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类岗位)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类岗位)事业单位考试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中,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主导标志作为综合自然区划依据。
此方法叫()。
A、叠置法B、主导标志法C、景观制图法D、聚类分析法【参考答案】B2. 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说明处罚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裁量基准适用情况以及对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是否采纳等内容,增强()。
A、逻辑性B、释法性C、说理性D、全面性【参考答案】C3. ()是行文制度的核心。
4. 某甲不幸因病亡故,留有遗产十万。
某乙(某甲之独子,年四十,某公司经理)念母养育之恩,对母以书面形式言明父之遗产悉供母亲养老之用,不取分文。
某乙放弃继承权的行为属于()。
5.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参考答案】C6. 首次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时间是()。
A、2003 年B、2005 年C、2004 年D、2006 年【参考答案】A7.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参考答案】D8. 我们可以将在北京熬运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技术,通过政府_______,企业参与的方式,推广到西部地区,解决农牧民生活用能问题,保护西部生态环境。
A.引导B.指导C.领导D.管理【参考答案】A10. 青藏铁路穿过的真正冻土区约有 400 千米。
在这 400 千米中,属于较不稳定、不稳定的冻土区不会超过 190千米,其中极不稳定的冻土区在 100 千米之内。
对于这段文字所说明的内容,用表示较不稳定和不稳定的冻土区,用表示极不稳定的冻土区,余下的用表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准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历史背景我国领导的我国人民会议于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在此前,我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战乱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疾苦深重。
新我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内涵和要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要求坚持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要求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行党的基本路线,形成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政治秩序。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准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要看是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优越性,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看是否充分发挥了人民的主人翁作用,是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
再次,要看是否充分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还要看是否充分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否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我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准是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取得了全社会的积极认同和支持。
5. 总结和回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重点3

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BCD)
A. 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向社会主义的 中介和桥梁 B. 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 D.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 社会
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 着我国
(A B C D)
A.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结束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 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D.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C )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1、“文化大革命”以后完成党的 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
( A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拨乱反正 C. 改革开放 D. “两个凡是”
12、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大讨论,强调的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情况 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 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 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实施, 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为了加紧民主政治建设,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中 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 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3、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积 极成果有
(A B C D)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 发表 C.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D. 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
4、1959—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发 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有
A. 深圳经济特区 B. 珠海经济特区 C. 汕头经济特区 D. 厦门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1、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
据统计,在国民收入结构上,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这三种经济合计占国民收入的92.9%。
上述情况表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2、1956年底,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7 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 年增长128.3 %,居民消费水平比1952年高30 %。
3、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与保障。
4、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已经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
针对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片面强调生产力,列宁则预言,在东方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
近代史复习题 第八章(含答案)

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对我国过渡时期的国家性质、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C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体系 D前资本主义体系4.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转向()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5.建国初期我国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6.为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是建立了()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 D国营经济7.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没收富农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8.1951~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行贿、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C反贪污、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9.195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A土地革命总路线B过渡时期总路线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小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1.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方式是()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1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A“四马分肥” B定息 C核价收购 D无偿没收14.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 B农业合作化C公私合营 D生产责任制15.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最初设想是在()A民主革命时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文化大革命时期1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A 1949年B 1952年C 1956年D 1957年1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的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18.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命的生理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的开始19.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过渡时期总路线20.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下)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新课内容呈现:结合课本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阐述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过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实例,让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在我国各个领域的体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知识层面达到全面提升。
3.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挑战,以及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理论阐述: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及其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体现。
2.问答题:让学生回答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过程、成果和挑战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分析题:提供一段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及其作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采取以下措施:
1.回顾重点: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过程、成果和挑战。
4.部分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教师需通过生动案例和实证数据,激发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阶段的中心任务是( )A.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力量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C.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D.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正确答案:B解析: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故B 项正确。
ACD项是在坚持这个中心任务的前提下,党和政府具体要做的工作。
知识模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950年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在这次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正确答案:C解析:我党在不同的时期,对待富农的政策是不一样的:土地革命时期,限制富农;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财产;建国初期,保存富农经济;三大改造时期,消灭富农经济。
故C项正确。
知识模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A.三查运动B.三反运动C.五反运动D.四清运动正确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面对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的新情况,党和政府教育广大干部和党员必须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接管城市的考验和生活环境变化的考验。
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三反”运动。
这一运动是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旨在惩治腐败,拒腐防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故B项正确。
知识模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中,规模最大、进行最好的是(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改B.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C.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D.建国初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改正确答案:D解析: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和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和标志篇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时间和标志:1956年底,国家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扩展资料:
成就激励斗志,历史昭示真理。
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再一次深刻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就一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篇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最主
要标志为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从 1949 年到 1956
年的 7 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2课 第2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题纲

议题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过渡时期1.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国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1.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2.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
四、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必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3.意义(1)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某些经济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恰恰相反,它正是这一规律在革命发展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必然体现。
它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少数国家取胜、然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胜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使整个世界能更快地顺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知识竞答题库 -选择题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知识竞答题库 -选择题1.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开幕词是(C)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论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B)年A.1953B.1954C.1956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首先发表于下列哪种报纸上(B)A.人民日报B.光明日报C.文汇报D.解放军报4.实现(B),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四个现代化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A)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国家强大、民族振兴C.经济发展、社会和谐6.(A)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民族振兴C.富国强兵7.(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A.发展经济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发展生产8.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C)A.《宪法》B.《刑法》C.《婚烟法》D.《土地改革法》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10.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A)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立1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B),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新青年》B.《青年杂志》C.《青春》12.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A)。
A.瑞金B.兴国C.延安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于(B)A.大跃进时期B.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4.第(A)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过渡】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B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社会主义改造】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2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5、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2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020年“四史”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四史”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2020年“四史”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四史”分别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 ( )是党的根本宗旨。
[单选题] *A.以人为本B.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答案)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单选题] *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正确答案)C.社会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 *A.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B.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确答案)C.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D.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5.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单选题]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正确答案)D.合作社经济6. 新中国开始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单选题]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正确答案)7.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单选题]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正确答案)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8. 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单选题] *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正确答案)9.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单选题] *A.改革B.创新(正确答案)C.开放D.科技10.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单选题] *A.人民当家作主(正确答案)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和压迫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1. 1978年,()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体现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
政治领域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阶级方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亿万人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已经成为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新教材高中政治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设计(2)部编版必修1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
理解:(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3)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4)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能力目标】能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过程,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本课学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党的八大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的规定,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2)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一)引入新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何去何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二)讲授新课探究与分享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面对这一矛盾,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面两个观点的认识。
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毛思邓理三个代表重要概论(试题及答案)

活方式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开放
1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正确处理(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做到实事求是?
42.简述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两个步骤及其相互关系。
42.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走;一、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谶纬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二、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领导中国的革命。只有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才深刻结识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结识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培养新型农民。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A.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B.和平与发展的观点
C.世界多极化的观点 D.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27.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其重点是( )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定理想信念
C.健全民主集中制 D.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标志是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阶级。
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制度基本被消灭。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第二,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人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足具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表明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的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清除出中国,官僚资产阶级以消灭地主和富农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也改造了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领导阶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变成社会主义的基本劳动者,知识界也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原因是因为邓小平认为当时的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站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大发达的中国就能搞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一方面中国可以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只是为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经过社会生产力极大的发展是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
那么我们最后再来看一下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
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通过苏联新宪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苏联:1936年召开的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
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中国: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已经建立,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
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