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陈亮)

合集下载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3)学会欣赏云南歌会中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云南歌会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云南歌会中的各种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增强学生对Multi-media教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云南歌会特点的把握。

(3)欣赏云南歌会中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云南方言的理解。

(2)对云南歌会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云南歌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云南歌会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生僻词语和云南方言。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如云南歌会的历史、特点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对云南歌会的理解,如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形式。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云南歌会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云南歌会及相关民族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的正确性、完整性等。

3. 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云南歌会特点的把握以及欣赏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云南的歌会》课文。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云南歌会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民间音乐、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背景;2、通过亲身体验学习乐器、学唱云南的民间歌曲,提升音乐素养和美感鉴赏能力;3、了解和学习云南的传统舞蹈,提升体能素质和舞蹈技巧;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本次教学设计基于一个主题——《云南的歌会》,带领学生通过实地体验和学习来了解云南的民间音乐、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音乐能力。

1、学习云南的民间音乐:(1)通过老师介绍掌故以及图册、文献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流派、演奏乐器、歌词和故事背景等;(2)选择一些简单易学,较具代表性的云南民间歌曲,带领学生上课亲手学习演奏弦乐器、口弦、竹笛、唢呐等乐器,体验并学会演奏云南民间歌曲;2、了解和学习云南传统舞蹈:(1)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云南传统舞蹈的基本特点、舞蹈类型、流派和舞蹈造型等;(2)选定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带领学生一起学起跳舞动作和编排整场舞蹈;(3)模仿和表演云南传统舞蹈,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舞蹈技巧。

3、举办一场“云南的歌会”:(1)通过学习云南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切入,通过举办一场以“云南的歌会”为主题的表演活动,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云南民间音乐、舞蹈,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和肯定,激励学生努力表现出自己的风采;(2)学生自行设计舞台布景、化妆造型,选择演出的音乐、舞蹈作品进行演出,进行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互动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同时,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及时纠正和帮助。

可以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如下:(1)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个人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采用360度评价法,让学生在班级同学、老师、亲友等多方面得到评价和肯定;(2)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答辩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讨论,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云南的歌会教案《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13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13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作者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13篇云南的歌会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云南的歌会》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文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

【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3、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4、通过网络查寻有关资料,扩大知识面,体现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特色。

【教学重难点】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教学工具】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环境】学生微机室【教学设想】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注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氛围,整个课堂充满歌声。

【教学流程】一、对歌欣赏,激趣引入播放《蝴蝶泉边》对歌片段。

二、通过网页来了解一下云南的民歌三、点击网页上的沈从文简介,在网上了解作家沈从文四、学习课文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以自己较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同时注意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2、课文赏析:同学们以跳读的形式浏览课文,然后就近的几个同学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假如�② 人物片段赏析。

③ 欣赏一段云南精彩的民歌对唱。

④ 学生对歌比赛。

《云南的歌会》的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的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云南的歌会》一文。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和价值,掌握一些相关词汇和短语。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课文,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云南的歌会》的主要内容、背景和特点。

2.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和用法。

3. 课文中所描绘的云南歌会场景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云南的歌会》的阅读与理解。

(2)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对云南歌会特点和价值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描绘的云南歌会场景的理解和描绘。

(2)对课文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内容。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讲解与分析: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云南歌会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课文中的不同场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优秀6篇教学目标: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同学对字词的积累,和对文章品读、赏析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

过程与方法:整体掌握文章的内容。

体会、学习作者有所偏重的描写方法。

情感与态度:感受作家笔下的美好生活。

了解祖国各地的风俗。

让同学更爱我们的祖国文化。

《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从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教学重点)2、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及精彩的语言;(教学难点)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及过程课时1一、导入新课。

播放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师生欣赏。

教师讲解导入: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感受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忌讳(huì)酬(chóu)和铁箍(gū)熹(xī)微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忌怕而隐避。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云南的歌会》 教案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教案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了解不同民族的歌舞文化。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云南歌会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

3.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云南歌会文化的理解。

2. 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云南的歌会》全文。

2. 与云南歌会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云南歌会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云南歌会的氛围。

(2)学生分享对云南歌会的第一印象,教师总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讲解云南歌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的歌舞动作,体验云南歌会的魅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云南歌会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云南歌会,分享学习收获。

(2)学生选择一篇关于云南歌会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云南歌会的氛围。

3.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云南的歌会》的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的教案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云南的歌会》中的经典片段。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和意义,增长文化素养。

(3)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艺术形式。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云南歌会所蕴含的民间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差异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云南的歌会》的文本,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 背景知识:介绍云南歌会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云南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4. 艺术欣赏: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艺术形式,感受其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经典片段。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手法。

(3)欣赏云南歌会的艺术形式,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对云南歌会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运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云南歌会的艺术美。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云南歌会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3.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经典片段,分享学习心得。

5. 艺术欣赏: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和服饰等艺术形式。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精品3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精品3篇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的浓郁的民情民风。

2、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场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领略文中的优美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朗读法。

3、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

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2、表情朗读、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

3、教师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族演唱,展示了云南浓浓的民族风情。

4、学生齐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云南歌会淳朴自然,浑大壮观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旨趣1、提问: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族演唱?想一想,这三种场合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提问: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特色?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四、赏析品味,揣摩语言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读后喜欢文章的哪一段?为什么?教师点拨学生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角度反复品味其精妙。

提问:第(1)段文字在人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沈从文《边城》中描写翠翠的有关片段,试着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教师点拨:第一段重写实,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范文2

《云南的歌会》教案设计范文2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云南的歌会》。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和意义,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民族文化。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学会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云南的歌会》的朗读和背诵。

2. 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

三、教学难点1. 云南歌会中各种民族文化的内涵。

2. 课文中所涉及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云南歌会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参考资料:关于云南歌会的研究论文、报道等。

3. 课文:《云南的歌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云南歌会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

(2)简要介绍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云南歌会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描绘的云南歌会是怎样的场景?(2)全班交流:讨论各组的研究成果,分享感悟。

4. 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达对云南歌会的喜爱。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云南歌会的重要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云南的歌会》。

(2)收集有关云南歌会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8.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云南歌会现场,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优秀4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优秀4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优秀4篇《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创作风格;揣摩课文所写歌会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体会作者的情感。

2、德育目标:了解云南的歌会,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领略民族风情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的。

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

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整体感知: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在哪三个场合唱歌的情景?↓研读探究: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课堂练笔↓提问总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蝴蝶泉边》的视频材料后导入:学生静静地欣赏聆听初步了解云南的民歌及相关传统二、作者简介简介沈从文作品及风格认真听读了解名家作品,积累文学知识三、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考查生字词的读音及词语解释学生积极参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四、整体感知媒体展示问题: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在哪三个场合唱歌的情景?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并踊跃回答问题用简单的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五、研读赏析用多个问题及媒体图片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探究文本认真阅读、思考、回答及发问1.要学生由浅到深地真正了解歌会的相关知识,符合认知规律;2.有感情地阅读及赏析文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3.趣味性的图片,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综合能力。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2篇(云南的歌会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2篇(云南的歌会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2篇(云南的歌会板书设计)下面是分享的《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2篇(云南的歌会板书设计),供大家赏析。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

2、掌握本文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合作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感悟生活的美好。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

由《56个民族》歌曲引入。

问:大家知道哪个省的民族最多吗?明确:云南;52个。

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云南,走进云南的歌会。

(展题)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

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jù)踞忌讳(huì)酬和(hè)箍(gū)桶熹(xī)微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写了几种形式的歌会?明确:三种。

即对歌,漫歌,传歌。

2、请用“场地﹢形式”的句式概括文中描写的几个歌会场景。

明确: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3、是依此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4、云南歌会的特点是什么?明确:山野湖畔,男女老少,即兴演唱。

四、再读课文,把握文本内涵。

1、画出文中写人的语句。

2、品读你画出的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3、感情朗读。

这种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得是。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的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子发盘在头上。

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云南的歌会》教案2

《云南的歌会》教案2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云南的歌会》一文;(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及其文化价值;(3)学会云南歌会中的几种基本唱法和表演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模仿、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水平;(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采用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云南歌会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3)引导学生认识多元文化,增强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导入与欣赏(1)介绍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及其文化价值;(2)播放云南歌会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3)引导学生关注云南歌会中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

2. 第二课时:学习唱法与表演技巧(1)教授云南歌会中的几种基本唱法和表演技巧;(2)分组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唱法和表演技巧的训练;(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3. 第三课时:深入了解云南歌会(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深入了解云南歌会的艺术特色;(2)讨论云南歌会中的各种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多元文化;(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云南歌会的表演形式。

4. 第四课时:课堂拓展(1)介绍云南歌会与其他民族歌会的异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责任感;(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展示自己对云南歌会的理解和创新。

(2)反思自己在团队协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3)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云南歌会的现场表演视频;2. 图片资料:云南歌会中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3. 教材:有关云南歌会的歌曲、舞蹈等方面的教材;4.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视频、音频资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掌握一些云南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云南歌会与其他地区歌会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

(3)学会从多元的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激发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

(2)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民族风情的理解。

(2)如何从多元的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云南歌会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云南歌会的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民族风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结构,提炼课文主题。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练习题,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深入研究云南歌会,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云南的歌会》备课教案

《云南的歌会》备课教案

《云南的歌会》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云南的歌会》的基本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和特点。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和创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调查和采访等方法,了解当地的歌会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课文中展现的云南歌会的特色和民族文化。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3.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和表演。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云南的歌会》。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云南歌会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云南的歌会》,提问学生对歌会的了解和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

4. 探究学习:(1)学生观察和分析课文中展现的云南歌会的特色和民族文化。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云南歌会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5. 课堂小结:(2)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提出疑问和意见。

6.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云南的歌会》最新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云南的歌会》最新教学设计优秀8篇

《云南的歌会》最新教学设计优秀8篇教具准备:篇一录音机、课件《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3、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精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放入引导和借助多媒体在读思品悟议中培养学生个性解读文本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重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体现互动的教学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课文写作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上的差异。

品味语言,体会文中描写的精妙。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点拨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型讲读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激趣引入刚才我们领略了云南民歌的美,看到了云南人民能歌善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走进云南,走进《云南的歌会》。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捕捉课文中的信息。

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云南歌会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说。

三、探究文本领悟主旨探究三种形式的侧重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品味语言欣赏美点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赏析,发现美点。

师点拨总结。

五、延伸拓展说说山西有哪些民风民俗六、课堂小结七、作业自助餐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云南的歌会》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云南民歌片段等等)、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4篇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4篇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4篇《云南的歌会》是现代作家沈从文于1963年创作一篇散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云南的歌会》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

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整体思路以“短片”为导入,以“歌唱”为线索,以“情感”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

五、教学流程(一)短片导入1.播放《彩云之南》flash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提问:从这篇文章中,你想学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总结纠正。

)3.总结补充学生发言,明确本文学习目标:(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设疑读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任务速读文章,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读”更有针对性。

)1.设置问题(1)你对文中哪些字词存在字音、字义方面的疑问?(2)速读课文,试着完成表格。

(借助多媒体出示表格)2.读文3.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1.不仅人在唱,鸟也在唱。

2.唱歌的地点:山野、山路、山寨。

(三)分析重点句段,发现文本意味。

1.精读全文,勾画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段,并尝试在旁边写些注释。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指导。

3.总结。

(四)透过问题,深入探究。

1.提出问题:(1)文中写了三个场景的歌唱,且都写了人、地、歌,是不是有些雷同了?(2)本文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是不是应该删掉些?2.同学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师简介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解决问题。

总结。

明确:(1)不雷同。

三个场景的描写各有侧重。

“山野对歌”侧重写人:“山路慢歌”侧重写环境:“山寨传歌”侧重写场面。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定稿(陈亮)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定稿(陈亮)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赵川镇初级中学陈亮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云南的歌会》。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情分析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分析这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云南的歌会》的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云南的歌会》是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的散文名篇,安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民情,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云南的歌会》这篇散文,作者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以清丽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人情和艺术的赞赏,作为单元首篇,它对单元目标的完成有奠基作用,学习本文能够以作者细腻的审美之心引领学生关注、热爱民俗文化,并引导学生体会多种描写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目标思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要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立足本篇课文,《云南的歌会》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语言范本,诗的意境享受,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想。

所以,结合本单元特点及可操作性,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文中充满情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在内容,形式特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作者绘形、绘声、绘色相结合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传递的内涵之美,理解作者对自然、人情、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品析文章语言,理解云南歌会的三个场面在内容,形式特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以及作者对自然、人情、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

[专题范文]云南的歌会教案(5篇)

[专题范文]云南的歌会教案(5篇)

[专题范文]云南的歌会教案(5篇)云南的歌会教案云南的歌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人物描述、环境描述和场面描述。

2.朗读、揣摩、品味语言,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

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述手法:人物描述、环境描述及场面描述。

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

2.教师与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整理、剪辑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资料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几个场面,并学习本文的人物描述。

教学设计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

3.教师导入: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

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

研习新课1.学生自行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透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读者初步感知课文就能够获取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也不会例外。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教学设计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金满斗会——民歌传承。

2.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总起全文山野对歌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山路漫歌金满斗会3.学习“山野对歌”。

a.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透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资料,然后主要透过描述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

《云南的歌会》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云南的歌会》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云南的歌会》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现状和历史的渊源。

2、学生能够通过视频等形式体验云南的歌会的特色。

3、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创新设想自己的歌会。

二、教学内容:1、了解云南的歌会的历史渊源。

2、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独特性以及地域特色。

3、通过视频等形式体验云南的歌会。

4、创新设想自己的歌会。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通过云南的美食或者其他方面先引出云南这个话题,让学生了解云南的多元和多彩的文化。

2、核心环节(25分钟)(1)了解云南的歌会的历史渊源。

老师通过PPT展示云南的歌会的历史渊源和演变历程,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歌会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独特性以及地域特色。

老师从云南的人文、地理等多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3)通过视频等形式体验云南的歌会。

老师通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云南的歌会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对云南的歌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4)创新设想自己的歌会。

老师让学生自己发挥创意和想象,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设想自己的歌会,并设计相应的方案。

3、结合环节(10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设想和方案,针对每个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设想和方案。

4、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再次强调云南的歌会的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让学生对云南的歌会有更加清晰、深入的认知。

四、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评。

2、评价标准:(1)参与度。

(2)设计能力和创新性。

(3)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作品质量和创意度。

3、评价结果: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评价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同时,通过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本节课针对云南的歌会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例如课件讲解、视频体验、自己设计的歌会方案等,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云南的歌会的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赵川镇初级中学陈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读音字形,并能学以致用(造句)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

3、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4、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过程与方法:
学生充分预习,合作、探究,
讨论法、点拨法、幻灯片演示法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的美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精彩描写。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课前听到一首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

突然有一种冲动,我想到云南去,同学们想不想去?既然这样我们就随沈从文一起到云南去,去参加“云南的歌会”,了解云南的民歌! 感受云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板书课题,
师: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想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云南的民歌,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学习本课。

(多媒体展示)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做铺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指名朗读。

其余学生听读、熟悉课文,注意字音。

(师:示范朗读1-2段学生推荐学生朗读师指名学生朗读集体朗读)
2、朗读评价(师生评价指导:学习大家的文章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细节和用词)
3、多媒体展示字词(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引经据典、滚瓜烂熟、别开生面等成语进行造句,全体学生对每个字词读三遍)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究,把握知趣。

1、提问(多媒体展示)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为每一个歌会场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呢?
(提示:地点+方式或内容)
(师板书)1、山野对歌2、山路漫歌3、山寨传歌
2、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场景,给大家有感情的读一读段中的精彩语句,并且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训练:补说句子“我最喜欢其中的场景,因为。


提示:
1、山野对歌――才智大比拼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A:在写山野对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唱歌的人)
B: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这里的人吗?
(提示:淳朴、热情、灵秀)
2、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在写山路漫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环境)
(3)齐声朗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与同学分享。

例如:“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
3、山寨传歌――民歌传承
(1)学生朗读精彩语句并谈喜欢的理由,教师点评。

(2)质疑:在写山寨传歌时,作者侧重于写什么?(场面)
(1)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村寨传歌的场面吗?(盛)
(2)“盛”体现在哪些方面?(人多、时间长、服饰如同过节)
(设计目的:通过朗读、体验、交流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领略云南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四、小结:
云南歌会我们学到现在,大家觉得云南的歌会美吗?如果美,没在哪里?(学生能够围绕话题,言之成理即可)
教师小结:学了《云南的歌会》,我们不仅要了解到云南歌会的独特之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更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感悟生活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
作为一名商南人,如果让你给外地游客介绍一种商南的民俗文化,你会介绍什么?写一段简单的介绍词。

六、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山野对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环境美
山寨传歌――场面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