛查,包括测量血压、了解患者病史、家族病史和用药情况等。
- 对于高血压患者,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是否存在严重并发症,以确定手术风险。
2. 术前准备
- 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应提前进行药物调整,确保手术前血压达到理想目标水平。
- 针对需要停止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停药时间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手术风险来决定。
- 提供适当的术前宣教,包括禁食要求和术后护理等。
3. 术中管理
-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根据需要及
时调整药物治疗。
- 高血压危象的处理应及时有效,包括给予快速降压药物和必
要的紧急处理。
4. 术后管理
-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处理术后高血压的情况。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药物治疗和康复计划,确保
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5. 完善记录
- 在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记录患者的血压监测结果、用药情
况和处理措施等,以便后续评估和改进管理策略。
以上是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质控标准的主要内容,旨在指导医
务人员合理科学地管理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提升手术安全和疗效。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2022/1/9
4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危害
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量; 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诱发或加重肾功能不全; 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2022/1/92022/1/9
14
利尿剂:主要通过降低高血容量负荷发挥降压作用, 由于其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加 术中血压控制的难度,且利尿剂可能会加重手术相关 的体液缺失,目前主张术前2-3天停用利尿药;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 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可降 低术后房颤发生率、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适用 于术前血压控制,术前要避免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 防止术中、术后心率反跳;
5.如出现高血压急症,通常需静脉给予降压药物,即刻目标是30-60 min内使 DBP降至110mmHg左右,或降低10%-15%,但不超过25%。如果患者可以耐受, 应在随后的2-6小时将血压降至160/100mmHg左右;
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
2022/1/9
9
围手术期高血压术中处理
监测血压; 积极寻找并及时处理各种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
管预后的主要因素; 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综合评价患者手术耐受情况; 心血管医师、手术者、麻醉师共同制定合理可行的手
术与麻醉方案
2022/1/9
8
围手术期高血压术前处理
监测血压; 完善相关检查; 良好的血压控制:
1.如高血压由疼痛、紧张、焦虑引起,给与镇痛、解释安慰和镇静;
2.1级高血压且不伴代谢紊乱或心血管系统异常,可不必做特殊处理;
2022/1/9
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
感谢聆听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 肾脏表现:晚期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
并伴发进行性的心、脑、肾靶器官功能不全 的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 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
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急症
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升高 (>180/120mmHg),患者出现剧烈头痛、
•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危险因素和病史
I.无其他危险因素
II.1~2个危险因素
III.≥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或
糖尿病 IV.并存临床情况
1级 收缩压140~159
舒张压90~99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2级 160~179 100~109
中危 中危
高危
术后护理
继续进行血压、脉搏、心电图监测,维持血压相对 稳定,警惕高血压危象和左心衰的发生 使用多种方法、完善止痛,防止血压骤升
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
非药物治疗
限制钠摄入 运动
减轻体重
戒烟 减轻精神压力
降压药物的选择
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
伴有左心室肥厚者
选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 剂),其次为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 剂
恶心、心悸、出汗、视物模糊等征象
高血压亚急诊
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病分类及危险分层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麻醉管理:选择合 适的麻醉方式,避 免血压波动
药物控制:根据患 者情况,使用降压 药物控制血压
手术操作:操作轻柔,避免过 度刺激,导致血压升高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血压,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 安全
药物使用与调整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 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
合适的降压药
药物剂量调整:根据 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调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给予高血压患者关 0 4 爱和支持,帮助其度过围手术期
血压控制情况
01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
血压,了解血压变化
情况
02
药物治疗:使用降压
药物,控制血压在正
常范围内
03
生活方式调整:调整
饮食、运动、作息等
生活习惯,降低血压
04
心理干预:缓解患者
焦虑、紧张等情绪,
降低血压波动风险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整药物剂量
药物使用时间:根据 手术时间合理安排药
物使用时间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 物副作用,及时处理
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
饮食与营养支持
01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 低糖、高蛋白、高纤维
02
食物选择:新鲜蔬菜、水果、 全谷类、低脂乳制品、瘦肉、 豆类等
03
营养补充:适量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04
饮食禁忌:避免刺激性食物、 油腻食物、高糖食物等
05
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和 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
心理与情绪调节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0 1 有助于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紧张情绪
心理疏导: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0 2 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的血压管理
与 B 2受 体 阻断剂 合用 有 明显 的 降压效 果 。新 型利 尿剂 吲 哒帕胺 不 会 引起 糖 代谢 紊 乱 ,还可 有 效 降低 2型 糖 尿病 高 血 压病 人 的微 量 蛋 白尿 。在 尿 酸升 高 的高 血压 病 人 中则 不 宜应 用利尿 剂 。
2.3.2 ARB:该 类药 与利 尿剂 合用 ,由于降 压机 制上 的
2.3.1 利 尿 剂 :有 效 的抗 高 血 压 一线 用 药 ,尤 其对 老 年 人 、肥 胖 及 高 血压 合 并 心 力衰 竭 的病 人 效 果更 加 明显 。
有 报道 认 为 ,利 尿剂 与 ACE一1及 ARB合 用 时 ,作 用互 补 , 疗效 相加 ,因能对 肾脏及 心血 管靶 器官 起 到强大 保护 作用 ,
344
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013年第 l3卷第 l7期
· 护 理 ·
高血压病人 围手术期 的血压管理
朱 明群
(四川省宜宾巡场宜宾市矿山急救 医院 外一科 ,四川 宜宾 644500)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血患者的麻醉处理。
方法:本组36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麻醉处理,目前临床上常联合用药。
结果:3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降压方法,在用药后1~2小时血压有所下降,在14~20个小时之内或降至术前或者低于术前,基本平稳。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通过安全有效的药物降压,是围手术期高血患者麻醉处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血压;麻醉;处理【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08-02高血压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而且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常易出现剧烈的血压波动,继而会引起严重的急性心脑血管意外[1]。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组高血压患者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在22~69岁,平均年龄46岁,高血压病史在3~26年。
36例高血压患者中实施乳腺、肺、甲状腺、脑外科、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
1.2 方法1.2.1麻醉选择1.2.1.1四肢、颈部手术可选择神经阻滞加浅静脉全麻完成手术。
1.2.1.2颅脑、心脏手术必须在较深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麻醉重点加强镇痛,消除一切疼痛反射所致血压波动。
1.2.1.3普通胸科手术:中上腹部手术可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阻断应激刺激反射而利于控制血压。
1.2.1.4下腹部、盆腔、泌尿外科手术,肛门会阴、妇科手术可在硬膜外麻下行手术,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调节局麻药浓度,能取得良好麻醉效果。
如加以辅助神经安定镇痛术,消除牵拉疼痛反射,可使麻醉更完善。
1.2.2麻醉诱导及插管目前临床上常联合用药,常用药物有:芬太尼4~5μg/ kg,咪唑安定0.1~0.2mg/kg,异丙酚2mg/kg静注;或芬太尼4~6μg/kg、依托咪酯0.15~0.2mg/kg、异丙酚1.5~2mg/kg静注诱导,肌松剂均应用维库溴铵0.1mg/kg静注诱导行气管插管术。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1.2 诊 断 标 准 收 缩 压 ≥140 mmHg者 、舒 张 压 390 mmHg者 和 收 缩 压 ≥140 mmHg合 并 舒 张 压 390 mmHg者 均 被 视 为 高 血 压 患 者 (1 mmHg = 0.133 kPa)。 1.3 诊 断 办 法 血 尿 检 测 诊 断 、血 生 化 诊 断 、超 声 心 电 图 检 测 。 2 护 理 措 施 2.1 常 规 护 理 围术 期 对 高 血 压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 具体护理措施 根据 病人具 体情 况 而定 。对 有潜 在心 理 问 题的患者应进行 宽慰 指导 ,预 防发 生恐 惧 、紧张 等不 良心 理 问题 ;若 患者 有 明显 焦虑 、紧 张 、恐 惧等 心理 问题 ,视情 况轻重可 给以镇静剂 。总之 ,术前 心理 护理干预 的 目的在 于 让 患 者 处 于 一 种 良好 心 里 状 态 ,有 利 于 血压 稳定 。 2.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高 血压 患者术 后1 d内 ,应对其 每小时一次血压 、心率进行检测 ,掌握 患者具 体情况 ,如果
262例 ,回顾 分 析 高血 压 患者 的 护 理 措 施 。结 果 :经采 取 一 系列 治 疗 护理 措 施 后 ,262例 高血 压 患者 中 246例 血 压
下降到正常水平 ,效果较好。结论 :围手术期对 病人周 密护理 至关重要 ,在护理 领域 ,或许 没有 百分 之百 的理 想
效果 ,但作为护理人 员,需要 有百分之 百满意斗志,总结经验教训 ,是提 高护理水 平的必要举措 。
第23卷 第7期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012年7月
879
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术前评估原则
▪ 权衡是否需要延迟手术的两点理由是 ①除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下,推迟手术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靶器 官损害; ②高血压患者疑有靶器官损害需进一步评估治疗。 ▪ 伴有严重器官损害的患者,在实施外科手术之前,应予以详细的
围术期低血压的处理
▪ 术中低血压增加急性肾损伤的心肌损伤风险;术中、术后低血压 增加术后30天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术中低血压增加术后脑 卒中发生率、加重血栓栓塞性脑梗塞的面积。
▪ 低血压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不同器官灌注的影响有差异。 低血压并不总是导致器官灌注不足,事实上,低血压可能不影响, 甚至增加器官灌注。现有的研究证据并不支持较高的血压能够改 善手术患者的预后。
术前检查,衡量手术与麻醉的耐受性,并给予积极的术前准备与 处理。
术前评估准备事项
▪ 除紧急手术外,择期手术一般应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进行,并调 整受损器官功能的稳定。择期手术血压控制的目标是:
①患者年龄<60岁,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Hg;年龄≥60岁, 不伴有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Hg; 老年人群血压可以稍微高一些,保证脑灌注,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②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140/90mmHg。
高血压患者 的围术期麻 醉管理
高血压的定义
▪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 痉挛收缩、玻璃样变和血压的持久升高。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 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 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具有“三高三低” 的疾病特点:发病率高、 伤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马正良,王天龙,王东信,王秀丽,王国林(负责人),王海云(执笔人),石学银,李金宝,余剑波,张卫,祝胜美,夏中元,喻文军,鲁开智,薛荣亮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并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围术期高血压可增加手术出血、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导致脑卒中以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我国高血压呈现三高三低流行病学特点,即发病率、伤残率与死亡率高;知晓率、服药率与控制率低,从而大大增加了国内围手术期高血压处理风险。
一、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及危险性评估(一)定义和分类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其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其中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余为继发性高血压。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表1)。
表 1 血压(mmHg)的定义和分级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和<80正常高值120-139 和(或)80-89高血压1级(轻度)140-159 和(或)90-992级(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3级(重度)≥180 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二)心血管总体危险评估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水平,必须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
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个层次(表2、3)。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1级高血压^*P140-159或DBP90-992级高血压^*P160-179或DBP100-1093级高血压^*P≥180或DBP≥110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其他危险因中危中危极高危素≥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高危高危 极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极高危极高危 极高危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餐后2h 血糖7.8~11.0 mmol/L )和(或)空腹血 糖异常(6.1~6.9 mmol/L ) 血脂异常 TC≥5.7mmol/L (220mg/dL )或 LDL-C>3.3mmol/L (130mg/dL )或 HDL-C<1.0mmol/L (40mg/dL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 (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 ) 或肥胖(BMI ≥28kg/m 2)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 或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 : 男≥125, 女≥120g/m 2 颈动脉超声IMT >0.9mm 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选择使用) 脑血管病: 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 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 血肌酐:男性>133μmol/L(1.5mg/dL )女性>124μmol/L (1.4mg/dL ) 蛋白尿(>300mg/24h )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 126mg/dL )餐后血糖:≥11.1mmol/L( 200mg/d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踝/臂血压指数<0.9 (* 选择使用)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 2)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μmol/L (1.3~-1.5mg/dL ), 女性107~124μmol/L(1.2~1.4mg/dL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或 白蛋白/肌酐比: ≥30mg/g (3.5mg/mmol )约占90%~95%,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些其他因素如体重超重、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主要见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颅脑疾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
(三)紧张焦虑主要由于患者对麻醉、手术强烈的恐惧感所致,这类患者仅在入手术室后测量血压时才出现高血压,回到病房或应用镇静剂后, 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四)麻醉麻醉期间发生高血压的原因较多,主要与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的管理以及一些药物应用有关。
1. 麻醉过浅或镇痛不全;2. 浅麻醉下气管内插管或拔管;3. 缺氧或CO2蓄积。
(五)手术操作一些手术操作如颅脑手术牵拉、嗜铬细胞瘤手术肾上腺血流阻断前等,可引起短时的血压增高。
对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肾血管病变、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术中都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高血压, 甚至心、脑血管意外。
(六)其他除上述外, 较为常见的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还有:①液体输入过量或体外循环流量较大;②颅内压升高;③升压药物使用不当;④肠胀气;⑤尿潴留;⑥寒冷与低温;⑦术毕应用纳络酮拮抗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⑧术后伤口疼痛、咳嗽、恶心呕吐等;⑨术后因麻醉对血管的舒张作用消失,血容量过多。
三、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一)实施手术与麻醉耐受性的评价1.高血压病程与进展情况高血压病程越长,重要脏器越易受累,麻醉危险性越大;高血压病程虽短,但进展迅速者,即恶性高血压,早期就可出现心、脑、肾并发症,麻醉危险性很大。
2.高血压的程度1、2级高血压(BP< 180/110mmHg),麻醉危险性与一般病人相仿,手术并不增加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而3级高血压(BP≥180/110mmHg)时,围术期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3.靶器官受累情况高血压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 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对于高血压患者, 应注意了解有无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糖尿病, 以及脂类代谢紊乱等合并症。
4.拟行手术的危险程度①高危手术(心脏危险性>5%):急诊大手术,尤其是老年人;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手术;外周血管手术;长时间手术(>4h)、大量体液移位和(或)失血较多等。
②中危手术(心脏危险性<5%):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头颈部手术;腹腔内或胸腔内手术;矫形外科手术;前列腺手术等。
③低危手术(心脏危险性<1%):内镜检查;浅表手术;白内障手术;乳腺手术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首先应通过全面检查明确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特别要警惕是否为未诊断出的嗜铬细胞瘤。
伴有严重器官损害的患者, 在实施外科手术前, 应予以详细的术前检查,衡量手术与麻醉的耐受性, 并给予积极的术前准备与处理。
(二)权衡是否需要延迟手术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在2007年发表的指南中指出, 轻~中度高血压(<180/110mmHg)可以进行手术, 因为它不增加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但建议重度高血压(≥180/110mmHg )应延迟择期手术, 争取时间控制血压。
如原发疾病为危及生命的紧急状态,则血压高低不应成为立即麻醉手术的障碍。
由于严重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数量少, 尚无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所以目前尚无明确推迟手术的高血压阈值。
当前推迟手术只有两点理由:①推迟手术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②高血压患者疑有靶器官损害需进一步评估治疗。
(三)麻醉前准备除紧急手术外, 择期手术一般应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进行,并调整受损器官功能的稳定。
择期手术降压的目标: 中青年患者血压控制<130/85mmHg,老年患者<140/90 mmHg为宜。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者,血压应控制<130/80mmHg 甚至125/75mmHg以下。
但降压宜个体化,不可过度,以免因严重的低血压而导致脑缺血或心肌缺血。
对于急诊手术病人,可在做术前准备的同时适当的控制血压。
血压>180/110mmHg的患者,可在严密的监测下,行控制性降压,调整血压至140/90mmHg左右。
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建议请心血管内科医师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四、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对麻醉的影响1. 利尿药是抗高血压治疗的传统药物,由于其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加术中血压控制的难度,同时利尿药可能会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
因此,目前主张术前2~3天停用利尿药。
长期服用利尿药患者易发生低钾血症。
围手术期要严密监测血钾,一旦发现有低钾趋向应及时补钾并进行必要的监护。
2. 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其可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率、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适用于术前血压控制。
术前要避免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防止术中心率的反跳。
围术期要维持此类药物使用的种类以及剂量,无法口服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可经肠道外给药。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改善心肌氧供/需平衡,治疗剂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同时,能增强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肌松药和镇痛药的作用,故不主张术前停药,可持续用到术晨。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这两类是抗高血压治疗中最广泛应用的药物,它们在减少蛋白尿和改善慢性心衰转归方面具有独特效果。
高血压患者术中易发生低血压,ACEI和ARB类药物可能会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增加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ACEI作用缓和,手术前不必停药,可适当调整。
ARB类药物氯沙坦和其代谢产物羟基酸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Ⅰ受体,且羟基酸比氯沙坦效力大10~40倍,目前推荐手术当天停用,待体液容量恢复后再服用。
5. 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是中枢性抗高血压药,若术前突然停用,可使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1倍,引起术中血压严重反跳,甚至诱发高血压危象。
同时,可乐定可强化镇静,降低术中麻醉药药量,因此,术前不必停用。
6. 其他利血平主要通过消耗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的儿茶酚胺而发挥作用。
服用该药的患者对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非常敏感,术中很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故需特别警惕。
术中出现低血压,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格外慎重。
直接作用的拟交感神经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发生增敏效应和引起血压骤升,而使用间接作用的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和多巴胺则升压效应往往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