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_2015
联合降压是SPC好,还是自由联合好
制剂众多 目前市售的A+C的SPC很 多,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缬 沙坦,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等。其中氨氯地 平/培哚普利已经于近期被纳入医保基药一 般范围,基层患者可以报销。在A+C组合 的诸多制剂中,国外报道认为奥美沙坦酯 和氨氯地平组成的SPC最为优秀,其降压 作用强大,甚至可以控制相当一部分的难 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选择自由联合的情况 无相应的SPC:由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 合组成的C+D方案在临床上也具有其特殊 优势,但由于没有C+D的SPC,临床医师就 必须通过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相应的长 效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使用,寻找到适 合个体化特性的药物组合。C+D方案适用 于①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因利尿剂 降压的特点是主要降低收缩压,而对舒张压 降低作用不太明显,避免了收缩压下降伴随 的舒张压过度降低。②高盐敏感性高血压: 因利尿剂是排钠限盐的优先用药,而钙拮抗 剂有利于对抗钠盐介导的细胞内离子改变与 升压反应,还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 率,降低肾血管阻力,产生排钠利尿作用。 ③防治脑卒中:长效钙拮抗剂是具有扩张血 管和负性肌力作用,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 减少末梢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同时并不减少 冠状动脉、脑和肾血管的血流量,降压作用 强、起效快,几乎被所有的高血压指南所推 荐为一线降压药。联合噻嗪样利尿剂吲达帕 胺,降压作用更大,且无代谢紊乱风险。很 多循证医学资料证实,C+D可显著降低心 脑血管事件,特别是降低脑卒中风险。 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当高危高血压患 者出现诸如慢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单 纯依靠A+D或者A+C的SPC治疗方案也许 不能完全解决某些合并症的需要,使用3种 或者3种以上的单药联合。 难治性高血压:当高血压患者使用常用 的A+D或者A+C的SPC治疗方案还不能控制 血压达标者,宜增加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 此外,在使用SPC治疗的高血压患 者中如果出现对于其中某个药物过敏或 者不敏感的情况,同样需要改为自由联 合的方法。■ (发稿编辑:刘晓梅)
心血管和肾科团队知识比赛题库
根据中国内地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调查协作组发布的数据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 者的微量/大量白蛋白尿检出率高达:
安博维更强阻断更强降压,下面哪些特性是正确的:
JNC8强烈推荐,60岁及以上的普通人群,血压目标值为:
MAU的治疗和策略,描述错误的是:
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以下哪项属于高危组:
反复有低血糖发作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RAPiHD之中度高血压研究中对于中度高血压患者,安博诺®固定复方制剂比单药治疗 更快降压,达标率超过___:
RAPiHD之重度高血压研究中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 联合治疗组降压更快,治疗第一 周即可有效降低收缩压达___: 安博诺®降压持久平稳,收缩压谷峰比值(T/P值)达到___: 以下哪些选项符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以下哪些选项对局部RAS及其意义的表述是正确的? 以下哪些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RAAS特征? 以下哪些选项是利尿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机制? 以下哪些指南高血压指南推荐联合治疗方案?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主要表现为___: 以下哪些是老年高血压阻力型血管重构的特征? 以下哪些选项是安博诺2016年老年领先战役中聚焦的科室? 以下哪些选项是安博诺2016年老年领先战役推广策略? 以下哪些是安博诺2016年老年领先战役的目标医院类型? 以下哪些是在推广使医生将单片联合制剂安博诺作为老年患者高血压的优选药物过 程中会遇到的障碍? 以下哪些会议启动了网络端口作为参会方式? 血压大家谈的会议形式为? 以下哪些选项是针对社区目标医院的项目? 天天向上网络平台的会议形式为? IDNT研究显示,安博维比氨氯地平更有效降低肾脏终点事件风险达___: 安博维降压持久平稳,收缩压平滑指数高达:
IDNT研究显示:安博维®显著降低大量蛋白尿达_____% 截至2014,厄贝沙坦是唯一拥有降低微量蛋白尿(IRMA2)和大量蛋白尿(IDNT)高 质量证据的ARB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我国心血管和高血压领域专家联合编写了这部《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对高血压精准化诊疗的定义、精准化诊断、精准化治疗及精准化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介绍了实施高血压精准化治疗新技术及研究进展。
精准医疗模式是指整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与疾病本质,系统优化人类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的原理和实践,以高效、安全、经济的健康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健康医疗服务范式。
1、高血压精准化诊断1.1血压的精准测量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基石,不精准的设备和测量方法会对后续的治疗和评估产生重大的影响。
血压的测量包括中心动脉血压和外周动脉血压测量,而外周动脉血压测量方法又分为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测量。
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测量(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和家庭血压测量(home bloodpressure measurement,HBPM)。
目前诊室血压(office blood pressure,OBP)仍是高血压指南中诊断高血压、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无人值守的诊室血压测量(unattended offic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接近家庭血压,已经在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interventiontrial,SPRINT)中得到应用。
1.2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是具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继发性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因此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鉴别是高血压诊断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内容。
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对象: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是高血压精准化筛查的第一步,如询问患者病程,特殊嗜好及睡眠状况等。
高血压单片固定复方制剂PPT
A+D的常用剂量是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坎地氢噻片等, 一天1次,口服。
A+C的用法用量
A+C的推荐用法
A+C通常一天一次,口服。
A+C的具体组成
A+C是由ACEI或ARB与CCB组成 的SPC。
A+C的降压效果
A+C是具有强效降压和靶器官保 护证据的组合。
B+C的用法用量
珍菊降压片
珍菊降压片的组成
珍菊降压片主要由珍珠母、菊花 等中草药组成。
珍菊降压片的降压效果
珍菊降压片通过降低血压,有使用方法
珍菊降压片通常每日三次,每次 1-2片,口服。
SPC对高血压的影响
提高降压效果
新型SPC提高降压效果
新型SPC通常由2至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 压药物组成,如RASI(ACEI或ARB)+噻 嗪类利尿剂、RASI+CCB、β受体阻滞剂 +CCB等。
高血压单片固定复方制剂PPT
01
02
03
04
新型SPC的应用
RASI+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CCB的组成
β受体阻滞剂与CCB组成的SPC简称B+C,是我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 合治疗方案之一。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的应用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富马酸比索洛尔5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按氨 氯地平计)],用法为1片/次,一天1次,口服。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用法
1片/次,一天1次,口服。
尼群洛尔片用法
1 片/次,一天2次,口服。
B+C组合推荐情况
优先推荐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 其次推荐尼群洛尔片。
《“三高”共管规范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修订版
非致死性心梗
14741
1.82(1.64–2.03)
37(19–51)
卒中亚型
缺血性卒中
3799
2.27(1.95–2.65)
1(0–20)
出血性卒中
1183
1.56(1.19–2.05)
0(0–26)
未分类的卒中
4973
1.84(1.59–2.13)
33(12–48)
其他血管死亡
3826
1.73(1.51–1.98)
0(0–26)
高血压一旦合并糖尿病,即为心血管风险高危/很高危人群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RF=危险因素;TOD=靶器官损害;CKD(mmHg)
健康中国行动
厚德 博爱 敬业 尚廉
“三高”患病率及危害
logo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患病人群基数庞大
糖尿病: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目前我国 大陆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
高血压: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我国 ≥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啊
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2/3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高
且亚洲人群血压升高对心血管风险的增加更明显
Chobanian AV et al. JAMA. 2003;289:2560-2572.心脑血管病治.2019,19(1) 1-44
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死亡风险加倍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心脑血管风险增加更明显
I-IGT,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FG,空腹血糖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4600字》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目录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1)一、国内外用药进展 (2)二、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2)1. 利尿药 (2)3. 钙通道阻滞药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4)5. AT1受体阻断药 (4)6. 中枢性降压药 (5)7.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5)8. 神经节阻断药 (5)10.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6)11. 钾通道开放药 (6)12. 肾素抑制药 (7)三、总结 (7)高血压通常泛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降低程度变化为主要特征(其中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以及机体的功能或其他各种器质性损伤而同时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不仅仅是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疾病,也是直接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主要的一个具有危险性和影响力的因素。
与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和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相关[1]。
而抗高血压药物则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促进病情好转。
大多数高血压的具体原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少数原因可被查出,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脑卒中、肾衰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且其中的各种并发症大多可能会导致严重死亡或严重致残。
总体来说,高血压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合理预防治疗,其平均寿命会较正常人群至少缩短15~20年。
一、国内外用药进展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国内外临床主要是通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有将近7成是联合用药。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所联合发表的《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噻嗪类利尿药和钙通道阻滞剂是大多数临床医生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首选[2]。
而欧洲近年来将单片复方制剂(SPC)推荐为联合治疗药物的首选,这种SPC主要是有两种药物组成,但仅限于RAS抑制剂和CCB或利尿剂----最近被推荐为首选的联合治疗药物,并且正在开发更多样化、低成本的SPC。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治疗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社区用药指导·循环栏目编辑:许奉彦电话:(010)58302828-6896美编:余银宝2011年1月28日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治疗▲100044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王文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80%分布在基层[城镇社区和(或)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高血压的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
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多数患者不知晓自己患高血压,患者不治疗或凭感觉用药或治疗依从性差,用药不规范等有关。
用药不规范的基本原因是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知识和技能欠缺。
因此,积极宣讲《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高血压防治技术是必要的。
第一,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危险。
第二,目标血压:①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 Hg ;②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 ;③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肾病患者降至<130/80mm Hg 。
如果患者能够耐受,以上全部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进一步降低,建议尽可能降至<120/80mm Hg 。
血压低限值尚未确定,但冠心病或高龄患者舒张压一般≥60mm Hg 。
第三,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疾病。
第四,高血压治疗血压达标的时间: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或年龄较大,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
治疗原则第一,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争取3个月内血压达标。
第二,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积极推荐使用1次/日给药而药效能持续24小时的长效药物。
难治高血压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总体原则:(1)选择合理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2)达到可耐受最人剂量并持续药物治疗(3)衰弱、高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血管病等特殊人群应个体化用药。(4)依据患者特点和意愿按照适应证考虑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的介人微创治疗
药物选择原则: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继发性高血压较常见的原因包括: 肾脏疾病 内分泌疾病 心血管病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应警惕心理因素导致难以控制的血压升高
表1 影响降压药效果的其他药物
CONTENTS
对RH患者血压管理的几点建议
06.
4. RH的血压管理方案
4.1 RH血压管理总体原则
4.2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天然甘草和药源性甘草
甘草片
中药
麻黄、高剂量人参等
其他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治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结核药物等
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可以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对于怀疑RH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有一些特殊症状体征或特殊实验室指标异常且有继发性高血压线索的患者、出现与高血压程度不相符的靶器官损害、有明显血压波动、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难治高血压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CONTENTS
对RH患者血压管理的几点建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6.
1. RH的定义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心血管疾病、脑卒中以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全世界30~79岁高血压患者约为12.8亿,其中血压控制率在女性中为23%,男性中为18%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在较低水平(15.3%)
CONTENTS
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
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方案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2 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
一、联合用药的适应证:血压≥160/100 mmHg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 Hg的高危人群,往往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2种降压药物。
如血压超过140/90 mmHg,也可考虑初始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仍不能达到目标血压,可在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降压药物。
A:ACEI或ARB;B:β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CCB;D:噻嗪类利尿剂;F:固定复方制剂。
a对血压≥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b包括剂量递增到足剂量图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程图二、联合用药的方法:两药联合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互相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
如在应用ACEI或ARB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效果可达到甚至超过将原有的ACEI或ARB剂量倍增的降压幅度。
同样加用二氢吡啶类CCB也有相似效果。
三、联合用药方案:1 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ACEI和ARB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能拮抗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ACEI或ARB+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降压效果。
2 二氢吡啶类CCB+ACEI或ARB: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的作用,ACEI或ARB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故两药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
二氢吡啶类CCB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可被ACEI或ARB减轻或抵消。
CHIEF研究表明,小剂量长效二氢吡啶类CCB+ARB用于初始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
此外,ACEI或ARB也可部分阻断CCB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 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FEVER研究证实,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一)
202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一)
(1)基于诊室血压的血压分类和高血压分级(mmHg)
(2)基于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3)基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
(4)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a)降低风险: 建议选择有证据支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
降压药。
b)长效降压药:首选每日服药1次可有效控制24h血压的长效药物, 具有
减少血压波动、 维持血压节律的优势, 更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c)联合治疗:血压≥160/100mmHg, 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心血管高
危/很高危患者, 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 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
1级高血压患者, 也可考虑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SPC) 。
SPC有利于提高依从性, 可优先推荐。
d)起始剂量: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 高龄老年人,有心、脑、肾疾病的
很高危者, 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
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e)服药时间: 一般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在早晨服用降压药。
早上与晚上服
药降压治疗 (treatment in morning versus evening,TIME)研究结果显示, 与早上服药相比,晚上服用降压药并不能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
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 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f)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不同和药物疗效及耐受性, 以及患者个
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 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
适合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看这一类,降压药多久见效不用急!
适合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看这一类,降压药多久见效不用急!近日发表的《中国卒中报告2019(英文版)》显示我国中风平均发病年龄66岁,而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就达到了77岁,中风足足平均夺走了患者11年的寿命,且中风是国民首位死因,每5人死亡就有1人死于中风。
预防中风,必须控制好中风的最大元凶——高血压。
适合长期服用的降压药如何选,降压药多久见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常见问题。
适合长期服用的降压药如何选,要从高血压的危害说起。
正如洪水的危害在于破坏河堤,高血压的危害在于破坏血管,引起脑血管病(如中风)和心血管病(如心梗)。
可以说,控制好血压,是一个简单低成本的“长寿”秘诀,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2012—2015年进行的中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全人群(451755例)高血压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分别为15.3%和37.5%(也就是有很多患者没有治疗,已经治疗的有6成以上血压没达标)。
而导致血压控制率如此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竟是不能坚持服药,也就是术语“依从性差”。
为了预防中风,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继2019年相关专家发表《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之后,2020年再次发声,发布《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人们适合长期服用的降压药如何选?单片复方降压药(英文缩写SPC)适合你!专家建议:SPC的好处在于简单方便,一天一片易于坚持,从而提高血压控制率,且价格也有优势。
有朋友要问了,一天一片的降压药也不少啊,什么氨氯地平、很多沙坦类降压药都是一天一片,适合长期服用的降压药为啥非要复方单片制剂呢?这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并非单一机制。
一般来说,一种降压药物仅涉及一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来达到目标血压。
单片复方制剂包括价格低廉一天一块钱左右的传统SPC北京降压零号(复方利血平氨氯地平片)及价格较贵的新型SPC,专家对传统和新型SPC一视同仁地推荐,患者可根据经济情况和对自己的实际降压效果以及是否能耐受来选择。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
25%
ARB
(归因分析) 0.5 利于有效药物 1 利于安慰剂 2
Pfeff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1893–906.
ARB有效降低白蛋白尿
(n=201) (n=195) (n=194)
安慰剂
厄贝沙坦150mg
厄贝沙坦300mg
MAU降低比例(%)
P<0.001
Parving HH,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5(12):870-878
RASI(ARB)+利尿剂的优势
1 增强 降压疗效 2 靶器官 保护作用 3 抵消或减少 不良作用
噻嗪类利尿剂不同剂量对血钾的影响
低血钾发生率与剂量相关
HCTZ剂量 50mg/d 25mg/d 12.5mg/d 6.25mg/d 血钾下降 0.1-1.4mmol/L 0.2-0.7mmol/L 0.3mmol/L 低血钾(<3.5mmol/L发生率) 20% 10% 5% 0.4%
增生肥大 炎症 氧化 纤维化 血管收缩
Adapted from: Mü ller DN, Luft FC.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6;1:221–8
ARB显著降低心梗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死亡率危险比
SAVE TRACE AIRE 三项研究的联 合死亡率
ARB可保留
SPC增强降压疗效 SPC提高血压达标率
SPC提高安全性
荟萃分析 单片联合制剂治疗依从性优于自由组合药物
Meta-analysis: SPC(单片联合)与FDC(自由联合)比较
Study Dezil 2000 Dezil 2000 Jackson et al. 2008 Taylor et al. 2003 OR (95% CI) 1.19 (0.83-1.71) 1.22 (0.85-1.75) 2.84 (1.67-4.83) 1.09 (0.80-1.51)
2024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管理专家共识建议
2024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管理专家共识建议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是导致CKD患者死亡的首位病因。
《非透析和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针对CKD患者的血压管理提出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内容包括CKD 患者的血压测量、非透析、透析患者以及肾移植患者的血压管理等。
01、CKD患者血压测量建议1:采用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获取的血压值指导高血压的诊断或治疗(1B)建议2:建议对新发现的诊室高血压、诊室血压正常高值、合并靶器官损害或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血压波动较大、或怀疑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患者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来协助高血压管理2B)建议3:在降压治疗期间,建议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以长期评估血压控制情况(2B)建议4:推荐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评估(IC)建议5:推荐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标准化诊室血压测量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评估,如动态血压监测不可及,可使用家庭血压监测进行血压评估(1C)02、非透析CKD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6:非透析CKD合并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如可耐受,建议将标准化诊室收缩压<120mmHg作为血压控制目标(2B)建议7推荐CKD合并高血压患者食盐摄入<5g/或钠摄入<2g/dJIB)建议8:鼓励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在身体可耐受的情况下,推荐进行每次30~60min,起始2次/周,逐渐增至3~5次/周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并减少静态生活方式(1B)建议9:推荐CKD合并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控制在20-24kg∕m2,并鼓励患者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IB)建议10:对CKD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合并/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推荐起始使用RAAS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RAASi应滴定至最大可耐受剂量,优选ACEi,不耐受的情况下可选择ARB(IA)建议11:推荐合并心力衰竭的CKD高血压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控制血压(1A)建议12:联合用药时,RAASi(ACEi或ARB)联合CCB是CKD患者降压治疗的优化方案,应避免ACEi x ARB和直接肾素抑制剂(DR1)的联合使用(IA)建议13:联合用药治疗CKD患者的高血压时,建议使用单片复方制剂(SPC)以增加血压控制达标率与药物治疗依从性(IA)建议14:推荐CKD高血压患者有交感神经亢进等,可优先使用B受体阻滞剂或WB受体阻滞剂(2003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15建议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年龄<60岁者<140/9OmmHg,年龄260岁者<160/9OmmHg,透析后血压<130/8OmmHg,24h动态监测平均血压<130/80mmHg,家庭测量血压<135/85mmHg,需遵循血压目标值的个体化原则,并注意避免血压过低(2C)建议16: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压管理时,建议透析后达到干体重(2B)建议17:透析患者将食盐摄入量降至每日<5g,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使用髓拌利尿剂以减轻容量负荷同时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5%2B)建议18:合并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方案,首先解决容量超负荷,包括缓慢探索目标体重、增加治疗时间和/或频率、改善血液透析期间血管稳定性等(2B)建议19:对合并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常用降压药物均可使用,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使用伴利尿剂(2B)建议20:对需要联合治疗的高血压透析患者,优先选择ACEi/ARB联合CCB 或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方案,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亦可应用ARNi,为改善达标率、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持久性,可考虑单片复方制剂(2C)建议21位结合透析对降压药物的清除特点及透析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药物的选择和方案(2C)04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22:腹膜透析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40/9OmmHg,65岁以上者可<150/90mmHg(2C)建议23:腹膜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应首先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2B)建议24:建议食盐摄入量<5g/d;对有残余肾功能的腹膜透析患者,可使用伴利尿剂,增加尿量和尿钠排泄(2B)建议25调整存在容量超负荷和血压控制不佳的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方案,以增加腹膜超滤量和尿量,达到正常血容量,同时注意降低患者葡萄糖负荷,不损害残余肾功能。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病率为18.8%,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知道患有高血压者的治疗率为81.8%,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为24.4%[1]。
与1991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调查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升高(+6.9%),知晓率略有上升(+3.6%),高血压患者治疗率也明显升高(+36.3%),但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则没有明显变化(+1.9%)[2]。
在这一时期内还进行了许多区域或跨区域的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情况的调查研究,具体数字因调查对象入选条件不同而有些差别,但总体情况十分相似,即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知晓后治疗率较高,但控制率极低。
在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与上述人群调查结果相似。
2009年在全国22个城市的93家三级医院的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门诊进行的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管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5086例高血压患者中,按照糖尿病和肾病患者血压≤130/80 mm Hg,其他患者血压≤140/90 mm Hg的标准,血压达标率为30.6%[3]。
所有被调查的患者平均服用1.73种降压药物,其中54.1%患者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3]。
和1999年在全国8个城市的18家医院(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2家)就诊的35岁以上患者进行的调查相比,高血压的控制率没有明显变化(1999年为33.3%)[4]。
仔细分析过去二十年我国高血压控制情况无明显改善的原因,既有疾病本身的变化,也有疾病管理方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比例明显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这些因素使得高血压的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
尽管高血压管理水平与治疗率均有提高,有效而且安全的降压药物明显增加,但这些有利条件并未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三高”发病率高、达标率低“三高”常合并存在,我国成年人群中,“三高”患病率为8.9%,而仅有5.6%的患者达标1。
“三高”并存时,这三项危险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产生协同作用,诱发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炎症过程和靶器官损害,成倍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三高”共管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三高”共管能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
“三高”共管路径,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共识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三高”共管路径、患者风险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和管理目标值,强调早期筛查以及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的评估和分层。
全面评价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有助于临床医师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防治决策,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总体危险。
对患者进行总体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和分层后,在此基础上确立适合患者的血压、血糖和(或)血脂控制目标值,确定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优化治疗方案和进行综合管理。
注:ASVC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高”共管路径“三高”共管的干预策略,循序渐进,长期达标共识指出,三高共管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所有患者都应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身体运动、控制体重、不吸烟、不饮酒等措施。
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优选长效降压药物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根据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选择降压药物,实现血压达标;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降低总体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
ACEI/ARB/ARNI、CCB 、BB、利尿剂均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优选一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h血压。
注: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B,β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D,噻嗪类利尿剂;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SPC,单片复方制剂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重在降低患者心肾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安全、有效、能使血糖达标并维持达标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是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
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的专家共识(全文)
中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的专家共识(全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其中超过半数合并血脂异常,二者并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升高。
降压达标同时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预防和治疗ASCVD的基石。
高血压患者降压联合降脂治疗的获益远超单独降压或降脂治疗。
该共识从临床实践出发,对我国高血压患者ASCVD的危险分层、降压降脂目标、药物选择原则以及依从性提高的策略等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旨在鼓励临床医师在努力提高降压达标率的同时提高降脂治疗率和达标率,从而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脂管理建议专家共识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130/80 mmHg)是长期获益的基础。
同时,对LDL-C水平超过相应ASCVD危险级别靶目标值者,均需进行降脂治疗。
对ASCVD高危以上级别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同时启动降压和降脂治疗,尽早实现血压和血脂双达标,并长期维持。
联合药物治疗(优选单片固定复方制剂),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生活方式干预须贯穿患者终生。
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目的不仅是降低血压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心脑血管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延长寿命。
因此,高血压患者须定期检测血脂谱,高血压伴血脂异常者需同时进行血压和血脂的长期管理,以预防ASCVD的发生和进展。
一、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预防或延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不论是否启动药物治疗,均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表4)。
表4 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内容二、血压管理1.降压目标值: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为<130/80 mmHg,≥75岁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为<140/90 mmHg,衰弱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需根据其耐受性个体化设定(表3)。
表3 高血压患者ASCVD危险分层评估及降压、降脂目标值注:ASCVD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LDL-C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CI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ABG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 ASCVD中危患者,若<55岁,具有以下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者,其心血管疾病余生风险为高危:(1)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2)非HDL-C≥5.2 mmol/L,(3)HDL-C<1.0 mmol/L,(4)体重指数≥28 kg/m2,(5)吸烟;b其他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45/55岁(男性/女性),(2)吸烟,(3)HDL-C<1.0 mmol/L,(4)体重指数≥28 kg/m2,(5)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1 mmHg=0.133 kPa2.降压药物选择:(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均为一线降压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CB + ARB
D-CCB + ACEI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ARB :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机制优势
ANG II
钠重吸收增加 水钠潴留
血管收缩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心室肥厚 醛固酮合成 钠重吸收 血管加压素分泌 肾血流量减少 交感激活 …
目录
•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共识的目的和背景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治疗建议
众多指南明确建议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需联合用药
ACCF/AHA 2011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JACC,2011,57 Mancia G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1105-118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701-743
OR (95% CI) 1.19 (0.83-1.71) 1.22 (0.85-1.75)
Jackson et al. 2008
Taylor et al. 2003 Gerbino et al. 2004
2.84 (1.67-4.83)
1.09 (0.80-1.51) 1.28 (0.93-1.75)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 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
CN.IRB.15.01.24
目录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共识的目的和背景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治疗建议
共识的目的和背景
*老年患者为年龄65岁及以上的患者
中国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堪忧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 •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 和7.6%
7.6% 30.2% 69.8% 74.8% 25.2%
92.4%
得到治疗 少于1/3
治疗后得到控制 约1/4
总的控制率 仅7.6%
单药疗效不佳,未及时联合治疗 是血压难以达标的重要原因
目的: – 解读老年高血压特点,评价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在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普及和规范SPC在老年 患者的临床应用。 背景: • 聚集两大学科权威专家,广泛征集2000位临床医师意见 主办: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协办:《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 计划截稿时间:2012年4-5月
血管舒张 抗增殖 抗凋亡 细胞分化 神经再生 …
Cardiol Clin 2011;29:137-156
ARB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1. 与其他降压药的比较
有利于 ARB
有利于其他 药物
BMJ 2008;336:1121-1127
ARB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2. 卒中预防
一级预防 LIFE (55-80岁) SCOPE (70-89岁) 研究结果 ARB比阻滞剂有效降低卒中 风险25%(p=0.001) ARB比安慰剂有效降低非致死 性卒中风险28% (p=0.04) 二级预防 ACCESS 研究结果 ARB比安慰剂有效降低血管事件发 生和死亡52% ARB降低脑血管事件优于CCB尼群 地平25%(p=0.03)
范 利 华 琦 鲁 翔 王朝晖 徐 标 周颖玲
目录
•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共识的目的和背景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治疗建议
中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高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 • 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60% • 据2005年我国人口数推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
共识指出单片联合制剂(SPC) 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SPC增强降压疗效
SPC提高血压达标率 SPC提高依从性和安全性
目录
•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共识的目的和背景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治疗建议
80 72 60 医生比例 % 依 从 性 差
血压不达标原因调查
40
41 34 单药 疗效 不佳
无法 耐受 加量 副作 用
26 未及时 联合 治疗
24
剂量 调整 繁琐
20
0
注:一项对17个国家的1259位全科医生进行的全球性调查研究
Peter Bramlage, et al.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007;23(4):783-91.
40 30
固定复方制 剂起始治疗
单药加量或 自由联合
Dickson & Plauschinat . Am J Cardiovasc Drugs 2008;8:45–50
荟萃分析:单片联合制剂治疗依从性优于自由组合药物
Meta-analysis: SPC(单片联合)与FDC(自由联合)比较
Study Dezil 2000 Dezil 2000
BP达标患者比例随治疗时间的变化(相对于起始治疗的季度)
50
达到BP目标的百分比(%)
达到BP控制目标的患者比例:
40
30
35% ARBs + HCTZ vs
30% ACIEs + HCTZ (p=0.006), 32% ARBs + CCBs (p=0.03), 28% ACEIs + CCBs (p=0.001).
-8
-10 -12 ≥65 岁
-6.5
10.9
P 值 <0.001
<0.001
<0.001
P 值 <0.001
<0.001
<0.001
Cushman WC, et al. Am J Geriatr Cardiol. 2008; 17: 27-36
JIKEHEART ACTIVE-I
ONTARGET
(平均66岁)
ACTIVE-I
利尿剂 :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机制优势
改善动脉血管 壁钠超载
噻嗪类利尿剂长期降压效应 来自于降低总外周阻力
Thiazide
MAP
TPR
CO
PV
Days Weeks Months
ARB与小剂量利尿剂 联合用药降压达标率最高
≥65岁 (n=121) 年龄 <65岁 (n=675)
标化后SeSBP相对于基线的平均变化
0 -5
均值(SD)
-10 -15 -20 -25 -30
21.0 (1.8)
24.6 (1.5)
a数据采用协方差分析:基线年龄,体重指数(BMI),2型糖尿病,,性别,
种族,胆固醇,靶器官损害,
急性冠脉综合症 缩写: CI,置信区间; SeSBP,坐位收缩压
共识指出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总外周血管阻力上升 肾血管阻力增大,局部RAS激活 容量负荷增高和盐敏感性高血压 维持短时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能力降低
共识推荐针对老年高血压特点 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RASI+ 氢氯噻嗪类利尿剂
RASI+ 钙离子拮抗剂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优先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
目录
•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共识的目的和背景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SPC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治疗建议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简化联合治疗方案 提高依从性
老年和3种及以上药物使依从性降低约50%
ARBs + HCTZ ACIEs + HCTZ ARBs + CCBs ACEIs + CCBs
20
10
0 -3 -2 -1 0 1 2 3
时间 (相对于起始治疗的季度)
38. Lawson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London, On, Canada; sanofi-aventis Canada Laval, Québec, Canada
8346万
每2个老年人中 就有1人为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患者 已达8346万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更高
在调整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后,与35-39岁年龄组比较 ≥60岁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5.5倍
总心血管发病危险
35~39岁
≥60岁
王薇,赵冬,刘静,等.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o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30—734.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SBP达23mmHg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DBP达11mmHg
第 2周
0 SBP相对于基线 平均变化 (mmHg) -3.8 DBP相对于基线 平均变化(mmHg) -5
第10周
第18周
0 -2 -4 -6
第 2周
第10周
第18周
-1.7
-10
-15 -14.9 -20 -25 ≥65 岁 -23.0
Matthew R,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 2007, Supply 5, 9(1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