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概论——8
地理学概论
Page
28
3 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和谐论的评价
“和谐论” 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 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 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 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
Page 11
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的特征
四大圈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经常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 能量转化,还伴随着信息传输; 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环境,太阳辐射最集中的范围,与人类的生产生 活紧密相关; 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 著,在极小的距离内(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
Page
25
3 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可能论(或然论)
核心思想: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 创造力 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 白兰士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 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 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有所 不同。 白吕纳进一步提出:人类与自然环境有联带关系,其 关系并非自然环境单方面的作用,人类对自然环境也 有选择的自由和活动的余地。
Page
16
2 地理学的发展和分类
现代自然地理学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今 全球性问题的推动 “理论革命”和 “计量革命”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特点
系统科学思想的应用 模式化研究的广泛发展(定性和定量) 新技术的应用(RS,GIS,精密仪器等) 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地球科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物体,它具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一天约为24小时,公转一年约为365.25天。
2.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层次,地壳是最外层,地幔和地核则位于地壳之下。
3.大洋和陆地:地球表面的70%是海洋,30%是陆地。
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周围的洋。
4.地理坐标系统:地球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的线,纬度是指南北方向的线。
5.自然地理: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6.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演变和影响。
人文地理可以涉及到人口、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7.自然资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壤资源等。
地理学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8.环境问题:地理学帮助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污染、生态破坏等。
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9.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增长等问题。
人口地理学可以揭示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功能和发展等问题。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的构成要素、交通、工业、居民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1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GIS可以用于制图、空间分析等方面。
12.地球科学:地理学与地球科学有重叠之处,地球科学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表层的运动、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13.地理教育:地理学作为一门教学科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
地理学概论地理空间理论
地理学概论 第三章 地理空间理论
学习任务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第五节 区域理论
一、区位的定义与特点 2、定义与特点
1)定义: 分布的地区或地点(陆大道. 区位论与区域研究方法);
2)特点: • 空间性:地理位置、行政位置、环境位置、交通位置; • 结构性:事物之间的空间距离与成本关系; • 环境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文化性:取决于人的知识、素质、经验等。
近代区位论
特点:立足区域或城市,着重空间结构分析,以利 润最大化为目标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1、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
8)50-60年代,进入现代区位论研究时期;
现代区位论
特点: 1)研究领域拓宽:宏观到微观(如国民经济产业布局vs.
零售商业具体选址,公司区位、企业集团的区域结构;
2)考虑的影响因素增加:不限于距离、运费、还考虑
4)农业区位论的意义:评价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2、区位论的内容:农业区位论
4)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农业地理方面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2、区位论的内容:农业区位论
4)农业区位论的意义:经济学方面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2、区位论的内容:农业区位论
5)农业区位论的局限性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2、区位论的内容:农业区位论
3)农业区位论的应用与实践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2、区位论的内容:农业区位论
3)农业区位论的应用与实践
二、区位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地理学概论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二、大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划分
1、大地理学思潮下地理学的发展
1)出现了以应用为中心的地理学(论题地理学):自
然区划学、土地类型学、农业区划学、国土规划等;
2)地理信息技术分支:GIS、RS;
3)地理实验技术分支:地理系统(大气、海洋)物流、
能流的观测手段;
4)地理学的全面纵深立体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
白光润: 《地理学 引论》,着眼于地理 学现状和不同学派而 综合地构建了一个包 括“区域-系统-数理” 的地理学体系。
林超和杨吾扬:《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
…….
二、大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划分
2、现有地理学学科体系(尚无统一认识)
3)现代地理学学科体系发展趋势的三个特点:
A:重视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美/英—苏/中:地理学科学体系,方
法论的研究);
B:重视应用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建设地理学、国土开发
整治、区域开发);
C: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地理技术迅速发展(景观生态设计、
地理制图技术、区域规划技术、灾害预报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
二、大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划分
3、区别于相邻学科的地理学学科体系
1)地学(地球科学)
古希腊时相同含义,现代存在差异: A:地学属自然科学,地理学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汇合; B:地学研究整个地球,地理学研究地表; C:地学研究数亿年的地球历史,地理学研究人类环境;
1、大科学思维的形成
1)小科学时代(英雄时代):科学纯粹是科学家的个
人活动(例如:牛顿《自我哲学之数学原理》---哈雷,缺乏 社会价值;
2)过渡时代(恩主时代):18-19的工业革命时代,
科研难度增加与资本家需求,科学---技术---生产力,引起 社会重视(例如:蒸汽机);
兰大811自然地理学参考书目
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参考书目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它包括地貌、水文、气候、草原、土壤等多个方面。
在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书目,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学的知识。
以下是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参考书目,希望可以对学有兴趣的同学们有所帮助:1.《自然地理学》(第3版):作者M.J.de Smith、M.F.Goodchild和P.A.Longley。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学和地理建模等内容,是自然地理学入门的经典教材之一。
2.《地貌学导论》(第4版):作者J.E.Thornes。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涵盖了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地表过程和地形演变等内容,适合深入学习地貌学的同学阅读。
3.《水文学导论》(第2版):作者D.R.Maidment。
本书系统阐述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包括水文循环、水文观测和水文模型等内容,对于学习水文学的同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自然地理学概论》(第8版):作者J.E.Chambers、A.A.Dunn和R.O.Ehrenberg。
这本书是自然地理学概论的经典教材,内容涵盖了气候学、植被学、土壤学、水文学等多个方面,适合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的辅助教材。
5.《草地学导论》(第2版):作者J.R.Brown和P.C.Mulholland。
该书系统介绍了草地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草地恢复等内容,对于对草地生态感兴趣的同学极具参考意义。
以上是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参考书目,这些经典教材涵盖了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对于深入学习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程学习中积极阅读这些书目,加强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地理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本文档对地理学概论各章节的要点进行整理,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
第一章: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学科。
- 研究对象包括地形、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
第二章:地球的结构和演化-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球的演化包括板块构造和地质变动。
第三章:地球的表层特征- 大陆和海洋是地球表层的主要特征。
- 大陆包括陆地和岛屿,海洋包括各大洋和海湾。
第四章:气候与气候要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和变化规律。
-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第五章:环境与生态- 环境是指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空间范围。
- 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第六章:人口与人口地理-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 人口地理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和组成特征。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地理- 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
- 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城市问题解决策略。
第八章:乡村与乡村地理- 乡村是指较为分散的农村聚居区。
- 乡村地理研究乡村的规模、结构和乡村发展问题。
第九章: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研究地域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规律。
- 研究对象包括产业分布、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
第十章:区域规划与城乡规划- 区域规划是指对某一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发展规划。
- 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进行规划。
以上是对地理学概论各章节的要点进行的简要整理,请读者根据自身需求进一步阅读相关章节以获得详细知识。
初中地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概论知识点总结首先,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球的学科。
地理学主要由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大部分构成。
一、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由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地理学等学科组成。
1. 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科学。
地貌是指地球表层在天然力作用下所呈现的各种表面形态的总和。
地貌分类有宏观地貌、微观地貌和区域地貌。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 气候学气候学是研究气候概念、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学科。
气候是大气长期变化和分布状况的总和。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等。
气候类型由下垂直气候带、高低纬气候带、西风带和地形状况决定。
3. 水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循环及利用的科学。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循环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和水蒸汽。
水文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水文循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4. 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组成和演变历史的学科。
地质学可以分为构造地质学、岩石地质学、矿床地质学和地球历史学等。
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岩石和矿物的成因、构造运动、地质灾害和矿产资源等。
5.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地理分布、分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生物的地域分布、分异和地理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演变。
生物地理学研究包括生物区系、生态位、生物适应和生态系统等。
二、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由经济地理学、城市与乡村规划学、交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学科组成。
1.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经济活动布局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分布规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工业地理、农业地理和商业地理等。
2. 城市与乡村规划学城市与乡村规划学是研究城市与乡村空间组织和规划的学科。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发展、城市结构、城市规划理论等。
地球科学概论
第七节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及思维方法 第八节 地质学的发展与现状 地球科学的分科: 气象学 水文学和 海洋学 地理学 土壤学 地球物理学 环境地学 地质学 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迎接千喜年的挑战(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 会)(2000)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 理论意义:
在地球科学中,地质学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洲18世纪进入产 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近代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矿产的需 求日益增加,因而促进了找矿和地质调查工作,使地质知识与资料迅速 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地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于是地质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科学诞生了。|
在地质学的创立过程中,学术思想论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时的论战是 “火成论”与“水成论”、 “(渐)均变论”与“灾变论”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灾变论”的代表是法国学者居维叶(D.G.cuvier,1769一1832年), 他在研究巴黎盆地中的生物化石时发现,在相隔很近的岩层中动植物化 石群的种属有显著差异,曾经一度出现的古生物种属,后来竟完全绝灭而 代之以新的种属。 他还看到较老岩层发生裙皱,上面盖以水平的沉积岩层。于是他便认为 地壳曾经发生巨大变革,产生大灾变,致使地形改变、生物灭绝,以后在 一定的时间内又重新创造出新的动植物来。地球上曾经历了多次这样的 大灾变和再创造过程;最后一次大灾变发生在五六千年前,并造就了地 球的现今面貌和生物特征。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居维叶的“灾变论”强调地质发展过程中的突变阶段,虽有合理成分,但 他否认地球的渐近发展过程,并把其演变历史归结为古今没有联系的一 系列不可知的突然事件。 居维叶的重复创造与不可知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次灾变的时间与圣 经中论述的“大洪水期”和“诺亚方舟”神话一致,因而受到了教会的欢迎, 得到广泛传播。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均变论”——法国学者拉马克( Lamark ,1744-1829) 在研究巴黎盆地第三纪古生物化石时,发现生物的种与种之间有过渡关 系,某些种属是由另一种属发展而来的,并有由低级种属向高级种属演变 的规律。 他认为生物进化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它与地球的演变历史同时进行。 “均变论”与“灾变论”的论战 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继承了郝屯(赫顿),的思想,经过与“灾变 论”的多次论战,在结合前人成果及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于1830年 出版《地质学原理》,明确提出地质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即“将今论 古”。指出地球的发展历史是漫长的,解释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于上 帝和灾变,那些看来非常微弱的地质动力,经过长期缓慢的作用过程,
整理要点——自然地理学概论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彗星是一种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
它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
彗核是相对集中的疏松固体物质。
彗发是彗核释放的分子和原子,成一团气体围绕着彗核。
彗尾是由电离的分子和固体小粒子组成。
这些分子和小粒子受到太阳光压的作用,形成一条背向太阳的尾巴,即彗尾。
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_104公里,称为天文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_108公里),即一个光年在日冕纬度不同处,自转角速度不同,在太阳赤道,自转最快,纬度越高,自转越慢,这说明太阳存在着较差自转的现象。
较差自转di_erential rotation:较差自转是指一个天体在自转时不同部位的角速度互不相同的现象。
较差自转在大多数非固体的天体中存在,比如星系、恒星、巨型气体行星等等;太阳系内则有太阳和木星表面出现。
日冕sunglow:太阳大气的最外层,亮度约为光球的一百万分之一。
日全食时,可以看到黑暗的太阳表面周围有一层淡黄色光芒。
日珥solar prominence:太阳表面上红色火焰状的炽热气体,由氢、氦、钙等元素组成。
黑子sunspot:太阳光球上经常出没的暗黑斑点,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ect: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及數學家多普勒提出。
輻射的波長因為光源和觀測者的相對運動而產生變化。
在運動的波源前面,波被壓縮,波長變得較短,頻率變得較高(藍移blue shift)。
在運動的波源後面,產生相反的效應。
波長變得較長,頻率變得較低(紅移red shift)。
波源的速度越高,所產生的效應越大地球自转意义:1 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
2 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地理学概论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地理学概论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地理学概论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家通过探索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深入研究地理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地理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地理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地球的自然地理因素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气候与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差异决定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条件。
例如,热带地区的气候酷热潮湿,决定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建筑形式。
其次是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脉、平原、河流等地理地貌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交通、居住等方面的人类活动。
再次是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地理环境中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对农业、工业和人口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自然地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
二、人文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
人类在选择定居点、发展农业和建设城市等方面对地理环境作出了适应和改变。
人类文化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此外,地理条件也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产生影响。
人类的历史进程与地理背景密不可分。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规律。
三、地理教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地理教育在培养人们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理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环境,还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保护地球资源。
地理教育还能够培养人们的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能力,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地理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地理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四、全球化与地理学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地理学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全球化使地球资源的利用和分配问题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寻找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法。
地理七八知识点总结
地理七八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它呈近似的球体,但在赤道附近略微偏扁。
为了研究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理学家将其分成三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最内层,由铁和镍构成。
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由岩石和矿物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
自然环境
地理学家研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地形等。
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地理学家通过观测气温、降水量、湿度等来研究气候。
水文研究的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地形是指地表的形状和特征,地理学家通过测量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特征来研究地形。
人类活动
地理学家还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如农业、工业、城市化等。
农业是指人们在地球上种植粮食、养殖牲畜等生产活动。
工业是指人们在地球上加工原材料、制造产品等生产活动。
城市化是指人们在地球上建造城市、发展城市等活动。
总结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涉及地球形状和结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各个方面。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
希望通过这篇总结,读者对地理学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
《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资料本文档提供了地理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完整复资料,希望能帮助您复地理学概论知识并准备考试。
试题一1. 什么是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等。
3. 自然地理现象有哪些?- 山脉、河流、湖泊、气候、生态系统等。
4. 人文地理现象有哪些?- 城市、人口分布、文化、经济等。
5.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模拟模型等。
试题二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获取、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交通规划等。
3. GIS的优势是什么?- 可以整合多种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支持。
4. 为什么地理学和GIS的结合重要?- 地理学可以提供地理信息的理论基础,而GIS可以帮助地理学研究者更好地分析和处理地理数据。
试题三1. 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尺度上的气候系统变化,包括气温、降雨量、海平面等的变化。
2. 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3. 气候变化对地球会造成哪些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受损等。
4.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
以上是部分地理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更多内容请参考相关课程资料和教材。
祝您考试顺利!。
地理学概论地理空间理论
目 录
• 地理学概述 • 地理空间理论 • 地理信息系统 • 人文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01 地理学概述
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 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 和动态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人文环 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研究各个要素本身 的特点和规律,还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地 理学在探究这些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时,需要综合运用 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具有综合性。同时,地理 学强调地域的差异性和特点,致力于探究不同地域的自 然和人文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因此具有地域性。此外, 地理学还关注地球表层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 具有动态性。
地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地理学经历了古代直观描述阶段、近代科学分析阶段 和现代综合研究阶段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古代地理学以直观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科学分 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地理学开始注重科学 分析和实证研究,形成了多种学派和研究方法。现代 地理学则更加注重综合研究,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形成了多维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体系。未来,随着 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挑战不断增加,地理 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科学 支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理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地理学在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地理学为人类认识和了解地球表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地 理学在经济发展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区域规划、资源开发、旅游发展等。此外,地理学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 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影响,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科学概论
地理科学概论1、地理学的发展过程:(P2)一般将地理学的发展分为萌芽、初创、形成和发展四个时期。
(1)萌芽时期是指地理学尚未成为专门的学科,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囊括地理大发现以前全部地理学发展史。
(2)把地理大发现作为地理学萌芽和初创两个阶段的分界线,是因为在地理大发现过程中,环球航线上的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证明着人类上万年为之求索的关于地球形状和性质的真实情况,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逐渐认识到地球是球状星球,是太阳系行星之一。
这标志着地理学整体化的开始。
(3)洪堡和李特尔是地理学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自他们以后直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时间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一代又一代地理大师们的共同努力,地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故把这一时期称为地理学的形成时期。
(4)20世纪后半叶直至今天是地理学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进入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全新阶段。
2、地理学的主要著作(P3)(1)中国的:公元前5世纪《禹贡》、《周易》、公元前7世纪《管子》、《山海经》、《穆天子传》、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明代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晋代裴秀《禹贡地域图》、唐贾耽《海内华夷图》、《禹迹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画方地图)(2)世界的:公元前3世纪,希腊学者埃拉脱色尼《地理学概论》、荷马《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气象学》、斯特拉安《地理学》、托勒密《地理学指南》、洪堡《宇宙》、李特尔《地理通论》3、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过程(P10)研究对象:一般的把地球表层作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但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对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不同了解,代表性的有景观、地理环境(其发展有周期性、层次性、不可逆性和不均衡性等特征)、地理系统。
4、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学科特征(P30)(1)、学科性质:是自然科学和地理科学之间跨学科的科学。
《地理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理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地理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1. 地理学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请简要描述。
2. 请列举并解释地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3. 什么是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请简要描述。
4. 请解释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球的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
5. 请列举并解释四种地球运动。
6. 请解释地球的气候和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
7. 描述地球上的五大洲,并列举每个洲的国家数量。
8. 描述世界上的三个主要洋,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9. 解释地理学中的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之间的区别。
10. 简要描述地球上的三个气候带。
答案1.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物质和能量分布与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理、土地利用等方面。
2. 地理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地理环境和地理区域。
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组成的客观事物总和,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理、土地利用等。
地理区域指的是按区域位置、地理环境特征、经济文化特征等进行划分的地理单位。
3. 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是指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多个不同性质的圈层构成的结构。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外核之间,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外核是地幔和内核之间的一层液态岩石层;内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
4. 地球表面的地貌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和外部作用力相互作用形成的。
地球的内部构造决定了地壳的厚度和性质,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导致了地表的地貌形态,而外部作用力如风化、侵蚀、沉积等则改变了地貌的特征。
5. 四种地球运动分别是自转、公转、偏转和摆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一周的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偏转是地球轴线倾斜产生的现象,导致了地球各地区的气候差异。
摆动是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由于月球引力产生的轻微运动,导致了地球的潮汐现象。
大一地理科学概论知识点
大一地理科学概论知识点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大一地理科学概论作为对地理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是大学地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大一地理科学概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学科的基础知识。
1. 地理科学的定义与发展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结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及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2.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具有独特的特征。
地球有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层、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大气层包围着地球,形成了气候和天气现象;水圈由地球上的水资源组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雪;岩石圈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生物圈则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地方。
3. 地球的地貌和地理形态地球的地貌和地理形态包括山脉、河流、高原、平原、湖泊、沙漠等各种地形特征。
山脉是由地壳构造活动形成的,常见于板块边界;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结果,通过长时间侵蚀形成河谷;高原是地壳抬升或者被侵蚀剥蚀形成的平坦地带;平原是地壳下沉或者泥沙沉积形成的低洼地区;湖泊和沙漠则是地表水循环和气候影响的结果。
4.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气候变化统计结果,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因素。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学科,包括天气的预测、气候的变化和气候系统等。
地球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不同气候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5.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河流、湖泊等各种生态类型。
6. 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地理学概论聚落地理学
世界主要城市分布图
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
美国的城市带分布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及工业区
我国 长江 三角 洲是 世界 六大 城市 群之 一
4、城市的形成与开展条件 1〕.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形
成开展的影响〔先决条件〕 社会开展 交通 政治 科技文化
2〕.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 和开展的影响〔物质根底〕
2.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表现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开展方向,是城 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城市职能 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起的政治、经济、 文化生活等中心的作用和所承担的任务。
城市职能的分类 按城市职能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分 一般职能 特殊职能 按城市职能对城市成长的作用分 根本职能 非根本职能
城镇地区的常住人口〕 美:>2500人 英:>3500人 法:>5000人 印度:>5000人 苏:1000-2000人 国际统计学会:>2000人
2〕我国 镇:2万人以上的镇,非农人口占10%,
2万人以下的镇,2000人以上 市:总人口10万以上,非农人口6万以
上,GDP2亿以上
2.聚落体系
1〕城市体系: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 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市的集合。 〔全球性、地区性、日常性〕
2〕乡村体系
集镇〔集市〕 乡村 行政村/自然村 中心村/散村 农村/山村/牧村/渔村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
一 、城市的形成与开展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经济开展(社会劳动
大分工)的必然产物。 城市起源的一般条件 定居生活确实立 劳动分工的出现 社会阶层的分化
2、城市选址的原那么 平原广阔 水陆交通便利 地形有利、水源丰富 地形上下适中 气候温和、物产丰盈 3、城址的转移 城址选择得当与否关系城市开展 不同性质的城市城址选择要求不一 社会经济开展导致城市开展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垂直带谱上部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取决于山地海拔 是否突破当地雪线高度。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2、非地带性规律:类型划分
5)、垂直带性分异: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
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带 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的差别。
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 (例如石油、煤);
个体性价值、集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 ; 经济类价值、政治类价值和文化类价值 (例如:青藏铁路);
眼前性价值和长远性价值 (例如城市规划);
……
二、地理学价值类型与涵义
1、对地理学价值存在的理解
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体属性。
地理学价值的类型(依据:人类知识体系,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Ⅺ 干旱萨王 纳
Ⅻ 荒漠化 萨王纳 (热带 半荒漠 )
据蒋忠信(1982) 提出的正态频率 分布函数曲线模 型的计算结果绘 出的自然地带分 布高度H随纬度Φ 的变化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2、非地带性规律:形成背景
1)、地球内能:海陆分布、海拔高度、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壳运动;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上述因素----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地域分异 规律的最基本规律,而其他的分异规律则是基本规律的具 体体现。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1、地带性规律:形成背景
1)、创立者:道库恰耶夫(已成为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 用来表征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重要学说) 2)、观点: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 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 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 地带只在理想状态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 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应存在另 一种规律。
2.2、非地带性规律:类型划分
1)、海陆分异:海陆分异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非地带 性地域分异。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2、非地带性规律:类型划分
2)、陆地干湿度分带性与所谓“经度地带性” :干湿度分 带性与大陆广狭和海岸带走向有着密切的联系。 。
经度地带性概念不能反映地域分异的 客观实际,不具备科学性,主张予以 摈弃?
适度 湿润
0.8-1 - Ⅱe 阔叶林和森林 草原
1- 2 中度湿润 不足
2-3湿 润不足
>3 极度 湿润 不足 - Ⅴ 温带 荒漠 Ⅸ 亚热 带荒 漠 XII I热带 荒漠
- Ⅲ 草原
- Ⅳ 温带半 沙漠 Ⅷ 亚热带 半沙漠
-
-
-
313.8
热带纬度
-
-
Ⅹc 中等过度湿润 (中度沼泽化 )赤道林
Ⅹd 过渡为明 亮热带森 林和多林 萨王纳的 赤道林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2、非地带性规律:类型划分
3)、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一个大地构造单 位首先形成一个地貌区,在这个地貌区内还可发生次级分 异并形成次级自然区。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2、非地带性规律:类型划分
4)、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近海岸区、湖区、森 林区、灌区和城市都有其气候特点造成的地域分异。在有 些地区,地方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域分异因素。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1、地带性规律:近期发展
查明了不仅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地带性特征,而且由这 些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也具有地带性,从而形成
了一系列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的地带性自然区域。
对地带性规律的研究由陆地扩展到海洋,并在海洋上发 现大量地理地带性证据。
突破了单纯考虑热量的局限性,发现了水分尤其是水热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2、非地带性规律:类型划分
5)、垂直带性分异:山地特有的地域分异现象。
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为基带,基带以上各垂直带按一定 顺序排列,就构成了垂直带谱。垂直带谱有以下性质:
1.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将具有海洋性特 征,即各类森林带在带谱中占显著优势; 2.基带为荒漠或半荒漠带,则垂直带谱呈大陆性特征; 3.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和海拔偏低的带;
地带 苔原 森林 草原
K=R/L.r, 式中:R—年辐射差额 L—蒸发潜热 K r — 年降水量 K<0.35
K=0.35-1.1 K=1.1-2.3
半荒漠
荒漠
K=2.3-3.4
K>3.4
湿 润 条 件-辐 射 干 燥 指 数
热能基础- 辐射平衡 kJ/㎝2· a
0- 1 <0 极度过 度湿润 0-0.2 <0 (高纬度) 0-209 (南极、亚 北极和中纬 度) 209-313.8 (亚热带纬 度) Ⅰ多年 积雪 - Ⅱa 北极荒 漠 0.2-0.4 - Ⅱb 苔原(南 部有岛状 疏林 ) Ⅵa具有 大量沼泽 的亚热带 半希列亚 群落 Ⅹa 赤道沼泽 占显著优 势地区 Ⅹb 强度湿 润(强 度沼泽 化)赤 道林 过度湿润 0.4-0.6 - Ⅱc 北泰加 林和中 泰加林 0.6-0.8 - Ⅱd 南泰加林 和混交林 Ⅵb 亚热带雨林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地理学概论 第二章 地理学理论结构、基本原 理与价值
课程复习
第一节 地理学理论结构 第二节 地理学基本原理 第三节 地理学价值
第三节 地理学价值
地理学有用还是无用?
一、价值的理解 二、地理学价值类型与涵义
一、价值的理解
1、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定义: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 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 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类型: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是什么? 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
高纬、极地少雨带
中纬度多雨带
15~30° N少雨带
赤道多雨带
15~30°S少雨带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内涵
地域分异规律: 也称空间地理规律,
哲学价值; 科学价值; 应用价值; 教育价值。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地理学概论 第三章
地理空间理论
学习任务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第五节 区域理论
学习任务
第一节 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节 区位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 第四节 行为地理论 第五节 区域理论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 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 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1、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1)、地理纬度(太阳辐射):是纬度高低决定各地接受 太阳辐射的强弱;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1、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2)、海陆分布:决定水分输送的多寡和干湿变化;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1、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3)、海拔高度:对水分和辐射1、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4)、地表的物质组成和地壳运动:影响地表的资源条件 和土壤植被环境。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地域分异规律的划分
组合关系在地带和亚地带地域分异中的重要作用。 揭示了沿岸和内陆腹地纬度地带谱完全不同的事实。
许多学者致力于地带性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
二、常见地域分异规律类型
2.1、地带性规律:近期发展
根据布迪科和格里高里耶夫的意见,辐射干燥指数与 地带界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指数来表示各 种地带的理想分布和相互关系; 辐射干燥指数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