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觉静坐方法

合集下载

超觉静坐的方法资料

超觉静坐的方法资料

超觉静坐的方法资料超觉静坐的一般姿势是盘膝坐下,双手放在膝上。

这需要一定的柔韧性。

身体不便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长跪”——即跪在床或者垫子上,臀部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

如果身体衰弱,不适应盘坐或长跪,也可以呈大字形仰面躺下。

佛教密宗里有个“大摊尸法”,便是让身体摆成大字形躺在地上,意想自己从高处摔落在这里,身体四分五裂,无法动弹。

这也是一个放松的方式。

不过躺着练习容易睡着,而超觉静坐虽然也要求无欲无想,但必须精神集中,不等于睡觉。

然后,练习者闭上眼睛,这样便隔断了百分之八十的信息输入渠道。

有些教师提供更全面的“感觉屏蔽法”:双手十指伸出,两侧大拇指塞住耳朵,中指盖住眼皮。

不过这样作手臂容易疲劳。

在某些心理学实验室里,有完备的感觉剥夺实验设备:护目镜挡眼,棉手套和卡片纸护腕剥夺手指感觉,特制的“U形枕头”挡住耳朵。

后来甚至发展到用特制的浴缸,将被试泡在温度等于体温的水中,连温度觉也要剥夺。

平常个人练习不用搞得这么彻底。

只要隔离了视觉和听觉,人体百分之九十五的信息渠道就被封闭了。

排除外部刺激后,接下来便是调整呼吸。

呼吸是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

你可以试试连续猛吸十口气,马上就会觉得心浮气躁。

同理,深长稳定的呼吸也是让心情沉静下来的主要方法。

中国气功提倡的“腹式呼吸”便是这样一种呼吸法:吸气时让腹部而不是胸部扩张。

超觉静坐的呼吸以深、长、慢为主。

同时,练习者要让自己从头到脚逐渐放松下来。

比如,意想有温水从头淋下,逐渐到脚。

这样伴随深呼吸,练习者就进入比较深沉的放松状态。

接下来是调控自己的意识,要让自己脑子尽可能什么都不想。

任何观念都附带着情绪色彩。

什么也不想,自然就什么情绪也没有了。

当然,在清醒状态下人不可能彻底实现这个目标,只是尽可能地去接近这个目标。

所以不能强迫自己去“不想”。

越是强迫自己什么也不想,越是心浮气躁,杂乱意念越是袭击你的头脑。

正确原则是“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脑子里出现什么念头不要刻意压制,慢慢它们就不存在了。

大卫林奇的超觉静坐

大卫林奇的超觉静坐

大卫林奇的超觉静坐一本名为《钓大鱼》的小册子,副题《大卫林奇的创意之道》中,好莱坞鬼才导演大卫林奇以极大的热情讲述了他的成就、创意与他坚持了30年的超觉静坐的关系。

由印度精神导师马哈士传到美国的超觉静坐法,源自印度教的瑜伽术,在上世纪60年代于美国风行一时,披头士乐队是最知名的修习者。

鼎盛之际马大师拥有500万信众。

大卫林奇自我描述的超觉静坐研习,正是马大师的经典教法:每日早晚各研习20分钟,通过超觉静坐,达到空无境地,进入内在纯意识领域,由此获得发自内在的宁静、喜悦感。

各种创作灵感也由此而来。

著名的乔布斯便是一个静坐修习者。

不难理解他的极简美学中所蕴含的禅意,以及它们与静坐修习的某种必然联系。

林奇本不是超觉静坐的信徒,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尝试去了解,体验,然后,获益无穷,坚持30年。

“通过静坐,人体会到开阔无际。

开阔无际即是幸福。

狭隘渺小了无幸福。

”(《奥义书》)林奇说,创意的小鱼浮游在水面,而大鱼则在深处悠游。

要想捕捉创意的大鱼,得深入到意识的深处。

他的方法便是超觉静坐。

他的不少绝妙电影创意便是来自静坐产生的灵感。

你有办法在更深层次捕捉创意。

创造力确实奔流不息,它让人生更像一场妙趣横生的游戏。

你若能拓展意识,使之增长,你将会更敏锐,更清醒,也会享有更多的内在幸福。

静坐,在纯意识中体验自我时,灵感会加速流动。

直觉会增强。

生命充满了抽象,我们唯一能加以理解的方法,就是通过直觉。

直觉就是看见解决之道。

通过静坐,潜入内在,直觉会更敏锐,更广袤。

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一片意识的汪洋,各种解决之道尽汇于此。

潜入那片汪洋,便将生气注入其中了。

“你并不是为了找寻特定的解决方法而潜入其中,而是为了活化这片意识汪洋。

”真正发生作用的并不是以智性来领悟,而是亲自体验统一场。

你潜入内在,借由体验这片纯净意识的场域,你将生气注入其中,使之开展,它开始滋长。

而这种意识成长到极致,就是所谓的悟道(enlightenment)。

静坐方法

静坐方法

静坐前的准备(一)静坐最好能另觅静室,假使条件不许可,那末可就在卧室中。

窗门宜开,使空气流通,但有风处不宜坐,门能关闭更好,以免别人的骚扰。

(二)坐时或另备坐凳或就在床上,但总以平坦为宜,座位上需铺被褥或垫子,务使软厚,以便于久坐。

(三)在入坐之前,应宽松衣带,使筋肉不受拘束,气机不致阻滞,但在秋冬等寒冷时,两腿必须盖好,以免膝盖受风。

静坐时的姿势——调身一、静坐时的两腿(一)静坐时的两腿必须盘起来。

先将左胫加到右股的上面,再将右胫板上来加到左股的上面,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双盘膝,也叫做双跏趺;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使两膝盖的外侧都紧靠着褥垫,全身的筋肉,正像弓弦的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至于左右前后的倚斜。

不过这种坐法,假使初学和年龄较高的,觉得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强,可改用下列第二种方法。

(二)盘时可随各人的习惯,或将左胫加到右股上,或将右胫加到左股之上,这种坐法普通叫做单盘膝,也叫单跏趺,比较双盘膝有些缺点,因为假使将左胫加于右股之上,那末左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右倾斜,假使将右胫加于左股之上,那末右膝盖外侧必落空,不能紧靠着褥垫,身子易向左倾斜。

初学的人,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但须注意姿势端直,能使身体不倾斜,那末功效还是一样的。

(三)初学盘腿的时候,必将发生麻木或酸痛,必须忍耐。

练习以后,自然渐进于自然。

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假使再不能忍受,那末可暂时松下,等麻木消失后再放上去。

假使能十分忍耐,听其极端麻木,斯至失去感觉,此后它能反应,自然恢复原状,经过这样的阶段,几次之后,盘坐时便不会再麻木了。

二、静坐时的胸部、臀部和腹部(一)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窝降下,所谓心窝降下,就是使横膈膜松驰。

胸内肺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在胸部两胁间凹下的地方,叫做心窝。

我们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

这是说明心窝没有下降,这时可用下面所说的调心一节,系心脐间或脐下的办法使横膈膜松驰,心窝处轻浮而着力,久后自能降下,而得调适。

超觉冥想

超觉冥想

超觉冥想(静坐)超觉冥想是改善生活、使人生活安康顺遂的最佳途径。

个性改变、自我成长、摆脱精神压力、消除情绪波动、避免焦虑和烦躁,从而获得完美、和谐、精力充沛、挖掘自身潜能的生活艺术,这对于改善生活情趣、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和创造力、激发灵感,最终获得大智慧很有裨益,大家不妨试一试。

超觉冥想时,要注意四大要项: A.冥想时内外环境必需安静(内指心镜、外指物镜);B.必需有供作心向专注的目的物;C.必须保持动的心态,摒除一切杂念,心如止水,无所思,无所欲,静候心灵波动的自然起伏;D.保持身心安适、轻松、舒畅、安静、自然。

掌握了四大要项后,再按以下步骤进入超绝冥想:1.在安静的房间里,盘坐在褥垫上,灯光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2.微闭双眼;3.放松肌肉,先从双脚开始,由下而上逐渐放松,一直到头部;4.用鼻呼吸,每呼吸时,心中默数“一”字,如此二十分钟后,自行停止,时间可以估计(不用闹钟),停止后合上双眼,休息一两分钟;5.每天练习一次或两次,必须在饭后进行。

超觉静坐的方法1.超觉静坐的一般姿势是盘膝坐下,双手放在膝上。

(盘腿而坐或坐在板凳、沙发上) 这需要一定的柔韧性。

身体不便的朋友也可以选择“长跪”——即跪在床或者垫子上,臀部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

如果身体衰弱,不适应盘坐或长跪,也可以呈大字形仰面躺下。

佛教密宗里有个“大摊尸法”,便是让身体摆成大字形躺在地上,意想自己从高处摔落在这里,身体四分五裂,无法动弹。

这也是一个放松的方式。

不过躺着练习容易睡着,而超觉静坐虽然也要求无欲无想,但必须精神集中,不等于睡觉。

2.然后,练习者闭上眼睛,这样便隔断了百分之八十的信息输入渠道。

(微闭双眼,舌抵上腭,抬头挺胸。

但不要太刻意,太刻意的把身体挺的过直,反而影响入静,以自然为好)有些教师提供更全面的“感觉屏蔽法”:双手十指伸出,两侧大拇指塞住耳朵,中指盖住眼皮。

不过这样作手臂容易疲劳。

在某些心理学实验室里,有完备的感觉剥夺实验设备:护目镜挡眼,棉手套和卡片纸护腕剥夺手指感觉,特制的“U形枕头”挡住耳朵。

静坐放松法

静坐放松法

静坐放松法静坐放松法静坐是一种流行且易学的放松法,很多研究也指出,静坐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都优于非经常静坐者。

静坐除了可以减低焦虑之外,也会增加自己的内控程度,促进自我实现,改进睡眠状况,而且在面对压力时,有更多的正向感受。

因此可以减少头痛、抽烟、药物的使用,以及害怕和恐惧的程度。

所以,你每天应该抽出一定时间静坐,当成一项必做的功课,在喧嚣的尘世中寻找一片净土。

其实,静坐养生在中国有古老的历史,中医认为养生的第一要务在于养神,而静坐正是养神的最好方法。

静坐可以缓解焦虑,增加自己的内控程度,改进睡眠状况。

近些年来,现代研究表明,静坐会使得呼吸次数减少(每分钟约4-6次),皮肤带电反应减少70%,心跳次数减慢(每分钟约24次),增加脑波中的α波,并降低肌肉紧张的程度。

研究已证实,有5年以上及含有4个月以上静坐经验的人,比那些只学习一星期其他放松技巧的人,有更明显的心跳减慢现象。

当他们在受到刺激时(例如看到意外事件的影片),虽然一样改变心跳,但却比没有静坐经验(或初学者)的人,更容易恢复正常心跳。

静坐的方法很简单,保持端坐姿势,大腿平放,小腿保持垂直,双肩下垂,双腿自然分开,双手放在扶手或膝盖上,并将腰带放松让全身肌肉放松。

注意保持背部伸直,下颌微收,头颈正直。

静坐时,应对闭目闭口,排除杂念,可用舌顶上腭,然后调整呼吸,采取腹式呼吸的方法,即慢慢鼓起腹部做深吸气,再慢慢呼气使腹部恢复正常;注意调整呼吸的频率,不要刻意去控制或改变呼吸频率,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宜。

如此持续20分钟即可,一般早晚各进行一次,可安排在起床后以及晚餐前。

对初学者而言,当找到安静、舒适的地方之后,必须再找一张适合的椅子。

因为静坐不同于睡觉,它们会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但为了防止睡着,最好找一张直背的椅子,它可以帮助你把腰挺直,并支撑住背部及头部。

静坐时,头不要垂下来,要轻松地挺在脖子上或者靠在长背的椅背上。

因为垂头会使得头部和肩膀的肌肉不舒服、绷紧,而不能达到肌肉放松的效果。

如何练习静坐冥想

如何练习静坐冥想

如何练习静坐冥想当我们在静坐时,会增加35%的血液流到脑部。

而提供给脑部的血量大小,与我们心灵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当血量增加时,相对的氧量就会增加,如此一来,脑部的功能也获得改善。

静坐也能使我们身体得到较多的休息。

因为静坐时人体内氧的水平会降低20%,人会感觉到完全的松弛。

那么,静坐的具体步骤该是怎样?要注意哪些问题呢?1.时间:每天一次、两次或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都可以。

一般来说。

练习的时间可以是早晨起床后、晚饭前或者睡觉前,每次30分钟,当然也不限定,短则5分钟,长则1个小时,因人因地而灵活变通。

2.准备:练习静坐时,身体内部的活动会趋于缓慢,而刚吃过饭时,消化器官却需要大量供血,为了防止体内生理过程发生冲突,一般要避免在用餐后的一个小时内练习静坐。

身心疲累时候要不要坐。

因为疲累的时候打坐会瞌睡,达不到禅坐的效果。

如果觉得累,还是先去睡一觉,服装以宽松为宜。

3.环境:练习的地点最好是在不太受近距离噪音干扰的地方。

4.坐姿:静坐一般要求用坐姿,无论在椅子或床上都可以,但是不能靠在椅背上,坐的姿势以舒适为原则。

也有些静坐的方法中强调盘坐,但是很多人一开始无法适应,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坐姿很重要,要顺从身体。

难受的坐姿会使你分心。

5.调息:调整完坐姿后就要放松,专注地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呼吸就是生命,它是我们生命最基本的表现。

6.调心:当杂念升起时,千万不要刻意去控制它,也不要勉强让心宁静,让心有任何的挂碍或负担。

有杂念,特别是在练习静坐初期,是非常正常的。

这绝不是表示你的思想比从前乱,反而是因为你比从前安静,你终于察觉你的思想一向是多么杂乱。

千万不要灰心或放弃,不管有什么念头出现,你所要做的只是保持清醒,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来放到呼吸上。

不断地反反复复的练习,慢慢体会清明平静的音乐。

7.把这种状态延续到生活之中:不要将静坐的状态和生活截然分开,静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当我们急躁的等车等人时,当我们紧张的面对压力时,当我们痛苦的面对失败时,当我们烦恼的处理着杂事时,随时随地地尝试着放松、调息调心。

养生静坐八法

养生静坐八法

养生静坐八法一、平坐姿势 1.身体坐床或椅子上,两腿置身前,膝部屈曲,以舒适为度;如坐椅子上,两小腿可自然下垂。

2.含胸,腰略前俯,背后可倚些软物,如棉被,枕头之类,两肩放松。

3.两臂贴两肋,两手相迭,右掌心贴左掌背,左手四指弯曲扣左掌心;右手拇指扣左手虎口,两手置小腹前,手心向上。

也可双手握空拳,置于股上,手心向下。

4.目微合,口轻闭,舌尖上翘,气从鼻出入。

说明此式适应有病或虚弱之人,因为此式软而不硬,便于体力休养生息,渐渐培其元气。

效应初练此式,每次静坐20分钟以上,一个月后,坐时臀部发热,微痛。

练下去,臀部有如针刺,功深则臀部变松柔,坐时腰可逐渐竖直。

二、绥坐姿势 1.坐床上,睾丸垂悬不触及床面。

2.右腿盘曲,右足跟抵阴囊,足心向左后。

3.左腿盘曲,垫于膝之下,足心向右。

4.上身姿势基本同平坐,但须去掉背后所倚软物,腰略伸直。

左右腿可交替。

说明绥坐须平坐一段时间后再练,因平坐能凝神养气,气化生精后可现精足阳举现象,此时足抵阴囊便是为了防止真气从会阴外泄。

效果绥坐练毕,放开双足,初时足跟如针刺,功深后有气如缠丝般运行。

三、单盘坐姿势 1.坐床上,睾丸垂悬不触及床面。

2.右腿盘曲,右足跟抵阴囊,足心向左后。

3.左腿盘曲,垫于膝之下,足心向右。

4.上身姿势基本同平坐,但须去掉背后所倚软物,腰略伸直。

左右腿可交替。

说明绥坐须平坐一段时间后再练,因平坐能凝神养气,气化生精后可现精足阳举现象,此时足抵阴囊便是为了防止真气从会阴外泄。

效果绥坐练毕,放开双足,初时足跟如针刺,功深后有气如缠丝般运行。

四、鱼泉坐姿势 1.坐床上,尾闾部支撑上身后仰,臀部前翻。

2.右腿屈曲,右脚置臀下尾闾部。

3.上身直起,臀部坐右足上。

4.左腿略屈,斜伸体前。

5.其他姿势与单盘相同,左右腿可交替。

说明鱼泉式对下肢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疾患有较好的疗效。

由于坐时一腿在臀下,屈曲度大,又受上身压力,长期锻炼可使腿部柔韧,并增加血液流通,为练习双盘坐打下基础。

超觉静坐的方法

超觉静坐的方法

超觉静坐的方法2008-11-17 10:23超觉静坐完整介绍:【超觉静坐】西方的一种气功。

简称TM功(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为美籍印度瑜伽师马哈礼师改良的一种简易的瑜伽术,是以静为主的气功锻炼方法。

西方练此功法的人很多。

认为此法有促进智慧、健康,改善行为,增强主动性及生产力等效应。

欧美一些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此功法作实验分析。

他们着眼于超觉静坐引起的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对练功时人体生理、生化参数的改变,作了比较系统的观测。

结果证明:练此法时会引起人的脑电活动、内分泌情况、免疫系统功能等多方面有利于改善自身素质的变化;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明显不同于常态,而是进入了既不同于清醒态、睡眠态,也不同于催眠态的一种新的更加有序的稳态——超常稳态,耗氧量明显下降。

这不仅为气功态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进一步证明气功态是一种高效能的功能态。

——转贴自:《智能气功名词释义》超觉静坐 (transcedental meditation)超觉静坐也称为“超脱性入静”,是由印度Maharishi Mahesh Yogi所发展起来的一种瑜珈术。

传统的“超觉静坐”只能个别传授,具体做法包括:静坐、闭目,默念“字句”以排除杂念。

一般是在早饭前和晚上各练习20分钟。

由于在整个习练期间,习练者要心中默念字句或声音,从这一点上看,它受到佛教思想的重大影响。

“超觉静坐”被认为是一种能使人增加能量、降低应激水平、有益身心健康的一种锻炼方法。

从生理变化上看,“超觉静坐”与醒觉、睡眠、梦和催眠状态不同。

习练后,人的紧张水平会降低,心率变慢,血压下降,耗氧量减少,脑电图中α波增多。

有的人认为从事20分钟的习练所体验到的好处胜过一次深度睡眠,它具有重新产生力量并保护身体免受消耗的作用,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愉快的、无忧无虑的放松状态。

“超觉静坐”是一种简单、易行、自然且毫不费力的静坐技术。

练习者体验到思想过程愈来愈宁静,直到一种完全静止的精神状态。

“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血压脉搏稳定性影响

“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血压脉搏稳定性影响

“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血压脉搏稳定性影响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很多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很多人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而从事征兵工作的人员由于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所以身体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本文着重研究了“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血压脉搏稳定性的影响。

一、“超觉静坐”法的定义和原理“超觉静坐”是一种通过自我调节和内心冥想来达到身心平衡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慢慢的呼吸深入身体、放松心灵的方式来达到身心的平衡,从而使心理压力得到舒缓。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个体心理问题,增强身体健康。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征兵体检者进行“超觉静坐”法的训练和实践,了解其对血压脉搏稳定性的影响,以便为征兵体检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1. 选取一定数量的征兵体检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超觉静坐”法的训练,一组作为对照组。

2. 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一段时间的“超觉静坐”法训练,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血压和脉搏测量。

3.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接受“超觉静坐”法训练的征兵体检者的血压和脉搏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的下降,且波动性明显减小。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的血压脉搏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和脉搏的波动,使身体得到有效的放松和平衡,从而对征兵体检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拓展应用除了征兵体检者,我们相信“超觉静坐”法对其他人群的身心健康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我们建议可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更多的人群中,让更多的人受益。

七、展望未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引起更多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让更多的人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同时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医学研究人员对这个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了“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血压脉搏稳定性的积极影响,为征兵体检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厦门 静坐

厦门 静坐

厦门静坐
厦门静坐是一种深度调节冥想的方式,它旨在通过安静、冥想和呼吸来帮助人们放松、缓解焦虑以及重新充电。

厦门静坐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禅宗修行,通过专注于冥想和身体意识来调节身心、改善健康、提升自我意识和连接心灵与身体的能力。

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安静端坐、呼吸调节和冥想。

1. 安静端坐:这一步骤需要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关掉手机和其他外部干扰,放松肢体,放空大脑,将身体置于一个舒适的姿势,例如跪姿、坐姿或者半跪姿,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松散。

2. 呼吸调节:开始前,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意识到身体内部的每一个部分,然后深呼吸,慢慢地放松肢体,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周围的能量,以及呼吸的过程中。

3. 冥想:放松身心之后,可以开始冥想,将自己放入一个安静的空间,放空脑子,放松身体,放下思绪,用安详的心态感受当下。

一般来说,冥想时间可以从五分钟到一小时不等,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来调整。

超觉静思法

超觉静思法

超觉静思学习法超觉静思法概述:全套功法分三步骤,共需3分钟,时间短,但每个步骤需扎扎实实认真做才能保证效果。

1、调身基本姿式是静坐。

可以采用椅坐:端端正正坐在椅上,上身不靠椅背,不偏不倚,腰部下沉,两腿自然分开,小腿尽可能与地面垂直,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脚掌贴紧地面。

对身体各部位要求:①头部:头颈端正,目视前方,下颌微收,舌舔上腭,颈部不用力,呈自然状态。

②上身:脊梁挺直,腰固定不动。

从侧面看,身体沿铅直线稍向前倾。

切不要挺胸、端肩。

③上肢:沿体侧自然下垂,双肘稍弯曲,双手掌轻放大腿上,拇指指尖相对,双手重叠,手心朝上,腋下空虚可放一鸡蛋。

2、调息(共2分钟)①两眼微闭:即“半眼秘诀”。

②腹式呼吸:深沉地吸气,肚子慢慢鼓起,到最大限度后把废气徐徐呼出。

一分钟十几次,逐渐减少到一分钟5—6次为佳。

③数息法:默记呼吸次数,不必发出声音,在心中默念。

3、默念真言(共1分钟)默念一句短语,短语选择要能代表自己愿望、信念或有所激励。

如“做则成,弃则废”、“坚持下去,一定胜利”等。

默念真言一分钟,轻轻睁开眼睛。

这时,自然的心理、生理节律完全平衡,心头万念俱空,大脑像晴空一样清澈明快。

超觉静思法要点超觉静思法分为三个阶段,共需3分钟时间。

这个阶段是:静坐;调整呼吸(调息);默念关键字。

(一)静坐超觉静思法的基本姿势是坐,称之为静坐。

即安安静静、稳稳当当地端庄而坐。

1.正坐a.下肢:两腿弯曲,大腿和小腿完全重合,两脚在脚掌心交叉(右脚在下,左脚在上,放在右脚的脚掌心处)。

身体不方便的人,也可以只做到两脚大拇指根部重合的程度。

两膝自然分开,间隔为男子两拳,女子一拳。

b.上身:最重要的是脊梁要直,腰要完全固定不动,伸背挺腰。

c.颈部:不要用力,下颌稍微内收,面向正前方。

仰面或低头都不正确。

d.上肢:从两肩沿体侧自然下垂,双肘稍弯曲,两手掌轻放在大腿的中央位置,手指并拢,手腕放松,腋下可放入一个鸡蛋。

双手的这种放法是超觉静思的预备阶段———调整呼吸(调息)时的姿势。

超觉静思

超觉静思

端正姿势,调整呼吸,闭目安神,内视自己,控制感觉,把意识集中于一点,进入万念皆空的境界。

这就是超觉静思。

超觉静思法的基本姿势是坐。

一是正坐。

两腿正确弯曲,大腿和小腿完全重合,两脚在脚掌心交叉(右脚在下,左脚在上,放在右脚的脚掌心处)。

身体不方便的人,也可以只做到两脚大姆指根部重合的程度。

两膝自然分开,间隔标准是:男子可以放入两个拳头,女子可以放入一个拳头。

上身,最重要的是脊梁要直,为此,臀部要稍微向后突出,自然坐在双脚之上。

其次,腰要完全固定不动,伸背挺腰。

这时,使上身向前后左右晃动晃动看一看,选择一个最稳定的位置固定下来。

这时的自我感觉是,身体好象被无形的线吊起后,自上而下迅速落下似的。

下腹部自然用力,重心也应当下垂。

切不要挺胸、端肩。

颈部,不要用力,下颌稍微内收,面向正前方。

双手,从两肩沿体侧自然下垂,双肘稍弯曲,两手掌轻轻放在大腿的中央位置,手指并拢,手腕放松,“腋下可放入一个鸡蛋”。

二是稳坐,首先使左腿弯曲,脚尖儿的一半轻轻插入右边大腿的下边,接着再使右腿弯曲,插入左腿肚子的下边。

三是椅坐。

腰部要稍稍下沉,两膝收拢,(但不必紧紧并齐,双膝膝盖自然分开),小腿尽可能垂直,双脚牚要由紧地板。

四是半跏坐,右脚尖藏于左膝之下,只把左脚心向上。

五是结跌跏坐。

第二步是调息,这也是超觉静思的核心。

首先,双目微合。

随后,进入腹式呼吸状态。

首先,尽量慢慢地鼓起肚子,深深吸一大口气,接着再慢慢地瘪肚子,把气吐出来,这样反复练习,呼吸的次数应尽量减少。

在还没习惯时,可以有意识地意图鼓肚吸气,瘪肚呼气,把手放在肚子上,边体会肚子的一鼓一瘪,边练习。

第三,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运用数息法进入最佳状态。

所谓数息法,就是默默地计算自己呼吸的次数。

不必发出声音,只是在心中默念。

这样就会把意识集中到数息上去。

如果中途把数字忘记了,那就重新开始。

超觉静思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就是真言阶段。

(还可以持续考虑一个难题。

这是禅宗经常使用的方法。

儿童静坐训练方法

儿童静坐训练方法

儿童静坐训练方法儿童静坐训练方法静坐训练是提高儿童集中力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面临着各种干扰和诱惑,很难保持专注和冷静。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静坐并集中精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儿童静坐训练方法。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为了帮助孩子专注,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非常重要。

这个地方可以是孩子的卧室、教室或者公园。

无论选择哪个地方,都要确保周围没有任何嘈杂声或其他干扰因素。

2.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孩子需要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来进行静坐训练。

这个姿势可以是盘腿坐、跪坐或者椅子上端正地坐着。

无论选择哪种姿势,都需要确保身体放松并且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3.设置时间限制初学者应该从短时间开始,例如5分钟或10分钟。

逐渐增加时间,直到孩子能够坚持20分钟或更长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慢慢来,不要让孩子感到压力或疲劳。

第二部分:静坐练习1.注意呼吸呼吸是静坐练习的关键。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教孩子如何深呼吸并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呼吸上。

当他们感到思维漂浮时,可以通过专注于呼吸来帮助他们回归。

2.专注于身体感觉让孩子专注于身体感觉是帮助他们保持专注的另一种方法。

可以让他们注意自己的身体重量、肌肉松弛和周围环境的温度等感觉。

这些细节将帮助孩子保持冷静和专注。

3.使用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并保持专注。

可以让他们想象自己在一个安静的海滩上或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

这些场景将帮助孩子放松并集中精力。

4.使用音乐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放松并保持专注。

可以选择轻柔的、舒缓的音乐来帮助孩子放松和冷静。

这些音乐将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并减少干扰因素。

第三部分:结束练习1.缓慢地站起来当静坐训练结束时,让孩子缓慢地站起来,以避免突然变化引起的头晕或不适。

2.伸展身体让孩子伸展身体,以恢复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这些动作将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紧张感。

3.反思练习在静坐训练结束后,可以与孩子一起反思这次练习。

静坐的方法与方法[指南]

静坐的方法与方法[指南]

静坐的要领与方法静坐的意义1、减少压力。

2、集中注意力。

3、培养毅力。

4、开发智慧。

5、培养三心:平等心、平常心、自信心。

6、觉悟成佛。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经久化微尘,一念清静成正觉。

”静坐的步骤静坐的步骤有三:调身、调息、调心。

一、调身静坐时身心要完全放松,应将项链、手表、眼镜等物除下。

穿宽松衣服,腰带要放松。

1、八种坐姿:如意吉祥坐,不动金刚坐,单盘半跏坐,交脚坐,跨鹤坐,天神坐,如意自在坐,正襟危坐。

坐好之后,用一条毛巾覆盖住膝盖和腿部。

2、头部运动:头向下低,再往后仰(三次);头向右倾,再向左倾(三次);头顺时针转圈,再逆时针转圈(三次)。

3、正式静坐:背:背脊竖直——挺直腰杆,头顶天垂直,下颚内收;手:手接法界定印——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拇指相接,平置于丹田处;肩:放松两肩;舌:舌尖微抵上颚;嘴:闭口——只有鼻息,不可张口呼吸;眼:眼微张——闭八分,开二分,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的地上。

做好以上步骤之后,连续做三次深呼吸,使体内浊气排出,吸入新鲜的空气。

二、调息观察呼吸。

心情与呼吸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调心的基础。

身、心、息三者密切相关。

在平静、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清清楚楚地觉察自己呼吸的出入、长短。

1、观察呼吸呼吸有四种情况:风——坐时鼻中呼吸出入觉有声。

(不调状态)喘——坐时呼吸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

(不调状态)气——坐时呼吸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微。

(不调状态)息——不声不结,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

(最佳状态)2、数息为了达到心无二用,使心专注一处,宜采取数呼吸的方法。

随个人情况,或数出息或数入息。

以平常自然的呼吸,从一数到十,然后回到一再数到十。

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地数。

如果生起妄念,无论中途数到多少,都要重新回到一开始,也不得超过十。

数息对初学较难,不是数不到十,就是数过了头。

因心念纷飞,而难专注于一处。

数息的目的不是在数息,其要旨在于心的专注。

静坐的练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

静坐的练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

静坐的练习方法,其实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大家好,我是可正。

今天呢,我带大家来练习静坐。

我们是采用关呼吸的方法来练习静坐。

呼吸呢,它属于古老禅法当中的一种。

现在呢,我们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

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然后全身放松。

万缘放下。

把自己的担忧和焦虑都放下,把自己担心的人和事都放下。

万缘放下,全身放松。

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人中呼吸进出的地方。

觉知自己吸气,觉知自己呼气。

如实觉知自己的呼吸,不要操纵呼吸,做个旁观者,觉知自己呼吸就可以了。

然后到咽喉到胸部。

再到腹部,丹田的位置。

呼气时觉知呼吸空气从丹田到胸部。

明显觉知吸气时,空气从鼻腔到咽喉。

咽喉到胸部。

胸部到腹部。

呼气时觉知空气从丹田到胸部,从胸部到咽喉,从咽喉到鼻腔。

如实放松,作为呼吸的觉察者,旁观者,不要操纵呼吸,保持自然呼吸。

全身放松,万缘放下。

如果昏沉了,要稍微动一下身体,有妄想的话。

觉知自己的呼吸,如实觉知自己,呼吸,放下。

吸气,知道自己在吸气呼气,知道自己在呼气,越自然越好,不要操纵呼吸,全身放松。

然后把觉知力放在腹部丹田的位置。

吸气时丹田膨胀,呼气时丹田收缩。

越自然越好。

这时候呼吸或短或长,或快或慢,都不要管它。

丹田收缩。

保持自然呼吸。

越自然越好,然后把觉知力扩展到全身。

吸气时身体膨胀,呼气时身体收缩,随着呼吸觉知,身体膨胀收缩,自然地膨胀。

不要刻意,我们只是旁观者,如实觉察就可以。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身体的烦躁,急躁,还有身体的冲动都缓慢了下来,缓和了下来。

身体是非常舒服的,身体也是非常轻松的。

全身放松。

绝知随着呼吸,身体膨胀,收缩,收缩膨胀。

越自然越好。

放松。

万缘放下,担忧的事情,放下让自己焦虑的事情,放下万缘,放下全体,放下一切,放下。

身体膨胀收缩,这个时候呼吸会变得悠长,身体很舒服。

身体很轻松。

然后内心非常的愉悦。

内心有无尽的欢喜自然涌现出来,这是自己内心稍微安静的结果。

因为心洗净,因为平时我们有太多的担忧和焦虑,这个时候全体放下内心喜悦。

静座功夫的训练方法

静座功夫的训练方法

静坐功夫的训练方法一端身正坐:不拘姿势,正襟危坐于椅子上也行,但背不要靠。

最好能盘腿,因为盘腿静坐不唯于心灵有益,对身体的健康也功莫大焉。

而盘腿也不拘单、双、散等坐法。

屁股底下略略垫高一些(以自己感觉适度为宜)使上半身正直。

至于其他坐姿的细节可参考诸多资料。

二自然呼吸:不必为了静坐而煞有介事地制造什么特殊的呼吸方式,或道听途说,或寻章摘句地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呼吸方式。

纯粹听任身体本能的需要而自然呼吸。

三观照呼吸:将你的注意力放在鼻孔处(非某一点,而是气息进出时的感觉),感觉、感受、体察、体会、观照(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呼吸在鼻孔处的进出。

勿分析,勿评判,勿思理,勿联想。

停止一切用心,“只是”观察呼吸。

说明:1 初学静坐,当然难以静下来,但不要想去掉胡思乱想以后再来静坐观息。

相反,只要去一心观息,集中注意力去体察呼吸,心自然会趋于宁静;2 开始,注意力会随着平时思虑的贯性天南海北,东奔西跑,它一跑到别处及时警觉并收回到体察呼吸上来,就好了,不要懊恼,急燥。

3 其实,当静坐深入以后,会发现,宁静不是被你创造出来的,你的内心一直是宁静的,而你的静坐只是帮助你去发现这一点而己。

由兹以后,才可能真正做到念兹在兹,随时随地都可安住于清明静定之境静坐方法:1 随着你鼻孔气息的进出,全身都会随之而有一种张缩、起伏的感觉。

你越是平静,越是放松,越能清晰地感受到全身这种随着呼吸而来的起伏感。

2 将你关注鼻端的注意力移向全身这种起伏感上。

去体察、感受。

也即是说,将观注力从鼻端这个比较小的目标上移向全身呼吸带来的张缩起伏感这种比较大的目标上。

3 去体会这种随呼吸而来的全身的张缩感,而不要去执着于身体某个具体的局部的状态。

4 不仅体会身体上下各部位的呼吸带来的波及辐射感,而且还要体会从内向外的这种波及辐射感。

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所带来的涟漪一般,不断波及整个湖面。

5 继而去全然地体会每次呼气。

体会呼气时身、心所产生的释放、松驰、下沉的感受。

不花钱的保健良方——超觉静坐

不花钱的保健良方——超觉静坐

不花钱的保健良方——超觉静坐
维民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1997(000)010
【摘要】据报载,江苏省国画院画家董欣宾,年逾半百,依然头发乌黑,双眼不花。


起艺术,他思潮汹涌;写字、作画,他信笔挥洒。

这种不知疲倦的劲头,得益于他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他强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利用打坐来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恢复体能。

他介绍,每当绘画时间过长、自觉劳累之时,不论白天黑夜,即可打坐。

此时此刻,排除头脑中的一切烦恼与杂念,完全进入一种似睡非睡的静思状态。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维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相关文献】
1.超觉静坐训练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J], 李
温霞;尹红梅;杨扬;杜书明
2.超觉静坐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 [J], 林锋;郭瑞英
3.督任镜通针法联合超觉静坐训练及药物治疗PSF的疗效 [J], 盛鹏杰; 赵娜娜
4."超觉静坐"法对征兵体检者血压脉搏稳定性影响 [J], 何加莉;柳艳玲
5.超觉静坐训练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J], 钱蝶蝶;张立秀;谢娟娟;崔艳秋;费丁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皈依梵天光輝中的上師、護持神光輝中的上師、大自在天神光輝中的上師...我皈依神上師,Shri Brahmananda,在光輝的極樂中、在不可抗拒的喜悅中、在和協的極樂中,及在它知識的具體化中,就如天堂超越了宇宙...無知的盲目黑暗,已經被我的知識塗油除去了,知識之眼已經被他打開。因此,我皈依他、皈依Shri Guru Dev..."
<TM(超覺靜坐)的咒語>
在初學階段,弟子會從老師那得到一句咒語。咒語是個只有一或二個音節的字,它是秘密且完全個人的。同時,TM(超覺靜坐)組織會宣稱,一個咒語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只是一個沒有內容的發音字。事實上,TM(超覺靜坐)的老師會依下面的要點來分配咒語,所有同年齡的弟子,會得到同樣的咒語。所有的咒語都是從印度的經典裡挑選出來的,而且每一個都是印度神名的縮寫。以下的表列出了TM(超覺靜坐)的咒語、對應的神名稱,及所分配的年齡層:
AINGA─Sarasvati─20-22years
AIMA─Sarasvati─22-24years
SHIRING─Lakshmi─24-30years
SHIRIN─Lakshmi─30-35years
HIRING─Shiva─35-40years
HIRIN─Shiva─40-45years
在這些簡短且高度密集的課程中(順便一提,所有的參加者必須付數千美元的課程費),瞑想者需持續重覆練習比方像這樣的一句話-"我像棉花一樣輕; Iamlightascotton"。同時,他們也作一些激烈的呼吸練習,經由此練習會造成他們的肌肉產生間歇性的跳動。而這情形會使他們在瞑想時跳躍,引領他們相信,他們正盤旋在空中,或至少快達到那種境界。部份學習TM(超覺靜坐)的人都因為這種艱難且激烈的課程,遭受了嚴重的心理傷害。
KIRING─Kali─45-50years
KIRIN─Kali─50-55years
SHIAM─Kali─55-60years
SHIAMA─Kali─60-years
欲瞭解TM(超覺靜坐)組織,經濟面的考量是必須的。它確實是一個多國性且具管理的公司,並且完全由Maharishi本身及其家人所掌控。這種領導方式為其在印度保有了龐大的財產,並設立許多產業。在那,員工都被迫學習TM(超覺靜坐)。依據Maharishi,他打算將TM(超覺靜坐)引領施行至全球。
對於具有批判性讀者來說,他是一位自學者。但卻不是如Maharishi自己宣稱是一位科學家,這是毫無證據的,他只有在Allahabad大學就讀一個或頂多二個學期,而且從未參加過任何考試。但實際上,因為他的追隨者並不具批判性,於是他們就與這樣一位荒繆的主人離開。
從各方面而言,他都是一位有進取心的人。然而,因為巧合的緣故,他在西元1967年,當披頭四合唱團及演員Mia Farrow成為他的弟子時,突然聞名全世界。這件事為他及其組織在很短的時間內帶來聲望。可是,這突如奇來的成就,也遭遇了突如奇來的結束。即當這些著名的弟子目擊到這位大師,在恆河邊聖城Rishikesh的度假處,對一位女性的追隨者有非份之想時。之後,披頭四作了一首名為Sexy Sadie的歌,當中頗有創意地使用Maharishi的名字,以此作為影射。
不用闹钟。听之后,在阖起眼睛休息一两分钟,一段练习,即告停止。
5. 只要保持练习,不求急功,不必担心是否有进步。身心一时不能随心所欲达到深度
放松的目的,也不必着急。只要继续练习,继续遵守前述第四要项的八字诀,最后终会
获致静坐的效果。
本文售價 101 元,目前已有 27 位會員購買
若發現有會員不當出售行為,請通知管理員!
咒語─神─年齡層
ING─Sarasvati─3-10years
IN─Sarasvati─10-12years
INGA─Sarasvati─12-14years
INA─Sarasvati─14-16years
AING─Sarasvati─16-18years
AIM─Sarasvati─18-20years
一份由丹麥治療師公眾組織;The Common Danish Organization of Physicians的倫理評議會;Ethical Council,在西元1979年9月15日所發表的聲明中提及:
"雖然只有少數人能了解"儀式"或"咒語"這二個字的意思,但隨後有關它們的資訊,可說是毫無疑問的令人不悅,甚或會導致嚴重的心理或精神上的衝突。特別是對那些有參與整個過程,並相信之前所提那二個字,是中立且跟宗教無關的宗教信徒。因此,倫理評議會的觀點是,任何一位提議TM(超覺靜坐)是治療法一部份的治療師,都應該在提到或開始TM(超覺靜坐)時,向患者解釋"儀式"及"咒語"的意義。以便病人能夠在自由,且以正確資訊為根據的情況下作選擇。"
<善變的TM(超覺靜坐)組織>
起初,Maharishi稱他自己的組織是一種精神改造運動。在那時候,他被組織出版的刊物公然地稱為上師。然而,當他要介紹他的新式瞑想時,它認為需要一個更響亮的名稱,而這就是TM(超覺靜坐)一詞的由來。且從那時候開始,這組織就強烈否認其印度宗教的特質,因為它可能危及TM(超覺靜坐)通往美國公立學校及教育機構的路。
<Maharishi的世界政府>
所有的一切使我們不得不下一個結論,即Maharishi蒙受了缺乏與現實的接觸。TM(超覺靜坐)這組織完全是由他自己的意志所操控。他掌控了每一個 TM(超覺靜坐)裡的高層職位。在這個運動當中,不能發生任何違反他意願的重要事情。這情形在Maharishi於西元1975年1月12日其生日,宣布 "啟蒙時代;Ageofenlightenment"時顯得特別清楚。而三年以前,他曾宣布一份"世界計劃;World Plan",其中包括"世界政府;World Government"。而且他還提出"Maharishi效應;Maharishi Effect"的理論。當中宣稱在一群指定的人口中,若有百分之一的人練習TM(超覺靜坐)的話,令人厭煩的情況會減少,而有助益的情況則會增加。藉由偽造的統計資料,TM(超覺靜坐)組織不遺於力的"證明",犯罪、戰爭及自然災害,藉由那些有百分之一的人口在做瞑想,而有正面改善的影響。
在判決之後,"TM(超覺靜坐)"便無法繼續在美國的公立學校運行。於是,它便奮力地滲透進公立的健身界,而且至今尚未放棄。同時,一個國際性的組織 "TM(超覺靜坐)治療師"成立了,以推廣這個計劃。它曾經在丹麥設立分支,可是被治療師公會;Physicians Union的倫理評議會;EthicalCouncil予以否認。而今天這組織已經所剩無幾了。
2、不要想这个字的含义,只须集中精神在字的声韵上,而这个字最好是带鼻音的低沉尾音。
3、引发静坐、有镇定作用的关键是在最后一个音上,它在你的脑中引起共鸣感,并导致一种良好的振动。
三、超觉静坐的四大要素:
1. 静坐的内外环境均须安静;内环境指个人的心境,外环境则指己身所处的物理环境。
相對地,TM(超覺靜坐)現正努力表現自己成為自然醫學的最終點,並吸收一本古印度聖典"The Ayur Veda"中所描述的,古印度時期受歡迎的醫術。然而,這計劃都是誇大其辭。最近,TM(超覺靜坐)又開始推廣"意識感應農業;consciousness in duce dagriculture",其宣稱荒蕪的土地能夠藉由瞑想法使其變得肥沃。
超觉静坐方法.txt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一、超觉静坐
最好每天做两次,每次10-20分钟,最好在进餐前,因为当时最不想睡觉。
1、首先找一个宁静、不会令人分心的环境。
2、集中精神于一个字或片语。
購買者名單
您已經購買本文,以下是文章內容
TM(超覺靜坐)
<關於TM(超覺靜坐)>
TM(超覺靜坐)或許可被定義為一種由Maharishi Mahesh Yogi所設計的簡化瑜珈術。他是TM(超覺靜坐)組織的創始者。他是這個組織中絕對的領導者,並在這運動中,從各方面履行身為上師的角色。就如他的名字所指出的,他是一個瑜珈修行者(yogi),但他不是一個如他的追隨者所經常宣稱的"和尚"。雖然他曾在北印度一所很大的印度僧院中,擔任了數年的低階層人民的救助者。但他從未被任命為和尚。而若真是這樣,那他應該被稱為印度宗教的導師,即印度和尚的正確稱呼。
隨著在西元1977年法庭裡的大災難,Maharishi宣布了前所未有、最瘋狂的計劃:"飛翔計劃;The Flying Project",又稱為Siddhi計劃。另一方面,"TM(超覺靜坐)"通常都使用咒語,現在Maharishi又介紹一些婆羅門教的經典,即從紀元初的古印度瑜珈術手冊;Patanjali's Yoga Sutra中挑出一些短句子來。
<成功的宗教>
毫無疑問的,經濟上的獲利促成了這個世界性的組織,並使其進行一個接一個的奇怪計劃。但其內在的動力,也就是它成員行動的動機,可能就是人類所追尋的永恆健康及不朽。因此,TM(超覺靜坐)有一個能讓瞑想者返老還童的課程。
有一位丹麥籍的治療師,BentEikard,曾冒昧地公開宣稱,TM(超覺靜坐)者會比那些同年齡的非TM(超覺靜坐)者平均年輕十二歲。然而他並未在組織中受過訓練。
超觉静坐的六个步骤:
1. 在安静的房间内,盘腿坐在褥垫上。房间的灯光必须柔和,不易太亮。
2. 闭上眼睛。
3. 尽量放松全身肌肉,尝试先从脚部开始,然后由下而上,一直放松到头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