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重症患者误吸的风险评估总结汇报

合集下载

误吸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误吸

误吸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误吸

误吸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误吸孙丽凯;陈俊春【摘要】目的探讨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进食误吸的效果.方法将126例高龄患者按入院时间排序分为干预组(2013年7~12月,63例)和对照组(2013年1~6月,6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干预组入院时行吞咽功能评分和误吸风险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误吸风险等级实施饮食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期间进食时误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误吸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共发生误吸170次,误吸发生率为5.60%,其中呛咳152次,噎食17次,窒息1次;干预组共发生误吸28次,误吸发生率为0.94%,其中呛咳25次,噎食3次,无窒息发生.两组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龄患者行误吸风险分级,并实施相应的饮食分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误吸风险,保障高龄患者进食安全.【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0)007【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高龄患者;误吸风险;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分级护理;饮食护理;患者安全;护理风险管理【作者】孙丽凯;陈俊春【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湖北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误吸指进食(或非进食)时,有数量不一的食物、口腔内分泌物或胃食管反流物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1],可引起呛咳、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住院高龄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加,高龄患者已经成为误吸的高发人群,其中食物误吸发生率为26.40%~41.67%[2-3]。

因此,如何减少食物误吸,保障患者进食安全,已成为老年护理的重点。

饮食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和病情进行进食误吸风险评估,并以风险的高低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活动,消除或减少进食安全隐患[4]。

ICU患者误吸的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ICU患者误吸的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制定完善的误吸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医护 02 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误吸事件。
加强患者吞咽功能评估和饮食管理,对于存在吞 03 咽障碍的患者采取合适的饮食方式和营养支持措
施。
改进措施与效果评估
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潜 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和清洗消毒工作,确保呼吸机管道等设备 的清洁度和安全性。
确保营养摄入的同时降低误吸风险。
加强口腔护理和呼吸治疗
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和感染风险。
呼吸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给予相应的呼吸治疗,如 氧气吸入、雾化吸入等,以改善呼吸功能和减少 误吸风险。
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误吸预防和处理的培训,提高其意识和技能 水平。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未来可 通过多中心合作,收集更多病例 数据,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可靠
性。
对于某些特殊疾病或特殊人群的 误吸预防和管理措施,本研究涉 及较少,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对于误吸的预测和预警系统 尚不完善,未来可借助人工智能 等先进技术,开发更加精准的预
测模型。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误吸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确保患者安全 。
加强医护团队协作
加强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等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共同 关注患者的误吸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4
ICU患者误吸的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的误吸风险评估体系
评估患者误吸风险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意 识状态、吞咽功能等因素 ,评估患者发生误吸的风究结论

ICU患者误吸评估及预防管理

ICU患者误吸评估及预防管理
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治疗措施正确、 及时、有效。
05
ICU患者误吸预防管理策 略
制定完善预防误吸制度
明确误吸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误吸预防制度,包括患者体位、管路管理、口腔护理等 方面,同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误吸事件的发生。
落实责任制和监管机制
明确医护人员职责,建立监管机制,确保各项预防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03
ICU患者误吸预防措施
呼吸道管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使用人工气道
02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人工气道,以减少误
吸风险。
监测呼吸功能
03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
异常。
体位与活动指导
床头抬高30-45度
将患者床头抬高,有利于食物通过重力作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 容物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分泌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无法自行咳出痰液,应给予吸 痰,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误吸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记录误吸发生的时间、原因、症状及处理措施,为医生提供 准确信息。
根据医嘱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医生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 施,如给予氧气吸入、使用抗生素等 。
成功经验总结
加强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和管 理,确保患者在机械通气或进 食时床头抬高30-45度,以减少
误吸风险。
定期开展口腔护理培训,提高 护士对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和 操作技能,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湿润,减少细菌滋生。
严格执行鼻饲操作规范,鼻饲 前充分回抽胃内容物并判断胃 残余量,确保鼻饲安全有效。

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学杂志2021年4月第36卷第7期・63・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王慧君1,叶向红2,张锐3,顾璐璐2,薛阳阳2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外科重症患者,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从实施肠内营养开始7d内误吸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误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6例患者,发生误吸30例(23.81%)。

误吸组第7天目标热量达标率显著低于无误吸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高于无误吸组(均P<0.01)APACHE)评分、意识状况、营养风险、鼻饲管置入长度是外科重症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较高,与患者意识、营养状态、疾病程度和鼻饲管置入长度相关。

应针对误吸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关键词: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APACHE)评分;意识状况;营养风险;鼻饲管置入长度;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3.6;R459.3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07.063Early enteral nutrition aspiration in critically iil surgical p atient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ang Huijun$Ye Xianghong$Zhang Rui,Gu Lulu$Xue Yangyang.Graduate Schoo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23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theincidencerateandinfluencingfactorsofearlyenteralnutritionaspirationincritica l yi l patients Methods Conveniencesamplingwasusedtoselectcritica l yi l patientswhowereadmi t edtothesurgicalintensivecareunitandre-ceive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The patients were tracked for aspiration-related symptoms$starting from the first day of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for7day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spiration in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Results A total of126patients were enrolled,with30cases(23.81%)having aspiration.The rate of hitting calo­ries target on the7th day in the aspir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n-aspiration group;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hospital cost in the aspir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aspiration group(P<001for a l)Multiple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PACHE)score,GCS score,NUTRIC score,length of nasal feeding tube insertion,were risk factors of aspiration in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P<0.05,P<0.01).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5daspirationincritica l yi l pati5ntsishigh$whichisr5lat5dtoconsciousn5ssstatus$nutritionstatus$s5v5rityofdi-sease$andlengthofnasalfeedingtubeinsertion.Individualizedmeasuresshouldbetakentopreventaspirationincritica l yi l surgi-calpatients.Keywords:critica l yi l surgicalpatients;enteralnutrition;aspiration;APACHE)score;consciousnessstatus;nutrition risk;lengthofnasalfeedingtubeinsertion;influencingfactors误吸是肠内营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30%)1]0误吸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增加12倍,由此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可高达70%[Z3],也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⑷。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是医疗机构对于危重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误吸是指食物、液体或其他物质误进气道,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死亡的并发症。

对于危重患者来说,误吸风险尤为高,因为他们的呼吸道功能受损、神经肌肉控制受限,而且因为病情严重需要进行口腔内管插入等操作,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是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口腔卫生、呼吸机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误吸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咽喉部评估:包括咽反射、喉返神经功能、吞咽困难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吞咽反应、喉部感觉和活动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咽喉部功能障碍。

2.口腔卫生评估:包括患者口腔内状况、牙齿状况、唾液分泌等方面的评估,通过检查患者口腔的湿润程度、清洁状况、唾液分泌情况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或接受口腔湿润治疗。

3.气管插管评估:对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评估和操作风险评估,通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气道梗阻、呼吸窘迫等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4.呼吸机使用评估: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机调整情况、通气模式、吸痰频率等方面,以确保呼吸机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评估,可以确定危重患者是否存在误吸风险,并且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

预防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评估和监测:对于危重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误吸风险评估,并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道状态和口腔卫生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避免过度镇静:过度镇静会导致患者的咽喉部反射和神经功能受损,增加误吸的风险。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和剂量。

3.加强口腔护理:对于患者口腔干燥、清洁度差、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需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减少误吸的概率。

4.合理使用辅助设备:对于使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患者,通过正确使用和调整仪器设备,保证患者的通气和吸痰通畅,减少误吸的风险。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危重患者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预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防范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高风险因素: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所造成的风险:危重患者的病情危急,变化快,护理人员如果专业知识不足,粗心大意,没有预见病情变化,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2.社会心理因素:患者死亡会给亲属带来极大的打击,可能导致情绪失控,甚至迁怒于医护人员,引起纠纷。

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病情危重的患者和家属往往对治疗护理过分关注,护理人员如果工作不慎,可能引发误解和不满,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4.人为的失误: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专业技术和护理操作不熟练,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防范措施: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加强业务研究: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研究法律教育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观念。

2.预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各种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成立护理风险小组,对与护理相关的各种风险种类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各种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护理记录的全面、真实、完整、及时、准确:护理记录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护理经过的原始记录,也是断定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是非以及诊疗措施实施情况的凭证。

危重患者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预见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防范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制定各种护理质量关键流程及护理缺陷管理措施,并确保护理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护理质量,必须落实护理等级要求,对危重患者进行15分钟至30分钟的巡视,以便及时掌握病情进展。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

危重患者误吸风险评估概述
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验证现 有评估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不断完善评估 策略。
应重视多学科交叉在误吸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包 括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促 进评估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应关注患者安全与福祉,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与 权益,将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研究和实践中 。
THANKS
至死亡
因此,误吸风险评估是危重患 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临床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于误吸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于评分系统和检查 表
这些评估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存在主观性、操作 繁琐等问题,影响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误吸相关概念及定义
误吸的定义
定义
误吸是指患者在进食、饮水或接受治疗过程中,因无意或无 法控制地将液体、固体或气体吸入气道,导致的一系列呼吸 道和肺部病变。
风险矩阵法
定义
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将患者特征 与相应的风险等级进行组合, 从而形成一个矩阵图表的评估
方法。
优点
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特征与风 险等级之间的关系,方便医护 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风险情况

缺点
对于不同科室或不同病种的患 者,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矩阵
,通用性较差。
04
误吸风险评估的应用
院内评估
临床应用
医源性因素也是导致误 吸的重要因素之一,如 鼻饲管插入过深、气管 插管位置不当等。
03
误吸风险评估方法
量表评估法
定义
量表评估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特 定评分指标,对患者的误吸风
险进行评估的方法。
优点
具有简单易行、直观明了的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缺点
受限于评估者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水 平,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重症患者反流 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重症患者反流 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 10.考虑放置幽门下喂饲管以便提高喂饲水平 (C).
• 11.考虑用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每日2次,以降低 VAP风险(C). SCCM/ASPEN指南(2009)
指南推荐
1.放置幽门下喂饲管以便提高喂饲水平(C). 2.胃残留量<500 mL且无其他不耐受征象时,应避免停止EN (B)
3.对高误吸风险或不能耐受胃内喂饲者,应改为连续输注方式提供EN(D) 4.气管内插管ICU患者实施EN,均应抬高床头30~45°(C)
1.尖端超过幽门
3.连续输注
4.30~45° 2.胃内残留<500ml
PEG,PEJ
误吸处理
➢ 停止EN ➢ 鼓励咳嗽,清除气管内液体、颗粒 ➢ 气管镜检查、冲洗吸出 ➢ 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
Nightingale
南丁格尔1820-1910
信心 耐心 细心
• 6.肠内营养行人工气道患者需行声门下吸引1次 /4h(B)
• 7. 实施EN,均应抬高床头30~45°(C).
吸入性肺炎
• 8.有临床可行性时,可用药促进肠道运动,如促 动力药(胃复安和红霉素),或阿片类药拮抗剂( 纳洛酮和爱莫维潘) (C).
• 9.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胃残余量大于150200ml,应延缓EN使用。(A)
反流、误吸
胃潴留防治
抬高床头30-45° 营养液连续恒温匀速泵注 定时回抽胃内容物测量胃残留量(GRV) GRV≥150ml,暂停营养液泵注
停止泵注2小时后,再次评估GRV,决定仍然中断或重新开始泵注。
吸入性肺炎
长期鼻饲病人常因误吸而致吸入性肺炎 下列措施已证明可降低误吸风险:
◦ 1.推荐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端达到胃幽门后。 (55-65cm)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一、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所造成的风险: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较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如果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经验缺乏、粗心大意、责任意识淡薄、对病情没有预见性,没有发现病情变化,如患者猝死、突发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患者躁动坠床以至处理不及时,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2.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亡,突然丧失亲人可导致极度悲痛的反应,例如拒绝接受、愤怒或抑郁。

初期的打击可使亲属感到麻木和意识紊乱,随后情绪可能转化为愤怒,有时甚至会因此迁怒于医护人员,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

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由于病情危重,清醒患者的恐惧和家属的焦虑很容易对病情过于紧张,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过分关注,工作稍有不慎,会引致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同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患者家庭的稳定,患者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

4.人为的失误(1)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处理。

如常用抢救设备没定时检测,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抢救时仪器、机械突然故障,危重患者转送时,救护车中急救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准备不足。

(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必须保证全面、真实、完整、及时、准确,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也是断定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是非以及诊疗措施实施情况的凭证。

同时为举证倒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即成为法律上的一种证据。

(3)专业技术、护理操作不熟练。

二、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加强业务学习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执业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坚持不断学习法律教育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观念。

医疗重症患者误吸的风险评价总结汇报

医疗重症患者误吸的风险评价总结汇报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 1.包括隐性误吸在内,正常人睡眠中可能有 45%发生误
吸,有意识障碍者高达 70% 2.老龄患者肺炎 70%是由不伴有咳嗽反射的误吸,即隐
性误吸。误吸导致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达 40%60%
13
误吸的危险因素
1) 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
Add Your Text in here
3. 喂养管通过幽门的操作方法:a利用管端金属头的重量,借
助胃肠蠕动自行下降至十二指肠; b利用金属导丝在透视下推进通 过幽门;c置管前予胃复安(10mg口服或静脉注射)加速胃排空, 利于导管通过幽门。
39
有创置管技术:PEG (内镜下造口):
在全麻下操作,胃 壁穿刺定位,将套管针 刺入胃腔,经口由导丝 牵拉,自腹壁穿出,固 定喂养管刺定位,将套 管针刺入胃腔,经口由 导丝牵拉,自腹壁穿出, 固定喂养。
18
?机械通气
持续机械通气时,由于咳嗽、上呼吸道 抵御能力下降、咽肌萎缩、吞咽功能障碍 等更易诱发误吸。同时,机械通气可 增加 腹压,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
19
?患者体位因素
a.资料显示: 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不足 22.7°。其中
77.7%为仰卧位, 12.23%、9.83%分别为左侧与右侧卧 位。
患者恢复期每日评估:病情、 意识、配合程度、吞咽功能
(3急救)物误品:吸的急救
氧气 简易呼吸器 负压吸引 吸痰管 气管插管用物 抢救车
46
误吸的急救流程
误吸发生,头偏向一侧,给予叩背吸 痰,保持气道通畅,高流量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出现血氧下降、严 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 出现低氧血症,立即给予一级供氧,给予气管插管、 气道吸引、心肺复苏等措施,必要时应用呼吸机 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与物品,做好记录

重症患者误吸的风险评估_2022年学习资料

重症患者误吸的风险评估_2022年学习资料

1老年人进食护理-凸正确、及时、连续不断的评价老年人的进食-进食状态:患者进食应在安静的状态下缓慢进行-精 集中,不要与人谈话及思索与进食无关的问题-对于刚睡醒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其在良-好的觉醒状态下进餐 -33
镇静药物的应用-大量镇静药物的应用,容易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胃内残留量增多,引起误吸。
·鼻饲喂养-置入鼻饲管使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受阻,-引起胃食管返流后误吸;传统的鼻饲喂养-方法易引起误吸
8日-●因四卫男巴四州园是-C
2.误吸的评估与监测-般状态的评估(老年人)-a.询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b.了解既往慢性病史、有无误吸史 c.观察进食状态及表情、面色和行动的变化-d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了解难咽食物的种类,假-牙是否合适及口腔的 生状态,以判断其发生误-吸的可能性-e.照顾者能力评定
D.-发病6个月清醒的卒-吞咽正常者-吞咽困难者-中患者-死亡率-10%-33%-作深
e.预测误吸的临床指征:-咀嚼不能、-食团形成差、-吞咽启动延迟、-构音障碍、-口腔唾液积聚、-自主咳嗽减 -吞咽之后的咳嗽、-声音改变、-咽反射异常等。
洼田饮水试验-级别-评定标准-1级-能不呛的1次饮下30ml温水-分2次以上,能不呛的饮下-能1次饮下,但 呛咳-IV级-分2次以上饮下,有呛咳-屡屡呛咳,不能全部咽下-判定标准-①正常:1级,5秒之内;-②可疑: 级,5秒以上或2级;-③异常:3、4、5级;
患者体位因素-a.资料显示: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不足22.7°。其中-77.7%为仰卧位,12.23%、9.8 %分别为左侧与右-侧卧位。-b.持续性后仰或平卧、床头角度过低均会增加误吸-的机会。床头角度30-45°的 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c.脑功能损伤患者应给予20ˇ30°的卧位,-既可以促-进脑血流,减轻脑水肿的 生,同时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从ICU患者隐性误吸现状、护士对隐性误吸的认知、隐性误吸的判断标准、ICU患者隐性误吸的高危因素及疾病、评估、并发症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隐性误吸;文献综述;判断标准;危险因素;评估;并发症;护理干预误吸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食物、口腔分泌物或胃食管反流物等进入声门以下的气道,而非正常地随着吞咽动作全部顺利进入到食管。

根据患者误吸后是否发生明显临床症状可分为显性和隐性误吸。

隐性误吸是指声门下渗入了液体或食物,但没有引起咳嗽反射。

有研究显示34.3%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误吸风险,误吸发生率可达30.5%,而隐性误吸占到脑卒中后误吸率的28%-38%,并且隐性误吸所致肺炎发生率比显性误吸者高4倍之多。

不管是显性误吸还是隐性误吸,均可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误吸性肺炎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ICU住院日和死亡率,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由于隐性误吸不易识别,所以本研究通过全面检索CNKI 數据库、临床证据数据库等,综述ICU患者隐性误吸的判断标准、高危因素、评估方法、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为护理人员进行早期、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现状ICU收治的大部分是一些老年性患者,其中,脑卒中又占绝大部分。

据报道,老年脑卒中较中青年患者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高,成为该类患者预后不佳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负面影响因子。

误吸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诱因,隐性误吸是误吸的一种,对于老年卒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吞咽反射、咳嗽反射消失,口腔、鼻腔内大量分泌物不能咽下,还可能合并舌骨及喉结构运动异常,以及损害食管上下括约肌等引起隐性误吸,表明老年卒中患者容易发生隐性误吸。

由于隐性误吸不易识别且现行对隐性误吸的处理方式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故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卒中患者隐性误吸的识别与及时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ICU患者护理水平的提高,ICU患者隐性误吸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隐性误吸是指气道分泌物或其他物质误入下呼吸道,而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咳嗽或吸气反应,容易被忽视或误判。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气道梗阻、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进程。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对其危害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上。

近年来,隐性误吸已被证实是ICU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更为突出。

对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提高ICU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隐性误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针对ICU患者特点的预防策略的制定。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相信隐性误吸在ICU患者管理中会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隐性误吸的定义和危害隐性误吸是指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吸入上呼吸道分泌物或其他物质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现象。

隐性误吸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气道堵塞、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隐性误吸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尤其是在ICU等重症监护环境中,患者往往状态不稳定,免疫功能下降,一旦发生隐性误吸,细菌易于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引起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甚至败血症。

二是隐性误吸可能导致气道堵塞,影响气道通畅,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等紧急情况。

对于ICU患者来说,预防隐性误吸至关重要。

加强监测和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患者头部仰卧位,注意口腔护理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隐性误吸的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隐性误吸迹象,提前干预,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2.2 ICU患者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ICU患者隐性误吸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患者自身的状况、医疗措施和环境因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胃管
36
鼻肠管
胃造口
• 选择鼻饲管材质、口径 易弯曲、柔韧性好、 有显影线、小口径的胃管。 •有学者对17例危重患者进行60mm小管径与 285mm大管径喂养管对比研究,前者反流和微 量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后者。
37
方式c.
鼻胃管 (≤4周)
鼻肠管 (≤4周)
优点
无创 简便 经济
减少呕吐、 误吸
缺点
优点
缺点
简便、易操作、经济 不易堵管
符合进食生理规律
易污染,出现胃肠 道不适,容易胃潴 留、返流、呕吐误

间断 输注
通过无菌管路与鼻胃管 连接每次250~400ml 4~6次/日
同上
胃内容物易潴留, 引起返流误吸
持续 营养 泵输 注
通过无菌管路直接与鼻胃 管连接
每日1次连续输注 持续8~12小时
使危重患者减少胃内 残留和误吸,有利于
18
❖机械通气
持续机械通气时,由于咳嗽、上呼吸道 抵御能力下降、咽肌萎缩、吞咽功能障碍 等更易诱发误吸。同时,机械通气可增加 腹压,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
19
❖患者体位因素
a.资料显示:患者床头抬高角度不足22.7°。其中
77.7%为仰卧位,12.23%、9.83%分别为左侧与右侧卧 位。
b.持续性后仰或平卧、床头角度过低均会增加误吸的机 会。床头角度30-45°的半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1.包括隐性误吸在内,正常人睡眠中可能有45%发生误
吸,有意识障碍者高达70% 2.老龄患者肺炎70%是由不伴有咳嗽反射的误吸,即隐
性误吸。误吸导致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达40%60%
13
误吸的危险因素
1)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
Add Your Text in here
2)疾病的危险因素
评估病人状态:意识、吞咽、胃内残留、卧位 评估病因诱因:麻醉、颅高压、消化道出血、 吞咽功能障碍
47
❖ 误吸出现: 轻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重者可导致------窒息
48
吸入性肺炎的肺部护理
❖体位引流:嘱患者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嗽, 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患者胸 或背部,自背下部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
随意期
反射期
蠕动期
用吞咽将食物送 至咽部
食物通过咽部引 食物通过食管, 起反射动作 并经过食管蠕动
将 食团推入胃内
8
防范误吸发生
1.认识误吸是风险: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或遭受 伤害的可能性。
2.做好风险管理,创造安全的治疗环境
9
3.误吸风险管理的程序
管理质控小组
评价、分析、 警示、修正
确定不良事件 实施控制、
❖ 分析:患者咳嗽时正在进 行咀嚼与吞咽
33
注意点:
老年人进食时不宜交流、进食后不宜立即刺 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操作, 以免引起恶心而致误吸。
34
(2)管饲患者正确喂养 正确喂养: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适宜
的进食方式,保证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的需求, 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5
a.管饲途径的选择
40
• 喂养部位 •有研究表明,喂养管离幽门越远,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率越低。 •有学者对100例神经损伤病人进行空肠造口术,术前 误吸所致肺炎的发生与管饲喂养有关的鼻胃管为11%, 鼻空肠管喂养为0%。 •另一组机械通气的38例ICU病人,经鼻胃管和鼻空肠 管喂养发生误吸性肺炎为13%和0%.
41
•吞咽功能评估和引起误吸的危险因素评估 •痰液分级评估,以分析痰液粘稠度判断有 无痰痂形成而阻塞气道引起窒息
❖特殊处理 对一些口唇不能紧闭、颊肌收缩无力 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将调拌后的食物直接放入舌根 附近,等待咽下反射。鼓励老人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出现恶心、呕吐反应时,要暂停进食。面瘫患者健 侧进食。
32
❖ 患者女性,78岁,脑梗死。 患者神清,无吞咽障碍, 有轻微的咳嗽症状,第3 日进食过程中(护工喂食, 家属与患者说话)出现呛 咳,误吸,转入ICU
5
误吸导致
剧烈呛咳 肺部感染 气道梗阻 急性左心衰 急性呼吸衰竭 窒息、死亡
6
回顾 吞咽的过程
正常吞咽:是复杂协调的神经肌肉运动过 程,受大脑支配,需口、咽、食物共同参与, 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机能障碍可导致误吸。
7
分3期: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22
23
2.误吸的评估与监测
❖一般状态的评估(老年人)
a.询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 b.了解既往慢性病史、有无误吸史 c.观察进食状态及表情、面色和行动的变化 d.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了解难咽食物的种类,假
牙是否合适及口腔的卫生状态,以判断其发生误 吸的可能性 e.照顾者能力评定
24
❖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
❖使用震动排痰仪,将聚积的分泌物松动,易于 咳出或引流。每日1-2 次,每次10-20 分 钟。
❖气道吸引
49
❖ 用手叩击法:
手指合拢微曲, 手掌要窝起,形 成碗状,手掌离 胸壁<12cm, 依靠腕力,双手 交替有节奏的扣 拍
•用震动排痰法进行叩击
50
胸肺部综合护理流程
胸肺 部护 理综 合流 程
c.脑功能损伤患者应给予20~30°的卧位,既可以促进脑 血流,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20 误吸
❖镇静药物的应用
大量镇静药物的应用,容易引起胃肠道蠕 动减慢,导致胃内残留量增多,引起误吸。
21
❖鼻饲喂养
置入鼻饲管使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受阻,引 起胃食管返流后误吸;传统的鼻饲喂养方法易 引起误吸
Add Your Text in here
3)医源性因素
14
1)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
组织结构衰老及功能减退 a.老年人的口腔、咽、喉与食管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发
生退行性改变,粘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 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 弱。 b.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部分慢性病老人长期卧 床,使得其胃排空延迟,腹胀、咳嗽时引起呕吐而发 生食物返流误吸。
痰鸣音、
咳嗽、

肺部听
诊湿罗
音明显
长期卧床

患者预防
性给予
神清,可配合
仰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 进行引流
气道吸引
震动排痰
雾化吸入
每2h翻身、 扣背
震动叩击 体位引流
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患者
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进 行引流
气道吸引,评估痰液性质、记录
51
窒息的急救
进食固体食物 立即停止进食
进食时呛咳 呼吸困难 紫绀
经口进食流质或固体食物时均有误吸,间歇性发生 肺炎或缺氧症状
对液体、固体食物或口腔、咽腔分泌物有严重危及 生命的误吸,并有慢性肺炎或低氧血症。
29
3.误吸的预防、护理与急救
(1)老年人进食护理 (2)管饲患者的正确喂养
a 管饲途经的选择与评估 b 管饲喂养给予的方式
(3)误吸的急救
30
(1)老年人进食护理
患者恢复期每日评估:病情、 意识、配合程度、吞咽功能
(3急救)物误品:吸的急救
氧气 简易呼吸器 负压吸引 吸痰管 气管插管用物 抢救车
46
误吸的急救流程
误吸发生,头偏向一侧,给予叩背吸 痰,保持气道通畅,高流量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出现血氧下降、严 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 出现低氧血症,立即给予一级供氧,给予气管插管、 气道吸引、心肺复苏等措施,必要时应用呼吸机 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与物品,做好记录
3. 喂养管通过幽门的操作方法:a利用管端金属头的重量,借
助胃肠蠕动自行下降至十二指肠;b利用金属导丝在透视下推进通 过幽门;c置管前予胃复安(10mg口服或静脉注射)加速胃排空, 利于导管通过幽门。
39
有创置管技术:PEG (内镜下造口):
在全麻下操作,胃 壁穿刺定位,将套管针 刺入胃腔,经口由导丝 牵拉,自腹壁穿出,固 定喂养管刺定位,将套 管针刺入胃腔,经口由 导丝牵拉,自腹壁穿出, 固定喂养。
建立安全制度
•操作标准 •急救流程 •预警流程 •呈报分析流程
督查操作行为
规范护士行为
10
误吸护理流程的制定
入院评估高危人群
执行护理指南
发生误吸采取急救
定期评价
呈报不良事件
组织分析
指南修订
防范依据
11
二、误吸的监测与护理 1.误吸的危险因素 2.误吸的评估与监测 3.误吸的急救与护理
12
1.误吸的危险因素
金标准电视透视检查:不仅能够发现吞咽异常,而且能显
示造成吞咽困难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原因
a.吞咽困难:当支配吞咽运动的神经、肌肉、及口 腔、咽、喉等处病变时,可造成吞咽运动障碍。
b.特征:不能安全的把食物从口运送到胃而误吸。 c.文献:卒中患者中有45%发生吞咽困难
25
D.
发病6个月清醒的卒中患 吞咽正常者 者
3 误吸患者的病例分析
3
一、误吸的概念
❖定义:误吸 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
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分泌物或血 液)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象正常 一样食团随着吞咽动作顺利进入食管。
4
隐性误吸
不伴有咳嗽的误吸,误吸 量小于1ml。
显性误吸
伴有咳嗽的误吸,称显性误吸 。 发生时,患者首发症状为剧烈 咳嗽、血氧下降、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