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评估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评估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评估
一、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是一个研究汉字、汉语音韵、语法结构、文化语境等方面的学科。
该专业可以研究汉语的历史演变、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变化、汉字文化的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还涉及到汉语教学、汉字输入法设计等实践应用方面的问题。
二、学科特点
1. 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涉及汉语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2. 研究方法多样化
该专业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等多种形式,因此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 就业前景广阔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文化、新闻传媒、广告等行
业的汉语研究、翻译、编辑、校对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三、学科要求
1. 语言功底扎实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强调语言本体的研究,因此要求学生语言功底扎实,能够理解和分析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律,具备一定的
汉字基础。
2. 逻辑思维能力强
研究汉语言文字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时,需要具备理解调研数据、分析数据结果和提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3. 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与其他学科有较大的交叉性和应用性,需要
具备跨学科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总之,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学科,毕业
生除了可以成为传统的汉语教师、教材编写者等,还可以在新兴民营
企业、文化媒体公司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和世界交流做出贡献。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指针对非中国籍学生的汉语教学进行的研究。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评估等方面。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如何更好地帮助非中国籍学生学习汉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初学者、中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等,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也在不断分化和深化。
研究者致力于发展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指导原则。
除了课堂教学,对外汉语研究还包括了语言测试和评估。
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准确有效的语言测试工具,以评估学生的汉语水平,并帮助学校和机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旨在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促进中文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非中国籍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和学习资源。
汉语通论杨沪齐名词解释
汉语通论杨沪齐名词解释
《汉语通论》是杨沪齐先生所著的一本汉语语法学著作。
这本
书以系统、全面地阐述汉语语法为主要目标,涵盖了汉语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内容。
在《汉语通论》中,杨沪齐对于名词的解释也是全面而详尽的。
名词是汉语中的一类词性,用于表示人、事、物的名称、性质、状
态等。
名词可以指具体的实体,如人、动物、物体,也可以指抽象
的概念、性质、状态等。
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
等成分,还可以通过量词、数词、形容词等修饰,起到进一步限定
和描述的作用。
名词在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和语法规则。
例如,名词可
以通过加上量词来表示数量或单位,如“一本书”、“两个苹果”;名词还可以通过加上的助词来表示所属关系,如“我的书”、“公
司的办公室”;名词还可以通过加上的补语来表示具体的状态或属性,如“他是一位医生”、“这个问题很复杂”。
总之,名词在《汉语通论》中被详细地解释和讨论,包括其基
本含义、用法、修饰规则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名词在汉语中的作用和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指对汉语言和汉族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它涵盖了汉语语言、汉字、汉语文学、汉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以下将从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方面介绍该专业的研究方向。
一、语言方向1. 语言文字研究: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汉语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的研究。
2. 汉语教学与习得: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学习策略等问题,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
3. 汉语方言与方言文化:研究中国各地的汉语方言系统、语音特点和方言文化,探索方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二、文学方向1. 古代文学研究: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等,探讨其艺术特点、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2. 现当代文学研究: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骆驼祥子》、《活着》等,分析其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
3. 比较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异同和互相影响。
三、文化方向1. 汉字文化研究:研究汉字的象形演变、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探索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民俗文化研究:研究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3.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国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推动其保护与传承,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丰富多样,旨在深入挖掘和传承汉语言和汉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一览
这是我转载的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
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
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
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汉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汉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汉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指在研究汉语言文学领域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这些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等方面。
首先,研究汉语言文学的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考古学方法、田野调查、实验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
其中,文本分析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文本的文字、语言和结构等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文本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考古学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古代文学的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来还原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田野调查是一种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原始数据的方法,常用于对现代汉语言文学的研究。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和解释汉语言文学现象。
比较研究则是将汉语言文学与其他语言文学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共性和差异。
其次,研究汉语言文学的方法还包括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等。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考察,来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社会学研究则关注作品和作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价值。
心理学研究注重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心理关系,通过对读者的心理反应、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和作用。
此外,研究汉语言文学的方法还包括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和文化研究等。
比较研究是将汉语言文学与其他语言文学进行比较,以找出其共性和差异,并通过对比研究来推进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和解读。
跨学科研究是将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如文学与语言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美学等,以丰富和拓展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
文化研究则探讨作品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文化符号、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来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文化意义。
总之,汉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体现了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多方面、全方位探索的需求。
各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形成交叉验证和互补的效果,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而推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论证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论证摘要: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义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性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发展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起源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程3.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及前景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体系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学科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1.教育行业2.文化传媒领域3.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4.汉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3.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正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涉及汉语言、汉字、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该专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学术传统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和史官就已经开始了对文字、文学的研究。
随着历史的演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为主的学科体系。
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学科:汉语言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等。
其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我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方向。
他们可以在教育行业从事教学工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媒领域担任编辑、记者等职位,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提高单位的整体文化水平。
此外,还有一些优秀的毕业生选择从事汉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工作,为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最新研究型小学教育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小学教育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研究型)(专业代码:040107)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启迪教师智慧、专注教育创新、提升艺能境界、追求卓越人生”为专业建设理念,全力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小学教育专业复合型专门人才。
经过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即“涵养执着的教育专业信念和教师职业操守及社会服务意识;构建系统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追求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特色的中国教育家潜质”。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通识性、本体性、条件性与实践性等方面形成完整的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三、主干学科:汉语通论、文学简史、文学导论、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高等数学基础四、专业核心(学位)课程: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技能、阅读与写作、小学语文课标与教材研究、小学数学课标与教材研究。
五、特色课程:陶艺生态教育研究、书法篆刻教育研究、心理咨询培训、音乐鉴赏与教育六、主要实践环节:课程实验、专业主修能力测评、创新能力、知行测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七、课程体系结构与学分比例:八、学制、最低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修业年限为3-8年。
本专业的毕业应修最低总学分为164学分。
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毕业应修最低总学分,且学位课程平均绩点≥1.5,符合《渤海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九、主要课程简介:汉语通论[Linguistics of Chinese]学分:3,总学时:51;课程代码:9091057主要讲授:古代汉语部分主要讲授古汉语的语法、音韵、文字、词汇、工具书等;现代汉语部分主要讲授汉语语音、文字、词汇、修辞等基本知识。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的形态、构造、演变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和文字学四个方面来探讨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方向,并简要介绍各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音韵学研究方向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主要研究语音的发音、音节结构和音变规律等内容。
在汉语言文字学中,音韵学研究的方向包括音位学、音系学和音变规律等。
其中,音位学研究的是语音中的基本单位——音位,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要素;音系学研究的是音位之间的关系,包括音位的分类、组合和分布等;音变规律研究的是汉语中音位的变化规律,包括音变的地理分布、历史演变和社会变异等。
二、语法学研究方向语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句法规则的学科,主要研究词法、句法和篇章结构等内容。
在汉语言文字学中,语法学研究的方向包括词类学、句法学和篇章结构等。
其中,词类学研究的是词语的分类和变化规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特点和用法;句法学研究的是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句子的句法结构等;篇章结构研究的是文章的组织和衔接,包括段落的结构和篇章的连贯性等。
三、词汇学研究方向词汇学是研究词语的学科,主要研究词语的构成、意义和用法等内容。
在汉语言文字学中,词汇学研究的方向包括词义学、词法学和语用学等。
其中,词义学研究的是词语的意义和词义变化,包括词义的分类和词义的扩展等;词法学研究的是词语的形态和变化规律,包括词缀、合成和派生等;语用学研究的是词语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包括语境和语用规则等。
四、文字学研究方向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学科,主要研究文字的形态、构造和演变等内容。
在汉语言文字学中,文字学研究的方向包括字形学、字义学和字源学等。
其中,字形学研究的是汉字的形态和结构,包括笔画、部首和字形的演变等;字义学研究的是汉字的意义和义项,包括字义的分类和字义的扩展等;字源学研究的是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和隶书等来源和变迁。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研究型翻译解析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研究型翻译解析》摘要:本文拟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译者身份、读者、翻译体例、往复翻译等方面对研究型翻译进行探讨和分析,know how it is. Consider from what it comes. Examine in what a person would be at rest. How can a man remain hidden,共四十七个:正、章、机、气、质、志、知音、景、境、情、趣、发、风、心、兴、象、性、虚、化、感、格、骨、类、理、丽、妙、比、变、神、实、势、事、数、色、思、道、德、体、采、才、造、化、物、雅、意、义、应、游【摘要】当今世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著作的翻译对促进中国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学术译著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拟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译者身份、读者、翻译体例、往复翻译等方面对研究型翻译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研究型翻译;阐发研究;翻译瑕疵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著作的翻译对促进中国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学术译著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老调重谈:研究型翻译的重要性——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中译本说起》一文中,作者罗卫东指出:斯密的著作对于中国的学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译者相对缺乏的专业知识,两个译本的翻译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都存在商榷的地方,如著作的题目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应该翻译成《道德情感论》还是《道德情操论》,关键词Sympathy, Truth、Selfish, Fortune、Force、Merit、Demerit, Affections、Principles、Humble等译文都有不足之处。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呼吁关注学术著作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译者的双语转换能力,也要重视译者对所从事领域的专业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资料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及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教学过程上看,从教学关系上看,从内外因
上看,从教学原则上
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原则:把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确立为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核心,并把这一原则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的 总原则之一,这是教学原则对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最高体现 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所谓的结构、功能和文 化的具体所指究竟为何,还有分析,“三结合”如何结合同样有不同的 看法,对功能和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三结合”在教学中究竟体现 在哪些方面,如何来体现
语言教学理论
2 教学原则理论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
时代性;对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与概括,并指导 实践,具有实践性;有不同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基 础,具有理论性;不仅体现教育目的及阶段性,还应 体现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具有针对性;对教学工作及 教学活动的要求,具有层次性 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根据是否受时代 和教育目 的的影响,分为常规教学原则和非常规教学原则;根 据适用面的宽窄及适用对象的不同,把非常规教学原 则分为上位中位和下位三类教学原则
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 标来决定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 与展望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初创阶段,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 学,典型教材是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 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指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环境
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领域。
这项研究旨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汉语在
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包括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和教具的研发、
教学评价和测试的研究等。
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可以探讨最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
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如沉浸式教学、任务型教学、交际教学等。
在教材和教具的研发
方面,可以开发适合不同学习者水平和需求的教材和教具,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
在教学评价和测试的研究方面,可以探讨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测试工具,以评估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效果。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还可以关注对外汉语教师培训和素质提升、跨文化沟通等相
关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和理论支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了解。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51学时(周3学时)课程编号:53832101课程学分:3学分一、课程说明本大纲服务于师范类研究型。
汉语通论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
古代汉语的教学,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古汉语常用词。
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和从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
现代汉语的教学,了解汉语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概念及其联系,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分析具体语言事实,从而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古代汉语:绪论(1课时)讲解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
提出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目的和要求。
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3课时)文选《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古汉语通论古汉语工具书第一节查检工具书的方法第二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
掌握查检工具书的方法,了解熟悉所介绍各部工具书的性质、内容等,熟悉常用工具书的编纂体例。
第二单元(5课时)文选《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古代汉语通论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和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二节古书中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代;熟悉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六书”理论,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汉字形体演变的发展线索和规律;熟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和通假字的特点,掌握辨识常见古书用字现象的方法。
第三单元(5课时)文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大同》古代汉语通论词汇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演变与构成一、古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发展情况二、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第二节古代汉语词义的演变一、词义的演变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三节同义词和同源词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古代汉语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词义的关系;熟悉常见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掌握正确分析词的本义和引伸义的方法;掌握分析同义词、同源词的方法。
论普通话研究的国语华语视角
论普通话研究的国语/华语视角作者:刁晏斌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02期专栏主持人语:如果按学界多数人的意见,现代汉语的起始时间从“五四”时期开始算起,那么,她到现在正好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在这里向百年汉语致敬,向百年汉语的创造者、使用者、维护者和研究者们致敬。
一百年间,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相当明显且涉及众多不同的方面,其中就包括海外华语的形成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变迁。
目前,全球华语的研究方兴未艾,视角多是从普通话看华语,而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当确立另外一个视角,这就是由华语看普通话。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我们组织了本期的“全球华语与百年现代汉语”专栏。
确立这样一个名目,我们的初衷大致有二:一是如上所说,观察与研究视角由普通话看华语到由华语看普通话;二是强调在二者及其关系研究中的历时观念,注重它们的分合变迁及将来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希望,本专栏的五篇论文在带来新知的同时,也能引发同行们对于“全球华语与百年现代汉语”这一命题的关注与进一步思考。
(刁晏斌)[关键词]普通话;国语;华语;共时研究;历时研究[摘要]普通话研究应以国语及海外华语为视角,由此会给其在共时与历时两个方面带来极大助益。
在共时方面,有助于对普通话基本面貌及特点的了解与认识,有助于研究范围的拓展,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与细化;在历时方面,有助于理清百年汉语的发展线索,有助于进一步明晰普通话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有助于具体现象的历时研究。
[中图分类号]H102;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74(2019)02-0033-091.引言目前,全球华语已经成为一个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学术概念,而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是一个前途远大的新兴研究领域。
按我们的划分,全球华语包括三大板块:其一是普通话,其二是国语(具体包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澳门地区的民族共同语),其三是华语(上位层次是区域华语,如东南亚华语、欧洲华语;下位层次是国家华语,如新加坡华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论证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论证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和汉族文化的学科。
它包括汉语的语言规则、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涉及中国文学的研究。
以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证:
1. 文化传承和保护:汉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族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存在,保证了汉语言和汉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研究汉语言和中国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2. 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人们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平台。
毕业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成为中文教师、翻译、文化交流者等,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沟通。
3. 文学研究: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一支,包括了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致力于对中国文学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美学、思想以及历史背景等。
通过研究中国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4. 语言学研究:汉语是一门复杂的语言,其语法、词汇以及语音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深入研究汉语的语言规则、语法结构等,对汉语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
这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和对比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护和传承汉语言和汉族文化、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国文学以及深入研究汉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并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和汉语言文化做出贡献。
对外汉语学科都有哪些研究领域
对外汉语研究可以定位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之内,它应该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叉地带,结合“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学”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基本三角形框架,可以包括四个层面的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研究目的是“教什么”。
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研究目的是“如何学”。
包括对学习中语言的研究,学习者普遍性的认知规律与习得方式的研究、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个体差异研究,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研究目的是“怎样教”,包括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法研究、教材研究、汉语测试研究等。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目的是“用什么技术手段”。
“欲求超胜,必先会通。
”对外汉语研究是一种会通的研究。
因此,我们应走出单项研究模式,走向四个层面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格局,把对外汉语研究看作一个系统工程。
以下介绍两方面主要研究成果:(l)语法教学研究。
迄今为止,语法教学一直是现代的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中心。
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教学语法研究,即为教外国人汉语进行的语法研究;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即为教外国人汉语制定语法体系;语法教学研究,即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语法的策略、原则、方法。
分别简述如下:1.教学语法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跟一般的汉语本体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它的研究目的、内容、重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
如有学者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归纳为以下基本类型:体系型语法点,如补语系统、表示比较的句式、“把”字句、动态助词“了”;自立型语法点:如量词;格式型语法点,如“跟〃〃〃〃〃一样”、“是……的”等。
汉语言文学各学科主要研究范围
汉语言文学各学科主要研究范围1.汉语言文字学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大方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包括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语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在广泛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字学、训诂学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相结合,对传统文献词义及古文字进行系统的训释研究。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分为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方向以普通语言学理论、普通语言学流派和以语言本体为对象开展的各个微观层面的研究为对象,旨在揭示语言内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揭示现代汉语在词义、句法、篇章上与其它语言类型的共性和差异;应用语言学则侧重于语言教学、语用学以及语言对比层面上的规律研究,旨在分析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机制。
本学科与汉语言文字学中的现代汉语方向关联系比较密切,且更着重于语言应用理论与语言现实的结合,着重于语言应用功能的开发与研究,关注语言在市场经济大形势中的信息作用,把语言研究置于信息科学之中,密切贴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语言研究更有效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3.文艺学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原理、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
研究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文学观念、文学语言、文学形象、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学风格、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等内容,厘清文学的本质、起源、审美特征、流派、思潮、风格、创作、欣赏、批评、体裁、语言等等文学基础理论问题;探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方法、文学发展规律和各种文体的特征,阐发中国文论的义理内涵和精神本源,发掘其对当代文艺理论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资料;研究西方传统文论、西方现代主义文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西方文论的发展、西方文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西方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传统文论的关系和比较,关注西方文论的思潮和方法及对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影响。
中文研究是中国语言文学类 -回复
中文研究是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文研究是指对中国语言文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多个方向。
汉语言文学是中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研究汉语的语言特点、语法结构、词汇意义以及文学作品在汉语表达方面的独特之处。
此外,汉语言文学还涉及到汉语的书写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以及语法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方面。
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以及《左传》、《史记》、《红楼梦》等著名历史小说和长篇小说。
古代文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还涉及到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等多个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等方面。
现当代文学作品包括鲁迅、巴金、沈从文等作家的代表作品,以及莫言、余华等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
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还涉及到社会文化、历史
背景等多个领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比较,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和交流。
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跨文化文学比较、跨语言文学比较、跨学科文学比较等多个方面。
总之,中文研究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通论》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51学时(周3学时)课程编号:53832101课程学分:3学分一、课程说明本大纲服务于师范类研究型。
汉语通论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
古代汉语的教学,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古汉语常用词。
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和从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
现代汉语的教学,了解汉语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概念及其联系,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分析具体语言事实,从而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古代汉语:绪论(1课时)讲解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
提出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目的和要求。
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3课时)文选《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古汉语通论古汉语工具书第一节查检工具书的方法第二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
掌握查检工具书的方法,了解熟悉所介绍各部工具书的性质、内容等,熟悉常用工具书的编纂体例。
第二单元(5课时)文选《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古代汉语通论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和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第二节古书中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代;熟悉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六书”理论,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汉字形体演变的发展线索和规律;熟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和通假字的特点,掌握辨识常见古书用字现象的方法。
第三单元(5课时)文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大同》古代汉语通论词汇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演变与构成一、古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发展情况二、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第二节古代汉语词义的演变一、词义的演变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第三节同义词和同源词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古代汉语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词义的关系;熟悉常见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掌握正确分析词的本义和引伸义的方法;掌握分析同义词、同源词的方法。
第四单元(4课时)文选《寡人之于国也》、《许行》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虚词和实词第一节虚词:介词、连词、助词第二节实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第三节词类活用和特殊动宾关系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代汉语虚词的分类以及各类虚词的一般语法特点,掌握常用虚词的主要功能;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实词在用法上的差别,重点掌握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第五单元(5课时)文选《小国寡民》、《北冥有鱼》、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句法第一节古代汉语语序第二节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第三节句子成分的省略第四节惯用句式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被动句式、判断句式等特殊句型结构,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倒装句、宾语前置等特殊语序,熟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般规律和古代汉语凝固结构。
第六单元(3课时)文选《氓》、《哀郢》、《山居秋暝》、《赠孟浩然》、《登高》、《水调歌头•中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古代汉语知识音韵及诗词格律第一节音韵学概述第二节上古音说略第三节中古音说略第四节诗词格律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分析所选律诗的平仄和拗救;了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中古音语音系统、上古音语音系统和反切注音法;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熟悉近体诗的格律特点及四种基本格式;理解掌握“平仄”、“粘”、“对”、“拗”、“救”的特点;了解词调、词牌、词谱知识,熟悉词的用韵、平仄和对仗;第七单元(1课时)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修辞学习古代汉语修辞的意义,理解掌握古汉语所特有的几种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绪论(1学时)明确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性质、历史必然性与发展前景。
通过语言基本职能的讲授,使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对思维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学内容:(一)语言:语言的定义、职能、结构(二)汉语:国际国内地位、简史、分期(三)现代汉语:概念、形成、规范化(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重点:语言的职能、现代汉语的概念第一章语音(8学时)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音位系统,使学生具备分析和研究普通话乃至方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受到系统论方法、形式逻辑常用方法特别是演绎推理等方法的训练。
(语流音变、语调和朗读、语音规范化问题不讲,由教师口语课讲)教学内容: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及语音的三大性质(二)语音的基本单位:单位确立的原则、音素、音位、音节(三)记音符号重点:语音的社会性质、元音与辅音的区别第二节音位学说简介(一)音位的概念(二)音位变体(三)音位与音素的对比(四)音位间的对立关系(五)非音色音位重点:音位变体、音位与音素的对比第三节现代汉语辅音音位系统(一)声母与辅音音位以及辅音(二)零声母:性质与书写(三)辅音音位的变体:描写方法、典型变体、非典型变体(四)现代汉语辅音音位辨正重点:辅音音位的变体:描写方法、典型变体第四节现代汉语元音音位系统(一)韵母与元音音位(二)单元音音位及其条件变体、单韵母(三)复元音音位与复韵母:性质、结构、分类(四)儿化及其音位问题重点:单元音音位及其条件变体难点:复元音音位的性质第五节现代汉语声调音位系统(一)声调的性质:自然性质、社会性质(二)调值、调类、调型、调名、调号(三)现代汉语的声调音位系统(四)轻声的音位问题(五)声调辨正重点:调值难点:声调的性质第六节现代汉语音位的组合(一)现代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层次概念、音节分析(二)现代汉语声韵调配合规律第三章词汇(5学时)掌握语素、词这两个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特别是词义系统。
使学生学会在系统中把握概念、组织知识的方法,对活的辩证法有所体会。
(词典和字典自学)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一)词汇(二)语素:概念、分类(三)词:概念、和语素及词组的区别、对立面互渗律(四)词的结构重点:语素、词的判定难点:词的结构分析第二节词义系统(一)什么是词义?(二)语素义和词义(三)多义词和同音词(四)同义词及其辨析(五)反义词重点及难点:语素义和词义、同义词辨析第三节构成系统(一)关于按性质作用标准给整个词汇系统分类(二)关于按来源标准给整个词汇系统分类(三)关于按语法定性标准给一般词汇的分类(四)关于按交际范围标准给一般词汇分类重点:熟语的特点;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比较第四章语法(8学时)这是整个课程的重点。
要求教给学生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使学生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应充分发挥“学习语法就是做思维的体操”这一特点,全面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第一节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二)语法的特点(三)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四)语法单位第二节词类(上)(一)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二)实词:各小类指要、实词的中层分类、实词的运用重点: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实词的运用第三节词类(下)(一)介词:概念、功能、运用(二)连词:概念、运用(三)助词:分类、结构助词(四)语气词(五)词类总论:虚、实的辩证法;词类与词性;词的兼类重点:结构助词、容易造成混淆的词类的区别、词类判断第四节词组的结构关系分类(一)复合词组:主谓词组、述宾词组、中补词组、偏正词组、联合词组、兼语词组、连贯词组(二)派生词组:一般实词与特殊实词组成的、实词与虚词组成的重点:复合词组第五节词组的其他标准分类(一)以结构层次为标准的分类(二)以结构功能为标准的分类(三)以义项数量为标准的分类(四)以固定性为标准的分类重点:层次分析法的概念、程序第六节句子结构分析(上)(一)句子特有的成分(二)句子特有的现象(三)句型概说(四)单句句型:非主谓句、主谓句(五)单句结构常见的语病(六)实词:各小类指要、实词的中层分类、实词的运用重点:单句句型、语病种类难点:几种特殊单句句型、病句修改第七节句子结构分析(下)(一)复句:开放复句、封闭复句(二)多重复句结构的分析(三)复句结构中常见的语病重点和难点:复句的判断、多重复句结构的分析第八节句子功能分析(一)句类(二)基本句类概述(三)口气与语气(四)口气分析举例(五)语气词与口气重点:口气分析举例第五章现代汉字(3学时)在从理论上获得对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造字法和用字法、字形系统以及现代汉字的前景的理性认识的同时,理论的思辩能力得到锻炼;并能提高现代汉字的使用水平。
教学内容:第一节汉字的性质与特点(一)汉字表义还是表音论(二)汉字在世界文字系统中的位置——汉字的性质(三)汉字的特点重点:汉字的性质第二节现代汉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一)现代汉字的造字法(二)形声字简论(三)现代汉字的用字法第三节现代汉字的形体和汉字编码(一)现代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独体字、偏旁、部首、部件、部位、合体字(二)汉字的形体(三)汉字输入领域和输入方式(四)汉字编码研制和选用标准的分析第四节现代汉字的状况、整理与使用(一)现代汉字的现状(二)汉字的整理与标准化(三)正确使用汉字第五节标点符号(一)标点符号概说(二)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四、考核方式考试:笔试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本课程由文选和古代汉语知识两部分组成。
教学中要以文选部分的为纲,古代汉语知识部分为目,两部分的讲授要穿插进行,相互配合,相互印证。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古代汉语课平时训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制单项或综合练习,指导学生训练。
训练要配套,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富于启发性。
注重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本课程不讲授修辞部分。
七、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参考书目:1.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许嘉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