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两小儿辩日
10.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孔子)问其故。
辩论
认为
争胜负
距离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正午
缘故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到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清清凉凉 伸手 热水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 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 者热而远者凉乎?”
比一比,读一读: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不能决也
返回
探讨学习:
1、两小儿的看法是什么? 2、两小儿的理由又是什么? 3、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 4、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 两个小孩的提问,他能实话实说, 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孰为汝多知乎?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再 见
谢 谢!
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 为 汝 多
谁
知 乎!”
认为 你 通“智”,智慧
探讨学习:
1、两小儿的看法是什么? 2、两小儿的理由又是什么? 3、孔子能判断吗?能决断吗? 4、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 两个小孩的提问,他能实话实说, 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
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孔 子回答不出,你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吗?
练 一 练 行 不 行
正确解释加圈词语的意思。 1、见两小儿辩 斗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赏析
《两小儿辩日》赏析《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一、作品原文版本一两小儿辩日1孔子东游2,见3两小儿辩斗4,问其5故6。
一儿曰:“我以7日始8出时去9人近,而日中1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11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12,及13日中则14如盘盂15,此不为16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7,及其日中如探汤18,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19也。
两小儿笑20曰:“孰21为汝22多知23乎?”版本二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二、注释1.此文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
文题为后人所加。
2.东游:向东游历。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争辩。
5.其:代词,代“两个小孩”。
6.故:缘故,原因。
7.以:认为。
8.始:刚刚,才。
9.去:离。
10.日中:正午。
11.初:刚刚。
12.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3.及:到。
14.则:就。
15.盘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6.为:说,通“谓”。
17.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8.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以下为全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文章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丰满具有具有鲜明的个性。
语言叙述简洁明快、语言幽默,颇具讽刺意味。
诗词鉴赏:列御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
【导语】列御寇,名寇,⼜名御寇(⼜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主张清静⽆为。
后汉班固《艺⽂志》“道家”部分有《列⼦》⼋卷,早已散失。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列御寇《两⼩⼉辩⽇/两⼩⼉辩⽃》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两⼩⼉辩⽇/两⼩⼉辩⽃ 先秦:列御寇 孔⼦东游,见两⼩⼉辩⽇,问其故。
(辩⽇⼀作:辩⽃) ⼀⼉⽈:“我以⽇始出时去⼈近,⽽⽇中时远也。
” ⼀⼉以⽇初出远,⽽⽇中时近也。
⼀⼉⽈:“⽇初出⼤如车盖,及⽇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近者⼤乎?” ⼀⼉⽈:“⽇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远者凉乎?” 孔⼦不能决也。
两⼩⼉笑⽈:“孰为汝多知乎?” 译⽂ 孔⼦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个⼩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近,⽽正午的时候距离⼈远。
” 另⼀个⼩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较远,⽽正午的时候距离⼈⽐较近。
⼀个⼩孩⼉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样⼤,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般⼩了,这不是远⼩近⼤的道理吗?” 另⼀个⼩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伸进热⽔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孩⼦笑着对孔⼦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注释 东:东⽅。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辩论,争论. 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伞⼀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
圆者为盘,⽅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伸向热⽔⾥。
汤,热⽔,开⽔。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的热⽔。
)在⽂中的意思是天⽓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两小儿辩日》课文。
《两小儿辩日》课文。
一、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二、字词解释。
1. 东游:向东游历。
2. 辩斗:辩论,争论。
3. 故:原因,缘故。
4. 以:认为。
5. 去:距离。
6. 日中:正午。
7.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 及:到。
9. 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0.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1.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
12. 决:判断。
13. 孰:谁。
14. 汝:你。
15. 知:同“智”,智慧。
三、翻译。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的就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不能判断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四、文章主题与启示。
1. 主题。
- 这篇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探索精神。
两小儿针对太阳距离人的远近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视觉和触觉感受)提出自己的观点。
- 同时也展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使是博学的孔子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2. 启示。
- 启示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两小儿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这种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要敢于质疑,即使是权威也不一定无所不知。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读: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两小儿辩日词语解释(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启示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
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10《两小儿辩日》课件
10《两小儿辩日》课件一、教学内容《两小儿辩日》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字词学习、句式解析、文章主旨、人物形象分析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章的寓意。
3. 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辩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字词学习、文章主旨、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理解文章的辩证方法,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们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观点冲突,从而导入课文。
2. 课文朗读:让学生们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 字词学习: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内容解析:详细讲解文章内容,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辩证方法。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两小儿辩日》2. 字词:生字词、成语、典故3. 内容:两小儿辩日辩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旨4. 例题:人物形象分析题、主旨大意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分析两小儿辩日的辩证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写一篇关于辩论的短文。
答案:(1)成语:各有千秋、半斤八两;典故:孔子东游的故事。
(2)示例:在学习中,我们可以运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短文题目:《辩论之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孟子·告子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辩证方法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字词学习2. 两小儿辩日的辩证方法3. 人物形象分析4. 课堂小结与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字词学习1. 词语释义:详细解释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10_两小儿辩日课件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 应该向他学习。
两小儿:
认真观察,大胆探索,善于动脑。
孔子:
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学无止境。
为什么太阳早晨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 早晨时看起来比中午大,是人的错觉。同一 个物体,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较小,而在比它小 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背景是树木房屋和一小角天空,因而显得大。中午太 阳高高升起,背景是广阔无垠的天空,此时太阳就显 得小了。 为什么早晨的太阳冷中午的太阳热呢? 早 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 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夜里的热 量消散了,早上的热量还没有聚集,所以感到寒冷; 中午,地上的热量聚集起来了,所以感到热。
知之为知之, 孔子 :(公元前 551 — 公元前 不知为不知, 479) 是知也。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 一生言 行被他 的学生编成 《论语》一书,留传于世。孔 子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人们 称他为无所不知的圣人。
dòu
cāng
辩斗
shú
沧沧凉凉
wéi
知
盘盂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 ∕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 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辩日启示
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 使是博学多闻的人也会有所不知。我们 要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 立思考,大胆质疑。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要诚实谦虚。
10 两小儿辩日生字词学习
第十课
会认字: 拼 音
两小儿辩日
y%
sh%
r^
盂孰汝
会写字: 拼 音
y% sh%
盂孰
拼音
词语
y%
句子
痰盂 水盂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则如盘盂。
拼音
词语
sh%
句子
是可忍,孰 不可忍。
孰为汝多知乎?
拼音
词语
r^
句子
汝辈 汝曹
汝南是三国时代群雄争夺 的战略要地。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y%
皿字底
上下结构 痰盂 水盂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 盂。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sh%
点横头
左右结构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孰为汝多知乎?
10两小儿辩日
研读课文
1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 结论,其根据是什么?
初出 1如车盖
(近—大)
2沧沧凉凉
(远—凉)
感觉 推论
视觉 判断
日中 如盘盂
(远—小)
如探汤
(近—热)
启
示
告诉我们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应当实事 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看谁知道得多
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 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 回答不出,如果你是掌 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 子,你该如何回答他们?
“远者小而近者大”——为什么早 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
是视觉 误差、错觉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 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 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 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 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 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显得小了。
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yú 盘盂
dò u 辩斗
cāng 沧沧 凉凉
tāng 探汤
rǔ shú 孰是孰非 汝父
看谁读得好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 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近者热而远者凉”——中午气温 高,是否此时的太阳教早晨离我们近些 呢?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 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 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 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 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 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 离地面的远与近。
两小儿辩日古文原文注释
两小儿辩日古文原文注释
两小儿辩日古文原文注释:
1.东:东方。
2.游:游历、游学。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
5.辩:争。
6.其:代词,他们。
7.故:缘故,原因。
8.以:认为。
9.始:刚刚,才。
10.去:离;距离。
11.日中:正午。
12.初:刚刚。
13.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4.及:到。
15.则:就。
16.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7.为:是。
18.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19.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20.决:决断,判定,判断。
21.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2.孰:谁。
23.为:同“谓”,说,认为。
24.汝:你。
25.知:zhì,通假字。
“知”通“智”聪明、智慧。
2023最新-两小儿辩日课文原文(优秀5篇)
两小儿辩日课文原文(优秀5篇)两小儿辩日春秋战国列子(列御寇)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5篇《两小儿辩日课文原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篇一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赏析《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说明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
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体现孔子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注释(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两小儿辩日》简述篇二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
10《两小儿辩日》课件
10《两小儿辩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课《两小儿辩日》。
本课主要讲述了两个小孩辩论太阳何时离人最近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和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课文朗读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阅读结束后,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辩论的过程,以及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的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道理进行练习。
例如:“请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你认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为什么?”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两小儿辩日板书内容:1. 太阳离人最近的时间2. 观察、思考、探究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两个小孩辩论的是什么问题?(2)他们是如何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的?(3)你认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为什么?2. 作业答案:(1)两个小孩辩论的问题是太阳何时离人最近。
(2)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太阳早晨离人最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大,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小。
(3)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学生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回答。
10两小儿辩日(精华版)
另一儿
面对太阳,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 其根据是什么? 1一儿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 大,距离远则物体形状小。(近大远小) 2另一儿是根据感觉判断,靠近热源就感觉 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近热远凉)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两小儿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子?
天真可爱 喜欢思考
认真观察 说话有根据
大学问家孔子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他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应 该向他学习。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 使最有学问的人也有不懂的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感受? 1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 2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提问。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诚实谦虚。 4要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全面认识事物。
文言用法
孔子东游
古义:动作 向东 今义:表示方位,东方
孰为汝多知乎
古义:“为”通“谓” “知”通“ 今义:为了
知道
一 字 多 义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孰为汝多知乎 为:是
为:说
类别:古今意思不同
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 热水
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体 今义:
6孔子不能决也。 7两小儿笑曰:“孰为 汝多知乎!”
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 呢?”
一(1)孔子遇两小儿争辩 二(2-5)两小儿怎样辩日 三(6-7)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日出
一儿 如车盖 (大—近) 沧沧凉凉 (凉—远)
日中
如盘盂 (小—远) 如探汤 (热—近) 孔子 不能决
4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 中午的时候,就小得像盘盂,这不是远 的小而近的大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太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放录音读课文。
2,教师: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1)把速度放慢
2)停顿得当
3)读出不同的语气
3,指导读文言文。
4,教师: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大致的复述课文
5,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总结布作业同学们边听边感受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1、同学们根据提示、自由读课文
4.帮助学生学会3个生字,认识课文中2个生字。
教具
学具
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法设计思路
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另外,在反复的品读时,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对初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学会四个生字,注意积累词语。
教
学
重
难
点
1.引导学生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对孔子大家并不陌生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大教育家呢?
同学们互相介绍课前自己所搜集到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搜集资料、利用学习资料的能力。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0课,就是讲孔子的。板书课题。
同学们自由读课题,然后分析课题。
同学们自由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联系学生生活,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
1.师:请你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
(师展台出示课文译文)
1.自己学习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
让学生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感受文言文的文字之精美。
2.师:两小儿辩斗的观点是什么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2、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这两个小儿吗?为什么?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
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思考后,回答左题。
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布置作业
作
业
设
计
︵
可
附
页
︶
第一课时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1,背诵课文
2,写一写,《两小儿辩日》读后感
3,读孔子的相关文章,了解孔子事迹。
2、小组同学互读课文
同学们听作评议。也可以挑战性的朗读
同学们自由进行练习
注意学习文言文的朗读方法,读好文言文,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平时你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
2.师:两个小孩也用心观察太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10课。
课题
10.两小儿辩日
计划课时
2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这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选自《列子;汤问》,课文讲述了孔子路遇两儿童,争辩太阳大小,不能判断引起了两小儿的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孩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选编本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落实好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
同学们交流左题,并说出文中相关语句。
3.师:两小二的观点不同,看太阳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你能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马?
同学们可根据课前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回答左题。
4.师:试着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师适时作指导)
1.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述
2.集体进行交流,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三、招展练习
1、师:请你谈谈“孔子不能决也”的看法
4,搜集孔子的名言
板
书
设
计
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
早近中远,近大近小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陈述自己的看法及依据
早远中近,近热远凉
孔子不能判明谁是谁非
教
学
反
思
或
案
例
分
析
检查
意见
检查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