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与圆锥教案(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二、从多种角度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3、探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进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式的探讨进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五、在解决实际问题顶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直观熟悉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熟悉了长方体(正方体),把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式。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本单元要紧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熟悉)、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表现以下要紧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进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表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进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进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缘故。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舞学生进行观看,激活学生的生活体会,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进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进程,进展空间观念。

教材还提供了假设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试探、想象相结合,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试探、想象相结合是学生熟悉图形、探讨图形特点、进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增进学生明白得数学知识、进展空间观念。

圆柱和圆锥 教案1

圆柱和圆锥 教案1

自评
《圆柱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掌握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知道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及展开图与圆柱侧面的关系。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课题引入时,我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从手中的圆柱形实物感知圆柱。

教学圆柱底面侧面时,首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方法,感知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特征,然后用测量比较的方法验证。

组织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分析,概括出圆柱高的特征。

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思考,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认识圆柱展开图时,我先让学生大胆设想圆柱侧面展开后的图形会是什么样的,然后动手操作验证得出结论。

再利用电脑演示将学生的思路进行整顿,对新知加以强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李振荣。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篇1:圆柱与圆锥知识要点:圆柱:(1)特征: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柱的侧面及其与底面之间的关系:沿高剪开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4)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某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5)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某2(6)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某高,用字母表示为V?Sh圆锥:(1)特征: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体积:?11?公式:V?V?Sh圆锥圆柱?33?13解题大智慧一、用圆柱的特征解题1、填空(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圆柱的高就是它的()(2)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 2 cm 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cm。

2、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的比是多少?3、一个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5c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把它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后,切割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二、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题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31.4dm,高是10dm,求它的侧面积?如果不是已知底面周长,而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呢?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25cm,求它的表面积。

3、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10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4、用铁皮制作1节通风管,它的长是60cm,底面圆的直径是10cm。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5、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40cm,底面直径是30cm,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6、把一张长16cm,宽6.5cm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挖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已知它的底面直径是3m,池深2.5m。

圆柱与圆锥教案

圆柱与圆锥教案

圆柱与圆锥教案教案:圆柱与圆锥教学目标:1. 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定义;2. 能够计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3. 能够解决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圆柱的体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2. 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张圆柱和圆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询问学生对这两个几何体的定义和形状有什么了解。

2. 讲解圆柱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一个底面为圆形的平面和与圆形平面的封闭曲面所组成的几何体。

然后教师讲解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V = 底面积 ×高;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 = 圆周长 ×高。

3. 讲解圆锥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圆锥的定义:圆锥是由一个底面为圆形的平面和一个从底面中心到尖顶的直线段所围成的几何体。

然后教师讲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V = 1/3 ×底面积 ×高;圆锥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 = π × 半径 ×斜高。

4. 实例演练教师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进行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

5. 实际问题解决教师提供一些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与作业:1. 提供一组练习题,要求学生计算给定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2. 布置一个探究性问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教学资源:1. 圆柱和圆锥的图片;2. 计算器;3. 教学课件。

2020年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教案

2020年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圆柱与圆锥》教案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1讲:圆柱与圆锥例1:如右图所示,圆锥形容器中装有5升水,水面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这个容器还能装多少升水?例2 :用一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铁皮做圆柱形水桶的侧面,另找一块铁皮做底。

这样做成的铁桶的容积最大是多少?(精确到1厘米3)例3:有一种饮料瓶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容积是30分米3。

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厘米(见右图)。

问:瓶内现有饮料多少立方分米?例4: 皮球掉进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水桶中。

皮球的直径为15厘米,水桶。

底面直径为60厘米,皮球有45 的体积浸在水中,问:皮球掉进水中后,水桶中的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例5: 有一个圆柱体的零件,高10厘米,底面直径是6厘米,零件的一端有一个圆柱形的圆孔,圆孔的直径是4厘米,孔深5厘米(见右图)。

如果将这个零件接触空气的部分涂上防锈漆,那么一共要涂多少平方厘米?例6:右图是一顶帽子。

帽顶部分是圆柱形,用黑布做;帽沿部分是一个圆环,用白布做。

如果帽顶的半径、高与帽沿的宽都是a 厘米,那么哪种颜色的布用得多?例7: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木桶里装有水,水中淹没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8厘米、高为20厘米的铁质圆锥体。

当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将降低多少?例8:.用直径为40厘米的圆钢锻造长300厘米、宽100厘米、厚2厘米的长方形钢板,应截取多长的一段圆钢?第2讲 百分数的应用例1看图列式计算。

45吨例2:小军的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是2400元,按国家有关规定,扣除1500元后,把余额的15作为个人所缴纳的税,这样小军妈妈一个月实际获得多少元的工资?例3:双休日,甲商场“全部商品打八折”的措施优惠,乙商场以“满100元送20元购物券”的形式促销。

小红的妈妈打算花400元用来购买商品。

请你帮忙计算哪家商场购物更合算,并简要说明你的想法。

例4: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30。

如果分子加上3,分母加上31,得到的新分数约分后是1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吨50吨 3412吨多14例5:一口井深10米,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第1单元 圆柱与圆锥 单元整体备课教案《圆锥的体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第1单元 圆柱与圆锥 单元整体备课教案《圆锥的体积》

六年级数学·下新课标[北师]4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探索圆锥体积的基础。

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材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探索过程,从而理解、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先创设了“一堆圆锥形小麦”的简单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情景来体会圆锥体积的实际含义。

然后,根据提供圆柱和圆锥的直观图,引发学生对圆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关系产生合理猜想。

最后,教材通过“倒沙”试验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计算公式解决小麦堆的体积。

1.通过具体情景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锥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能运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准备】PPT课件;若干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若干水槽,若干小杯子、沙子或水。

【学生准备】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

1.圆柱体积=。

2.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6.28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与底面半径相等。

【参考答案】1.底面积×高2.(1)31.4立方分米(2)25.12立方分米方法一师: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预设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方法二PPT课件呈现出问题情景。

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强去“广场超市”的冷饮专柜买冰淇淋,圆锥形的冰淇淋标价是0.8元,圆柱形的标价是2元。

于是,他们两个为买哪一种形状的冰淇淋争执起来。

中职数学圆柱圆锥球教案

中职数学圆柱圆锥球教案

中职数学圆柱圆锥球教案
中职数学(人教版)授课教案
9.4.4圆柱、圆锥(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有关概念及性质,掌握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应的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3.理解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主要思想,渗透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的定义以及性质,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侧面积公式的运用.【教学方法】
这节课采用实物操作与讲练结合法.首先采用实物展示,用旋转的观点定义圆柱、圆锥,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推导其性质.学生根据纸制模型的侧面展开图,自己推导侧面积公式,体会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思想方法.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导入
问题圆钢呈现圆柱形,铅锤呈现圆锥形,那么这些几何体分别是由什么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
教师呈现图片,学生结合图片以及
实际生活经验讨论问
题.
从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出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新课
1.圆柱、圆锥的定义
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将矩形、直角三角形分别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别叫做圆柱、圆锥.
上面的旋转轴分别叫做它们的轴,在轴上的这
师:圆柱、圆锥和前几节所学的多面体有什么区别?
生:圆柱、圆锥是旋转而成的.
师:圆柱、圆锥的轴截面是什么形状?
生:矩形和三角形.
教师呈现圆柱、圆
通过动画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圆柱和圆锥教案篇一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

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

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圆柱与圆锥-单元备课和教案

圆柱与圆锥-单元备课和教案

圆柱与圆锥-单元备课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教材通过直观手段,对常见的几何形体的观察,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像,然后再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

在学生对圆柱、圆锥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探索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如何运用这些意识解决有关问题等内容。

为了使学生切实学好这一部分知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操作、试验,让学生经历有关形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公式的推导过程,揭示规律,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计算公式。

并通过解决与生产、生活中有联系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义和实践能力。

重点训练项目:(1)圆柱表面积的计算(2)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比较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会运用圆柱、圆锥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有关数学学习活动,对空间和图形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活动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实现实事求是的态度并培养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1)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圆柱体积的计算。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第一章:素描基础1.1 课程介绍本章节主要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材料以及基本技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圆锥和圆柱的素描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熟悉素描的工具材料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1.3 教学内容素描的概念与分类素描的工具材料介绍素描的基本技法(线条、阴影、质感等)1.4 教学活动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材料和基本技法,并进行现场示范。

实践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素描练习,掌握基本技法。

第二章:圆锥的认识与绘制2.1 课程介绍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学习绘制圆锥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绘制出各种形态的圆锥。

2.2 教学目标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掌握绘制圆锥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内容圆锥的定义与特征绘制圆锥的基本步骤与技巧不同形态的圆锥绘制方法2.4 教学活动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圆锥的定义与特征,示范绘制圆锥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实践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圆锥的绘制练习。

第三章:圆柱的认识与绘制3.1 课程介绍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基本特征,学习绘制圆柱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绘制出各种形态的圆柱。

3.2 教学目标了解圆柱的基本特征掌握绘制圆柱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内容圆柱的定义与特征绘制圆柱的基本步骤与技巧不同形态的圆柱绘制方法3.4 教学活动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圆柱的定义与特征,示范绘制圆柱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实践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圆柱的绘制练习。

第四章:圆锥与圆柱的组合绘制4.1 课程介绍本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将圆锥和圆柱进行组合绘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锥和圆柱的绘制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4.2 教学目标掌握圆锥与圆柱的组合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4.3 教学内容圆锥与圆柱组合的创意方法组合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技巧优秀作品的欣赏与分析4.4 教学活动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圆锥与圆柱组合的创意方法,示范组合绘制的基本步骤与技巧。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

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和圆锥》一、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还直观认识了圆柱。

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圆柱和圆锥,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全单元编排了5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例1、练习五,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例2、例3、练习六,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例4、练习七,圆柱的体积;例5、练习八,圆锥的体积;整理与练习综合应用全单元的知识,实践活动扩展知识、开拓视眼。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按整体-部分-整体的线索,分别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学生认识几何体一般先整体感知形状,再仔细研究结构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描述,建立形体概念。

例1先教学圆柱的特征,再教学圆锥的特征。

这是因为学生对圆柱已有直观感受,对圆锥比较陌生。

圆柱和圆锥的形状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有圆形底面、弯曲的侧面。

先认识圆柱,有利于认识圆锥。

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

例题在图画里呈现许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圆柱形状物体,告诉他们有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还要回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体会这两种形状的物体是比较常见的,为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搜集了丰富的材料。

观察交流,分别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教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和圆锥,发现它们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突出三点:从上到下始终一样粗;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锥的特征也突出三点;有一个顶点;一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现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图文结合指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这些都是与形状特征有关的概念,还是继续教学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必需的基础知识。

圆柱与圆锥的高都是特定的概念,圆柱的高是它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锥的高是它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教材在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里用虚线画出了圆柱两个底面圆心间的线段,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还在图形外面标注高,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分别是这两条线段的长,还暗示了测量圆柱、圆锥的高的方法。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这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

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

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

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第一章:圆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圆锥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圆锥的立体感。

教学内容:1. 圆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圆锥的绘制步骤。

3. 圆锥的线条和阴影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圆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演示圆锥的绘制步骤。

3. 学生练习绘制圆锥,教师进行指导。

4.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锥,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1. 学生绘制圆锥的准确性。

2.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锥的合理性。

第二章:圆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圆柱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圆柱的立体感。

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圆柱的绘制步骤。

3. 圆柱的线条和阴影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圆柱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演示圆柱的绘制步骤。

3. 学生练习绘制圆柱,教师进行指导。

4.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柱,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1. 学生绘制圆柱的准确性。

2.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柱的合理性。

第三章:长方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长方形的立体感。

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长方形的绘制步骤。

3. 长方形的线条和阴影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长方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演示长方形的绘制步骤。

3. 学生练习绘制长方形,教师进行指导。

4.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长方形,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1. 学生绘制长方形的准确性。

2.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长方形的合理性。

第四章: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的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组合的图形。

教学内容:1. 综合运用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组合图形的立体感。

教学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的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组合的图形。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一、教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教材分析:以往教材是把圆柱体与圆锥体分开教学的,而新教材是编排到一起,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可以有效的对比区分,本身圆柱体圆锥体,就有很明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安排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圆柱体与圆锥体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了解。

运用电脑展现生活中圆柱体圆锥体的优美画面并配以音乐,同时准备大量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听、看、动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圆柱体圆锥体特征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这一本课的重点知识。

同时新教材还安排了旋转中形成圆,圆柱体,圆锥体这也是非常独具匠心的。

让学生认识到动态中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这是前所未有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百度搜索】你眼睛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

【百度搜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4、认识这些图形吗?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百度搜索】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图片3、现在来研究圆柱。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版)第一章:圆柱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圆柱在实际中的应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柱的概念。

讲解: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的理解。

应用:学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程度。

第二章:圆锥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圆锥在实际中的应用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锥的概念。

讲解:讲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应用:学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锥的认识程度。

第三章:圆柱和圆锥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柱和圆锥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

3.2 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圆柱和圆锥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对比实例引入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讲解: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发现它们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比较程度。

第四章:圆柱和圆锥的计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教案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 教案

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面的旋转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4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面的旋转的特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

2、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3。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一节)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第二节)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第二节)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7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第四、五课时:圆柱的体积及练习(两节)课题:圆柱的体积教学过程: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8—9页。

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1。

课题;圆柱的体积练习课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10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由来。

2、能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目标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讲解法 归纳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2.教学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
3.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
(1)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径2分米,高3分米。
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V=Sh)
2.复习容积。
提问:什么是容积?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的体积计算,知道了体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就在计算圆柱体积的基础上,学习圆柱的容积计算。(板书课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图形见课件
板书设计:
圆柱 :侧面 底面 高
为教学新知作铺垫
通过学习新知,认识圆柱和圆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讨论交流的意识
巩固新知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课时
12-2
讲课人




认知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所学,提高计算能力
梳理总结



课题
圆柱的体积
课时
12—6
讲课人




认知
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圆柱体积容积含义的理解
能力
能正确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圆柱体积容积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练习法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复习
回忆圆柱体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的求法。
二、 习题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
(1)一个圆柱木棒,底面直径2厘米,高3厘米,如果沿地面直径纵剖后,表面积之和增加( )厘米。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积吗?请大家仔细看一下题目,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统一单位或改写体积单位,取近似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样求的。同时注意是怎样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的。
2.新课小结。
提问:求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要怎样计算?如果知道圆柱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6、 制作圆柱
三、练习
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课时
12--4
讲课人




认知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能力
能根据题里的条件正确地求出圆柱的体积。
情感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讲解法 小组讨论 归纳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让学生说既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容积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布置作业
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2、3、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V=Sh
巩固所学,为教学新知作铺垫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圆柱形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
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井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容物体的重量
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情感
进一步丰富对圆柱的认识,提高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与难点
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讨论交流 练习法
课前准备
圆柱形水桶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汇报计算方法、结果。
3、小结
(1)说说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说说计算圆柱体积需要几个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可以是什么?
A 6 b 12 c 24 d 48
(2)把圆柱的钢材沿平行地面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之和增加12平方厘米,钢材的第面积应是( )
a 6 b 4 c 3 d 2
2、讨论并解答
一个圆柱木块,高减少1厘米后,表面积就减少了6.28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测量表面积实践作业练习
(1)每组一个茶叶筒,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三、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会怎样呢?(看模型,联想长方体)
推导其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V=Sh
2.教学例题出示例1
(1)教师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口答练习第6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第(1)题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么?
4.做练习第9题。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五、布置作业:数学书 9页 2、3、4、
为教学新知作铺垫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学习新知,培养学生推理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梳理知识
巩固所学知识



课题
圆柱的体积
课时
12—5
讲课人




认知
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知识
加强巩固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课时
12—3
讲课人




认知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能力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
数学书7页4 5 6题
板书设计:
一个圆柱高20厘米,底面直径12厘米。
(1)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2)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3)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巩固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圆柱表面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解决问题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进一步巩固知识



课题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
(3)学生独立解答。(让学生分别计算出有盖的和无盖的茶叶筒的表面积)然后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教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
课题
面的旋转
课时
12-1
讲课人




认知
使学生了解面的旋转与所形成的图形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能力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形体特征,了解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