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理论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
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
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
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2)加速转变模式。
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3)延迟转变模式。
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4)改变的延迟模式。
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3)诺特斯坦的三阶段、三类型模型。 在汤普森的文章发表16年之后, 即1945年, 诺特斯坦又对他的文章的思想给予了极大的 关注, 发表了《人口--长远观点》,并将汤 普森所划分的A、B、C三类增长模式分别命名。 诺特斯坦称A 模式为早期下降,B 模式为转 变增长,C模式为高增长潜力。 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 ) 这一术语也随之诞生。诺特斯坦将空间上三 种模式拼接为时间上依次发生的转变阶段, 那么正是一个国家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即从潜在的高增长 走向早期下降)的时期是人口快速增长(即转 变增长)时期。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其 评价
人口转变论大发展的主要动向是继续分析人口转变的 内在动因,继续探讨其区域适应性,并预测世界人口转变 趋势。
1、关于人口转变内在动因的争论 在1980年,西方人口转变论的主流仍然把经济发展看 作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决定性动因。 然而,人口转变论的社会文化论者不同意经济论观点。 列思泰赫在《论人类再生产的社会控制》和《西欧一个世 纪的人口与文化变迁》中一再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伊斯 特林等人的《生育率革命》也显示出把分析生育率下降的 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合并的企图,特别是他们把生育率控 制成本分成货币、时间和精神制约,并强调现代化发展的 影响。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出生 率水平大大高于死亡率水平的话, 人口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增长就会 被削弱。显然,他们认为低收入经 济地区应当控制人口增长。他们的 理论模型基本上继承了人口转变轮 的优点和缺点。
(4)金德博格的四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出生率和 死亡率都很高,死亡率波 动极大。 第二阶段,死亡率开 始下降,但出生率保持在 原有水平,二者差距扩大,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增高。 第三阶段,死亡率继 续下降,但速度放缓,出 生率同样下降,人口自然 增长率仍然保持在很高的 水平。 第四阶段,出生率和 死亡率达到均衡,进一步 降低死亡率越来越难,出 生率也很低,人口自然增 长率又一次接近零。
人口转变理论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其 评价
人口转变论大发展的主要动向是继续分析人口转变的 内在动因,继续探讨其区域适应性,并预测世界人口转变 趋势。
1、关于人口转变内在动因的争论 在1980年,西方人口转变论的主流仍然把经济发展看 作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的决定性动因。 然而,人口转变论的社会文化论者不同意经济论观点。 列思泰赫在《论人类再生产的社会控制》和《西欧一个世 纪的人口与文化变迁》中一再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伊斯 特林等人的《生育率革命》也显示出把分析生育率下降的 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合并的企图,特别是他们把生育率控 制成本分成货币、时间和精神制约,并强调现代化发展的 影响。
人 口 转 变 理 论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理论(按不同阶段划分)
三、20世纪末叶西方人口转变论的新动向及 其评价
四、中国家的意 义》
一、人口转变的基本概念
人口再生产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 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 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人口转变(demographic transition ) 这一术语也随之诞生。诺特斯坦将空间上三 种模式拼接为时间上依次发生的转变阶段, 那么正是一个国家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即从潜在的高增长 走向早期下降)的时期是人口快速增长(即转 变增长)时期。
原始型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或者转变增长尚未开始的人口。 传统型是处于转变中的人口。 现代型是已经完成转变的人口。
核心论点是,人口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密切 相关,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和死亡率都从传统社 会的高水平向现代社会的低水平转变。在这一转变期间, 死亡率比生育率先下降,形成人口的高增长。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人口转变理论
原始型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或者转变增长尚未开始的人口。 传统型是处于转变中的人口。 现代型是已经完成转变的人口。
人口转变是指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 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曾 长率)的过渡。
二、人口转变理论
产生背景:人口转变理论为美国人口学家汤姆逊于 1929年首先提出,法国人口学家兰德里加以补充,后又为 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全面发展为一套人口理论。其产生 背景是为了对西欧、北美的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下降的历 史过程加以描述和解释,同时亦可用于对发展中国家人口 发展趋势的预测。
五、《人口转变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 义》
一、人口转变的基本概念
人口再生产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 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 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人口的出 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三者不同的组合型式。因此,人口再生产 类型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的变化所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 个基本要素。
第三,影响人口转变,尤其是生育率转变的因素是多 元的,复杂的,不仅有各种经济因素,而且还有许多非经 济因素在起作用。
第四,人口研究的实践证明,人口转变论上述原理对 分析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预测未来趋势,是有用的理 论工具
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综述
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综述一、人口转变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的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总的来说人口转变就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由原始传统型经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化的过渡。
1968年7月,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经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在《世纪转换之际的世界人口》的报告中,根据当时世界人口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变动的实际情况,运用平均预期寿命和总和生育率指标划分和测定了人口转变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口转变发生之前的阶段,其特点是高死亡率(25‰)、高出生率(35‰)和低人口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不足45岁,总和生育率高于6。
第二阶段是人口转变的起步阶段,其特点是人口死亡率的大幅下降,而出生率却维持现状,甚至略有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第三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关键阶段,其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死亡率降至15‰左右,自然增长率达到降低水平,人口在生产趋于零增长或负增长。
第四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完成阶段,其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当,平均预期寿命高于65岁,总的生育率低于3。
人口转型图式二、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理论是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规律的总结。
人口转变理论以出生率和死亡率、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出生率下降的速度、移民的数量为最基本的因素来考察,力图解释人口转变的原因与动力,由此产生了死亡率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转变理论。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人口的增长美国学者一项题为“20世纪改进的死亡率能使多少人活下来”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世界死亡率的全面下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人口预期寿命大大提高,婴儿的存活率提升,超过生育年龄的人数增加。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生命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 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h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宜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髙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一-自我发展的愿望一-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中国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她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在生产的内在联系。
1949年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经历了从自然增殖到自觉控制生育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口死亡率开始明显下降,很快降至10‰以下,实现了第一阶段的人口转变。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35‰之上,人口迅速增长。
导致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由于中国距离高死亡率的时代太近了,有着对高死亡率、特别是婴儿高死亡率的记忆。
二是中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使男性劳动力依然是家庭的重要资源。
三是政府的人口政策鼓励多育。
因为人口再生产惯性和再生产高低峰的周期重复性,所以尽管我国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高出生率仍然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采取自觉控制生育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很快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状态,人口向第三阶段转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出现了明显的生育率转变,它带动了中国人口转变。
中国人口转变发生在中国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即在人均国民收入300美元左右,而西方学者界定的人口加速转变的临界值为人均国名收入800美元,二者相差较大。
中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率迅速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69年的5.7下降到1979年的2.7,下降了50%以上。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理论是一种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预测人口变化模式的形式化框架。
它是
一种近代人口学中发展起来的有趣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人口统计、分析、预测计划等工作中。
人口转变理论主要涉及五个基本阶段的变化:繁殖生育成熟期、凝聚期、生育
衰退期、增加期和减少期。
这五个阶段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年龄结构的定义和发展。
繁殖与生育成熟期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基础期,其特点就是性状平衡,即
女性出生率男性出生率基本相当。
凝聚阶段只是暂时的,这个期间人口总量下降而出生率却有所上升,这通常是由于难民流动或危机所致。
生育衰退期出生率在持续下降,人口数量随之下降。
在增加期,大多数国家出生率处于稳定水平,但人口数量仍在增长,因为处于较年轻的年龄段人口增加得比处于较大阶段的人口更多。
减少期是实际人口减少的结果,其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衡,这是由于人口的衰老和移民导致的。
人口转变理论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基本原理在于,根据一
个地区的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其人口增长的趋势,并指导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社会安排和发展规划,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口变化的预期目标。
同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人口结构,也有助于优化政策结构,应对实际人群属性变化,从而使社会和环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第11讲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
如果维持目前的计生政策,总和生育率继续 保持低位整理态势,中国的人口增长始终长 期低于生育更替水平,那么到21世纪30年 代,中国总人口绝对数量将会开始负增长。 目前,在上海等特大城市,老龄化进程异常 迅猛,社会保障压力巨大,户籍人口负增长 的态势已经持续近十年,这和上海户籍人口 的总和生育率太低是有直接关系的。
13
三、印度的失控型人口转变模式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但其缺乏有效的人口 控制手段,人口高速增长,2045年将超过中国。
前瞻性。早在现代化刚刚起步之时,印度政府就认识到 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1952年就开始推行家庭 计划,成为最早提出人口控制政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第 三世界国家之一。 滞后性。政府的远见卓识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伴 随20世纪70年代政府有关强迫国民节育政策的出台,印 度的人口转变进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该项政策引 起了国民的强烈反对,致使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独 立以来始终徘徊在20‰左右,减缓了其人口转变进程。 失控性。其主要表现在新生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和避孕 措施不力,结果不但确保生育率下降政策不能得到落实, 人口反而急剧增长。
第11章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 发展
1
人口转变和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人口 的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的不同状况为标志的, 人口从低级到高级阶段转变的过程。
2
人口转变理论也称人口过渡论或人口演变论,是产 生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盛行于西方的一种人 口理论。人口转变论通过对西欧多数国家的人口出 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历史资料的分析,以人口发展 过程及其演变的主要阶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口统 计资料所提供的事实,对人口发展必然经历的不同 阶段作出描述性的分析和说明,以此来论证当前不 同国家人口发展的特征和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人 口转变论第一次说明了自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时代以 来经济学家一直探讨的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式一种因 果关系或者是互利关系,为当代世界人口学界普遍 认同的最重要的人口理论之一。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内容摘要:对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始于近代,目前在社会学和人口学关于人口转变的理论存在着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
但当加入民族国家的概念考察某一时段某一国家的人口变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四个因素:一、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二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三、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四、移民的数量。
本文回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详细阐述我国人口变化的种种特征以及探讨深层次原因,预测我国未来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人口红利等等。
关键词:人口转变、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寿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中国作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
一、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翻开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它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西汉时人口为5959万多人,到1949年全国人口已达5.42亿的规模,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24.36亿的22.2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基本保障,加上城乡医疗卫生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经制约人口增长的战乱、饥饿、疾病等因素的作用大为削弱,导致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则大幅度上升。
194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为2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到1957年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0.8‰和23.23‰。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到1957年时,全国的人口已增至6.47亿,建国后的8年间人口净增了10,486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
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转变——理论与现实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人口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和人口结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理论指导的因素,也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
人口增长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人口爆炸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了资源增长率,导致生活条件恶劣和社会不稳定。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依然较快。
人口负增长是当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由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均寿命延长,一些国家的人口已经开始出现萎缩。
这种趋势在欧洲国家尤为明显,例如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他们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减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过去,人口结构主要由年龄和性别组成,但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结构趋于多元化。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社会养老、卫生保健等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导致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人口转变受到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人口趋势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时,人口负增长率往往会增加,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人均寿命提高,死亡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
政府的政策也会对人口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数量,一些国家则通过吸引外来移民来促进人口增长。
然而,人口趋势和人口转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例如,全球性的疫情爆发可能会对人口增长和结构产生严重影响。
另外,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也会对人口转变产生重要作用。
人们的教育水平、就业机会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影响人口转变的方向和速度。
人口转变的四个理论
一、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963年,戴维斯提出人口变迁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首先的问题是:死亡率的下降给个人带来了什么?他认为婴儿和儿童死亡率的降低提高了孩子的成活率,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活到成年,这给家庭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人们开始对死亡率下降这一变迁作出反响,即通过感受到的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第一个反响是通过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增加资源,这是一种非人口型的反响,第二个反响是人口型的反响,人口增长导致一些家庭成员迁移到别处,这种反响的意义体现在死亡率下降后的第二代人身上,他们有机会避免父辈经历过的大家庭问题,体验经济改善的种种好处,这种改变的动机是为了子女们能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逐渐下降。
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清楚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改变,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
二、子女价值理论该理论从原因层面解释了死亡率下降的层面上生育率的下降,诺特斯坦认为,死亡率的下降最终改变了人们对子女价值的看法,由此减少了生育率。
1953年,诺特斯坦指出,传统社会的高死亡率必然导致人类为了确保人口的生存而采取高出生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但死亡率的降低改变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由于工业社会子女经济价值的降低和养育成本的提高,削弱了养育子女的动机,人们乐于接受控制生育的思想,因此养育子女的动机的变化是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70年代,弗瑞德曼提出子女价值的概念,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子女价值的异同,由此理解生育率的异同。
他认为,人们的生育意愿植根于社会基本系统中,对子女价值的认识建立在下面九个方面:1.如何认识社会的连续性传统和保障;2.如何认识成为子女的满意程度;3.对角色动机的认识;4.对幸福爱情的认识;5.对生育子女目标和动机的认识;6.对子女社会地位的看法;7.对养育子女外在因素的看法;8.对养育子女成本的看法;9.养育子女的决策。
人口转变理论
问题:人口转变理论综述答:人口转变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过渡。
人口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人口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一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下面介绍几种人口学家的人口转变理论:一、欧姆兰提出的“流行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用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行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发生作用的,这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行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行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以西方社会近200年来的流行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行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二、戴维斯提出的“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1、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首次把宏观上的社会人口变迁与微观的个人日常生活变迁联系在一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方式的转变。
前工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它意味着由抗衡高死亡率的多育生活方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生活方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人口转变与反响理论,目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生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人的生活变化---自我发展的愿望---和人口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人对人口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自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一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水平。
3、戴维斯认为,人们通过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人口压力,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二三十年生育率便会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转变理论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有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即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期间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人口理论就是针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人口转变理论包括死亡率和流行病转变理论、生育率转变理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和人口转变的现代理论等。
一、死亡率转变理论
1、死亡率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
死亡率的下降是人口转变的第一阶段,研究表明人口的增长应该归功于20世纪早期死亡率的下降。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直到20世纪早期,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统计资料来精确地描述威胁人类死亡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当今社会,原始意义上的高死亡率现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过去,人口再生产步入已经能控制高死亡率的阶段。
2、死亡率下降与流行病转变理论。
欧姆兰提出流行病转变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
五个基本命题:(1)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的基本要素
(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
到人为疾病增加的过程
(3)流行病转变的过程对不同的群体功效是不同的
(4)对于欧洲来说,流行病的转变主要是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的提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医药水平的提高
(5)流行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
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方模式。
以西方近200年来流行病转变为代表,随着环境的
改善,流行病逐渐减少,存活率上升,儿童女性群体尤为突出
(2)加速转变模式。
以日本、东欧和苏联为代表,流行病转变开始晚但
转变时间少,人工流产成为节制生育的主要手段
(3)延迟转变模式。
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死亡率下降时间晚,生
育率水平高,人口爆炸式增长
(4)改变的延迟模式。
以中国台湾、新加坡为代表,政府号召节制生育行为,生育率迅速下降
3、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1)本质上得益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
(2)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能否使所有的阶层人受益
(3)人类对于各种死因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的提高
死亡率的下降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的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学进步能够平等的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持续下降。
二、生育率转变理论
1、人口变迁与反响理论
该理论揭示了生育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的关系。
儿童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提高了
其存活率,同时也给家庭资源带来压力,随即对死亡率下降这一人口变迁做出反响:努力工作或者迁移别处。
而真正意义的反响作用在第二代,为了体验种种好处,避免父辈的种种问题,死亡率下降后的30年生育率也会下降。
2、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死亡率的下降改变了人民=们对子女价值的看法。
由于子女经济价值的降低和养育成本的提高,削弱了养育子女的动机,人们乐于接受控制生育的观念。
因此养育子女动机的变化是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代际财富流”流动决定了人们的生育数量。
随着生产力转变,现代夫妻已经认识到过多生育子女不仅是一种经济负担,同时也是一种感情负担,长辈在子女身上获得财富远小于在子女身上的付出。
社会互动通过大众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播了各种避孕技术,普及了计划生育的理念,在婚前或者生育之前就已经发挥作用了。
三、迁移转变理论
泽林斯基提出人口迁移转变理论,针对不同的国际人口迁移格局,将迁移活动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工业化的人口迁移,此时人口再生产模式是高水平的平衡,人口增长呈小规模、自发的、近距离的特点
第二阶段为早期人口转变社会,死亡率下降,生育率居高不下,自然增长率提高。
人口迁移主要通过城市化运动和国际人口迁移完成
第三阶段为人口转变后期,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趋缓,城市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际人口迁移衰弱
第四阶段为人口转变完成阶段,人口增长达到低水平平衡,城乡迁移仍继续,但相对量减少,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人口迁移是主要的方式
第五阶段为高度发达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替代了一部分人口流动,人口迁移减少
当然此理论主要是总结了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过程的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差异
四、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念
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口转变的根本原因。
这一理论假设人口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成果或者附属品,讨论人口转变的现代化条件以及发达中国家人口转变经验的普遍意义。
1、人口转变与现代化互为因果。
生育率的下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发展使生育率的下降得以持续和稳定,并最终完成人口转变。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和现代化难题。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教育普及率低、婴儿死亡率高等问题,对于其发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政府政策控制生育率,不能盲目乐观的投入人口转变的自然到来。
局限性:人口分析框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二元性,人口转变理论还没有能力在国家层次上精确地预测死亡或生育水平及生育率开始下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