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_商业银行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_商业银行论文
关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_商业银行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代理人向委托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评价管理者经营业绩、确定激励水平的直接依据。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向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的行为。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盈余管理都是不利的,但信息的扭曲必然加大信息不对称程度,利益相关者依据有偏的盈余信息进行决策,造成决策效率下降,最终导致利益相关者总收益低于最优水平。

已有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机制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分析,但收效甚微,究竟如何才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将探索盈余管理的内在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求抑制盈余管理的有效措施,就如何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发掘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造成盈余管理的两大成因。

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管理者可能出于个人私利造成机会主义偏误,有意操纵公司报告的盈余水平,以最大化个人利益;由于控制失误的存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技术性错误难以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导致非意愿性盈余信息计算偏差和真实活动执行偏误,同时由于业务流程不合理、缺乏有效制衡,为管理者意愿性盈余管理打开“方便之门”。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备受关注的两大机制,公司治理能够缓解代理问题造成的机会主义偏误,内部控制能够降低控制失误造成的技术性错误(方红星、金玉娜,2013)[1]。

公司治理应该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抑制管理者机会主义偏误造成的意愿性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应该可以降低控制失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抑制技术性错误造成的非意愿性盈余管理,并提高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和风险,抑制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意愿。

然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究竟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迄今为止还是未解之谜。

此外,相比于空间较小的应计盈余管理,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盈余管理方式上更加青睐于具有实质性损害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2],如何有效抑制盈余管理,特别是抑制不易被察觉、实质性损害公司价值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研究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考虑,为丰富对盈余管理影响因
素的认识,通过深入分析盈余管理的成因和内在作用机理,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有针对性地寻求抑制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两种不同方式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为这一重要话题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二、文献回顾
(一)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近年来,公司治理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

Kasipillai和Mahenthiran(2013)研究发现股权高度集中、独立董事比例低、董事会规模小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3]。

Hazarika et al(2012)发现董事会强制轮换具有提高盈余质量的作用[4]。

Cornett et al(2009)则发现董事会独立性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5]。

Francis et al(2005)研究表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能够影响盈余质量,股权集中度越高,这种影响越大[6]。

Baker et al (2003)发现管理者在股权授予日通过应计项目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7]。

在国内,徐雪霞等(2013)研究发现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提高了盈余管理;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
余管理的关系不显著[8]。

徐宗宇等(2012)研究发现两权分离度越高,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越大[9]。

毕晓方、韩传模(2012)研究发现管理者持股能够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10]。

苏冬蔚、林大庞(2010)的研究则表明股权激励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具有负面的公司治理效应[11]。

在公司治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方面,林芳、许慧(2012)发现股权制衡能够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12]。

林永坚等(2013)研究发现管理者变更当年,主要采用应计盈余管理的方式谋取私利,其后两年两类盈余管理均存在[13]。

(二)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2002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之后,大量学者关注内部控制缺陷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Altamuro et al(2010)研究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提高未来现金流的可预测性,提升财务报告质量[14]。

Ashbaugh-Skaife et al (2008)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了公司的盈余质量;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完善,盈余质量得到较大提升[15]。

Chan et al (2008)研究表明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16]。

Doyle et al(2007)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应计项转变为现金流的比例更低,盈余质量更差[17]。

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一类研究认为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

张龙平等(2010)、董望和陈汉文(2011)研究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18-19]。

此后,国内学者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范畴扩大到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程小可等(2013)、佟岩和徐峰(2013)、叶建芳等(2012)、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0-23]。

与以上结论相反,另一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并不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

范经华等(2013)研究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明显[24]。

张国清(2008)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并不能抑制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也没有带来盈余质量的提高[25]。

胡曲应和卢晓明(2016)发现内部控制未能有效降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26]。

综上所述,尽管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盈余管理的制约方法,但盈余管理问题仍在上市公司中存在,并且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大重要机制能否有效降低盈余管理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制约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仍是未开启的“黑箱”。

盈余管理受公司自上而下多个层面的影响,已有研究只是简单地寻求抑制盈余管理的方式,却尚未对盈余管理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方式探求降低盈余管理的有效途径,从崭新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
的研究,对拓宽盈余管理的认识、有效提高盈余质量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选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这两大备受关注的机制,研究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以期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做出实质性贡献。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盈余管理的形成原因与对策:分析框架构建
盈余管理受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的双重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管理者可能出于最大化个人私利的目标存在机会主义偏误,有意识地调整公司报告的盈余水平,进行盈余管理。

控制失误的存在,一方面无法有效防范和控制相关部门人员在盈余计算和真实活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导致非意愿性技术性错误,发生盈余管理;另一方面无法有效对盈余计算和披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控制和防范,降低管理者机会主义偏误进行意愿性盈余管理的成本和风险,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少的威胁。

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既可以导致应计盈余管理,也可以导致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代理问题是造成管理者机会主义偏误的主要原因。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委托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不拥有公司的全部信息,
因此信息的准确性对他们的决策至关重要。

代理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使公布的财务信息偏离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而影响相关契约的经济后果。

(1)管理者为完成“薪酬契约”,产生机会主义偏误,进行盈余管理。

目前,我国业绩考核方式以公司的财务信息为主,管理者为完成薪酬契约要求的目标业绩,获取更高的薪酬、晋升机会、在职消费和其他控制权私有收益,可能通过盈余管理直接提高公司业绩。

即便是采用股价和市价作为考核标准的公司,由于盈余与股价之间显著的正向关系,管理者完全可能通过操控会计盈余提升股价和市价,进而提高个人私利。

(2)管理者可能被大股东控制或与其合谋,为满足“债务契约”和利益相关者的其他要求,出于“大股东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发生机会主义偏误,导致盈余管理。

相比于深悉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的大股东,中小股东、外部债权人和供货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各项决策更加依赖公司对外公布的盈余信息。

公司能否获得债务融资和股权再融资与其盈余水平具有直接关联性,供货商的信用政策也与盈余水平直接相关。

盈余水平越高,债务融资、股权再融资和宽松的信用政策等诸多有利于大股东收益的“优待”获得的可能性越大。

管理者通过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等方式调整公司盈余水平,侵占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以提高大股东收益。

在“被控制”或“合谋”过程中,管理者个人私利也将得到提升,一方面通过侵占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高公司的短期经营业绩,从而提高管理者个人收益;另一方面
提高管理者可控的公司资源,为其构建“经理帝国”提供便利,进一步提高管理者个人收益。

公司治理的目标为减少代理问题和降低代理成本,应该能够降低管理者机会主义偏误,抑制由此而导致的盈余管理。

控制失误是技术性错误发生的主要原因。

控制过程中业务流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不相容职务未能有效分离,岗位之间不能有效衔接和监督,会不利于有效防止和发现可能存在的技术性错误。

控制失误导致公司业务误判断和误识别,未能有效确认相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类型或金额,会造成盈余的确认发生技术性错误。

相关经济业务计算错误,未能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业务情况,会造成盈余的计量发生技术性错误。

文件、凭证记录控制失误,业务记录的重复和遗漏等问题,会造成盈余的记录发生技术性错误。

未能对财务报告中各项目进行准确划分和计算,会造成盈余的报告发生技术性错误。

公司主要活动(销售活动、生产流程和成本费用控制)控制失误,未能有效地进行审核和跟踪,导致相关人员对公司情况的误判断和具体计划的误执行,而造成真实活动发生技术性错误。

内部控制目标为减少公司具体业务流程中的控制失误,应该能够抑制由此而产生的盈余管理。

控制失误为管理者机会主义偏误导致的意愿性盈余管理提供便利。

管理者实施意愿性盈余管理,首先要对其可能存在的收益
和成本进行权衡。

收益一定时,控制失误无疑降低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成本),以及由于盈余管理被发现而带来的惩罚(风险)。

控制失误使相关部门和人员未能有效制衡,管理者较为轻易即可凌驾于整个公司之上,降低了管理者进行意愿性盈余管理的成本。

公司主要活动(销售活动、生产流程和成本费用控制)控制失误,为采用真实活动进行意愿性盈余管理提供必要条件。

控制失误使管理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施盈余管理,加大了机会主义偏误发生的可能性。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分析框架见图1。

(二)盈余管理的治理途径: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公司治理指为解决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规范相关各方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能够使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制约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者,避免管理者采用盈余管理等方式侵占公司资源,提高个人私利。

董事会可以使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参与公司决策,提高管理者进行意愿性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难度,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监事会具有监督管理者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职责,具有及时纠正管理者盈余管理等有损公司价值的行为的作用。

公司治理应该能够降低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抑制机会主义偏误导致的盈余管理。

由以上分析可知,有效的公司治理应该能够抑制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据此提出假设H1:
假设H1:公司治理能够抑制盈余管理。

假设H1a:公司治理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

假设H1b:公司治理能够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是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和全程控制,其内容涉及公司自上而下的各个层面。

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和不足相对越少,控制失败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

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业务流程、职责分工等具体业务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技术性错误的发生(方红星、金玉娜,2013)[1]。

具有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公司,信息和沟通效率更高,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应业务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和防止技术性错误造成的无意识性的盈余管理。

同时,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制衡能力越强,业务流程的安排和设置越科
学,无疑加大管理者意愿性盈余管理的成本和风险,降低意愿性盈余管理发生的可能。

另外,内部控制涉及公司的全部过程和流程,对公司的真实活动具有实质性影响。

合理保证财务信息质量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控制目标完成的情况就越好,控制失败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

由以上分析可知,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能够抑制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据此提出假设H2:
假设H2: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

假设H2a: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

假设H2b: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四、研究设计
(一)盈余管理的度量
1.应计盈余管理
为有效地度量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分别选取Jones(1991)模型[27](模型1)和DD(2002)模型[28](模型2)度量每个样
本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

其中,NDAi,t是总应计利润,反映公司总体应计利润的情况,为营业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驻SALESi,t是销售收入;PPEi,t是固定资产净值;Ai,t-1是公司资产。

实际的应计利润减期望应计利润并取绝对值,即为应计盈余管理DNDAi,t。

CFOi,t为i公司第t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FOi,t-1为i公司第t-1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CFOi,t+1为i公司第t+1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2.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Roychowdhury(2006)认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主要采用超常规扩大销售量(销售操控)、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生产操控)和控制费用三种方式(酌量性费用操控)[2]。

通过对以上三类方式的盈余管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出每家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具体数值。

具体方法为:采用以下模型(模型3、模型4、模型5)计算三类操控方式的具体数值,分别采用公司的实际数值减去上述三个模型计算出的期望数值,即可得出以上三个模型所计量的具体操控活动的数值。

其中,PRODi,t是生产成本,包括销售成本和存货变动,SALESi,t为销售收入变动,DISEXPi,t为酌量性费用,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在此基础上,依据模型(6),计算得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

(二)公司治理的度量
公司治理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董事长与总经理非兼任为1,兼任为0)、董事人数、监事人数、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高管薪酬的自然对数),借鉴白重恩等(2005)、张会丽和陆正飞(2012)的研究方法[29-3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第一大主成分度量公司治理。

(三)内部控制的度量
借鉴方红星和金玉娜(2013)的研究方法[1],判断公司内部控制治理。

公司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认定该公司的内部控制为低质量(IC为-1):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自我评价报告中明确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亏损(经营目标未能实现)、审计意见非标(报告目标未能实现)、违规(合规目标未能实现);若公司不存在上述几种情况,且自愿披露正面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则可认定该公司内部控制为高质量(IC为1);其他公司则认定内部控制为中等质量(IC为0)。

(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模型
为检验盈余管理的抑制途径和程度,构建模型(7):
各变量的具体内容见表1。

五、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样本选择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按照我国相关规范的要求,采用自愿性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转变的方式,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一直受到大量学者的关注,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立足于内部控制自愿披露阶段,选取2007~2011年深市和沪市交易所上市的主板公司为样本,并对样本进行以下处理: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由于发行B 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要求存在差异,剔除该类上市公司;由于资不抵债的公司在经营上存在特殊性,剔除该类公司;由于连续上市不足3年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无法满足计量模型的计算需要,剔除该类上市公司。

最后得到5210个样本。

样本公司数据源自国泰安数据库和万得数据库,内部控制数据通过各公司年报获取。

(二)描述性统计
分别对公司治理相关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公司治理(GG)的综合指标数值。

公司治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合一、董事人数、监事人数、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3340、0.0284、
0.4599、-0.3214、0.3132、0.6754、0.5438、0.1153、0.2213、-0.1458、0.5028,由此得出每家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

从表2的描述性统计可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其中应计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及三种具体的盈余管理方式的均值分别为0.051、-0.013、0.008、0.005和0.011。

(三)实证结果分析
1.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
依据盈余管理的形成机理,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方面,寻求降低应计盈余管理的制约机制,结果见表3。

表3显示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结果。

在以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中,GG的回归系数为-0.004(在1%的水平显著);在以DD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
理的回归模型中,GG的回归系数为-0.002(在5%的水平显著),表明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应计盈余管理。

在以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中,IC的回归系数为-0.003(在10%的水平显著);在以DD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模型中,IC的回归系数为-0.007(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内部控制能够降低应计盈余管理。

由此可知,公司治理能够有效降低由代理问题造成的机会主义偏误,抑制由此导致的应计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由控制失误造成的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抑制由此导致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应假设得到验证。

2.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
依据盈余管理的形成机理,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两方面,寻求降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制约机制,结果见表4。

表4显示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结果。

以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中,GG 的回归系数为
-0.02(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销售操控是公司采用非正常的信用条件或价格折扣等方式实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当此类盈余管理发生时,公司的
实际现金流将低于期望水平。

以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中,GG的回归系数为0.006(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销售操控。

生产成本操控为公司超正常规模生产,从而降低当期销售成本,公司销售成本和存货的变动将高于期望水平。

以操控性生产成本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中,GG的回归系数为-0.012(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操控。

操控性酌量费用是公司减少当期研发费、广告费等当期不产生收入的费用。

以操控性酌量费用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中,GG的回归系数为0.002(不显著),表明公司治理对酌量性费用操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以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中,IC的回归系数为-0.01(在10%的水平显著),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操控性经营现金流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中,IC 的回归系数为0.004(在10%的水平显著),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销售操控;以操控性生产成本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中,IC的回归系数为-0.01(在5%的水平显著),表明内部控制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操控。

以操控性酌量费用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中,IC的回归系数为-0.003(不显著),表明内部控制对酌量性费用操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由此可知,公司治理通过降低代理问题导致的机会主义偏误,可抑制由此造成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但对酌量性费用的操控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