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合集下载

小城镇街道景观(精)

小城镇街道景观(精)

小城镇街道景观简介:城镇道路景观规划应融入城镇景观系统,结合城镇地形地貌、道路功能性质、城镇历史人文、绿化系统和动静态景观进行规划,创造出宜人又生动、富于变化的道路景观环境系统。

关键字:小城镇;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人性化设计[1][2]5 城镇道路景观设计从道路横断面设计、平面和立面线型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照明设计入手,精心打造每个景观细节,使城镇道路既满足实用功能,又处处透着灵动之气、人性之光。

[3] 四、小城镇街道景观人性化设计人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主体,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发展围绕的核心,因此,尊重并满足人类生理的、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性化设计”的焦点。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包括: 1. 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 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3. 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4. 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5. 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

[1] 城镇道路景观构建只是城镇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条线或一个点,如何构建好道路景观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隶属的带型景观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上的统一与连续性。

因此,在正确分析了现代街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和理解人性化设计概念后,建设一个具有当地特色风貌的生态小城镇街道景观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参考文献:[1] 许菁华梁丽君.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蓝天园林2005,(5)[2] 赵提纲. 浅谈城市街道景观中的绿地设计. 江苏城市规划.2004 [3] 程小妹. 探析小城镇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 小城镇建设.2004,(6)[1][2]。

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初探

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初探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活的聚集地和最重要的場所,为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活提供空间。

譬如交通,购物,休息和交流等。

街道空间的人性化环境与人类行为和心理学密切相关。

人们创造了一个公共空间适应他们需求的城市环境,他们所处的城市环境也会影响自身的行为。

标签:街道空间;人性化;街道设计;城市街道1.城市街道空间与人性化的简述1.1.城市街道空间简述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空间,街道被各种形式的各种建筑实体所包围。

建筑实体的不同尺度和封闭街道的不同方式将对人们的视觉感知,景观构成甚至整体城市形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室内空间,组织城市景观轴线,承载城市居民的各种活动。

1.2.人性化简述人性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概念,近年来一直被强调,并被创造为现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类精神重生的表现。

人性化是人们能够满足其功能需求的概念。

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使用行为,为他们提供自身的便利和需求。

人性化的设计是基于行为习惯,身体结构,心理状态和精神需求等。

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并且对原始设计的基本表现的基础上,对建筑物或展览物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公众感到舒适。

这是设计对人们在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尊重和满足,以及对人们的关注和尊重。

2.城市街道的空间特点在现代社会中,促进交通和快速运输的道路越来越多,道路的宽度和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尺度空间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宽阔的绿色地带或有几十来米的汽车道。

虽然,这一变化与机动交通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对应,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会出现交通拥堵和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发展情况、本身并不是增加道路宽度就能切实的解决问题。

3.城市街道的空间功能街道是人们活动和互动的空间,是城市和空间的重要公共空间,是用于促进人群交流与社会活动的场所。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街道成为一个多层次和多功能的共生系统,通常将节日、散步、购物、聚会、体育锻炼、餐馆、参观、娱乐、交通、文化教育、人际关系等结合在一起。

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一、本文概述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街道步行空间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

然而,当前许多城市的街道步行空间设计忽视了人性化的需求,导致步行环境不佳,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和身心健康。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通过分析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具体实践案例,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界定了街道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概念,阐述了其内涵和重要性。

接着,从人的行为心理、生理需求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可识别性和文化性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人性化设计在街道步行空间中的具体应用,如步行道的规划、休息设施的布置、景观环境的营造等。

文章总结了人性化设计在街道步行空间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推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对街道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视,提高城市步行环境的质量,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宜行的城市生活空间。

二、街道步行空间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街道步行空间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然而,当前街道步行空间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步行空间的规划布局不尽合理。

在一些城市中,步行空间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等挤压,使得行人只能在狭窄的空间中穿行,安全隐患大。

同时,步行空间的连续性经常被打断,如被停车场、占道经营等行为占据,使得步行者无法顺畅到达目的地。

步行空间的设施配置不足。

座椅、垃圾桶、照明等设施的缺乏,使得步行空间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亟待加强,以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出行需求。

再者,步行空间的环境品质有待提高。

部分街道步行空间存在卫生状况差、绿化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小城镇街道景观整治初探

小城镇街道景观整治初探

小城镇街道景观整治初探摘要:鲁道夫斯基的《人的街道》一书中提到:“街道是母体,是城市的房间,是丰沃的土壤,也是培育的温床”。

街道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及生活质量,还映射出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通过对街道景观的整治优化,为小城镇创造优良的街道环境和城市特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江阴璜土镇迎宾路街道景观整治为例,通过对建筑风貌、店招广告、植被绿化、道路铺装、停车方式、公共设施的整治,使之既保持地域特色又体现城市发展的风貌。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景观;整治1.街道景观城市街道景观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而言泛指由实体建筑结构围合的室内景观空间以外的一切街道区域的景观形态,例如街道、外部庭院、河岸等柯共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

随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发展以及工艺材料技术水平的提高,室内室外空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许多亦内亦外、相互渗透的不定空间,例如建筑的敞廊、中庭、内中庭等。

小城镇由于自身规模的局限性,其街道景观可以理解为由天空、两侧建筑和街道路面构成围合的三维空间,包括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元素构成的景观综合体。

物质方面包括绿化设施、街道家具、停车场地、指示标志等,非物质方面包括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舒适的空间感、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和归属感、城镇文化等。

2.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速度也空前的提升。

但由于经济观念和思想意识的限制,我国越来越多的小城镇盲目地以大城市的标准求大追新,丧失了原有的城镇面貌,建筑设计风格生硬地照抄照搬,追求大尺度的空间环境而忽视对人的关怀。

小城镇街道的传统特色和人文情怀逐步丧失,被粗糙混乱、千篇一律的街道景观所代替。

这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

3.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①两侧建筑和构筑物。

②植被绿化。

③沿街店面。

④广告招牌。

⑤地面铺装。

⑥停车秩序与空间:机动车、非机动车沿路停放时,与建筑、绿化、人行道的关系非常重要,是城市秩序的体现。

城市道路景观特点与人性化设计初探

城市道路景观特点与人性化设计初探

城市道路景观特点与人性化设计初探摘要:城市道路不仅代表了城市交通体系,还代表了城市建筑化程度和外观形象。

目前,各种不同的建筑理念已广泛的应用到道路景观的设计中并且越来越人性化和生态化。

本文主要就城市道路景观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道路景观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人性化设计为了使城市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共处,现代城市交通建筑逐已渐向着生态化发展,在道路建设工程中也加入了道路景观工程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就是通过研究道路工程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对道路位置和景观特点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道路景观能够与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统一,使得道路既具备了交通功能又具备了改善环境的美学理念。

一、城市人行道景观构成要素城市人行道景观主要表现在公共环境、公共活动和活动中的人三个方面。

从城市人行道景观的控制要素出发,可以将城市景观分为实质景观和活动景观两个方面,实质景观中又分为道路景观、沿街景观和远景三个部分。

人行道的活动景观指人的活动和变动因素。

人的活动及步行者在人行道上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人行道的交通功能,也体现了人行道的空间功能。

人行道是人们休闲活动、观光活动和交往活动的载体。

首层为商铺的沿街建筑前的人行道还承担了人们的商业活动,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活力。

变动因素指季节、气候、时间等。

季节是构成人行道景观的重要因素。

也可考虑如何创造雨雪天气中人行道的景观和昼夜景观,使人行道景观具有其生命力。

二、城市道路景观人性化设计1、遵循绿化原则道路景观植物主要以群植和片植为主,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植物景观。

不同景段选用不同的常绿乔木作为骨干树种,并配以适当比例的落叶乔木、开花色叶小乔木、灌木及植被,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

各种类型植物根据不同的景观主题分布于道路两侧绿化带中,各种花木和混交林等方式组合搭配。

道路绿化设计时要精心选配植物和有节律的序列栽植,在统一中求变化。

树种与树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但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达到多样性,这样和谐统一富于变化,体现自然生态风格。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与研究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与研究
1 1 构成要 素 . 小城 镇街道 景观的空 间环境在 多数属于带 型空 间, 是与地形和 相关景观 因 素形 成 的空 间景 观 。其主 要构 成要 素 有 : 街道 平 面 、纵横 断面 、垂 直绿 化 、 透 绿 生 态 围墙 、 节 点 小 品 、环 卫 设 施 、 广 告 、 街 灯 、人 流 、 周 边 环 境 绿化 ( 物) 千姿 百态 的景观树 与彩 色花 叶行道 树成 为城镇 一பைடு நூலகம்靓 丽风 景 。 植 等, 、 1街 道, 是景观 的景 界, ) 即 又是 城镇 之间 的纽带 , 具有组 织交 通 、分划 空 间 界面 、构 成 街 道 流 动 空 间 的 框 架 。 2 节点 中的环 境艺术 小品是小 城镇街道景 观的各种 地景设施, ) 是具有 艺术 性 、标 志 性 的景 观 构筑 物 ,如雕 塑 、路标 、座 椅 、花 坛等 。应 布 置合 理 、 精致 美观 , 往往 能起 到 画 龙点 睛 的作 用 。 3 水 景是 自然生 态 景观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常 有 喷泉 、 叠水 泉 、水池 、 ) 景观 水 生态 园 ( 生态湿 地 ) 生态 沟溪 等 。在 节约 用 水 的原 则下 , 分利 用 、 充 水, 或借 水 成景 , 或依 水组 景 等 。 4 绿化 或种植 设 计是组 织 景观空 间 的重要 手段 , ) 在小城 镇街 道景 观设计 中, 运用景 观生态 学进行 规划 和植物 造 景往往 是很 重要, 它具有 很好 的景观 生 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2特性 . 小城 镇街 道景观 空 间隶属 的 带形景 观 空间, 有空 间上 的延 展性 、时 间 具 上 的流 动 性 、整 体 景观 的协 调 统 一 与连 续 性 。 1 空间上 的延展 性 : ) 指由于形态 的狭长 而产 生的 空间在某 一方 向上 的延 伸 和 展 开的特 性 。小 城镇 街道 景 观空 间 设计 应 充分 运用 韵 律 、节奏 、复 合 以 及 色块 、光影 等手 法来进 行创 作, 组织 景观 空间, 握整 体, 统 一中寻 求变 把 在 化 。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探讨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探讨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探讨
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它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随着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升级,城市规划和设计也需要不断
地适应和满足居民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变得越来越重
要。

首先,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应该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便利性。

在城市街道空
间设计中,应考虑到行人的步行、停靠、休憩等需求,为此需要提供更多的休息处、绿化
带和公共设施,并确保街道空间具备较好的通畅性、良好的避暑降温和降噪功能,从而增
强居民的舒适感和乘车、步行的体验。

其次,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应该注重文化和历史背景融入。

每个城市都有自
己的文化和历史,这些文化和历史遗迹可以被融入到城市街道空间设计中,使其更具有地
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例如,在广州荔湾区的“状元坊”和南京的“秦淮河风光带”中就加
入了当地的民间文化和历史遗迹,在其中留下了许多人们难忘的记忆。

最后,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还应该严格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

城市街道空间
设计应在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不良影响的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应用。

例如,可以使用低碳材料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车辆和行人活动的流量,以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和
大气污染。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应该紧紧围绕人们的需求展开设计,并考虑
如何有效地融合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原则,从而创造出更加舒适、美观和环保的城市街道
空间。

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摘要:从人的审美观点和生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人性化的城市街道步行空间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准则。

分析如何对城市街道步行空间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出发设计出符合人性化的步行空间。

关键词:城市街道;步行;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Abstract:Proceed from peoples aesthetic standard and angle of the physiological demand , recommend humanized urban street walk space should follow the human-oriented basic criterion . Analyze how walk to urban street space go on the humanized design.Key words: Urban street;Walk;Walk in the space;Humanization is designed城市的街道是构成城市的重要骨架,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由此可见,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对于步行者,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1 步行空间的概念步行首先是一种交通类型,一种走动的方式,但它也为进入公共环境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

一个人一次步行外出可能兼有公务、观光或散步的目的,也可能分三次去做这些事。

而提供步行的这一空间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步行空间。

2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用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的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快感,让人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与满足,从而让人的心理更健康、情感更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这是本文要讨论的另一个主要内容。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与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与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景观与人性化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渐成为一个大众关注的问题。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的实用性和人性化设计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本文立足于对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应该如何在城市道路景观中增加人性化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人性化设计;环境随着现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城市道路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了。

在城市道路景观中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因素,是现代人乐于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反映。

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加强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它们的研究重点多在城市道路与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及城市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形势下,加强城市道路景观与人性化设计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重要性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进入新世纪,在可持续发展了理念的推动下,城市道路景观逐渐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城市道路是现代城市交通的基础,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道路,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不不言而喻的。

但是,城市道路的建设同时又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景观主要是根据道路的空间设计以及相互作用等,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评价和规划,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体现生态、人文以及美学价值。

2.发展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性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向前推动了现代文明的进步,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伴随这现代经济如此快速的发展,资源浪费问题也日益凸显。

人们一边享受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一边要承受破坏环境的苦果。

而加强对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视,正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

通过在城市道路旁种树、建花坛等方式,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的环境质量。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精)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精)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摘要:本文阐述了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和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探讨了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提出目前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人性化设计思路。

关键字: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环境要素和特性;人性化设计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

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小城镇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是最能体现小城镇活力的窗口。

但过快的城市化为小城镇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境车辆的增多、交通废气和噪音、排水系统的改变和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引发本文对以上问题针对性措施的讨论。

一、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

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

每个小城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或者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或者新旧城结合。

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景观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镇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小城镇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城镇空间布局的特色,小城镇街道景观格局反映了小城镇的特色。

浅析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

浅析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

浅析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重视,城市人群越来越多往乡村旅游,所以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逐渐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对于小城镇街道空间和景观改造,不能限制在对街道表面与外表的改造,或者是生搬硬套,模仿其他城镇的景观改造模式,而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城镇空间的特性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体现出城镇的地方文化特色。

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开展研究。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景观;生态;人文一、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设计的必要性1、文化文脉的需求。

在小城镇街道景观改造设计中,是否能保留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地方特色,关系到整体改造设计的质量。

因此在实际改造设计中,必须尊重文化文脉,结合街道区域和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来改造,不能大拆大建具有历史文化蕴意的城市街道景观,而是合理分析城镇的历史演变、居民行为特征、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适当修缮、调整,尽可能保护和复原原先的街区面貌,增强街道景观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

2、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基础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逐渐显现出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对景观环境形象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不仅会出现单调乏味的感受,也会存在魅力十足的感受,而这些都是人们在街道环境中对活动场所的视觉景观的向往,这就需要确保景观井然有序、布局合理,这样才能实现景观视觉环境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契合,充分表达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居民的精神面貌,让城市与景观和谐完美,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

3、城镇发展的需求。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建设活动和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个因素有关,因此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活动时,对于景观的改造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三个因素,以自然景观资源为改造依据,优化小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布设城镇的生态环境格局,有效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质量,让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维持在平衡状态,保证城镇稳定发展。

相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改造建设必然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街道人性化景观探究

街道人性化景观探究

街道人性化景观探究摘要:随着人类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车行道路空间的不断扩宽。

过度追求车行速度与空间,从而忽视人行道路景观空间的设计。

城市化导致城市街道的行人尺度变成汽车尺度,在城市道路上行人和机动车的冲突也在增加,人们在冷漠的街道穿行缺乏安全感和人情味,街道空间单纯起到通道作用,城市街道需要回归到人性化的尺度。

本文通过对人性化景观的空间尺度及人性化街道的设计要素来探讨街道空间品质景观的塑造。

寻求符合人性空间的街道设计。

使机动车行街道空间与人行街道空间的景观合理利用及定位。

关键词:空间尺度;街廊比;面廓比;界面密度;贴线率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

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通道,也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游客认知城市本土文化的载体,是最能体现城市活力的窗口。

但过快的城市化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度注重机动车辆的通行、绿化系统单一乏味、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引发对以上问题的讨论。

1街道人性化景观的空间尺度根据传统街道尺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设计要遵循这些理论,合理的设计比例尺度,才能设计出宜人的街道空间。

以日本建筑学家芦原义信为代表的《街道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外部空间设计》等,对于街道的尺度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

街道参数的比值关系反映了街道空间主要参数之间限定的空间尺度关系,主要由街廓比、面廓比、界面密度、贴线率四项指标构成。

街廓比(DlH)是指街道的宽度(D)与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H)的比值,反映街道围合空间的宽高比例关系。

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 DlH > 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产生空间的逐步远离感,DlH接近2时,空间产生开阔感,0.5<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空间产生接近感,当DlH=1时,产生空间的均匀感。

”面廓比WlD指临街的店面宽(W)与街道宽度(D)的比值。

根据芦原义信的观点ElD < 1,即比D小的尺寸反复出现,街道就会显得有生气。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探讨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探讨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探讨人文地理学认为城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集中体现,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生活、工作、交流和活动的核心功能。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成为了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首先需要充分关注人的需求和行为特征。

人们在城市街道空间中的行为习惯和需求不同于其它场所,因此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设计。

在商业区的街道上,人们更关注便利性和购物体验,因此在这些地区应该设置更多的步行街和休闲设施。

而在居住区的街道上,居民更关注的是宁静、安全和舒适,所以可以在这些地区设置更多的公园和景观绿化。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街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单元,应该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在设计中需要尽量保留自然的风光和景观,建立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

可以通过增加街道两侧的绿化植被,引入天然光线,设置自然通风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来实现。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社交和交流需求。

城市街道是人们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所以要创造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可以在街道两侧设置休闲平台、咖啡馆、广场等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社交交流的场所。

还要关注到交通安全和便捷性,提供良好的交通流线和交通设施,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在设计中要尽量保留和发扬这些特色,通过保护历史建筑、设置文化标识和利用文化符号等手段,使街道空间反映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设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任务。

它需要充分关注人的需求和行为特征,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存,满足人们的社交和交流需求,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

只有这样,城市街道才能成为人们生活的舞台,展现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浅析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摘要:街道空间是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街道空间设计能直观体现城市的发展前景及审美标准。

如何更好的合理规划设计街道空间,使它展现出应有的魅力是本文重点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人性化;街道设计;街道功能;共享街道引言:城市街道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

每当提起它,人们想到的都是交通是否便利,娱乐设施是否齐全,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它的景观设计。

放眼望去,国内大部分城市的街道空间设计大都千篇一律。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城市街道的实用性和美观度的双重考量也逐渐成为新的衡量标准。

1我国城市街道的现状如今,我国城市街道空间的几个凸出性问题在于设计粗糙、缺乏公共空间、不够人性化、缺少亮点等,这与我国快节奏的发展建设有重要关系。

1.1街道设计粗糙目前的街道设计侧重于工程建设和管理,简单机械的控制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化带宽度,缺少对街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单一的人行路面和沥青道路没有新意,绿化带也仅仅是几丛矮树,毫无生机,街道建筑与周围景观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1.2公共空间有待健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出行需求和频次越来越高。

由于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依赖小汽车。

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的结果,导致现在的街道空间被大量的车辆占据,车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绿化和步行公共空间越来越少,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减少也变得越来越不满[1]。

1.3 街道设施障碍缺少人性化要素目前的街道设计多以车辆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对行人并不友好。

过宽的马路、沿路密集的停车为人们出行负担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街道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路段缺少路灯路牌、休息座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

这些问题随着居民数量的增长而逐步加剧。

1.4 缺乏个性的街景我国的街道空间景观多为象征性设计和生搬硬套,没有因地制宜的深入挖掘街道的人文内涵,没有与当地风貌特色、街道两侧建筑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街道景观可识别性不高,千篇一律。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王晓南吉林建筑大学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深入,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建设已经成为小城镇树立风格、彰显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人性化设计应体现在其街道景观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凸显小城镇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关键词:小城镇;人性化设计1前言小城镇的精华不仅仅存在于其特色产业或景点,更在于五彩缤纷的街道空间。

街道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的角色,也是建筑、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等的纽带。

近几年中国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发展过快的大中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了小城镇的发展当中:比如为了解决车辆增多而带来的交通问题修建许多车行道,却忽视了人行便捷与否的问题,也破坏了许多平时人们用来下棋、乘凉、聊天等自发形成的公共场所。

事实上,自从“田园城市”的概念提出以来,不仅城市及其环境追求“宜人性”,小城镇整体环境的“宜人性”也应该作为现代小城镇设计思想与理论的一个中心内容。

所以,设计师们应该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的建设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把人的视觉感受、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人性化空间的设计,从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小城镇原生环境与居民生活的融合。

2小城镇和人性化设计的概念界定2.1小城镇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给小城镇下了一个定义:即其通常是指由部分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员聚居而形成一定服务功能的社区,是其辐射所及之农村的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中心。

小城镇可以说是城市在乡村的延伸,乡村中城市的雏形。

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以实现城乡之间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完整又相对独立的区域,它既是乡村之“首”,又是城市之“尾”。

小城镇既是城市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有更多的“乡村性”。

2.2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城市家具、建筑等进行优化,使体验者使用起来非常舒适、方便,是在设计中对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生理需求的满足和尊重。

初探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

初探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

初探小城镇街道空间设计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小城镇建设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其街道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方面。

当今“宽街高楼”使许多小城镇“千镇一面”,失去了地域性和场所性。

重视小城镇传统街道空间的塑造,可以增加人情味,加强居民的集体记忆,找到认同点,以缓解当前小城镇日益严重的“特色”危机。

关键词: 小城镇;城镇规划;空间设计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回顾中国建立半个世纪以来,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发展迅速,城市规划作用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随着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与此同时,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几千年文化传统、汪洋大海似的小农经济和农业社会结构提出了小城镇建设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城市在扩大,小城镇在增长,城乡结合部即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传统概念中的城镇街区,正面临现代城市结构性变迁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发展小城镇,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

古代村镇建设模式1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概况我国古代大中城市通常用城廓来保护,与古代村镇建设模式有较大的区别,而小城镇是由当地居民自主建设的,其城镇空间结构随着地域特征或地形变化而变化,空间结构更加灵活多变,富有地方特色。

服务于小城镇的街道和公共建筑是小城镇的灵魂,且大多数是以商业活动和宗教活动为主要内容。

大多数传统的小城镇都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茶楼、酒肆、商铺云集,还有商业街、寺庙、祠堂成为人们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

而对西方来说,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后来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西方城镇建设从很早开始就强调居民交往的重要性。

西方人很注重城镇公共空间建设,把城镇的公共集会场所看作是城镇的“客厅”。

不论城镇规模有多小,它往往有一个集会交往中心,旁边矗立一座统领全城的重要公建,这几乎成了西方城镇建设的一种模式。

浅谈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方案

浅谈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方案

浅谈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方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现阶段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城市的过度发展以及扩建对人工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有效解决这一现象,现如今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也逐渐提上日程。

本文对人性化的城市景观设计概念做了介绍,并深入分析了其具体设计方案和设计策略。

关键词:人性化;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策略一、人性化城市景观概念的提出人性化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城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于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在他看来,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是指在进行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时,要尽可能的满足广袤的呼吸空间、良好的环境以及足够的生活面积等基本要求。

人性化,是指城市的设计必须满足人类的心理期望和精神需求,体现出足够的人文关怀;环境设计,是指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基础建筑的建设,而是需要将设计理念及设计艺术和城市环境完美的融合起来。

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突出了城市建设中对人文环境的重视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视。

二、现阶段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2.1城市功能分区过于固定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负责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各部分功能区之间相互制约,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为城市人口服务的工作。

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发展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较晚,还未形成体系的理论,因此,我国城市功能分区逐渐出现了分区模式固定,各功能分区实际工作繁琐,缺乏设计灵活性等问题。

2.2自然环境与城市设计契合程度差现阶段,由于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地价呈现明显上涨的趋势,这就使得寸土寸金的城市忽略了对于自然环境的引入,而是將更多的土地进行现代化建筑以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城市明显缺少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对于城市的发展是比较不利的。

2.3城市规划不合理,缺乏生气上文提到,由于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起步较晚,现阶段还缺少足够的人才进行城市建筑的规划,这就使得我国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规划不合理,出现了道路结构混乱,历史景观以及标志性建筑被移除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我国城市文化底蕴,使得城市文化吸引力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一般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

因而,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小城镇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是最能体现小城镇活力的窗口。

但过快的城市化为小城镇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境车辆的增多、交通废气和噪音、排水系统的改变和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引发本文对以上问题针对性措施的讨论。

一、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

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

每个小城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或者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或者新旧城结合。

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景观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镇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小城镇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城镇空间布局的特色,小城镇街道景观格局反映了小城镇的特色。

二、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构成要素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空间环境在构成上属于带型空间,是相对狭长的地形利用相关景观因素组织而成的空间景观;主要构成要素有:街道平面、纵横断面、垂直绿化透绿生态围墙、节点小品、环卫设施、广告、街灯、人流、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千姿百态的景观树与彩色花叶行道树成为城镇一道靓丽风景。

1)城镇街道景观道路,是交通线,又是流动风景线;街道本身是小城镇街道景片的景界,又是联系城镇各个区域的“纽带”,是街道景观构成的第一要素,具有组织交通、分划空间界面、构成街道流动空间的框架。

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各种地景设施,是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如雕塑、路标、座椅、花坛等。

应布置合理、精致美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水景是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水景常有喷泉、叠水泉、水池、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沟溪等。

水景观设计时应以节水为原则,充分利用水,或借水成景,或依水组景,作为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元素。

4)绿化或种植设计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规划和植物造景往往是很重要的理念,并能产生很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性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隶属的带形景观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的协调统一与连续性。

1)空间上的延展性:指由于形态的狭长而产生的空间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和展开的特性。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充分运用带型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运用韵律、节奏、复合以及色块、光影等手法来进行创作,进行空间景观的组织,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如带状空间布置若干节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

2)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指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就是步移景异的效果。

根据视觉原理,通过空间串联在停留空间中,有一定的间隔规律。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社会性视域—0~100m”,芦原义信提出“外部空间模数”,大约25m左右。

因此,距离25m左右对城市市民为视距模数,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以25m为转换。

在小城镇街道大约25m左右距离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节点,能使小城镇街道景观有序地出现在视觉范围内,以利于空间景观的塑造。

3)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

好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风貌格调,一个和谐空间,人们在其间或快速而过,或漫步而行;同时也需要在25m左右的视距设置若干节点形成游憩空间以满足人们习惯和情感的需要,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了几处变调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是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特征,也是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三、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人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主体,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发展围绕的核心,因此,尊重并满足人类生理的、心理的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性化设计”的焦点。

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1)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小城镇特有的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

2)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小城镇街道景观内部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景观元素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最终促进小城镇带状空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

现代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又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具有多义的空间功能,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形式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使人能够“乐在其中”,又能“过目不忘”,从而形成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景观形象。

四、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出现的误区1.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克隆大城市,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宽、求洋,热衷开大马路,往往造成街道尺度比例失调;同时割裂城乡之间在景观、居民活动空间方面的联系,使得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小城镇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

2.肆意破坏当地重要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地方风格;我们在小城镇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应该设法使这些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暴露在城市人群面前,尤其让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

3.自然山水城的理念被忽略,小城镇景观建设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发不当而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

4.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

节点是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游憩广场、标志性建筑或构筑物和街道楔形绿地等,这些节点通常是城镇不同空间的结合点或控制点,是人们对小城镇形象记忆的关键魅力所在。

近年来小城镇的景观节点设计已经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节点设计手法大都照搬大中城市的一些做法:不锈钢雕塑、大型喷泉、大理石或花岗石铺地、几何形规则图案,欧式游园……,与小城镇文化底蕴和空间形态很不协调,丧失了小城镇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5.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绿地景观中“绿楔”、“绿廊” 与道路廊道带状空间结合不够紧密,未能消除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噪声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小城镇外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入和内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出,影响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五、小城镇街道景观空间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思路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小城镇街道除了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外,还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城市精神与形象。

小城镇街道景观根据道路的景观特性分为生态景观型、建筑景观型、非物质型。

传统小城镇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模糊性、领域性,着意塑造街道两侧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或者打造“边缘效应”,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

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区域和范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

而目前的小城镇建设,热衷于开大马路,设计人员不去研究道路两侧的建筑与道路断面的比例关系,凡事以“大”、“宽”为先,往往造成城镇街道尺度失调。

大中城市有大中城市的尺度,小城镇有小城镇的尺度,小城镇如果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尺度,按照大中城市的“体量”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

即使要在小城镇产生“大”的效果,也应小中见大才为上策。

在当代小城镇街道设计中,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注重突出小城镇的空间环境特色和宜人的比例尺度,要与“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综合处理来进行设计创造。

街道路面材料主要分为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分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

沥青类、混凝土类适合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目前较为先进的是在改性沥青的基础上,人工脱色的彩色沥青。

其主要作用、性能、施工工艺都与沥青相当,具有抗高低温、耐摩擦、使用寿命长等特性,不易产生剥离、开裂等路面破坏现象。

色彩鲜艳、持久,同时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提高了雨水循环利用率,符合环保、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而生活性道路(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游览步道等)则多采用色彩鲜明、造型自由、性能多样,易营造欢快、华丽气氛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

按路面材料及其做法还分为透水性和非透水性。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如有条件采用地表水“循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

对硬质路面,如主要道路为水泥铺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路面要尽量采用可渗透性的材料,以形成渗透性路面,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系统循环,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

2.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传统街道绿化的种植横断面一般沿街道侧石至街道红线依次遵循:缀花草坪、灌木丛、中层林、背景林的从低、中到高次序,林冠线也依次从低至高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