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隧道[1](DOC)

合集下载

城市交通隧道特点综述

城市交通隧道特点综述

前富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山区城 市的市政工程项 目中, 城市交通隧道在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上不断攀升, 而隧 道工程 往往是 整个项 目的控制 性工程 , 制约着 整个工程 项 目的顺利推 进。 然而, 受市 政工程 特 点的影 响 , 城市 交通隧道 与一 般公路 隧道相 比, 存在 平面布 线形 式有限、 横断面形式多样、 消防通风设计标准高、 洞口景观要求高等特点。 1 . 平面 布线 特点 受城市用地条件、 地形条件和规划条件的限制, 城市交通隧道在平面选线 初期, 可选择余地小 , 隧道布置形式多采用连拱隧道、 小净距隧道和洞口处小净 距隧道洞身段为分离式隧道的平面布线方式。 这种布线方式导致了城市交通隧 道在 工程 造价 和设计 、 施工难 度上 大 大增加 。 2 . 横断面形式特点 公路隧道的横断面形式主要受道路设计时速控制, 而城市交通隧道横断面 形式 除 了受 设计 时速 的限制 , 更 受规划 条件 和市政 工程项 目的特点 影响 , 如人 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设置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城市交通隧道断面变化多样, 标
1 4. 0
i 0. 0
表 1 横断 面形 式一 览表
设计时速( Km/ h )
4 0
6 0
机动车道宽度( 米)
3. 5×2 =7. 0
3. 5×2 =7. 0
非机动车道宽度( 米) 人行道宽度( 米)
3. 5
1 . 0
隧道内轮廓
3 4 6 0源自 准化设 计难 度大 。
以及 人行横 通道或 人行疏散 通道的设 置 间距 更短 , 通行机 动车 的一 、 二、 三 类隧
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采用纵 向 通风方式的隧道 , 其排烟风速应根据隧道 内 最不利火灾规模确定( 表2 ) 。 4 . 洞口■观特点 城市交通隧道从建设初期的工程控制性到后期运营阶段的地标性和服务 性特点, 造就了其在一个城市片区、 区域乃至整个城市 中的特殊性 。 因此, 对于 隧道洞口景观的要求是公路隧道远远无法比拟的。 因此, 如何设计完成一个高 品质、 高质量 、 高满意度的隧道洞 口景观效果, 也已成了一个隧道设计是否完满

城市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城市下穿隧道施工方案

城市下穿隧道施工方案引言城市的发展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方案是一种解决城市交通瓶颈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过程、技术要点和安全措施等。

1. 施工过程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1 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方案设计、勘察设计、材料采购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制定,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1.2 地面开挖地面开挖是城市下穿隧道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需要确定地质情况,采取合适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爆破开挖等。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地表和周边建筑物的保护,防止不必要的损坏。

1.3 地下结构施工地下结构施工包括隧道支护和内装工程。

隧道支护是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稳定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有拱形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等。

内装工程包括隧道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的安装。

1.4 施工结束隧道内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调试,确保所有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使隧道具备通车条件。

2. 技术要点在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注意:2.1 隧道支护技术隧道支护技术是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拱形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等。

通过有效的支护措施,可以减少地表沉降、避免地下水渗漏等问题。

2.2 施工机械技术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

同时,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2.3 环境保护技术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

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少噪音、粉尘、废水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需要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破坏地下水质量。

在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3.1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需要设立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隧道用途分类(一)

隧道用途分类(一)

隧道用途分类(一)隧道用途分类隧道是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地下通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隧道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样化。

下面将介绍隧道常见的分类及其相关说明:1. 交通隧道•公路隧道:为了节约空间、改善道路通行条件而建设的通道,主要用于地下交通流量的通行。

公路隧道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隧道的设计、施工、管理及安全等问题备受关注。

•高速公路隧道:用于高速公路的隧道,常见于山区和地形复杂的地区,能有效缩短行驶距离,方便车辆的快速通行。

•铁路隧道:主要为火车提供通行的地下通道,可以将铁路线路穿过山脉、河流等难以通过的地理地貌,为铁路交通提供便利。

•地铁隧道:为城市地铁提供运营通道的隧道,可以分为地下隧道和浅层隧道两种类型,地铁隧道的建设不仅能减少城市交通拥堵,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城市形象。

2. 水利隧道•输水隧洞:为了将水源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而建设的隧道,多见于水利工程中的抽水站、引水渠道等。

输水隧洞的设计需要考虑水流量、水压、防渗等因素。

•排水隧道:用于将地下水、雨水等排出的隧道,多见于城市排水系统、农田排水系统等。

排水隧道的建设有助于保护土地、预防水灾等问题。

3. 矿山隧道•采矿隧道:采矿过程中为了开采矿石和矿砂而建设的隧道,主要用于矿石的输送、通风和应急出口等。

采矿隧道的设计要考虑到矿石的性质和挖掘方式等因素。

•矿井巷道:用于连接不同地下矿脉、提供出口等用途的隧道。

矿井巷道在矿山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4. 地下设施隧道•给水隧道:用于输送城市生活用水的隧道,主要解决城市供水问题。

给水隧道的设计要考虑水源、水压和水质等因素。

•排污隧道:用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的隧道,可以将污水从城区输送到处理厂或直接排入河流等。

排污隧道的建设在城市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信隧道:作为光缆或电缆走廊的隧道,为城市提供通信网络的传输通道。

通信隧道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网络通信质量。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交通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构建立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立体交通之一就是发展城市地下道路。

当前我国一些主要城市都在发展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如北京奥运公园地下道路隧道;上海延安东路越江隧道、上海军工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外环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杭州西湖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

本章隧道工程是指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1建设条件城市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道路环境、驾驶行为、设施配置、运营与防灾、道路特征与交通组织以及建设特征等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地下车行服务设施。

传统意义上的单点进出隧道向着多点进出、系统性的长距离地下车行设施发展。

这些新型的地下车行设施与传统的单点进出隧道相比,在交通定位、使用功能、通风、防灾、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的差异对比见表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见图5.1-1。

图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也不同。

除了地理位置差异,在建设条件、交通特点、技术标准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位于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物多,难度大,风险高;交通特点也不一样;城市地下道路以小客车为主;一般设有多点进出。

另外隧道附属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具体比较见表5.1-2。

图5.1-2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图5.1-3 公路隧道城市地下道路从功能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穿越江河、山体等障碍物的城市地下道路。

如上海市区穿越黄浦江的越江隧道;南京、武汉市区穿越长江的隧道;北京市区穿越西山风景区的西山隧道等。

②穿越一个或多个交叉口的城市地下道路。

这种类型的地下道路通常也称为城市下立交,其功能是为了改善节点的交通矛盾、或改善区域景观环境而设置。

交通隧道知识点总结

交通隧道知识点总结

交通隧道知识点总结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工程项目涌现出来,其中隧道建设成为了城市中交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是将交通运输线路直接穿越山脉、水体、城市建筑等特殊地质和自然环境障碍的地下通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隧道建设和使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下面将对隧道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隧道交通建设和运营。

一、隧道的类型1.按用途分类(1) 公路隧道: 用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通行的隧道,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铁路隧道: 主要用于火车、地铁等铁路交通的隧道,通常建设在山区、水域等地形复杂的地方。

(3) 地铁隧道: 专门用于城市地铁交通的地下通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按结构形式分类(1) 开挖隧道: 采用开挖地面的方式建造的隧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隧道建设方式。

(2) 空隧道: 采用盾构机等专业设备直接在地下开凿的方式建造的隧道,工程造价较高,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具有一定优势。

(3) 海底隧道: 用于海底通行的隧道,通常建设在海底的水域中,是一种特殊的隧道工程。

3.按地质条件分类(1) 硬岩隧道: 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施工难度较大,但相对稳定。

(2) 软土隧道: 主要由软土层组成,施工难度较小,但需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泥水的排泄问题。

(3) 海底隧道: 主要建设在海底的水域中,通常需要考虑海底地质条件和海水侵蚀等问题。

二、隧道的设计与施工1.隧道设计原则(1) 地质勘察: 在隧道设计之前,需要对隧道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和施工工艺。

(2) 通行能力: 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交通需求和道路规划,合理确定隧道的通行能力和设计标准,以便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营。

(3) 施工安全: 隧道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地质灾害、泥水涌出等意外情况,以便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城市隧道的概念

城市隧道的概念

城市隧道的概念城市隧道是一种位于城市地区的地下通道,用于分流城市交通流量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它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安全性和舒适度。

城市隧道具有许多优点和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和有效管理。

城市隧道的概念是指在城市地下建设的道路通道。

它可以是单向或双向通行的,可以是桥梁或地面的延续,也可以是连接两个不同地区的直线通道。

城市隧道通常由水泥或钢筋混凝土建造,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地下环境的压力和重量。

城市隧道的建设通常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对地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评估。

隧道的位置、尺寸、形式等都需要根据城市的交通状况、土地利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进行决策。

同时,设计还需要考虑隧道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应急疏散等方面的要求。

城市隧道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辆的增加,城市道路往往面临交通流量过大的问题。

城市隧道可以提供额外的道路容量,分流交通流量,减少交通网络的压力。

它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快、更便捷的通行方式,改善交通效率和出行体验。

此外,城市隧道还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与地面道路相比,隧道内的车辆通常不受天气、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隧道内的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也会减少,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隧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地下空间的利用成本高昂,施工过程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

其次,城市隧道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定期的检查、保养和修复是确保隧道功能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此外,城市隧道的使用还需要合理的收费政策和交通管理措施,以保持其正常运行和维持。

总结起来,城市隧道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流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安全性和舒适度等重要作用。

然而,城市隧道的建设和管理也面临许多挑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有效管理。

城市道路隧道规范

城市道路隧道规范

城市道路隧道规范篇一:道路隧道规范车道规定表5.2.1 隧道建筑横断面组成最小宽度(道路隧道设计规范)注:1.三车道及以上隧道除增加车道数外,其余宽度同表;增加车道的每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2.车道宽度采用低限时,应对隧道车种构成、交通量、车道规模和交通组织方式进行论证。

篇二:现行公路与城市道路规范一、公路工程常用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指南Page 1 of 10Page 2 of 10Page 3 of 102.0其它JTJ/T259—2004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JTJ296--96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6--2004 港口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规程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JT/T 707-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粘聚力试验仪 JT/T 708-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仪 .JT/T 709-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负荷轮试验仪 JT/T 710-2008 公路桥涵用波形钢板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119—2006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JT/T120—1993 贝克曼梁路面弯沉仪技术要求 JT/T121—1993 贝克曼梁路面弯沉仪试验方法 JT/T203-- 199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JT/T279-- 2004 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80-- 2004 路面标线涂料 JT/T281—2007 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457—2007 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JT/ T513—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网JT/ T514—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有纺土工织物JT/ T515—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模袋JT/ T516—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室 JT/ T517—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加筋带 JT/ T518—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膜JT/ T519—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JT/ T520—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JT/ T521—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排水板(带) JT/ T522—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 T523—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 T524—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纤维材料---钢纤维JT/ T525—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纤维材料---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JT/ T526—2004 路面沥青改性材料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JT/ T527—2004 路面沥青改性材料苯乙烯—丁二烯橡胶1502 (SBR1502) JT/ T528—2004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JT/ T529—200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 T530—2004 沥青路面坑槽冷拌修补材料--- SBS沥青液JT/ T531—2004 桥梁结构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Page 4 of 10JT/ T533—2004 沥青路面用木质素纤维 JT/ T534—2004 沥青路面用聚合物纤维 JT/ T535—2004 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 T536—2004 路桥用塑性体()沥青防水卷材 JT/ T537—2004 钢筋混凝土用阻锈剂JT/ T589—2004 水泥混凝土路面嵌缝密封材料JT/ T593—2004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JT/ T598—2004 塑料防眩板JT/ T599.1—2004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1部分:通则 JT/ T599.2—2004 公路用(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城市道路隧道,规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2部分:管箱JT/ T599.3—2004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3部分:管道JT/ T599.4—2004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4部分:防眩板 JT/ T600.1—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1部分:通则JT/ T600.2—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2部分:热塑性聚乙烯(PE) 粉末涂料及涂层JT/ T600.3—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3部分:热塑性聚氯乙烯(PVC) 粉末涂料及涂层JT/ T600.4—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4部分:热固性聚酯(Polyester) 粉末涂料及涂层JT/ T613—2004 路面车辙自动测定仪JT/ T614—2004 沥青老化烘箱JT/ T615—2004 沥青软化点仪JT/ T645.1—2005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1部分:水质JT/ T645.2—2005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2部分:处理系统技术要求JT/ T645.3—2005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3部分:处理系统操作管理要求 JT/ T647—2005公路绿化设计制图JT/ T653—2006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试验仪 JT/ T658—2006核子密湿度仪 JT/ T659—2006混凝土超声检测仪JT/ T674—2007 玻璃珠选形器 JJG(交通)073—2007 玻璃珠选形器JT/ T675—2007道路交通标线涂层湿膜厚度梳规JJG(交通)074—2007 道路交通标线涂层湿膜厚度梳规 JT/ T676—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平整度仪JJG(交通)075—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平整度仪 JT/ T677—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JJG(交通)076—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JT/ T678—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视频病害检测系统JJG(交通)077—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视频病害检测系统Page 5 of 10篇三:XXX隧道技术规范技术规范说明一、本项目的技术规范由《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第5篇技术规范和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自备,业主不提供)组成。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 重要性:隧道是交通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 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 必要性:快速畅通的交通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低等级公路已不适应 发展的需要,阻碍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 紧迫性:目前高速公路较少,与我国人口、经济 发展相比,太少。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为 了解决好路面交通的规划和修建,隧道工程在其 中显示着重要而紧急的作用。
公路工程
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地铁; ◆ 城市的发展,要求包括地下空间的开发; ◆ 各类市政设施的发展趋势——隧道管沟化。
十九世纪:城市桥梁 二十世纪:摩天大楼 二一世纪: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3、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
※ 前景: (3)、水利隧道 ◆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 ◆ 其他水利工程; ◆ 水电工程。
公路工程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1、隧道的概念
l 隧道通常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 l 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
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 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 2m2的洞室。”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2、在交通建设中的地位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1)、交通类隧道 ◆ 经济要发展,交通建设必先行; ◆ 交通标准不断提高; ◆ 国力增强,技术进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需要建 设更多,可以建设更多、标准更高的隧道。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3、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
※ 前景: (2)、城市隧道 ◆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采用快捷、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摘要:近几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这给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行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同时,盾构法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盾构机在盾构施工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施工挖掘施工过程中,利用外壳和衬砌支撑的方法来增强围岩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切削设备进行土体结构的挖掘施工,通过出土设施向外输送土渣,通过顶进装置沿着隧道设计轴线向前推进,并通过预制拼装管片和注浆工艺来完成隧道工程结构的施工。

盾构施工工序复杂,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做好各项防护工作,才能确保实际施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盾构施工;主要技术交通盾构法其本质就是利用盾构机进行挖掘施工,相对于以往老旧的施工方法,从根本上确保了挖掘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并有效的避免了挖掘隧道坍塌。

在实际应用中,盾构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开挖面、盾构机和衬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盾构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着,它是目前最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盾构施工概述1.1施工特性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合理应用,主要包括开挖施工、排土和衬砌。

与其他方式的施工方法相比,盾构法最显著的优势是造价较少,施工效率较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面塌陷,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盾构法运用到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可以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1]。

1.2施工原理盾构法在地铁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实际应用,不仅能够确保施工工作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管片支护。

在利用盾构法实施施工工作时,所涉及的施工工具主要有盾构机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土层结构的挖掘、衬砌、防水等诸多工序。

使用盾构法进行工程施工,需要施工人员确定具体的施工路段之后,采用明挖法进行路基结构的施工建造,在其内部设置盾构机,在挖掘一段距离之后,安装盾构反力设备,就能够产生外力支撑。

城市下穿隧道的优化设计

城市下穿隧道的优化设计

城市下穿隧道的优化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下穿隧道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设计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隧道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下穿隧道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城市下穿隧道;优化;缓解交通压力1引言城市快速通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且已被广泛认可。

其中,下穿隧道是一种重要的方式,目前我国城市下穿隧道的建设已经非常普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铁隧道: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地铁隧道是地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众多地铁线路,其中不少线路都采用了地下隧道的形式。

(2)道路隧道: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开始建设道路隧道,将道路交通从地面转移到地下。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众多道路隧道,如北京的东二环隧道、上海的南北高架隧道等。

(3)水利隧道: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少城市开始建设水利隧道,将水资源从远处引入城市。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众多水利隧道,如北京的南水北调隧道、广州的珠江新城隧道等。

总之,我国城市下穿隧道的建设已经非常普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加强。

2城市下穿隧道问题现状(1)建设成本高隧道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复杂工程,其建设成本往往比地面建设高出很多。

隧道建设需要先进行地质勘探,确定隧道的位置和长度,然后进行设计和规划,考虑到隧道的安全性、通行能力和环保要求。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高端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隧道掘进机、地质雷达等,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进度。

此外,隧道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社会影响,如噪音、震动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因此,隧道建设的成本往往比地面建设高出很多,但其带来的交通便利和经济效益也是不可替代的。

(2)道路线形设计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城市的隧道由于线形先天视区受限,视距不良,容易导致驾驶员产生不良的驾驶心理和行为,例如过度加速或急刹车等,这些行为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

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结构检测与鉴定标准
1. 检测范围: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的整个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等。

2. 检测方法:采用非破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如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线热像技术等。

3. 检测指标:
(1)混凝土结构: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裂缝、变形等情况,以及混凝土表面的腐蚀情况。

(2)支撑结构:检测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变形、裂缝等情况,以及支撑结构的材料疲劳情况。

(3)排水结构:检测排水系统的畅通情况,以及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 检测数据分析: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结构损伤程度、工程寿命等方面的评估。

5. 鉴定标准:根据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结合检测数据分析和实际情况,进行工程结构的鉴定,包括结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内容。


时,提出必要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一级市政隧道基础知识

一级市政隧道基础知识

15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交通隧道 6 人行地道
城市闹市区行人众多,而且与车辆混行,偶有不慎 便会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提高交通运送能力及减少交通 事故,除架设街心高架桥外,也可以修建人行地道和地 下立交车道。
16
隧道的概念及交通隧道简介
交通隧道 6 人行地道
青岛龙山 地下商业 街
17
隧道横断面
18
隧道横断面
(一)隧道净空
1.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
2.基本建筑限界 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和设备均不得侵入的轮廓线。
3.隧道建筑限界 包围“基本建筑限界”外邻的轮廓线。要比“基本建筑限界”大,留出空
间用于安装通讯信号、照明、电力(接触网)等设备。 4.直线隧道净空
“直线隧道净空”比“隧道建筑限界”稍大,除了满足限界要求外,考虑
整体式衬砌按照工程类比、不同围岩级别采用不同 的衬砌厚度。其形式有直墙式和曲墙式两种,而曲墙式 又分为有仰拱和无仰拱两种。
隧道衬砌构造
(一)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1)直墙式衬砌
拱脚
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好,
以垂直围岩压力为主而水平围
岩压力较小的情况。主要适用
于Ⅰ~Ⅲ级围岩,直墙式衬砌
由上部拱圈、两侧竖直边墙和
59
洞门Hale Waihona Puke 明洞(二)明洞60
洞门与明洞
(二)明洞
明洞一般修筑在隧道的进出口处,当遇到地质差且洞顶覆
53
洞门与明洞
(一)洞门
1)洞门的形式 ➢翼墙式(八字式)洞门
洞口地质较差(Ⅳ级及
以上围岩),山体纵向推力 较大时,在端墙式洞门的单 侧或双侧设置翼墙。
54
洞门与明洞

咨询工程师 公路(道路)隧道结构防火设计

咨询工程师 公路(道路)隧道结构防火设计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城市交通隧道一类隧道,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为( )。

A.2.0hB.1.5hC.3.0hD.不限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10.002.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耐火等级为( )。

A.二级B.一级C.三级D.四级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0.003.地面的重要设备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属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

A.三级B.一级C.二级D.四级正确答案:[C]用户答案:[C] 得分:10.004.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品等机动车的城市交通隧道,长6000m,为( )类隧道。

A.二类B.一类C.三类D.四类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0.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盾构隧道工程设计标准》(GB/T 51438-2021)中,管片衬砌的结构防火措施有哪些( )。

A.喷涂防火涂料B.安装防火板C.添加聚丙烯纤维D.设置烟道隔离层正确答案:[ABCD]用户答案:[ABCD] 得分:10.002.城市交通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

A.隧道内的交通组成B.隧道的用途C.自然条件D.隧道长度正确答案:[ABCD]用户答案:[ABD] 得分:3.00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1.对于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火灾升温曲线应采用RABT升温曲线。

Y.对N.错正确答案:[N]用户答案:[N] 得分:10.002.城市地下道路防火灾设计宜按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Y.对N.错正确答案:[Y]用户答案:[Y] 得分:10.003.城市地下道路、地下附属设备用房、地面风井、出入口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Y.对N.错正确答案:[Y]用户答案:[Y] 得分:10.004.隧道与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不用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Y.对N.错正确答案:[N]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隧道设计标准隧道是一种经过山头或大厦的地下通道,用于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可方便地穿过障碍物,并减少城市交通之间的麻烦。

在隧道的建造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确保其符合安全、经济、可持续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就是一个城市道路隧道设计的标准,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 隧道的布置隧道应该在既定城市规划和道路网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布置。

根据周围环境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建造位置和形式。

隧道的长度、线型和信号灯的位置应符合城市交通法规和标准。

2. 隧道通行能力隧道通行能力主要取决于设计的隧道类型,设计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车流量的大小和车辆类型,及设计的隧道长度和横断面等因素,计算出通行能力,以满足交通流量的需要。

3. 隧道的横断面隧道的横断面按照交通流量大小、车辆类型、运输方式等因素进行设计,确保其通行畅顺。

设计的隧道应有充足的安全通道、通风、照明等设施,供紧急情况和日常维修使用。

4. 隧道的结构形式隧道的结构形式最好选择刚性墙式或半刚性墙式结构,以保证隧道的坚固性和安全性。

隧道的顶、壁、底板及长边跨度等主要受力构件均需采用合适的材质和结构型式,确保其抗震、承载能力和防水性。

5. 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施工应根据隧道长度、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时间等因素进行安排。

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为了保证隧道的质量,应加强监控和在线检测等措施。

6. 隧道的照明和通风为了保证隧道内的交通安全,隧道应设置照明和通风系统。

设计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实现对整个隧道的亮度和照明均匀性的合理控制。

通风系统应有合适的排风量和进风方式,以减少车辆尾气的积聚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7. 隧道的车道和路肩设计隧道的车道和路肩宽度,应根据车流量、车速和车辆类型的不同,考虑足够的宽度。

为了防止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发生事故,应在隧道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路肩,提供紧急停车的空间。

8. 隧道的排水系统隧道排水系统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有效。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城市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和通行效率,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城市隧道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几何设计规范1. 隧道的线形设计要符合道路布局的要求,保证隧道能够与周围道路顺利连接。

2. 考虑到隧道的限高限宽要求,确定隧道的横断面尺寸,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3. 针对隧道的纵坡设计,要保证车辆上下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结构设计规范1. 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长度,确定隧道的结构类型,如喷射混凝土隧道、掘进隧道等。

2. 考虑到隧道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在结构设计中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3. 隧道的支护结构和排水系统要能够有效地对抗隧道周围的水和土压力。

三、通风设计规范1. 隧道内部要设置适当数量和位置的通风口,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车辆尾气的排放。

2. 考虑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应当设置必要的应急通风措施,以保障人员的安全转移和逃生。

四、照明设计规范1. 在隧道内部需要设置充足、合理的照明设施,以保障驾驶员的可视性和行车安全。

2. 考虑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需求量,应当合理设计照明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五、安全设施设计规范1.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设置明确的标志、标线和信号灯,引导驾驶员安全驶入或驶出隧道。

2. 合理设置急救设施和灭火装置,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火灾。

3. 在隧道内部设置安全告示牌和紧急电话,向驾驶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求助渠道。

六、环境保护规范1. 隧道设计中要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破坏。

2. 对隧道内部的废气处理和噪音控制要进行科学规划,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七、施工规范1. 隧道施工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确保隧道能够按时投入使用。

总之,城市隧道设计规范的出台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只有遵守这些规范,才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和有效通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城市道路隧道维护技术规程

城市道路隧道维护技术规程

城市道路隧道维护技术规程一、前言城市道路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车辆、行人等交通工具的通行任务。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必须对城市道路隧道进行维护保养。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隧道维护的目的、方法、周期、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维护目的1.保障交通安全。

城市道路隧道经常受到车辆、行人等交通工具的摩擦和碰撞,容易造成路面塌陷、沉降、裂缝等现象,如果不及时维护,将会威胁到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2.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城市道路隧道是城市交通的瓶颈,如果道路维护不及时,将会影响交通通行效率,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城市正常运行。

3.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城市道路隧道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密切相关,定期进行维护,可以有效的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修建成本。

三、维护方法1.巡视检查。

定期对城市道路隧道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清洗除尘。

定期清洗城市道路隧道,保持道路清洁,避免积水、积尘等对道路的影响。

3.路面修补。

对出现路面塌陷、沉降、裂缝等问题进行修补,保持道路平整。

4.隧道照明检修。

定期检查隧道照明设施,保证隧道照明正常。

5.隧道通风系统检修。

定期检查隧道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6.交通标志、标线的维护。

定期检查交通标志、标线的完整性,保证标志、标线清晰,避免影响交通安全。

四、维护周期城市道路隧道维护周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隧道的维护周期应该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在冬季、雨季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加强维护周期。

五、维护内容1.巡视检查。

定期巡视城市道路隧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包括:路面塌陷、沉降、裂缝、交通标志、标线、隧道照明以及通风系统等。

2.清洗除尘。

定期清洗城市道路隧道,保持道路清洁,避免积水、积尘等对道路的影响。

3.路面修补。

对出现路面塌陷、沉降、裂缝等问题进行修补,保持道路平整。

4.隧道照明检修。

定期检查隧道照明设施,保证隧道照明正常。

5.隧道通风系统检修。

两车道隧道标准尺寸

两车道隧道标准尺寸

两车道隧道标准尺寸随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隧道的建设和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作为交通运输重要节点的两车道隧道的标准尺寸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两车道隧道的定义、标准尺寸的制定原则以及标准尺寸的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1. 两车道隧道的定义两车道隧道指的是同时容纳两条车道的地下通道,以提供交通运输的便利。

它是城市交通系统中连接两个区域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分流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等优势。

2. 标准尺寸的制定原则制定两车道隧道的标准尺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安全原则:标准尺寸应保证隧道内车辆行驶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2)人性化原则:标准尺寸应使车辆行驶通畅,既要考虑到交通效率,也要兼顾驾驶员的舒适感受。

(3)经济合理性原则:标准尺寸要在满足安全和舒适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隧道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

3. 标准尺寸的具体要求(1)车道宽度:两车道隧道的每个车道应具备足够的宽度以容纳各类车辆行驶,一般要求每条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

(2)顶板高度:顶板高度是指隧道顶部到路面的垂直距离,通常要求顶板高度不小于4.5米,以确保足够的通行空间和避免车辆超高部分与隧道结构相碰撞。

(3)净高净宽:净高指隧道底部到隧道顶部的垂直距离,净宽指两车道隧道内部的水平宽度。

根据相关规定,两车道隧道的净高要求在5.5米以上,净宽一般不低于7米。

(4)人行通道:为保障行人安全和疏散需求,两车道隧道通常还需要设置人行通道。

人行通道的宽度要求不小于2.5米,以供行人顺利通行。

(5)排烟系统:两车道隧道作为封闭空间,需要设置排烟系统以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排烟系统的设计需满足相关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两车道隧道的标准尺寸是为了安全、舒适和高效地提供交通服务而设定的。

标准尺寸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安全原则、人性化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并满足车道宽度、顶板高度、净高净宽、人行通道以及排烟系统等具体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和建设,才能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为城市交通的畅通做出贡献。

城市隧道知识点总结

城市隧道知识点总结

城市隧道知识点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城市道路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难题。

因此隧道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隧道的定义、分类、建设和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一、城市隧道的定义城市隧道是指由城市道路系统中穿越山地、水域、建筑物等地质障碍物的隧道,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城市交通网的联系和通达性,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流量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等。

城市隧道分为地下隧道和水下隧道两种类型,根据地质条件和道路交通需求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类型。

二、城市隧道的分类1. 按用途划分城市隧道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交通隧道、供水隧道、排水隧道、通风隧道等。

交通隧道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用于行车交通,其中又可分为高速公路隧道、城市道路隧道等。

供水隧道主要用于向城市输送饮用水或工业用水,排水隧道用于排除城市雨水或污水,通风隧道用于城市地铁或地下设施的通风。

2. 按地质条件划分城市隧道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岩石隧道、软土隧道、水下隧道等。

岩石隧道多建于山区或临海地带,需要采用爆破、掘进等工艺;软土隧道多建于平原地带,需要处理地下水、地层沉陷等问题;水下隧道建设则需要考虑海底地质条件、水流等。

三、城市隧道的建设和设计1. 定位选址城市隧道建设前需要进行定位选址,需考虑地质条件、交通需求、周边环境等多个因素。

选址不当会导致后期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2. 地质勘探城市隧道建设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明确地下障碍物、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等,为隧道设计提供依据。

3. 设计选型城市隧道设计选型需要考虑隧道的用途、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同时还需要考虑通风、排水、消防等设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4. 施工工艺城市隧道施工需要选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如盾构法、钻爆法、开挖法等,根据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城市交通隧道

城市交通隧道

12 城市交通隧道12.1 一样规定1 城市交通隧道(以下简称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进行。

2 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及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3 一类隧道内繁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不该低于2.00h;二类不该低于1.50h;三类不该低于2.00h;四类隧道的耐火极限不限。

水底隧道的顶部应设置抗热冲击、耐高温的防火衬砌,其耐火极限应按相应隧道类别确定。

注:1 一、二类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RABT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的耐火极限应采用HC 标准升温曲线测试,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2 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和仅限人行或通行非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其耐火极限实验可采纳标准升温曲线和判定标准。

4 隧道内装修材料除嵌缝材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

5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1 水底隧道宜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距离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距离,宜为500~1500m;2 非水底隧道应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距离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距离,宜为200~500m;3 车行横通道应沿垂直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车行疏散通道应沿隧道长度方向在双孔中间设置,并应直通隧道外;4 车行横通道和车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该小于4.0m,净高度不该小于4.5m;5 隧道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方法。

6 一、二、三类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应按下列规定设置:1 隧道应设置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

人行横通道距离及隧道通向人行疏散通道的入口距离,宜为250~300m;2 人行疏散横通道应沿垂直双孔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

人行疏散通道应在双孔中间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并应直通隧道外;3 双孔隧道内的人行横通道可利用车行横通道;4 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该小于2.0m,净高度不该小于2.2m;5 隧道与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城市交通隧道国内外发生的隧道火灾均表明,隧道特殊的火灾环境对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而且火灾在短时间内就能对隧道设施造成很大的破坏。

有限的逃生和救援条件,要求对隧道采取与地面建筑不同的防火措施。

由于国家对地下铁道的防火设计要求已有标准,而管线隧道、电缆隧道的情况与城市交通隧道有一定差异,本章主要根据国内外隧道情况和相关标准,确定了城市交通隧道的通用防火技术要求。

12.1一般规定12.1.1城市交通隧道(以下简称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

【条文说明】12.1.1隧道的用途及交通组成、通风情况决定了隧道可燃物数量与种类、火灾的可能规模及其增长过程和火灾延续时间,影响隧道发生火灾时可能逃生的人员数量及其疏散设施的布置;隧道的环境条件和隧道长度等决定了消防救援和人员的逃生难易程度及隧道的防烟、排烟和通风方案;隧道的通风与排烟等因素又对隧道中的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影响很大。

因此,隧道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后,合理确定防火要求。

12.1.2单孔和双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和交通情况分为一、二、三、四类,并应符合表12.1.2的规定。

救援困难;2)不仅车载量更大,而且需通行运输危险材料的车辆,有时受条件限制还需采用单孔双向行车道,导致火灾规模增大,对隧道结构的破坏作用大;3)车流量日益增长,导致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增加。

本规范在进行隧道分类时,参考了日本《道路隧道紧急情况用设施设置基准及说明》和我国《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等标准,并适当做了简化,考虑的主要因素为隧道长度和通行车辆类型。

12.1.3隧道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二类隧道和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其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的测定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对于一、二类隧道,火灾升温曲线应采用本规范附录C第C.0.1条规定的RABT标准升温曲线,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00h和1.50h;对于通行机动车的三类隧道,火灾升温曲线应采用本规范附录C第C.0.1条规定的HC标准升温曲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2其他类别隧道承重结构体耐火极限的测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9978.1的规定;对于三类隧道,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对于四类,耐火极限不限。

【条文说明】12.1.3本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

隧道结构一旦受到破坏,特别是发生明塌时,其修复难度非常大,花费也大。

同时,火灾条件下的隧道结构安全,是保证火灾时灭火救援和火灾后隧道尽快修复使用的重要条件。

不同隧道可能的火灾规模与持续时间有所差异。

目前,各国以建筑构件为对象的标准耐火试验,均以ISO834的标准升温曲线(纤维质类)为基础,如BS476第20部分、DIN4102、AS1530和GB9978等。

该标准升温曲线以常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内的材料的燃烧特性为基础,模拟了地面开放空间火灾的发展状况,但这一模型不适用于石油化工工程中的有些火灾,也不适用于常见的隧道火灾。

隧道火灾是以碳氢火灾为主的混合火灾。

碳氢(HC)标准升温曲线的特点是所模拟的火灾在发展初期带有爆燃-热冲击现象,温度在最初5min之内可达到930℃左右,20min后稳定在1080℃左右。

这种升温曲线模拟了火灾在特定环境或高潜热值燃料燃烧的发展过程,在国际石化工业领域和隧道工程防火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过去,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研究来确定可能发生在隧道以及其它地下建筑中的火灾类型,特别是1990年前后欧洲开展的Eureka研究计划。

根据这些研究的成果,发展了一系列不同火灾类型的升温曲线。

其中,法国提出了改进的碳氢标准升温曲线、德国提出了RABT曲线、荷兰交通部与TNO实验室提出了RWS标准升温曲线,我国则以碳氢升温曲线为主。

在RABT曲线中,温度在5min之内就能快速升高到1200℃,在1200℃处持续90min,随后的30min内温度快速下降。

这种升温曲线能比较真实地模拟隧道内大型车辆火灾的发展过程:在相对封闭的隧道空间内因热量难以扩散而导致火灾初期升温快、有较强的热冲击,随后由于缺氧状态和灭火作用而快速降温。

火灾在最大热释放功率条件的持续时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此外,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受热后会由于内部产生高压水蒸气而导致表层受压,使混凝土发生爆裂。

结构荷载压力和混凝土含水率越高,发生爆裂的可能性也越大。

当混凝土的质量含水率大于3%时,受高温作用后肯定会发生爆裂现象。

当充分干燥的混凝土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时,混凝土内各种材料的结合水将会蒸发,从而使混凝土失去结合力而发生爆裂,最终会一层一层地穿透整个隧道的混凝土拱顶结构。

这种爆裂破坏会影响人员逃生,使增强钢筋暴露于高温中失去强度而致结构破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

对于水底隧道,这种结构性破坏很难进行修复。

因此,本条对内衬的耐火也做了相应规定。

为满足隧道防火设计需要,在本规范附录C中增加了有关隧道结构耐火试验方法的有关要求。

12.1.4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

服务于隧道的重要设备用房,主要包括隧道的通风与排烟机房、变电站、消防设备房。

其他地面附属用房,主要包括收费站、道口检查亭、管理用房等。

隧道内及地面保障隧道日常运行的各类设备用房、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以及消防救援专用口、临时避难间,在火灾情况下担负着灭火救援的重要作用,需确保这些用房的防火安全。

12.1.4隧道内的地下设备用房、风井和消防救援出入口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地面的重要设备用房、运营管理中心及其他地面附属用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2.1.5除嵌缝材料外,隧道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条文说明】12.1.5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控制和减小火灾烟气对人的毒性作用也是隧道防火面临的主要问题,要严格控制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发烟量,特别是可能产生大量毒性气体的材料。

12.1.6通行机动车的双孔隧道,其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底隧道宜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的间隔和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间隔宜为1000m-1500m;2非水底隊道应设置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

车行横通道的间隔和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间隔不宜大于1000m;3车行横通道应沿垂直隧道长度方向布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车行疏散通道应沿隧道长度方向布置在双孔中间,并应直通隧道外;4车行横通道和车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4.0m,净高度不应小于4.5m;5隧道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条文说明】12.1.6本条主要规定了不同隧道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1当隧道发生火灾时,下风向的车辆可继续向前方出口行驶,上风向的车辆则需要利用隧道辅助设施进行疏散。

一般,隧道内的车辆疏散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双孔隧道之间设置车行横通道,另一种是在双孔中间设置专用车行疏散通道。

相比较,前者工程量小、造价较低,在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后者可靠性更好、安全性高,但因造价高,在工程中应用不多。

双孔隧道之间的车行横通道、专用车行疏散通道不仅可用于隧道内车辆疏散,还可用于巡查、维修、救援及车辆转换行驶方向。

车行横通道间隔及隧道通向车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在本次修订时进行了适当调整,水底隧道由原规定的500m-1500m调整为1000m-1500m,非水底隧道由原规定的200m-500m调整为不宜大于1000m。

主要考虑到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受地质条件多样性的影响,城市隧道的施工方法较多,穿越江、河、湖泊等水底隧道常采用盾构法、沉管法施工,在隧道两管间设置车行横通道的工程风险非常大,可实施性不强;另一方面,城市隧道灭火救援晌应快、隧道内消防设施齐全,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隧道设计有多处进、出口匝道,事故时,车辆可利用匝道进行疏散。

此外,本条规定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如国家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和《欧洲道路隧道安全》等标准或技术文件。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山岭公路隧道的车行横通道间隔:车行横通道的设置间距可取750m,并不得大于1000m:长1000m-1500m的隧道宜设置1处,中、短隧道可不设;《欧洲道路隧道安全》规定,双管隧道之间车行横通道的间距为1500m;奥地利RVS9.281/9.282规定,车行横向连接通道的间距为1000m。

综上所述,本次修订适当加大了车行横通道的间隔。

2《公路隧道设计规班》JTGD70-2004对山岭公路隧道车行横通道的断面建筑限界规定,如图13所示。

城市交通隧道对通行车辆种类有严格的规定,如有些隧道只允许通行小型机动车、有些隧道禁止通行货车、有些是客货混用隧道。

横通道的断面建筑限界应与隧道通行车辆种类相适应,仅通行小型机动车或禁止通行大型货车的隧道横通道的断面建筑限界可适当降低。

图13 车行横通道的断面建筑限界(单位cm)3隧道与车行横通道或车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釆取防火分隔措施,是为防止火灾向相邻隧道或车行疏散通道蔓延。

防火分隔措施可采用耐火极限与相应结构耐火极限一致的防火门,防火门还要具有良好的密闭防烟性能。

12.1.7双孔隧道应设置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横通道的间隔和隧道通向人行疏散通道入口的间隔,宜为250m-300m;2人行疏散横通道应沿垂直双孔隧道长度方向布置,并应通向相邻隧道。

人行疏散通道应沿隧道长度方向布置在双孔中间,并应直通隧道外;3人行横通道可利用车行横通道;4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净高度不应小于2.1m;5隧道与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连通处,应釆取防火分隔措施,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条文说明】12.1.7本条规定了双孔隧道设置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的要求。

在隧道设计中,可以釆用多种逃生避难形式,如横通道、地下管廊、疏散专用道等。

釆用人行横通道和人行疏散通道进行疏散与逃生,是目前隧道中应用较为普遍的形式。

人行横通道是垂直于两孔隧道长度方向设置、连接相邻两孔隧道的通道,当两孔隧道中某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该隧道内的人员可以通过人行横通道疏散至相邻隧道。

人行疏散通道是设在两孔隧道中间或隧道路面下方、直通隧道外的通道,当隧道发生火灾时,隧道内的人员进入该通道进行逃生。

人行横通道与人行疏散通道相比,造价相对较低,且可以利用隧道内车行横通道。

设置人行横通道和人行疏散通道时,需符合以下原则:1人行横道道的间隔和隧道通向人行疏散通道的入口间隔,要能有效保证隧道内的人员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人行横通道或人行疏散通道。

根据荷兰及欧洲的一系列模拟实验,250m为隧道内的人员在初期火灾烟雾浓度未造成更大影响情况下的最大逃生距离。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QD70-2004规定了山岭公路隧道的人行横通道间隔:人行横通道的设置间距可取250m,并不大于500m.美国消防协会《公路隧道、桥梁及其他限行公路标准》NFPA502(2011年版}规定隧道应有应急出口,且间距不应大手300m;当隧道被耐火极限为2.00h以上的结构分隔,或隧道为双孔时,两孔间的横通道可以替代应急出口,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