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中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
作者:徐志仁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点击数: 68
《红楼梦》中有一段“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描写,讲的是林黛玉在听了《牡丹亭》的曲调以后,从作品所展示的杜丽娘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情绪中,受到了强烈的感受,始则“如痴如醉,站立不住”,继而“心痛神驰,眼中落泪”,任平时积蓄的一腔忧郁悲痛之情尽情流泻。这种作品引起读者思想感情强烈波澜的现象,名曰:共鸣。
共鸣一词导源于物理学中的声学,引申到文艺鉴赏中读者和作品的感应关系,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鉴赏活动之中。作品形象中所蕴藉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引着读者的思想感情“共振”。而在这种“共振”、共鸣中,作品完成了它感染、教育读者的作用。因此,有生命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 共鸣的现象又是有各种不同状况的。《牡丹亭》引起林黛玉共鸣,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林黛玉和杜丽娘的阶级出身和生活境遇相似,她俩的思想感情颇为相同,因而,《牡丹亭》中那种缠绵悱恻,凄婉哀伤的情调,很能引起林黛玉有感同身受之慨。林黛玉既同情杜丽娘的命运,又慨叹自身的遭遇,自然而然要发生那种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强烈感情活动。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读者个人的具体境遇与作品所描写的一样,但读的是本时代本阶级的作品,其共鸣现象也不难说明。比如,十九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是争取资产阶级民主的宣言书。致力于黑奴解放的林肯,本人虽然已经做了总统,但始终十分欣赏这一诗集,并经常吟哦某些篇章,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一八六五年四月十四日林肯遇刺身亡,惠特曼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好几首诗,痛悼自己的知音。这里,读者和作者跳动的是同一时代的脉搏,呼吸的是同一阶级的气息,双方的心是相通的,自然就产生共鸣。 鉴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作品,能够产生共鸣吗?回答是肯定的。比如列宁。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十分欣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在艰难的时刻,当党的工作中需要度过困难的关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总喜欢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作品里说过的一句话,革命斗争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列宁是那么热爱这位作家,当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时候,还带着他的作品和照片。列宁说,《怎么办?》使他“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这部小说能使人整个的生命都充满活力。”试看,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旧俄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怎么办?》的主人公拉赫梅托夫是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对列宁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是也引起喜爱和共鸣吗?又据高尔基回忆,列宁在一天晚上,听了伊萨亚多博罗夫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后,对他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试看,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 列宁和贝多芬,又是怎样的心心相印、共鸣共振啊! 共鸣,本质上是思想感情的交流和感应。今人对过去的文艺作品能发生共鸣,就表明读者与这些作品的作者,或作品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上有某种相似或一致。这种相似或一致,除了个人的因素外,主要还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也有其某些历史的联系和共同特性。 然而,也还需要补充一点,就是产生共鸣的现象也由于“人性的相通”。在阶级社会里,人性都带有阶级性,这是首先应该肯定的,但是,“带有”不等于“只有”。毛泽东说过:“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诗句,其中不就是由于有着共同的人情在牵动吗? 从个人角度来说,不同的思想感情,其与作品的共鸣状态也是不同的。正如歌德所指出的,不论席勒的《强盗》中的思想感情是如何符合正义,但是魏玛公爵看过后只会这样说:“假如我是上帝,在将要创造世界的瞬间预知席勒将在世界上写《强盗》,我必定不会创造出这个世界的。”当然,并不是说作品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是无能为力的。相反,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正是依据其特有的形象感染力,使一些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或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由开始不共鸣到逐渐产生共鸣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