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城市交通隧道
第二章交通隧道
第二章交通隧道隧道是作为通道的一种地下建筑物。
按所在的岩层条件,隧道可分为岩石隧道和软土隧道两种。
作为地下通道的隧道有公路隧道、水底隧道、地下铁道、铁路隧道和航运隧道等。
隧道的作用,在城市可构成立体交叉、疏导交通,在江河、海峡、港湾地区可潜越水道,不影响通航,在山岭可克服高程或地形障碍,改善线形、缩短里程。
在交通线上修建隧道,既能保证路线平顺、行车安全,又可提高隐蔽性、增加防护能力和避免气候影响。
以交通为用途的隧道,两端将自地面引入。
隧道端部外露面,一般都修筑为保护洞口和排放流水的挡土墙式结构,称为“洞门”。
此外,为了保障隧道运营正常安全,还需设置有照明、通风、消防、通信、监控、供电、救援、危险品检查等系统和一些附属建筑物。
如为工作人员在隧道内进行维修或检查时,能及时避让驶来的车辆而在隧道两侧开辟的“避车洞”;为了排除隧道内渗入的地下水,而设置的防水及排水设备,为了净化隧道内车辆所排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设置的通风系统等。
最古老的隧道是古巴比伦城连接皇宫与神庙间的人行隧道,建在公元前2180~2160年间。
该隧道长约lkm,断面为 3.6m×4.5m,施工期间将幼发拉底河水流改道,用明挖法建造。
1895~1906年修建的穿越阿尔卑斯山铁路隧道长19.23km。
目前世界最长的汽车专用隧道是瑞士中部的圣哥达(St.Gotthard)隧道,全长16.3km,隧道开凿时,第一次使用了硝化甘油炸药。
表2—l列出了世界上近年修建的长大公路隧道的基本情况。
世界若干公路隧道表2—l隧道名称国家长度,km大圣伯纳儿隧道瑞士 6.6别尔亨隧道瑞士 3.18巴雷格斯隧道瑞士 1.13圣哥达隧道瑞士16.32柴里斯伯尔隧道瑞士9.3费雷瑞斯隧道法国12.7勃朗峰隧道意大利11.6大萨瑟隧道法国-意大利10.3卡波-卡拉伐隧道意大利 3.0富士山隧道日本8.5奥林匹亚隧道希腊0.91华蓥山隧道中国 4.35我国最早的交通隧道是位于今陕西汉中县的“石门”隧道,建于公元56年。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关键技术摘要:盾构法施工因其安全高效,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
盾构工程施工管理必须实现地质、装备、人的因素高度融合,对照地质针对性认知装备、对照装备客观应对地质,是盾构应用关键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一、盾构机选型原则1.适用性原则。
要求所配置盾构机设备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并具备到头易于更换、配备气压舱、具备铰接系统、独立存在加泥与加泡沫系统等使用功能。
同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与现场地质情况,对盾构机结构体系与功能模块进行优化调整。
2.技术先进性原则。
在多个种类盾构机的使用性能均满足实际施工需要与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需要从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刀头使用寿命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从中配置综合评分最高的盾构机,以此提高城轨施工水准,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3.经济合理性原则。
为控制工程造价成本,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确保盾构机设备使用性能达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配置现有的盾构机设备,而非新购盾构机。
二、盾构机类型比选在部分城轨工程中,具备配置多种类盾构机设备的基础条件,如何从中选择最佳种类的盾构机,则是盾构机选型工作的重点。
在这一工程背景下,应从施工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例如,在北京城轨四号、五号、十号线工程中,同时具备配置泥水式盾构机与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条件,工作人员从经济技术方面对两种机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项目包括适用地层、止水性、方向控制、排土设备、开挖效率、综合造价、配套设备、大源石处理等。
最终,选择配置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
三、盾构机关键功能的选择在多数城轨工程中,要求盾构机在一般性功能外,还要具有以下使用功能:(1)刀头易于更换。
采取螺栓连接方式来固定连接刀盘外侧分布的刀头,要求盾构机在开舱8h内完成刀头更换作业。
同时,具备滚刀与刮刀互换功能,在盾构机穿越岩层等特殊地层时,可以直接互换滚刀与刮刀,无须开舱开展更换刀头作业。
交通隧道知识点总结
交通隧道知识点总结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工程项目涌现出来,其中隧道建设成为了城市中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是将交通运输线路直接穿越山脉、水体、城市建筑等特殊地质和自然环境障碍的地下通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隧道建设和使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下面将对隧道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隧道交通建设和运营。
一、隧道的类型1.按用途分类(1) 公路隧道: 用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通行的隧道,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铁路隧道: 主要用于火车、地铁等铁路交通的隧道,通常建设在山区、水域等地形复杂的地方。
(3) 地铁隧道: 专门用于城市地铁交通的地下通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按结构形式分类(1) 开挖隧道: 采用开挖地面的方式建造的隧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隧道建设方式。
(2) 空隧道: 采用盾构机等专业设备直接在地下开凿的方式建造的隧道,工程造价较高,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具有一定优势。
(3) 海底隧道: 用于海底通行的隧道,通常建设在海底的水域中,是一种特殊的隧道工程。
3.按地质条件分类(1) 硬岩隧道: 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施工难度较大,但相对稳定。
(2) 软土隧道: 主要由软土层组成,施工难度较小,但需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泥水的排泄问题。
(3) 海底隧道: 主要建设在海底的水域中,通常需要考虑海底地质条件和海水侵蚀等问题。
二、隧道的设计与施工1.隧道设计原则(1) 地质勘察: 在隧道设计之前,需要对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和施工工艺。
(2) 通行能力: 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交通需求和道路规划,合理确定隧道的通行能力和设计标准,以便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营。
(3) 施工安全: 隧道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地质灾害、泥水涌出等意外情况,以便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交通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提岀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构建立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立体交通之一就是发展城市地下道路。
当前我国一些主要城市都在发展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如北京奥运公园地下道路隧道;上海延安东路越江隧道、上海军工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外环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杭州西湖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
本章隧道工程是指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1建设条件城市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道路环境、驾驶行为、设施配置、运营与防灾、道路特征与交通组织以及建设特征等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步岀现了一些新型的地下车行服务设施。
传统意义上的单点进岀隧道向着多点进岀、系统性的长距离地下车行设施发展。
这些新型的地下车行设施与传统的单点进岀隧道相比,在交通定位、使用功能、通风、防灾、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的差异对比见表 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见图 5.1-1 。
图5.1-1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也不同。
除了地理位置差异,在建设条件、交通特点、技术标准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位于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物多,难度大,风险高;交通特点也不一样;城市地下道路以小客车为主;一般设有多点进岀。
另外隧道附属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具体比较见表 5.1-2。
图5.1-2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城市地下道路从功能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穿越江河、山体等障碍物的城市地下道路。
如上海市区穿越黄浦江的越江隧道;南京、武汉市区穿越长江的隧道;北京市区穿越西山风景区的西山隧道等。
②穿越一个或多个交叉口的城市地下道路。
这种类型的地下道路通常也称为城市下立交,其功能是为了改善节点的交通矛盾、或改善区域景观环境而设置。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技术》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技术》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课程内容来源于科学实践和生产施工一线,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主要包括隧道围岩分级、隧道构造、隧道施工等三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安排上力求内容凝练、针对性强、信息量大,覆盖交通、土建及相关专业,同时突出了隧道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反映高新技术时代的特征。
一、课程内容体系《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两大部分。
理论教学又分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实践性教学分为课程设计、教学实验、生产(毕业)实习。
理论教学重在使学生学到隧道一般知识,包括目前施工现场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即通用技术和通用方法,并在现场教学中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重在再通过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全面加深对隧道一般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合作、自律、检索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 主要内容 学时模块一 隧道入门 绪论 2围岩分级 2隧道净空 2主体建筑物 4附属建筑物 4模块二 隧道施工 隧道常规施工方法 2新奥法 12浅埋隧道施工方法 2其他施工方法 4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辅助施工方法 4辅助坑道、辅助作业 4模块三 实训实践 隧道建筑物识图(统计工程数量) 8钻爆设计 4隧道监控量测常用传感器原理、使用与标定 4隧道周边位移收敛量测 4专题实训 12合计: 74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教学目的:1、在传授隧道基本知识的同时,着力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各门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素养和能力,全面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者合一。
2、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启发式、探究式、创造式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方式:1、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
2、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作为改善交通状况、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手段,对城市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提升交通效能、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城市道路隧道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城市道路隧道建设可以提升交通效能。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道路隧道的建设可以改善道路网络布局,优化车辆通行路径,减少交通瓶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通勤时间可以大大减少,交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
其次,城市道路隧道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居民的通行时间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道路交通的畅通使得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能够更好地享受城市的各项资源和服务。
此外,隧道建设还可以减少噪音和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可以得到改善,居住环境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城市道路隧道建设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道路隧道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交通的畅通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物流运输通道,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随着交通效能的提升,商业活动和人员流动的频繁程度也将得到增加,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此外,道路隧道建设还催生了交通设备和设施的需求,刺激了建设行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此外,城市道路隧道建设还可以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道路隧道的建设带来了空间的优化和改造,使得城市的形象得到提升。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道路隧道可以与城市天际线、景观相融合,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环境。
道路隧道的建设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更佳的城市生活体验。
同时,城市道路隧道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地标和文化符号,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城市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和通行效率,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几何设计规范1. 隧道的线形设计要符合道路布局的要求,保证隧道能够与周围道路顺利连接。
2. 考虑到隧道的限高限宽要求,确定隧道的横断面尺寸,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3. 针对隧道的纵坡设计,要保证车辆上下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结构设计规范1. 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长度,确定隧道的结构类型,如喷射混凝土隧道、掘进隧道等。
2. 考虑到隧道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在结构设计中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3. 隧道的支护结构和排水系统要能够有效地对抗隧道周围的水和土压力。
三、通风设计规范1. 隧道内部要设置适当数量和位置的通风口,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车辆尾气的排放。
2. 考虑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应当设置必要的应急通风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转移和逃生。
四、照明设计规范1. 在隧道内部需要设置充足、合理的照明设施,以保障驾驶员的可视性和行车安全。
2. 考虑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需求量,应当合理设计照明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五、安全设施设计规范1.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设置明确的标志、标线和信号灯,引导驾驶员安全驶入或驶出隧道。
2. 合理设置急救设施和灭火装置,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火灾。
3. 在隧道内部设置安全告示牌和紧急电话,向驾驶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求助渠道。
六、环境保护规范1. 隧道设计中要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破坏。
2. 对隧道内部的废气处理和噪音控制要进行科学规划,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七、施工规范1. 隧道施工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确保隧道能够按时投入使用。
总之,城市隧道设计规范的出台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只有遵守这些规范,才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和有效通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城市交通隧道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科研热词 隧道工程 解析解 数值模拟 地铁车站 地表沉降 高速铁路 预测模型 非达西流影响系数 非达西流 非稳定渗流 隧道掘进机(tbm) 隧道实验 隧道上覆地层 隧道 隧洞涌水 通风 进洞施工 轨道 试验分析 航迹预测 自然通风隧道 结构断面测量 结构抗浮底板层 经济效益 管线 监管 监测与分析 监测 监控量测 盈亏平衡 理论方法 环境竖向振动 爆破监测 爆炸冲击波 热平衡 烟气 火灾实验 火灾 激光点云 渗流 浅埋隧道开挖 浅埋隧道 洞桩法 水力梯度 水力劈裂 民营资本 桩基荷载 桥梁防船撞系统 桥梁工程 柔性接头 机动车尾气排放 有限元法
科研热词 隧道 高速非达西流 高水力梯度 顶管 震害 隧道工程 隧道坡度 附加轴力 附加弯矩 长期稳定性 锤击法 重叠隧道 超高检测 试验研究 角点检测 视力角 行车试验 耦合分析 缩尺模型实验 管道 等效刚度 破坏形式 盾构隧道 现状评估 现场监测 火灾环境 海底隧道 流变试验 流体力学 注视点 正交下穿 模型试验 梯形轨道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应力圆 并行隧道 工程热物理 岩体裂隙 屈服接近度 层状地基 大开度 城市隧道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隧道 垂直穿越 地铁区间速度场 地铁区间温度场 地铁 变时基 反演分析 双摄像机
有限元 旅客流量 施工影响 政策建议 支护参数优化 排放因子 拱顶沉降 成本 影响因素 应力分布 岩石力学 实验设计 孔压 多源数据融合 塑性区 城市隧道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隧道 地面激光扫描仪 地面塌陷 地铁隧道 地铁盾构 地下管道 围岩稳定性 叠加原则 参建铁路 博弈 减震 减振措施 净空收敛 内爆炸 共轭梯度迭代法 全尺寸 偏压隧道 交通管理控制 交通仿真 主动预警系统 下穿 下沉式道路 vissim theoretical approach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shallow tunnel excavation pm2.5质量 plastic zone pile foundation load oc ec cmem模型 cd法 analytical solution
交通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
交通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隧道是一种人工开凿或挖掘的通路,通常是位于地下或山体内部,用于交通运输或供给其他基础设施的通道。
隧道的分类主要根据其用途和结构特点来划分,不同类型的隧道在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按用途分类1.公路隧道:公路隧道是指用于公路交通的隧道,一般位于山区或城市地下。
公路隧道能够穿越山脉和障碍物,缩短路程,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公路隧道还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2.铁路隧道:铁路隧道是指用于铁路交通的隧道,主要用于高速铁路和山区铁路的建设。
铁路隧道具有较长的隧道长度和较大的断面,能够适应高速列车的运行需求。
铁路隧道的建设能够连接起不同城市和地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地铁隧道:地铁隧道是指用于城市地铁交通的隧道,一般位于城市地下。
地铁隧道能够分担道路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地铁隧道还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4.水利隧道:水利隧道是指用于水利工程的隧道,主要用于引水、排水、输水等方面。
水利隧道能够将水资源引入到需要的地方,满足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等需求。
水利隧道还能够调节水位,防止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5.矿井隧道:矿井隧道是指用于矿山开采的隧道,主要用于矿石的运输和人员的出入。
矿井隧道能够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矿井隧道还能够保护矿工的安全,防止矿山事故的发生。
二、按结构特点分类1.软土隧道:软土隧道是指隧道穿越软弱土层的隧道,一般需要进行土工处理和加固。
软土隧道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土层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沉降等因素。
软土隧道的建设能够解决地下软土地区的交通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硬岩隧道:硬岩隧道是指隧道穿越坚硬岩石的隧道,一般需要进行爆破和掘进。
硬岩隧道具有较高的岩石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地压和水压。
硬岩隧道的建设能够穿越山脉和地质断层,缩短路程,提高交通效率。
3.泥水隧道:泥水隧道是指隧道穿越泥状土层或含水层的隧道,一般需要进行盾构和涌水处理。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代替GBJ16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 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3.2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3.2.1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
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表3.2.1厂房(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吊顶采用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3.2.2 下列建筑中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表3.2.1的规定提高1.00h:1 甲、乙类厂房;2 甲、乙、丙类仓库。
3.2.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可按本规范表3.2.1的规定降低0.50h 。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火灾的防护
关 键 词 : 下 交通 隧道 ;火 灾 防护 ;交通 分 离 地
中图 分类 号 : 4 9 U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引 言
城 市 交 通 问 题是 城 市 发 展 过 程 中所 遇 到 的 主
漏 等 灾难 性 的事 故 。 因此 必 须 从 方 方 面 面 的 因 素 来 考 虑对 于这 些 事 故 的 防 护 , 决 内 部 安 全 性 问 解
题 , 能避 免 交 通 地 下 化 所 带 来 的种 种 弊 端 , 好 才 更
的促进 交 通 系统 的 地下 化 。
要 问 题 之一 。将 城 市交 通 系统 适 度 的地 下 化 , 改 是 善 城 市 整体 交 通并 使 之 进 一 步现 代 化 的有 效途 径 , 同时 也是 地 下 空 间 利 用 的一 个重 要 内 容 。城 市 动 态 交 通 的一 部分 转 入 地 下 以后 , 仅 具有 快 速 、 不 便 捷 和不受 气 候影 响 的 特 点 , 而且 对 于 地 面 交 通 、 城 市 布 局 和城 市 环 境 等方 面都 有积 极 的影 响 。首 先 ,
城 市 地 下 交 通 隧 道 火 灾 的 防 护
张 伟 ,姜 丰 ,张 卫 国 华
20X ) 1() 7
( 解放 军 理工 大学 工 程 兵工 程学 院 , 京 南
摘
要 :本 文根 据 城 市地 下 交通 隧 道 的特 点 , 分析 了地 下 交 通 隧道 火 灾产 生的 原 因及 火
灾 的特 点 。 并在 此 基础 上 , 建 筑布 局 、 从 设备 、 管理 和 维 护 等 诸 方 面 提 出 了城 市 地 下 交 通 隧 道
势 。虽 然 交通 系统 地 下 化有 很 多优 点 , 同 时也 存 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2 城市交通隧道
12 城市交通隧道12.1 一般规定12.1.1 城市交通隧道(以下简称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进行。
12.1.2 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及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 的规定。
12.1.3 一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二类不应低于1.50h;三类不应低于2.00h;四类隧道的耐火极限不限。
水底隧道的顶部应设置抗热冲击、耐高温的防火衬砌,其耐火极限应按相应隧道类别确定。
注:1 一、二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RABT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HC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的规定;2 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和仅限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其耐火极限试验可采用标准升温曲线和判定标准。
12.1.4 隧道内装修材料除嵌缝材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
12.1.5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1 水底隧道宜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宜为500~1500m;2 非水底隧道应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宜为200~500m;3 车行横通道应沿垂直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车行疏散通道应沿隧道长度方向在双孔中间设置,并应直通隧道外;4 车行横通道和车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4.0m,净高度不应小于4.5m;5 隧道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12.1.6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1 隧道应设置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
人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人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宜为250~300m;2 人行疏散横通道应沿垂直双孔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
城市交通隧道火灾工况特性及烟控技术分析_李炎锋
第28卷第11期2012年11月建筑科学BUILDING SCIENCEVol.28,No.11Nov.2012[文章编号]1002-8528(2012)11-0075-06城市交通隧道火灾工况特性及烟控技术分析李炎锋,李俊梅,刘闪闪(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124)[摘要]由于城市公路交通隧道能够疏散城市地面交通、减少道路用地,其建设数量和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增加。
城市交通隧道最主要的灾害是火灾,本文在分析城市交通隧道相对于山区公路隧道在隧道结构、车流密度、火灾规律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消防难点以及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并指出了城市交通隧道火灾安全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表明:国内城市交通隧道主要采用纵向通风模式,坡度、出入口、竖井设置对控制烟气的临界风速影响远大于非城市公路隧道。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局部现场试验是研究隧道火灾烟气扩散合理可行的手段,开展隧道火灾羽流复杂的时空行为基础研究以及发展场-网模拟技术将有益于城市交通隧道通风、防排烟设计和火灾安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交通隧道;火灾;通风;烟气[中图分类号]U45;TU96+7;TU921[文献标识码]AAnalyses on Fire Scenarios Character and Smoke Control Technology in Urban Traffic TunnelsLI Yan-feng ,LI Jun-mei ,LIU Shan-sh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10012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he quantity and scale of urban traffic tunnel are increasing because urban traffic tunnel can cut down the city ground traffic and reduce the land use for road.Fi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aster of urban traffic tunnel.The specialties in tunnel structure ,traffic flow density and fire character of urban traffic tunnel a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with those for non-city road tunnel.The difficulties and key technology for fire safety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fire safety are pointed out.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own that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mode is mainly adopted in current urban traffic tunnels in China.The influences of urban traffic tunnel slope ,the positions of tunnel portal ,entrance-exit and shaft on critical velocity for smoke control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for non-city traffic tunnel.Comb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ith a local full-scale test is a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echnology for studying smoke propagation in urban traffic tunnel.Th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on complex time-space behavior of tunnel fire plume and development of hybrid field-network simulation method would be benefit for designing ventilation ,smoke control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fire safety level of urban traffic tunnel.[Keywords ]urban traffic tunnels ,fire ,ventilation ,smoke[收稿日期]2012-06-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878012)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004000546612016),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团队计划项目(IG201206N )[作者简介]李炎锋(1971-),男,博士,教授[联系方式]liyanfeng@bjut.edu.cn1引言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增加,城市公路交通隧道(以下称城市交通隧道)作为立体交通方式之一,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交通干线跨江越海受到的限制,而且可以缩短线路里程,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1]。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 必要性:快速畅通的交通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低等级公路已不适应 发展的需要,阻碍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 紧迫性:目前高速公路较少,与我国人口、经济 发展相比,太少。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为 了解决好路面交通的规划和修建,隧道工程在其 中显示着重要而紧急的作用。
公路工程
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 ◆ 城市的发展,要求包括地下空间的开发; ◆ 各类市政设施的发展趋势——隧道管沟化。
十九世纪:城市桥梁 二十世纪:摩天大楼 二一世纪: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3、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
※ 前景: (3)、水利隧道 ◆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 ◆ 其他水利工程; ◆ 水电工程。
公路工程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1、隧道的概念
l 隧道通常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 l 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
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 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 2m2的洞室。”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2、在交通建设中的地位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1)、交通类隧道 ◆ 经济要发展,交通建设必先行; ◆ 交通标准不断提高; ◆ 国力增强,技术进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需要建 设更多,可以建设更多、标准更高的隧道。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3、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
※ 前景: (2)、城市隧道 ◆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采用快捷、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
1. 检测范围: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的整个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等。
2. 检测方法:采用非破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如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线热像技术等。
3. 检测指标:
(1)混凝土结构: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裂缝、变形等情况,以及混凝土表面的腐蚀情况。
(2)支撑结构:检测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变形、裂缝等情况,以及支撑结构的材料疲劳情况。
(3)排水结构:检测排水系统的畅通情况,以及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 检测数据分析: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结构损伤程度、工程寿命等方面的评估。
5. 鉴定标准:根据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结合检测数据分析和实际情况,进行工程结构的鉴定,包括结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内容。
同
时,提出必要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城市隧道知识点总结
城市隧道知识点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城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难题。
因此隧道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隧道的定义、分类、建设和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一、城市隧道的定义城市隧道是指由城市道路系统中穿越山地、水域、建筑物等地质障碍物的隧道,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城市交通网的联系和通达性,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
城市隧道分为地下隧道和水下隧道两种类型,根据地质条件和道路交通需求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类型。
二、城市隧道的分类1. 按用途划分城市隧道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交通隧道、供水隧道、排水隧道、通风隧道等。
交通隧道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用于行车交通,其中又可分为高速公路隧道、城市道路隧道等。
供水隧道主要用于向城市输送饮用水或工业用水,排水隧道用于排除城市雨水或污水,通风隧道用于城市地铁或地下设施的通风。
2. 按地质条件划分城市隧道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岩石隧道、软土隧道、水下隧道等。
岩石隧道多建于山区或临海地带,需要采用爆破、掘进等工艺;软土隧道多建于平原地带,需要处理地下水、地层沉陷等问题;水下隧道建设则需要考虑海底地质条件、水流等。
三、城市隧道的建设和设计1. 定位选址城市隧道建设前需要进行定位选址,需考虑地质条件、交通需求、周边环境等多个因素。
选址不当会导致后期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2. 地质勘探城市隧道建设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明确地下障碍物、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等,为隧道设计提供依据。
3. 设计选型城市隧道设计选型需要考虑隧道的用途、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同时还需要考虑通风、排水、消防等设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4. 施工工艺城市隧道施工需要选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如盾构法、钻爆法、开挖法等,根据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摘要:近几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这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行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盾构法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盾构机在盾构施工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施工挖掘施工过程中,利用外壳和衬砌支撑的方法来增强围岩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切削设备进行土体结构的挖掘施工,通过出土设施向外输送土渣,通过顶进装置沿着隧道设计轴线向前推进,并通过预制拼装管片和注浆工艺来完成隧道工程结构的施工。
盾构施工工序复杂,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做好各项防护工作,才能确保实际施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交通盾构法其本质就是利用盾构机进行挖掘施工,相对于以往老旧的施工方法,从根本上确保了挖掘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并有效的避免了挖掘隧道坍塌。
在实际应用中,盾构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开挖面、盾构机和衬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盾构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着,它是目前最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盾构施工概述1.1施工特性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合理应用,主要包括开挖施工、排土和衬砌。
与其他方式的施工方法相比,盾构法最显著的优势是造价较少,施工效率较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面塌陷,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盾构法运用到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可以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1]。
1.2施工原理盾构法在地铁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确保施工工作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管片支护。
在利用盾构法实施施工工作时,所涉及的施工工具主要有盾构机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土层结构的挖掘、衬砌、防水等诸多工序。
使用盾构法进行工程施工,需要施工人员确定具体的施工路段之后,采用明挖法进行路基结构的施工建造,在其内部设置盾构机,在挖掘一段距离之后,安装盾构反力设备,就能够产生外力支撑。
规范汇编
9电气
A防火间距起止点
1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
3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
4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5环境要求
6建筑结构
7空气调节
8电气
9电磁屏蔽
10机房布线
11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
12给水排水
13消防
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4系统接线
5直流负荷
6保护和监控
7设备选择
8设备布置
9专用蓄电池室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1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规范
GB50116——98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4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3电测量装置
4电能计量
5直流换流站的电测量
6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测量
7电测量变送器
8测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
9测量二次回路
10仪表装置安装条件
A测量仪表满刻度值的计算
B电测量变送器校准值得计算
C电测量及电能计算的测量图表
15
人民防空地下室
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属于下列抗力级别范围内的甲、乙类防空地下室以及居住小区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甲、乙类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设计。
4城市用电负荷
5城市供电电源
6城市电网
7城市供电设施
2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GB50115——2009
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电视系统工控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城市交通隧道
12.1 一般规定
1 城市交通隧道(以下简称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进行。
2 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及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
3 一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二类不应低于1.50h;三类不应低于2.00h;四类隧道的耐火极限不限。
水底隧道的顶部应设置抗热冲击、耐高温的防火衬砌,其耐火极限应按相应隧道类别确定。
注:1 一、二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RABT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HC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2 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和仅限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其耐火极限试验可采用标准升温曲线和判定标准。
4 隧道内装修材料除嵌缝材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
5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1 水底隧道宜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宜为500~1500m;
2 非水底隧道应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宜为200~500m;
3 车行横通道应沿垂直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车行疏散通道应沿隧道长度方向在双孔中间设置,并应直通隧道外;
4 车行横通道和车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4.0m,净高度不应小于4.5m;
5 隧道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6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1 隧道应设置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
人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人行疏散通
道的入口间隔,宜为250~300m;
2 人行疏散横通道应沿垂直双孔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
人行疏散通道应在双孔中间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直通隧道外;
3 双孔隧道内的人行横通道可利用车行横通道;
4 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净高度不应小于2.2m;
5 隧道与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7 一、二、三类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的单孔隧道或一、二类水底隧道,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直通室外的人员疏散出口或独立避难所等避难设施。
8 隧道内的变电所、管廊、专用疏散通道、通风机房及其它辅助用房等,与车行隧道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12.2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
1 在进行城市交通隧道的规划与设计时,应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
四类隧道和行人或通行非机动车辆的三类隧道,可不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2 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消防水源应符合本规范第8.1.
2 的规定,供水管网应符合本规范第8.2.7 条的规定;
2 消防用水量应按其火灾延续时间和隧道全线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经计算确定。
二类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h;三类隧道不应小于2.0h;
3 隧道内宜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应采取防冻措施;当采用干管系统时,应在管网最高部位设置自动排气阀,管道充水时间不应大于90s;
4 隧道内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隧道洞口外的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
长度小于1000m 的三类隧道,隧道内和隧道洞口外的消火栓用水量可分别为10L/s 和20L/s;
5 管道内的消防供水压力应保证用水量达到最大时,最不利点水枪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0.0m。
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0.5MPa 时,应设置减压设施;
6 在隧道出入口处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
7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m。
消火栓的栓口距地面高度宜为1.1m;
8 设置有消防水泵供水设施的隧道,应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防水泵启动按钮;
9 应在隧道单侧设置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箱内应配置1支喷嘴口径19mm 的水枪、1 盘长25m、直径65mm 的水带,宜附设消防软管卷盘。
13 除四类隧道外,隧道内应设置排水设施。
排水设施除应考虑排除渗水、雨水、隧道清洗等水量外,还应考虑灭火时的消防用水量,并应采取防止事故时可燃液体或有害液体沿隧道漫流的措施。
4 灭火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二类隧道应在隧道两侧设置ABC 类灭火器。
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4具;
2 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和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应在隧道一侧设置ABC 类灭火器。
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具;
3 灭火器设置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0m。
12.3 通风和排烟系统
1 通行机动车的一、二、三类隧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
2 机械排烟系统可与隧道的通风系统合用,且通风系统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时,可通过排风管道排烟;采用纵向通风方式时,应能迅速组织气流、有效排烟;
2 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的隧道,其排烟风速应根据隧道内的最不利火灾规模确定;
3 排烟风机必须能在250℃环境条件下连续正常运行不小于1.0h。
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3 隧道火灾避难设施内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送风的余压值应为30~50Pa。
1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隧道入口外100~150m 处,应设置火灾事故发生后提示车辆禁入隧道的报警信号装置。
2 一、二类通行机动车辆的隧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置自动火灾探测装置;
2 隧道出入口以及隧道内每隔100~150m 处,应设置报警电话和报警按钮;
3 隧道封闭段长度超过1000m 时,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
4 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隧道,每隔100~150m 处,应设置发光警报装置。
3 通行机动车辆的三类隧道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 隧道用电缆通道和主要设备用房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5 对于可能产生屏蔽的隧道,应采取能保证灭火时通信联络畅通的措施,宜设置无线通讯设施。
6 隧道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的有关规定。
12.5 供电及其它
1 一、二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三类隧道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2 隧道的消防电源及其供电、配电线路等的设计应按本规范第11 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3 隧道两侧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其高度不宜大于1.5m。
一、二类
隧道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h;三类隧道,不应小于1.5h。
其它要求可按本规范第11 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4 隧道内严禁设置高压电线电缆和可燃气体管道;电缆线槽应与其它管道分开埋设。
5 隧道内设置的各类消防设施均应采取与隧道内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保护措施,并应设置明显的发光消防疏散指示标志。
附录A 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A.0.1 RABT 标准升温曲线
时间(min)
图A.0.1 RABT标准升温曲线
1 = RABT 曲线
2 = 碳氢化合物曲线
A.0.3 耐火极限判定标准
1 当采用HC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时,其耐火极限的判定标准为:受火后,当距离混凝土底表面25mm 处钢筋的温度超过250℃,或者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超过380℃时,则判定为
达到耐火极限。
2 当采用RABT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时,其耐火极限的判定标准为:受火后,当距离混凝土底表面25mm 处钢筋的温度超过300℃,或者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超过380℃时,则判定为达到耐火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