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长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一、预习探究1谈话导入2003年,我国航空飞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从而,我们认识了一位英雄。

他是谁?那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上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吗?对,就是长城。

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17课长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谁来说一说,你对于长城有哪些了解。

3、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关于长城的图片,希望你对长城有更深刻的了解。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3、看了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课文,用心感受长城的魅力。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问问老师。

5、交流生字词,课件展示生字词。

二、合作交流1、生字词掌握好了,我们把这些词语殆尽课文,我们来接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并思考课文每一段都写了什么?2、汇报交流,每一段写了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远看近看奇迹联想三、品读体验:1、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师一个伟大的奇迹?下面就让我们细细的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和作者有同样的感受。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远看长城。

2、远看长城:师:远看长城像什么?(长龙)板书:长龙(1)课件展示可俄文第一句话: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指生读)(2)我们先看这个词“崇山峻岭”,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生回答)(3)那“蜿蜒盘旋”又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形态?(4)看,这就是崇山峻岭,这就是蜿蜒盘旋,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课件展示长城图)(5)齐读这两个词语(6)长城就是在这样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师:所以作者把这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就话。

(课件展示,远看长城羡慕过一条长龙。

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7)想不想看看这条长龙?(课件展示图片)看图片,说感受。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长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长城》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共3课时)一、教材分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达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十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二、总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课件、阅读资料袋搜集长城的相关资料。

第1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了解长城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长城图片,问这是什么以及让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 简介长城。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长城》教案 及流程图

《长城》教案 及流程图

《长城》教学设计揣骨疃小学中心校:李俊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

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

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四、学习策略及教法设计:本课将分层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组别进行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和点拨,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去游览了长城,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崇山峻岭、盘旋、高大坚固。

谁能用上1-2个词语说说长城的特点。

归纳:是呀,劳动人民能在崇山峻岭上修建这么长的建筑,而且这个建筑历经千年还是那么高大坚固,设计巧妙让人佩服,光是这些方面就已经让我们感到了长城是伟大的奇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长城,想想还有哪些方面说明了“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二、分层学习,协作交流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目标。

《长城》教案设计

《长城》教案设计

《长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2. 掌握长城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3. 熟悉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长城的历史演变;2. 长城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3. 长城的保护和修复;4.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长城的历史研究;2. 长城修复和保护的技术细节。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长城模型或图片资料;3. 长城保护和修复案例资料;4. 学生合作小组布置。

五、教学过程1. 开场引入:通过展示长城的照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长城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述长城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介绍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3. 知识拓展: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城相关主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小组呈现: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和互动。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展示长城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六、课堂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长城遗址或博物馆,深入了解长城的实际情况;2. 开展书写长城题材作文比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培训学生参与志愿者长城保护计划,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七、作业布置1. 阅读长城相关资料,准备小组研究报告;2. 完成长城修复方案设计,展示在班级讨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愿本教案设计对您备课有所帮助,祝教学顺利!。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长城》教案设计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

以此来感受长城设计之巧妙。

虽然我们没去过长城,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不由对他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从哪里可以看出修建长城的不易?4.小组讨论:为什么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小组交流。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呐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是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总结并用伟人的赞叹升华感情.六、知识拓展:课件出示29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激发探究兴趣。

建议射口 瞭望口成排的垛子城墙顶上: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简笔画的形式,理解长城的构造。

2. 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4图文结合,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边朗读边想象,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多少”“才”“凝结”等关键词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教学准备:课件一、猜谜引入,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1、师:同学们,想猜谜语吗?请猜猜我是谁吧!“我是世界遗产,我属于中国,我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

”生猜。

对了,今天我们继续去登长城。

板书课题:长城2、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长城,今天这节课,咱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登上长城,去一睹它的风采。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长 城》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长  城》教案及反思

第17课《长城》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课前准备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

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

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

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教学过程: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

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

(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

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人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

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长城》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 课《长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水平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重点】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不同观察点实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1、介绍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 7 0〜前4 7 6 )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实行拉修建。

所以能够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⑶ 从画面上能够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它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

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1、第三次看远景图:⑴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教案:《长城》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长城的历史背景和保护工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吗?”并给出正确答案。

2. 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如何建造以及其作用。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进行讲解。

3. 梳理知识: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重点了解长城的保护工作,例如政府的投入、志愿者的参与等。

4. 阅读理解:让学生读一篇有关长城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长城的保护意义。

5. 提高能力:给学生展示一幅长城的图片,并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长城的作文。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6. 总结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评。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并强调长城保护对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资源准备1. 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源2. 与长城相关的文章3. 学生作文展示的板书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作文,并修正优化。

2. 将作文分享给家人朋友,并介绍自己对长城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长城的历史和保护工作。

通过小组和个人的活动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长城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方面的讲解不够充分,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强调。

七、课堂延伸1. 深入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长城有关的话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如长城的制高点、长城上的文物等。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互联网等进行调查和整理,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

2. 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长城景区,亲身感受长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文化。

四年级语文《长城》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长城》说课稿

四年级语文《长城》说课稿四年级语文《长城》说课稿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知道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

2、如何直到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PPT视频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营造阅读期待。

课前3分钟长城简介视频观看(40分钟外)1、引言:长城,以它的雄伟壮丽吸引着千千万万中外游人,许多国际名人登临长城,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誉美之词。

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吧。

(课件)2、师:读了这些了不起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最想说什么?(生汇报)同学们,带着你的骄傲,带着你的自豪,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打开书17课,默读课文,拿着笔在文中找出类似上面对长城的评价的句子。

二、默读课文,提炼研读专题。

(探究点)1、(生找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奇迹!)(出示课件)(板书:气魄雄伟)师:大家找的真准确。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2、师:请同学们再仔细地的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长城气魄雄伟这个特点呢(出示课件)。

大家可以先按照老师白板上的要求,先自己勾画,再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8分钟)(教师指导)3、学生汇报。

三、研读课文,探究“奇迹”1、体会长城长,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可能汇报第一句也可能汇报第二句。

)情况A:学生汇报第一句。

师:作者远看长城,长城像什么?(一条长龙)(出示课件)远看,长城像长龙,长城真是长啊!(板书:远看长城长)长龙一样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谁来说说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生:崇山峻岭四年级语文《长城》说课稿2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

四年级语文上册17长城

四年级语文上册17长城
1.易写错的字:
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三)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气魄雄伟陡峭凝结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1.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把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话或词语概括出来,在把这些词语或句子联起来,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段:抓住“气魄雄伟”“伟大”引导学生读出精神抖擞、读出无比自豪。
走出文本,抒发情怀。学生读了课文,精神世界一定不能平静,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对着长城:a、说(喊)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b、面对长城这份世界遗产,你们想到了什么?
4、看远景图,指读思考: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四)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资料。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及相关资料。
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预习提纲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2)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作比较)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崇容易读成(cóng)
1.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2)易读错的字正音(崇):出示—认读—组词

《长城》教学设计2篇

《长城》教学设计2篇

《长城》教学设计《长城》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背景和历史,了解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分析和解读《长城》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3.让学生能够通过创作和表达,感受《长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和好奇心。

2.背景讲解:给学生介绍《长城》的背景,包括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及诗人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

3.阅读欣赏:带领学生一起朗读《长城》,并逐句解释和讲解一些难懂的词语和短语。

4.理解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筛选出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全班。

5.创作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长城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首相关的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并分享给同学。

6.反思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对长城的新认识和感悟。

教学方法:1.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展示关于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长城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导入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主题,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4.创作表达法:通过创作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长城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阅读欣赏环节中对《长城》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创作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质量和对长城理解的深度。

3.个人反思:评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总结能力。

教学资源:1.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长城》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3.学生创作的诗歌、散文或绘画作品。

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真实的长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城的宏伟和壮丽。

2.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设计和制作关于长城的展板或手抄报,展示给全校师生。

3.邀请长城研究专家或文化传承者来校进行长城文化讲座或交流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长城文化,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长城的文化影响3. 长城的保护与修复三、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 学生了解长城的文化影响3.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四、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把握长城的文化影响2. 学生了解长城的保护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形象,激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长城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15分钟)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向学生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长城修建的目的、时期和历史背景,以及长城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特点。

3. 学习长城的文化影响(2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文物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长城在文化上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如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

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学习长城的保护与修复(20分钟)介绍长城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并讲解长城修复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长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保护观念。

5. 拓展延伸(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长城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如长城的故事、长城的风景等。

6. 总结反思(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写一篇小结,总结学习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对长城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学生小组活动中的展示和讨论。

3. 学生的小结或问题回答。

七、教学资源1. 长城的图片、文物和视频素材。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并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感。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篇

17《长城》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7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生字:崇峻嘉峪瞭屯垒魄课后练习:1.长城真有气势呀,我要通过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

2.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一、课题:长城二、课型:精读课三、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教案

第二自然段:写长城高大坚固。

第二自然段:作者由眼前的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和聪明才智。

第四自然段:赞美长城的“伟大奇迹”。

四.提出不懂的问题,会的举手讲解,没解决的问题下节课小组讨论第二课时一·复习1·巩固识字2·齐读全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二·合作探究1·《一课一案》P69,T1(1)独学(2)对学(3)全班交流a.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b.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c.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2.《一课一案》P69,T23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4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三.小结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课时二、复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万里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她高大(),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和()。

2、给生字注音组词3、抄写课后生词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以上是我这篇课文的总体设计思想,好的教学设计,能使这堂课结构紧凑,知识广度、深度都有所提高,使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

《长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作者对长城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4. 让学生体会到长城的伟大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章中作者对长城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长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关于长城的文章——《长城》。

2. 阅读文章(10 分钟)-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让学生专注聆听。

3. 理解文章(15 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 问题例如: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描述长城的?他对长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作者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深入分析(10 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 学生思考问题:长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长城?5. 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查找更多关于长城的资料,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长城或其他历史文化遗址,亲身体验中国的历史文化。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长城》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作者对长城的描述和情感表达,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长城》教案设计

《长城》教案设计

《长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

2. 掌握长城的功能和意义。

3. 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部分的长城风格和特点。

4. 学会欣赏中国长城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长城的历史和建造过程是本课的重点,需要学生掌握。

2. 长城的功能和意义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导入新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了解长城的特点。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城的功能和意义,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发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习:通过教师介绍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功能和意义。

3. 深化: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不同部分的长城风格和特点,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长城的文化价值,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五、课堂练习1. 单项选择题:长城是中国古代为了防御外敌而修筑的巨大工程,其主要功能是()。

A. 防火防盗B. 防水防患C. 防御外敌D. 防止土地流失2. 简答题:请描述一下中国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过程。

3. 讨论题:你认为长城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何重要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更多关于长城的资料,并写一份长城的观后感。

3. 小组合作,设计一份长城模型,并在下节课展示。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庄镇2015---2016学年度第学期集体备课年级:三学科:语文主备人:郑秀峰执教人:使用时间:课题17.长城课时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表达能力;2、通过感知长城的气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整合学习法。

教学准备1.搜集整理有关长城的资料。

2.制作课件多媒体。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据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万里长城。

长城以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了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文明的万里长城。

板书课题:长城2.齐读课题。

3.长城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

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

(第一幅图)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

(第二幅图)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学习会认的字。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

(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四、自由读课文,你对长城有一个怎样的印象?用课文的一句话来回答。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刚才读这句子的时候比较关注哪个词语?(2 )理解什么叫奇迹吗?五、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出示第二幅图:(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小组学习,思考1.长城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

城台: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七、课堂小练习。

让学生画一画长城构造图。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

(PPT)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巩固习题一、我会归类(根据加粗字的读音将词语归类)答应应该反应应用应试应当yīng()yìng()数字数不清无数数一数数量数学shǔ()shù()二、错别字门诊(把错别字用“”画出来,改在括号里)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1、这一断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竖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2、诚墙顶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批马可以并行。

()()()3、这样气魂雄伟的公程,在世界厉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找朋友(把能够搭配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高大的条石巨大的奇迹伟大的形象雄伟的山岭弯曲的小路陡峭的工程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四、下列词语和“看”有关,请你补充完整俯___游___了___欣___仰___其中_____表示从高处往下看,_______表示站在高处往远处看。

五、课文内容我熟悉(根据课文填空)1、远看长城,它像_______,在______之间。

这个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长城_________的特点。

蜿蜒本义指_________。

2、本文按观察顺序,先写_______,再写_______,然后写长城是_______,最后指出长城是_________。

检测习题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 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公里,所以又称_______________.2 作者远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近看长城,突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

3课文第4自然段起__________的作用。

A总结全文B联想升华二、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_______________,是用_______________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__________,像很宽的马路,_____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撩望口和射口,供()撩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__________,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1 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并按原文填空。

2 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长城__________的特点。

3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中“不过”的意思是()A 不到,仅仅。

说明长城离北京很近B 只是。

说明长城离北京得有一百多里。

板书设计17.长城远景:像一条长龙城墙------很宽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历史地位:伟大奇迹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