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经济与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7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7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7篇篇1一、导言高中政治必修一课程是高中阶段政治教育的基础,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体制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核心内容。

学好必修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和实践性,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理论:阐述商品、价值、货币和资本等经济范畴。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介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目标。

四、政治体制与制度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法治建设与依法治国战略。

2.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权利等。

-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1.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体系。

2. 国际政治格局- 当前国际政治的主要力量,如联合国的作用、大国关系等。

- 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六、总结与展望必修一的政治课程是系统性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体制与制度等内容,学生能够建立起基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框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目前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可说有三大学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探讨经济的发展,并重视典章制度的演变。

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阐释经济的发展,有的力求作出计量分析。

一派兼雇社会和文化思想变迁,可称社会经济史学派。

同时,也必然对经济史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有不同观点和见解。

我以为这是一大好事。

百家争呜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

如果只有一个观点,用一个声音讲话,我们经济史就要寿终正寝了。

历史经济史首先是[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分支。

历史研究是研究过去的、我们还不认识或识不清楚的历史实践,如果已认识清楚,就不要去研究了。

因此,实证主义是不可须臾或离的治史方法。

19 世纪末期以来反对实证主义的议论,都集中在历史认识论上。

我以为,应当承认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有相对性、时代性、思想主观性,但都可归之于[认识还不清楚],需要再认识。

历史需要没完没了地认识,否则历史学者都可下岗了。

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探求历史真实,史料考证非常重要。

50年代史学革命要打倒历史主义,代之以[科学的史学]。

结果出现了模式论、逻辑实证主义和包含目的论、决定论的历史研究法,我看都不足取。

价值判断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史学本来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功能。

作实证分析时要把所论事物或行为放在它产生或运行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可怨天或尤人。

作规范分析时,则是用今天的价值观,不仅评论当时效果,还包括它对后人以至今人的潜在效应,但不要苛求古人。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历史哲学,即世界观和历史观。

但只应作为思维方法,而非推理根据。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只是……说明历史的方法]。

我赞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维方法,前句是说经济的发展应与自然界相适应,后句是说要有意义地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经济经济史是研究各历史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它运行的机制和效果。

这就是必然涉及经济学理论。

在经济史研究中,一切经济学理论都应视为方法论;任何伟大的经济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变成经济分析的一种方法。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资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

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

他认为,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 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

这些特点, 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目: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号:xxxxxxxxxxxx姓名:xxx浅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客观社会历条件决定了其反应的内容。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优劣两面性,对于社会历史环境的更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解构的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指导下,解析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定位。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是指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历代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现实的条件, 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

①它是我们民族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结果, 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与智慧的体现, 也是中华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

正由于一个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 共同的观念, 共同的信仰, 才能长久地聚集在一起, 因此,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 其中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支柱,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儒学本身也在演变, 但它两千多年来一直起着支配我们民族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及文学艺术的作用。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方法,研究历史就应当把整体过程首先分别为若干不同的层次,进行逐层次的探访,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特点以及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以揭示社会历史整体系统的全过程,并实现认识整体社会历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目的。

因而全面理解民族传统文化, 不仅要看到它全面统一的一面, 同时又有分明的层次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上、中、下三大层次: 上层是指过去的正统文化, 即士大夫阶层的文化; 中层是指城市市民文化 ( 如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 ; 下层是指农民及手艺人的文化 ( 如口头流传的故事, 小戏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篇一: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及三者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曾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

”请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比喻,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而且形象表达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马克思主义角度下的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角度下的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角度下的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作者:王照地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5期【摘要】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联,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何种走向?我们应该如何结合自身国家的发展认识政治和经济?经济与政治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相互制约?经济决定政治,还是政治制约经济?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探讨经济和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构成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中认识政治、从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中认识经济、经济是政治稳定的根本、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四个方面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进行探讨,验证了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经济政治马克思主义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生活的生存条件是这样定义的:只有进行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生存才能维持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人们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和相关联的生存关系适应,而政治根源和物质的生产关系相互关联。

恩格斯曾经针对“经济因素决定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最终”学说,根据社会主义历史的进程来说,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及宗教等相互间的综合作用”[1]。

在这些“综合因素”之中,政治和经济有起着关键性作用,恩格斯曾说过:“经济和政治两种力量相互交汇:经济运动起重要作用,此外,经济和政治的相互独立性产生运动的政治权利。

总体来说,经济运动能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但是它也要经受自己造成的且具有独立性的政治权利的反作用,也就是国家的权力与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

”[2]从此处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针对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经济决定了政治,而经济是由政治集中体现。

这样的集中表现则反过来影响决定经济的发展。

在当代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相互并存,且存在着依赖、影响、交叉、合作关系。

这些观点和美国经济、政治学家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所说:“在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制度中,大部分政治是经济性的,而大部分经济亦是政治性的”的观点不谋而合。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浅析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模式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中国民众在不同时代的各种政治活动中产生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形成的反映客观政治过程的观念意识,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其所包容的各种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政治共识、政治理想、政治作风和政治价值观等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和遵循。

但在实际上,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的政治文化一直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主体,至今仍有着深厚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有“人治”思想“德治”思想、君主本位思想和权力本位思想。

1,“人治”、“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主流是“人治”和“德治”为主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大力倡导贵族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他们认为政治的好坏主要取决与统治者,这就造就了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最高愿望就是盼望出现好皇帝、清官。

而且这种情节在中国民众的心中积淀很深,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只能作为统治的辅助手段而不具备现代法治的原因。

2,君主本位即王权本位思想王权主义的主要内涵是王权至上和王权崇拜,王权主义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系统的核心,决定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制约着其他价值构成,并通过多种社会化渠道,对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选择施以强烈的影响。

所谓王权主义,其具体内容有:君主能参天地,是调节人与自然的中枢,君主体现着自然与社会的必然性,把握着必然之理,君主是政治治乱的枢机和决定力量,君主拥有全国一切的最高所有权,君主是认识的最高裁决者。

君主专制在中国源远流长,它的特点集中表现为集权制,国家权力为君主所有,由君主总揽国家立法、司法、行政、军事等大权,君主对臣下和民众享有生杀予夺得权力,伴随着政治专制体制,必然以言代行、权大于法,君主专制下的权利结构也决定了人们的相互关系,唯上、崇上意识的突出,形成了“官贵民轻”现象,培植了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制和特权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发轫于(),形成于西汉,并经后来历代的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

2.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忽视功利,虐杀了(),使社会呈现僵化而有秩序的状态。

3.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文化又具有以“求治”为目标的()。

4.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总体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5.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6.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为目标的“道德型”。

7.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8.()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9.中国传统科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二是经验性。

10.强调()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逻辑上,重辩证逻辑而轻()。

1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内容及方法上,其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所注重的是()问题。

1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尚仁、崇()、重节三方面。

14.明清时期,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明清两朝皇帝都把朱熹( )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15.范缜的(),对佛教唯心主义的神灭论进行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

范缜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思想,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6.整个唐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与()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17.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三国时钟繇创真书(楷书),东晋时()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他也因之被称为“书圣”。

18.文艺理论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文士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依附儒学的附庸地位,蔚为大观。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不断变革,当代经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也越发凸显。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是指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形成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了古代经济思想、近代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典思想。

通过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本文将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其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并探讨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当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局限性,以期为经济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内涵和特点1.1 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了古代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思想。

在古代,经济管理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一种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局部性。

古代经济思想强调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提出了以权谋利和适应当时政治制度的经济管理思想。

1.2 近代经济理论近代经济理论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一些经济理论。

近代经济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有亚当·斯密、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大卫·里卡多等。

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相对价格理论,强调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对当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经济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经典思想在经济管理实践中,一些经典思想也对当代经济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泰勒、福特等人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等,这些思想对当代的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具有实用性强、重视市场经济和科学管理等特点,对当代经济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2.1 市场经济理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强调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提倡自由竞争和市场调节,这对当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具体介绍

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具体介绍

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具体介绍
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介绍:
1. 文化: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

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

2. 政治:中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 经济: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都独具特色,并且在不断发展中。

中国历史规律总结

中国历史规律总结

中国历史规律总结中国历史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之一,经历了悠久的演变与发展。

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历史规律。

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些规律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对中国历史的规律进行总结。

一、政治规律1. 朝代更替的循环规律在中国历史中,朝代的更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规律。

多数朝代的兴衰循环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创立、鼎盛、衰落和灭亡。

这背后反映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能力、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精英阶层的凝聚力。

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统一性规律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是相对分权的地方帝国,都保持了政治权力的统一性。

尽管地方政权在某些时期相对独立,但在整体运行中,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互动与制约的关系。

3. 社会阶层的变迁与角色调整规律在中国历史中,社会阶层的变迁与角色调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规律。

统治者通过掌握资源与权力来维持自身地位,而社会阶层间的相互流动也构成了中国历史中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

二、经济规律1. 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的交替规律在中国历史中,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的交替一直是一个经济规律。

古代中国以农耕为主导的经济形态长期存在,但商业经济在随着各个朝代的兴起而逐渐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 家族经营与官僚经营的共生规律在中国历史的多个时期,家族经营与官僚经营共生并存。

家族经营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价值观传承,而官僚经营则侧重于国家制度和官员地位的维护。

两者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

3. 开放与封闭的周期性规律在中国历史中,开放与封闭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

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交流与贸易的态度存在周期性波动,一方面是秉持“闭关自守”的封闭政策,另一方面是追求开放与合作,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演进。

三、社会规律1. 家族与礼教的传统规律家族与礼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

国家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国家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Feb. ,2021Vol.42 No.l2021年2月 第42卷第1期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国家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朱磊(中共亳州市委党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亳州236800)摘要:以国家视角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不 仅是“多元”与“一体”的辩证统一,也是“多点”与“ 一核”的辩证统一,“多点一核”强调在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的 领导下,中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大一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基础,国家现代转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国家现代转 型提供政治前提,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是国家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从政治、经济、文 化、制度、理论等方面同时发力,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指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度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形成牢不可破的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共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国家视角;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一统;国家现代转型中图分类号:D032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l672-8173.2021.01.007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在凝聚人心、聚集共识方面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法宝。

国 家统一、民族团结一直是中国人的政治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不仅基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也 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华民族认同感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坚守的基本理念,成为中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中,“大量的研究是从民 族视角和文化视角进行的,国家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⑷,这对准确把握相关概念,并对做好民族团结 的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对中国古代睿智思想的浅析——以李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观点为例

对中国古代睿智思想的浅析——以李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观点为例
对 中 国 古 代 睿 智 思 想 的 浅 析
— —
以 李 贽 在 政 治 、 济 、 想 方 面 的观 点 为例 经 思
贾 永坤 ( 贵州师范大学历 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 贵 阳 5 0 0 ) 5 0 1
中图分类号 : O C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5 2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0 5 - 2 1 0 - 2 X【0 1 0 - 0 4 0

了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启蒙思想家的卓越情操。
作者简介 : 贾永坤 ( 7 一 )河南省兰考县人 , 汉族 。贵 州师 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级 中国古代 史研 究生 , 1 4 一, 9 男, 0 9 主要从事
中国古代 制度 史研 究。
5 4

3史学 。李贽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并论证 了“ . 六经 皆史 ”Jlo z -2 Ioz) ( 2 命题 , 主张历史学研究应重在 揭示兴亡治乱 的历史规律 , 以更好 地发挥历史学“ 昭彰事实 、 鉴后 世”]o 的社会功能 。 志在 垂 3 钏 [o ( 3 为“ 救时 ” ㈣的实践 目的服务 。他在史 书的体例上有一个重要 的创 ( 造。 即把“ 本纪 ’ ‘ ‘ 与 世家 ’ 合二为一 . 创立 ‘ 世纪 ’ N0 , 体” (o 把帝王 3) 之家谱化作 中国历史上兴 亡治乱 的时代 推移 ,有利 于人 们从历 史 中总结经验 教训 , 获得 “ 治平之事与用人 之方 ”】 矧) 【咖- 的启迪 ) ( 他提 出著 名的“ 论赞须 具旷古只眼” ( , 田1 说 系统地 阐明了在历史 雅 学研究 中如何正确处理事实 判断与历史感 情的关系问题 ,明确 主张评 价历史 人物必须遵循 实事求是 的原 则 ,不应该 以感 情代 替历史科学 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他提 出了“ 原情论势 ” ( ) 酒1 的 S S 方法论原 则 ,认为只有将共 性与个性 、普 遍性与特殊性结 合起 来 , 身处地 于古人 的历 史情境 , 交古人 , 能对历史 人 物和 设 神 才 历史事件做 出合乎实际的评说 。 4文艺美学 。他从 “ . 童心说 ” z ) , 出发 认为 “ 天下之 至文 。 未 有不 出于童心焉者也” ( 因此 , 翩 , 他提 出了“ 自然之谓美 ”34的 I( ) 12 ] 3 命题 , 调要 因乎 人性之 自然来表 达 、 发真 实 的情 感 , 强 抒 而不 要 有丝毫 的矫强 和伪 饰。他认为文 学作品 的体裁 和风格是随 时代 变化 的 ,诗何 必古选 , “ 文何必 行秦 ” ( 自然会 有体现人 的至性 闼 , 至情 的作品 。他提出“ 未有其人不能卓立 而能文章垂不朽者 ”( 脚) n 的深刻命题 , 强调文学家应具有 独立特行 的精神 . 只有胸 中绝无 俗气 . 才能下笔不作 寻常语 : 并提 出了著名 的“ 发愤著 书说 ”田1 ( “ 怒骂成诗”( ) 。 的这 些思 想 , 1o 他 4 说 "o 2 特别是在作为时代 晴雨表 的文艺领域 , 响最为 明显 。这一时期学者们 的种种“ 影 奇谈怪论” [ (o ) 2 zo i 使纲 常名教 、 贤道学偶像无不威风扫地 , 圣 灵光隳 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三章题库

辨析题:1、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错误。

(1)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不可缺少的因素。

,但地理环境只能通过物质生产来制约社会发展,它本身并不能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

(2)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影响作用,即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3)重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把地理环境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则是不正确的。

2、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错误。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不能直接实现对自然的改造,是潜在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只有和生产相结合,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中,引起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重大变化,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才能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3)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3、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

错误。

(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思想动机之类的社会意识当作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仅仅看到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能揭示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即物质生产及其规律;二是以往的历史理论恰恰未能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创造历史的作用。

(2)唯心史观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不是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正确。

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5、人民群众即劳动群众。

错误。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中,通常会包括若干不同的阶级。

(2)无论是劳动阶级,还是非劳动阶级,只要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历史前进的阶级,都属于人民群众。

6、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作者:郑淑芬来源:《奋斗》2016年第09期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傲立世界的底气、敢于解万难的豪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基于文化实践的视角把握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文化自始以来离不开实践,文化产生于实践、依存于实践并又表现为实践形态。

所谓文化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文化产品和形成精神成果的对象化活动。

它是文化生产的参与者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创造出反映或体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内容的文化产品的过程。

”文化实践是文化观念产生的基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动机”。

文化实践的发动机作用呈现着当今国际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文化生产力要素。

文化实践建立在经济实践和政治实践的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同时,文化实践与经济实践、政治实践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征着当代中国所走的经济与政治道路,是当代中国经济实践与政治实践的现实表现,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水乳交融,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

文化实践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思想观念的转化、道德素质的提升,对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实践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我国已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六讲 中国传统文化之经济基础和政治特征

第六讲  中国传统文化之经济基础和政治特征

(6、中股)大道而精言之,则与性命相孚。
以不贪为富,以不蓄为宝,清心寡欲,既以 清生财之原而由是,措之则正,施之则行, 百官万民,群拱手以观圣天子之发育。道之 所为,无欲而通也。大道而广言之,则与天 地相参。裁成其有余,辅相其不足,仰观俯 察,既以博生财之途而自是,天不爱富,地 不爱宝,人官物曲,咸奋发以赴圣天子之精 神。道之所为,大亨而正也。
堺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一书 中认为,宋代即出现了“近世化思 想”
十世纪到十一世 纪后半叶北宋鼎 盛时期,是近代 型高速经济增长 与合理精神充溢 的“东洋文艺复 兴”,甚至是超 越它的“亚近代”
清明上河图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1、稳定、战乱循环交替; 2、人口、生产比例失调; 3、农耕、游牧长期对垒; 4、上层建筑,重农抑商
凿壁偷光的匡衡
山中宰相: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西方封建社会--领主庄园制; 中国则商品经 济很早就发达;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封建社会 内的商品经济的 发展,已经孕育 着资本主义的萌 芽,如果没有外 国资本主义的影 响,中国也将缓 慢地发展到资本 主义社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
宋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远 远超过汉朝、唐朝,北宋人口达到1亿!! 但是两宋军事力量都很薄弱,分别亡于女 真族的金朝和蒙古族的元朝。 日本学者琾屋太一在《知识价值革命》一 书中指出,宋代中国即出现了近世化思 想,也就是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前夜,可 惜进程被打断。
[日]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


取得举人这一“职称”后,方可参加会试。 会试的地点在京城。全国各地的举人赴京会 试,会试的目的在于向朝廷进贡人才参加殿 试,故合格者称为贡士(区别于贡生),贡 士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每次“录取”名额通常是300名,各省名额 以到京应试人数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 定。会试揭榜以后,得中贡士者须于下个月 应殿试。

政治学原理形考1题库(国开)

政治学原理形考1题库(国开)

1. 理想主义方案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这种制度使“好人”不会变“坏”,使“坏人”也无法“作恶”。

这一般被认为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方案。

A. 对B. 错正确答案: B2. 正义指公正分配奖励和惩罚的道德观念。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3. 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把国家政治权威压缩至最低限度,而新右派和社会主义扩大了政府的责任范围,特别是在关系到社会福利和经济管理的时候。

A. 对B. 错正确答案: B4. 历史上的复合制国家有君合国和政合国。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5. 19世纪以前,民主一直被看成“暴民政治”。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6. 宏观的政治学研究侧重于政治学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被统称为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7. 政府职能具有两重性,即从政府职能的属性角度划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8. 一般认为,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传统的政治科学时期和现代的政治哲学时期。

A. 对B. 错正确答案: B9. 19世纪末,权力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A. 对B. 错正确答案: B10. 主要西方国家一般采取两院制。

在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因为民族因素,也采取了两院制。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11. 宏观的政治学研究侧重于政治学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被统称为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

A. 对B. 错正确答案: B12. 现代自由主义所坚持的积极自由观念有一个基本假设:个人能力的不足阻碍个人自由的实现,而提高个人能力绝非个人所能;再说,现代社会非常复杂,好多事情关系到整个社会,根本不是个人所能办到的。

A. 对B. 错正确答案: A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一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主流。

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考试题目300道

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考试题目300道

2020年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知识考试题目300道一、单项选择题(100题)1、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在事关(A)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

A.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B.教育、就业C.收入分配D.社会保障2、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承认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这一现实,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搞什么(D)。

A.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B.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多样化C.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D.意识形态的多元化3、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目前适应(D)要求的新的社会治理机制尚未健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空白点和真空地带。

A.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B.社会人群流动性大大增强C.社会成员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D)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文化生产以及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

A.信息技术、生命科学B.生物工程、材料科学C.纳米技术、航天科技D.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5、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大增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覆盖广度和力度,也为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与时俱进的内容和艺术C.现代化的手段和新的渠道D.有机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我国进入信息网络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C)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阵地作用更加突出。

A.文化、娱乐产品B.文化、娱乐服务C.文化产业D.版权产业7、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B)的建党路线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方法。

A.“支部建在连上”B.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C.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D.“团结—批评—团结”8、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开展了一场深刻的全面的思想教育,批判了(D)等错误思想作风。

A.形式主义B.官僚主义C.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D.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论述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技术的辩证关系时指出(A)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刘先云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结合身边事例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2、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具体表现。

3、联系时政理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我国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文化与综合国力。

三、学习过程【预习案】(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再研究预习案,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考点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________,政治是经济的__________,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____ __。

(、和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提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文化的反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____________,又________ 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①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______________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____________社会的发展。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____________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___________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____________越来越重要。

②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____________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____________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传统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经济文化一脉相承摘要:农业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务实精神;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持续性与延续力;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等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经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物产丰饶,,由于地里环境的因素,农耕自然经济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它是由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

三代时期,农耕也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这强化了人们重土、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别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并且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这种文化传统是任何外来势力所无法割断的。

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持续性,它独自创发,慢慢形成,历久弥坚,从未中断,至今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经济与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关键词: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工业商品市场经济;金融市场经济;新经济;新经济转型一、中国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的形成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管子?轻重》诸篇论述了在经济领域中,轻重理论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等措施,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使国家富强。

管子对市场的作用也很重视,认为市场是一个整体,他说:市者,货之准也。

是故,百货贱,则百利不得;百利不得,则百事治;百事治,则百用节矣。

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故曰: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为之有道。

黄金者,用之量也。

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

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

货尽而后知不足,是不知量也;事已而后知货之有余,是不知节也。

不知量,不知节,不可,为之有道。

“市者,货之准也”,“黄金者,用之量也”,实际上就是动态的市场经济平衡论,也就是说,一切商品只有在市场中才能通过价格体现它们的真正价值,而在市场中,最重要的是黄金的作用。

这显然是从宏观上看市场经济的运行。

管子的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影响,王安石变法中就提出,国家应该在丰收年景收购粮食,在歉收年景卖出粮食,保持市场的稳定。

中国是一个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国计民生的首要大事。

中国真正形成农业、手工业的市场经济是在秦汉时期。

其实,秦代采取郡县制,是消除了诸侯割据,为中国形成一个大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王夫之评价秦统一的意义时说的那样:“天假其私以行大公”。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说中国长期的统一,即使经过动荡,仍然能维持长期统一,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国形成了一个有广阔空间的农业手工业商品市场,这个统一的市场的力量战胜了分裂的力量,因为割据是不利于商品流通的,所以,人心总是趋向统一。

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大一统的思想是与统一的中国市场密切相联的。

过去,我们的研究忽略了这个重要的情况。

现在我们从新的角度看,就会发现这个明显的特征。

总而言之,掌握轻重关系的规律,了解各种商品与谷物、货币与万物、谷物与货币彼此间轻重关系的比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调节物价,稳定市场,才能达到和谐。

农业是传统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而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及使用权的分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我国商周时期就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实际上“王权”是国家象征,这是土地国有制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掌握着土地分配权,王室的所在地叫做“王畿”,其它土地是以分封的形式分配给诸侯、大夫,这些贵族实际上得到的是占有权和使用权,所以,向王室纳贡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还要承担战时出兵等各项义务。

贵族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是可以世袭继承的。

明代王叔英说:“古者田皆在官,……后世田有官民之分。

”所谓“官田”,就是国有土地;而“民田”则是指拥有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民田的出现,是在战国时代,孟子的“八家共井”是一种劳役地租形式,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所以后世关于“井田制”的争论,往往说不清楚。

最明显的土地变革是商鞅变法。

分到土地的农民是要向国家交租和服劳役的,同样道理,地主也必须向国家交租,所以收取租税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体现,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从法律的意义上说,作为土地的占有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

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也可以当作遗产被继承。

这里必须注意,过去的研究者误认为这种土地买卖是土地私有制,其实被买卖的是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因为买来的土地仍然要向国家交租税,并承担劳役。

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大特点,自耕农的小块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是兼并的主要对象。

土地兼并过程,实际上就是地租的转移的过程,失地的农民向地主交租。

地主拥有的土地越多,经济实力积累得就越大,兼并土地的力量就越强。

因此,汉代董仲舒发出了“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感叹。

土地兼并的具体形式,一种是购买,一种是巧取豪夺,还有二者兼而有之。

土地兼并实际上形成了土地流动的市场,这就是中国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的基础。

中国在秦、汉以后,不存在土地逐级封赐制度,因此,地主占有土地并无严格的等级结构。

西晋实行过官僚、贵族按品级占田的制度,唐代也有亲王、百官按品级受永业田的制度,但是,西晋、唐代官员在占田受田外,还可以购买土地。

宋代规定的按官品限田,实际是限制官员土地的免赋役额,在这个限额之外,还可以购买土地,只要负担赋役,就可以扩大占有土地。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无论王室成员还是各级官吏在他们的免赋役限额之外,仍然存在着大量承担赋役的土地,当然这种所谓的“承担”是从法理和法律意义上说的,实际的操作是想方设法逃避或者少承担。

自耕农土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不稳定的。

由于租佃制的存在,使中国佃农没有完全被束缚在某个地主的固定田庄之中,少数佃农甚至还可能上升为自耕农。

但是,更多的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往往成为“流民”,而“流民”相当一部分又转化为雇工和手工业工人。

地主兼并土地形成了“规模生产”与“小生产”并存的局面。

这种局面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延续着。

先看小农经济与市场的关系:战国时期的许行,曾经聚集数十人于滕国,试图实现他的自耕自食、自给自足的理想,《汉书?食货志》描述其成员衣褐、素冠,俭朴之至,但是,他们的生活是靠与“百工”的交易,因为他们不可能真正做到自织而衣,自己制造陶器,甚至自己制造家具,因为这样做会影响农业生产,他们与百工的交易主要是“以粟易之”,也就是通过出售粮食来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农具。

这些都说明,即使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也不能脱离市场而存在,他们必须依赖农产品与百工的交易才能生存,也就是说,所谓“自给自足”并不是简单的一家一户,而是指的一定区域,甚至是一个市场。

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商品,这也是管子“谷重而万物轻,谷轻而万物重”的市场经济思想的事实根据。

其实,不仅农业生产,甚至纺织也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能够完成的,《战国策?秦策》有一段话是描述“处女”的: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

家贫而无烛者欲去矣,谓处女早曰:妾以无烛帮,常先扫室布席,何爱于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处女?“处女”即是群处而织者,她们是“妇人同巷,相从夜绩”。

白天从事家务,做一些辅助性农活,晚上聚集在一起进行纺织劳动,同时而做,可以节约灯油和取暖的柴禾,更重要的是交流纺织技术。

所以真正的自己家庭的独立纺织,并不占主要地位。

群处而织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纺织作坊的出现。

我们再看庄园经济。

汉代土地兼并造成的是大庄园经济的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发展引起思想家的注意,东晋谢灵运的《山居赋》描述得很详细:左湖右江,往渚还汀。

北山二园,南山三苑,百果备列。

……《颜氏家训?治家篇》详细描述了庄园经济的功能。

甚至在《齐民要术》的《耕作》篇中,也详细介绍了庄园经济。

如果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庄园经济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技术进行规模经营。

当时出现的三人耕法,二牛、三牛相配套的大型农具,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无法做到的。

这种庄园经济又是建立在农民成为庄园主的徒附、部曲、宾客、佃人、奴婢的人身依附关系基础之上的。

实际上,庄园经济是一种有组织的规模生产,其经济实力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对中国传统经济有很大影响。

粮食、布匹、食盐、铁器是中国传统经济中的四大内需商品,也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支柱。

中国自古以来人口众多,所以粮食、布匹、食盐、铁器主要是满足内需,而不是出口,真正出口的商品是丝绸、茶叶和瓷器。

中国秦汉时期,虽然生产力提高,但是粮食生产并不稳定,受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的丰歉很容易造成粮食价格的波动,而且这种波动也很容易引起其它商品价格的波动。

例如秦王朝统治时期,有记载可考的灾荒歉收计有:始皇三年岁大饥;始皇十二年天下大旱;始皇十七年大饥;始皇十九年大饥。

平均四年发生一次。

《汉书》中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即使是汉武帝时所谓盛世,这种波动仍然存在,据统计有十七次之多。

所以管仲把粮食看作是最重要的商品。

汉代盐铁论的争论,也反映出食盐和铁器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最有趣的是纺织工业品市场。

战国秦汉的齐鲁、陈留、襄邑、成都都是有名的纺织品生产基地,丝绸、棉、麻是纺织品生产的主要原料。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棉、麻纺织品是主要的衣料来源,丝绸衣料主要是富人的象征。

但是,丝绸产品的丰富已经超出了内需,成为汉代主要的出口商品。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上古史》,称中国为“Seres”,即希腊语“绢”之义。

公元前150年,托拉美《地理书》中亦记载希腊商人到过“绢国之都”。

此地据一般学者解释,相当于今日新疆疏勒,为中国古代西部之国际市场。

《汉书?西域传》称疏勒有列市,亦是证明。

据此,说明中国丝绢早已运至疏勒,再转运至欧洲。

“丝绸之路”的称谓便是自汉代开始的。

汉武帝遣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以汉丝绢之类居奇,丝绸在外贸中起了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出现了职业商人,他们与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王室封君鹗君启,拥有一支活跃于江淮地区的商队,最多时拥有150只商船,运输量达到1800吨,车队50辆,运输量达到500吨。

这种商人带有官商色彩。

同时,民间商人也出现了。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列举了商人和他们的业绩之后发出感慨:说他们无秩禄之俸、爵邑之人,而乐于之比者,命曰素封。

实际上,中国传统经济中,职业商人不仅从事商品的运输和买卖,而且介入到实业中,甚至投资于手工作坊和工场中,最明显的是医药行业前店后场的模式。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在官吏监督下生产,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

原材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一般不进入市场。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代中期占据主导地位。

私营手工业经营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

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唐宋以后,私营手工业得到显著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至明中后期出现大规模手工业作坊,实际上演变为制造业工场,而且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三大出口商品丝绸、瓷器、茶叶都与手工作坊和工场有着密切联系。

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手工工场生产发达的关系是很明显的。

手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劳动力市场,不仅农业生产中出现了短工、长工,更重要的是出现了职业的手工业劳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