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热疗法

合集下载

热疗法的应用目的及原理

热疗法的应用目的及原理

热疗法的应用目的及原理1. 引言热疗法是一种通过热能传导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热能的温度效应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

本文将介绍热疗法的应用目的及原理,并以列点的方式细致阐述。

2. 热疗法的应用目的热疗法主要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减轻疼痛:热疗法通过增加局部组织的温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引流,从而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感。

•促进组织修复:适当的热疗可以促进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提高组织修复和再生的速度。

•放松肌肉:热疗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少肌肉痉挛和肌肉拉伤的概率。

•改善关节活动度:适度的热疗可以提高关节的弹性和活动度,对于关节病变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3. 热疗法的原理热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能的温度效应:当热源与皮肤接触时,热能会被传导到深层组织,导致组织的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会引起血管扩张,增加血液供应,促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到组织,加速组织修复的过程。

•热能的物理效应:热能的物理效应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热能通过物质直接传递的过程,可以通过热敷、热包等方式实现。

对流是热能通过介质流动传递的过程,可以通过热水浴、热罐等方式实现。

辐射是热能通过辐射传递的过程,可以通过红外线治疗仪等方式实现。

•热能的渗透效应:热能的温度升高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因此,在热疗过程中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增强其疗效。

4. 热疗法的应用方式热疗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施,以下为常用的热疗方法:•热敷: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材料进行热敷,可以提供持久的热能传递效果。

•热水浴:将患部浸泡在温热的水中,通过水的对流效应来进行热疗。

•热罐:将热罐放置在患部上,通过罐内的热空气进行热疗。

•红外线治疗仪:利用红外线的辐射效应进行热疗,可以精确照射到患部。

•热膜:将热能通过热膜的方式传递到患部,可以提供持久的热能效果。

5. 热疗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热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适度应用:热疗的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5摄氏度,以免烫伤皮肤。

9第9章-传导热疗法

9第9章-传导热疗法

石蜡疗法:治疗作用
1.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 消散
2. 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创面愈合,软化 松解瘢痕组织及肌腱挛缩
思考题
• 石蜡可用于护理皮肤,软化瘢痕,主要由于石蜡:
–A. 温热作用 –B. 机械压迫作用 –C. 具有润滑作用 –D. 直接滋养皮肤作用 –E. 刺激组织生物合成作用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思考题
• 医用石蜡的熔点:
–A. 40~45℃ –B. 50~55℃ –C. 45~48℃ –D. 60~70℃ –E. 60~68℃
思考题
• 石蜡疗法是一种:
–A. 内生热疗法 –B. 磁疗法 –C. 辐射热疗法 –D. 传导热疗法 –E. 红外线疗法
石蜡疗法:概述
物理特性: • 4.加热的石蜡冷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能。
• 传导热疗法,除了各种传热介体的温 热作用外,某些介体尚有机械和化学 的刺激等综合因素作用,从而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
概 述:物理特性
• (一)热作用的物理基础
–1.热与内能的概念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3.热量 –4.物体的热容量 –5.物质的比热 –6.热平衡 –7.物态的变化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一)设备 • 1.基本设备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2.石蜡的选择:医用高纯度石蜡, 不含有水溶性酸碱,含 油量 不大于0.9%,黏稠性良好。熔 点在54~56℃最适宜蜡饼治疗, 蜡浴用的蜡熔点可低些。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3.石蜡的加热:隔水加热,将石 蜡加热熔化到60~65℃。避免 加热超过100℃以免石蜡氧化 变质。
• 传导热疗法又称温热疗法, 是最古老的物 理疗法之一。
• 国内:周口店北京猿人 -- 用火烧烤石头 缓解疼痛。

传导热疗法袁

传导热疗法袁
温热+机械作用:
增强机体的代谢过程 促进排汗 加快呼吸和脉搏 加速骨骼生长等作用
沙浴疗法——治疗技术
选砂
筛选直径在0.25mm左右的砂粒。
加热
天然加热法:利用日光将砂加热到40℃~45℃。 人工加热法:利用特殊的装置,用热水、蒸汽或锅使砂加
温到40℃~55℃。
沙浴疗法——治疗技术
盆腔炎。
石蜡疗法——禁忌症
皮肤对蜡疗过敏者。 高热、急性化脓性炎症、厌氧菌感染。 妊娠、肿瘤、结核病、出血倾向、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温热感觉障碍者、1岁以下的婴儿。
石蜡疗法——注意事项
加热注意事项
不得直接加热熔解,以免石蜡烧焦、变质。 石蜡易燃,保存及加热时应注意防火。 定期检查加热仪器及电线,恒温器失灵及电线老化时应及
石蜡疗法——物理化学特性
比热:0.5 cal/(g·℃)~0.78cal/(g·℃),热容量大,导热 性小(导热系数0.00059)
每千克石蜡熔解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的热平均为39cal 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粘滞性和延展性
石蜡疗法——治疗作用
作用因素 温热作用 机械作用 化学作用
石蜡治疗——治疗作用
治疗时胸部和头部需暴露 治疗时间15 min~20min 全身治疗结束后,用温水洗净,卧床休息30 min~60min 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泥疗法——治疗方法
局部泥疗法
治疗时间20 min ~ 30min。 治疗结束后,用35℃~37℃温水冲洗治疗部位,冲洗后卧
床休息30 min~40min。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疗程15~20次。
30min,杂质被白陶土吸收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蜡饼法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治疗 大腿和脊柱部:50cm×30cm 腰、腹部: 40cm×20cm 关节部位可小一些

传导热疗法

传导热疗法

第27页/共31页
制作方法
• 中药捣碎+醋,清水→煮沸30min,过滤加入净铁末搅匀
第28页/共31页
治疗方法
• 750g坎离砂+40ml醋→拌匀→装入布袋→用毛巾包裹→40-45℃→铺布垫置布袋 →包以棉垫保温→40-60min,1/日,15次/疗程
第29页/共31页
适应症和禁忌症
• 用于治疗四肢关节的慢性炎症、疼痛、扭伤、软组织炎症、神经痛、神经炎
定义
• 热疗法(application of heat)是应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 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炎、解除痉 挛、止痛、舒适等治疗的方法。
第1页/共31页
治疗作用
• 促进炎症的消散或局限 •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与肿胀 • 缓解疼痛 • 促进伤口愈合 • 提升体温与保暖 • 增进舒适
• 对热过敏者
• 末稍血管疾病
• 开放性伤口
• 糖尿病
• 睾丸处
• 局部麻痹
• 孕妇的腹部
• 感觉异常者慎用
第5页/共31页
石蜡疗法
第6页/共31页
石蜡理化特性
• 石蜡热容量大,导热性小,保温时间长 • 熔点温度:50-55℃ • 1kg—39K热量 • 不发生对流性质、蓄能性质 • 可塑性、粘稠性、延展性
第25页/共31页
生理学作用
• 升皮温,2- 7.5℃ • 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可消炎、消肿 • 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镇痛 • 汗液排出
第26页/共31页
坎离砂的成分

净铁砂50kg

食用醋或2-3%冰醋酸3kg

防风240g,川240g

2002级-传导热疗法

2002级-传导热疗法
(2)基础代谢 (3)消炎和促愈合
温度 1℃ 氧化率 2.5倍 促进组织代谢和愈合 温度升高 能量消耗 热 可加剧 急性炎症
能减轻
慢性炎症
2.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1)皮肤血循环:轴突反射 化学介质释放 局部脊髓反射 受热部位血流增加 远离部位—— 腰部加热 足下血流加速
4
(2)全身血循环 ①血管:热作用面积小
1

传导热疗法
一.概述 (一)传导热疗法 利用各种带热物体,以传导方式将热传导于人体以治 疗疾病的方法称传导热疗法 (Conductive hot therapy) (二)热能 热是分子不规则运动的结果 热是一种能量 (三)热源 1.化学热源:化学反应 释放热能 2.电热源:电荷流动 势能——动能——势能 3.摩擦:分子相对运动 加大碰撞 动能传递 热能 (四)常用的热传导介质 水、蜡、沙、泥、 热敷袋、空气、蒸气、中药等
静止10 ′ 杂质下沉
去底层
取上浮蜡
30′ 搅拌
蜡加热100 ℃
11
(3)白陶土法
蜡液 + 白陶土 (蜡液量的 2~3%) 或蜡液 + 滑石粉 (蜡液量的 20~30%) 搅拌 20~ 30 ′ 冷却 去底渣 1次/ 1 ~ 3 月 + 15 ~ 25% 的新蜡
多次用后
6.适应证
失去粘性
色黄
腱鞘炎
2.加温:(1)间接加热 (2)特殊设备 3.疗前:清洁 擦干
(隔水加热)
剃毛或涂凡士林
9
4. 治疗方法
(1) 蜡饼法:厚 2cm 外表面 45~50 ℃ 敷患处 快刷 包裹涂湿 30~40′ 蜡膜形成 (2)刷蜡法:55~60 ℃ 用排笔醮少量蜡 外凝内液
再刷
(3)浸蜡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9章 传导热疗法(泥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9章 传导热疗法(泥疗法)

• 2.各种原因的局部水肿、烧伤后遗症、创面及
愈合不良的溃疡、冻伤、血栓性静脉炎、术后粘 连、外伤后的瘢痕。
泥疗法:临床应用
• (一)适应证 • 3.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
炎、结肠炎、慢性肝炎、胆囊炎、早期高血压病 、小儿消化不良等。
• 4.各种类型的肌炎、关节炎(非结核性)、肌腱
泥疗法:概述
• 4.泥浆
约占泥重的35﹪~97﹪,主要由溶于 泥浆中的矿物盐、胶体及氧、二氧化碳、氯、 氮等气体构成,其中含盐类浓度愈高,对皮肤 的刺激愈强。
• 5.其他
某些治疗泥中尚含有维生素、激素、 氨基酸、抗生素、噬菌体和放射性物质等。
泥疗法: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 (一)生化作用 • (二)生理作用 • 1.温热作用 • 2.机械作用 • (三)治疗作用 • 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 2.促进机体对糖、维生素及蛋白质的吸收及
泥疗法:临床应用
• (三)注意事项 • 1.泥的选择 选择符合各项指标的治疗泥,
保证治疗用泥的质量。
• 2.保证泥温 测泥温时应准确、均匀。 • 3.治疗室要求 注意保持泥疗室的温度及湿
度,并做好通风。
泥疗法:临床应用
• 4.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治疗时应随时观察患 者的反应,若发现患者有大量出汗、头昏等不 良反应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轻者可在密切观 察下继续治疗,重者应立即停止治疗。
应设有专门的更衣室、
治疗室(妇科治疗室)、冲洗室、泥加 温室及储泥室。
泥疗法:治疗技术
2.泥的选择
泥的挖取
泥的储藏
泥的再生利用
泥疗法:治疗技术
天然加热法
3.泥的加热
人工加热法

理疗--传导热疗法

理疗--传导热疗法

将加热后的介质作用于人体表面,使热传导到疾患部位以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传导热疗法。

可用作传导热疗法的介质有水、泥、蜡、砂、盐、酒、中药、化学盐袋等。

一、石蜡疗法1.概念将石蜡加热后施用于患部,促进康复方法称为石蜡疗法。

2.作用机制石蜡虽达55~60℃之高温,但并不感到热,而且冷却缓慢。

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即溶解的石蜡与皮肤之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滤热气的作用。

使用石蜡疗法后皮肤柔软光润,可作美容之用。

石蜡虽然很干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潴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性质。

3.生理学作用温热作用,充血作用,镇静作用。

(1)石蜡浴(paraffin bath)可分为持续浴及间断浴两种1)将融点为43~45℃固形石蜡与流动石蜡以大致100:3的比例混在一起融化,此时的温度应稍高于治疗温度。

驹泽氏称融化35kg的石蜡大约需3~4小时。

2)将恒温装置调整在治疗温度的51℃。

3)以肥皂水洗净治疗部位,擦干。

4)以手为例,腕关节轻度屈曲,插入石蜡浴槽中至腕部,稍停立即取出。

数秒内石蜡呈白色凝固。

反复动作10次左右后,手上附着石蜡厚层如手套状。

5)石蜡呈手套状后再将手置于石蜡浴槽中浸没(dip immersion)10分钟左右,或以油纸、塑料包裹(dip wrap),再以毛巾、毯子等保温。

后者可一次处置多个患者,颇方便。

此外有不反复伸入的持续浴(continuous immersion)法。

6)治疗结束后取下石蜡手套,置于另一容器中,达一定数量后,按后述方法过滤送回浴槽。

7)每日一次,20~30次为一疗程,可更长。

(2)石蜡涂抹(paraffin brush-wrap)将石蜡融化,用已加温的刷子迅速多次向患部涂抹石蜡,再覆以塑料、毛毯、浴巾,15~20分钟后将硬化的石蜡剥掉。

石蜡融化法石蜡捣碎加入锅中,搅拌加温。

大致在60℃时融化,涂于防水布上,厚度1~2cm,覆于患部,按压使之与患部形状一致。

第一章 温热疗法(蜡疗)、泥疗

第一章  温热疗法(蜡疗)、泥疗

一、治疗作用 蜡疗主要作用为温热作用和机械压迫作用。 蜡疗主要作用为温热作用和机械压迫作用。 蜡疗无化学性刺激作用。 蜡疗无化学性刺激作用。 由于石蜡具有较大的热容量, l、温热作用 由于石蜡具有较大的热容量, 极低的导热系数,没有热的对流等物理特性。 极低的导热系数,没有热的对流等物理特性。 因此,人体能耐受较高温度(55~70℃ 因此,人体能耐受较高温度(55~70℃), 且保持时间长。 且保持时间长。 一般认为石蜡涂敷于人体某一部位后, 一般认为石蜡涂敷于人体某一部位后,局部 皮肤温度很快升高8 12℃,经过5 12分钟 皮肤温度很快升高8~12℃,经过5~12分钟 逐渐下降,但下降缓慢, 30~60分钟 后,逐渐下降,但下降缓慢,在30~60分钟 尚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尚能保持一定的温度。故蜡敷时起初有灼热 的感觉,不久即有舒适的温热感,蜡疗, 的感觉,不久即有舒适的温热感,蜡疗,后 局部皮肤多呈桃红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局部皮肤多呈桃红色(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蜡疗的热作用较深可达皮下0.l 0.l~ 厘米。 蜡疗的热作用较深可达皮下0.l~1厘米。
将加温至60℃ 60℃左右的石 4、蜡袋法 将加温至60℃左右的石 蜡袋敷于治疗部位。 蜡袋敷于治疗部位。此法优点是热 作用较蜡饼法强, 作用较蜡饼法强,蜡饼法最高蜡温 52-54℃,而蜡袋法可达60℃ 60℃, 为52-54℃,而蜡袋法可达60℃, 保温时间长(持续用1 保温时间长(持续用1小时后蜡温尚 40℃), ),充分发挥蜡疗的温热作 有40℃),充分发挥蜡疗的温热作 操作简便易行,清洁, 用。操作简便易行,清洁,不浪费 石蜡,携带方便,利于外出治疗。 石蜡,携带方便,利于外出治疗。 不足之处是不能密贴凹凸不平的部 机械压迫作用较蜡饼法差, 位,机械压迫作用较蜡饼法差,塑 料袋易老化,每袋可用3个月左右。 料袋易老化,每袋可用3个月左右。

传导热疗法名词解释

传导热疗法名词解释

传导热疗法名词解释
传导热疗法是指利用传导热的原理,通过传导热能量使局部组织产生热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

这种治疗方式常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疾病、肌肉痉挛、关节炎、肌肉劳损等疾病。

传导热疗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热敷法:将热的物质(如热水袋、热毛巾等)贴在患处,使局部组织产生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2. 热灸法:使用火灸或热石等物质,使其散发出热量,直接照射到患处皮肤上,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3. 电热疗法:使用电热贴或电热毯等电器设备,通过电流产生热效应,作用于患处,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4. 热水浴疗法:将患处浸入水中,水的温度通常在38℃~42℃之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放松神经、缓解病痛。

传导热疗法的优点是安全、简便、易行、无创伤,适用范围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炎症严重、出血倾向、感染等情况患者要慎用。

因此,应该根据不
同患者的特点和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导热疗法。

理疗--传导热疗法

理疗--传导热疗法

将加热后的介质作用于人体表面,使热传导到疾患部位以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传导热疗法。

可用作传导热疗法的介质有水、泥、蜡、砂、盐、酒、中药、化学盐袋等。

一、石蜡疗法1.概念将石蜡加热后施用于患部,促进康复方法称为石蜡疗法。

2.作用机制石蜡虽达55~60℃之高温,但并不感到热,而且冷却缓慢。

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即溶解的石蜡与皮肤之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滤热气的作用。

使用石蜡疗法后皮肤柔软光润,可作美容之用。

石蜡虽然很干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潴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性质。

3.生理学作用温热作用,充血作用,镇静作用。

(1)石蜡浴(paraffin bath)可分为持续浴及间断浴两种1)将融点为43~45℃固形石蜡与流动石蜡以大致100:3的比例混在一起融化,此时的温度应稍高于治疗温度。

驹泽氏称融化35kg的石蜡大约需3~4小时。

2)将恒温装置调整在治疗温度的51℃。

3)以肥皂水洗净治疗部位,擦干。

4)以手为例,腕关节轻度屈曲,插入石蜡浴槽中至腕部,稍停立即取出。

数秒内石蜡呈白色凝固。

反复动作10次左右后,手上附着石蜡厚层如手套状。

5)石蜡呈手套状后再将手置于石蜡浴槽中浸没(dip immersion)10分钟左右,或以油纸、塑料包裹(dip wrap),再以毛巾、毯子等保温。

后者可一次处置多个患者,颇方便。

此外有不反复伸入的持续浴(continuous immersion)法。

6)治疗结束后取下石蜡手套,置于另一容器中,达一定数量后,按后述方法过滤送回浴槽。

7)每日一次,20~30次为一疗程,可更长。

(2)石蜡涂抹(paraffin brush-wrap)将石蜡融化,用已加温的刷子迅速多次向患部涂抹石蜡,再覆以塑料、毛毯、浴巾,15~20分钟后将硬化的石蜡剥掉。

石蜡融化法石蜡捣碎加入锅中,搅拌加温。

大致在60℃时融化,涂于防水布上,厚度1~2cm,覆于患部,按压使之与患部形状一致。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

第二十一章传导热疗法一、名词解释1.传导热疗法:是以各种热源为介质,将热直接传导给机体,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热:是一种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解痉和解除疲劳的治疗目的。

3.对流:由包含能量的水流或气流的移动而产生的能量的传递。

4.传导:热自一物体的高温部份传至该物体的低温部份或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热自高温物体传至低温物体,此种传热方式称为传导传热。

5.热容量:指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6.热平衡:在炼钢过程中热量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关系7.石蜡疗法:是利用加热溶解的石蜡作为传导热的介质,将热能传至机体,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8.湿热袋敷疗法:是利用热袋中的硅胶加热后散发出的热和水蒸气作用于机体局部的一种物理疗法9.蒸汽疗法:是利用蒸汽作用于身体来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一种物理治疗。

二、选择题A1型题1.传导热疗的传热介体不包括(D)A.石蜡B.地蜡C.泥D.石棉E.坎离砂2.物体变热表示其内能在(A)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加3.利用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播内能的方式成为(B)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4.使物体的内能由高温部分传至低温部分的过程称为(A)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5.物体发热的能量以光的速度沿直线向周围传播的过程称为(C)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6.固体内能传递的唯一方式(A)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7.热平衡现象中,内能的总和(C)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加8.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汽化的过程称为(E)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9.影响传导热治疗作用大小的因素不包括(E)A.热刺激的强弱B.介质温度的高低C.治疗面积的大小D.持续时间的长短E.病程的长短10.下列不属于石蜡特性的是(D)A.无水B.无色C.无臭D.常温下易与氧化物发生反应E.呈中性反应11.石蜡不溶于(B)A.酒精B.水C.乙醚D.汽油E.氯仿12.石蜡易被氧化的温度为(A)A.110℃以上B.100℃以上C.90℃以上D.80℃以上E.70℃以上13.石蜡的温热作用可达皮下深度(E)A.4~6cmB.2~4cmC.1.5~2cmD.1~1.5cmE.0.2~1cm14.医用的高纯度石蜡熔点为(C)A.40~45℃B.45~50℃C.50~56℃D.56~60℃E.60~66℃15.最适合蜡饼治疗的石蜡熔点为(C)A.50~52℃B.52~54℃C.54~56℃D.56~58℃E.58~60℃16.下列有关石蜡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D)A.将石蜡加热到90,经15min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B.将石蜡加热到100,经5min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C.将石蜡加热到90,经15min即可达消毒目的D.将石蜡加热到100,经15min即可达消毒目的E.将石蜡加热到100,经20min即可达消毒目的17.蜡疗中常用的蜡饼厚度为(C)A.0.5~1cmB.1~2cmC.2~3cmD.3~4cmE.4~5cm18.浸蜡法的特点是(E)A.有很强的机械压迫作用B.使用于急性损伤的治疗C.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治疗D.适用于治疗急性挫伤、扭伤E.保温时间长19.不属于石蜡禁忌症的是(D)A.皮肤对石蜡过敏者B.温热感觉障碍者C.1岁以下的婴儿D.神经性皮炎E.高热20.湿热袋敷疗法时恒温水箱中的水应加热至(C)A.60℃B.70℃C.80℃D.90℃E.100℃21.全身药蒸汽浴法蒸汽温度在(C)A.20℃B.30℃C.40℃D.50℃E.60℃22.石蜡或地蜡溶化时出现噼啪声和泡沫形成,需经过(A)A.脱水处理B.冷却处理C.加热处理D.清洁处理E.弃用处理23.应用地蜡治疗是加热的温度为(B)A.50~60℃B.60~70℃C.40~50℃D.70~80℃E.80~90℃24.地蜡主要用于治疗(A)A.皮肤疾病B.慢性胃肠炎C.神经痛D.急性化脓性炎症E.厌氧菌感染25.下列有关泥疗法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E)A.选择所需求的各项指标均合格的泥B.测泥温时应准确均匀C.治疗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D.严格掌握泥疗的温度和时间E.泥疗后不需要休息26.局部砂浴法砂温不超过(D)A.45~50℃B.42~48℃C.55~60℃D.52~55℃E.60~65℃27.下列有关坎离砂的描述错误的是(E)A.使用时将坎离砂用2%冰醋酸或食醋调拌B.最高产热温度在87~92℃之间C.热作用持续时间长D.机体较易适应坎离砂疗法的温度变化E.不可以重复X型题28.传导热疗法的优点包括(A,B,C,D,E)A.来源广泛B.设备简单C.操作方便D.适应症多E.治疗效果良好29.热传递方式有(A,B,C)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30.下列选项中属于汽化方式的为(D,E)A.传导B.对流C.辐射D.蒸发E.沸腾31.局部热作用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有(A,B,C,D,E)A.使毛细血管扩张B.血流加快C.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D.有助于水肿消散E.加强组织再生过程32.热作用对皮肤及软组织的影响有(A,B,C,D)A.可改善皮肤营养,刺激上皮生长B.协助清除病理产物及清洗创口C.使结缔组织弹性,塑性增强D.对皮肤产生压力作用、润滑作用E.使皮肤失去弹性,造成皮肤松弛而形成皱褶33.热作用对组织代谢和炎症的影响有(A,C,D,E)A.加强组织代谢过程B.对急、慢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C.使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增加和核左移D.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E.有利于组织代谢产物的排除34.石蜡易溶于(A,B,C,D,E)A.乙醚B.汽油C.苯D.煤油E.氯仿35.下列有关石蜡的理化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C,D,E)A.热容量大B.导热性大C.良好的带热体D.导热性小E.蓄热性能大36.石蜡的特性有(A,C,D,E)A.可塑性B.粘滞性C.延展性D.稳定性E.易燃性37.下列有关石蜡的重复使用与清洁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A.每次蜡疗的损失量为5%~10%B.一般每1~3个月加入一次15%~25%的新石蜡C.重复使用的次数,一般不要超过5~7次D.应用在创面、溃疡面及体腔部的污染石蜡不可重复使用E.一般每周或每半月清洁一次38.石蜡的清洁方法有(A,B,C,D,E)A.沉淀清洁法B.水煮清洁法C.白陶土清洁法D.滑石粉清洁法E.清洗法39.下列有关刷蜡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B,D,E)A.应用刷蜡法多为加强石蜡的机械压迫作用B.先在治疗部位刷蜡形成一层蜡膜保护层C.每次刷蜡层的边缘需超过第1层D.刷蜡蜡厚0.5cmE.治疗亚急性挫伤、扭伤等40.泥疗时泥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为(A,B,C,D,E)A.无致病菌B.无感染性C.有良好的可塑性D.有良好的粘稠性E.腐败分解度50%~60%41.砂浴治疗有(A,B,C,D,E)A.增强机体的代谢过程B.促进排泄C.加快呼吸D.加快脉搏E.加速骨骼生长三、简答题1.简述蜡饼法的治疗方法。

传导热疗法

传导热疗法

换新蜡
骨折后肿胀
软组织损伤
疤痕 关节功能障碍
周围性神经损伤
神经痛
7.禁忌证 高热
冻伤
出血倾向 急性炎症 皮肤感染
12
血循环障碍
肿瘤等
6
敏感性
4. 对结蒂组织
塑性:牵拉去除 不全还原 弹性:在张力下伸长 加热+牵拉 塑性拉长 时间 数量 考虑加热部位 有残余拉长 去牵拉长度复原
牵拉时间
数量
速度
牵拉 延展损伤小
组织温度达40~45℃
7
二. 石蜡疗法
(一)医用石蜡:白色无水 不含气体
溶点50~56℃ (越低越好)
导热性小 热容量大——保温时间长 无对流——耐受好 良好可塑性 粘滞性——与皮肤接触紧密
静止10 ′ 杂质下沉
去底层
取上浮蜡
30′ 搅拌
蜡加热100 ℃
11
(3)白陶土法
蜡液 + 白陶土 (蜡液量的 2~3%) 或蜡液 + 滑石粉 (蜡液量的 20~30%) 搅拌 20~ 30 ′ 冷却 去底渣 1次/ 1 ~ 3 月 + 15 ~ 25% 的新蜡
多次用后
6.适应证
失去粘性
色黄
腱鞘炎
2
(五)热的主要物理学特征
1.热量:传递中所转移的能 1 g 纯水 14.5 15.5 ℃ 所吸收的热为1卡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物理量
2.热容量:物质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 3.比 热:单位质量的热容量 4.热平衡:Q+Q′= 0 (六)热传递方式
1.传导
2.对流:液体和气体能对流
3.辐射
3
(七)热的生物学效应 1.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1)细胞化学反应

传导热疗法讲义

传导热疗法讲义
吸收 刺激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末梢神经——引起受刺激部 位以外器官的各种反应

(二)肌肉


松弛紧张的骨骼肌
缓解病理性肌痉挛:热直接作用肌梭,使
冲动频率减低,从而不易引起反射性肌纤
维收缩

恢复正常肌肉组织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状态
(三)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短时间热刺激—周围神经敏感性 长时间热刺激—周围神经敏感性 止痛 短时间热刺激—兴奋 持续热刺激—镇静-疲劳-软弱-渴望安静和睡眠 与胆碱能反应相似
石蜡治疗作用
温热作用

热作用较持久:热容量大,导热性小,保温性强 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 帮助水肿吸收:蜡冷却凝固产生机械压迫作用 软化瘢痕和粘连结缔组织,增加ROM,增加皮肤弹性和 柔韧性,有利于挛缩关节进行功能锻炼。 促进创面愈合 防止皮肤松弛和形成皱纹
机械作用

润滑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石蜡操作方法及治疗方法 石蜡准备



比热:单位质量的热容量。(单位:Cal/kg•d,国 际单位:J/kg•K)
热平衡方程:Q+Q’=0



熔解: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熔点:是固态与液态共存的温度(晶体) 蓄热能:指1g具有热容量和导热性能的物质,改变 10C所需的时间(单位S) 所以一个系统可以通过受热或外界对之做功来获得 能量


冻伤
石蜡禁忌证及慎用范围

禁忌 高热、化脓、厌氧杆菌感染、恶性肿瘤、结核、心 肾功能衰竭、脑动脉硬化、出血性疾病、周围循环 障碍、严重水肿部位、婴儿等。

慎用 皮肤感觉障碍、感染、开放性伤口

康复传导热疗法

康复传导热疗法

治疗方法
盘蜡法:厚度为1.5-2cm,50-55℃,治 盘蜡法 疗时间30-60分钟。此法应用广泛 浸蜡法:蜡溶解后,置于容器内,将治疗 浸蜡法 部位浸入蜡液中。适用于四肢远端部位 刷蜡法:用软毛排笔沾取蜡液,迅速而均 刷蜡法 匀涂刷于治疗部位。常用于急性扭、挫伤 等的治疗。 蜡袋法 其他:蜡布法,喷雾法,滴蜡法
石蜡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含有16 -35个碳原子,白色或黄色半透明 固体,无臭无味,呈中性反应 热容量大,导热性小:熔点是30- 70℃,沸点是350-560℃,每千克 熔解石蜡凝固成固体时,平均能放 出39卡热量
无热的对流性质:蜡不含水分及液体物 质,几乎不显对流现象,由于气体和水 分不能透过,热量不易向四周幅射,温 度保持很久,有很大的蓄热性能 具有可塑性、粘稠性和延展性:在常温 下是固体,加热后变为液体,冷却到一 定温度呈半固体。在冷却过程中体积平 均缩小10-20% 医疗上使用白色无水石蜡,熔点为50- 56℃,导热系数为0.0006,热容量为 0.775卡,含油量0.8%
注意事项
小孩皮肤娇嫩,又不易合作,治疗温度 应低于成人 治疗区皮肤破裂者,可复以凡士林纱布, 以防嵌蜡 石蜡加热勿超过100℃,否则可使石蜡氧 化变质为酸性,易刺激皮肤产生石蜡性 皮炎。加温时不应混入水分,以免引起 烫伤。石蜡易燃烧,加温时应防火
溃疡病,胃炎,胆囊炎,慢性盆腔炎等 神经性皮炎,硬皮病 禁忌症:体质虚弱者,高热病人,化脓性 禁忌症 炎症,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倾向 者,感染性皮肤病,脑血管硬化,心血管 疾病有代偿机能障碍者,肾功能不全,温 热感觉障碍,一岁以下婴儿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备蜡:加热,须采用隔水加热法,加 备蜡 热温度不易过高,忌用炉火直接加热。 蜡温60-65℃即可。应注意避免水滴 滴入蜡中,以免引起烫伤 石蜡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水煮 石蜡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 法、滑石粉清洁法、沉淀清洁法。重 复使用一般不超过5-7次。反复使用 后,可降低石蜡的延展性及弹性,需 添加传导给人体,并达 到防治疾病和康复目的的一种治疗 方法称为传导热疗法。 常用的传导热有蜡、泥、坎离砂、 艾条、火罐等。

传导热疗法的实训报告范文

传导热疗法的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物理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导热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传导热能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传导热疗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二、实训目的1. 理解传导热疗法的原理和作用机制。

2. 掌握传导热疗法的操作方法。

3. 了解传导热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三、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训地点XX医院康复科五、实训内容1. 传导热疗法的原理及作用机制传导热疗法是利用热源将热能传递给人体,使人体局部或全身温度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热能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组织代谢和修复。

(2)缓解肌肉紧张:热能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

(3)促进炎症吸收:热能可以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减轻炎症反应。

(4)提高局部免疫功能:热能可以增强局部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2. 传导热疗法的操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治疗设备: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传导热疗设备,如红外线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

(2)治疗部位准备:将治疗部位暴露,去除毛发、污垢等。

(3)调整治疗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设备的特点,调整治疗参数,如温度、时间、频率等。

(4)进行治疗:将治疗设备放置于治疗部位,按照设定参数进行治疗。

(5)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关闭治疗设备,清洁治疗部位。

3. 传导热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传导热疗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1)肌肉骨骼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2)神经系统疾病:如偏瘫、面瘫、神经性头痛等。

(3)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4)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5)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恢复等。

4. 传导热疗法的注意事项(1)治疗部位皮肤有破损、感染、肿瘤等禁忌症时,禁止使用传导热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中的钙、镁、铁、氯、碘等离子在直流电作用下,
导入人体内。 有泥疗和电疗的双重作用。

泥疗法:临床应用

适应证
关节炎、软组织扭挫伤、肌肉劳损、神经炎、神经
痛、烧伤后遗症、冻伤、水肿、外伤后的瘢痕、术后粘连、 胃炎、慢性肝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

禁忌证
与石蜡疗法的“禁忌证”相同。
泥疗法:注意事项
消肿、镇痛等治疗作用。
蒸汽疗法:治疗方法


局部熏疗法:
蒸熏法 喷熏法
蒸汽疗法:局部熏疗法


药物配方与适应证
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扭挫伤等新伤。 川 乌 芎10g 药15g 川木瓜10g 五加皮10g 鸡血藤 20g 山大颜 30g 牛 膝 10g
三桠苦30g 过江龙30g 络石藤30g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浸蜡法

按刷蜡法涂抹形成一蜡膜保护层 反复浸入蜡液、提出多次 至体表蜡层厚达0.5cm~1cm 持续浸于蜡液中
石蜡疗法:适应证
1.软组织扭挫伤、腱鞘炎、滑囊炎、腰背肌筋膜 炎、肩周炎。


2. 术后、烧伤、冻伤后软组织粘连、瘢痕及关节
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
石蜡疗法:适应证
蒸汽疗法:治疗作用


气流颗粒运动的作用
1. 气流中微小的固体颗粒对患处起到按摩、刺激、摩擦等 机械治疗作用。

2. 可软化、松解疤痕组织和肌腱挛缩。 3. 可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减低肌张力,具有解痉、镇 痛作用。
蒸汽疗法:治疗作用

独特的药物治疗作用 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配方进行治疗,以达到消炎、
稍低,骨突部位可垫小块胶布,以防止烫伤。

(7)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蜡疗,并对
症处理。
第三节 湿热袋敷疗法

利用热袋中的硅胶加热后散发出的热和水蒸汽作用于机体局
部的一种物理疗法,也称热袋法。

特点:保温和深层热疗作用好
治疗简单易行 临床应用广泛
湿热袋敷疗法:治疗作用

1. 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强,促进代谢,改善 组织营养。
治疗方法
恒温水箱放水加热 湿热袋浸入水中加热 开始治疗
每次治疗20 min~30min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或每日2次,15~20次为1个疗程
湿热袋敷疗法: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软组织扭挫伤恢复期、肌纤维织炎、肩关节周围炎、慢 性关节炎、关节挛缩僵硬、坐骨神经痛等。 禁忌证

同本节“石蜡疗法”中的“禁忌证”。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设备 医用石蜡:白色,熔点为50℃~56℃ 电热熔蜡槽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设备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其他用品:
耐高温塑料布、保温棉垫 木盘或搪瓷盘、铝盘 搪瓷筒、搪瓷盆 铝勺 排笔 0℃~100℃温度计 刮蜡小铲刀 毛巾……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适用于四肢的治疗
治疗:亚急性挫伤、扭伤等
石蜡疗法:治疗方法
刷蜡法

排笔浸蘸蜡液涂抹治疗部位 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蜡膜保护层 保护层外反复涂刷,至蜡厚0.5cm 外面包一块热蜡饼,用塑料布、棉垫包裹保温。 每次刷蜡层的边缘不要超过第一层,以免烫伤。
石蜡疗法:治疗方法
浸蜡法 保温时间长,主要用于手或足部的治疗
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的无水、无臭、无味的固体
化学结构式:Cn H2n+2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乙醚、汽油、苯、
煤油、氯仿等
石蜡疗法:物理化学特性

熔点:30℃~70℃,沸点:350℃~560℃
医用高纯度石蜡:熔点为50℃~56℃,沸点为 110℃~120℃

石蜡疗法:物理化学特性

比热:0.5 cal/(g· ℃)~0.78cal/(g· ℃)
石蜡疗法:注意事项


2. 石蜡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可取卧位或坐位。
(2)治疗部位要清洗干净。
(3)治疗时准确掌握蜡的温度,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防止烫伤。

(4)患者不得任意活动治疗部位。
石蜡疗法:注意事项


2. 石蜡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5)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6)在皮肤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等部位蜡疗时蜡温宜
察询问患者反应,如有心慌、头昏、恶心等不能忍受者,
应立即停止蒸疗,给予静卧等对症处理。
蒸汽疗法:注意事项

4.急性扭伤有出血倾向时,最好在24h后再做治疗;急性炎
症已化脓者不宜进行,以免炎症扩散。

5.严格掌握蒸疗治疗适应证,治疗室备有急救药品,以防 治休克、虚脱等意外。

6.洗浴室和休息室温度必须适宜,治疗后应注意保温,以 防感冒。
1.选蜡
医用高纯度石蜡,外观洁白、无杂质、pH为中性,不含有水 溶性酸碱

含油量不大于0.9%,粘稠性良好 蜡饼治疗:熔点在54℃~56℃;蜡浴用的蜡熔点要稍低。
石蜡疗法:治疗技术

2.加热


水浴加热法:将石蜡加热到60℃~65℃。
注意事项
应注意避免水浴锅中的水或锅内蒸汽所凝结的水流
滴入蜡中,由于水的导热性比蜡大,当同样温度的水和 石蜡同时作用于皮肤时,就会因水滴而引起烫伤。
第二十四章
传 导 热 疗 法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述
石蜡疗法


第三节
第四节
湿热袋敷疗法
蒸汽疗法
第五节
其他传导热疗法


述:基本概念
热与内能
热传递方式 热量、热容量与比热 热平衡 熔解与凝固




概述: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降低肌张力
镇痛
概述: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
对血液循环 的影响
药物配方
鸡血藤 210g 防风120g 桑寄生120g


荆 艾

芥 叶
120g
120g 12g
菖蒲120g
桂枝120g 香樟12g
青木香230g
淫羊藿120g
蒸汽疗法:适应证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支气管炎,感冒,高血压病Ⅰ、
Ⅱ期,神经衰弱,营养性水肿病,皮肤瘙痒症,结
节性红斑,荨麻疹,慢性盆腔炎,功能性闭经,腰


1.选砂
筛选直径在0.25mm左右的砂粒。
2.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消除 局部组织水肿。 3.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减低肌张力,缓解疼痛。 4.软化、松解疤痕组织和肌腱挛缩。


湿热袋敷疗法:治疗技术

仪器设备
1.湿热袋 粗帆布或亚麻布制成,内装二氧化硅凝胶颗粒


2.专用恒温水箱
湿热袋敷疗法:治疗技术


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
钙、氧化镁、钠盐、镁盐等物质组成。


热容量:0.22cal~0.32cal
导热系数:0.3097~0.3218

比重:2.67
砂浴疗法:治疗作用

温热+机械作用: 增强机体的代谢过程


促进排汗
加快呼吸和脉搏 加速骨骼生长等作用
砂浴疗法:治疗技术
湿热袋敷疗法:注意事项

1.加热前检查恒温水箱内的水量;注意检查 恒温器是
否正常工作。

2.加热前先检查湿热袋有否裂口。 3.对某些患者不宜使用温度过高的热袋。 4.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 5.勿将湿热袋压在患者身体的下面进行治疗。 6.湿热袋可反复使用直至硅胶失效不能加热为止。 7.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慎用湿热袋敷治疗。
第四节 蒸汽疗法

利用蒸汽作用于身体来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一 种物理疗法。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局部熏疗法、全身蒸汽浴。
蒸汽疗法:治疗作用

热传导作用

1.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细胞的通透性 加强,从而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加速水肿的消散。

2. 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消炎 作用。

(1)对治疗用泥的质量应进行鉴别,选择所要求的各项指标
均合格的泥。

(2)测泥温时应准确、均匀,严格掌握泥疗的温度和时间。 (3)治疗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大量出汗、头昏、
心悸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

(4)泥疗后应注意休息,不要做日光浴、游泳及长时间散步。
砂浴疗法

基酸、抗生素、噬菌体和放射性物质等。
泥疗法


治疗作用
温热作用 机械作用

化学作用
泥疗法:治疗方法


全身泥疗法:
泥浴:34℃~43℃ 泥敷:37℃~42℃ 治疗时胸部和头部需暴露 治疗时间15 min~20min 全身治疗结束后,用温水洗净,卧床休息30 min~60min 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临床应用
治疗皮肤疾病,痉挛性结肠炎、血管痉挛以及其它 痉挛性疾病。

其他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与石蜡疗法相同。
泥疗法

采用各种泥类物质加热后做为介体,涂敷在人体一
定部位上,将热传至体内,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称为泥疗法(mud therapy)。
泥疗法
治疗泥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