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历史上的选官制度: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历史上的选官制度: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不同历史阶段,有着完全不同的取仕制度,选拔官吏的方法大相径庭,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在这些不同的取仕制度中,有些名称是相同的,比如说“举人”和“秀才”这两种称谓。
虽然目的都是选拔官吏,但这两个称谓在不同阶段所代表的意义上,则完全不同。
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中,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道环节。
而在中国历史上取仕制度发展过程中,隋朝是个最重要的分界线。
因为,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在隋朝以前,有汉朝的察举制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这两种制度大多由地方到中央,从仕阀门族中推荐和察举。
而科举制,则上到豪门贵族,下到寒士贫门均可报名参加科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的取仕制度,自隋朝以后,被历朝历代所延用,并不断裨补缺漏、发扬光大,一直到清代结束,时长一千三百多年。
综上所述,在名称上,察举制的举人、秀才和科举制的举人、秀才名称一样,但制仕方式和所代表的意义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应该说,科举制的举人、秀才只是名称上沿用了察举制的举人、秀才而已。
一,汉代的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实质上是一种推荐制度。
即州郡等地方长官,在自己辖区内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央推荐合乎标准的人才。
这些科目分孝廉、贤良方正和秀才。
然后经过适当的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
考核察举分两大类,常科和特科。
孝廉和秀才属于常科;贤良方正属于特科。
1.察举孝廉 :按照孝子、廉洁之士的标准察举人才的科目,称做孝廉。
是汉代最常见的察举科目。
源于汉武帝时期,由董仲舒发明而兴起。
西汉时的规定是每一个郡每年举荐两个人。
到东汉和帝时期,由于各郡人口数量相差很大,存在着名额分配不公平的问题,采纳丁鸿、刘方的谏议,遂改为按人口比例岁举的办法:二十万以上人口的郡国,每年推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人口的,两年推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人口的,三年推举一人。
(《后汉书》丁鸿传)为了照顾国境别郡,有特别规定:“缘边郡国十万以上人口的一年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的两年一人;五万以下,三年举一人”。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阎步克察举,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形式。
自唐代开始,阎步克察举成为了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并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和普及。
阎步克察举制度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演变和改革,对于了解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唐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期,阎步克察举作为一种选拔官吏的方式,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阎步克察举制度要求官员应具备严谨的学问和才能,而不受出身的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在这一时期,阎步克察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阎步克察举制度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尽管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但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阎步克察举制度对于官员的学识和能力要求过高,导致了社会上的精英主义倾向,使得一些优秀的人才难以进入官场。
由于阎步克察举制度对于学问和才能的要求过高,使得有些官员倾向于攀附权贵,混淆是非,腐败横行。
这些问题使得阎步克察举制度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也加速了这一制度的衰落。
宋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重要转折期,也是阎步克察举制度经历变革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治改革者开始意识到阎步克察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试图解决这一制度引发的负面影响。
宋代推行了科举制度,取消了阎步克察举制度,使得广大士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政治竞争,有力地打击了官场腐败现象,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唐宋时期的阎步克察举制度的兴盛到后来的衰落和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变迁和演化,也为我们认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案例。
阎步克察举制度的变迁,既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重要历史经验,对今天的我们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西汉察举制度产生及发展演变研究
西汉察举制度的产生及发展演变研究摘要:汉代的察举制度,是汉代人才选拔的主要方法,是汉代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和汉代社会很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对西汉的察举制度的流变进行论述,对察举制度的发生、发展、完善、革新、衰落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汉代察举制产生于汉高祖刘邦二年,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的完善和革新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西汉;察举制度;发展演变一、西汉察举制度的产生察举,即考察后给予推荐。
秦行法家政治,“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1]对士阶层采取粗暴的镇压政策,士人被与专制政治相分离,这是加速秦王朝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汉王朝以秦为鉴,意识到要妥善处理专制政治与士人之间的关系,对此其具体措施为,在意识形态领域独尊儒术与在政治体制上促使士阶层的工具化。
而其在实施这些措施的重要途径就是察举选官制度。
据文献记载,汉代察举制度产生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时期,但是具体时间至今仍没有定论。
《通典·选举制》曰,“汉高祖初,未逞立制。
至十一年,乃下诏曰:贤士大夫既与我定有天下,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荣之。
以布告天下。
其有称明法者,御史、中执法、郡守必身劝勉,遣诣垂相府,署其行、义及年。
有其人而不言者,免官。
又制诸侯王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也”。
[2]《汉书.高帝纪》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即早在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高帝首次下诏求贤,诏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既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其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联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
汉代察举制对今天启示内容摘要汉代察举制是中国最早的选官制度,其中的“举贤良文学”因天子亲自策试被举荐者,而备受历代的关注。
察举制用人以德、用人以才、用人以能,确立了历代用人标准。
而古代帝王的偏信多疑,豪门贵族的相互倾轧,使俊杰之士仕途上步履维艰,最终让察举制走入穷途。
察举制的利弊得失,为今天的育人选才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察举制现代启示一察举制汉代初年,任官并无定制,入仕者不外乎“荫任”(子孙获得世袭官爵)“赀选”和(汉代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即捐官)两途,所以官职大多操纵在大官僚和富户手中,其后才出现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中央大臣或地方长官考察乡党舆论,将人才推荐到中央,循一定的程序选任官员的方式,这也是两汉选举制度中最主要的选官方式。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
汉高祖刘邦下诏求才,开西汉察举制之先河,后来汉文帝两下诏书,“贤良方正,寻求能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文•帝纪》,)但高祖、文帝的选士活动都属于偶尔为之,不仅规模小,而且范围窄,仅限于官吏,没有发展成为完善的仕进制度。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 年)开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并成为下诏,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公元前106 年,,汉武帝规定每州每年“各举秀才一人”作为常规性的选官制度,这是察举取士制度化的最重要标志。
汉代察举制度类似于现代的人才推荐制度,虽对当时及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其主要是通过推荐与聘任方式任官,尚未采取公开竞争的考试方式,因此,其弊端也十分明显,最主要的是“察者不明而举非其人”。
察举制名义上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实际上成为达官贵人奖励贤士、罗致天下名士的手段。
二现代借鉴1. “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汉代实行察举制的目的是“进贤”即招纳贤能之士,为朝廷效力;举荐形式是“贡士”即由地方官员推荐贤,能给天子。
中国察举制度总结
察举历史总结我们都知道,国家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
中国若想在世界立足,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习,必然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但是我们也发现,从明清以来,中国逐渐的落后于世界的步伐,直到现在,中国在科学上面与欧美等发的国家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没有一名真正的中国国籍人士取得诺贝尔科学奖,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如今的教育制度,选才制度是不是还有不足。
怀着寻找最佳选才方式,以及通过学习历史增加人生智慧的目的,我研读的阎步克老师编写的《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一书,受益颇多。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这本书,介绍了从汉朝察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一直写到了隋朝科举制度形成的前夜,向我们展现了七百多年察举制度的变迁。
现在我简要的介绍察举制度的制度的发展,并且阐述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察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并且成为了汉朝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它的渊源更早的出现在秦朝,选拔有能力的官员。
但是作为共识,它的正式出现还是在汉朝。
据记载,在西汉文帝时期,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来又诏书“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贤良特举策试制度正式形成。
后来又发展了孝廉岁举制度。
汉朝的主要察举科目可以分为:一,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主要是君主求得意见,被举荐的人以给出建议方法的办法分等得到官位;二,明经,明法和“知兵”,“治河”的科目,主要是为了选拔专门人才。
三,秀才,孝廉二科。
面向一切吏民,由州郡举荐。
四,尤异,廉吏二科,主要是为了提拔有功绩的地方官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建立察举制度的初衷,还是为了能够得到真正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士帮助更好的治理国家。
刚开始的时候选拔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标准,至于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机会,很大程度上在于地方官员的判断标准,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公平性的问题,开始时没有考试,只是后来逐渐需要考试来辅助检验。
与此同时,一些研习文化经典的儒生开始参政。
到了东汉时期,选官制度经发展而趋于严密,察举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内容摘要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兴起,逐渐取代了察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察举制 度的经验,但在选拔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更加强调考试成绩和才能。尽管如 此,察举制度的影响仍然深远,在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书中,作者还对察举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例如,在 汉代,察举的科目和选拔标准如何制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施细节和影响;以 及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操作流程和变化等。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分析,本书展现了察举制度在 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其对社会、政治、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还对察举制度的衰落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指出,察举制度的衰落主要源 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科举制度的兴起以及察举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 分析,本书揭示了察举制度衰落的必然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察举制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新尝试。在察举制之前,官 员选拔主要依靠世袭和军功,但这些方式并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汉武 帝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下令各地推举贤才,通过考察其品德、才能和治绩来任 用官员。这一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世袭制的传统,为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更多晋 升的机会。
察举制在汉代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逐渐完善, 选拔标准和程序也更加严格。到了东汉时期,察举制已经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 方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选拔权掌握在 地方长官手中,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魏晋南北朝时 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将选拔权收归中央。
目录分析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察举 制度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这一制度的本质和特点。该书 的目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对全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和思考
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和思考为政之道,贵在得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关系到历史的治乱兴衰,兴替相承。
因此,如何区分人才的优劣,如何完善选举制度成为了历史永恒不衰的话题;选官制度也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选官制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的变化。
现在我就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变化轨迹来论述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高祖十一年颁行的《求贤诏》为西汉察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前元二年和十五年的诏书,明确规定了察举的科目和对策应试方法,标志着察举已向制度化发展。
至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制度,并在两汉选官制度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察举制度的科目主要有孝廉、秀才,均每岁举行,称为常科;另外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科,但不经常举行,是为特科。
贤良方正科需对策;孝廉在西汉时不需考试,到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开始“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不过,这些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是对授官的高下起到一定的作用。
西汉至东汉中期,察举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比较严格,通过察举选拔了不少有用之才。
察举制度从西汉文帝开始创立,直至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被废除,实行了将近八百年。
与此同时,在汉代还实行了中央或地方官府自行选拔录用属吏的征辟制度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
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
到了汉代,汉高帝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
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周 奇 金滢坤内容提要 隋代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前后转换的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继承和发展了南北朝以来的察举制度,实行分科举人,创设了新的科目。
在察举向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明经等察举科目,在隋代开始向秀才、明经、孝廉等科举科目演变。
新创的进士科是隋代政治变革的产物,与秀才、明经等一起构成隋代科举制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隋代察举特科在继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目外还新设立数量可观的新科目,这些新科目也演变成制举科目。
随着科举考试进用与投牒自进制度在隋代最终成型,隋代完成了察举向科举的转变。
科举不是具体起源于某一科目创设,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制度演进。
关键词 隋代 察举 科举〔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5-0129-12 隋统一中国之后,正是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才废除九品中正制,下诏实行察举选人,科举随之孕育而生。
无论察举还是科举,在唐人眼中都是贡举,都是选官取士的选举制度。
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科举制产生是不可能离开路径依赖的,这方面有学者探讨了察举与科举的关系。
如唐长孺揭示了南北朝秀才、孝廉科逐步发展为隋唐进士、明经科的源流关系,点出了严格考试和投牒自举萌始于当时察举制的史实。
①关于察举制度的演变,阎步克全面讨论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化的诸多环节,以察举的中心环节从举荐转至考试,标准从甚重孝悌、吏能转为重经史文学等知识检验,长官的举荐从权力变为责任,考试程式的严密化、规范化,自由投考已出现萌芽,学校与察举的结合日益紧密,入仕、铨选与考课的区别日益清晰,这七个方面证明了在南北朝后期进一步发展了的察举制形态中,科举制萌芽于察举制中。
②要考察隋代的选官制度变迁,就必须考察察举制,离开察举就无法探寻科举之起源与演变。
关于科举起源各家说法有差异,主流认为是在隋唐时期。
③学界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界定有很多,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分科举人说;(二)按科取士、考试进用说;(三)多要素说;(四)广义和狭义说。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其他书籍
本书目录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 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 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 第九章:察举的低落
THANKS
阅读体会
THANKS
谢谢观赏
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 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
劳”
第三章:阳嘉新制 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
兴起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本书目录
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 化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
的萌芽
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 的关系
考试制度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 考试通过后需参加铨选才能得官 学校制与考试制结合
本书特点
1、将西方社会科学的整体分析框架与中国传统史 学相融合 2、网罗了大量史料,对史料的很多解读都发人之 未发 3、语言平实而叙述严谨
本书只是就自己视野所及的若干问 题,提供一些基本资料,并加以考 订解说,以补前人阙遗。其中有些 对史实细节的考订有异于成说。
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五章:结语
内容概述
察举制度的变迁
本书主要目的是研究察举制度。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 探索这一制度发展变迁的线索、原因及其政治文化意义。
察举制本身
成立之初的察举制度
推荐制度 多种途径取士 包括入仕、铨选、考课等 学校与察举互不干涉
vsBiblioteka 成熟的科举制度察举制与其他选官制度
察举制概述
察举制概述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通过察举制的实施,汉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充实和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而且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弄清楚察举制度产生与演变的规律、特点、内容及其在推行中利弊得失,对于研究汉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和政治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
一、察举制的产生与演变察举是指汉代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
其形成为一个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察举制的初创期,即高祖至景帝时期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刘邦选拔或委任官吏的办法沿袭秦朝,重在“军功”,高后、惠文景时期增设任子”、“赀选”等。
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世袭制,即任用一些王公、贵族及其子孙为官;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有一定的财产,即入选资格。
军功则是指入选者要有一定的战功。
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吏多出自“军功”或采取“任子”、“赀选”的办法,已难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任子讲究门第,赀选讲究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入仕为官,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
二是军功的建立需要战争这种特殊机遇,汉初西汉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若仍以军功爵位选官,不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在汉初选官制存在严重弊端、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刘邦于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举荐“贤士大夫”的诏书:“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刘邦诏书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推行察举的序幕。
史载:“高后元年二月,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
”“孝悌”、“力田”初定为察举科目。
文帝前元二年诏:“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察举科目出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 (2008全国文综一)材料一 •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 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 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 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 材料二 •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 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 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 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王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 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 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 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教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 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 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 • 关于王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 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 立的标志。 • ——摘缡自阁照祥《英国政浩制度史》等
察举选官,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秦汉史话20
察举选官,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秦汉史话20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10,《秦汉史话》连载20,欢迎收看。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承袭秦的军功赐爵制,许多战功显赫的功臣新贵,成为汉家官僚机构的主要支柱。
为了加强各级统治机构,维护官僚地主的利益,其他选官途径便应运而生了。
比较重要的有征辟、任子、赀选等途径。
征辟即征聘和辟除。
前者指皇帝特诏选任官吏,后者属高级官吏任用属员。
刘邦晚年,为了巩固汉家帝业,曾下诏慕求“贤士大夫”,开了汉代帝王求贤之先。
前述汉文帝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曾准备召名儒伏生教习《尚书》。
这种由皇帝聘召名士参政,或者委任其他职务,即称为征聘。
受征者应召与否,本人可视情况抉择。
汉廷对于征聘,往往礼数极尊。
刘邦在求贤诏中,要求郡守亲自前往劝勉,并用车马送至京师。
汉武帝迎申公时,束帛加璧,安车驷马,给予特殊的礼遇。
征聘之外,汉廷公卿及地方长官,也可任用一般的掾属,称为辟除。
汉初辟除属员,开始必须向汉廷上报,后来可以自行任用,一般只限低级属吏。
但是这两种选官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征聘一般只对个别人,武帝之前,征聘的例子很少,辟除属员也有某些限制。
随着汉初统治秩序的恢复和稳定,官僚显贵为了世代把持政治特权,一种以官吏保任子弟为郎官,使其政治特权世袭化的选官制度,便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兴起。
这就是汉初的"任子”制。
到了文景年间,“任子”制十分盛行。
所谓“任子”,指汉代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任职满三年,可以保任子弟一人为郎官。
当时许多官僚子弟通过这一途径,平步青云,成为他们获取高官厚禄的进身之阶。
他们通常先保任为郎官,即属于宫廷宿卫侍从的官职,然后再迁转为汉廷各级的官吏。
汉代出身郎官的高级官吏为数甚多,其中不少就是依靠父兄荫庇而显达的。
如汉文帝时期,袁盎以兄任为郎中,稍后迁为中郎将,调为陇西都尉,又迁齐相及吴相,直至擢为太常。
自文景以来,“任子”制不但盛行,而且有扩大之势。
保任者已不限于“以父任“,或者“以兄任”两种,保任的官职也不限于郎官一种。
历史观照下的察举制——汉代察举制的启示(四)
历史观照下的察举制——汉代察举制的启示(四)举凡典章制度、仪轨律令乃至天地万物,多为利弊交织,明暗互见,只论其得失,不置确评,依旧是“和稀泥”式的各打五十大板,难得要领。
因此,将察举乃至整个汉代选官制度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来审视,更能体察其价值与意味。
汉较之于前代的制度反拨与创设也许少有论者注意到,在很大程度上,汉朝之于前代,是终结与断裂,之于后世,是开元与创制,承前启后之际,制度的“维新”意义自是非凡。
周代,以宗法、分封立国,“世卿世禄”的血缘世袭制度大行其道,政治基本是贵族的游戏,沉溺于上层的封闭运转当中。
代周而起的秦代,其统治仍延续着五百余年的王侯国脉,是贵族政治的一次不完全的自我蜕变。
而在商鞅变法后的百多年征伐中,为剪灭六国,秦国已成为一架高效运转的耕战机器,“军功制”盛行,孔武有力者获得了进身之阶。
西汉的创建者,多是原为小吏平民的中下阶层,即所谓“布衣将相”,与周秦的贵族基因大异其趣。
但其立国之初的权力格局,实则依旧是“军功制”的直接体现。
因刘邦的王朝来自于战争,他不得不对支持他获取天下的军事首领以裂土分疆的酬劳,封王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任官、赋敛、征兵、施政的全权。
事实上,初创的西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而更像一个列国并立、以汉为尊的“邦联体”,各国封君与刘邦的关系,与其说是君臣,不如说是盟友的意味更浓。
将土地、民众、财富、权力等几乎所有资源以单一的军功原则进行分配,其危害之大是可以预见的:一是资源的高度集中与固化,使得阶层流动通道狭窄,支撑统治的土壤浅浮,不易于筑牢王朝根基;二是资源、权力与武力的高度结合,极易滋生离心自立倾向,发生叛乱的概率很高。
刘邦称帝之后,戎马倥偬,席不暇暖,几乎都是奔波于平定诸王叛乱的征途中。
由此可见军功制祸患之深。
当异姓诸王被消灭后,汉又大封同姓诸侯,实则又回到了血亲世袭的老路上。
但汉代前期,同姓诸侯王的分裂倾向、谋叛活动并未止息,“七国之乱”更是一次暴戾的显性爆发。
察举制之演变
1、概述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王朝根据不同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官员担任举主,依规定荐举相应人才,经朝廷检验后给予录用或升迁。
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秀才科;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制科或诏举,如贤良、文学、明经、有道等科。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孝廉科是汉代最主要官员来源。
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
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
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隋唐时期,察举演变成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这几个阶段。
先秦时期中国的世族在社会上有重要地位,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有世族成员担任,虽然这一时期也有所谓乡兴贤能制的选举,但这只是选拔伍长、乡吏等小官,如孔子之仕“委吏乘田”,皆为小吏。
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从西汉开始建立完善察举制来作为主要的仕方法,征辟制作为察举制的补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
3、察举制的建立汉代察举制来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首领的民主选举。
中国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是氏族和部落的首领由民主选举产生,这种“选贤与能”的民主遗风是后世选举制度产生发展的源泉,它给两汉察举制以重大影响。
殷商统治者在理政治民上不得人心使得周初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小民难保”,从而调整统治策略,提出“敬德保民”、“德政礼教”的治国方针。
因此周朝除了世袭制外还建立了其他的选士制度,主要有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
春秋战国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这个时期的选士制度也呈多样化特征。
随着士阶层的崛起及各诸侯国之间空前激烈的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的需要使得各国君主都锐意变革图强,他们网罗人才、竞相纳士。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2)完整篇
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介绍察举制度变迁的史稿《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作者是阎步克,历史学博士,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他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古代治制度史和治文化史.阎步克从察举制八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历程为角度,深刻剖析了自两汉以来直至隋唐时期演变为科举制的选制度的封建体。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的研究对象为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书中把僚制理性行、帝国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利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该书对察举制的产生、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阎先生在书中旁征博引,其阅读量之大,考证之细致,方法之精妙,着实是一部历史巨作.这本书和其另一部著作《士大夫治演生史稿》一样,都用了功能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来看待古代的僚制,大概就是用了西方的方来解读的史料。
察举制的内容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制度,对于人才的种类不拘一格,但在选拔的过程中,国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是很严苛的。
常见的选标准有:四科取士与光禄四行。
四科取士即第一科德行高妙,志杰清白;二科为学通修行,经中博士;三科则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案能覆问,文中御史.四科为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如此才得以出任三辅令,以上四科取士是汉代察举选的基本标准.从中不难发现,德行高妙,志杰清白是察举人才的首要标准,西汉诸帝频繁诏举贤良**之士,**之士就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优良的道德修养是察举过程中反复强调的。
其次才是对被选拔之人文化素养的要求,具体就是明习经学,通晓法令,而吏文化素养的要求就是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诏令,同时具备能书合计的能力,所为能书即不仅能够熟练的制作公文,写作文章,而且包括书法要求,这一点汉简所出土的大量文书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史职吏之手,合计即一定的计算统计能力。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
姓名:gegebao 院系:学号:《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读书报告摘要:产生于汉代、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仍然作为主要选官制度、并且可以看做是科举制度的前身和母体的察举制度,在其发挥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影响的七八百年历史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不断发展变化。
《史稿》在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察举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严谨考察与歧义辨析的同时,从理性行政、特权分配和知识分子群体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这些变迁的社会动因,并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思考。
而我在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综述后,也提出了我自己关于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劣、察举制的现代意义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察举制度、两汉、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正文:一、察举制度的孕育:战国以来,随着铁器的普及,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文明发展、社会分化所引起的对理性行政的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冲击着封建贵族制社会下形成的、在春秋时期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世卿世禄的世官制度。
为了保证行政的能力和效率,以适应越发复杂的社会生活,作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的官僚科层式组织,以“变法”的形式在列国推行开来。
文化的繁荣促成“学在官府”到“学下私人”的转变。
广大的下层社会人员获得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之后,涌现出的大量的“贤才”、“能人”将成为日益庞大的官僚组织中“新式官僚”的重要来源。
“孔子的‘举贤才’之说,韩非的‘因能授官’之说,以及墨子的‘官无常规而民无终贱,又能则居之,无能则下之’”在批判原有的世官制度的同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客卿制、养士制为代表的“荐举”在其散漫无章的形式下孕育着一个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中国政治生态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度。
二、察举制度的产生:纵观整个汉代的察举制度变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察举制度正式产生于汉代,并且在汉代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其区别于其他选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二年和十五年分别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以纳其言”;《汉书.汉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初令郡国各举孝廉各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内容简介编辑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
阎步克,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论文集种。
目录编辑
引言
第一部分两汉时期
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察举诸科杂考
一、尤异与高第t
二、文无害
三、察廉、廉吏与孝廉
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
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曹魏时期
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两晋时期
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
四、其他科目
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
附录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甲午制始末
第九章察举的低落
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
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
三、察举的低落
第四部分南朝时期
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
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
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
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
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
附录南朝“二学”考
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
一、南朝策试制度
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
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
四、自由投考的萌芽
第五部分北朝时期
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三、魏、齐策试制度
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
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
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
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
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
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
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
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
四、科举的成立
第十五章结语
一、理性行政因素
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
三、知识群体因素
四、必然性与合理性
上一: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下一: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第英国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编辑英国的选举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下院即平民院议员的选举。
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邀请僧俗贵族、骑士和市民三个等级参加国会。
4年国会分为上、下两院。
上院称为贵族院,下院称为平民院。
贵族院议员由直接从国王那里领有土地的贵族担任,而平民院议员则由全部自由土地占有者投票选举产生。
红白玫瑰战争后登上英国王位的都铎王朝实行专制统治,平民院议员的选举制度受到干扰和破坏。
国王常常指示负责各郡选举工作的郡守,要求他们遵国王嘱托选举谁入平民院。
同时,国王又以“特惠权”的形式赐予一些城市以派出代表参见平民院的权利。
整个都铎王朝时期由于国会很少召开,平民院议员的选举自然也就名存实亡。
可见,作为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选举制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