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第三章线性规讲义划模型
Min W= Yb
YA - YS= C Y,YS≥0
➢ 若两个互为对偶问题之一有最优解,则另一个必有最优解, 且目标函数值相等(Z*=W*),最优解满足CX*=Y*b。
第三章 线性规划模型
▪ 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 ▪ 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 ▪ 典型特征和基本条件 ▪ 一般模型和标准模型 ▪ 线性规划的图解方法 ▪ 影子价格与敏感分析 ▪ 线性规划模型的应用
第三章 线性规划模型
• 对偶问题的提出
某厂生产甲、乙两 种产品,消耗A、B两 种原材料 。生产一件 甲产品可获利2元,生 产乙产品获利3元。问 在 以 下条件下如何安 排生产?
设备 A 设备 B 设备 C 利润(元/件)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甲乙丙丁 1.5 1.0 2.4 1.0 1.0 5.0 1.0 3.5 1.5 3.0 3.5 1.0 5.24 7.30 8.34 4.18
设备能力 (小时)
2000 8000 5000
第三章 线性规划模型
▪ 建立的模型如下:
z=12737.06(元)
▪ 请注意最优解中利润率最高的产品丙在最优生产计 划中不安排生产。说明按产品利润率大小为优先次 序来安排生产计划的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尤其当产 品品种很多,设备类型很多的情况下,用手工方法 安排生产计划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另外,变量是 否需要取整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章 线性规划模型
用线性规划制订使总利润最大的生产计划。
每件产品占用的 产品 产品 产品 产品 设备能力
机时数(小时/件) 甲 乙 丙 丁 (小时)
设备 A
1.5 1.0 2.4 1.0
2000
设备 B
1.0 5.0 1.0 3.5
运筹学-第一章
Operations Research
授课老师:郑黎黎
邮箱:zlldtq1024@
2021/4/6
1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课堂纪律:手机关机、不要讲话
考
不要睡觉
试 与
关键词:了解、理解、掌握、
要
熟练掌握
求
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
运筹学的定义与特点
绪
运筹学解决问题的过程
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田忌赛马
的
齐王要与大臣田忌赛马,双方各出
产
上、中、下马各一匹,对局三次,
生
每次胜负1000金。田忌在好友、著
和
名的军事谋略家孙膑的指导下,实
发
施的对策为:
展
齐王 上 中 下
田忌 下 上 中
最终净胜一局,赢得1000金。
运筹学思想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很
运 筹 学
的 产 生
和 发
早以前—“田忌齐王赛马”(对策 论)、“丁谓修宫 ” (网络计 划 )等都体现了优化的思想。
战后这些研究成果被应用到生
产、经济领域,其发展可以分
运
为三个阶段:
筹 学
的
① 1945至50年代初期—创建时期
② 50年代初期至50年代末期——成长 时期
产
生
和
发
展
战后这些研究成果被应用到生
产、经济领域,其发展可以分
运
为三个阶段:
筹 学
的
① 1945至50年代初期—创建时期
② 50年代初期至50年代末期——成长 时期
它可以用来预测发展趋势,制定
行动规划或优选可行方案。
运 筹 学
的
还有人: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 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提 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 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优化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
优化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第1章物流路线规划基础 (4)1.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4)1.1.1 物流的概念与功能 (4)1.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4)1.2 路线规划的重要性 (4)1.2.1 降低物流成本 (4)1.2.2 提高物流效率 (4)1.2.3 提升服务水平 (4)1.3 路线规划的基本原理 (4)1.3.1 运输距离最短原则 (4)1.3.2 货物集中配送原则 (5)1.3.3 时间窗约束原则 (5)1.3.4 网络优化原则 (5)1.3.5 面向客户原则 (5)第2章物流运输网络构建 (5)2.1 运输网络结构设计 (5)2.1.1 运输网络基本构成要素 (5)2.1.2 运输网络结构设计原则 (5)2.1.3 运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法 (6)2.2 运输网络优化方法 (6)2.2.1 运输问题求解方法 (6)2.2.2 运输网络优化策略 (6)2.3 运输网络案例分析 (6)2.3.1 案例一:某电商企业物流运输网络优化 (6)2.3.2 案例二:某跨国公司全球物流运输网络构建 (6)2.3.3 案例三:某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 (7)第3章货运车辆路径问题 (7)3.1 货运车辆路径问题概述 (7)3.1.1 定义与背景 (7)3.1.2 分类 (7)3.1.3 研究意义 (7)3.2 车辆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7)3.2.1 启发式算法 (7)3.2.2 精确算法 (8)3.2.3 元启发式算法 (8)3.3 车辆路径问题的优化策略 (8)3.3.1 集中配送策略 (8)3.3.2 分区配送策略 (8)3.3.3 多车型协同配送策略 (8)3.3.4 考虑时间窗的配送策略 (8)3.3.5 绿色配送策略 (8)第4章时间窗约束下的物流路线规划 (8)4.1 时间窗约束概述 (8)4.2 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 (9)4.3 时间窗约束下的路径优化算法 (9)第5章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9)5.1 多目标优化概述 (9)5.1.1 多目标优化的定义与意义 (9)5.1.2 多目标优化方法与策略 (9)5.2 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方法 (9)5.2.1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9)5.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9)5.2.3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10)5.3 多目标优化算法应用 (10)5.3.1 多目标优化算法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10)5.3.2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物流网络设计 (10)5.3.3 多目标优化算法在跨境电商物流中的应用 (10)第6章集成物流路线规划与调度 (10)6.1 集成物流管理概述 (10)6.1.1 集成物流管理的概念 (10)6.1.2 集成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10)6.2 路线规划与调度集成方法 (10)6.2.1 车辆路径问题(VRP)概述 (10)6.2.2 集成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的路线规划方法 (11)6.2.3 集成粒子群优化与模拟退火算法的车辆调度方法 (11)6.3 集成优化策略与应用 (11)6.3.1 集成优化策略概述 (11)6.3.2 集成优化策略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1)6.3.3 集成优化策略的发展趋势 (11)第7章绿色物流与路径规划 (11)7.1 绿色物流概述 (11)7.1.1 绿色物流的定义与内涵 (11)7.1.2 绿色物流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11)7.1.3 绿色物流的核心要素与挑战 (11)7.2 考虑碳排放的物流路线规划 (11)7.2.1 碳排放与物流活动的关系 (11)7.2.2 碳排放核算方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1)7.2.3 考虑碳排放的物流路线规划模型 (12)7.2.4 碳排放约束下的物流路线优化策略 (12)7.3 绿色物流路径优化方法 (12)7.3.1 节能减排的物流路径规划方法 (12)7.3.1.1 节能型车辆选用与调度 (12)7.3.1.2 低碳运输方式选择与协同 (12)7.3.1.3 路径规划中的能耗评估与优化 (12)7.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路径规划方法 (12)7.3.2.1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物流路径规划原则 (12)7.3.2.2 多目标优化方法在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12)7.3.2.3 生态补偿机制在物流路径优化中的作用 (12)7.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绿色物流路径优化方法 (12)7.3.3.1 大数据在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12)7.3.3.2 数据驱动的绿色物流路径优化策略 (12)7.3.3.3 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物流路径动态调整 (12)7.3.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绿色物流路径优化方法 (12)7.3.4.1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12)7.3.4.2 智能配送系统与路径优化 (12)7.3.4.3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路径规划的挑战与对策 (12)第8章基于大数据的物流路线优化 (12)8.1 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2)8.1.1 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12)8.1.2 物流行业大数据的来源与类型 (12)8.1.3 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价值体现 (12)8.1.4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 (12)8.2 基于大数据的路径规划方法 (12)8.2.1 数据预处理技术 (12)8.2.2 路径规划算法 (13)8.2.3 基于大数据的路径规划模型 (13)8.3 数据驱动的物流路线优化策略 (13)8.3.1 实时动态路径规划 (13)8.3.2 货运车辆调度优化 (13)8.3.3 集成物流信息平台 (13)8.3.4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3)第9章智能物流与路径规划 (14)9.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14)9.2 智能物流路径规划方法 (14)9.3 机器学习在物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 (14)第10章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14)10.1 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14)10.1.1 案例选取与背景介绍 (14)10.1.2 物流路线规划实践过程 (14)10.1.3 物流路线管理策略分析 (14)10.1.4 案例成果与经验总结 (14)10.2 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14)10.2.1 国内外物流市场环境分析 (14)10.2.2 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的核心问题 (14)10.2.3 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成因 (15)10.2.4 把握物流产业发展机遇 (15)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3.1 物流路线规划技术的创新 (15)10.3.2 物流管理模式的变革 (15)10.3.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15)10.3.4 智能化、信息化在物流路线管理中的应用 (15)10.3.5 跨境电商与物流路线规划的新需求 (15)10.3.6 物流路线规划与国家战略的融合 (15)第1章物流路线规划基础1.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1.1.1 物流的概念与功能物流作为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仓储、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线性规划基础
(3)、以此表为基础,请求出最优生产方案。
4.根据单纯形表判断解的类型。
(1)
Cj
0
0
0
0
-1
CB
XB
b
x1
x2
x3
x4
x5
0
x1
10
1
1
1
0
0
-1
x5
20
0
-1
-2
-1
1
Zj
0
1
2
1
-1
Cj-Zj
0
-1
-2
-1
0
其中x5为人工变量,目标为max Z。
(2)
Cj
三.简答题
1.针对不同形式的约束(≥,=,≤)简述初始基本可行解的选取方法。
2.简述如何在单纯型表上判别问题是否具有唯一解、无穷多解、无界解或无可行解。
3.简述若标准型变为求目标函数最小,则用单纯形法计算时,如何判别问题已取得最优解。
四、解答题
1.找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组可行解和基本可行解。
(1)max Z = 40x1+45x2+24x3(2)min Z =x1-2x2+x3-3x4
15
20
25/ 3
0
0
CB
XB
b
x1
x2
x3
x4
x5
20
x2
20
0
1
-1/3
1
-2/3
15
x1
20
1
0
1
-1
1
Zj
15
20
25/3
5
划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划线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常用的划线工具:有钢直尺、划线平台、划针、划线盘、高度游标卡尺、划规、样冲、V型架、角尺和角度规及千斤顶或支持工具等。
1. 钢直尺:主要用来量取尺寸、测量工件以及作划直线时的导向工具。
钢直尺是一种简单的尺寸量具。
在尺面上刻有尺寸刻线,最小刻线距为0.5mm,其长度规格有150mm,300mm,1000mm等多种。
2. 划线平台(划线平板)用来安放工件和划线工具:(1) 划线平台的制造材料:划线平台一般由铸铁制成,工作表面经过精刨或刮研等精加工,作为划线时的基准平面。
划线平台—般在平板支架上搁置,放置时应使平台工作表面处于水平状。
(2) 划线平台的使用要求:①工作表面应保持水平安装,划线平台要使表面保持水平状态,以免倾斜后在长期的使用状态下发生变形。
使用时要随时保持平台工作表面清洁,避免铁屑、灰砂等污物在划线工具或工件的拖动下划伤平台表面,影响划线精度。
用后要擦拭干净,并涂上机油防锈。
②要轻拿轻放物品,防止撞击平台工作表面,工件和工具在平台上都要轻拿轻放,尤其要防止重物撞击平台和在平台上进行敲击而损伤平台工作面。
3.划针用来在工件上划线条:(1)划针的制造材料:划针通常是用弹簧钢丝或高速钢制成,一般直径为3~5mm,长度约为200~300mm,尖端磨成15°~20°的尖角,并经热处理淬火使之硬化,这样就不容易磨损变钝。
有的划针在尖端部位焊有硬质合金,耐磨性更好。
(2)划针的使用要求:①针尖要紧靠导向工具的边缘,上部向外侧和划线方向倾斜划线用划针划线时,针尖要紧靠导向工具的边缘,压紧导向工具,避免滑动面影响划线的准确性。
划针的握法与用铅笔划线相似,上部向外侧倾斜15°~20°,向划线移动方向倾斜约45°~75°。
在用钢尺和划针划连接两点的直线时,应先用划针和钢尺定好后一点的划线位置,然后凋整钢尺使与前一点的划线位置对准,再开始划出两点的连接直线。
控制性详细规划讲义
– 道路红线、地块界线、面积、性质、建筑密度、 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地块编号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三)文本要求
• 1、总则
– 规划目的、依据、原则、范围、适用范围、强 制性内容、执行主体、管理权限等。
•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3、土地使用
1.中国特色的法定规划
借鉴区划技术,变革传统详细规划形成的具有中国 特色的规划类型,基本方法是“地块指标”加“图 则”;
城乡规划法明确的法定规划之一; 反映各个利益主体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关系; 地方政府控制和引导土地开发的依据,建设主管部
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法范 畴); 公众参与最具实效性的内容; 法律严肃性越来越高; 编制技术不断探索与进步。
– 重点地段建筑物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群体组合 控制与引导、历史文化遗传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 9、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
– 土地使用规划、建筑容量规划、建筑建造规划等的控 制规定
• 10、其他
– 成果组成、附图、附表、附录等
(四)说明书要求
• 1、前言 • 2、概况 • 3、背景、依据 • 4、目标、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5、土地使用规划 •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各类用地界线、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公共 设施、等
图件成果要求
•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 道路走向、线型、横断面、交叉口坐标标高、 停车场位置、地坪规划标高等
• 5、公共设施规划图
– 位置、类别、等级、分布、服务半径等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
编号
指标
1
用地性质
2
用地面积
3
建筑密度
4
容积率
5
建筑高度/层数
6
绿地率
7
公建配套项目
8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9 Nhomakorabea建筑后退用地边界
10 社会停车场库
11 配建停车场库
12 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
开口路段
13 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
设计内容
分类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规定性
引导性
注解
用于一般建筑/住宅建筑
用于研道路的地块 用于地块之间 用于城市分区、片的社会停车 用于住宅、公建地块的停车场
用于重点地段、文物保护区、历史街区、 特色街道、公园等开放空间地区
• 一.城市整体密度分区原则法
• 根据微观经济学区位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 面,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强度(即核心指标建筑 密度和容积率),建立城市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 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强度分配,为确定地块容积率, 制定地块密度细分提供原则性指导。此方法优点是在区位 理论基础上,将分区管理控制向系统化、数据化、精细化 方向大大推进,使城市规划控制管理中各项指标的确定更 具有严密性,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标制定 的科学性。——但分区推导模型内容体系构建尚待进一步 探讨,模型中各项因子选择和推导过程中各因子所占比重 的确定等因素,对于分区控制合理性程度、密度分配结果 有很大影响。
• 三.典型实验法
• 根据规划意图,进行有目的的形态规划,依据 形态规划平面计算出相应的规划控制指标,再根 据经验指标数据,选择相关控制指标,两者权衡 考虑,用作地块的控制指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形象性,直观性强,便于掌握,对研究空间结构 布局较有力,缺陷在于工作量大并存在局限性和 主观性。
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
Max Z = 2x1 + 3x2 x1 + 2x2 8 4x1 16 4x2 12 x1、 x2 0
7—
6— 5—
4x1 = 16
4 x2 = 12
A(4,2)
4—
3— 2— 1— 0 | 1 | 2 | 3 | 4 | 5 | 6
x1 + 2x2 = 8
| 7
| 8
| 9
x1
Ⅱ、无界解
| 6
| 7
| 8
| 9
x1
举一反三
理论性问题研究 当我们在原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 条件: x1 + x2 ≥9 思考:这时最优解又将作何改变
线性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 Max Z = 2x1 + 3x2 约束条件 x1 + 2x2 8 4x1 16 4x2 12 x1 + x2 ≥9 x1、 x2 0
地区 所用筹建 时间 1华中
2华南 3华北 4东北 5西北 6西南 4 4 5.5 6 3.5 3 5 7 6 8 6 5 4 6 4 5 8 7 9 7.5
月薪 (万元) 2.5 2.1 1.8 1.6
1甲 2乙 3丙 4丁
3 3.5 4 5
实践性问题研究 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
解:若用aij表示营销总监i在地区j筹建分公司所用的时间,用yi表示营 销总监i的月薪。 引入0-1变量xij,令 1 ,营销总监i被指派到地区j筹建分公司
无穷多最优解 无界解
理论性问题研究
在应用上,当线性 规划问题出现无界 解和无可行解两种 情形时,说明线性 规划问题的模型有 问题。
理论性问题研究
对比
原线性规划模型
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三节 引导性控制要素
1、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 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 地块用地功能 道路绿化系统 2、建筑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控制
⑴建筑体量---指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三维空间控制。 ⑵建筑形式(建筑风格)---随城市历史文化特点、时代要求产生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 色。 ⑶建筑色彩---从建筑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提出控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 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 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 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 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建筑主体色彩:(如墙面、墙基屋顶主要色彩) 点缀色彩:指建筑主体色彩外的其他建筑物的色彩(如门、窗框、栏杆、装饰线 等) 组合色彩:指建筑主体色彩和点缀色彩相组合的色彩效果
3、其他引导性控制要素(建筑空间组合、建筑小品、居住人口 密度、环境保护规定)
第四节 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
1、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 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生产、生活的各类公共服务的 物质载体。
第六节 控规的实施与管理
5、控规的实施与管理的监督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控规的目的: 促进规划师直接了解民意,为控规提供良好的“自下
而上”的反馈机制,使城市规划具备“上有指令、下 有反馈”的双向信息系统,为开展控规打好基础。 对控规起到集思广益之效,尤其是某些引导性指标的 确定。 有利于群策群力实施控规。
定
土地使用性质类别,根据所在城市规模、特征、区位、土地开发性质等确定
⑶土地使用兼容性 兼容性概念—指某类性质用地内,允许或经规划部门批准建设不同 用地性质的项目。 兼容性原则:
详细性规划内容
详细规划(一)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是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制定各项规划控制条件,第二层次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重点是进行建筑与设施的具体布局。
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主要确定各类建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配置,并根据建筑和绿化的空间布局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各项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衔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宏观要求与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承上启下的编制层次,它既是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指导性文件,又是城乡规划管理、土地开发的重要技术依据。
它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性指标,道路和管线控制性位置和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以土地利用控制为重点,其规划设计考虑了规划管理的要求,房地产开发的衔接,有利于规划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1)承上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连接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编制层次,是规划管理、规划与实施衔接的重要环境,是规划管理的依据,是体现城市设计构想的关键。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必须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是一种粗线条的框架规划,需要下一层次的规划将其深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小范围内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总平面布局和空间立体组织,需要上一层次的规划对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对开发模式和城市景观进行引导,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者之间有效的过度与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和链接。
2)规划管理的依据和城市开发的引导2006年4月1日建设部正式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内容。
高中高考数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20XX 年高考数学答题规范与技巧高考答题的规范化要求有好多方面:答题工具、答题规则与程序、答题地点、答题过程及书写格式要求等。
养成优秀的答题习惯,能够帮助考生多得分,最少不会失掉一些应得分。
1.答题工具①答选择题时,一定用合格的 2B 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改正,应使用画图橡皮轻擦洁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
②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透明胶带改错。
③非选择题一定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署名笔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署名笔描清楚。
2.答题规则与程序⑴先选择题、填空题,再做解答题;⑵先填涂再解答;⑶先易后难。
3.答题地点按题号在指定的答题地区内作答,切不行高出黑色边框,高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如需对答案进行改正,可将需改正的内容划去,而后紧挨在其上方或其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改正部分在书写时与正文同样,不可以超出该题答题地区的黑色矩形边框,不然改正的答案无效。
一般先紧后松。
4.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要求⑴选择题的填涂⑵填空题的规范对于填空题,只需填写结果,省掠过程,并且所填结果应力求精练、归纳的正确。
常有错误或不规范的答卷方式有:笔迹不工整、不清楚、字符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分式写法不规范、通项和函数表达式书写不规范、函数分析式书写正确但不注明定义域、要求结果写成会合的不用会合表示、会合的对象属性描绘不正确。
⑶解答题的规范第一,解答题应答时,考生不单要供给出最后的结论,还得写出或说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供给合理、合法的说明。
答题过程要整齐雅观、逻辑思路清楚、观点表达正确、答出重点语句和重点词。
比方要将你的解题过程转变为得分点,主要靠正确完好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常常被一些考生忽略,所以,卷面上大批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状况。
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好多人丢掉得分,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只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奇妙,可是因为不擅长把“图形语言”正确地转移为“文字语言”,只管考生“成竹在胸”却说不清楚,所以得分少。
高等数学第七章.ppt
规
划
a11x1+a12x2+…+a1nxn=b1
(1)
的
a21x1+a22x2+…+a2nxn=b2
(2)
标
准
……
型
am1x1+am2x2+…+amnxn=bm
(m)
x1 ,x2 ,…xn≥0
第三节 单纯形法
其简缩形式为
一
max Z c1x1 c2 x2 cn xn
线 性
n
aij x j bi
ZA=300 ZB=175 ZC=110 ZD=150
x2 15 A
3x1+x2=15
可行域
10
B
x1+x2=10
5
C
O
5
10
A(0,15) B(2.5,7.5) C(9,1) D (15,0)
x1+6x2=15
D
15
x1
10x1+20x2=0
第三节 单纯形法
单纯形方法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步骤 化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它的原理涉 及到较多的数学理论上的推导和证明,我 们在此仅介绍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及 每一步的经济上的含义。为更好地说明问 题,我们仍结合实例介绍这种方法
第
一
节
线
《经济大词典》定义线性规划:一种
性
具有确定目标,而实现目标的手段又有
规
一定限制,且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函数关
划 模 型
系是线性的条件下,从所有可供选择的 方案中求解出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
的
基
本
原
理
二、线性规划三要素
第
南阳理工学院OJ第1版解题报告V1 0
首�想思心贪用采。围范]w,0[盖覆段线的少最用为换转题问�段线盖覆的囿个每算计�路思题解
。出输接直�路思题解 离分数偶奇 .11
。划规态劢典经�路思题解
乘阶数大 .82 。SFD�路思题解 目数池水 .72
。了功成就本基表数素出打�路思题解 题问数素生孪 .62
。索搜分二后然�表数素打�2 法方�历遍右向左向别分 M 从�1 法方�路思题解 。题问离距数素 .42 .31.1-11.1》美乊
。数函 rahcteg 和 steg 的快更用使者戒�fnacs 用要得记候时个这�时超会往往 nic 用使�时
�呢数个4么那�次3是数次较比的要需少最序排行迚法算的较比亍基用使数个三�考思散发
泡冒�序排llehS�序排入插表链�序排入插半折�序排入插接直括包�的以可是也法方序排 �c和a断判再�b和a断判先以可�较比次三行迚是法方的单简最�序排母字个三�法方题解 的用使想你种一何任用使然弼。可即置位b在放的小次将�c和b较比后然�数的小最是a得使
。标坐心重解求式公学理物
� �标坐心重
列序号括建构要需丌�拟模律规找以可�版强加的 4 题问展扩 配匹号括�5 题问展扩 做法方性线以可�拟模 算计列序 P 的号括�4 题问展扩 本版号括个三的题原 弟弟的她和佳佳�2 题问展扩 律规找 式达表号括�3 题问展扩
划规态劢的乘连阵矩似类 tekcarB�6 题问展扩
。置位置放尿邮
。 器水喷 的大径半用使量尽�法算心贪�路思题解 �一� 置装水喷 .6
、praK-nibbaR、PMK 虑考以可�大变模规串本文是其尤�大变模规量据数果如�考思散发 。做力暴可�小较模规亍由�配匹串符字�路思题解 gnihctaM gnirtS yraniB .5
线性规划之大M法和两阶段法
,
z0 0
m
c n i bi
j=1,2,…,n ;
i 1
增广矩阵的最后一行就是用非基变量表 示目标函数的表达式, j (j=1,2,…,n)就是非 基变量的检验数。
(四)主元变换(旋转运算或枢运算)
按 照 主 元 素 进 行 矩 阵 的 初 等 行 变 换 —— 把 主元素变成1,主元列的其他元素变成0(即 主元列变为单位向量)
写出新的基本可行解,返回最优性检验。
停止迭代的标志(停机准则)
该迭代过程直至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停止
检验数行全部变为非正值; (得到最优解)或 主元列≤ 0 (最优解无界)
大M法举例2
max Z 2x1 x2
s.t
.
x1 x2 2x1 2
x2
2
6
x1, x2 0
(2) 两阶段法
第一阶段:建立辅助线性规划并求解, 以判断原线性规划是否存在基本可行解。
辅助线性规划的结构:目标函数W为所有 人工变量之和,目标要求是使目标函数极 小化,约束条件与原线性规划相同。
2、出现若干个相同的最小比值怎麽办?
(说明出现了退化的基本可行解,即非0分量 的个数小于约束方程的个数。按照“摄动原理” 所得的规则,从相同比值对应的基变量中选下 标最大的基变量作为换出变量可以避免出现 “死循环”现象)
3、选择进基变量时,同时有若干个正检 验数,怎麽选?
(最大正检验数或从左至右第1个出现的正 检验数所对应的非基变量进基)
2 0 0 0 -3/4
1 0 1 0 -1/2 --0 0 -4 1 2 8/2 0 1 0 0 1/4 3/(1/4)
0 0 -2 0 1/4
CB XB
2
X1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得强制性内容,适⽤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得城市规划。
“五线”管制制度,分别⽤“红线”、“绿线”、“蓝线”、“紫线”与“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得“雷区”,凡就是被划定得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城市建设质量。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得建设⽤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设⽴。
“绿线”就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得控制线。
“蓝线”就是指城市江河湖泊⽔域控制线。
“紫线”就是指各类历史⽂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
“黄线”管制得主题,就是划定重⼤基础设施⽤地影响范围。
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较熟悉。
“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得建设⽤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设⽴,对“红线”得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与建设⾼度等得规划管理。
“红线”管制得核⼼思想就就是:规划期内得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地评价确定得⼟地使⽤范围之内;同时城市得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得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与相应得规划要求下进⾏。
“红线”管制⽆论就是技术⽀撑还就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定得⼯作基础。
但以成熟得管制制度要求来瞧,需要强化规范性与系统性。
1、1道路“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得规划道路⽤地,尤其就是城市主次⼲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预留控制。
针对⽬前许多地⽅道路建设盲⽬超前、超规范得“⼤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得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国家《⼯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密度、道路宽度等⽅⾯得规定。
表: ⼯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关于各类道路宽度得规划指标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得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得控制要求。
如: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度需满⾜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1/2(H1﹢H2)+4~8⽶。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方式(三线一面)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方式(三线一面)建筑面积计算基数一、外墙中心线:是指围绕建筑物的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可计算外墙基槽、外墙基础垫层、外墙基础、外墙体积、外墙圈梁、外墙基防潮层二、内墙净长线:是指建筑物内隔墙的长度之和。
可计算内墙基槽、内墙基础垫层、内墙基础、内墙体积、内墙圈梁、内墙基防潮层3、外墙外边线是指建筑物外墙边的长度之和。
人工平整场地、墙脚排水坡、墙脚明沟(阴沟)、外墙脚手架、挑檐4、建筑物底层面积:底层建筑面积。
人工夹带场地、室内回填土、地面垫层、地面面层、顶棚面抹灰、屋面防水卷材、屋面找坡层工程量计算的步骤1.计算“基数”计算工程量时,有些数据常常重复利用,这些数据称为“基数”,包括:1)外墙外边线周长——L外(依照外包尺寸计算)2)外墙中心线长度——L中3)内墙净长线长度——L内(分楼层、墙厚、材质等的不同别离计算,如L内1层370、L内1层240、L内1层120、L内1层60、L内2层240…)4)底层建筑面积——S1(依照建筑面积计算规那么计算1.建筑面积(S建筑面积)和首层建筑面积(S首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本身也是一些分部份项的计算指标,如脚手架项目、垂直运输项目等,在一样情形下,它们的工程量都为S建筑面积。
S首层建筑面积能够作为平整场地、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防水层等项目工程量的基数,如北京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曾经把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按S=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2.室内净面积(S室内净面积)❖室内净面积能够作为室内回填土方、地面找平层、垫层、面层和天棚抹灰等的基数。
利用那个基数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若是地面是做块料面层时,地面面层的工程量S应在S室内净面积的基础上,加门口处的块料面积;二是,天棚假设为斜天棚,那么应在室内净面积的基础上乘坡度系数。
3.外墙外边线的长(L外墙外边线)外墙外边线是计算散水、外墙面(裙)装饰、外脚手架等项目的基数。
(1)散水的计算。
按国家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那么,散水是按实际面积计算,若是建筑物的外形是一种非四边形的多边线,而咱们仍按逐块累加的方式计算的话,那么很难计算。
如何进行线形工程量测算与统计分析
如何进行线形工程量测算与统计分析线形工程量的测算与统计分析是在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准确的测算和分析能够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线形工程量的测算与统计分析,包括测算方法、统计分析的指标和方法等。
一、线形工程量的测算方法线形工程量的测算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或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工程线形进行测量,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
线形工程量通常包括路基、路面、排水、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工程量。
1.1 路基工程量的测算方法路基工程量的测算主要是指道路的开挖和填方量。
测算方法一般有平面测量法和剖面测量法两种。
平面测量法是通过在道路布置测量控制点,利用全站仪进行距离和高差测量,然后计算各个测量截面的面积,最终得到开挖和填方量。
剖面测量法是通过在道路横断面上布置一定数量的测量点,在每个测量点上进行高程测量,然后计算每个测量点的填挖方量,最后累加得到总的开挖和填方量。
1.2 路面工程量的测算方法路面工程量的测算主要是指路面材料的用量和面积。
测算方法一般有直接测算法和母线法两种。
直接测算法是通过在路面布置测量控制点,利用全站仪进行面积测量和高程测量,然后根据标准设计厚度计算路面材料的用量。
母线法是在道路纵断面上布置一定数量的测量点,然后通过对这些测量点的高程测量,计算出道路纵断面的曲线形状,最后根据标准设计厚度计算路面材料的用量。
二、线形工程量的统计分析指标线形工程量的统计分析是指对测算得到的工程量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统计,以便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包括工程量累计曲线、施工进度分析和工程量变化趋势等。
2.1 工程量累计曲线工程量累计曲线反映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完成情况。
通过绘制工程量累计曲线,施工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工程量的完成情况和施工进度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施工进度。
2.2 施工进度分析施工进度分析是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规划算法详解线性规划首先什么是线性规划,大致的定义我总结为在线性的目标和约束中,找出一个最优解。
举个例子:M1和M2两种原料用于生产内外墙涂料,M1日最大可用量24吨,M2日最大可用量为6吨,外墙涂料每吨需要6吨M1,1吨M2,内墙涂料每吨需要4吨M12,吨M2,外墙涂料每吨利润5个单位,内墙涂料每吨利润4个单位。
且市场需求调查数据得出,内墙日需求量不超过外墙的日需求量+1吨,内墙最大日需求量为2吨怎样在这样的各个线性的条件中,得到最优的内外墙生产吨数,就是我们线性规划算法要做的事情。
设外墙生产x1吨,内墙生产x2吨,设利润为z,要得到z的最大化,也就是最优解,上述条件罗列为公式可得出6x1+4x2=24x1+2x2=6-x1+x2=1z=5x1+4x2如何从这个公式中求出最优解?有以下两大方法我们将上述约束条件画图,y轴为x2,x轴为x1,得出如下:圈红色的部分就是所有的可行解,表示这个区间内都的x1x2能满足约束条件对于我们的z函数,其实表示的是一条截距为z斜率为-(5-4)的线性直线,我们要求z最大化的最优解,就是在所有的可行区域内找到可以满足z曲线截距最大的点。
最后我们发现,可行区域内能让z函数达到最大截距的点就是我圈出来的那个角点,z再增大的话,就超出可行区域了,所以不满足要求,所以最终得出最优解为x1=3,x2=1.5这就是图解法的做法,一个定理就是,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总是发生在约束几何平面的角点上,例如上面圈出来的点,先当做是个定理,我也不知道怎么证明这个定理。
以上就是线性规划的图解法,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就是当参数超过3个时,我们很难直观画出一个jihe几何平面来找角点,所以我们需要下面的另一种解法。
单纯形法当超过3个参数时,单纯形法就派上用场了,单纯形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所有的变量都是非负数所有的约束都是等式(非负限制除外),且具有非负的右端项像上述的方程,如果化为标准形式,将会是如下6x1+4x2+s1=24x1+2x2+s2=6-x1+x2+s3=1x2+s4=2z=5x1+4x2+0s1+0s2+0s3+0s4新加入的s1-4表示的是松弛变量(非负),根据大于号小于号来决定他们的正负号对于标准化形式,我们设有n个参数,设列举出的约束方程个数m,当m=n时,方程组就只有唯一的解,当mn时,说明有无穷个可行解,也就是解是一个区域。
例如y=x+1单独这个约束方程,那么可行解就是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这个就是m=1,n=2的情况,如果再加上一个方程使得m=2,例如y=-x,则是唯一的解了,解为(-0.5,0.5)由上面的定理,最优可行解必然出现在几何空间上的角点几何角点的代数定义对于一个m*n的方程组,我们另n-m个变量为0,再去在m个方程中求出其余的m个变量的值,如果有可行解,则这m个变量得出的点就是这个超几何平面的角点。
例如y=x+1,xy都非负,这里m=1我们就有两种角点情况,一种是x=0的角点,一种是y=0的角点,画图上便可只管看出。
对于超3维的几何面也是如此类推,虽然我不知道如何直观证明,但这就是个定理。
所以我们线性规划最终zu做的事就是,找出适合的角点,并代入最优的z方程,哪个得出的z最优,哪个角点就是我们的最优解!但当参数十分多时,角点的数量就十分庞大,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智能的搜索过程,来寻找出最优角点的位置。
进基离基我们每一次的寻找角点称之为迭代,每一次我们都从原点,也就是非松弛变量全为0的时候开始我们称令(n-m)个变量为0的这些变量为非基变量,令其余的m个变量为基变量。
从原点开始,我们计算完z值后,就要选择下一个角点来计算z,那么就需要迭代,选择一个基变量进行离基操作,并选择一个非基变量代替它,进行进基操作,从而得到下一个角点来计算z。
对于如何选择进基变量和离基变量,我们遵照如下条件最优条件确定进基变量,在z方程上,选择一个能让z最可能往最优方向发展的变量进基,例如max z=3x1+5x2,x2的系数更高,x2非基(即非0)的话更能使z趋于最大化。
可行性条件确定离基变量,找出约束最小的那个进行离基,因为超过最小约束表明有约束不满足了,所以不能再往外扩展了。
(具体操作是进行最小非负比计算,后面会继续讲)通过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不用暴力穷举出所有的角点进行z 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最后直到无最优条件可选了,再迭代时z 反而会适得其反时,最优解已经得到了,求解完成。
高斯-若尔当行运算上面讲述的只是单纯形法的思路,具体的计算步骤就是高斯-若尔当行计算回到上面的原料公式:6x1+4x2+s1=24x1+2x2+s2=6-x1+x2+s3=1x2+s4=2z=5x1+4x2+0s1+0s2+0s3+0s4由于最初我们从原点开始,所以基变量是s1-4,我们把基变量写在左侧则为s1=24-6x1-4x2s2=6-x1-2x2s3=1-x2+x1s4=2-x2右边的系数为非基变量,左边为基变量,因为非基变量为0,所以左边的基变量的解值就是右边的常系数,也就是截距x1的系数为5 最能达到z最大化 ?x1在s1的方程中系数为-6,s1行的解值-进基变量系数的非负比最小(24-6 这里为了明显显示基变量,所以把一些参数挪到了右边,挪到左边过来就是6而不是-6,这个比值代表了新的角点的截距),所以选择x1进基,s1出基假设我们错误的选择了s2离基,那么xi新角点上,x1的值就是6,而x1等于6超过了约束,因为24-6*60,而s1是非负的,所以必须选择最小非负比进行离基。
以s1离基,x1进基其实就是把右边的变量挪到左边以达到左边全基,右边全非基,也就是用x1去替代s1,s1也替代x1,以得出x1=4-(1-6)s1-(2-3)x2s2=2+(1-6)x1-(4-3)x2s3=5-(1-6)s1-(5-3)x2s4=2-x2这就是我们手动完成的一次进基出基操作,现在基变量在左边为x1和s2-4,解分别为4,2,5,2,剩下的为非基变量,我们可以就此解出新的z这是我们手算的进基离基,当参数非常庞大的时候,手算十分蛋疼,所以我们需要得出一个规律,然后可以进行编程让计算机运算。
这个运算规律就叫高斯-若尔当行运算首先要把各个参数转到一个矩阵里,换位标准形式的原料公式的矩阵如下,一个规律是z行基本变量系数均为0z不属于基变量但为了方便表示还是写在了一起高斯若尔当行运算规则,根据这个矩阵,选出进基离基变量后进基变量所在列为枢纽列,离基变量所在行为枢纽行,行列交叉位置为枢纽元素,例如我上面标蓝色的6对于迭代后的新枢纽行的计算规则为:在基列中,以进基变量替换离基变量,新的枢纽行=当前枢纽行-枢纽元素其他所有行,包括Z行的计算规则为,新的行=当前行-当前行枢纽列的系数*新的枢纽行其实这只是对我们刚才的手算的一个推导整理,上述矩阵进行一次迭代后如下对比我们刚手算的迭代你可以看到规律x1=4-(1-6)s1-(2-3)x2s2=2+(1-6)x1-(4-3)x2s3=5-(1-6)s1-(5-3)x2s4=2-x2一直不停循环迭代直到没有最优条件时,z就是最优解,基变量的值,也就是解,在最后的最优解中,松弛变量如果大于0,说明该资-源是充足的,如果等于0说明该资-源是匮乏的至此我们的线性规划代数解法就完成了绝大部分特殊情况上面讲述的是基本通用的线性规划解法,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无法直接标准化当所有约束都是=或者=时,进行标准化直接加上松弛变量即可,但存在一些既有=又有=,=的方程时,就会出现个别的方程没有松弛变量,这时就出现了无法标准化的坏状态。
做法是在没有松弛变量的行里加入人工变量Ri,并在z函数中给人工变量加一个惩罚系数M,M为无穷大或无穷小(根据z是max还是min决定),使人工变量在一次次迭代后化为0,若化不为0,说明无解。
这里需要进行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不求z,而是求min r=人工变量和若能产生r=0 则这个阶段产生了基本可行解,人工变量可以直接去掉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第一步min r行的计算,就会遇到z行(这里是r行)基本变量系数不为0的情况,会导致z行等式不成立,所以第一步要先进行替换(假设人工变量有R1 R2两个)正确r行=原始r行+(1*R1行+1*R2行) ? 进行系数化0最后r=0时,得到的基本解,人工变量必须是非基本解,才能完全不让他进入第二阶段,万一出现人工变量为基本解但值为0导致得出r=0时,需要再选择一个0基本人工变量进行离基,选择任意一个非人工非基变量进行进基,直到迭代到所有0人工变量do都被去掉。
第二阶段开始求z行阶段一最后一步得出的基本变量继续作为阶段二的基本变量同样如果出现z行基本变量系数不为0,会导致z行等式不成立,需要进行系数化0,新行=旧行+(对应非零系数*对应基本变量行) 最后再一次迭代即可进行求z最优解个人觉得人工变量是比较复杂而且特殊步骤比较多的,我后面会继续完善例子两次以上得出z的值是相同的,则为退化现象,退化有时候会产生死循环的可能,退化的出现意味着至少有一个基变量在下一次迭代中变为0,基变量出现0会导致最小非负比循环出现(都是0),而且z的下次迭代继续保持原值。
实际生活的条件约束中,出现一直死循环的情况很少,几乎不会发生。
无穷多个解按图解法来看,当z的斜率和某个边界线的斜率相同时,则会出现一段直线上的点都是最优解,即是无穷多个解按代数法的思路,就是出现非基变量的系数为0,这种情况下,这个非基变量可以随意进基但不改变z值,但会改变各个变量系数,这同样表现出有无限多个解的情况按图解法来看,就是有个地方没有约束,z可以不断增加或者减少下去代数法上的表现是,最小非负比不存在,无法选择离基变量,解和系数的比值都是0或负数,导致可以无限增大进基变量而不破坏约束,也就是无界的情况不可行解人工变量0以上是我对线性规划的理解,纯手打,篇幅较大,如果有什么理解错误或者改进欢迎留言。
后续我会继续完善一些例子以便理解和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
就是上面+上一个东西和减去一个东西。
下面+一个东西减去一个东西。
这是为了更好的化简。
RCNN5(参看这篇博客)在速度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基本解决了PASCALRle_Encode_P(unsigned char *inbuf,int inSize,unsigned char *outbuf,int onuBufSize)----------------------------------------时代的分割线-------------------------------------------而DoG金字塔的生成过程就比较简单了,就是由高斯金字塔相邻的两层相减得到DoG金字塔中的一层,然后依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