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适用学科高中语文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

钟)

2课时知识点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

2、学会辨析特殊句式,并懂得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难点文言特殊句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前面两讲中我们已经讲解了文言实词和虚词,本讲当中我们讲解另一个和文言文紧密相连

1、用“者”、“也”表判断。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格式:……者,……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格式:……者……。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

格式:……,……者也。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格式:……也。

(5)“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格式:……,……。

2.用“为、乃、即、则、皆、必、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否定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其中“是”表判断,而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

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考点/易错点2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格式:谓语+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

格式:见+谓语。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

格式:见+谓语+于。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

格式:受+谓语。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加“于”。

格式:受+谓语+于。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格式:为+动词。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

格式:为……所……。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格式:……为所……。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格式:被+动词。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例: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考点/易错点3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

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

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

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

(2)省略介词”以”。

考点/易错点4 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二)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否、非】+宾【余、吾、尔、自、之、是】+动。(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