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现状
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现状及启示
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现状及启示作者:肖晶晶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1期肖晶晶【摘要】西方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估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高校进行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并逐步发展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本文分析若干国外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其最开始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作为一种提高公共经费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公共事业部门其中之一的教育部门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较为完善。
他们有一整套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有相应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教育拨款与绩效挂钩。
并且高校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出具绩效评价报告。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关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没有停止。
一、政策背景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大多伴随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而生。
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各国政府迫于种种原因对公共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给予更多关注,相继颁布了相关法律政策,以支持公共财政绩校预算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末,新西兰改革了财政预算体系以应对本国的经济危机,出台了《公共财政法》和《财政责任法》,新西兰完善的法律体系为预算改革提供了保证。
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通过设定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比较绩效目标和实施成果,进行年度绩效评价。
英国政府也于1997年颁布了《支出综合审查》,要求政府部门每年与财政部签订《公共服务协议》,确定绩效目标,进行年度的绩效评价。
澳大利亚于1997~1998财政年度开始推行以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为核心旨在建立绩效预算报告制度的绩效预算改革。
二、指标体系许多国家都用具体的评价指标来衡量高校的财务预算情况,并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但不同国家设计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
(一)英国。
在1985年英国的贾勒特报告中,曾将高校的绩效指标分为三类:内部指标、外部指标和运行指标。
1986年,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CVCP/UGC)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评价指标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输出指标三类。
国外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现状考量
性研究 , 特性 描述 , 专家论证 , 听证与答辩和委员会 最终 意见与 建议报告 和最终反馈意见的陈述。 科学是人类最伟大 的创造和最成功的事业之一。科学研究 加 拿大政府有 联邦政府 、 省或 大区政府 、 市政 府的三大 等 是指在遵循科 学的系统性 、 规律性 和客观性 的原则下 , 对未 知 级 。 每个等级 的政府在所负责的区域 内与不 同的方式与居民相 在科研评价的实施 过程 中, 主要相关部 门有 国会 , 加拿 世 界探 索新知 、 求证真 理的人类 活动 , 具有创 造性 、 突破性 、 不 互联系 。 确 定性 、 长期性 、 带动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 对其进行绩效评价也 大 审计长公署 , 几个 中央部 、 局 和其他一些部 门和机构 。作为~ 会 因为科学研究 的不同特点而呈现多样性 , 但对科学研究评 价 个专业 的领域 , 加拿大财政委员会秘书处对各部 内部 的科技评 般包 括宏 观层面 、 中观层 面和微观层面 。科学研究绩效评价 价活动提供 支持 和指 导 , 并强化各部 门将评价 问题与政府 的科 则是针对科学研 究的过程产生和结果开展 的评价活 动 , 通过运 技政策 以及相关 部门的利益联系起来。评价框架多数在项 目启 用科学及规 范的评价方法对一定时期 的科研投 入 、 产 出和结果 动时建立 , 主要是用来确定在项 目执行 中作为进行监控和对未 进行定性 和定量 的分析 , 做 出真实 、 客观、 公正 的综 合性评价 , 来项 目进行评价研究 的具体依据 , 包 括重点评 价 、 绩效指标 、 数 据搜集方法 、 分析和报告方法以及评价方法 。 在评价的过程中 , 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_ 1 l 采用系统 的调查研究方 法 , 对项 目的实 用性 , 项 目的效 果以及 二、 国外 科学 研 究绩效 评 价概 况 项 目的成本 效率进行考核 。 科 学研究绩效在国 ̄ ' 1 - - - 直受到很高的重视 , 其评价体制和制度 澳 大利亚是较早实施科研绩效评价 的国家之一 。 其科研绩 相对我国来说都比较健全。 在英 国,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与大学科研 效评价包括 : 适当性评价 , 效率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 。 评价重点 适当性 拨款直接挂钩, 由5 个地区拨款机构共 同组织实施 , 成为监控和提 根据科研 目标和项 目生命周期所处 的发展 阶段来确定 。 高英国大学科研质量的有效手段。其他的一些欧洲 国家也建立 了 评价主要是用来考评项 目设立 的认可度 、必要性 和有 限性 , 还 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全国性 、 权威性评价 中介机构 , 如法国的国家评 包 括项 目编 制中的可行性 和逻辑性 ;效率性评 价考察 的是 资 价委员会 , 意大利的国家大学评价委员会等 , 这些机构的评价结果 金 、 人员 、 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使用情况 以及项 目产 出; 有效性评 用来确定是 否存 在 与政府对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拨款直接挂钩或者部分挂钩 ,来促进 价则是 用来 衡量影响项 目结果实现的因素 , 意外的因素将对预期 目标产生影响。澳大利亚实施科研绩效评 公 平竞 争 、 优化资源配置 , 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 美 国政府一直坚持着科学研究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技术创 价 的主要 步骤是 : 进行项 目分析 , 确定考察重点 ; 找 出考评需要 新 的源泉 , 是美 国科技领先世界 的基础这一理念 , 成为世界上最 解 决的主要 问题 , 确定考评重点 ; 对考评资料 的搜集和分析 ; 起 发布考评报告 ; 回顾绩效考评 和利用考评结论。 早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 。 2 0世纪初 , 美国国会成立了咨询服 草 、 务部 , 对委员会及议员提出的科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 分析和 三、 小 结 评价 , 成为科技评价的雏形 。 目前 , 美 国科研绩效评 价机 构分 为 三 个层 次 : 国会 、 政府评价机构 , 州政府科技评价机构 和研究 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科学研究绩效反映 的是科学研究 所、 大 学 科 技评 价 机 构 。主要 有 : 国会技 术 评 价 办公 室 、 国会研 究 活动 的投入 、 产出和效果 。提升科学研究绩效 , 建 设科 学 、 完善 是建设创新 型国家 、 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 服 务部 、 美 国总审计署和美 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部 门的不 同, 其 的科研 绩效评价体 系 , 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尽相 同。为 了提高监督和评价效率 , 美 国联邦 的重要工作 和战 略任 务。通过 实施科学 的绩效评 价管 理 , 可 以 政府 出资委托了一大批高水平 、 相对稳定 的社会咨询评价机构 , 促进公平竞争 , 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 为政府 、 科技 主管部 门及 其中最具代表陛的是世界技术评价中心。通过多年的不断总结和创 时 了解 和掌 握科学研究 的组织工作 , 从 而优化资 源配置 , 提高 新, 目前美 国最常用 的科技评价 方法 , 主要包 括文献计 量分析 、 资源利用 效率 ,更 有助于科研 组织机构认 清 自身 的优势和不 同行评议 、 经济 回报率分析 、 案例分析 、 指标分析和案例分析等。 足, 调 整策 略 , 明确定位 , 改进工作 , 推动科学研究事业 的发 展。 欧盟实施 的科学 研究绩效评价开始于 2 0世纪 8 0年代 初 , 他 山之石 , 可 以攻 玉 , 国外科学研 究绩效 的实践对我 国政府职 是伴 随着欧盟各 期架构 的研 究计划 而演进 的 ,主要集 中在英 能管理是值得借鉴 的宝贵经验 。 国、 德国 、 法 国和瑞 士等国家 。1 9 9 6年 , 欧盟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 绩效管理 2 0 0 0 ) ) 方案, 是为 了促进科学研 究的有效完成 , 考评 结果反馈到 参 考 文 献 : 欧盟 的决策层 , 来提升未来科技项 目的执行效果并 引导未来研 [ 1 ] 戚' 7 勇, 李千 目. 科学研究绩效评价 的理论和方法【 M】 . 北京 : 科 学出版社 , 2 0 0 9 . 究方向。欧盟的科学研 究评 价指标体 系兼顾 了定性指标和定量 指标。其科研绩效评价主要程序为 : 成立专项评价工作组 , 可行 ( 责任 编辑 : 陈丽敏 )
国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现状
国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现状1、英国英国在1986年进行了第一次高校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RAE),至今已建立成欧洲最先进的大学评价系统之一。
该系统是由成立的研究评价委员会,根据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结果进行拨款投入,每5年调整一次,由5个地区拨款机构共同组织实施。
英国RAE评价只强调研究质量,不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RAE把高校所有科研活动分成许多评价单元,进行基于同行评估的事后评价。
目前,RAE把高校科研活动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对每个“评价单元”选拔10~15名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这些专家有近一半来自国外。
在评估过程中,“评价单元”向评估小组提交:(1)科研人员详细信息,包括全部科研人员概况和活跃研究人员个人信息及科研产出;(2)科研产出信息,在评价周期内每位活跃科研人员提交最多四项的代表性成果;(3)参与科研的学生和研究奖学金的信息,包括参与科研学生信息、奖学金信息及外部科研收入信息;(4)科研环境和科研声望信息,包括组织描述、工作人员个体环境信息。
RAE对这些材料主要从研究成果、研究环境、受同行尊重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英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主要是由作为中介组织的管理机构进行同行评议,注重发展性评价和科研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结果与分配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挂钩,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分配科研经费达到调控高校科研的方向和质量。
2、荷兰荷兰的大学科研评估不像英国那样同时评价所以的学科,而是将研究分为27个学科,然后再分为研究项目在4~6年内进行一轮评价。
目前,荷兰的大学实行的是“稳定资助”模式,即政府以一次准大学的几年拨款。
政府拨款分配到每所大学的比例与大学科研评估的结果无关,但是学校内部分配可参考评估结果。
评估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提高科研质量、效率和引导科研方向。
评价活动是荷兰大学协会(VSNU)在咨询“皇家艺术与科学院”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科建立一个由5~7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专家进行严格的遴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管理经验。
基于国内外差异化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国内外差异化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科研绩效评价不仅是高校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和激励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体系,推动科研绩效评价向质量导向转变。
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科研绩效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和适应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高校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愈发显得重要。
国内外高校在教师招聘、激励和评优等方面,均需要依据科研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基于国内外差异化的高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现状中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学术影响等方面,学校根据这些指标设定科研绩效考核标准,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
学校还会依据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激励或奖励,推动教师科研积极性。
但相对而言,国内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指标单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等方面。
国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较为成熟,通常会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影响、专利转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不同于国内,国外高校注重对科研成果的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深度和影响力。
在激励机制方面,国外高校会设置更加多样化的奖励措施,以激发教师的创新和研究热情。
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化不仅源于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与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有关。
1.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2.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标准应当科学、公正、合理。
要立足于国际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最新发展,结合国内高校科研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评价标准。
国外大学评价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国外大学评价的现状分析与研究摘要:文章从分析国外大学评价的现状出发,研究大学评价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其所建立的模式,以及对国外高等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评价;权力模式;研究趋势一、国外大学评价的现状国内外大学评价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监督和宏观控制,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
但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的大学评价也是有区别的。
以评估的实施机构为例,美国是以民间评估与鉴定组织为主,英国以高教拨款委员会和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组织为主,俄罗斯由院校评估国家检查总局组织的鉴定委员会组织为主,法国由政府机构国家评估委员会实施评估,罗马尼亚由教育科学部授权学术评估委员会对高校进行评估,日本是以民间评估与政府评估相结合为主。
所有这些评估都经历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被接受到可以接受的过程。
加拿大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地的高等教育体制有其自身特点。
以魁北克省为例,该省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由高校内部的评估系统和外部评估系统构成。
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麦克林杂志的排行。
麦克林杂志是从12年前开始为加拿大的46所大学(全日制学生人数低于1000人及教会和专科大学不在评选之列)排名次的。
除了将本国的大学分为本科为主、综合大学、含多种博士授予点和医学院三大类外,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生评估(主要是入学新生的高中成绩,占总分的21%-22%)、师生比率(主要是授课老师与学生的比率,占总分的17%-18%)、师资质量(有博士学位师资的百分比和教师获得国家奖金的数量,占总分的17%)、校方的资金状况(占总分的12%)、图书资源(占总分的12%)和声望(主要通过对7528名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与教育行业有密切联系的专业人士和领导进行民意测验得出,占总分的20%)。
不同类型的大学在各个指标的统计上其方法也有所不同。
英国的大学排名由赫赫有名的《金融时报》操作,评选的标准与加拿大的麦克林杂志略有不同。
2021年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
For everyone first, for everyone later.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国内绩效管理的现状一、国内外企业绩效管理现状(一)国外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谈论和应用的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较早的关键业绩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二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BSC)。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通过各指标的达成促成组织目标的达成。
关键业绩指标法的精髓,或者说是对绩效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指出企业业绩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其中“关键”的含义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战略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法,也称综合计分卡,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
BSC的框架体系包含四个维度(或称为四个指标类别),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
这一方法不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同时又通过对这四个方面深层的内在关系的表述阐明了该体系的深层含意:即学习与成长解决企业长期生命力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提高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客户的满意导致企业良好的财务效益。
国外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由于管理理念受其地区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上自然也有一些差异。
欧美地区的企业绩效管理往往侧重于对员工个体行为与资质的评估和管理。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绩效考核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行为进行评估,以便于判断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质量和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
绩效考核对于组织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组织评估、激励和提高员工的绩效,进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因此,绩效考核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国内,绩效考核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就开始对绩效考核进行研究。
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组织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对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引进,国内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的概念和目标、绩效考核方法和工具的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过程的管理等。
国内对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理论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绩效考核的定义、目标、原理和方法展开。
其中,绩效考核的目标是绩效考核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激励目标、评价目标和改进目标等。
同时,还探讨了不同绩效考核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如基于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绩效考核、360度绩效考核、绩效排名等。
第二,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实证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实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例如,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绩效考核的应用研究。
国内的绩效考核应用研究主要关注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接受度、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等。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特定领域的绩效考核问题,如科研绩效考核、政府绩效考核等。
在国外,绩效考核的研究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
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_现状与启示_张晓岚
2007年1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a n.2007第27卷第1期(总81期) J o u r n a l o f X i′a n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V o l.27(S u mN o.81)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的背景、现状与启示张晓岚,吴 勋(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 要]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从绩效指标用途拓展角度分析了国外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背景,阐述了国外研究注重预算分配阶段绩效评价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是绩效评价与高校预算管理的全面整合。
[关键词]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 F08;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5X(2007)01-0087-06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财政部近年来相继颁发了有关预算绩效评价的部分规章,规范和指导了我国正在启动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是将绩效评价信息贯穿于预算资金分配、执行和决算的全过程,旨在提高高校整体预算资源配置和使用绩效的一种预算管理手段。
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推进我国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正是本文的初衷。
一、研究的背景:绩效指标用途的拓展 (一)绩效指标的最初用途———高校改进效益的需要和公众对其责任性的关注绩效指标体系(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d i c a t o r s或者P e r-f o r m a n c e 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其高等教育面临严重挑战的背景下,开发的一种特别适用于测量办学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体系。
绩效指标体系得以盛行的外部条件包括:社会检验高等教育投资是否物有所值的需要、运用科学适用的评价工具检验高教质量和效益的需要、高等学校有效管理及与外界沟通的需要[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校平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校平在国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和企业绩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具体的应用和实践。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几种基本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如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能力模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
这些模型在企业绩效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而在国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不少成果。
美国的管理学界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模型和方法。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模型。
该模型将绩效评价指标分为金融、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绩效。
此外,英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其主要关注于绩效目标的设定和评价方法的改进。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不同行业和组织的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设计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通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困难的。
其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动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成本往往很高。
最后,如何准确评价绩效,避免主观偏见和目标失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模型和方法,探索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和改进。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绩效考核是很多国内外企业都在实行的制度,所以了解绩效考核的一些知识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企业绩效考核有着悠久的历史,美国军方于1813年开始采用绩效考核,到1842年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
关于绩效内涵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同并赞赏的主要是Campbell等人提出的观点:绩效是员工控制自身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
对考核指标进行明确地研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C.E.Schneier,R.IN.Beatly,C.S.Baired(1987)等人在论述“如何建构成功的绩效考核系统”时强调指出:最重要的是把握工作的本质,绩效评价的目标是减少评价时的主观性所产生的偏差。
为了更加明确地澄清绩效考核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加拿大学者从可测量的角度提出了六条选择考核指标的标准,分别是确定性原则、可能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非污染性原则、排他性原则和可验证性原则。
绩效的内涵决定了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管理任务,所以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潜心研究企业的现状并进行有效实施。
同时考核方法的选择、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的确定、考核的标准和程序等都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绩效考核的研究总是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其理论实践和方法研究在很多具体领域仍然是空白,依然存在着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绩效考核的发展起步较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经济建设方面,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考核的标准和收入的分配没有建立科学的匹配关系,在实践和理论上,企业管理工作都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
毕竟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不少的研究成果也只是局限于国外经验的介绍和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的初步研究,其任重而道远。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分析
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文献综述分析我国高校绩效评价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绩效评价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绩效评价是对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和监督,以此推动高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绩效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文献积累。
本文拟对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探讨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以期为高校绩效评价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1.1 国外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国外高校绩效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评价,主要通过学术地位、科研水平、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对高校进行评价。
英国和澳大利亚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高校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学术评价、研究评价等方式对高校进行评价。
这些国家的高校绩效评价主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能力为目标,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一定的成效。
1.2 国内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国内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相对较晚起步,主要集中在近二三十年。
以往的高校评价主要以政府对高校的督导检查为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绩效评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开始积极探讨高校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研究者主要分析了高校绩效评价的内涵、价值取向、指标体系建构、评价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在实践探索方面,国内高校也积极尝试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术评价、科研评价、教学评价等,以期为高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我国高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2.1 指标体系构建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指标体系往往过于片面,只关注学术水平和科研产出,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就业情况等方面的评价。
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是什么
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是什么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是什么绩效考核是很多企业都在的制度之一,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想要了解绩效考核的现状。
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国外绩效考核研究现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外绩效考核现状绩效考核的引进在国外,罗伯特于世纪采用绩效考核美国军队引进该形式是在年,而该国政府是在年之后才引入的。
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绩效考核已不能适用于现在的组织。
最早提出绩效管理的是美国学者奥布里,在这之后,各国学者开始对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年,斯坦利西肖尔最先对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曾在《密执安商务评论》这本月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指出将所有对企业绩效进行考评的标准以及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虽然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但是斯坦利西肖尔忽视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只关注企业本身的内部因素。
全过程绩效管理世纪快进入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几个代表性观点。
首先罗杰斯等人的主要观点是绩效应该从整体进行管理,他们于年指出在政府里面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计划、改进和考察。
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管理,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指向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组织内部的人员并不是其重点。
第二种意见认为绩效管理是对下属的工作及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年,安史沃斯和史密斯指出绩效管理是有计划、评估、反馈三个步骤循环的过程。
年,和指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管理、绩效考察三个步骤组成的。
他们认为绩效管理应该以人为核心,管理者应该经常与员工就组织目标、绩效考评等问题进行沟通。
第三种意见是第一种意见和第二种意见的归纳,即绩效管理既包括整体绩效管理,又包括下属绩效管理。
等人指出,绩效管理周期模型的关键是找准方向。
和指出,绩效管理周期模型注重具体的活动和时间安排。
这个观点认为绩效管理将雇员的工作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另外绩效管理还激励雇员,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改善组织绩效。
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绩效评估是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本文将对绩效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绩效指标的选择和构建研究者们关注如何选择和构建适合不同组织的绩效指标。
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提出了一些绩效指标的选择原则和构建方法,为实践中的绩效评估提供了参考。
2.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研究者们尝试提出适用于不同组织和环境的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
他们研究了传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360度评估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3.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者们探讨了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关系,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绩效。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绩效评估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包括目标管理理论、绩效驱动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与模型为绩效评估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2.绩效评估的跨文化研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价值观和认知方式存在差异,国外研究者们关注绩效评估的跨文化研究。
他们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绩效评估实践,探索了文化因素对绩效评估的影响。
3.制度环境下的绩效评估国外研究者们还关注绩效评估在制度环境下的应用。
他们研究了政府、非营利组织和教育机构等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绩效评估实践,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结论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管理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指标的选择和构建、绩效评估方法与工具、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
国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模型、跨文化研究以及制度环境下的应用。
绩效评估的研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有助于提高组织绩效和管理效能。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作者:公共网络[ 2011-3-10 8:02:44 ]【字体: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绩效考核的思想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
《尚书·尧典》里有“纳于大麓,暴风骤雨而弗迷”,就是指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对其进行了绩效考核。
可见,我国绩效考核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
但是长久以来,国内的考核指标就是传统、单一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德、能、勤、绩、廉”标准。
然而这五个标准过于笼统模糊,表面上好像囊括了考察一个千部的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但实际上,究竟什么是“德”?要具备那些“能”?怎样才算“勤”?要达到什么程度的“绩”?“廉”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长久以来并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直观的标准得以体现。
自西方绩效考核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的研究方向就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要明确这些指标的标准。
使得考核干部的标准更科学合理,更直观公开透明。
大连理工大学架永斌在“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及提高途径的研究”一文中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及提高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针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和考核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干部素质的途径和评估千部素质的指标体系。
在设计评估指标时,首先把干部的素质分为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两部分,然后对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进行两极分解得到三层评估指标,最后对第三层每一个指标给出A、B、C、D四个具体量化等级标准,并分别赋予具体数值。
这种具体量化指标等级标准的方法应用较普遍,因为方便考核人员评分,但是指标的等级标准划分的科学性以及每一等级的语言描述的准确性不易把握。
徐州师范大学的谢中才,周国成在“试论高校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的正确使用”一文中以“品行,能力,工作业绩”为一级指标设计了指标体系用于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考核,对每一个考核对象都可以计算出一个考核分数,但是他们认为如果绝对以考核分数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那未免太简单化了,事实上,考核过程中所反映的干部队伍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远不是一个分数所能概括了的,影响考核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很多,只有参照单项和综合的量化考核结果,针对干部队伍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到相对较为客观公正的结果。
浅析高校绩效评价研究与现状
浅析高校绩效评价研究与现状摘要:本论文在对国内外高校绩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与研究,我国学者需要加强实证研究的力度等观点。
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引言"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规模急速膨胀,社会需求日趋多样,教育成本持续上扬,办学经费出现短缺。
大学从"象牙塔";步入世俗社会的"轴心";,外界开始审视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率和社会适应性,高等学校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特色、水平和经费使用效益。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高校的不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供需的矛盾,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高校规模跳跃式扩张,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高校在办学质量,学生就业,财务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研究高校的绩效评价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在高校绩效研究方面Cave Martin、Hanney Stephen(1992)认为,绩效指标在西方国家的高校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是从1980年开始的。
对高校绩效指标的分类,是人们制定和运用绩效指标的基础,也体现了人们对绩效指标研究的不断深化。
2、在指标设计原则方面高校绩效指标的设计原则直接关系到绩效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国外不同的研究提出了学多类似的关于绩效指标的设计要求,比较有代表性如英国副院长和大学校长协会(1986)所提出的指标应简明扼要等6个原则;Cave Martin, Hanney Stephen, Kogan Mauric(1988)所提出的指标类别、清晰性等7方面的要求。
3、在具体指标设计方面英国Jarratt Report(1985)将绩效指标分为内部指标、外部指标、运行指标三类。
国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研究现状国外高校一般情况下对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安排自主性较高,所以在不同高校之间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区别,国外针对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对国外先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将为本研究提供灵感和理论帮助。
美国大学对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价是多主体同时进行的,包括从教师、行业、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教学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在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的环节又被称为自我评价,主要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和反思的过程,使用的方法一般是对教学录像进行回看,这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的仔细审视和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改正。
学校还会将对于教学活动的标准要求整理成册,供教师学习[1]。
美国高校中通过同学科的其他优秀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同行评价,教师通过同行评价可以从专业的教学工作角度对课堂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对课堂质量进行有关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各学校会依据不同的教学形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有为大班化教学设计的,也有为实验教学设计的[2]。
以上评价形式是美国高度发展的教育体系所带来的专业性解决方案。
美国大学在评价指标中对标准的描述有助于学生对其内涵的准确理解,如教师备课情况、教师对知识点的清晰描述、教学过程的进度把握、是否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这些指标的描述对于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可以做到准确的反映。
同时,在进行评价工作时,还将对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开展工作作为考核的指标,相关的描述包括学生对教学环节的兴趣程度、学生参加某些选修课的原因、学生对课程的期望程度等。
这样的评价体系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课程质量的提升。
在美国的高校当中,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点,针对在教学活动中的特点,高校制定了有关的评价指标,如斯[1]Di Chen , Ruijuan Hou.The Study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Military Academ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J]. Atlantis Press,2019:97.[2]Ye LI , Qing-hui DAI.On Exploration of University Supervisors in the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J]. DEStech Publications, Inc,2015:14.坦福大学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中就有能否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项,并且对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发性;另外加大伯克利分校在对教师职称晋升考核工作中,也将其是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作为其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
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哪些绩效考核是企业用来评估员工工作表现和贡献的一种管理工具,旨在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激励。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绩效考核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国内,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很多企业将绩效考核作为管理的基本环节之一,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以此来决定员工的薪资水平、晋升机会和奖励等。
绩效考核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定量指标评估、360度评估、行为导向评估等。
这些方式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的表现,并为员工提供改进的方向。
其次,在国内,绩效考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的不同,所使用的绩效考核方式存在差异。
大型企业往往采用更为复杂的绩效考核方法,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多使用简化的绩效考核方式。
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员工可能会认为绩效考核存在主观因素的介入,导致不公平的评价结果。
在国外,绩效考核的现状也有其独特性。
首先,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绩效考核被广泛应用,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这些国家的企业往往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通过设定目标、提供培训和反馈等方式,促进员工的成长和提升。
其次,在国外,绩效考核也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一些企业采用360度评估的方式,不仅领导对员工进行评估,员工和同事也对彼此进行评估。
这样可以提高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然而,国外的绩效考核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企业存在过于重视短期绩效的问题。
他们往往将绩效考核与薪资挂钩,导致员工只关注短期的绩效,而忽视长期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负面结果处理不当,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现状有其独特性和共同点。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绩效考核都是企业中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然而,绩效考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公平性、短期导向等。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
绩效考核国内外研究现状绩效考核的国外研究现状相当丰富。
事实上,现代绩效考核制度是由西方孕育而来的,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国外企业已经将这套考核制度应用于经营管理。
例如,学者XXX在《绩效测量综述》中提出绩效考核是人们操作的一种工具,要保证其有效性,考核者必须准确地观察员工的表现。
这个理论指出,要想达到绩效考核制度的精确性要求,就要看考核人员对被考核人员工作、研究等信息的判断,只有真实准确,绩效考核才能起到作用。
关于企业组织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学者XXX和XXX在《绩效测量与绩效管理》中提出了三维分类法:①加入并留于组织②达到或者超过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标准③自行组织对员工规定之外的活动。
此外,XXX和XXX XXX在《管理会计研究》中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研究与成长等四个层面的绩效考核,将抽象的战略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员工行动。
该理论证实,通过这种具象的要求,员工可以更了解企业对其的要求,并且管理者更能有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对员工进行精准地考查。
在2000年,XXX等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认为要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
从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目标本身应该灵活,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达到成功。
该理论通过更为人性化的方式,使员工由原先的工作被评估,到之后的工作获得指导获得转变,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帮助人们应对复杂决策结构的技术。
该理论可以帮助管理结构相对复杂或管理问题相对严重的企业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人们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种考核制度并不特别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现状1、英国英国在1986年进行了第一次高校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RAE),至今已建立成欧洲最先进的大学评价系统之一。
该系统是由成立的研究评价委员会,根据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结果进行拨款投入,每5年调整一次,由5个地区拨款机构共同组织实施。
英国RAE评价只强调研究质量,不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RAE把高校所有科研活动分成许多评价单元,进行基于同行评估的事后评价。
目前,RAE把高校科研活动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对每个“评价单元”选拔10~15名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这些专家有近一半来自国外。
在评估过程中,“评价单元”向评估小组提交:(1)科研人员详细信息,包括全部科研人员概况和活跃研究人员个人信息及科研产出;(2)科研产出信息,在评价周期内每位活跃科研人员提交最多四项的代表性成果;(3)参与科研的学生和研究奖学金的信息,包括参与科研学生信息、奖学金信息及外部科研收入信息;(4)科研环境和科研声望信息,包括组织描述、工作人员个体环境信息。
RAE 对这些材料主要从研究成果、研究环境、受同行尊重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英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主要是由作为中介组织的管理机构进行同行评议,注重发展性评价和科研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结果与分配政府科研经费投入挂钩,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分配科研经费达到调控高校科研的方向和质量。
2、荷兰荷兰的大学科研评估不像英国那样同时评价所以的学科,而是将研究分为27个学科,然后再分为研究项目在4~6年内进行一轮评价。
目前,荷兰的大学实行的是“稳定资助”模式,即政府以一次准大学的几年拨款。
政府拨款分配到每所大学的比例与大学科研评估的结果无关,但是学校内部分配可参考评估结果。
评估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提高科研质量、效率和引导科研方向。
评价活动是荷兰大学协会(VSNU)在咨询“皇家艺术与科学院”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科建立一个由5~7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专家进行严格的遴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管理经验。
评审主席一般是由国内外专家担任,而且以外国专家居多。
评价委员会对大学过去5年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科研人员的总体情况;(2)学科和专业的使命及科研计划;(3)学科和专业的内容及主要成果;(4)发表论著的情况;(5)5项最主要论著的质量及其他声誉指标。
另外,必要时还会进行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委员会从科学质量、科学成果、科学的相关性和长期的生存能力四个方面评价研究项目。
其中科学质量指标包括:(1)思想与方法的原始性;(2)研究成果对于学科的重要性;(3)研究团队的科学影响及国际知名度。
科学成果指标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论著、专利、受邀讲座等产出。
科学相关性指标包括:学科理论上进步和产生的潜在经济、社会效益。
长期的生存能力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予以确定。
3、德国德国大多数科研活动是在著名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里完成的,其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于2)、建筑和大型设备拨款、专门用途的公共机构及工州政府拨款(约占所有研究经费的3业赞助提供。
上述资金中第一和第二项主要是根据学生、教职人数和当前开支确定的。
由于德国大学资金来源主要是州政府,还有德国宪法保障了大学拥有很大自治权,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国性大学评价。
目前,德国对科研机构的评价较为普遍,而对大学科研评价仅有少部分州进行。
评价的目的与政府拨款无关,是为了形成本地区的发展政策。
如1999年下萨克森州(Lower Saxony)建立的大学科研绩效评价委员会,其通过对特定领域的技术转移、博士生培养、效率和效益等方面评价研究的质量和适切性。
1998年,通过的《<行动框架>修订案》,使通过解除管制、绩效导向和激励措施以刺激竞争成为可能。
因此,高校科研外部评价开始发展。
4、美国美国是最早进行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美国政府坚持一个理念:科研是对未来的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美国科技领先世界的基础,并且充分认识到高校在科研中突出的重要地位。
20世纪初,美国国会成立了咨询服务部,对科技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这是科技评价的雏形。
美国国会1993年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作为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法律依据,并依据该法案制订了绩效评价程序。
经过多年发展,科技评价工作在美国已经制度化。
目前,美国科技评价机构分为三个层次:国会、政府和研究院所、大学科技评价机构。
为了提高评价和监督的效率,美国联邦政府委托一批社会咨询评价机构承担具体的评价活动,其中代表性的是世界技术评价中心。
世界技术评价中心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自1989年以来发布了数十份宏观科研评价报告,涵盖包括NSF、NASA、FDA等与科研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评价领域包括信息、电子、生物、制药、核能、深海等领域。
美国科研绩效评价委托第三方的制度,保证了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多年来,美国政府坚持公平竞争、卓越质量和绩效优先的标准,大力加大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大学在科研中的作用,使大学成为美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率先推出了全美大学排行榜,虽然其7个评价指标中没有科研绩效指标,但在此后盛行的大学排行榜大多都引入了这一指标。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自2000年开始发布的“全美最佳研究型大学”年度评价报告,就是基于大学科研绩效排行。
这些指标包括科研经费总量、联邦科技经费数、院士人数、教师获奖情况、博士学位授予数等。
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较早实施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家之一。
自1985年开始实施科研绩效评价试点工作,1993年开始全面推行科研绩效评价。
澳大利亚的科研绩效评价包括三个方面:适当性评价、效率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
到目前为止,没有对大学科研绩效进行全国性、综合性的评价。
政府对大学的拨款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其中大学基本运行费用是根据在校学生数量予以确定,而专门的研究费用要通过竞争去争取联邦基金的“研究配额”。
“研究配额”分配比例的重要指标是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对高校的科研进行评估的结果,该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国内专家构成。
所以,目前对大学的评价主要是为分配科研经费进行的基于同行评议、指标分析的事前评价。
1999年澳出台的《知识与创新白皮书》,强调在大学建立基于绩效的研究训练和研究活动资助机制,引入科研管理绩效和毕业生就业单位调查等指标,改进传统的主要依靠投入产出分析的数量指标,而更加强调质量指标。
在这个框架下,大学科研经费主要来自基于绩效的高校基金计划(RTS)和研究训练计划(IGS)。
IGS的资助条件从三方面进行考察:(1)从不同来源活动研究收入的情况(60%);(2)对研究生的吸引(30%);(3)研究出版物质量(10%)。
RTS的资助条件也从三个方面考察:(1)完成学位研究生数量(50%);(2)研究收入(40%);(3)修正的出版物指标(10%)。
2005年,成立了“对公共资金支持的科学研究进行质量和可行性评价框架”(RQF)。
RQF 的总体目标是:发明一种广泛适用的评价机制以对科研质量和科研影响进行评价,这一评价机制将与所有的科研机构有关。
RQF 将评出并奖励高质量和有广泛影响的研究。
澳大利亚科研评价注重评价的效率,尽量减少对科研人员的影响;鼓励年轻的科学家积极发表研究成果,对早期研究者给与了特别考虑。
6、日本日本的科技评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缩小与欧美国家在工业技术方面的差距,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
政府和企业把技术评估作为管理和推进研究开发活动的重要手段,建立了技术评估体系及其支持系统,加强对重大科技计划的管理和大型研究开发计划的项目评估,并由企业充当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为辅的科技体制。
1998年,日本政府在经济产业省下成立了政策评价研究会,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项目》规划,规定了今后若干年科技的发展方向及其预算目标。
同时,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管理考评体制和预算监督机制。
2001年1月,日本设立了科技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成立之初设立的5个“专门调查会”中有“评估专门调查会”,职责是制定评估准则,通过对重要的科研活动开展评估,以对科研资源实行有效配置。
2001年11月,日本内阁批准了修改后的《国家研究开发评估指南》。
此后,政府各部门根据具有评估指南,在科研资源配置、科技政策制定、科研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评估活动,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工作进行改进和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日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科技评价组织体系:最高层次是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主要根据科技基本计划制定和完善《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大纲性指针》,推进国家科技评价制度改革,还有就是对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进行评价;其次就是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而对大学科研绩效的评价主要就是在这两个层次进行。
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外部专家的评价意见比较看重。
而且在评价研究成果时,还会考虑人文和自然关怀。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大学评价机构,如法国国家评价委员会、意大利国家大学评价委员会等类似于英国RAE具有一定权威的全国性半官方评价机构。
部分国家的大学评价与政府拨款相关,但无一例外这些评价都是为了促进大学间的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大学的创新能力和办学质量,最终为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